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誰最勤勞?
風(fēng)姑娘最勤勞。
她把冬天吹走,
把美麗的春姑娘請來。
春天,誰最勤勞?
太陽公公最勤勞。
他給溫暖,
給光明。
春天,誰最勤勞?
春天,小河最勤勞。
它把冰兒融化,
“嘩嘩”地唱起快樂的歌。
春天,誰最勤勞?
春天,蜜蜂最勤勞。
它勤勞地采著花粉,
把香甜的蜂蜜送給。
春天,誰最勤勞?
春天,樹最勤勞。
它給乘涼,
給氧氣。
春天,誰最勤勞?
春天,農(nóng)民伯伯最勤勞。
他早早地播種小麥,
給香甜可口的糧食。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jié),古往今來人們幾乎用盡了所有美好的詞語詩句來形容和贊美春天。春天踏著輕盈的腳步走來了,它給大地穿上了一層綠色的服裝,使大地?zé)ㄈ灰恍?,滿園春色,春天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和希望,給人們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催促我們奮發(fā)向上。我愛這迷人的春天。
春天,它就好象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姑娘,拿著一只彩色的神筆,到處歡快地畫著。畫出了一幅幅幸福美好的生活畫面,畫出了人生的美好夢想和前景。畫出了你的追求和理想----
春天,是暖人心脾的,暖暖的春風(fēng)吹來了,讓人們在經(jīng)歷了冬天的寒冷后,感覺到了它那特別的溫暖。溫暖了你的身體,溫暖了你的心扉-------
春風(fēng)吹過大地,大地變成一幅清新美麗的圖畫:各種花草樹木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慢慢地生長起來了。大地變綠了,柳樹發(fā)芽了,襯托著紅的、白的、黃的、紫的……五顏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風(fēng)吹來,那清新的花草氣息,沁人心肺,無論是誰,都會深深的吸上一口,像痛飲甘露一樣暢快。春天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圖畫啊,我用一生賞析你。
春天常常帶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如果你到大自然里去品味春的氣息,會給你增添無窮的力量,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美好。人們在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種子,等待著秋的收獲。春天是花的世界,是一切美的融合,是一切色彩的`總會。
春天的雨更是綿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的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它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流入了大海。
春天真是太美了,它的美是含蓄的、羞澀的、高雅的,它美的自然、美的真實,美的灑脫,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假,讓我們贊美和擁抱這美麗的春天吧!
春天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燕子爸爸帶著它的燕子媽媽唱著春天的歌,從遙遠(yuǎn)的南方飛了!整個大地披上了春天的衣裳,發(fā)生著新的變化。大地蘇醒了,桂花張開美麗的笑臉,小樹苗發(fā)芽了,在春風(fēng)細(xì)雨的滋潤下愉快地成長,小草也從地里調(diào)皮地探出了頭,一下子用綠色鋪滿了大地。清晨,窗外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小朋友們,快起床,快起床,上學(xué)時間到了。”青蛙王子睡了一冬天覺醒來了,露出它奇怪的腦袋呱呱地叫,歡迎著春天的到來。
