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摘抄 > 親愛的安德烈練字摘抄集合66條

          親愛的安德烈練字摘抄集合66條

          時間:2021-06-12 08:08

          經(jīng)典語句摘抄(一)

          那時我23歲,剛從臺灣到美國,很震驚為什么歐洲的青年人和臺灣的年輕人世界那樣不一樣。他們?yōu)槭裁达@得沒有任何畏懼,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闖蕩?他們?yōu)槭裁礉M腦子都是玩,懂的玩、熱愛玩、拼命玩?他們的父母難道對他們沒有要求,要求他們努力讀書,出人頭地;他們的學(xué)校難道對他們沒有期待,期待他們回饋社會,報效國家?

          所以主要還不是物質(zhì)匱乏的問題;一個歐洲青年和一個臺灣青年,當(dāng)時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前者的個人思維和后者的集體思維。脫離集體是一件可怕的、令人不安的事情。更何況,我們被教導(dǎo),讀書

          做母親的我要不要告訴你,在全球化競爭中,兒子,你一定要追求“第一名”,否則無法立足?

          我考慮過的,安德烈,但是我決定不那么做。

          譬如你說,你特別看重你和朋友同儕相廝守相消磨的時光。我不反對。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jìn)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jié)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jìn)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zé)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fù)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fù)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少年清狂”,安德烈,是可以的。

          經(jīng)典語句摘抄(二)

          安德烈,我相信道德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一種是積極的。

          我的消極道德大部分發(fā)生在生活的一點一滴里:我知道地球資源匱乏,知道20%的富有國家用掉75%的全球能源,所以我不浪費。從書房走到廚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隨手關(guān)掉書房的燈。離開廚房時,一定關(guān)掉廚房的燈。在家中房間與房間之間穿梭時,我一定不斷地開燈、不斷地關(guān)燈,不讓一盞燈沒有來由地亮著。你一定記得我老跟在你和弟弟的后頭關(guān)燈吧——還一面罵你們沒有“良心”?窗外若是有陽光,我會將洗好的濕衣服拿到陽臺或院子里去晾,絕不用烘干機。若是有自然清風(fēng),我絕不用冷氣。室內(nèi)若開了暖氣,我進(jìn)出時會隨手將門關(guān)緊。澆花的水,是院子里接下的雨水。你和菲利普小的時候,我常讓你們倆用同一缸水洗澡,記得嗎?

          那天和菲利普到九龍吃飯,在街角突然聽見菲利普說,“快看!”他指的是這樣一個鏡頭:前景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彎身在一個大垃圾桶里找東西,她的整個上半身埋在垃圾桶里;剛好一輛Rolls Royce開過來,成為背景。菲利普來不及取出相機,豪華車就開走了,老婦人抬起頭來,她有一只眼是瞎的。

          香港是全世界先進(jìn)社會中貧富不均出名的地方。我很喜歡香港,但是它的貧富差距像一根刺,插在我看它的眼睛里,令我難受。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不能給那個瞎了一只眼的老媽媽任何東西,因為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我能做什么呢?

          我寫文章,希望人們認(rèn)識到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社會結(jié)構(gòu)。我演講,鼓勵年輕人把追求公平正義作為改造社會的首要任務(wù)。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絕奢華,崇尚簡單,以便于“對得起”那千千萬萬被迫處于貧窮的人,但是我不會加入什么扶貧機構(gòu),或者為此而去競選市長或總統(tǒng),因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也很懦弱,很自私。

          經(jīng)典語句摘抄(三)

          安德烈問母親,“我真的不知道將來做什么,MM,你十八歲的時候知道什么?”

          于是龍開始訴說著她的十八歲知道些什么,又不知道些什么。那時候的她住在一個海邊的漁村,貧窮落后的鄉(xiāng)下。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沒有進(jìn)過音樂廳或美術(shù)館,不知道什么叫環(huán)境污染,不知道什么生態(tài)破壞,愈是貧窮落后的國家,城鄉(xiāng)差距愈大。十八歲那年,阿波羅登月;美國和越南軍隊侵入柬埔寨;德國的勃蘭特總理上臺,到華沙屈膝而跪,請求歷史的原諒?!岸@些,我都很模糊。因為,那一年,我考大學(xué),讀書就是一切?!?/p>

          “你也許覺得,我是在描述一個暗淡壓抑的社會,一個愚昧無知的鄉(xiāng)村,一段浪費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簡單,安德烈?!薄澳莻€ “愚昧無知”的鄉(xiāng)村對于我,是剝奪還是給予?安德烈,十八歲離開了漁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這個漁村的關(guān)系?!?.)

