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磨不煉,不成好漢。
◆木尺雖短,能量千丈。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見強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鋼。
◆水深難見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爭上游。
◆只要自己上進,不怕人家看輕。
◆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無恒,不怕無成。
◆只給君子看門,不給小人當家。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鳥往明處飛,人往高處去。
◆生人不生膽,力大也枉然。
◆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寧可人窮,不可志窮。
◆寧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
◆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
◆寧愿折斷骨頭,不愿低頭受辱。
◆寧給好漢拉馬,不給懶漢作爺。
◆寧給窮人一斗,不給富人一口。
◆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
◆寧肯給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財。
◆寧打金鐘一下,不打破鼓千聲。
◆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墮志。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上不去的天,沒過不去的關。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好漢憑志強,好馬憑膽壯。
◆好漢不吃悶頭虧,好鳥不鉆刺笆林。
◆好漢做事干到底,好馬登程跑到頭。
◆好男不爭財和產,好女不爭嫁時衣。
◆好鼓一打就響,好燈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
◆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
◆谷要自長,人要自強。
◆沒有鋸不倒的樹,沒有敲不響的鐘。
◆窮莫失志,富莫癲狂。
◆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
◆樹老根子深,人老骨頭硬。
◆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草若無心不發(fā)芽,人若無心不發(fā)達。
◆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貓騎兔。
◆膽大走遍天下,膽小寸步難行。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菜無心必死,人無心必亡。
◆猛虎不處劣勢,雄鷹不立垂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長,志士惜日短。
◆愿為眾人死,不為一人亡。
◆撒網要撒迎頭網,開船要開頂風船。
中國諺語大全
◆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一人作惡,萬人遭殃。
◆一人不說兩面話,人前不討兩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豬死。
◆一字兩頭平,戥秤不虧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個雞蛋吃不飽,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蕩,鐵怕落爐。
◆人怕引誘,塘怕滲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人靠自修,樹靠人修。
◆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后必然說是非。
◆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人是實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刀傷易治,口傷難醫(yī)。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術不正旁人說。
◆千金難買心,萬金不賣道。
◆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瞇眼菩薩。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不吃酒,臉不紅;不做賊,心不驚。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歹馬害群,臭柑豁筐。
◆勸人終有益,挑唆害無窮。
◆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
◆打空拳費力,說空話勞神。
◆擊水成波,擊石成火,激人成禍。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勸人家圓,不可勸人家離。
◆只可救苦,不可救賭。
◆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
◆寧可認錯,不可說謊。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寧可無錢,不可無恥。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明槍交戰(zhàn),不可暗箭傷人。
◆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
◆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寧救百只羊,不救一條狼。
◆發(fā)誓發(fā)得靈,監(jiān)房無罪人。
◆皮鞭傷肉,惡語傷心。
◆有話說在當面,有事擺在眼前。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當著真人,別說假話。
◆行為不正經,舌頭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知足得安寧,貪心易招禍。