春天來到了冰凍的河流上。一輪紅日每天給河流溫暖,幫助河流把覆蓋著的冰塊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復(fù)成原來的樣子。流得暢快,奏著“河水奏鳴曲”,叮咚叮咚響,仿佛在像春姑娘表示感謝。
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紅紅的光束射過來,那溫柔地?fù)崦?,像年輕的母親的手。隨著春姑娘輕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里,到處都可以看見這一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在春季漫長的白天,蛤蟆灘除了這里或那里有些挖荸薺的和掏野菜的,地里沒人。雁群已經(jīng)嗷嗷告別了湯河,飛過陜北的土山上空,到內(nèi)蒙古去了。長腿長嘴的白鶴、青鸛和鷺鷥,由于湯河水混,都鉆到稻地的水渠里和爛漿稻地里,埋頭捉小魚和蟲子吃去了。日頭用溫暖的光芒,照拂著稻地里復(fù)種的一片翠綠的青稞。在官渠岸南首,桃園里,赤條條的桃樹枝,由于含苞待放的蓓蕾而變了色——由淺而深。人們?yōu)榱俗o墓,壓在墳堆上的迎春花,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得一片黃燦燦了。
清晨,我迎著陽光去跑步,身上暖洋洋的。這時,我才注意到街旁的行人早已脫去厚厚的冬裝,大都穿上了毛衣,顯得那么輕捷。愜意。無意中我一抬頭,便看見房間上的那一簇簇枯草伸展的綠色,原來是那新生的青草正探著身子張望地面上的情色呢。
春天又稱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季節(jié),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春天的散文經(jīng)典摘抄,一起來看看下文。
春天的散文經(jīng)典摘抄1:春滿陽臺
眼下雖然天氣寒冷,我家的陽臺卻迎來了春天。
我買的這套房子并不起眼,看中它,就為陽臺合意:大而南向,視野也較開闊,舉目可見遠(yuǎn)處的青山,若不是對面樓房遮蔽,山下的湖水也能收入眼底;從晨曦初起到落日余暉,陽臺上始終是滿滿的陽光。幾盆月季花花事正盛,紅的,粉的,開得滿枝滿缽,兩三只本該歸土的小飛蟲在花葉間尋覓什么,它們似乎忘記了冬天的存在。
月季在秋日不明究里地死了一盆,痛惜之余,一日忽然驚喜地看見泥里綻出兩片芝麻粒大小的綠芽,是月季花魂死而復(fù)生?綠芽漸大,長出小而圓的葉片,直到抽苔出一叢須葉,我才發(fā)現(xiàn)它不過是一株常見的青草。我家高在四樓,種子從何而來?匪夷所思。草也是生命,來了就是緣分,我像侍弄花一樣待它,日日也給它澆水;陽光撫慰著它,直至雪天它仍郁郁蓊蓊地活著---草一般活不過冬天的,它四周的老葉雖已枯黃,中心仍不斷有新綠冒出尖來。陽臺有春天的小氣候,連植物也不辨冬春了。
家有陽臺真好!
妻也喜歡陽臺,妻愛洗曬,最稱心陽臺是個好曬場。當(dāng)年住大雜院,彼此蓬蓽遮擋,冬日的陽光金貴得很,正午才在窗上打個照面。院里的曬場不過巴掌大,妻最愁衣被無處曬,倘若預(yù)報第二日是晴天,便連夜大洗,搶在次日一早曬出去,稱之為趕太陽。為爭曬場,鄰里之間雖未當(dāng)面失和,暗中時有齟齬。妻有時占不到位置,就到外面街上曬,掇個凳子坐一旁照看,從早至晚,吃飯都端著碗守著,街上風(fēng)冷,飯吃不到一半就涼了。妻不以為苦,在收衣時,高興地拍打著曬得干透了的衣被,對老天爺贊不絕口。
現(xiàn)在好了,陽臺陽光充足,五根竹篙直直地伸出去,任多少衣被也曬了,再也不用趕太陽。妻常在陽臺上憶苦思甜,感念今天的好時光,住上了有陽臺的房子,再也不受冬天的苦楚。
