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名言 > 學會思考活學活用的名言集錦86句

          學會思考活學活用的名言集錦86句

          時間:2017-07-13 21:09

          1.堅持做自己,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在市場競爭中,隨緣而不變,穩(wěn)定的貫徹自己的棋風棋路,非達目標,絕不中止。

          2.失去后才知道珍惜,那是因為不懂得尊重;得到了再失去,那是因為不屬于你;屬于的要珍惜,才會永遠。

          3.不要急躁,要冷靜;不要盲目,要思考;不要坐等,要主動;不要依賴,要自主!一定要摒棄一夜成富翁的幻想正視需要克服的困難,穩(wěn)扎穩(wěn)打,活學活用,這才是實際的經(jīng)營。

          4.人,應該要有自知之明,該得的就得,不該得的不必勉強。來的偶然,去的必然。該來的來,該去的去。來去之間,能留下多少就算多少。

          5.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思想如鉆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鉆下去才有力量。

          8.石看紋理山看脈,人看志氣樹看材。

          9.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

          10.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

          11.心志要堅,意趣要樂。

          12.一人立志,萬夫莫敵。

          13.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fā)得起,何事不可做。

          14.立志是事業(yè)的大門,工作是登門入室的旅程。

          15.壯志與毅力是事業(yè)的雙翼。

          16.在年輕人的頸項上,沒有什么東西能比事業(yè)心這顆燦爛的寶珠。

          17.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18.襤褸衣內(nèi)可藏志。

          19.志氣和貧困是患難兄弟,世人常見他們伴在一起。

          20.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

          21.困,你是人類藝術(shù)的源泉,你將偉大的靈感賜予詩人。

          22.貧窮是一切藝術(shù)職業(yè)的母親。

          23.知識給人重量,成就給人光彩,大多數(shù)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稱量重量。

          24.只要熱情猶在,哪怕青春消逝。

          25.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26.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27.命運總是光臨在那些有準備的人身上。

          28.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9.只要路是對的,就不怕路遠。

          30.征服困難,就是榮耀。

          31.你一天的愛心可能帶來別人一生的感謝。

          32.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計分板上。

          33.強烈的`信仰會贏取堅強的人,然后又使他們更堅強。

          34.只要我們能夢想的,我們就能實現(xiàn)。

          35.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而要做手邊清楚的事。

          36.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37.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38.最足以顯示一個人性格的,莫過于他所嘲笑的是什么東西。

          39.最有效的資本是我們的信譽,它小時不停為我們工作。

          40.讓努力成為一種習慣,讓奮斗成為一種享受。

          41.如果你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就不要為任何的失敗而氣餒;若沒有,就不要找任何借口。

          42.生命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得進來。路上有坎坷,人才變得堅強起來。

          43.你只有走完必須走的路,才能過想過的生活。有的路,你必須一個人走,這不是孤獨,而是選擇。

          44.不要活在別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而是把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45.才能一旦讓懶惰支配,它就一無可為。

          46.阻止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塊石頭,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顆石子。

          47.積木搭起的房子看似很美,卻會在不經(jīng)意間轟然倒塌。

          48.當你握著兩手沙子時,一定就拿不到地上那顆珍珠了。

          49.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50.用鞭子抽著,陀螺才會旋轉(zhuǎn)。

          51.成功需要付出代價,不成功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52.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53.人都有夢想,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只夢,有的人敢想。

          54.認定的事情,就義無反顧,即使結(jié)果會受傷,也在所不惜。

          55.握住的手,始終要放,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堅強。

          56.生活的舞臺,不是每一面都精彩,而是要發(fā)現(xiàn)精彩的那一面。

          57.大器不必晚成,趁著年輕,努力讓自己的才能創(chuàng)造最大的價值。

          58.最快樂的人并不是一切東西都是最好的,但他們會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東西。

          59.出門走好路,出口說好話,出手做好事。

          60.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61.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卻又擔心再也回不去無憂無慮的時光。

          62.生活從未變得輕松,是你在一點一點變強大。

          63.習慣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習慣,會覺得理所當然。因為習慣,沒有人去想如果失去是什么模樣。

          64.心若改變,你的態(tài)度跟著改變;態(tài)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65.別總把悲傷掛在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66.人生是很累的,你現(xiàn)在不累,以后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xiàn)在不苦,以后就會更苦。唯累過,方得閑。唯苦過,方知甜。