◆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腳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腳踏十字穩(wěn),不怕棒槌滾。
◆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頭坐得穩(wěn),不怕風來顛。
◆銀錢如糞土,臉面值千金。
◆清貧常樂,濁富多憂。
◆謊話講不得,莊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貍進屋要偷雞。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xiàn)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發(fā)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馬識路數(shù),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姜辣味大,老人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藥農進山見草藥,獵人進山見禽獸。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干。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經得廣,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鄉(xiāng)間問老農。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天上無云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拓展延伸】
一、中國諺語的淵源及分類
(一)中國諺語的.淵源
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諺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
中國的諺語源遠流長,根據(jù)《古謠諺凡例》記載,“謠諺之興,其始止發(fā)乎語言,未著于文字”。說明諺語在文字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記錄下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經有了諺語的存在,至宋、明、清時期,諺語進一步發(fā)展成熟,新中國建立之后,對諺語的研究得到了重視。斯大林曾說:“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fā)展而產生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的死亡而死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諺語在數(shù)量上有增加,且在質量上也有飛躍。
(二)中國諺語的分類
1、自然諺語
自然諺語即認識自然和總結自然的諺語。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農業(yè)諺語也異常豐富,有農作物、節(jié)氣、耕作等方面的諺語?!吨袊V語資料》中農諺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麥花要風”;“淺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會諺語
社會諺語即總結社會生活及社會經驗的諺語。揭示社會生活中的處事原則及客觀真理,為后來人們處理相關事件提供參照。如“夫妻反目,猶如狼虎”表明夫妻間要和諧相處,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叭齻€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則來解決遇到的困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表明再也不敢嘗試曾經歷過的痛苦。
3、 表達情狀的諺語
諺語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了一定的情狀。其反映人們所處時代生活的現(xiàn)狀,反映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且表明人們的喜怒哀樂的情感狀況。如“只許周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表明封建社會,官僚主義對人民大眾的剝削。
4、 成語、俗語和歇后語
《辭?!贰俺烧Z”定義是:“熟語的一種。所指多為特定的轉義,有些可從字面解釋,如“萬紫千紅”“乘風破浪”;有些要知道來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論語、陽貨》?!薄掇o海》“俗語”定義是:“也叫‘俗話’、‘俗言’?!绷餍杏诿耖g的通俗語句,帶有一定的方言性。《辭?!贰爸V語”定義是:“熟語的一種。流傳于民間的簡易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爭的經驗。
二、中國諺語的語用意義
中國諺語富有豐富的社會意義、情感意義、修辭意義、審美意義和文化傳承意義等。
(一)諺語的社會意義
諺語的社會意義大體上包括對社會生產、社會平等、社會認知以及權勢地位的揭示。社會生產上,通過諺語,農民能很準確的把握農時,進行收種;社會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時,一些古諺反映出古代社會對農民的剝削壓迫及農民迫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社會認知上,諺語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然和社會認知的產物,是外部客觀世界和人類認知思維能力互動的結果。
(二)諺語的情感意義
諺語的情感意義指通過諺語能夠反映出人們的情緒,如高興、興奮、憤怒等。語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態(tài)度也不同,而語境與人們的交際密切相關,交際語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見,語境不僅是語用學的核心,也是諺語交際的核心。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種贊賞的態(tài)度,而“三個和尚沒水喝”則反映懶惰和依賴的性情,是一種譴責的態(tài)度。因而語境的不同影響交際時諺語的使用,正確能受益,錯誤則失敗。
