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別離》是中國第一部聚焦當下低齡留學熱現(xiàn)狀的電視劇??赐赀@部劇后你有什么感觸呢?
《小別離》
《小別離》刻畫了中國千萬個普通家庭游走于“孩子走,還是不走”的糾結。當父母把孩子送出國去,問題又來了——
有一天孩子可能會告訴父母:“我不開心?!?/p>
父母心疼?!澳敲椿貋戆?”
可孩子們卻說:“我感覺越來越回不來了?!?/p>
這便是《小別離2》的最新語境。
《小別離》系列的緣起其實非常偶然。魯引弓在書展現(xiàn)場說,那一次他在浦東機場,看到一位剛送走孩子的淚流滿面的母親。“在公開場合,她忍不住哭了。而這樣的場景在機場還有千千萬萬,這樣的離別每年都在上演。”家中亦有一名留學生孩子的魯引弓感慨萬千,他只花了17天時間便寫完了《小別離》這部長篇小說。
他發(fā)現(xiàn),《小別離》發(fā)表后還牽引出了關于“第四次留學潮”、“中國式應試教育”、“職場規(guī)則”、“成功坐標”、“房價壓力”等等話題。“魯引弓其實是以一個媒體人的身份,對中國教育進行思考?!痹粽f,她家里也有個90后孩子,《小別離》的問題她也面臨過。為什么那么多家長要把孩子送去大洋彼岸?袁敏說:“千千萬萬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
“你會遏制不住想從一個更縱深、寬闊的視角,去凝視那些步履匆匆的離別身影,思量他們的前因后果,以及對于當下的意味?!濒斠f,“也希望我們這片土地可以更好,可以安放更多靈魂?!?/p>
《小別離》觀后感二
《小別離》播出正酣,而這一股現(xiàn)實主義清流的電視劇也在網(wǎng)上掀起了不小的討論。在劇情開展之初,海清飾演童文潔,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展現(xiàn)出的態(tài)度被網(wǎng)友戲稱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親媽”。而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海清這種對孩子的關切,與黃磊一同對于孩子青春期所流露出的困惑,在讓人感同身受之余也多了一份包容。海清以立體的人物塑造,讓這部現(xiàn)實題材電視劇變得更加有血有肉,而觀眾們也漸漸都加入了追劇大軍,近日,該劇的收視率也已經(jīng)破1,網(wǎng)上的討論也是越發(fā)激烈。
除了“親媽”的嘮叨與爭執(zhí),海清的眼神也在塑造角色的時候起了不小的作用。不論是得知女兒成績提高的驚喜,還是面對青春期異動的困惑與心疼。海清用那雙或澄澈或微微泛紅的大眼睛,闡釋著一位母親內(nèi)心的千百種情愫,讓我們跟隨著她的敏感不斷探尋母愛的寬度。
網(wǎng)友爭當海清閨女 御媽夢游笑點十足
這邊是“親媽”的完美再現(xiàn)招徠了很多孩子認親,那邊備受矚目的王俊凱與朵朵(張子楓飾)之間純潔的小情愫也上線了。而海清則一秒鐘變身“丈母娘”,連珠炮般的向黃磊提問了未來女婿的諸多問題。一時間,羨慕嫉妒恨的粉絲們紛紛前來圍觀,爭相宣稱自己是海清失蹤多年的閨女。
御媽的魅力還遠不止于此,海清時常流露出來的童趣也為這部現(xiàn)實主義力作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昨日播出的劇情中,海清和黃磊經(jīng)歷了內(nèi)心的掙扎潛伏女兒房間解鎖手機,卻意外被發(fā)現(xiàn)。危急時刻,海清靈機一動裝作夢游演起了植物大戰(zhàn)僵尸,讓原本嚴肅的氛圍變得歡樂起來。在輕松的氣氛中講述接地氣的故事,海清這“親媽”之路也是越走越順。
《小別離》觀后感三
由汪俊執(zhí)導、黃磊、海清、朱媛媛、張子楓等主演的電視劇《小別離》【觀劇】正在搜狐視頻以及北京、浙江衛(wèi)視兩大衛(wèi)視同步熱播中。盡管今年暑期檔,前有玄幻題材劇扎堆,后有奧運的收視分流,但關注現(xiàn)實題材的《小別離》自8月15日開播以來一直穩(wěn)居收視前茅。
