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即將開展創(chuàng)客教育工作,目前主要由我負責前期的建設、規(guī)劃和課程、活動的設計等,藉此,我購買了大量的創(chuàng)客書籍進行學習,這幾天在看《創(chuàng)客》這本書,這本書是Chris Anderson三本著作中唯一的簡裝版本,簡單談談收獲。
《創(chuàng)客》大概把工業(yè)革命的幾個時期簡單回顧了一下。又對目前作者做的事情和目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作為未來敘述了一下。并沒有中文翻譯描述的那么牛哄哄的“新工業(yè)革命”。英文原文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字面直譯是“新工業(yè)革命”,New的翻譯:adj.新的,新鮮的;更新的;初見的。但從全書來看,不能算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也不能算新工業(yè)革命。最多只是互聯網和制造業(yè)等現代技術的融合。低調點說就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制造業(yè)改良革命。
這種創(chuàng)客精神的宣揚,從展會現場也能看出來。那些硬件設備展商的產品展示也并不是那么神奇和革命性。剛開始聽他們演講,情緒很受鼓舞,大有馬上自己也去創(chuàng)業(yè)的沖動。但慢慢的我開始明白他們在說什么,在做什么的時候。我開始冷靜下來看待他們和他們做的事情。
我做過硬件,也做過軟件,現在在做互聯網。硬件展會的`很多東西,我在做硬件的時候也見過。那是很多年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呢?CPU處理能力更強了,各種傳感器多了,各種連接方式更豐富了(藍牙、wifi等),還有就是工業(yè)設計更好了。大的環(huán)境來說的話,就是:開發(fā)方式可能不一樣了,生產方式也可能不一樣了。怎么不一樣了?一個很大的因素是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它們將開源協作引入到硬件及軟硬件中。產生開源硬件及社區(qū)。它們還將整個全球采購、生產和銷售連接在一起。這些是《創(chuàng)客》的定義:移動互聯網和制造業(yè)的結合催生了“創(chuàng)客”。這也是程天縱說的跨界容易產生創(chuàng)新的原因。宣傳的大多是比特Bit和原子Atom的結合。
《創(chuàng)客》這本書,給我一個比較大的收獲是對開源的理解、如何參與和如何利用開源方式創(chuàng)業(yè)。下面我來講講我的理解。
一、為什么要開源?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惑很多第一次或者多次接觸開源的人們。這個作者進行了詳細的敘述。
1.我們使用了很多開源的福利,我們有回饋開源的義務。
2.能快速獲取用戶需求及反饋。
3.享受全球頂尖免費的研發(fā)。我們知道很多優(yōu)秀的人都被公司隔離在不同的區(qū)域,開源能將這些優(yōu)秀的人跨越公司和國界的鴻溝。
4.快速接觸到市場,并加速研發(fā)迭代速度。
二、如何去開源?
這個問題也困惑了很多人,怎么做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去建立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1.建立社區(qū)。包括:論壇、網站、討論組、qq群啊,微博等等社交圈。
2.建立信任和獎勵體系。股票給負責推出重要項目的團隊領導人;開發(fā)會議旅行給核心團隊領導人;開發(fā)團隊成員身份及免費硬件給項目領導人;咖啡杯及硬件折扣給持續(xù)貢獻者;T恤衫給首次貢獻者。
3.盈利。用戶愿意付錢給專業(yè)人士,確保產品能夠使用。這是公司盈利的核心所在。
4.防御。品牌:名稱和標識是專有商標。生態(tài)系統(tǒng):社區(qū)、開發(fā)者等形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不容易被復制的。
讀《創(chuàng)客:新工業(yè)革命》有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幾本好書:《神奇的太陽花女孩》、《小飛俠彼得·潘》和《霧都孤兒》。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霧都孤兒》了。《霧都孤兒》的作者查爾斯·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最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第二部作品《霧都孤兒》,講述了奧利弗的一生。奧利弗·退斯特是一個孤兒,在不幸的學徒經歷后,他逃到了倫敦,誰知卻一不小心落入了一伙盜賊之手,他們用盡一切手段想要把他改造成一個扒手。他曾短暫地被善良的布朗勞先生救出,可又被匪徒誘拐,他們想留住奧利弗,非使他走上邪路不可。奧利弗在陪伴一盜賊偷盜時中了槍傷后落入梅麗太太和受其保護的露梓的家里。在這里,他受到了友好的對待和撫育,結果發(fā)現露梓是奧利佛的不幸母親的妹妹,后來奧利弗被布朗勞先生收養(yǎng),盜匪們都得到了他們應有的下場。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奧利弗,因為他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從“逮不著和貝茨每到一家水果店,就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偷偷地把蘋果或橘子往自己的口袋里塞。沒多久,兩人的口袋便鼓得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了。奧利弗對他們兩人的行為感到十分厭惡。”可以看出,奧利弗雖然在逆境中成長,但他卻沒被影響,很令人敬佩。這本小說揭示當時十九世紀英國社會貧困兒童的生活及悲慘命運,生動地展示了社會流氓盜匪生活及心理狀態(tài)。表明了在奧利弗身上,任何逆境中,善的原則都將存在并最終獲勝。