(三)諺語的修辭意義
諺語的修辭意義指諺語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更好的展示人們需要表達的事物及道理的內涵。諺語中含有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諺語要表達的意義。古代有許多諺語與黃河有關,多數(shù)使用其比喻意義,如“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修辭的魅力在于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辭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徹地理解。
(四)諺語的審美意義
作為一種民間審美文化形態(tài),諺語大多采用民眾的口頭語言,因而顯得生動、活潑、形象、感人。在傳承與完善中,不斷提煉、加工和濃縮,使其變得更為準確、簡明、精煉。而此特點的實現(xiàn)需靠各種修辭技巧,這就使諺語有了極為鮮明的修辭美,而這種修辭美,給我們帶來了審美感受?!奥犜捖犅?,鑼鼓聽音”,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有一種簡潔美。
(五)諺語的文化傳承意義
諺語的文化傳承意義主要指諺語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產物,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史實。在浩瀚的“諺海”里,一條諺語可以折射出一段歷史風貌?!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指宋朝時期,隨著程朱理學思想的宣揚和普及,讀書考取功名被認為是當時出人頭地的一條絕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紀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約農村經濟發(fā)展,農村公路建設成了那個時期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普遍共識。不同時期諺語表達了不同的文化社會內涵。
附:英語諺語
1. Grasp all, lose all. 樣樣都要,全部失掉。
3. Art improves nature. 藝術使自然更完美。
4. Every man is the son of his own works.人人都是自己的塑造者。
5. Force can never destroy right. 暴力扼殺不了正義。
6.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時光一去不復返。
7. A wise head makes a close mouth.智者寡言。
8. 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房倒鼠搬家。
9. A little field may grow good corn.耕地雖小,能長禾苗。
11.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12. He that talks much errs much.言多必失。
13. He who respects others is constantly respected.敬人者,人敬之。
14. He who gains time gains all.贏得時間就贏得一切。
15. He is a fool who cannot be angry, but he is a wise man who will not.愚者不會怒,智者不發(fā)怒。
16. Those wh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ir time have none to spare.善用時間者,總覺得時間不夠。
17. He that makes himself a sheep shall be eaten by the wolf.甘心當綿羊,早晚要喂狼。
18. None are so blind as those who will not see.不愿看者眼最瞎。
19. He who will seek may find.有追求必有所得。
20. He who knows nothing but pretends to know everything, is indeed a good-for-nothing.不懂裝懂,一事無成。
21. He is a good friend that speaks well of us behind our back.背后說我們好話的人才是好朋友。
22. 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事生非。
23. A word spoken is past calling.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24.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見,心不想。
25. The darkest hour is that before the dawn.黎明之前天最黑。
26.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滾石不生苔,轉業(yè)不聚財。
27.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28. A bow long bent grows weak.常拉滿弓弓無力。
29.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風平浪靜時,人人能開船。
30. Anger and haste hinder good counsel.氣惱與匆忙,拿不出好主張。
31. Better be unmannerly than troublesome.情愿有失禮貌,不可使人煩惱。
32. 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不進則退。
33. A hero is nothing but a product of his time.時勢造英雄。
34. A long tongue is a sign of a short hand. 舌頭長的人手短。
36. Two sparrows on one ear of corn make an ill agreement.兩雀一穗,相爭不已。
