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
臺兒莊戰(zhàn)役觀后感1
臺兒莊戰(zhàn)役是繼平型關戰(zhàn)役之后所取得的又一次大捷,電影的整個場面縱使讓我們痛心,特別是在最后國民黨的大旗在人的階梯上飄揚的時候,特別讓人震撼,其實這次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另一面,我總結如下:
第一:只要團結一致,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二:要相互協(xié)作,共同戰(zhàn)斗,比如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就應該相互協(xié)作,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結果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第三: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因為這是用先烈們的熱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為我們能夠在這樣安逸的環(huán)境中工作感到榮幸,感到自豪。
第四:歌唱祖國,建黨節(jié)就要到了,讓我們一起為先烈們祝福吧。
總之,要為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而奮斗,堅持自己的目標,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臺兒莊戰(zhàn)役觀后感2
國家情感是一棵樹,生長在人們心頭,斷了身連著筋,刨了干扎著根;國家情感是一棵樹,它讓我們在焦躁冷漠的世界里,為自己保留一處讓心靈休憩,讓心靈輕舞飛揚的場所;國家情感是一棵樹,有為我們擋風遮雨的同時,也需要我們的熱愛、信任和保護。
在影片《臺兒莊戰(zhàn)役》中多少英雄戰(zhàn)士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國家的勝利而獻出寶貴的生命。那是一種力量,一種永生不息的美麗,那是我們國家在苦難之中的時候,他們用他們的一切來換取一份小小的安寧。然而,就在我們的先輩用幾近所有捍衛(wèi)了我們的國家之后,在我們國家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時候,我們的同胞,那些不止廉恥的分裂分子,卻用一種可悲的.方式來傷害我們的母親。在我們之中,幾乎人人希望和平,孫必干,一位中國駐伊拉克外交官。他于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xù)寫使命傳奇,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于戰(zhàn)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捌埨麌疑酪?,豈因禍福趨避之?!?004年,這個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讓他驕傲的祖國。這是一種感情,一種愛國之情,更是一種對和平和寧靜的渴望。而那些搞獨立的韃瀨和那些希望別國不得安寧的人,他們不僅僅是可惡的,更是可恥的,因為在他們心里根本沒有愛,沒有夢想,更不可能有幸福。
我們國家,中國。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和中國的女排一樣精神,2004年,中國女排,是他們,讓最后的希望攀緣著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記重扣敲響歡慶的鑼鼓。金牌喚回曾經(jīng)的光榮,勝利開啟嶄新的夢想。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歡喜,我們驕傲,而且僅僅因為是一個五星紅旗下的中國人。
在這些破壞分子因為傷害了我們國家而歡喜的時候,他們不知道更大的悲哀就在他們身上上演。對于我們國家,他們不曾輝煌過,所以他們不必痛心,他們沒有驕傲過,所以無須悲傷。他們的這種快樂是我們不會有也不屑有的,我們所有的只是超載的團結,只有世家子弟的那份傲然。遠望那片海,還有隱隱不可看見的海平線的那面;望著天空飛翔的鳥,它們會不會傳達我們的呼喚;還有那白雪皚皚的高原之巔,那條鐵路的那端,我有一種嚎哭的沖動,這海藍得叫人崩潰,近乎哀愁,我沒想到這春風的沖撞竟是那么裂人心魂,呢喃出這世紀最大的悲哀。
但是,我們相信,我們是不會被打敗的。就象臺兒莊戰(zhàn)役的結果一樣,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信念和愛足可以融化堅冰讓我們永生團圓。真正的生命決不在乎別人的擺布,不論何時何地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色和靈魂的高貴,而不容褻瀆。逾挫逾奮,越是困境就越是掙扎,我們國家的光彩就會一直顯現(xiàn),中國就會生生不息,繁榮永在。
