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恒的佳作。下面是語文迷網(wǎng)為大家?guī)淼?/p>
第一篇:歌劇魅影觀后感
實,劇情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悲劇了,當(dāng)時剛看的不太清楚這一點,等全劇看完了,終于明白了各個出現(xiàn)的人物的身份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悲劇。
"執(zhí)子之手,與之偕老"這是很好聽的一個詞語,前些年很多文藝片啊,瓊瑤的言情劇都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類的詞語。經(jīng)過很多文人雅士,小說創(chuàng)作人員,電視編制人員的不斷粉刷之下。這詞語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認(rèn)為是真愛的其中一種體現(xiàn)了。而電影里面,我們可以知道,克里斯丁是比拉烏爾早死的,這可以在結(jié)局拉烏爾在克里斯丁的墳?zāi)骨矮I(xiàn)花可以知道。而且,電影里也沒有對那克里斯丁的墓碑進(jìn)行特寫,所以我們不太清楚克里斯丁究竟是活了多少歲就死掉了,我們也可以猜想可能克里斯丁就是在跟拉烏爾結(jié)婚后一兩年就死掉了(我太狠毒了),你說這樣是不是太悲劇了。然后,我覺得電影里面對克里斯丁墳前的一支玫瑰進(jìn)行特寫,這可能是想說魅影其實也是還沒有死的,這又是一個悲劇!
貌似這部劇沒沒有多大的悲劇可以說,硬要說的話,只能說說是,"三角戀"真的確實是悲劇。算了,還是不去挑這部劇的悲劇了。還是正兒八經(jīng)的說我對這個電影的感想吧!
對于音樂劇這種類型的電影,說不上討厭,只能說是不喜歡吧??傊褪侨淌懿涣藥讉€小時下來耳邊一直充斥著吵吵鬧鬧的聲音,連個正常點的對話都很少?!陡鑴△扔啊肥俏铱催^的第二部音樂劇,之前有看過的一部是《窈窕淑女》。還看過一部分《歌舞青春》的片段。這些都是被逼著去看的,窈窕淑女是高中時候英語書本里面的一片課文,然后這個歌劇魅影是現(xiàn)在的選修課。我想了一下,之所以討厭音樂劇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語言不通,本來聽著那些番語就覺得不舒服了,現(xiàn)在還要一大群人嘰里呱啦的瘋瘋癲癲的在舞臺上面張著大大的嘴巴啰啰嗦嗦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在我看來,簡直是噪聲污染,對聽覺神經(jīng)的嚴(yán)重摧殘,對人忍耐性的.極大挑戰(zhàn)。
但是,在音樂劇里面,那些沒有人在唱歌的段落我還是很喜歡的,就是那些只有配樂來襯托環(huán)境或者是用來表達(dá)某一種情況的音樂我還是覺得挺好聽的。這和我剛才說的觀點也重合,也是因為語言問題,音樂沒有語言障礙,所以聽起來不會反感,而且是可以被接受的,可以被理解的,所以才能有感受。至于那些根本都不能接受和理解的,談什么感想。
在《歌劇魅影》中,也不乏這樣的令我感興趣的段落,具體是在哪些環(huán)節(jié)我忘記了,我一向?qū)ι婕耙魳贩矫娴臇|西就行就特差了。
總的來說,看《歌劇魅影》,我也只是把它當(dāng)做一般的言情電影來看。進(jìn)行關(guān)鍵詞搜索的話,也就是下面幾個高頻詞匯:三角戀歌劇院青梅竹馬單相思。
第二篇:歌劇魅影觀后感