37. Character is the first and last word in the success circle.品德是達到成功的決定條件。
38. It is merry when friends meet.朋友相逢分外親。
39. Book and friends should be few but good.書籍和朋友,在好不在多。
40. 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與他人同樂,更加快樂。
41.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to astray.與其迷路,不如問路。
42.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無論在何方,家是最好的地方。
43. Wit and will strive for the victory. 智慧和意志是勝利的保證。
44. Have an aim in life, or your energies will all be wasted. 人生應有目的,否則你的努力將屬徒勞。
45. Wisdom is only found in truth.唯有在真理中才能找到智慧。
高炮打蚊子;鐵棒磨成繡花針——大材小用
審案完畢——打退堂鼓
鍛造;槍管發(fā)燙——打得火熱
萬戶搗衣聲——打成一片
夏季火燒山——寸草不留
下肢癱瘓;雙腳被縛——寸步難行
人與影子——寸步不離
芭蕉;千年松樹;五月芭蕉——粗枝大葉
分析臉譜——從容就義
三軍過后盡開顏——從容不迫
我也是致富者——綽綽有余
口無遮擋——唇亡齒寒
打嘴仗——唇槍舌劍
二月作詩詩有情;酒助詩興情更濃——春風得意
臨死打瞌睡——垂頭喪氣
帝王后代——垂簾聽政
錢;縫紉職業(yè)——穿針引線
嘉陵江水滔滔——川流不息
諸葛別隆中——初出茅廬
誑;諍——出言不遜
踩水;站出來演講——出頭露面
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虎穴;溺嬰;地獄之門——出生入死
馬到成功——出奇制勝
閻王殿;潛水艇——出沒無常
紙船明燭照天燒——出神入化
冠軍;斷頭臺——出人頭地
吝;白話文;廣交會上簽合同——出口成章
群牛圖;牛魔王現(xiàn)原形;牛魔王醉后狂舞——丑態(tài)百出
龍;聾;裝聾;聾子打鈴——充耳不聞
個個放心——成仁取義
夫妻店——成家立業(yè)
地頭蛇;劉邦項羽過磅——稱王稱霸
好女婿——稱心如意
馬上運百合——車載斗量
1、此地無銀三百兩;賊娃子說夢話 —— 不打自招
2、熟過頭的石榴 —— 不攻自破
3、三天賣兩條黃瓜 —— 不慌不忙
4、瞎子捉迷藏;飛機上張網 —— 捕風捉影
5、一腳踩進泥沼里 —— 不能自拔
6、七尺布攔腰剪 —— 不三不四
7、大姑娘上樓梯 —— 步步登高
8、一把利劍藏袖筒 —— 不露鋒芒
9、耗子啃菩薩 —— 不識大體
10、好心當作驢干肺 —— 不識好歹
11、十二月送蒲扇;三伏天借扇子;臘月買紙扇 —— 不識時務
12、一個跳蚤蹦起來 —— 不知去向
13、鴨子聽雷 —— 不知所云
14、風爆了皮 —— 不治之癥
15、隔著棉被撓癢 —— 不著邊際
16、入蟄的長蟲還了陽 —— 蠢蠢欲動
17、水里按葫蘆 —— 此起彼落
18、一個骰子擲七點 —— 出乎意外
19、頭發(fā)里找粉刺;地毯上找針 —— 吹毛求疵
20、大缸里放針;書桌上的筆筒;夜過巴州嚴顏 —— 粗中有細查
21、一二五六七;打獵忘了帶;說著葫蘆忘了瓢 —— 丟三落四
22、六點鐘的分時針 —— 頂天立地
23、蝎子懷里掛剪刀;中式服裝西式領 —— 獨出心裁
24、八十歲演員扮孩子 —— 返老還童
25、害什么病開什么方 —— 對癥下藥
26、林黛玉的性子 —— 多愁善感
27、年老的老松樹 —— 根深蒂固
28、大舌頭讀報;沒牙佬念文章 —— 含糊其辭
29、七仙女下凡;戲臺上的裝飾;夢中游蘇杭 —— 好景不長
30、七斤面粉調三斤漿糊;水壺熬粥;葫蘆里看地圖 —— 糊里糊涂
31、螳螂捕蟬 —— 黃雀在后
32、拿著鏡子對月亮 —— 回光反照
33、酒醒不見牛肉 —— 悔之晚矣
34、屎殼螂戴墨鏡 —— 昏天黑地
35、木偶流眼淚 —— 假仁假義
36、鄉(xiāng)下不懂天文 —— 見風是雨
37、拾錢不識街坊 —— 見利忘義
38、弟兄分家爭勺子;案板上的買賣 —— 斤斤計較
39、望江亭度中秋 —— 近水樓臺先得月
40、借他的韁繩拎他的驢 —— 將計就計
41、花綢子上繡牡丹 —— 錦上添花
42、粉絲湯里下面條;藤蘿爬在葡萄架上 —— 糾纏不清
43、打葫蘆說葫蘆 —— 就事論事
44、八級工學技術 —— 精益求精
45、辣子一行茄一行 —— 井井有條
46、懸崖上的鮮果;峨眉山上的佛光 —— 可望不可即
47、一棵瓜秧爬滿地 —— 拉拉扯扯
48、一個蘿卜三個坑 —— 留有余地
49、大老小老虎 —— 馬馬虎虎
50、兵營里操練 —— 拿腔做勢
擴展:
有關骨的成語
1、妍皮不裹癡骨:妍:美好;癡:同“媸”,丑陋。美麗的皮膚,然后不包裹丑陋的骨頭。比喻表里如一,秀外慧中。
2、枯莖朽骨:莖:草莖;骨:骨頭??蓍碌牟萸o,腐爛的骨頭。比喻腐朽的事物。
3、敲骨取髓:敲碎骨頭,取出骨髓。①禪宗用語,意指為了求道而不惜自殘身體。②比喻殘酷地剝削。
4、怨入骨髓:恨到骨頭里。形容怨恨到極點。
5、槁骨腐肉:槁:枯干;腐:腐爛??蓍碌墓穷^,腐爛的肉。指死者。
6、一聚枯骨:一聚:一堆。一堆枯朽的骨頭。指人死已久。
7、骨軟筋酥:骨頭軟了,肉也麻了。形容全身乏力,肢體癱軟的樣子。
8、敲骨吸髓:敲碎骨頭來吸骨髓。比喻剝削壓榨極其殘酷。
9、切骨之寒:切骨:徹骨,滲透到骨頭里。形容冷得刺骨。
10、食骨在喉: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11、骨鯁在喉:鯁:魚刺。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
12、骨肉之情:情:感情,情誼。像骨頭和肉那樣親密的的.情誼。指親人間的深厚感情。
13、骨肉之恩:像骨頭和肉那樣親密的的恩情。指親人間的深厚感情。
14、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15、病入骨隨:骨隨:骨髓。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yī)治或事態(tài)嚴重無法挽救。
16、哀毀骨立: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架。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17、痛入骨髓:痛到骨頭里。比喻痛恨或悲傷之極。
18、瘦骨窮?。汉。汗穷^。形容衰老瘦弱的身體。
19、附骨之疽:疽:一種毒瘡。緊貼著骨頭生長的毒瘡。比喻侵入到內部而又難于除掉的敵對勢力。
20、刮骨吸髓:刮開骨頭來吸骨髓。比喻剝削壓迫極其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