          67.當朋友不開心的時候,你只需要靜靜地坐在他身邊,默默陪伴。即使什么也不說,他也會感覺好很多很多。

          68.只有千錘百煉,才能成為好鋼。

          69.你腦子里東西的多寡,就關(guān)系著你將來的前途。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xiàn)在。

          70.寧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錯誤;寧可笨些,不要太巧而敗事。

          71.做的技藝來自做的過程。

          72.你的臉是為了呈現(xiàn)上帝賜給人類最貴重的禮物——微笑,一定要成為你工作最大的資產(chǎn)。

          73.人生的煩惱,多在于知道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74.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機會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成功。

          75.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

          76.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不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77.人如果沒有誠信,就算有聰明能力,永遠只是個危險人物。

          78.你的努力,終將成就無可替代的自己。

          79.努力從來不會白費,今日撒下種子,正在你看不見想不到的某處,悄悄地生根發(fā)芽。

          80.你必須非常的努力,才能夠看起來毫不費力。

          81.只要你足夠努力,連命運都不忍心辜負你。

          82.為了對得起來未來的自己,你不能貪圖安逸。努力不是為了現(xiàn)在得到別人的夸耀,而是為了將來活得有底氣的尊嚴。

          83.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在別人的世界里發(fā)光?;畛鼍实淖约骸?/p>

          84.一無所有就是拼博的理由。

          85.現(xiàn)在你不拼,老了你拿什么跟孫子說你曾經(jīng)牛逼的故事。

          86.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

          87.你知道別人都在拼命,你怎么好意思在浪費時間。

          88.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zhàn)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89.每一發(fā)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90.知識決定競爭力。

          91.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92.自棄者扶不起,自強者擊不倒。

          93.昨晚多幾分鐘的準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94.如果在勝利前卻步,往往只會擁抱失??;如果在困難時堅持,常常會獲得新的成功。

          95.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

          96.凡過于把幸運之事歸功于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多半是結(jié)局很不幸的。

          97.我們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從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來。

          98.在你不害怕的時間去斗牛,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時不去斗牛,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時還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99.不大可能的事也許今天實現(xiàn),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許明天會實現(xiàn)。

          100.永不言敗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期中

          期中考試成績終于揭曉了,成績真的出乎意料,語文83分,數(shù)學92分,英語105.5分,政治77,歷史86,地理84,生物85。通過這次的考試,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之處。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著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后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許也和答題技巧有關(guān)系??傊?,通過以后的練習,我一定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于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期中考試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

          期中考后的反思

          這次考試,我了磨練、反省和升華自我的機會。但“失敗是之母”這句經(jīng)典

          ,我的語文在閱讀與探究丟分嚴重,其原因是用心去閱讀,分析,丟掉了將近一半的分數(shù),實在不該。在積累與運用中也丟掉了將近一半的分數(shù),其原因在于仔細去看拼音,忽略了字、詞、句的意思及作者的簡介。在作文中丟的分也多,感覺緊,上寫作技巧和文章修飾。以后我應知識的積累,用心去閱讀分析。

          在數(shù)學,大意就丟掉了較多分數(shù),而應用題知識缺陷嚴重失分,并且知識遷移能

          力也不強,以后我應不懂就問,勤學多練。平時鍛煉,強迫養(yǎng)成細致的習慣;把課堂

          學習學習的中心地位,并學有余力地發(fā)展興趣愛好;考試前,打一場酣暢淋漓、

          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zhàn)役。

          英語,基礎(chǔ)差,練習又還,單詞用心去記,考得一塌糊涂,英語是我的弱項,今后我將著重于這的學習和操練。還有的書寫也應盡量規(guī)范。

          總之我的問題多,我將反思平時的學習和學習品質(zhì),對考試中的失誤或錯誤歸因分析,有的方法,失敗也肯定有失敗的原因。“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我應看到問題表象后的實質(zhì),并地的學習,從失敗走向,從邁向光輝的頂峰。

          期中考后的反思

          這次考試,我了磨練、反省和升華自我的機會。但“失敗是之母”這句經(jīng)典名言我相信對我有用的。

          ,我的語文在閱讀與探究丟分嚴重,其原因是用心去閱讀,分析,丟掉了將近一半的分數(shù),實在不該。在積累與運用中也丟掉了將近一半的分數(shù),其原因在于仔細去看拼音,忽略了字、詞、句的意思及作者的簡介。在作文中丟的分也多,感覺緊,上寫作技巧和文章修飾。以后我應知識的積累,用心去閱讀分析。