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陽臺。有時我們就在陽臺上開飯,小桌小椅鋪排開,中午陽光和煦,看樓下街景,望遠(yuǎn)處青山,非常開懷。閑時我們也愛待在陽臺,看看書,喝喝茶,聊會天,甚至與老婆玩小時候的玩意:下軍棋。兩人常為一著棋爭得面紅耳赤,爭得渾身發(fā)熱,肋下冒汗,這哪是過冬啊?家有陽臺真好!家有陽臺便沒有冬天---時令也是可以改變的。
我想,人生之所以感到春光明媚,就在于心中始終有一個陽光照耀的陽臺,即或有時境遇處于嚴(yán)冬。
春天的散文經(jīng)典摘抄2:聽春
清早起來,打開一扇窗來,早春泥土的陳氣,嫩草的香氣撲鼻而來,嗅到了便如一股清泉直灌入頂,如若此時止步,便是可惜了,其實聽來的春才是最好的。
我喜歡聽春,品一杯香茗,坐在椅子上靜靜地聽小草從土里鉆出來的聲音;還有清晨那一只只麻雀嘰喳叫不停,仿佛是要報春似的;看春風(fēng)拂動著飄動的柳枝,聽著那和諧的節(jié)奏,春天也是有蟲鳴的,但顯然沒有秋天來得那么急那么悲,多的是和諧,柔美像鋼琴曲般光滑。我打開自己的心扉,認(rèn)真去聆聽春的私語。
春天的'雨水好似那柔軟的江南,更多的是溫柔,不像朔冬的風(fēng)一般凜冽,遠(yuǎn)沒有夏日*雨般洶涌,更沒有那撕扯大地的神力,有的便是洛神般的嬌羞。都說春雨是有靈魂的。而我更是這樣認(rèn)為,它用自己的淚水洗刷了一冬的塵土,送來的是眼前的明亮,我則喜歡沐浴在這具有靈氣的春雨中,那與自然渾然一體的愜意是無從所有的,那香甜的雨水洗去了我心頭的苦痛,心便如明鏡般。
如果說春雨使人欣喜的話,那么春風(fēng)則更是使人愜意了。小時候的春天是最令人興奮的了,村子的盡頭有一條小溪,春天河水開化的時候,喚上幾個伙伴到小溪里捉魚,其實[br/]也談不上是捉魚,不過是幾厘米的魚苗罷了,可我們總是能站在冰涼的溪水里,大聲的歡笑,快樂的玩上大半天,玩得累了,我們便坐到河邊的井臺上,井臺根長著一棵大柳樹,我們幾個都合抱不住,扭曲的枝干,反而使我們幾個小孩也能隨意上下。坐在上面吹著暖色的風(fēng),滿臉的夕陽,癢癢的,折下吹綠的柳條圍個圈圈戴在頭上當(dāng)帽子,別提多開心了?,F(xiàn)在想來,那仿佛是半個世紀(jì)前的事了,春風(fēng)依舊,吹得事過境遷。
春天的花兒便是生得妖艷,爭著一縷縷的陽光,叫嚷著要開放,唯恐錯過了這大好的時節(jié),不時有大群的蜜蜂、蝴蝶停在花朵上,貪婪的吮吸著,聽得見嗡嗡的鳴叫,讓人看見了秋天的果滿園。
春天的私語遠(yuǎn)不止這些,我只聽得了幾分之一而已。而更多的則是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春天的散文經(jīng)典摘抄3:栗家山的春天
在和縣,很少有人知道栗家山。我若不是20年前岳父病逝后葬在栗家山,也不知道更不可能看到在那一馬平川的縣城北郊,竟然會有一座高挺突兀頂端又非常平坦的土山。此山屬于和縣歷陽鎮(zhèn)公路行政村勤王莊自然村,它南與縣城北門汽車站只有三、四華里,北與原城北公社所在地的“二郎廟”僅有半里多路,東與“巢寧路和縣段收費站”的距離不足百米。
妻子的娘家就在勤王莊,她說小時候因放鵝、割豬草或挖野菜經(jīng)常上栗家山。這里全是貧瘠的黃粘土,山巔上只能種一些“望天收”的旱谷雜糧,山角和山腰上一些高高低低的崗垅子都成了墳塋地。妻子經(jīng)??吹揭恍┍槐┯隂_刷而裸露在黃土之外的灰陶片,有時碰巧還能刨到一些刻有各種印紋圖案的破罐子,所以她一直認(rèn)為,這里極有可能是古代一座墳?zāi)梗蚴且粋€古跡遺址,否則這里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現(xiàn)一座土山的。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妻子的話果然得到了驗證。這一天,縣政府在此山的東坡上特意栽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道:“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栗家山遺址”??伤降资鞘裁催z址呢?村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從岳父逝世后,我對栗家山神秘的存在也越來越感興趣,經(jīng)打聽才驚喜地獲悉,這個不太起眼的土墩子竟是商周時期的一處遺址,其年代比秦始皇陵還要久遠(yuǎn),當(dāng)然,它雖然無法與秦陵相比,但它足以說明了和縣歷史文化底蘊的厚重。
