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出生地魯國陬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就是孔子說的誠信名言格言!
孔子說的誠信名言格言【1】
民無信不立?!鬃?/p>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鬃?/p>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鬃?/p>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鬃?/p>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鬃?/p>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鬃?/p>
道不同,不相為謀?!鬃?/p>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說的誠信名言格言【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出處:《論語·為政》
孔子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它靠什么行走呢?”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論語顏淵》:”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tǒng)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么在三項中會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么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tǒng)治者不信任,那么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論語誠信的名言警句篇一
1、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岫喾?/p>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鬃?/p>
3、誠實是人生永遠(yuǎn)最美好的品格。———高爾基
4、言必信,行必果?!勇?/p>
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档?/p>
6、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罴握\
7、難聽的實話勝過動聽的謊言?!K尤里·郁達(dá)列夫
8、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勘葋?/p>
9、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勘葋?/p>
10、我們應(yīng)該老老實實地辦事。———
11、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尽じ惶m克林
12、坦白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魅_
13、誠實是藝術(shù)的最大要素。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shù)總在那里,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柯尼利亞·奧提斯金約
14、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p>
15、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R梭
16、即使開始時,懷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實和誠實去接觸,就一定能換來好意?!毡境靥锎笞?/p>
18、沒有一處遺產(chǎn)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莎士比亞
19、內(nèi)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論語誠信的名言警句篇二
1、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
2、誠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虛偽的人,踏破鐵鞋無知己。
3、失足,你可能馬上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4、明明白白我的心,誠誠信信我的行。
5、誠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虛偽是事與愿違的伴侶。
6、誠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溫馨而又自然;虛詐是缺德者的`枷鎖,陰冷而又沉重。
7、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
8、守信的人是最快樂的,誠實是最天真的。
9、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為可貴的。
10、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
11、一次失信的債務(wù),需一生去償還。
12、菲勞德說真話是件好事,因為說真話能使心里輕松愉快,也因為說真話是少見的事。
13、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14、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
15、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16、沒有比正直更富的遺產(chǎn)。
17、“言”行一致,事業(yè)才有“成”;“人”要大寫,九鼎換一“言”。
18、自覺心是進(jìn)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19、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20、為人第一謙虛好,學(xué)問茫茫無盡期。
21、商不在巨,講誠則興;店不在大,守信則名。
22、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
23、如果習(xí)慣于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yán)。
24、說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25、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
26、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27、今天付出誠意,明天收獲信譽。
2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29、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30、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31、人人誠實千家暖,行行守信萬代春。
32、以誠律己,心正胸坦腸清顯理念;用信昭人,業(yè)興財旺事順見精神。
33、誠在心間,信在人間。
34、將誠信存入生命的銀行,為你的事業(yè)成功兌現(xiàn)珍貴的利息。
35、誠信是心靈與心靈間最默契的對話。
36、本性流露永遠(yuǎn)勝過豪言壯語。
37、失信就是失敗。
38、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40、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
41、出來吧,我的心,帶著你的愛去與它相會。
42、誠實的人從不為自己的誠實而感到后悔。
43、海納百川,以誠為先納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為重領(lǐng)潮流之首。
44、你在個人生活或工作當(dāng)中,可能由于誠實而丟掉某些你想要的東西。但是,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應(yīng)有的回報算不了什么。
45、虛偽是丑惡向美德的一種進(jìn)貢。
46、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47、你不真誠,我不真誠,何來真誠?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誰守信?
48、當(dāng)一人言行不一致時,這就完全糟了,這會導(dǎo)向偽善。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yuǎn)的后世。
50、誠信是人的本錢,沒有誠信的人是一個失敗者。
51、存心光明正大,言論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謂君子。
52、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壯舉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53、一言九鼎重千秋。
54、誠信者,一言九鼎一字千斤;虛偽者,洋洋千言一文不值。
55、樹誠信風(fēng)尚,鑄法治長城。
56、誠信經(jīng)商萬萬年,欺騙經(jīng)商一陣煙。
57、原諒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結(jié)交了一個不良之友。
58、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誠為本;買賣經(jīng)商,勤勞致富靠信立足。
59、人在智慧上應(yīng)當(dāng)是明豁的,道德上應(yīng)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yīng)該是清潔的。
60、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論語中講誠信的句子1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4、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
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8、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9、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11、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3、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論語中講誠信的句子2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相互團(tuán)結(jié)但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相互勾結(jié)但不能互相團(tuán)結(jié)。
2、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圖;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僥幸。
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說:君子不應(yīng)該像器具一樣,作用僅限于某一方面,應(yīng)多才多藝。
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p>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說: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壞別人的事,而小人卻與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說:君子態(tài)度和順,但不會茍同別人;小人容易附和別人的意見,但其實不能與別人平和相處。
8、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孔子說:“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驕傲,小人驕傲而不泰然自若?!?/p>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說:君子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沒有的。
10、子曰: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
孔子說:君子向上,通達(dá)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孔子說:“君子窮困時尚能安守,小人窮困了就不約束自己而胡作非為了?!?/p>
12、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意思是:君子嚴(yán)格要求自己,強調(diào)內(nèi)省的態(tài)度,遇事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說:“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wù);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wù),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孔子說:“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斗勝,團(tuán)結(jié)群眾而不結(jié)黨營私。
1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為恥。
16、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意思就是君子堅守正當(dāng)而不能不顧是非地講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棄“仁義”這種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飯飽也不違背“仁義”這中品德的,當(dāng)他們停留在某個(國家)落腳后,必然會為這個(國家)奔走。
18、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貢向孔子請問君子之道??鬃诱f:先去實踐自己想要說的`話,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
它說出來。
1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jǐn)慎,而行動要敏捷?!?/p>
20、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子貢問,君子也有所厭惡嗎??鬃踊卮?,有厭惡。厭惡傳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處于下位而毀
1/3
謗上級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明禮節(jié)的人,厭惡果敢而頑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fēng),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xiàn)像草,風(fēng)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fēng)的方向倒。
22、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說:“質(zhì)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浮,質(zhì)樸和文飾比例恰當(dāng),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繼富。
29、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孔子說: 有了義字當(dāng)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犯亂,一個小人會因為勇敢淪為盜賊。
30、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沒規(guī)定要怎樣干,也沒規(guī)定不要怎樣干,只要怎樣干合理恰當(dāng),便怎樣干?!?/p>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