          “離開了漁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歲月里,我面對黑白價值的顛倒,觀看權(quán)力的更迭,目睹帝國的瓦解、圍墻的崩塌,更參與決定城邦的興衰。當(dāng)事情被顛覆、被滲透、被“現(xiàn)代化”、被 &ldqu

          o;后現(xiàn)代化”、被復(fù)雜或操弄到真假不辨、是非難分的地步時,我會想到漁村里的人:在后臺把嬰兒摟在懷里偷偷喂奶的歌仔戲花旦、把女兒賣到“菜店”的阿婆、隔壁那死在海上不見尸骨的漁民、老是多給一塊糖的雜貨店老板、騎車出去為孩子借學(xué)費而被火車撞死的鄉(xiāng)下警察、每天黃昏到海灘上去看一眼大陸的老兵、笑得特別開暢卻又哭得特別傷心的阿美族女人……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實的面貌存在我心理,使我清醒,彷佛是錨,牢牢定住我的價值?!?/p>

          “是的,安德烈,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對權(quán)力的傲慢、欲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guān)懷所在。”

          一 親愛的安德烈好詞

          1 . 寬闊:面積大;范圍廣;廣闊

          2 . 前推后擠

          3 . 結(jié)伙而行

          4 . 相濡以沫: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5 . 推推擠擠

          6 . 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

          7 . 無猜忌

          8 . 同儕深情

          9 . 純潔而明亮

          10 . 寂寞無比

          11 . 微不足道:微:細(xì),小;足:值得;道:談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12 . 驚濤駭浪: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huán)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13 . 充滿青春活力:

          14 . 遮風(fēng)擋雨:比喻起保護(hù)作用

          15 . 視若無睹: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guān)心。

          16 . 殘敗衰弱

          17 . 深深地注視

          二 親愛的安德烈好句

          1 .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jié)在經(jīng)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著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2 . 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

          3 . 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費的??墒钦麄€社會,如果歷史拉長來看,卻是在抑郁中逐漸成熟,在浪費中逐漸累積能量。

          4 . 德語有個說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jìn),那么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么你就是個沒腦的.人?!?/p>

          5 . 一個沒人理睬的邊緣人。

          6 .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jìn)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jié)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儒以沫;一旦進(jìn)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僚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7 . 上一百堂美學(xué)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筑設(shè)計,不如讓學(xué)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xué)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頭弄臟自己的褲腳。

          8 . 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啊,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路,每個人都在選擇自己的品味,搞自己的游戲,設(shè)定自己的對和錯的標(biāo)準(zhǔn)。

          9 . 這個社會不知為什么對過去充滿懷念,對現(xiàn)在又充滿幻滅,往未來看去似乎又無法找到什么新的想象。

          10 . 我想狂奔一番,想在學(xué)校里。我想嘶吼一番,用我的肺。我剛發(fā)現(xiàn)這世上,沒有真實世界這回事,只有謊言,迫使你設(shè)法穿越。

          11 . 成年人鎖在自己的慣性思維里,又掌握訂定游戲規(guī)則的權(quán)力,所以他太容易自以為是了。

          12 . 我相信道德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一種是積極。

          13 . 道德取舍是個人的事,不一定由邏輯來管轄。

          14 . 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絕奢華,崇尚簡單,以便于“對得起”那千千萬萬被迫于貧窮的人,但是我不會加入什么扶貧機構(gòu),或者為此而去競選市長或總統(tǒng),因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

          15 . 給生活“加料”的通常都是些芝麻小事,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16 . 不管別人怎么傷害了我們,我們都不能報復(fù),從而去傷害別人。

          17 . 17.歌德曾經(jīng)這樣描寫少年:“向天空他追求最美的星辰,向地上他向往所有的欲望”,十九歲,我覺得,正是天上星辰和地上欲望交織、甜美和痛苦混亂重迭的時候。

