幾經(jīng)周折,終于看完了《錢學森》,最后看哭了,還沒看的打算看的兄弟姐妹們記得帶紙巾進場。下面我想說說看這部電影的幾番周折。
《錢學森》從開始拍那時候已經(jīng)翹首以待的了,終于等到要開播的時候,于是托朋友買了幾張代用券,只等上畫了。
結(jié)果,3月1日那天,我查遍了東莞幾大電影院,除了萬達以外,其余都排在白天,而且只排一場,這讓我首映日去看電影的計劃落空了。那么只好今天中午去看,可是計劃永遠是趕不上變化的,昨天晚上突然接到消息,今天中午有一項推不掉的活動。悻悻的累了半天,傍晚早早跑到萬達,看七點鐘的那場。
我對相公說,今天娘子我高興,我請你看電影,你陪我看電影。
我家相公很不屑的說,還不如說我陪你去花癡坤哥。
我立刻就糾正他這個想法說,這次我不是去花癡的,我是懷著嚴肅而認真的態(tài)度去看一位偉大科學家的生平傳記,感受一下人家博大的愛國情懷以及報效祖國的高尚品質(zhì)。
其實嚴肅認真態(tài)度是真的,不花癡是不可能的。
買票的時候看到電子版上寫的是七十一張票,可實際收是五十,莫名有種感傷,難道還要打折么?
我們算是挺積極的那個了,提早十分鐘入場,場內(nèi)一個人也沒有,快開場時候有兩個工作人員推著小車進來賣零食,還悄悄的說,才兩個人....
快要開場的時候,相公跟我打了個賭,看這場會有多少人來看。我看買票的時候除了我們兩個還有兩個人買票,就說大約十個吧。相公說會有二十個左右。
等電影快要播的時候看到人陸陸續(xù)續(xù)的進來,我立馬就改口說十五個左右。結(jié)果散場的時候,我在擦眼淚,相公在數(shù)人數(shù),連上我們一共十八個觀眾。上座算是不錯了。。。。
電影看完感覺挺好的,在美國那部分,坤哥的英文講得真的很好,聽著很舒服,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看著真的很讓人動容,的確是如此的,在那個年代海外許多知識分子都抱著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愿望紛紛回國。至于回國以后,各人的際遇各有不同,錢老算是其中幸運的那一小部分了。
制作兩彈那部分,真的很振奮人心,血都好像隨著那噴出的火焰沸騰了。尤其喜歡那句“手上沒劍和有劍不用,是兩回事”,確實是這樣的,要有真正和平,必須手中有長劍,長劍歸鞘,手捧玉圭,綏靖四方。因此我特別喜歡片頭對兩彈一星做出奉獻和犧牲的人的致敬。
在兩彈一星的`誕生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錢學森等幾個領(lǐng)頭者,我們看不到的是在背后為之犧牲的人,他們犧牲的可能是生命,也可能是終生的健康,他們同樣是功臣,同樣應(yīng)該受到崇高的致敬。
最后我覺得這部主旋律的人物傳記片拍的真的很出色,因為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位天才,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位兩彈一星的元勛,更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帶著人間煙火氣的人,他有浪漫的情懷,有學者的嚴謹,有天才的倨傲,有赤子般的真誠。它帶來的更多是來自于人性的感動,而不僅僅是事業(yè)成功帶來的鼓動。
最后的最后,我還有一點想說,當看到坤哥帶著助聽器看著火箭升空那里,真的瞬間有種廠花附體的感覺........
電影的淚點都在后面,新兵來了,都擠著去看錢老,錢老說他其實跟他們沒兩樣,他不過就是一老兵。步入垂暮的錢老對蔣英先生說自己對她的虧欠。還有最后送別錢老那段記錄片。都是催淚點,很久沒有電影能像這部電影一樣讓我這樣流淚了。當年聽說錢老先生去世的新聞,我感嘆了很久,后來季老先生也走了,感覺那個輝煌的時代真的要謝幕了。
片子最后放出一段記錄片,錢老說那段話,大概意思是人不僅要有科學,還有有文學,音樂等等。這話真的很令人回味,當今教育著意培養(yǎng)的是一群又一群工具,而不是一批又一批的人。
挺喜歡片子把紀錄片和影片混合在一起的這種手法的,看著很舒服。今天終于看到翹首以待了很久的《錢學森》真的很高興。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lǐng)悟呢?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
錢學森觀后感范文1
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英雄,在那個艱難的年代、在那個特殊的戰(zhàn)場上,用自己的武器,為新中國的國防事業(yè)打下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他用那份固執(zhí)和可貴的純凈,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位舉世聞名科學家的高大。他,就是錢學森。
在電影《錢學森》中,倒敘與插敘相結(jié)合,講述著錢學森在美國時期對美國的科學貢獻,錢學森與妻子生活愛情點滴,影片生動再現(xiàn)了錢學森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觀看電影前,我對于錢學森的了解只有“中國導彈之父”,看完電影后,各種感動、敬仰充滿腦海,讓我們對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肅然起敬。
錢學森臨危受命擔負起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制重任,這些科研項目和科研環(huán)境對當時的中國而言舉步維艱,甚至對美國科學家看來也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wù)”,借助美國先進的科學條件足以讓錢學森順利施展其天才般的科學創(chuàng)造力助其享譽盛名,可是錢學森寧愿“回家種蘋果”也不遠忍受美國的不信任和不自由而毅然回國報效祖國,此處家國情懷通過中美之間現(xiàn)實的物質(zhì)條件和科學環(huán)境的強烈對比,更突出了錢學森的家國情懷和通過所學技能報國的執(zhí)著。
甘肅科研基地漫天黃沙、物質(zhì)匱乏,正直中國面臨三年重大自然災(zāi)害時,蘇聯(lián)政府雪上加霜撤走蘇聯(lián)科學家導致科研進程遇到嚴重阻礙,錢學森帶領(lǐng)著中國科研人員和部隊戰(zhàn)士徹夜奮戰(zhàn),面臨著種種現(xiàn)存的和未知的挑戰(zhàn),沖出重圍最終成功研制了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fā)的導彈,而后原子彈、氫彈和衛(wèi)星的研制成功壯大了國家的軍事和科研實力,當蘑菇云騰空而起之時,所有為新中國兩彈一星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已經(jīng)無憾于人民、無憾于國家、無憾于人生了!