作為四大音樂劇之一的《歌劇魅影》一直盛演不衰,全劇充滿著戲劇性的沖突和矛盾,甚是好聽好看。最早看該劇影片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劇中主角是魅影、克里斯汀和勞爾。魅影因容貌其丑無比被家人賣與流浪的吉卜賽人作為“魔鬼之子”關(guān)在籠中四處展覽,而就是因為他無法選擇的容貌令他飽受人們充滿惡意的辱罵和責(zé)打。在他十歲左右,他打死看管他的人從籠中逃出,被大劇院的一個小女孩藏在劇院中。在大劇院的隱匿生活令魅影在音樂和建筑方面的天賦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在克里斯汀還是一個孩子而喪父的時候,魅影在暗中撫平她的傷痛并教導(dǎo)她音樂,令克里斯汀一直以為魅影是她的“音樂天使”,在歲月流逝中魅影也深深地愛上了小女孩。在克里斯汀成人并在音樂上一舉成名后,魅影將她帶到了自己的音樂王國,雖然克里斯汀在內(nèi)心對魅影及他的音樂充滿愛和癡迷,但當(dāng)她揭去魅影的面具,也無法接受他的容貌且無意與他白頭。期間克里斯汀與勞爾相愛,魅影設(shè)計將克里斯汀拐入自己的住處并以吊死勞爾相逼要克里斯汀嫁給自己??死锼雇∩罡绪扔耙驈奈吹玫饺耸赖膼鄱顑?nèi)心充滿著仇恨,她決定留下陪魅影并當(dāng)下給了他一吻,魅影貪婪地吮吸著這個吻,感受著其中的愛與溫存,而就是這個吻消融了魅影心中的一切仇恨,放了克里斯汀和勞爾而孤獨終老。
因影片之故買了莎拉布萊曼版的該劇CD,點點五歲時發(fā)現(xiàn)CD的小冊子,問畫面的面具和劇照,得知魅影作為“魔鬼之子”而飽受人世折磨,對其充滿同情。當(dāng)點點六歲時再度拿出CD時,圈圈便和點點共看該劇的電影版,問點點喜歡誰,表示喜歡勞爾,因為帥,好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點點問“為什么魅影在接吻的時候嘴巴張得那么大”,這,這,這,圈圈頓覺一個頭變成兩個大。
音樂劇版《歌劇魅影》在上海上演時圈圈現(xiàn)場一觀,因?qū)ζ淦诖^高,看罷無甚感覺。不可否認(rèn)舞臺效果確是美輪美奐,但如何也是不及電影的,歌者更是無法匹敵莎氏。全部角色中還是魅影給圈圈留下最深的印象,因為周遭人們的人性惡的一面對他的傾瀉,令他從無被愛過的心中只有惡之花,但當(dāng)他獲得些微的溫存愛意,本性中的善就顯現(xiàn)出來?!读凝S志異》中有一則名為《羅剎國》的故事,該國的審美觀與中國全然相反,在中國認(rèn)為最丑的人在此被看做最美,在中國人看來越丑的人在該國越是位高權(quán)重,而在該國認(rèn)為最丑的人即中國人認(rèn)為美的人則被限定在一個村落過著被遺棄的生活。
其實美丑并無定論,只是因時因勢的看法,因人的容貌不符合周圍人們的審美標(biāo)準(zhǔn)而剝奪其被愛與生活的權(quán)力是何其之不公。
第三篇:歌劇魅影觀后感
歌劇魅影是一部安德魯·洛伊·韋伯作曲的百老匯音樂劇。又譯做歌聲魅影、劇院魅影或歌劇院的幽靈。1986年首演,于1988年獲得七項托尼獎,是音樂劇四大名劇之一。《歌劇魅影》的音樂帶給了我們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無論是幽靈、克里斯汀還是拉烏爾都帶給了我們不同的音樂感受,他們用自己的聲音去詮釋了對各自的愛。這無疑對觀眾來說是一種音樂美的享受。
這是個典型而感人的愛情故事,關(guān)于一個出沒歌劇院里,用一副面具遮掩自己丑陋面孔的神秘幽靈,愛上一個女高音歌唱演員的故事。這里面有錯綜復(fù)雜的人物感情,充滿張力的戲劇化沖突,以及19世紀(jì)社交界特有的那份自嚴(yán)謹(jǐn)中爆發(fā)出來的神秘恐懼和性格壓抑。舞臺上展現(xiàn)出氣勢恢宏的大劇院,陰森恐怖的地下世界,敏感多情的貴族青年,楚楚可憐的紅伶少女。還有那張臉,那隱藏在木然恐怖的假面背后的自卑嫉恨,狂暴而又脆弱的心靈,幾乎所有可以調(diào)動觀眾情緒的要素都濃縮在卡斯頓-勒胡德原著中,并在韋伯的手中為它拂去浮塵,再綻芳華。
