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甘嶺湖畔有仙山,卓然不群天地間,
攜子登頂瞰群峰,暢然忘卻艱與難。
(第二首)
祥云吐瑞彩盈天,滿翠芳菲綴映山。
百日娘娘呈善意,五時圣母送祈緣。
東溝童牧橫笛奏,西嶺龍騰醉撫弦。
甲冠馮公庭信步,昭然觸玉自為仙。
(第三首)
掣電馳風石徑斜,穿云破霧繞山涯。
輪旋溪籟千重韻,衣染瓊田萬縷霞。
(第四首)
圣母凌云連七峰,腰浮宿靄削芙蓉。
梵香鈡罄導仙觀,本草石階遮櫟松。
渺渺煙波望海嶼,茫茫沃野看山龍。
靈犀一點通天宇,福祉萬頃耕地豐。
(第五首)
彩云輕飛祺瑞天,深翠抱擁娘娘山。
百日花紅送美意,五時楓綠遞情緣。
東溝牧童奏橫笛,西嶺臥龍撥琴弦。
馮公掛甲去鬧市, 悠然抱玉學神仙。
(第六首)
漫步花叢竹徑幽,山村尋友繞溪流;
秋風搖動園林樹,碩大黃梨落腳頭。
(第七首)
圣母凌云連七峰,腰浮宿靄削芙蓉。
梵香鈡罄導仙觀,本草石階遮櫟松。
渺渺煙波望海嶼,茫茫沃野看山龍。
靈犀一點通天宇,福祉萬頃耕地豐。
有關(guān)語文名字趣味手抄報,下面就是一些知識信息,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趣味語文知識競賽題
第一輪:選拔題
1、 成語對對子(注意對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對)。
例:粗茶淡飯( 山珍海味)
答案: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 指鹿為馬(點石成金 ) 精雕細刻( 粗制濫造)
雪中送炭(錦上添花 ) 伶牙利齒( 笨嘴拙舌)
2、說出有“舌”字的成語,說得最多的勝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閑嘴淡舌、唇槍舌劍、張口結(jié)舌、笨嘴笨舌、鸚鵡學舌等。
3、 各舉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開頭的俗語(包括成語、慣用語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
答案:一不做,二不休 一心一意
二一添作五
三心二意 三下五除二 三人同行,必有我?guī)?/p>
四通八達
五花八門
六六大順
七上八下
八九不離十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九九歸一 九牛二虎之力
十有八九 十拿九穩(wěn)
4、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語?
杜鵬程(鵬程萬里 ) 陳殘云(風卷殘云 ) 王任重(任重道遠 )
劉海粟(滄海一粟 ) 丁慧中(秀外慧中 ) 焦若愚( 大智若愚)
5、 成語填空
第一組:(心)服(口)服 (以)德(報)德 (以)訛(傳)訛
(以)牙(還)牙 (倚)老(賣)老 (將)計(就)計
第二組: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日(復(fù))(一)日 微(乎)(其)微
8、怪體詩如何讀?
龍
虎虎
望
山山山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會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一龍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會八仙)
第二輪:
初級
1、“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是什么樂器的彈奏聲?
A、琵琶 B、古箏 C、揚琴 (A)
2、《孔雀東南飛》里,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請問,“箜篌”是什么樂器:
A、撥弦樂器 B、擊弦樂器 (A)
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節(jié)奏中的:
A、強拍 B、弱拍 (A)
4、我們常說"隔著門縫看人”,當我們隔著門縫看人時,看到的人:
A、比原來扁了 B、和原來一樣 C、比原來寬了 (B)
5、在古代,“爵”是一種什么器皿?
A、食器 B、酒器 (A)
6、“白雪公主”這個形象最早來自于:
A、格林童話 B、安徒生童話 C、伊索寓言 (B)
7、在“精衛(wèi)填?!钡墓适吕?"精衛(wèi)”是
A、一個人 B、一只鳥 C、一只猴子 D、一條龍 (B)
8、王昭君沒有得到漢元帝的召見而遠嫁匈奴單于,是因為:
A、王妃對她的陷害 B、畫師歪曲她的形象 C、大臣說她的壞話 (B)
9、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里,小美人魚變成人是為了見到誰?