是的,我們曾經(jīng)失敗過,我們曾經(jīng)懦弱過,但事實證明我們成功了。國家的生命就如人生一樣,有些人生必得經(jīng)歷挫折,有些花兒必得等待春天,雖然這些天風雨連連,但每一朵花兒,必有她自己花開的模樣……
臺兒莊戰(zhàn)役觀后感3
這部電影雖然是老電影,但活生生的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那個恥辱的時代。
在臺兒莊戰(zhàn)役前奏——臨沂戰(zhàn)役中,國民黨軍兩位將領有著深深的過節(jié),但他們不計前嫌,同仇敵愾,為了戰(zhàn)役的勝利而共同努力,痛剎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這兩位大將的豁達胸懷令人欽佩。
在臺兒莊戰(zhàn)役插曲——滕縣戰(zhàn)役中,國民黨師長立下誓言,誓與滕縣共存亡!可恨的日軍在坦克、火炮的掩護下攻占滕縣。在萬分緊急的關頭,師長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令人欽佩。
戰(zhàn)役中的一個鏡頭令我記憶猶深:一位國軍將領分發(fā)了十萬大洋給士兵們,士兵們非但沒有要,反而把大洋全扔在了地上。一位士兵的代表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么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后給弟兄們立塊碑吧?!闭f罷,就沖向了陣前。士兵們深知自己不是在這里立功,就是在這里西去,只得拼死奮戰(zhàn)。
這些士兵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拼搏的信念震撼了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有著優(yōu)越的條件,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臺兒莊戰(zhàn)役觀后感4
《血戰(zhàn)臺兒莊》我已看過多次,每次都熱血澎湃。這部電影是國內抗戰(zhàn)題材拍得最好的,最大的感人之處便在于通過人性的畫面反映戰(zhàn)爭的殘酷。
臺兒莊戰(zhàn)役是中國軍隊最慘烈的一場戰(zhàn)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第一次巨大勝利。
電影中,白發(fā)蒼蒼的老者和朝氣蓬勃的青年在同一戰(zhàn)壕中。當日本侵略者的飛機散下勸降的傳單時,老者拿起一張傳單,輕蔑地瞧了瞧,然后從口袋里拿出家鄉(xiāng)的煙草,用傳單卷起來,做成卷煙,遞給旁邊的年輕戰(zhàn)士。幾位戰(zhàn)士抽著卷煙,似乎回味無窮。一位年輕的小戰(zhàn)士用樹枝撥弄著戰(zhàn)壕上的螞蟻洞,挑著螞蟻玩。這一場面令人熱淚盈眶。我們和他同樣年齡的時候,能幸福地讀書和游戲,而他卻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爭激烈的時候,戰(zhàn)士們并沒有畏懼,而抽著自己用家鄉(xiāng)的煙草做的卷煙,回憶著自己可愛的家鄉(xiāng)和親人。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們是多么的幸福,可以在家里和妻子兒女一道享受著人間的歡樂,可以贍養(yǎng)父母以盡孝敬之道。但殘酷的戰(zhàn)爭逼迫他們上了戰(zhàn)場。老者拉響自己身上所有的手榴彈,小戰(zhàn)士哭著也拉響自己身上所有的手榴彈,炸毀了耀武揚威的侵略者的坦克,氣壯山河的大無畏精神永存人間!
當上級命令組織敢死隊時,大家踴躍參加,當敢死隊津貼幾十塊銀元發(fā)到大家手上時,大家把銀元都扔了,說:“命都不要了,還要錢干什么?”一名身受重傷而不得不撤退的軍官說撤退是為了“保留西北軍的種子”,西北軍的師長憤怒地說:“國家若不在了,還要西北軍的種子有什么用!”說罷忍痛槍斃了這名軍官。這名軍官至死無怨,還說來世還要跟著這位師長作戰(zhàn)。在國家危亡在即的艱難歲月,可歌可泣的愛國將士把個人生命和派系利益置之不顧,一切為了親愛的祖國和人民!
望著電影中慘烈的戰(zhàn)斗,不禁想起短暫而又激烈的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的那一幕。將士們接到上級要求撤退的命令,但并不愿撤退,大家說:“這里是我們祖國的首都,我們決不會輕易留給侵略者!”大家堅決抗擊侵略者,子彈打完了,就拼刺刀,戰(zhàn)士們的鮮血流進了旁邊的溝壑,溝壑里的水都被染得鮮紅,冒著熱汽。這是偉大的漢民族精神,無數(shù)漢族優(yōu)秀兒女為了捍衛(wèi)自己民族之尊嚴而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寧可戰(zhàn)斗而死,也不茍且偷生!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慘烈場面使我想起了明朝末年中國人民抗擊滿清侵略者的揚州保衛(wèi)戰(zhàn),嘉定保衛(wèi)戰(zhàn),江陰保衛(wèi)戰(zhàn),雖然城市淪陷了,但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永遠不會淪陷!