讀《創(chuàng)客:新工業(yè)革命》有感2
安德森的大作《創(chuàng)客:新工業(yè)革命》一書吹響了創(chuàng)客們將創(chuàng)意化為產品的號角。在21世紀這一大數據時代中,“創(chuàng)客運動”造就了新的數據生產力、數據生產關系和數據生產方式,世界各地涌現出一大批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且具有數字DIY能力的“新新人”。他們自主、自由地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互聯網為自己創(chuàng)造財富,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成為一代新人。
作為一名理科男,我也曾對DIY深深著迷,猶記得小時候沉浸于制作火加槍、電解水、用氣球引閃電、無土栽培和異種嫁接等事情中其樂無窮的樣子。那個時代沒有網絡,也沒有電子游戲,我依靠一個自己制作的工具箱度過了整個的童年。那時候只是很單純地游戲,我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動手一起玩,分享也只局限于認識的幾個玩伴之內。
到了大學之后,我開始接觸單片機,并買了很多硬件設備做一些小型控制器。后來我還加入了Arduino社區(qū)。作為開源硬件的先驅,Arduino已經發(fā)展出了從生產到售后一套很成熟的體系。在社區(qū)里可以遇見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的創(chuàng)意每每令人驚嘆。我看到有人在用EEG讀取腦電波然后控制Arduino小車,如同真實版的科幻電影般令人驚喜。而在這期間我也制作了我的第一個六足機器人,并將制作過程發(fā)布在網上,與陌生網友一起討論細節(jié)和改進。
近些時候,我開始意識到互聯網的力量?!秳?chuàng)客:新工業(yè)革命》一書中安德森也驚人地預測,隨著數字設計與快速成型技術賦予每個人發(fā)明的能力,“創(chuàng)客”一代使用互聯網的創(chuàng)新模式,必將成為下一次全球經濟大潮的弄潮兒。不論你是在教育資源稀缺的非洲部落,還是在硅谷辦公室構造著新一代產品,只要興趣相投,互聯網都會為你們搭建最方便快捷的交流溝通平臺。正是由于這一平臺的蓬勃發(fā)展,眾多DIY玩家才會找到機會與世界共享創(chuàng)意。各種想法不會因為生產資料被限制在資本家的手中而化成泡影。只需鼠標輕輕一點,創(chuàng)客就可以與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具有同樣興趣的其他玩家分享知識和創(chuàng)意,世界正因為這種新的交流工具而變得越來越緊密。
一些研究者已經開始嘗試發(fā)動公眾力量為科學服務。人們對驗證碼司空見慣,但卻不會想到,在一些網站上,輸入驗證碼卻是在人工識別破損文字,若是人們想到他們也為考古學做出了些許貢獻,心中也會頗有成就感的吧!而天文學家則發(fā)動全世界所有的天文愛好者幫助他們發(fā)現新星,隨著科技的進步,普通愛好者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強大的望遠鏡,同時他們也可以通過共享高清照片來人工搜索新星。開源軟件已經大獲成功,開源硬件也正在蓬勃發(fā)展起來。就連數學這樣的傳統(tǒng)學科也來湊熱鬧。英國劍橋大學的數學家高爾斯在博客上發(fā)表了一道數學定理,請全世界所有愛好者來證明,很快,他的博客就刮起了頭腦風暴,在花了兩個月,收集了一千多條評論后,他終于宣布這條定理被證明。張益唐先生花了數十載將孿生素數的問題縮小到了7000萬,而依靠陶哲軒協調的“博學者8號”項目,在五個月內,素數差距便縮小到了600!若是由數學家來研究,可能一位數學家一輩子只能探尋某個數學問題的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向,而且還不一定能找到正確答案,而借助這個平臺,每種解法都會有人探索,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他網友研究的基礎上發(fā)表自己的探索成果并接受別人的檢驗。這不得不讓人驚呼集智效應的強大!
根據馬洛斯的需求理論,在滿足了生理需求等最基本的需求之后,人們逐漸地將注意力轉向了自我實現,愛好科學的人會挑戰(zhàn)他們感興趣的`與科學有關的問題并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感。面對這一契機,科學也可以像產品一樣承包給大眾,也許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進展。
進人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現代人開始真正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生產力量,因此對科學技術的重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我們所面臨的科學問題也越來越復雜。我們需要動用更多的智力資源來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全世界的專業(yè)人士與業(yè)余愛好者,聯合起來!這正是打破亞里士多德的學科分類的契機,大自然本無界限,科學也本無界限,為什么要用專業(yè)來限制自己的好奇心呢?為什么要用所謂的方向來為自己畫地為牢呢?每個人都曾有過一顆好奇心,每顆好奇心都曾充滿了改變世界的夢想,現在正是我們將夢想化為現實的時候。全世界各個方向的專家學者,聯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