《小別離》是中國第一部聚焦當下低齡留學熱現(xiàn)狀的電視劇。該劇從學渣、學人、學霸三個身處中考期的少年要不要留學為題,從富豪、中產(chǎn)、平民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切入,深入探討了應試教育、青春期、中年危機、職場危機、婚姻困境、金錢需求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對現(xiàn)實生活白描化的呈現(xiàn),尤其是針對應試教育的臺詞,讓不少觀眾大呼“我家也是這樣的”,代入感十足。更為難得的是,該劇對這些社會性極強的話題堅持只展示、不評判的態(tài)度,堪稱業(yè)界良心。幾乎零差評的口碑也折射出下當下觀眾對優(yōu)秀現(xiàn)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饑渴。
《小別離》改編自杭州媒體人魯引弓的同名小說,當時他只花了17天寫就了12萬字。后來小說于2015年3月在文學雙月刊《江南》上發(fā)表,引來6家影視公司爭相購買版權。一方面說明當下影視圈對現(xiàn)實題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原著小說的魅力。而小說中,所闡述的主題“世上所有的愛都向團聚,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指向別離”,也非常符合當代中國式“愛的教育”——父母把一切最好的給了孩子,只為了他們在離開父母后可以生活的更好。
其實,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素有“父母在,不遠游”之說,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人把留學當成改變家庭命運、提升家庭階層的捷徑。根據(jù)2014年一份《中國低齡留學生報告》顯示,大約有三成的城市初中生選擇到國外讀高中,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的增長中。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去國離鄉(xiāng)之后忙著適應新生活,品味獨自成長的孤獨,反而沒空考慮離愁別緒。而父母們要面對孩子留學帶來的親情、金錢的壓力,從而形成獨特的中國式小別離。
在此基礎上,總編劇何睛選擇走抓住原著主題路線,打造笑中有淚的高級喜劇。她帶著助手采訪無數(shù)留學生家庭,最終確定故事在學渣、學人、學霸三種校園中最常見的少年展開,而三人對應的富人、中產(chǎn)和平民三個階層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在富人家庭,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父親與小自己二十歲的女碩士結婚,但前妻留下的學渣兒子為獲得父親的愛,整天調(diào)皮搗蛋,誤傷后媽和弟弟。父親想把兒子送出國一了百了,但孩子卻覺得自己被拋棄,內(nèi)心受到傷害。
中產(chǎn)家庭的孩子成績中上,努力一把就能進市重點,強勢虎媽不允許孩子的人生出現(xiàn)偏差,于是加強管束,只看分數(shù)。恰逢孩子正值青春期,處處與父母斗智斗勇,慈父嚴母越來越糾結,拿不準到底是讓孩子留在國內(nèi)繼續(xù)接受精英教育,還是早點出國見世面。在平民家庭里,學霸女兒不留學可惜,留學又沒有金錢支持,人窮志短的媽媽想把女兒過繼給國外的親戚,而爸爸認為“有錢任性,沒錢認命”強烈反對,兩口子差點以離婚收場。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的表層下,折射出的是應試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的矛盾、是“拼爹”還是拼個人努力等等社會問題,讓人不得不深思。
雙向視角 關注成人與孩子的“成長”