          在數(shù)學,大意就丟掉了較多分數(shù),而應用題知識缺陷嚴重失分,并且知識遷移能

          力也不強,以后我應不懂就問,勤學多練。平時鍛煉,強迫養(yǎng)成細致的習慣;把課堂

          學習學習的中心地位,并學有余力地發(fā)展興趣愛好;考試前,打一場酣暢淋漓、

          悲壯徹底、問心無愧的戰(zhàn)役。

          英語,基礎(chǔ)差,練習又還,單詞用心去記,考得一塌糊涂,英語是我的弱項,今后我將著重于這的學習和操練。還有的書寫也應盡量規(guī)范。

          總之我的問題多,我將反思平時的學習和學習品質(zhì),對考試中的失誤或錯誤歸因分析,有的方法,失敗也肯定有失敗的原因。“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我應看到問題表象后的實質(zhì),并地的學習,從失敗走向,從邁向光輝的頂峰。

          考試后的反思總結(jié)

          期中考試結(jié)束了,我的成績很不理想,是空前的出乎意料之外,我真希望這只是一場夢。考試之后,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總結(jié)出了以下幾點不足之處。NO·1 基礎(chǔ)知識不牢固一直以來,我的基礎(chǔ)知識就是一個大難題,不是把字分了家,就是把字的偏旁部首換了位,本來,答案是正確的,可是,卻因為幾個錯別字,而丟了不該丟的分。其一,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平時在寫作業(yè)的時候不夠認真仔細,沒有用心去記寫,導致了現(xiàn)在這樣的結(jié)果;其二,因為平時總用電腦打字,有些字輸入拼音就能正確顯示出來,至于具體怎么寫,有時候就忽略了,這也是我出錯的原因之一。

          NO·2平時作業(yè)不細心

          粗心大意是我的一個壞毛病,平時做作業(yè)時就不用心,不仔細。一到考試的時候就出錯,平時讀的課外書是不少,看著我抱著一本愛不釋手課外書津津有味讀著,其實也就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用心去看。書中的好詞好句堆成山,可我看過后也是一笑而過,根本就不會引用。一看見選詞填空的題就發(fā)蒙,其實,這些字詞都曾在我讀過的課外書中多次出現(xiàn)過,只不過我沒有留意罷了!可是,現(xiàn)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NO·3 面對錯題不重視曾經(jīng)有一些錯題,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而我卻沒有重視,從來只是把答案改正確就可以了。等我考試的時候,絞盡腦汁想那道錯題的`解法時,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從來沒有想過分析一下自己為什么錯,錯在哪兒?這也導致了,碰見以前做過的類似錯題還,是無從下手。以后我對待錯題要認真分析,仔細改正,學會活學活用。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這次期中考試的成績,不僅僅是空前,也是絕后。

          期中考后的反思

          考試后,我最關(guān)心的莫過于各門課的成績了,可成績并不是怎么樣,語文84、數(shù)學97、英語99。其實分數(shù)不過是對我們這一個學期的一個評價,考完后并不應該盯著他,而是要明白失分的原因并及時彌補這一階段的不足。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績不理想的背后,是問題的暴露。我們必須總結(jié)失敗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補救,才能在以后的期末考中創(chuàng)造輝煌。

          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總結(jié)如下:

          1、平時未養(yǎng)成認真的習慣,馬馬虎虎,粗心大意,導致一些題目被扣分。

          2、 準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言外之意就是沒準備過得是很難做好,我卻未按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失敗了怎么辦,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么?要認真思考,挖掘原因。

          第二: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能因為失敗而不甘心,要正確衡量自己。

          第三:制定計劃,明確自己想要的,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的追求。

          第四:吃一蜇,長一智。應該做一個學習的強者,不然下一次又將名落孫山。

          綜上,我決定:

          平時鍛煉自己,把學習放在中心地位并做好充分準備,打一場悲壯徹底、當之無愧的戰(zhàn)斗。我要再接再厲、繼續(xù)努力,俗話說得好:無志之人長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

          《論語》中談論學習方法的內(nèi)容不是很多,但其中有關(guān)學習方法的名言,對我們今天的學習還是具有指導作用的。現(xiàn)依據(jù)摘錄的內(nèi)容淺談自己的認識。