我認(rèn)為全劇最精彩的唱段莫過于第一幕中幽靈和女主角克里斯汀在古老的巴黎歌劇院下面,深不可測的地底兩人的深情二重唱“歌聲魅影”,演唱多有美聲成分,音樂動機(jī)在不同的調(diào)上一次次再現(xiàn),把當(dāng)時那種亦真亦幻般睡半醒的戲劇情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及將充滿愛與幻想的情感交融表現(xiàn)得及其凄婉、完美而動人;旋律節(jié)奏中多采用的附點音型,有一種強(qiáng)烈的推動感和緊張感,制造出全劇中第一個情感高潮,克里斯汀與幽靈聲情并茂的歌唱,使觀眾完全沉浸在這個美妙、真誠而又略帶感傷的浪漫愛情故事當(dāng)中,同時也期待著幽靈、克里斯汀、拉烏爾這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的的感情接下來將會如何發(fā)展下去。
當(dāng)拉烏爾對克里斯丁的感情給予肯定時會響起一首The point of no return,我看到了克里斯汀對魅影的迷戀和依賴,我?guī)锥日`認(rèn)為她是愛魅影的,但事實上只是對魅影的一種深深的依賴罷了。其中還有一段《All I Ask of You》,是全劇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一段旋律,在不同的場次因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唱詞??梢哉f,這是全劇的主題旋律,不同角色、不同唱詞的不同演繹,表達(dá)了兩位男主人公對克里斯汀不同的愛情。
《歌劇魅影》不僅在音樂和藝術(shù)方面取得驚人的成果,在情節(jié)的內(nèi)容上更是更了觀眾很深的震撼!在影片的結(jié)尾,影片給了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克里斯汀墓地旁邊小小的角落里,一朵紅玫瑰配著幽靈曾經(jīng)送給她的戒指,靜靜躺在那里,任憑歲月逝去如潮。這樣靜寂的結(jié)局卻讓人覺得無言的真情縈繞于心。劇院已破敗,青年已成老叟,他得到幽靈的小猴音樂盒,并將其供奉在亡妻墓前,心愿已了般輕嘆一口氣,這是他的心愿,還是她的遺言?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從未忘記過她的天使,當(dāng)丈夫看到墓邊居然停放著一朵綁著黑絲帶的紅玫瑰——那是幽靈愛情的信物,只是多套了枚幽靈曾打算送她的結(jié)婚鉆戒,丈夫并不感到特別吃驚,觀眾看到了他的成熟和對愛妻真正的理解。時光已老,玫瑰依然紅。
總之,這是一部很值得推薦一看的音樂劇影片,感謝老師給我們播放了《歌劇魅影》!
引導(dǎo)語: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去觀看兒童舞臺劇,那么看完兒童舞臺劇之后,相關(guān)的
兒童舞臺劇觀后感一
未來,誰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神秘感,常常會讓人癡癡地幻想,而忽略了現(xiàn)在。
觀看了《烏龜也上網(wǎng)》這部童劇讓我明白了未來的真正定義。主人公王府井執(zhí)意讓來及未來的佳佳龜格式化自己的未來,引發(fā)了一串串令人捧腹的笑話,卻不知道自己的夢想究竟是什么。等到佳佳龜走后,王府井才真正的成長了起來,不再羨慕別人的特長,也不再傻傻地做白日夢,因為他明白了自己的未來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能依靠別人。
回想自己也不是和主人公王府井一樣,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我的夢想很復(fù)雜,甚至連自己的夢想是什么也不清楚。我時而想做一位警察保護(hù)人民;時而想做大富翁過著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時而又想做一位作家,用文字的方式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想到這里不禁自責(zé)起來,像這樣為夢想不斷糾結(jié),要多久才會實現(xiàn),倒不如不再想象,放手去追,將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總比一直糾結(jié)于幻想之中要好。