幾千年來,一切為捍衛(wèi)我國家和民族之尊嚴而戰(zhàn)的英雄們,不朽!
臺兒莊戰(zhàn)役觀后感5
今天在家里看了電視里面放的電影《血戰(zhàn)臺兒莊》。以前的我總喜歡看動畫片,這些故事片都是看熱鬧,只知道里面那些好人同敵人怎么打的很熱鬧,不知道具體的意思。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看懂了。
為了共同打擊日本侵略者,有兩位將軍不計前嫌,同仇敵愾,指揮自己的兵士同敵人英勇作戰(zhàn),狠狠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當看到士兵們把長官發(fā)的錢都扔在地上說:“弟兄們連命都不要了,要這大洋有什么用呢?只求長官在日后給弟兄們立塊碑吧?!比缓缶蜎_向戰(zhàn)場,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淚,深深的敬佩這些鐵錚錚的硬漢,敬佩他們那種視死如歸的英雄品質,是他們在前線英勇抗戰(zhàn)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我們今天能坐在安靜漂亮的教室里上課,能快快樂樂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這些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
看完電影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成為對社會祖國有用的人才,用自己的勞動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不愧對先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看到祖國的繁榮強大,再也不受外族的侵略蹂躪。
看了很多次《集結號》,每次都能讓我感動的落淚,都能讓我產(chǎn)生一點想寫點什么的沖動,但是我能寫什么呢?
其實我很想說,還在糾結電影特效和道具等等的朋友,根本就不是在看電影,你們是在炫耀你們的知識淵博嗎?說模仿抄襲的,被罵的很多,我懶得說了。
戰(zhàn)爭的場面,更多的是為了后面情節(jié)展開所作出的鋪墊,戰(zhàn)爭的慘烈同時也給了我們更多的對戰(zhàn)爭的思考。
“我給他們證明!”這是谷子地發(fā)出的憤怒卻注定是無奈的吶喊,因為他連自己都證明不了自己的身份。
“爹媽都給起了名的,怎么到這里成了沒名的孩子了?”這算是一種控訴嗎?控訴的對象是誰呢。。。。。。
打爛了,要整編!打勝了,也要整編.這些為共和國流血犧牲的戰(zhàn)士就怎么被整編沒了!
“下輩子,還做兄弟。”
廢舊窯坑下面,谷子地這么對王金存說。
到底有沒有吹過號已經(jīng)不重要了,九連的所有人,永遠的躺在了這舊窯坑里,唯一幸存的連長谷子地活了下來,是上天的眷顧?還是死神對他的更大懲罰?活下來,卻背負更多的痛苦,活著,卻比死去更加的讓他難過和內疚,在他心里,兄弟們的死是因為他自己的固執(zhí),他還能活著的唯一動力只是為死
去的戰(zhàn)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去探尋集結號吹響的真實性。 跟炮兵團長的偶遇,讓他重新踏上了尋找部隊的路途,只是,一切都好象被刪除了,沒人知道他是誰,沒人知道他的部隊曾經(jīng)存在過。
當那些當官的把他象叛徒一樣審問的時候,當幾乎所有人都把他當瘋子一樣看待的時候,他倔強的尋找著。為自己的兄弟們正名,此刻,那四十六個靈魂同時附上了他的身,他,就是九連。當?shù)V工們說,那些鋼盔他們用來接尿的時候,谷子地憤怒了,這是對死者的不敬。
什么是正義的,九連的死到底有沒有價值。谷子地的正名過程,是馮小剛對我們展示的一場詰問,我們所看到的`,究竟哪些是真實的,我們所聽到的,究竟哪些是可以相信的,所有那些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究竟有沒有錯誤.無名的墓碑,下面什么都沒埋,可其實,在那塊墓地下面,埋藏了所有的真實.真實,是不能說話的,也沒有名字,它冷冷的看著世人.