A、漁夫 B、皇后 C、王子 (C)
11、“臥薪嘗膽”說的是:
A、夫差 B、范蠡 C、管仲 D、勾踐 (D)
12、買櫝還珠這則成語是用來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內(nèi)涵 B、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C、善于掩蓋事物本質(zhì) (A)
13、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A、吳國 B、楚國 C、越國 D、齊國 (B)
14、神話《白蛇傳》中“白娘娘盜仙草”盜的是:
A、人參 B、冬蟲夏草 C、靈芝 (C)
15、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李白詩云,“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請問,成都為什么又叫做“錦城”或“錦官城”?
A、因蜀錦而得名 B、因錦江而得名 (A)
16、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的是哪個風景區(qū)?
A、 華山 B、黃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D、廬山 (D)
烏魯木齊導游詞1
烏魯木齊南山,泛指位于烏魯本齊南部,北天山的喀拉烏成山北麓的廣大山區(qū)。這里,雪峰高聳,山巒起伏,林木蔥郁,花草遍地,水泉淙淙,景色迷人。尤其是山區(qū)自西向東平
行分布的數(shù)十條大小溝谷,既是優(yōu)良的天然牧場,也是避暑游覽的勝地。其中較著名的去處有東、西白楊溝,后峽,甘溝,燈草溝,水西溝,廟兒溝和板房溝等。
由(烏魯木齊)庫(庫爾勒)公路縱貫烏魯木齊河流域。沿公路南行,是游覽南山較理想方便的路線。沿途自下而上,可以一覽在地理學中被稱為天山垂直帶的各種絢麗風光。
南山的其他幾處溝谷,景色也各有千秋。"菊花臺"是隱居開山深處的"天然大花園",曾接待過許多中外貴賓。每逢喜慶節(jié)日,這里還是哈薩克族牧民舉行賽馬、摔跤、姑娘追、阿肯彈唱會等民間娛樂活動的場所。
烏魯木齊導游詞2
紅山位居烏魯木齊市區(qū)中心,烏魯木齊河東岸,像一條巨龍東西橫臥。高昂的龍頭伸向河中,懸崖峭壁,氣勢雄偉。山高海拔910.6米,山體巍峨,美麗壯觀。因西端斷崖呈褐紅色,故稱紅山。它以其顯要的位置和奇特的山勢,被古人視為"神山"。
峰頭有一座8米多高的九級青灰色實心磚塔,與對面雅瑪里克山的磚塔遙相對峙,統(tǒng)稱"鎮(zhèn)龍塔"。據(jù)文獻記載,1785年和1786年連續(xù)兩年烏魯木齊河洪水泛濫,當時迷信的人們認為這是瑤池飛來的兩條惡龍變成紅山和妖魔山(雅瑪里克山)作怪。并說這兩座山即將合攏,烏魯木齊就要變成一片汪洋澤國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烏魯木齊都統(tǒng)尚安便在紅山和雅瑪里克山各建一座寶塔,以鎮(zhèn)惡龍。紅山寶塔歷經(jīng)200多年風雨剝蝕,至今依然完好無損地矗立在紅山懸崖頂峰。 昔日的紅山,荒山禿嶺。1958年起,烏魯木齊市各族軍民鑿石換土,修渠引水,植樹造林,架橋鋪路,建造園林景觀。年復(fù)一年,把紅山裝點成了一座美麗的公園。1985年5月正式開放。如今到處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道路通暢,溪水潺潺,景點錯落有致,給人以"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感受。公園面積870畝。園內(nèi)有"塔映斜陽"、"虎頭赤壁"、"古樓攬星"、"臣龍噴泉"、"石碑英烈"、"雙迎賓"、"佛廟云煙"、"吉壇遙祭"、"紅山瀑布"、"林中棧道"、"奇妙生肖"、"太白崖洞"、"千木崢嶸"等十幾個頗具古典傳說色彩又含現(xiàn)代英姿的風景點。
步入造型新穎的園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勁有力的石雕,石雕上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上面刻有王恩茂同志"前人綠化,后人幸福"題詞。它記載著烏魯木齊市各族軍民幾十年來團結(jié)奮斗、綠化紅山的不朽業(yè)績。再往前,是碧波蕩漾的清水湖。湖中橋、亭設(shè)置相得益彰。岸邊桃柳扶搖,倒映水中,勝似江南。微波漣漪中,葉葉小舟,對對情侶,輕搖槳,慢漂游,別有情趣。湖北岸,斷崖峭壁,紅山瀑布飛流直下,有奮然沖破萬頃煙波之勢。瀑布寬9米,落差18米,流量12立方米/秒。水簾內(nèi)還有開形狀各異的幾孔山洞,洞內(nèi)石猴火眼金睛,流光閃爍,是一座以假亂真的水簾洞。
