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演講中恰到好處地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有意義的事實材料是可以收獲到意向不到的效果的。因為人人都有好奇心,個個都會有迷信權(quán)威的傾向。更多的信息會刺激聽眾的感官,讓聽眾感到新鮮的同時,也會增加他們的認(rèn)同感。在此提醒,這一方法要想運用得好,平時要廣泛地閱讀,留心記一些名人名言,軼人趣事,注意積累,學(xué)會運用。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我們也讀過不少書,可記住的很少。能用在講話上的就更少了,怎樣來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底蘊(yùn)呢?具體的操作方法建議如下:
一、博聞強(qiáng)記,擴(kuò)大文化知識
這里的文化是指大文化,不是僅限于運用一般知識的能力,而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制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經(jīng)濟(jì)、法律等等。這些文化知識通常又濃縮在了成語、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之中。讀過之后,感覺有用,就拿筆記下來,時常拿出來翻一番。古人說,重復(fù)是最好的記憶方法。久而久之,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開闊視野,還能使您的言辭更具感染力、說服力、吸引力。這種大文化知識的獲得,要靠孜孜不倦的學(xué)習(xí),只有不斷地學(xué)習(xí)吸取,言辭的表達(dá)才會有不斷的生命力。即如古詩所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另外,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行業(yè),每一個行業(yè)都有專門的知識。一個人處在哪個行業(yè),從事什么工作,還應(yīng)該具備本行業(yè)、本專業(yè)的知識。
專業(yè)知識的獲得,一是靠學(xué)習(xí),二是靠實踐。社會在發(fā)展,知識在更新,即使原來專業(yè)知識積累很厚的`,在新的姓氏下,也會產(chǎn)生許多的盲點,如果不認(rèn)真學(xué)習(xí),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行業(yè)言語的交流。
總之,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講話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豐厚的大文化積累。厚積薄發(fā),胸有成竹;積之愈深,言之愈佳。
二、處處留心,增加世事知識
世事就是世上的事。世事知識指的是社會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識、經(jīng)驗、教訓(xùn)、風(fēng)土、人情、習(xí)俗、掌故等等。這種知識是一種客觀存在,一般無需潛心去學(xué);只要不脫離社會生活,在實踐中都會逐步體會、感悟得到。人們要想豐富自己的語音修養(yǎng),實現(xiàn)脫稿講話水平的提高,必須具備這類知識。
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論語·述而)
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論語·子罕)
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1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1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2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26、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禮記·中庸)
2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28、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3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禮記·禮運)
3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易經(jīng)·乾)
3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jīng)·系辭上)
3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系辭上)
3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3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3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3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3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4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yuǎn)其何傷?(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4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4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4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4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4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4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49、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5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5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5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56、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荀子·勸學(xué))
5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xué))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60、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古詩詞
詩詞是中文中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jīng)》《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體裁
古詩: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fēng),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jǐn)?shù)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體詩:絕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韻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絕”,七字稱“七絕”
律詩:8句,4聯(lián)2、4、6、8句最后一字押韻音律,一句五個字稱“五律”,七字稱“七律”
律詩分首聯(lián)(1、2句);頷聯(lián)(3、4句);頸聯(lián)(5、6句);尾聯(lián)(7、8句)。
(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
詞:別名:長短句、詩余、曲子詞
組成:詞牌名、題目
分類:小令(58字以下)、中詞(59~90字)、長詞(91字以上)
風(fēng)格:婉約派、豪放派
曲:組成:宮調(diào)(曲調(diào))、曲牌、題目
1、功高成怨府,權(quán)盛是危機(jī)?!踹~《讀渡江諸將傳》
2、莫將死句入詩中,此訣傳來自放翁?!丁斗略z山論詩》
3、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4、春江秋月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楊萬里《讀張文潛詩》
5、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鸥Α稇驗榱^句》
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对娊?jīng)·大雅·抑》
7、只看后浪催前浪,當(dāng)悟新人勝舊人?!屛南颉哆^苕溪》
8、欲加之罪,何患辭?!蹲髠鳌?/p>
9、縱橫正有凌云筆,俯仰隨人亦可憐?!脝枴墩撛娙住?/p>
10、寅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少年。——李白《上李邕》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对娊?jīng)·小雅》
12、天若有情天亦老?!钯R《金銅仙人辭漢歌》
1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蹲髠鳌?/p>
14、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跞籼摗墩撛娫姟?/p>
15、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K麟《斷句》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独献印?/p>