假如,沒有王金存的那本記錄,谷子地永遠只是一個瘋癲的老兵,不該被忘記的,忘記了,“不公平,這不公平”。谷子地如此叨念著,最后,馮導妥協(xié)了,九連的遺體被找到了,英雄們被正名了。當谷子地接受那徽章的時候,突然讓我感到很唏噓,值么?每個人都該問問自己。
真實的世界,未必如電影,可以有個安慰人的大結局,真正的結局,是瘋子老兵,在煤場,挖到再也挖不動,被人當做一個瘋
子一樣埋葬,連同所有的真實一起,被埋葬。。。。。。
電影《集結號》上映那天,我便急匆匆地來到電影院觀看。戰(zhàn)爭題材一向為我所喜愛,尤其是中國近代戰(zhàn)爭為最。 影片一開始便是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雖然沒有歐美大片的勁爆,但卻有著揪心的慘烈。我的視線被這份慘烈吸引在銀幕上,移不開。
戰(zhàn)士們一個個倒下,連長剛毅的臉被硝煙熏成黑色。他嘶吼:“死的先放下,先救喘氣兒的!衛(wèi)生員!衛(wèi)生員!”席間傳來幾聲輕笑,我卻為這字句中的悲痛而握緊了拳。誰忍心將生死相交的弟兄的遺體遺留在戰(zhàn)場上?連長喊出這話時,心中又該是怎樣的傷痛?
一三九連,激戰(zhàn)過后僅余四十七人,指導員在敵軍的最后一炮下以身殉職。
敵軍終于投降,但連長與戰(zhàn)士們憤不受降。連長用喑啞的聲音說道:“讓他們拿起槍,我們不接受投降。”低沉的語調,是山雨欲來的平靜。
“裝什么活菩薩,指導員都讓炮炸成兩截兒了!”伴著這喑啞的咆哮,我的周圍,笑聲盈盈。
我不明白這撕心裂肺的呼喊到底有什么可笑的。這是我太善感還是他們太冷血無情?那是為了保證我們在象牙塔中
安享陽光與快樂童年而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的先輩??!“頭頂上飛槍子兒,褲襠里拋手榴彈。”這粗魯?shù)脑?,道出的盡是艱辛與無奈。
“以集結號為令,隨時準備撤退。沒聽見號聲,就算打剩下最后一個人,也得給我接著打下去!”在劉團長的這份命令中,包含了多少沉重的責任?
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輕易的被人們忘的一干二凈,其中有多少的淚水和血汗,誰知道?“我來證明!我的兄弟們全部在這里,他們的血都潑在了這里!我來證明!”連長又是懷著怎樣的激憤喊出聲的呢?這由心底迸出的怒吼,承載了些什么呢?
汶河戰(zhàn)役,一三九連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大部隊早已轉移,連長與組織失散。他堅持要找到組織復命,這一找,就是十幾年。
我不明白。我不能理解這種感情。一個冷靜理智,久經(jīng)沙場的老兵,竟在聽到“找到組織”的消息后,居然在原地怔愣了,隨即就是淚流滿面,嘴里還不停的喃喃:“別誆我,千萬別誆我??”
“爹媽都給起了名的,咋現(xiàn)在都成了沒名的孩子了呢?”連長輕輕地撫摸著一排排無名墓,深深嘆著,聲線中凈是錐心的痛。
連長站在老團長的墓前,軍姿筆挺,神情莊嚴而肅穆:“汶河戰(zhàn)役,一三九連共擊退敵軍三次進攻,擊毀兩輛坦克,傷敵無算。全連除連長四十七人,全部陣亡??”連長完成了對劉團長的承諾,他們成功的阻攔了敵人。只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一三九連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個人。
當連長明白集結號從未吹響,一三九連被當成誘餌甩出去后,是多么的憤怒與痛楚:“你們怕被咬死,你們怕被咬死,我的弟兄們就不怕被咬死?我們九連就不怕被咬死?”字字句句,極盡怒氣,聲嘶力竭,“我在等著你的號,我的兄弟們都在等著你的號!等到最后一刻呀!”這是多么堅強的漢子,從來沒有哭過,就算遇到在困難的事,也會扛過去,但是現(xiàn)在竟然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政府追加原一三九連四十七名失蹤戰(zhàn)士“”之名。然而,英雄已去,萬般榮譽皆作土。
集結號在新建立的一三九連墓碑前吹響,沉重的旋律久久徘徊??
集結號,集結號??