盡管《小別離》的初衷是關注孩子留不留學的問題,但由此而生出的內(nèi)容具有普世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教育問題等等放之四海皆準。與之前大受好評的同類題材電視劇《虎媽貓爸》相比,《小別離》加重表現(xiàn)孩子一方的心理成長與處境,在戲份的分割上更傾向于《家有兒女》,父母與孩子各占一半。一方面講述三個孩子在學業(yè)、父母的雙重壓力下尋找努力自我,借由養(yǎng)寵物、追星、寫連載小說、青春期愛情萌動等一系列事件,表達他們在渴望獨立,渴望獲得父母尊重的意愿。另一方面,生活進入坦途期的父母們同樣身處困境: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兒女要操心,夫妻情感進入疲憊期,職場競爭壓力大,一點點小事都可能引發(fā)不可預知的人生危機。
劇中的三對夫妻都遭遇各種不同的婚姻問題,僅僅是留學這一件事,就差點導致平民家庭的分崩離析。在雙向的表達中,既看到成人世界的不容易,也讓父母理解孩子在學業(yè)上的艱難、對青春期的困惑,可以說是實現(xiàn)了兩代人的有效溝通,實現(xiàn)父母與兒女的共同“成長”。
從某種程度來說,《小別離》也是導演汪俊與演員黃磊之前合作的《夫妻那點兒事》的升級版,即從如何生孩子到如何養(yǎng)育孩子。在劇中的成年人們并不是天生的父母,在教育上也是摸索著前行,尤其是對于留學這件事,父母與孩子同樣面對未知。留在國內(nèi),就要接受應試教育的壓力,接受日后別人“拼爹”你出力的局面;而出國也同樣莫測,劇中公司老總女兒出國留學后受到校園暴力而患上抑郁癥,可不僅僅是針對董文潔一個人的警示。
陣容和諧 精準展示現(xiàn)實生活百態(tài)
《小別離》是導演汪俊與演員黃磊的第五次合作,延續(xù)的是兩人之前《夫妻那點事兒》《我愛男閨蜜》揭示社會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輕喜劇路線。黃磊在劇中扮演的眼科醫(yī)生方園,依然是他近年來擅長的逗趣忠厚好男人形象,把女兒當朋友的相處方式也與他在《爸爸去哪兒》與女兒多多的互動相似。其實黃磊很早就進入《小別離》的創(chuàng)作中,整部劇“笑中帶淚”的基調(diào)就是由其確定的,也許他正是想借這劇來提前演練一下低齡學童留學之苦,畢竟多多也10歲了。
該劇的另一大看點是“國民爸爸”黃磊與“國民媳婦”海清的師徒合作,而且黃磊這次甘當“妻管嚴”,把海清扮演的女強人董文潔捧成了“女王”。兩人互相激發(fā)式表演,已達教科書級別。扮演女兒朵朵的張子楓與劇中人同齡,只有14歲,但戲齡足足有7年,表演
當然,也許是因為《小別離》的題材還是太過現(xiàn)實,即使有當紅組合TFBOYS來客串扮演校園明星,可能對于多數(shù)90后00后而言,還是離他們的生活略遠。不過,就收視上來說,在奧運會火熱賽事的壓力下,《小別離》實現(xiàn)收視與口碑的雙贏,這就足夠了。
三個孩子三家人,以“出國留學”的選擇為引線,圍繞著“愛”“親情”“教育”“青春”等話題,來講述一出交織著親情愛怨的生活故事。以下是語文迷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小離別
第1篇:《小別離》觀后感
《小別離》刻畫了中國千萬個普通家庭游走于“孩子走,還是不走”的糾結。當父母把孩子送出國去,問題又來了——
有一天孩子可能會告訴父母:“我不開心?!?/p>
父母心疼?!澳敲椿貋戆?”
可孩子們卻說:“我感覺越來越回不來了。”
這便是《小別離2》的最新語境。
《小別離》系列的緣起其實非常偶然。魯引弓在書展現(xiàn)場說,那一次他在浦東機場,看到一位剛送走孩子的淚流滿面的母親?!霸诠_場合,她忍不住哭了。而這樣的場景在機場還有千千萬萬,這樣的離別每年都在上演?!奔抑幸嘤幸幻魧W生孩子的魯引弓感慨萬千,他只花了17天時間便寫完了《小別離》這部長篇小說。
他發(fā)現(xiàn),《小別離》發(fā)表后還牽引出了關于“第四次留學潮”、“中國式應試教育”、“職場規(guī)則”、“成功坐標”、“房價壓力”等等話題。“魯引弓其實是以一個媒體人的身份,對中國教育進行思考?!痹粽f,她家里也有個90后孩子,《小別離》的問題她也面臨過。為什么那么多家長要把孩子送去大洋彼岸?袁敏說:“千千萬萬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別離?!?/p>