          18 . 所以每一次的受傷,都是人生的必修課?受一次傷,就在人生的課表上打一個勾,面對下一堂課。

          19 .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fēng)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fēng)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yīng)付的驚濤駭浪。

          20 . 只能讓你跌倒,看著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21 . 果你年輕卻不激進(jìn),那么你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你就是個沒腦的人。

          22 . 至于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xué)會去“抵御”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

          23 . 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fù)肀в植桓衣晱埖娜恕?/p>

          24 . 設(shè)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品百米沖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讓自己站在那一條跑道上。

          25 . 思想需要

          26 .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fù)肀в植桓衣晱埖娜恕?/p>

          27 .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yīng)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jié)集。 36封家書呈現(xiàn)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

          談人生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jìn)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jié)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jìn)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zé)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fù)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fù)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談感情

          我們自己心里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fēng)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并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fēng)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談教育

          你小的時候,我常帶你去劇場看戲,去公園里喂鴨子,在廚房里揉面團(tuán),到野地里玩泥巴、采野花、抓蚱蜢、放風(fēng)箏,在花園里養(yǎng)薄荷、種黃瓜,去萊茵河騎單車遠(yuǎn)行?,F(xiàn)在你大了,自己去走巴塞羅納,看建筑,看雕塑。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學(xué)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筑設(shè)計,不如讓學(xué)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xué)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里頭弄臟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xué)問的根本。

          談親情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后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yuǎn),有多長,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父母親,對于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為你遮風(fēng)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具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座沒有聲音的老屋,發(fā)現(xiàn)它已殘敗衰弱,逐漸逐漸地走向人生的“無”、宇宙的“滅”;那時候,你才會回過頭來深深地注視。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里我就已經(jīng)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后,這樣的鏡頭不斷重復(fù):你上中學(xué),看著你沖進(jìn)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留學(xué),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jìn)了關(guān)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畢業(yè),就是離開。是的,你正在離開你的朋友們,你正在離開小鎮(zhèn),離開你長大的房子和池塘,你同時也正在離開你的父母,而且,也是某一種永遠(yuǎn)的離開。

          當(dāng)然,你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你自己。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fù)肀в植桓衣晱埖娜恕?/p>

          談成長

          你弟弟也是在他14歲的時候,開始不再像“孩子”,而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一種翩翩少年的矜持。我不說破,但是在一旁默默地欣賞。我驚訝,“成長”這東西多么纖細(xì)、多么復(fù)雜啊。誰都可以看見一個男孩子長高了,細(xì)細(xì)的胡子冒出來了,聲音突然改變了,鼓鼓的孩兒臉頰被棱角線條取代,但是人們不會注意到他眼里的稚氣消失,一股英氣開始逼人;人們也不會發(fā)現(xiàn),他的穿著、他的顧盼、他的自我,敏感得像女高音最高的一個音符旋繞在水晶玻璃上。他的領(lǐng)子豎起或翻下,他的牛仔褲皮帶系在腰間的哪一個高度,他穿恤衫還是襯衫,襯衫尾扎進(jìn)或露出……所有的細(xì)節(jié)都牽引著他的心的跳動。而你我之間,安德烈,是有差距的;那個差距既是世代之差,也是文化之異,甚至是階級的分野。

          談理想主義

          我實在以你有正義感和是非的判斷力為榮耀,但是我也愿你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zhì)──它是珍貴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很多人的正義感、同情心、改革熱情或革命沖動往往來自一種浪漫情懷,但是浪漫情懷從來就不是冷酷現(xiàn)實的對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層輕霧的假的美麗和朦朧。我自然希望你的理想主義比浪漫情懷要深刻些。

          談歸屬感

          全球化的趨勢這樣急遽地走下去,我們是不是逐漸地要摒棄“每一個人一定屬于一個國家”的老觀念?愈來愈多的人,可能只有文化和語言,沒有國家;很可能他所持護(hù)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所愿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或者,愈來愈多的人,根本就沒有了所謂“效忠”的概念?