他們的夢想和執(zhí)著已經(jīng)隨著蘑菇云和衛(wèi)星的升騰綻放在了宇宙中,化作了永恒的一幕!
影片中不得不提到的還有錢學森與妻子蔣英的愛情。蔣英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富有音樂天分的女子,和錢學森互相支持,相濡以沫。特別是在錢學森在美國被困期間,蔣英所展現(xiàn)出的冷靜和從容,以及回國后全力照顧家庭,無條件支持丈夫事業(yè)的責任和擔當,都讓我對這位夫人充滿了尊敬。錢學森遺體告別會上,蔣英和他臉貼臉的一幕感動了許多人。這種愛是偉大的,是刻骨銘心的,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在影片的尾聲,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在公園散步時這樣說過:“中國可以沒有蔣英,但不能沒有錢學森!”聲音柔和,但,這堅如磐石的語氣感動了所有的人。他們把深深的伉儷之情融入到了對祖國的大愛,一個他為了祖國事業(yè)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一個她為祖國奉獻了無悔的韶華青春。
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xiàn)崛起,主要表現(xiàn)在文明創(chuàng)造,反映在科技發(fā)展上。一個偉大的民族只有為人類文明提供了大量創(chuàng)新成果,方可證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當代中國,弘揚錢學森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引領(lǐng)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走向極其重要。而對于我們普普通通的一員,我們的工作可能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是我們也一樣需要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奮斗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wù)!
錢學森觀后感范文2
一部普通的電影,往往能使人受益匪淺。前不久,我觀看了《錢學森》電影,主要講述了錢學森忠心報國的事跡。
當我看到第一次氫彈實驗,導彈突然開始泄漏氣體,在飛行途中從天而降時,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間心灰意冷??慑X學森一點也悲傷,他認真地在爆炸點邊測量;分析。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研究;討論后,他終于找到了失敗的根源,才使第二顆氫彈取得成功。“兩彈合一”工程進行了八年,錢學森受盡挫折,過度勞累使他過早蒼老。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錢學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里,不能自拔。作為一名少年先鋒隊員,怎么能知難而退呢?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解的數(shù)學題。我絞盡腦汁,沒有做出來。我選擇了放棄,當老師公布答案時,我其實只差一步。哪怕再看一眼題目,再思考一分鐘,結(jié)果就會對。這樣慘痛的教訓,我一直銘記在心。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今后,我要錢學森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難、敢于攻堅,報效祖國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做到,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觀后感范文3
4月13日,我和朝陽區(qū)各校的許多黨員、積極分子一起到紫光電影城觀看電影《錢學森》。在錢學森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當代一個真正大寫的中國人。常言說,人到無求品自高。錢學森在金錢、名譽、地位上的淡定、低調(diào)、無求,恰恰證明了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潛心研究、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他一生的真實寫照:“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chuàng)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笨赐觌娪埃皭蹏⒌蜔o私的奉獻”,這些詞至今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電影《錢學森》是從講述從錢學森歸國受阻、在美國遭受盡迫害開始的。其中貫穿著新中國領(lǐng)導人營救錢學森,他歷盡千辛回到祖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兩彈一星”偉大事業(yè)中的一個有一個感人故事。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因為“兩彈一星”事業(yè)的神秘性,錢學森的形象是高大的,宏偉的,近乎神的;而觀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看到的卻是有血有肉的錢學森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靜,淡然,無私,坦蕩。更重要的是,是他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奉獻”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影片中的錢學森的生活狀態(tài)呈現(xiàn)色彩鮮明的對比:回國前,由于錢學森對美國高科技軍事科研的貢獻和學術(shù)地位,一家人生活過的非常優(yōu)越,設(shè)備一流的實驗室,漂亮的別墅,汽車……他家里的社交聚會,美國軍、政、商界人士均為座上??停貒蟮腻X學森,除了一身樸素的軍裝,就是身著藍色中山裝,與普通工作人員毫無二致,他住的房子簡單窄小,和美國的生活環(huán)境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什么是愛國主義?