沿彼上行,一條寬闊筆直的臺階直通山巔遠眺樓。330多級四米多寬的臺階用紅色沙巖條石鋪砌。兩側(cè)大葉榆成蔭,坡面丁香、榆時梅、玫瑰等花頻頻送香。寶塔、憩亭、樂亭掩映在綠樹叢中宛如漂浮在綠色波濤之上,大有林中棧道的意境。登上遠眺樓,又是一重天。南門大紅柱上一幅楹聯(lián):"高層逼云霄邊城宏圖收眼底,舉目看天池雪山美景留心中。"真實地反映了登樓的感受。極目遠眺,天山橫亙,峰嶺逶迤,博格達冰峰云蒸霞蔚,立蒼穹。俯首市區(qū)條條街道,綠濃花艷,人車如流,一派繁華景象。"虎頭赤壁"是中世紀地殼變動形成的斷崖,猶如怒吼的猛虎昂首向前。清代文人紀曉崗詩云:"縹緲靈山行不到,年年只拜虎頭峰。"虎頭峰就是紅山嘴。須晴日,夕陽西照,整個峰巒紅光四射,宛如神話中的寶光出現(xiàn),又似瑤池仙境巧移紅山,此乃烏魯木齊八大景之一--"塔映斜陽"。
從紅山塔拾級而下,林則徐的漢白玉全身雕像出現(xiàn)在眼前。林則徐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近代史上-外來侵略的杰出英雄。1840年的炮聲,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領(lǐng)導這場反侵略斗爭的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國家社稷遭受危難的時刻,林則徐不顧個人的福禍得失,發(fā)動禁煙運動,號召民眾抵抗外國侵略者,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貢獻。1842年,林則徐遭受打擊,被革職充軍新疆,但他堅決要求抵御外辱,維護祖國統(tǒng)一的決心誓死不改。在新疆期間,他為促進邊疆的發(fā)展和民族團結(jié)做出了許多有益的事。凝望雕像,林公緊鎖雙眉,沉思時勢,穆而立,仿佛在給我們傾訴一個民族的苦難歷程,并諄諄告誡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在雕像的側(cè)面刻著林則徐的詩句:"任狂歌,醉臥紅山嘴,風勁處,酒鱗起"。
沿山路溫步,但見樹木千姿百態(tài),碧綠成蔭,花草遍地。園中綠化面積58公頃,綠人覆蓋率達97.46%。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是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佳景。當年詩人肖雄的詠"花從內(nèi)地旨移栽,半畏寒多不肯開"的時代已成歷史。 紅山的古廟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99)前后,原有大佛寺,玉皇廟,地藏廟等。每逢廟會,各廟全都開放,酬神演戲,大辦祭祀,善男信女朝供不絕??上н@此古跡解放前被焚毀。為保護文物,增加景觀,后在紅山上恢復(fù)了"大佛寺"。寺院內(nèi)大雄寶殿、藏經(jīng)閣高大雄偉,金碧輝煌,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殿前左右?guī)恐車G蔭環(huán)抱,花草繁茂,環(huán)境幽靜。當您需要小憩時,綠樹叢中的"龍泉閣"正歡迎您的光臨。這是一座中西合璧,裝飾雅致的接待室。室外池邊太湖石形態(tài)怪異,平臺懸空,上豎一飛來亭。但見青石雕龍昂首岸邊,口噴清泉,在曲池中回旋激浪。漢白玉雕少婦汲水,神態(tài)可掬。池水盈溢,水流數(shù)十米,呈三級瀑布自空而下,水聲嘩然,銀珠飛迸,遠遠望去似朵朵盛開的雪蓮花,煞是好看。小憩閣中,品嘗濃香噴鼻的清茶、甘甜香脆的瓜果,欣賞山水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如果你真的流連忘返,那么龍泉閣下,綠蔭叢中,一座清新曲典雅,集吃、住、游為一體的園中賓館鹿溪苑正恭候您的光臨。紅山,目睹了烏魯木齊的滄桑巨變,又以獨特的風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笑迎著千千萬萬游人。它將以更美、更誘人的.英姿,張開雙臂迎接中外佳賓光臨。紅山公園美景
烏魯木齊導游詞3
天山野生動物園也稱為博格達南麓野生動物園,位于達坂城區(qū)原天山牧場二隊,東臨烏拉泊牧場、西至白楊溝村、南距吐烏大高速公路約1公里、距離烏魯木齊市區(qū)25公里,北到柳木湖,占地63.12平方公里。
天山野生動物園有69種1147只動物,其中主要有高山草食動物6種145只、荒漠草食動物9種168只、鳥類45種275只、15只虎、15只獅子、14只豹、21只狼、23只熊、200只猴、2只白虎等。為保障肉食動物能有充足食物,天山野生動物園還飼養(yǎng)了1600只羊、2000只雞、1000只兔子。
天山野生動物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內(nèi)野生動物眾多,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北山羊、盤羊、普氏野馬、黑鸛和大鴇;二級保護動物有棕熊、馬鹿、灰鶴等。園區(qū)內(nèi)主要放養(yǎng)以新疆荒漠動物為主的野生動物62種,共計上萬余頭只。
天山野生動物園展館有虎館、獅館、豹館、熊館、猴島、白虎館、大象館、河馬館、長頸鹿館、斑馬館、猩猩館、科普館、旅游商店、兒童樂園、旅游賓館等。
烏魯木齊導游詞4