很多人都將《集結號》與“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極旗飄揚”來做比較,我認為這種比較其實沒有意義,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集結號》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和
政治現(xiàn)實下,拍成這樣已經(jīng)很棒了。
影片的前半部分的戰(zhàn)斗場景很慘烈,也很真實,讓我想起我的姥爺。他也是參加了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戰(zhàn)斗,但是很奇怪,我小的時候他從不給我講他的戰(zhàn)斗故事??戳诉@個片子,我有些明白,每一個經(jīng)歷過這種場面的人大概都不會喜歡去回憶,特別是親眼看到那些與自己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死亡的慘狀,恐怕終其一生都會努力地去忘記,而不愿意去觸及那些一碰就痛的往事。姥爺?shù)搅四耗旰?,神智有些不太清楚,有時為了想讓他說說話,我們就故意把話題引到那場戰(zhàn)爭上,姥爺每次都重復一個字“跑”,跑啊,跑啊,不停地跑。這部電影讓我真正理解了姥爺所說的這個字,在電影的某個場景,我在恍惚間仿佛看到時光倒流,我的姥爺回到二十多歲,正在戰(zhàn)場上奔跑。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比戰(zhàn)爭更殘酷的是遺忘。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當硝煙散盡,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創(chuàng)傷稍一平復,人們就把那些浴血奮戰(zhàn)的勇士忘記了。影片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谷子地的執(zhí)著尋求和人們的遺忘,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現(xiàn)實中,許多老兵的后半生是悲慘的,當他們?yōu)榱苏饶切┗钪娜硕⊙獖^戰(zhàn),落下各種殘疾后,那些被拯救的人們卻以最快的速度將他們遺忘,這些老兵就在貧困與病痛的折磨中了其殘生。真的無法辨明,到底是戰(zhàn)死沙場更幸福些,還是最終貧病交加的好。
我們從小學習許多英雄的故事,也能夠記得許多英雄的名字,可是祖國的解放大業(yè)并不是幾個英雄就能完成的,在他們身后,佇立的是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尸,至死不悔,他們并不為人所知,他們并沒有被后輩傳頌,我們看到的只有高高聳立的英雄紀念碑,所以,網(wǎng)易上新開的老兵紀念堂才會人潮涌動,我們在那里了解這些真實的老兵的故事,也在那里為他們獻上最真誠的敬意。
雖然影片中仍然保留了適當?shù)鸟T式幽默,但是我還是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諒在放映過程中居然有幾個女孩肆無忌憚地笑了起來,在寂靜的影院中,那笑聲顯得如此清晰與刺耳,
希望這無知與麻木的笑聲不會打擾先烈們的英靈。
看完影片并沒有想流淚的感覺,只是感到胸口像堵了塊大石頭,很悶,喘不過氣。或許正如老公說的,這部片子之所以具有震撼力,并不完全是因為馮導多么天才,而是因為,命運是最好的導演,是這個故事本身的真實成就了這部影片,也感動了諸多觀眾。
有些東西值得用一生去尋找,有些榮耀值得用生命去換回。我還是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如果這些戰(zhàn)士不是在打中國人,而是在打日本人就好了。同為華夏子孫,即使是打反動派,手足相殘也難免讓人心痛,但愿這種同根相煎的慘劇永遠不要再重演。
最后,在這一年的歲末,無比虔誠地祈愿世界和平,但愿世上不要再有戰(zhàn)爭!