“你會遏制不住想從一個更縱深、寬闊的視角,去凝視那些步履匆匆的離別身影,思量他們的前因后果,以及對于當下的意味?!濒斠f,“也希望我們這片土地可以更好,可以安放更多靈魂?!?/p>
第2篇:《小別離》觀后感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
唯獨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所謂成長,不過是父母倚門凝望著我們越走越遠的背影;我們勇敢向前,偶爾回頭,總能看到他們不舍的目光。2016年度暖心家庭大戲《小別離》今晚即將首播,凱迪拉克將助力劇中的主人公們勇敢跨出生涯中的重要一步,在免不了陣痛和淚水,同時也有歡笑和溫暖的成長歷程中,見證愛的偉大。
《小別離》首次在影視劇中聚焦“低齡留學群體”,以中學生教育為題引,延展表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青春期癥狀”,角度直指人心。該劇講述了三個不同的家庭面對孩子中考、留學、青春期的問題,被媒體和業(yè)內(nèi)一致鎖定為2016年“全民話題劇”。
劇情圍繞“十幾歲孩子出國讀書”展開,三個家庭在這件事上的思考和解決方式各不相同:
富裕家庭學費不是問題,只是兒子太叛逆管不住;中產(chǎn)家庭則在“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還是重視家庭完整”的選擇上搖擺;至于普通家庭則因為孩子的留學費用,遭遇職場和情感的雙重挑戰(zhàn)。
背負學業(yè)壓力的孩子們在自己和子女的角色間徘徊,思考著學習究竟為了什么、未來究竟在哪里。人到中年的父母們也經(jīng)歷著觀念和態(tài)度的蛻變,最終他們明白,陪孩子一起勇敢面對成長,才是撐起每個小家庭的大信念?!皭邸笔浅霭l(fā)點,也是源動力。紛繁現(xiàn)實,無論多少煩擾也比不過真愛無敵,只因它不畏別離。成長路上的悲歡和蛻變都值得耐心等待,此岸,彼岸,都是愛;現(xiàn)在,將來,都要勇敢。
第3篇:《小別離》觀后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父母最美的期望。于是,家庭教育成為了父母與孩子的必修課,一方面父母扮演著“狼爸”、“貓媽”或者“虎媽”、“貓爸”的角色,仿佛夫妻倆在孩子面前唱雙簧,給孩子柔弱中的嚴厲;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面前“打太極”,既希望從“虎媽”中逃離,又希望從“貓爸”中獲得疼愛??梢哉f,父母為了孩子的前途,可謂是傷透了腦——成績不好想要把孩子送出國,成績好也想把孩子把孩子送出國。這些話題,是怎么也揮之不去。我最近看到一部類似情節(jié)的電視劇《小別離》,看了之后,還是感觸頗深。猶記得,劇中扮演司機師傅的韓青就為我們上演了一出“貓爸”的情與愛之戲,并讓我們真切感受到子女教育的不易,甚至引起了我們的反思。
說到韓青,就不得不提他帶來我們的驚喜?!柏S富的舞臺
從近幾年的作品來看,韓青塑造的幾個不同類型的“父親”角色令觀眾印象深刻,如《虎媽貓爸》中的“狼爸”杜鋒,《小別離》中的“貓爸”金志明?!袄前帧迸c“貓爸”的轉(zhuǎn)變,就如“狼”與“貓”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呈現(xiàn)出兩極化的狀態(tài)。與《虎媽貓爸》中韓青飾演對兒子鐵石心腸,毫不手軟的父親杜鋒不同,在汪俊執(zhí)導,由黃磊、海清、韓青等人主演的都市題材電視劇《小別離》中,韓青一改“狼爸”的氣質(zhì),扮演了一位既疼妻子,又愛女兒的“暖男”金志明。這一形象的改變,“貓爸”氣質(zhì)的韓青早已沒有了“棍棒”式的教育,也不會因為孩子寫錯一個字而大打出手了。
在《小別離》中,金志明與妻子吳佳妮(朱媛媛飾)關于女兒琴琴(趙今麥飾)是否出國的事情而爭論不休,因為金志明舍不得女兒離開自己。 甚至為了打消女兒琴琴出國的念頭,金志明偷偷地送她一部手機,而自己的手機卻早已“老掉牙”了,此時,“只要爸爸能打通你的電話,就是好電話”讓人贊佩不已,深感父愛之偉大。又如,當琴琴、方朵朵、張小宇為了躲避父母們安排“出國”,硬是跟家里玩起了“躲貓貓”,讓三方家長悔恨當初,甚是自責。面對著吳佳妮訓斥女兒琴琴,“貓爸”金志明在妻子面前上演了一出溫情之戲,看似利用動物故事批評女兒琴琴不回家,電話關機,找不到人,實則是讓女兒躲避“虎媽”的責罰,體現(xiàn)出濃濃的父愛,韓青用出色的表演為這段戲加分多多。