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放棄步步高升的事業(yè)、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環(huán)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從一窮二白開始,踐行祖國強大的夢想,這才是拳拳的.赤子之心,這才是報效國家的有力證明。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錢學森創(chuàng)造過無數(shù)輝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強大。與他的輝煌成就相媲美的,是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他在逝期間,美國方面也曾多次邀請他訪美,甚至提出,只要他來,就授予他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稱號。但是,他都拒絕了。錢學森說:“如果中國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民族做了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外國榮譽頭銜!”金錢、名譽、地位,在錢學森這里,沒有生存的市場?!案袆又袊?0XX年人物評選”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的時候這樣說:“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tài)度在航天領(lǐng)域為人類的進步作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tài)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zhì)。”
反觀時下,一些人在社會上有了一些影響、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一些成績、在政治上獲得一些榮譽后,便開始大肆炒作起來,便開始浮躁起來,開始不知天高地厚起來。
我們知道,腐敗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任何東西都有他滋生的土壤。目前腐敗現(xiàn)象的高發(fā),直接原因是缺乏對權(quán)力的制衡,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社會轉(zhuǎn)型中公民意識的缺位。正是大家對公共生活的漠不關(guān)心為腐敗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就貪腐者的內(nèi)心來講,他們都抱有一種投機心理,但是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跳梁小丑永遠只可能一段時間得到利益,而歷史會還以他本來面目。
觀看影片《錢學森》對我來說是精神的洗禮,作為一名有著十多年黨齡的黨員,我深深的被錢老的愛國情懷,淡泊名利的精神所感動,從中獲得了真真實實的精神力量。
對照錢學森的品格和作風,自己感到臉紅。剛剛?cè)〉靡恍┙虒W上的成績,就想著該如何慶祝;剛剛有了一些學生和老師們的認可就沾沾自喜……我要像錢老那樣,永遠把祖國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永遠與腳踏實地的作風為伍,永遠與平等低調(diào)的品格為伴,用實際行動爭做“思想優(yōu)、學習優(yōu)、業(yè)務(wù)優(yōu)”的“幸福三優(yōu)”好黨員,用錢學森的品格和作風激勵著自己無畏前行。
錢老在當今中國享有崇高榮譽與地位,在大眾的心目中也無疑是最神圣,權(quán)威的,人們敬仰他,總以一種仰望的姿態(tài)去靜靜的看他,看著錢老的各種突出成就與貢獻,就產(chǎn)生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無疑他給人感覺是最完美的,即使在許多公開的照片中他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是仍然有一種令人無法親近的感覺,原因何在,因為太太偉大了,他的經(jīng)歷如史詩般的傳奇,只能留給后人無盡的景仰。然而如果看看他的學生時代的經(jīng)歷,可能對我們學生來說更顯得親切些。
錢學森生活在混亂的民國年間無疑是不幸的,然而他生活在一個書香門第,世代簪纓的家有無疑是幸運的。我想如果大部分少年回顧一下童年時的生活,就應(yīng)都能夠感受到家庭教育對自我之后成長的影響,尤其是父親的教育,對我來說兒時父親在床邊講故事的情景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錢的.父親無疑是最成功的父親了,他對錢的教育是既嚴格又寬松的,說嚴格是因為錢的父親對錢的個人生活習慣是相當嚴格的,比如說每一天早上他都會站在門口檢查兒子的衣著是否整潔,書包是否整理的井井有條等。放學回家后也會督促兒子把衣帽,書包放在規(guī)定的地方,也正是由于這些小時候養(yǎng)成的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也使他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構(gòu)成一絲不茍,嚴謹仔細的作風。而在學習教育方面,錢的父親則無疑是最寬松的,他從不硬性的向兒子灌輸常識,而只是喜歡激發(fā)兒子的好奇心,鼓勵兒子追求自我的興趣愛好,全面發(fā)展,而絕不像如今的家長逼著孩子上什么各種補習班,我想大部分孩子肯定對錢學森的所受的教育就應(yīng)很是羨慕吧。
錢老在學校時絕對算是一個好學生,他安靜、規(guī)矩、愛好學習,成績也相當優(yōu)異,是當時大家公認的好學生,這樣看起來是極有可能成為書呆子的,但顯然錢并沒有成為書呆子,他確實是酷愛讀書,但他并不拘泥于課本,他個性愛思考,能將所學靈活運用于實際,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他在與同學們比賽扔紙飛機時,他的紙飛機總是飛的最高最遠,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觀察思考,聯(lián)想運用物理學知識,多次試驗,從而找出疊紙飛機的技巧。這雖是一件小事,但卻可看到他從小就養(yǎng)成的勤于觀察思考習慣,并不像此刻大部分的學生學習只是為了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