今年是岳父逝世20年的祭年,我和妻子在清明節(jié)后第一個周日的下午來到了栗家山掃墓。我們在栗家山南麓公墓前的一個路口下了車,此時雖然已避開了祭祀的高峰,但仍然看到公墓里有人在虔誠地為逝去的親人鳴放著爆竹、焚燒著紙錢、敬奉著水果和鮮花等。我佇立于路口向北凝視著,眼光穿過公墓,看到遠(yuǎn)處的栗家山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它高約六七米,方圓四、五百米。在明媚的陽光里,它極象廣袤的草原上新搭起的一座蒙古包,又象被狀若滔天白浪的蔬菜大棚包圍著的一座海島,使我們產(chǎn)生許多神奇的遐想。
岳父的墳位于栗家山的西南部,所以我和妻子只好繞過公墓,向北踏上了一條彎彎曲曲的上山小路。妻子雖已中年,但她一踏上這條芳草盈地的小路后,仿佛變成了一只快樂的小鳥,興奮得一會兒跑一會兒笑,仿佛一下子年輕了許多。尤其是她那腳蹬白色旅游鞋身穿鮮紅羊毛衫的身影,在綠色世界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艷麗、飄逸、動人。妻子的記性真好,每看到路邊或田埂上出現(xiàn)的一種花草時,她都能如數(shù)家珍地叫出名字來,如青菜頭、馬蒗頭、萵萵頭、野蒿子、茅杖子、外歪腸、扒根草、紅花草、薺菜、苜蓿菜、螞蟻菜、瓦蜇菜、菊花腦、野小蒜、野草莓、蘿卜茵子、狗尾巴草和“豬耳朵邊子”等等。面對這些或青或紅或黃或白的花花草草,心地善良的妻子有時不知如何下腳是好,生怕踩傷了它們,因為它們給我們帶來了綠色,帶來了溫情,帶來了芬香,帶來了美好的回憶,帶來了生命旺盛的春天。
我們以前都是從栗家山的西南角上山的。此次為了重溫一下縣政府的碑文,特意從較為陡峭的東坡上的山。山巔約有四五畝地范圍,東邊的那一半不知被誰圈上了木柵欄,柵欄里栽種著清一色的木棗樹,約有兩三百棵,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西邊的那一半種植了一大片甘藍(lán)型油菜,一棵棵高過人頭的油菜花開得正歡,陽光一照,這些黃花燦爛得象一片金色的云霞。我和妻子小心翼翼地穿行其間,渾身上下粘滿了黃色的花粉,體驗了一次蜜蜂辛勤忙碌時的感受,心中有一種隨風(fēng)舞動的愉悅。我情不自禁放慢了腳步,覺得這里真的很美,藍(lán)藍(lán)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云,極象一塊沒有邊際的藍(lán)花綢緞;陽光燦爛無比,仿佛將聚集一冬的能量釋放了出來,想用璀璨的光環(huán)融化掉整個土山……
掃完墓后,我們穿越了金色的油菜田,翻過了一壟壟綠色的麥地和開著許多蝴蝶花似的蠶豆田,順著栗家山北麓的小路來到了山腳下,看到一條自西向東逶迤而來的小河,妻子說它叫“外湖溝”。小河的河面不太寬,河水卻清徹見底,微風(fēng)吹過后泛起一陣漣漪,陽光照在水面上象撒了一把細(xì)碎的金子,閃耀著眩目的光點,這依山傍水的景色的確別有一番景致。當(dāng)我們跨過一塊用預(yù)制板擔(dān)起的小橋后,忽然欣喜地發(fā)現(xiàn)河埂下的水邊生長著許多綠色的植物,有隨風(fēng)搖曳的蒲草,有高傲挺立的蘆葦,有長相奇特的“水蠟燭”,有頭青根白的水淋淋的茭瓜,還有一簇簇青撲撲的水芹菜等等。我們還巧遇了一位熟悉的村民,他正撐著腰子盆在河里起著魚網(wǎng),看到網(wǎng)里那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鯽魚、鯉魚和一尾尾黃鱔、泥鰍時,妻子恨不得要撲下河去,她說她做姑娘時曾跟隨父親撒過網(wǎng)、搭過網(wǎng),最喜歡捉魚摸蝦了,她的激動也激起了我對魚和水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