然而,“虎媽”與“貓爸”勢必會發(fā)生出激烈的火花。金志明這一“貓爸”在“虎媽”的威逼之下,能掌控好兩人的情感火候,講究的是“點到為止”。當然,也有時候會火光四濺。為了慶祝妻子吳佳妮取得了行醫(yī)資格證,能親自下廚,表達那份對妻子的愛與呵護,同時,面對著吳佳妮永無休止地想讓女兒出國之事,又常常顯得不耐煩,甚至會與其發(fā)生爭吵,摔門離去,表達自己的立場??梢哉f,展示出金志明這個人物的多個側面,讓這個人物生動、立體、豐滿,給觀眾的又帶來了一個驚喜。
從“狼爸”杜鋒,到《小別離》中的“貓爸”金志明,韓青都在不停地挑戰(zhàn),都在真誠地演繹。或許,對于韓青來說,演藝就是“本色”,“本色”就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就是驚喜,觀眾也非常期待韓青下一個角色將帶來的全新驚喜。
“黃磊演的那啥《小別離》,我爸一邊看一邊罵我,這什么電視劇啊,不是說好了一家人一起看電視是促進家庭情感嗎?”最近這部差點引起“家庭糾紛”的電視劇就是黃磊、海清主演的《小別離》。在一堆古裝玄幻劇里面,這部討論初中生教育、留學話題的電視劇,沒有飛來飛去的假發(fā)美瞳,也沒有你愛我我愛他他愛她的狗血多角戀情,被喻為是暑期檔的一股“清流”。
不過,正是這股“清流”,差點在無數(shù)人生活中造成一場“泥石流”。朋友圈有位家長,說自己天天守在電視機前看《小別離》,一邊看一邊在心里哭笑不得,“我女兒跟劇中黃磊的女兒差不多大,每天也遇到的都是跟分數(shù)、升學有關的煩心事兒,真的是深有感觸”?!缎e離》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劇中以3組家庭3個孩子為主角,分別代表了當今中國社會的3種類型:一種是海清、黃磊這般中產(chǎn)家庭,堅持不出國,但是“唯分數(shù)”“唯重點”論;第二種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成績超好型的“學霸”,不出國深造似乎有點“可惜”;第三種則是“土豪”型家庭的孩子,成績很不好、家長沒空管,于是動起了要把孩子丟到國外去歷練的念頭。劇中的孩子們,正好走到初三面臨中考的年紀,“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升上重點高中就等于一只腳跨進了重點大學”——這樣的觀點其實很普遍,而《小別離》則在升學話題之外,更聚焦在了現(xiàn)代社會的'家長們糾結的一個問題上:到底要不要留學?
留學生的年紀越來越趨向低齡,《小別離》的原著小說作者魯引弓坦陳自己的靈感,其實就來自在上海浦東機場親眼目睹的一場“別離”——一個剛剛在登機口送走孩子的母親,在公共場合忍不住哭了起來,“這樣的場景,可能每天都在機場上演”。曾經(jīng)在《錢江晚報》做記者的魯引弓,回來之后花了17天時間便寫出了這部12萬字的小說。2014年3月,文學雙月刊雜志《江南》連載了小說,半個月內(nèi),“至少有6家影視公司找上門來,要求改編成電視劇”。
緊扣現(xiàn)實,是《小別離》引發(fā)觀眾討論的焦點。劇中朱媛媛飾演的母親,一段針對當代白領的吐槽說得人冷汗直流:“現(xiàn)在社會上什么人最苦啊,cbd的那幫小白領,掙得少、花得還多,每天背著那盒飯,辦公室微波爐一微,他為什么呀,樓下那五十塊錢一盒他吃不起?!倍@樣的母親,為了送女兒出國留學,更不惜將女兒過繼給姐姐。
對,在《小別離》里,母親們紛紛都化身為“虎媽”,偶爾甚至歇斯底里癥上身;而以黃磊為代表的父親形象則成了“暖男擔當”、“搞笑擔當”,有網(wǎng)友說:“黃磊和海清演得跟我爸媽一模一樣!考砸了向老爸求助最后還是露餡、老媽不打招呼拉窗簾、上學路上堵車拉著我下車跑、老媽教訓我的時候老爸在門口偷聽時不時咳嗽兩聲……這些細節(jié)都太真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