          關(guān)于學習方法的論語一

          1、學與思的結(jié)合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p>

          這句話的大意是: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茫然無知;只思考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

          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求學者無不想通過學習而有所收獲,但古往今來,為何學者如牛毛,而成者如麟角呢?其根本原因是學習方法不當,沒有做到學與思的有機結(jié)合。例如學習語文離不開背誦,特別是名詩名文必須要逐字逐句,甚至是一字不漏地背誦,但背誦絕不是死記硬背,機械式的記憶,而是要在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把握句式的特點及內(nèi)在的邏輯聯(lián)系的基礎(chǔ)上進行背誦,這樣背起來才連貫,不會結(jié)結(jié)巴巴,不會把句子讀斷,或增一字減一字,從而形成學習語文的語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誦不是求知的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前擔下學會運用知識。如果硬背,機械式的記憶,完全不領(lǐng)悟文章的含義,像鸚鵡學舌那樣,就不可能活學活用知識。由此可見,要想提升自己,把所學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就必須努力去學,并把學與思密切結(jié)合起來,做到“口而誦,心而惟”,這樣才能在死的書中,讀出活的知識來。

          2、注重復習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稙檎?/p>

          孔子認為學了知識后,并按時去復習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同時更認為溫習已學過的知識,從中會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這兩點在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也不過時,值得我們借鑒。

          通常我們把復習叫作“炒現(xiàn)飯”,認為這項工作意義不大,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學新的知識。其實不然,因為學的知識越多,遺忘就越快,如果不及時復習,所學的知識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收獲甚少。求學者一定要認識到復習的重要性,絕不能把它當作可有可無的事。復習過程就是與遺忘作斗爭,復習做得扎實,就能喚醒過去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回憶起當時獲取知識的情景,使之成為一段段美好的回憶,這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溫故”何能“知新”?這里僅舉當代作家畢淑敏讀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來闡述這個道理。8歲時她初識文字,看到美麗善良的人魚公主居然變成大海上的水泡,讀出的是傷感;18歲情竇初開,讀出的是愛情;28歲初為人母,讀出的是對人魚公主家人的關(guān)切;38歲開始寫作,再讀竟不由自主地探討起安徒生的寫作技巧來了;48歲為了寫這篇文章,讀出了此篇是寫靈魂的故事。這樣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收獲和體會,常讀常新,真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這個典型的事例是對孔子“溫故知新”觀點的最好詮釋。我們在學習中千萬不可忽視復習,凡是創(chuàng)新都有一個溫故、反復探究的過程。

          3、向他人、向社會學習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p>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quán)。”——《子罕》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子入太廟,每事問?!栋速?/p>

          孔子主張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以他人為師。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閱歷,吸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向他人學習,就能夠取長補短,彌補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正如柏拉圖所說:“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仍只有一個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我們互相交換,每人就有了兩種思想”??鬃与m強調(diào)“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可以與道不同的人一起學習,交流學問,這反映了他在治學方面的博大胸襟,謙虛寬容,海納百川,學說上是對手,學習上是朋友。向社會學習,“每事問”,這既是一種學習態(tài)度,更是一種學習方法。因為除了向老師學習外,更要向他人、向社會學習??鬃釉谶@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韓愈在《師說》一文中寫道:“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長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笨梢娍鬃映蔀橐淮ト耍^不是先天俱備的,而是后天努力學習的結(jié)果?!叭藶閹煛薄懊渴聠枴保安粣u下問”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能成就圣人,自然也能成就一切做學問者。

          關(guān)于學習方法的論語二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墩撜Z》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傲暋?,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qū)別。舊注說,悅在內(nèi)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評析】

          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后,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后句子也沒有什么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里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采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采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里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采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nèi)容時參考。

          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后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么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huán)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么,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后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

          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于對第一章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tài)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tài)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guī)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墩撜Z》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guī)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xiàn)。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tǒng)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p>

          【評析】

          有若認為,人們?nèi)绻軌蛟诩抑袑Ω改副M孝,對兄長順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tǒng)治者內(nèi)部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于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其余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jié)構(gòu),其基礎(chǔ)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guān)系,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

          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guān)系。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fā)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fā)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zhàn)國以后的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tǒng)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tǒng)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nèi)容,充分發(fā)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