01
菊花臺
它位于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甘溝鄉(xiāng),是一處典型的天然草原牧場,歷年來都吸引了無數(shù)的游客。每年的四月至十月份,這里會開滿野菊花,芳草襲人,場景非常美麗,非常適合拍照,讓人感覺異常唯美。
02
水磨溝公園
它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磨溝區(qū)水磨溝路,是烏魯木齊市最大的公園,觀賞價值非常高。水磨溝公園不僅面積很大,環(huán)境很美,而且還含有很多人文古跡和娛樂項目,非常值得大家一去。
0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
它位于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qū)西北路,屬于新疆的省級博物館,展示了新疆的歷史和各民族的民族風情。這里的展品非常具有新疆特色,很有著名的樓蘭美女古尸,建筑也是非常具有特點,是一處不可錯過的旅游景點。
04
烏魯木齊植物園
它位于烏魯木齊市新市區(qū)北京中路,這里還有很多個植物的專類園,屬于國家級風景區(qū),也是烏魯木齊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周圍的交通也是十分便利。這里能夠明顯的突出地區(qū)特色,也是一處不錯的旅游景點。
05
博格達峰
它位于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是東部天山第一高峰,大部分為冰雪覆蓋,景色非常壯觀。這里山上還有雪蓮,它們的適應(yīng)能力驚人,而且還有其他多種藥材,資源非常豐富,值得大家一去。
06
烏魯木齊人民公園
它位于烏魯木齊沙依巴克區(qū)友好南路,歷史悠久。這里不僅含有很多娛樂設(shè)施,可以在這里盡情的玩耍,尤其是滑冰非常好玩,每年也都會舉辦冰雕省會和滑冰運動,非常熱鬧,值得大家一去。
07
一號冰川
它位于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天格爾山,但由于一號冰川因為水源保護,已經(jīng)不讓進入,但在路邊欣賞雪景和冰瀑,也是一種格外的享受,冰川很美,看到的水也是億萬年前的水,自然的神奇可在此見證。
烏魯木齊導游詞5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古稱“瑤池”,位于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境內(nèi),博格達峰的北側(cè),這里距烏魯木齊市約110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旅游勝地。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這里還是西天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
天池湖面海拔1910米,最深處達105米,湖面倒映著博格達峰,周圍云杉環(huán)擁,風景猶如仙境。景區(qū)內(nèi)囊括了高山湖泊、濕地草甸、森林峽谷等自然景觀。2013年,景區(qū)還被國家評為國家地質(zhì)公園。
天池景區(qū)內(nèi)共有三處水面,除主湖(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天池”)外,在東、西兩側(cè)還有兩處水面。東側(cè)是“東小天池”,又名黑龍?zhí)?,位于天池以東500米處,潭下為百丈懸崖,有瀑布飛流直下,像一道長虹而降,景點名“懸泉瑤虹”。西側(cè)是“西小天池”,又稱玉女潭,位于天池西北約兩公里處,因池狀如圓月,池周圍塔松環(huán)抱,如遇到皓月當空時,靜影沉壁,所以得名“龍?zhí)侗淘隆?。池?cè)也飛掛一道瀑布,高數(shù)十米,水流如銀河落地,景稱“玉帶銀簾”。池上有聞濤亭,在亭中觀賞瀑布,別有情趣。景區(qū)內(nèi)各景點之間,均有棧道連接,可步行到達。
在天池的東岸,有西天王母廟,始建于元朝,目前看到的是1999年在原廟址上重建的建筑,里面供奉著王母娘娘,所以也稱“娘娘廟”。區(qū)間車下車點靠近天池的東岸,沿著棧道步行到西岸的王母廟大約1。5小時。和天池景區(qū)美麗的自然風光比起來,這個廟不是非常值得花時間去游玩。
天山大峽谷:
天山大峽谷景區(qū)位于烏魯木齊縣境內(nèi),距市區(qū)48公里。景區(qū)規(guī)劃總面積1038。48k㎡,三面環(huán)山,平均海拔2020米,年平均氣溫4—6℃,是天山北坡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原始雪嶺云杉林,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觀,是人類農(nóng)耕文明之前游牧文化的活博物館,具有極高的旅游欣賞、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級體育運動休閑基地、國家AAAAA級景區(qū)、自治區(qū)全民健身拓展運動培訓基地、自治區(qū)徒步運動基地、自治區(qū)全民健身登山運動培訓基地。