1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小雅·采薇》
18、爾曹身為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鸥Α稇驗榱^句》
19、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2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諟Y明《移居二首》
21、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
22、天機(jī)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懹巍毒旁乱蝗找棺x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23、將欲取之,必先之?!独献印?/p>
2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2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渡袝?/p>
26、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獎⑾R摹洞最^翁》
27、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28、預(yù)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w翼《論詩五絕》
2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3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娊?jīng)·鶴鳴》
3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斗钯涰f左丞丈二十二韻》
3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罴潯稇戅r(nóng)》
3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娊?jīng)·小雅·車轄》
3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3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对娊?jīng)·鄘風(fēng)·相鼠》
36、物情無巨細(xì),自適固其常?!鸥Α断囊箛@》
37、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鲝?fù)古《論詩十絕》
38、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鸥Α杜碱}》
39、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李紳《答章孝標(biāo)》
40、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鸥Α督现邓绾萘亩淌觥?/p>
4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秶Z》
42、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獎㈢吨刭洷R諶》
43、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脝枴墩撛娙住?/p>
44、春花無數(shù),畢竟何如秋實。——陳亮《三都樂》
45、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对娊?jīng)·王風(fēng)·黍離》
46、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袁枚《遣興》
47、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对娊?jīng)·大雅·蕩》
48、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Z島《戲贈友人》
49、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对娊?jīng)·秦風(fēng)·蒹葭》
50、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蹲髠鳌?/p>
5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畎住稇浥f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5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53、萬物興歇皆自然?!畎住度粘鲂小?/p>
54、多行不義必自斃?!蹲髠鳌?/p>
5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独献印?/p>
56、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謝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5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K軾《題西林壁》
5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59、言者無罪,聞?wù)咦憬??!对娊?jīng)·大序》
6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蹲髠鳌?/p>
61、山外青山樓外樓?!稚额}臨安邸》
6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疅ā兜躯X雀樓》
63、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64、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65、一寸光陰一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6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娊?jīng)·小雅·鶴鳴》
68、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獎⒂礤a《董氏武陵集記》
69、滿招損,謙受益?!渡袝ご笥碇儭?/p>
70、不去慶父,魯難未已?!蹲髠鳌?/p>
71、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对娊?jīng)·小雅》
72、挽弓當(dāng)挽強(qiáng),用箭當(dāng)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73、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孟浩然《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74、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diào)張籍》
75、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76、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獫h樂府民歌《君子行》
7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独献印?/p>
78、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对娊?jīng)·王風(fēng)·采葛》
79、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獫h樂府民歌《城中謠》
80、作詩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難摹?!K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勒思二僧》
8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蹲髠鳌?/p>
8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83、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S遵憲《雜感》
84、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劉禹錫《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85、人生七十古來稀?!鸥Α肚?/p>
86、天籟自鳴天趣足,好詩不過近人情?!獜垎柼铡墩撛娛^句》
8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88、
8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0、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Z島《題詩后》
91、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拍痢蹲x韓杜集》
9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n愈《調(diào)張籍》
93、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盧延讓《苦吟》
94、不是一番梅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呙鳌杜糜洝?/p>
95、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96、不求好句,只求好意?!獨W陽修《吊僧詩》
9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娊?jīng)·鄭風(fēng)·子衿》
9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醢彩兜秋w來峰》
99、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
1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