沒有敢戰(zhàn)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不是武器的先進,不是人數(shù)的眾多,而是戰(zhàn)士的意志,是統(tǒng)帥的精神。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用生命和鮮血給我們詮釋了戰(zhàn)爭的法則。
公元前480年,不可一世的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統(tǒng)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zhàn)艦千余艘,大舉進攻希臘。并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勝利在望的薛西斯一世還向希臘各城邦發(fā)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zhàn)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
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御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lián)軍約7000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整個場景都是圍繞溫泉關戰(zhàn)役展開的,觀眾們卻絲毫感覺不到疲沓和緩慢。整個電影的全過程,給人一種扣人心弦的緊張和壓抑,一種大兵壓境的沉悶,一種面對死亡從容不迫的淡定。
古希臘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不管是自由民還是奴隸,都始終把死亡看成是一種榮耀,把為了信仰的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而戰(zhàn),為了自由家園而戰(zhàn)看成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把死亡作為一種榮耀和精神。這種精神,支撐了希臘千年來的文明和發(fā)展,并且深深的影響了后來的羅馬,成為人類視死如歸精神發(fā)源的源泉之一。
我們在整部電影中,看到的都是希臘人的勇敢,為了衛(wèi)他們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不懼強敵的英雄主義氣概,看到的是訓練有素的勇猛頑強。
溫泉關戰(zhàn)役中,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帶領希臘聯(lián)軍一次又一次打敗了波斯軍隊,波斯軍隊盡管尸骨累累,卻始終無法逾越希臘人的防線,無法向前邁進一步。電影中,特技鏡頭、3D科技的運用,為我們最大限度的還原了2400多年前的那場曠世大戰(zhàn),血腥的場面,特寫鏡頭,更是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
希臘人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以一當千,面對波斯人的瘋狂進攻,一次次的奮力還擊。再勇敢的戰(zhàn)士都有他倒下的那一刻。我們看到希臘士兵中,那對父子兵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父親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倒在了波斯人的屠刀下,瞬間就變成了一個嗜血、殺人、狂暴的魔鬼。戰(zhàn)爭,把善良的人變成魔鬼,對那些發(fā)動戰(zhàn)爭的人而言,就是魔鬼。
因為議會沒有批準,英雄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不能調動軍隊,只能以個人名義,帶領300名隨從投入戰(zhàn)場,這就注定了這場戰(zhàn)爭實際上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
7000人的希臘聯(lián)軍,對付550000的波斯軍隊,本身就已經(jīng)成為奇跡。更令人稱奇的事情,7000人居然抵擋住了波斯人潮水般的進攻,改寫了世界歷史。
電影中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不善言談,卻懂得尊重每一個人,懂得身先士卒,用勇敢和果斷來感召和帶領身邊的每一個人。面對波斯國國王王薛西斯一世一次又一次的勸降,給出了全希臘之王這樣巨大誘惑的前提下,仍舊為了榮耀和正義,為了自由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最后,波斯人在一名希臘叛國者的帶領下,從牧羊人才走的羊腸小道偷襲了希臘聯(lián)軍,造成了整個希臘聯(lián)軍腹背受敵的態(tài)勢。
為了保存實力,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下令希臘聯(lián)軍主力后撤,自己親自率領300名斯巴達勇士殿后。為了最后的榮耀,斯巴達勇士們流進了最后一滴鮮血,全部英勇戰(zhàn)死,沒有一個人投降。
電影中,用慢鏡頭將每一個斯巴達勇士的戰(zhàn)死全部給予特寫展示,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悲壯,一曲英雄主義的悲歌,伴隨著電影中的慢鏡頭、略帶壓抑傷感的音樂,給人一種唯美的凄涼。
300名斯巴達勇士,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衛(wèi)了諸神的光輝,衛(wèi)了希臘人的榮耀,衛(wèi)了家庭和自由。讓不可一世的波斯軍隊付出了20000人死傷的慘痛代價。
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用自己的生命,實現(xiàn)了決死的統(tǒng)帥,決死的'士兵,生死與共的誓言。二戰(zhàn)期間,斯大林那句著名的:蘇軍沒有戰(zhàn)俘!只有叛徒!令多少蘇軍士兵戰(zhàn)死到最后一刻,彈盡糧絕決不投降,令多少納粹德國士兵膽寒。沒有敢戰(zhàn)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這就是戰(zhàn)爭最殘酷的一面。
戰(zhàn)死的國王列奧尼達斯,身后是英勇的王后,用自己的智慧和膽量,懲罰了叛國者,贏得了議會的支持。我們看到的是,10000名斯巴達勇士,20000名希臘各個城邦的聯(lián)軍,面對波斯軍隊發(fā)動了復仇的戰(zhàn)役,將波斯軍隊徹底打敗和趕出了自己的家園,粉碎了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滅亡希臘各個城邦,統(tǒng)治世界的野心。
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美不勝收的希臘自然風光和人文遺址,只是熱情好客希臘人的坦誠真摯。誰也不會留意2400多年前的曠世大戰(zhàn),所有的痕跡都被歷史的歲月吹散的干干凈凈。
沒有敢戰(zhàn)的將軍,就沒有決死的士兵!希臘斯巴達勇士們那一聲聲的“唔!”,就好像當年蘇聯(lián)士兵們山崩海嘯般的“烏拉!”
唔!烏拉!唔!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