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詩?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3、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对娊?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柏舟》
4、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对娊?jīng)·國風(fēng)·王風(fēng)·采葛》
5、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对娊?jīng)·小雅·白駒》
6、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臉如蝤麒,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碩人》
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淇奧》
8、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桃夭》
9、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对娊?jīng)·周南·卷耳》
10、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娊?jīng)·國風(fēng)·周南·關(guān)雎》
11、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擊鼓》
1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对娊?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子衿》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14、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風(fēng)雨》
15、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对娊?jīng)·小雅·小旻》
16、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
17、言者無罪,聞?wù)咦憬??!对娊?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
18、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对娊?jīng)·小雅·采薇》
19、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缎⊙拧櫻恪に垢伞?/p>
2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jīng)·國風(fēng)·陳風(fēng)·月出》
21、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对娊?jīng)·大雅·蕩》
22、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对娊?jīng)·召南·江有汜》
2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jīng)·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
2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碩人》
25、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娊?jīng)·國風(fēng)·周南·漢廣》
26、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顛沛之揭,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詩經(jīng)·大雅·蕩》
27、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揚揚,可以樂饑。——《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
28、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对娊?jīng)·國風(fēng)·魏風(fēng)·碩鼠》
29、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对娊?jīng)·小雅·鹿鳴》
30、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对娊?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木瓜》
31、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關(guān)于讀書的詩經(jīng)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5、應(yīng)當(dāng)隨時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一切;應(yīng)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6、學(xué)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7、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8、不知則問,不能則學(xué)。
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0、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2、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4、愛學(xué)出勤奮,勤奮出天才。
1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背景:
在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農(nóng)業(yè),“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nóng)業(yè)而興盛,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族在武王伐紂之后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lǐng)主的統(tǒng)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征。
其中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jīng)濟制度有關(guān)。西周建立以后,為緩和生產(chǎn)關(guān)系與生產(chǎn)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斗爭,變奴隸制為農(nóng)奴制,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zhuǎn)移。自其里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時較之殷商,因為經(jīng)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chǎn)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xué)代表的《詩經(jīng)》出現(xiàn)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chǎn)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p>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5、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6、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8、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9、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1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11、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12、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1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4、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心之憂矣,如匪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16、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7、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1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9、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0、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2、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2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4、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2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26、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27、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2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