有位哲人說過:“夢想是上帝的腳印,只要你清醒,你就是你自己唯一的上帝?!眽粝肫鋵嵑芎唵危瑸閴粝胱分?,為夢想翱翔,在自己的未來,收取一朵白云,為自己的今后的道路鋪滿鮮花。做一位勇敢的追夢人,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終有一天,夢想會實現(xiàn)。
未來是什么樣的沒人知道,它的神秘會促使人們好奇的追逐,然后實現(xiàn)。
兒童舞臺劇觀后感二
丫頭五歲,在幼兒園看過第一部《白雪公主》的兒童話劇后,回家就嚷著說還要去看。沒想到孩子這么喜歡話劇,作為家長自然是很欣喜的。我答應(yīng)她,從2017年起,以后只要塘廈有兒童劇,媽媽就一定會帶她去看。
《美人魚》一出場孩子就開始?xì)g呼了,劇中現(xiàn)場演員和小朋友的互動很熱烈,所有孩子從頭到尾都全神貫注的觀看,沒有人要離開。最后每個小朋友都爭著到舞臺上去和演員合影,他們不知道那是演員,他們說“我要和美人魚拍照”。
而我的丫頭,雖然有的故事情節(jié)看不懂會一直問,但當(dāng)看到鯊魚精欺騙公主和王子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著急和憤怒,看到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時候卻又眼淚汪汪,我看著她內(nèi)心很感慨。
也許五歲的孩子他們不一定能領(lǐng)悟整部話劇的真正意義,但他們懂得人性中最基本的真、善、美!我想這就是舞臺劇真正的魅力——藝術(shù)的魅力。
《歌劇魅影》是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相貌丑陋卻才華橫溢的人的故事。
音樂劇歌劇魅影
這個人沒有名字,但是由于他居住在歌劇院中,時常以鬼魂的名義出現(xiàn),決定劇院的大事小事,因此人們叫他“歌劇魅影”。他生下來就相貌丑陋無比,令人恐懼,于是他的第一件貼身衣物就是—面具。由于他的相貌,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強(qiáng)迫他離開家。多年之后,他在巴黎歌劇院定居,并且建造了自己的家。之后他愛上了美麗單純的女主角——克麗絲丁,并且每天教她唱歌,是她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但是,克里斯丁并不喜歡魅影,她真正喜歡的是勞爾——她的青梅竹馬。當(dāng)魅影得知克麗絲丁答應(yīng)嫁給勞爾時,他的心碎了……
魅影很生氣以至于他綁架了克麗絲丁到他的住所,勞爾試圖去救克麗絲丁,但是,他被魅影綁在柵欄上??他惤z丁摘下了魅影的面具,然而,面具下的另一半臉是如此丑陋!克麗絲丁輕輕地吻了魅影一下。
這一個吻,改變了魅影的想法。這時,警察沖了進(jìn)來,他放走了克麗絲丁和勞爾。并且敲碎了鏡子,最后,魅影消失了,只留下一個面具。
魅影是可憐的,他傾注了所有的愛給克麗絲丁,卻沒有得到回報。他從小被世人所傷害,最后還悄然離去。他因為他的相貌遭到世人的歧視,人們因為他的丑陋而忽略了他的才華。他是一個天才,他精通于作曲,歌唱,建筑,他還是一個劇作家,他猶如一塊有瑕疵的玉石,人們卻只關(guān)注于相貌,現(xiàn)在,人們不也仍然以貌取人嗎?人們重視外表美,而不重視內(nèi)心美,以貌取人是一種陋習(xí),我們應(yīng)該重視內(nèi)心美。希望我們多培養(yǎng)內(nèi)心美,而不是想盡辦法去改變外觀!