          談工作

          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dāng)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dāng)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yán)。成就感和尊嚴(yán),給你快樂。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么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捌接埂笔歉鷦e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fù)責(zé)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dāng)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談尊敬

          沒名的,我尊敬那些扶貧濟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實驗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學(xué)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強權(quán)堅持記載歷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貧病交迫仍堅定把孩子養(yǎng)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群眾鼓噪中仍舊維持獨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別人分享最后一根蠟燭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勵謊言的時代里仍然選擇誠實過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權(quán)力卻仍舊能跪下來親吻貧民的腳趾頭的人……

          其他

          中甸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香格里拉,有點像……孔雀說自己是麒麟。何必呢?活在人們的想象里,麒麟永遠(yuǎn)煥發(fā)著無法著墨、不能言傳的異樣光彩;一落現(xiàn)實,想象馬上被固化、萎縮、死亡。

          當(dāng)威權(quán)政治和貧窮一起灑下天羅大網(wǎng)把你罩住的時候,品味,很難有空間。因為,請問品味是什么?它不就是細(xì)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獨立個體的呈現(xiàn)嗎?

          哈伯瑪斯的學(xué)生,法蘭克福學(xué)派的阿多諾,曾經(jīng)說,Kitsch就是緊緊抓住一個假的感覺,把真的感覺稀釋掉。昆德拉的說法更絕:Kitsch讓兩顆眼淚快速出場。第一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太感動了!第二顆眼淚說,孩子在草地上跑,被感動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尤其棒!

          談問題意識(安德烈)

          如果買耐克球鞋的人會想到耐克企業(yè)怎么對待第三世界的工人,如果在買漢堡的時候,有人會想到賺錢賺死的麥當(dāng)勞,付給香港打工仔的工錢一小時還不到兩塊美金,如果買愛斯匹靈頭痛藥的人,在買的時候會想到,這些跨國藥廠享受巨大的利潤而非洲染了艾滋病的小孩根本買不起他們的藥。如果帶著這種覺悟和意識的人多一點,這個世界的貧富不均會不會比較改善?

          我從來不給路上伸手的人錢,因為我不覺得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讓每個人都有“問題意識”才是重點??墒俏易约浩鋵嵤怯周浫跤謶卸璧?,說到也做不到。就這樣了。

          談同情(安德烈)

          無法表達(dá)自己的人──不論是由于貧窮,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dá)自己的人,我最同情。

          為什么這樣回答?因為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dá)。這個世界有那么多的邪惡,多到你簡直就不知道誰最值得你同情:非洲饑餓的小孩嗎?某些伊斯蘭世界里受壓迫的婦女嗎?被邪惡的政權(quán)所囚禁的異議份子嗎?而這些人共有一個特征:他們都無法追求自己的夢想,無法表達(dá)自己的想法,無法過自己要過的人生。最核心的是,他們表達(dá)自我的權(quán)利被剝奪了。

          母子三人談香港

          (安德烈)兩個月下來,發(fā)現(xiàn)這里的生活質(zhì)量跟歐洲有一個最根本的差別,那就是——我覺得,香港缺少文化。我說“文化”,不是指戲劇、舞蹈、音樂演出、藝術(shù)展覽等等。我指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生活情趣。

          用歐洲做例子來說吧。我最享受的事情,譬如說,在徒步區(qū)的街頭咖啡座跟好朋友坐下來,喝一杯意大利咖啡,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覺風(fēng)輕輕吹過房子與房子之間的窄巷。美好的并非只是那個地點,而是籠罩著那個地點的整個情調(diào)和氛圍,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的沉淀。

          酒吧跟咖啡館,在歐洲,其實就是小區(qū)文化。朋友跟街坊鄰居習(xí)慣去那里聊天,跟老板及侍者也像老友。它是你的“家鄉(xiāng)”跟“文化”概念里很重要的一環(huán)。香港卻顯得很“淺”——不知道這個詞用得對不對。這里沒有咖啡館,只有蹩腳的連鎖店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要不然就是貴得要死其實根本不值得的大飯店。至于酒吧?酒吧在香港,多半只是給觀光客喝個斃掉的地方。還沒斃倒在地上的,就歪在那里瞪著過路的亞洲女人看。

          人跟人之間愿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里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shù)。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shù)。