景區(qū)內(nèi)有八大獨特景點,即天山壩休閑區(qū)、照壁山度假游樂區(qū)、加斯達坂觀光區(qū)、天鵝湖自然風景區(qū)、牛牦湖林海松濤觀光區(qū)、哈薩克民族風情園區(qū)、高山草原生態(tài)區(qū)、雪山冰川觀光區(qū),同時兼容了“泰山之雄偉、峨眉之秀麗、雁蕩之巧石、華山之險峻”于一體,二湖、三瀑、四溪、十八谷相映爭輝,尤以“奇松、怪石、云?!倍艿接慰偷那嗖A,留下“五岳歸來不看山,大峽谷歸來常憶谷”、“百里黃金旅游走廊,休閑度假戶外天堂”的贊譽。
十項主題活動豐富,讓你增添無限的激情與活力:峽谷風光、戶外拓展、雪山冰川、滑雪滑冰、游船、自駕游、科考、探險、徒步、攝影等等,豐富的戶外運動項目可供你選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位于烏魯木齊市西北路581號,是自治區(qū)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是全疆最大的文物和標本收藏保護、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機構(gòu)。1953年成立籌備處,1958年始建,1959年正式成立,原館初步設(shè)計是農(nóng)業(yè)展覽館,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遷至現(xiàn)址改為博物館并對外開放?!靶陆S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館名是老一代革命家—委員長1959年來新疆視察工作時為博物館題寫的。
新疆博物館
新疆博物館下設(shè)保管部、考古部、陳列部、群工部、文物保護技術(shù)部、資料室、研究室、辦公室、保衛(wèi)科和后勤管理科10個部室。職工由維、漢、哈、蒙、回、錫伯、滿、俄羅斯、撒拉、壯10個民族組成。建館至今,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guān)懷下,各項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發(fā)掘和征集了大量珍貴文物,現(xiàn)已收—史、民族、革命等各類文物和標本4萬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近400件,約占全疆總數(shù)的60%。
新疆博物館新館在自治區(qū)黨委、人民政府和中央有關(guān)部委的關(guān)心支持下,作為自治區(qū)重點建設(shè)項目,于2005年9月20日隆重開館。0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qū)——、自治區(qū)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等領(lǐng)導親臨博物館,為新館開館剪彩。新館建筑面積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二層,主體高18。5米,玻璃穹頂頂標高29。5米,建筑平面基本呈“一”字型平面對稱布局,具有濃郁西域風格和新疆地方特色?,F(xiàn)在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找回西域昨日輝煌——新疆歷史文物陳列》、《新疆民族風情陳列》、《逝而不朽驚天下——新疆古代干尸陳列》、《永遠和祖國在一起》四個基本陳列展廳、《瀚海霓裳——古代西域服飾的記憶》中型展覽和臨時展廳《青銅文明中原瑰寶——河南夏商周青銅文物展》。
建館4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博物館充分運用新疆各地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jié)教育為己任,在突出新疆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的基礎(chǔ)上,在區(qū)內(nèi)、區(qū)外,國內(nèi)、國外,共舉辦了各種形式和題材的專題性和臨時性的大小陳列展覽八十余項,接待國內(nèi)外參觀者上千萬人次。在弘揚祖國優(yōu)秀歷史文化、科學普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團結(jié)教育、維護祖國統(tǒng)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shè)、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宣傳了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