音樂劇歌劇魅影觀后感
電影從1919年拍賣歌劇院內(nèi)的古董起鏡,當(dāng)拍賣到修繕好的歌劇院的大吊燈時,大吊燈被冉冉升起,畫面就由黑白變?yōu)椴噬瑫r光也被拉回到18xx年,此時的歌劇院內(nèi),大家正在排練歌劇。在全劇中,導(dǎo)演多次用這種線索物件顏色從黑白到彩色或者從彩色到黑白的變化的手法讓故事往返于回憶和現(xiàn)實之間,表達(dá)效果流暢而自然。不同于以往的回憶使用黑白,現(xiàn)實使用彩色,這里恰恰是相反的,從而突出電影的主旋律還是在過往。歌劇院內(nèi)總是接連地出現(xiàn)怪事,正在排練的女主唱被突然從空中降下來的掛簾砸到,一氣之下決定罷唱,于是有人推薦克里斯丁·戴做主唱,開始大家很懷疑她的`能力,等她一開嗓的時候,大家都被她的歌聲打動了。她演出成功后回到了自己的準(zhǔn)備 室,“魅影”出現(xiàn)了,那個教她歌唱,給她啟示的導(dǎo)師。“魅影”帶著面具,他和著歌的語言直抵人心,女主角不由自主地被他牽引著走過長長的隧道,又乘小船劃過一條小河,到達(dá)了他平時棲居的宮殿。他孔雀型的大床很吸引我,仿佛就是為女主角準(zhǔn)備的。他們在他的宮殿里和著歌的交流是那么讓人傾慕。此時,女主角青梅竹馬的愛人正在她準(zhǔn)備室的外面等著她,可是,她卻不見了。天亮的時候“魅影”把女主角又送了回去,并且給歌劇院的老板寫信要求以后都讓克里斯丁演女主唱,但是老板沒有同意,于是魅影又開始在歌劇院作怪。故事到高潮的時候是女主角和她青梅竹馬的愛人在天臺是互訴鐘情,被“魅影”聽到了,然后兩個男人決斗,青梅竹馬占了上風(fēng),但是他并沒有殺了“魅影”,從而留下了后患。于是“魅影”繼續(xù)搗亂,那個一開始標(biāo)志性的大吊燈從棚頂?shù)袅讼聛?,“魅影”把克里斯丁引到他的宮殿,克里斯丁的愛人為了尋她也去了宮殿,這次他被“魅影”打敗了,讓克里斯丁抉擇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她的愛人,但是她吻了“魅影”,并把自己的鉆石戒指放在了他的手里,于是“魅影”放過了他們。
看到最后,我對克里斯丁的心意有些迷惑,她到底愛著誰呢?或者說她到底更愛誰呢?
我個人覺得,她是喜歡她的青梅竹馬勞爾的,她可以為了救他去死或者怎樣,除了喜歡也許還有一點點愛吧,否則她也不會有勇氣為他死;而對于“魅影”,克里斯丁一定是愛的,因為“魅影”是她靈魂的伴侶,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有的觀影者提出疑問,那克里斯丁為什么選擇勞爾而并非“魅影”呢?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因為克里斯丁是一個世俗的女子,“魅影”長得實在是嚇人。
第二,是因為克里斯丁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她覺得,相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電影到最后的鏡頭是在克里斯丁的墓前放在一支玫瑰,玫瑰上綁著絲帶,絲帶的結(jié)處是克里斯丁當(dāng)年最后送給“魅影”的戒指。我覺得從這一幕出發(fā),導(dǎo)演要表達(dá)的是第二點可能,即她和“魅影”要留下最好的印象給彼此,不要因為在一起而破壞了這種美麗的距離。若是兩個人日復(fù)一日地過著瑣碎的生活,也許就成了張愛玲說的紅玫瑰和白玫瑰的故事了,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她在追求這種隔閡的美,這種觸不到的傷。
而此時的我,更愿意相信是第一種,克里斯丁是個世俗的女子。否則,為何她多次在眾人面前摘掉“魅影”為了掩飾自己丑陋的半邊臉的面具呢?難道是為了讓他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那樣的年代里,他這么做是會被當(dāng)做怪物抓走關(guān)起來的??死锼苟∵@么做分明就是想讓他出丑,想擺脫他對她心靈上的控制。而且,她的未婚夫是一個子爵,是在上流社會里的人物,有權(quán)有錢有勢有地位,跟著他的未婚夫是會成為受人尊重的夫人的,而跟“魅影”在一起卻要過著不見天日躲躲藏藏的生活,即使自己的歌聲再美,再打動人,那又有什么用呢?只不過就是個賣唱的罷了。有一點值得欣慰的是她心里確實是有勞爾的,即使勞爾不是她最愛的人,因此這個結(jié)局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就此擱筆吧,想到了蘇軾和佛印的故事:“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個高僧,兩人經(jīng)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老被蘇軾欺負(fù)。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很高興,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說: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后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就活像一攤牛糞。這一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么?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看你像尊佛,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在我落筆之前,我還堅信著故事要表達(dá)的是第二個原因,可是,我動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