          (龍應(yīng)臺)我們在談的這個所謂“咖啡館”,當(dāng)然不只是一個賣咖啡的地方。它是一個“個人”開的小館,意思是,老板不是一個你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財團(tuán),因此小館里處處洋溢著小店主人的氣質(zhì)和個性;它是小區(qū)的公共“客廳”,是一個荒涼的大城市里最溫暖的小據(jù)點。來喝咖啡的人彼此面熟,老板的綽號人人知道。如果因緣際會,來這里的人多半是創(chuàng)作者——作家、導(dǎo)演、學(xué)者、反對運動家……那么咖啡館就是這個城市的文化舞臺。

          你說香港“沒有文化”,安德烈,如果對“文化”做廣義的解釋,香港當(dāng)然是有文化的.:它的通俗文化、商業(yè)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甚至它的傳統(tǒng)庶民文化等等,都很豐富活躍,很多方面遠(yuǎn)遠(yuǎn)超過任何其他華文城市。但當(dāng)我們對“文化”做狹義的解釋——指一切跟人文思想有關(guān)的深層活動,香港的匱乏才顯著起來。

          在歐洲,咖啡館是“詩人的寫作間”、“藝術(shù)家的起居室”、“智慧的學(xué)堂”。巴黎的“花神”(Café de Flore)咖啡館是西蒙-波娃逗留的書房,Le Procope是莫里哀和他的劇團(tuán)夜夜必到、百科全書派作家逗留的酒館。塞納河畔的Duex magots和Brasserie Lipp是超現(xiàn)實主義派和存在主義哲學(xué)家逗留的地方。施威夫特(Swift)在倫敦的威爾咖啡館(Will's)逗留,那是個文學(xué)沙龍,幾乎主宰了17世紀(jì)的英國文學(xué)。羅馬的古希臘咖啡館(Antico Greco Caffe)曾經(jīng)是瓦格納、拜倫、雪萊逗留之處。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Zentral)曾經(jīng)是弗洛伊德和托洛茨基逗留的地方。藝術(shù)家在蘇黎世伏爾泰逗留過的酒館開展了達(dá)達(dá)藝術(shù),知識分子在布拉格的咖啡館逗留而開啟了1803年政治的啟蒙。

          文化來自逗留——“逗”,才有思想的刺激、靈感的挑逗、能量的爆發(fā);“留”,才有沉淀、累積、醞釀、培養(yǎng)。我們能不能說,沒有逗留空間,就沒有逗留文化;沒有逗留文化,就根本沒有文化?

          思想需要經(jīng)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細(xì)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淀、寧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chǎn)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音樂家無法譜曲,畫家無法作畫,學(xué)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閑暇、逗留,確實是創(chuàng)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但是香港人的經(jīng)濟成就建立在“勤奮”和“搏殺”精神上?!安珰ⅰ本窬褪欠置氡貭帲手辽?,賺錢第一。安德烈,這是香港的現(xiàn)實。這樣堅硬的土壤,要如何長出經(jīng)濟效率以外的東西呢?

          (菲利普)你只要比一比我的德國周末和我的香港周末,兩邊的文化差異就很清楚了。老實說,我一點也不覺得香港沒有文化。

          總體來說,我喜歡香港勝于德國。香港是一個二十四小時有生命的城市,永遠(yuǎn)有事在發(fā)生。而且,在香港真的比較容易交朋友,香港人比德國人開朗。我在香港只住了兩年,在德國十四年,但是我在香港的朋友遠(yuǎn)遠(yuǎn)多于德國。昨天剛好跟一個義大利人談天,她在德國住了好幾年了。她說,德國太靜了,靜得讓人受不了。德國人又那么的自以為是的封閉,芝麻小事都看成天大的事。

          我跟她的感覺完全一樣,而且覺得,中國人跟意大利人實在很像:他們比德國人吵鬧喧嘩,是因為他們比德國人開朗開放。

          香港唯一讓我不喜歡的,是它的社會非常分化。譬如說,我的朋友圈里,全部都是國際學(xué)校的人,也就是說,全是有錢人家的小孩,付得起嚇人的昂貴學(xué)費。半年來你的交往圈子只限于港大的歐洲學(xué)生,幾乎沒有本地人,你說原因很可能是語言和文化差異造成隔閡,可是我自己的經(jīng)驗和觀察是:有錢沒錢,才是真正的劃分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