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山觀虎斗。
● 著三不著兩。
● 知子莫如父。
● 嘴尖舌頭快。
● 針尖對麥芒。
● 言語妙天下。
● 依樣畫葫蘆。
● 欲速則不達(dá)。
● 右傳之八章。
● 一身而二任。
● 眼不見為凈。
● 心之官則思。
● 先下手為強(qiáng)。
● 小巫見大巫。
● 薰蕕不同器。
● 無巧不成書。
● 習(xí)慣成自然。
● 物以稀為貴。
● 無鹽不解淡。
● 無官一身輕。
一針的時間節(jié)省9 小時。
一個字講是回顧過去。
一年的計劃始于春天。
一個年輕的懶漢,一個老乞丐。
壞消息已翅膀。
門口狗很少咬人。
美麗在于愛的眼睛。
迅速地聽到,緩慢發(fā)言。
遲做總比不做好。
更好地為問路比誤入歧途。
朋友之間是共同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在一起。
一日一蘋果,醫(yī)生遠(yuǎn)離。
一個新的掃帚打掃干凈。
以眼還眼,并以牙還牙。
一個小時在上午值得兩個晚上。
一個古老狗不能學(xué)習(xí)新技巧。
一盎司的'運(yùn)氣比一磅智慧強(qiáng)。
滾石不生苔,轉(zhuǎn)業(yè)不聚財。
雪年,預(yù)示著豐富的一年。 一個健全的心在一個健全的機(jī)構(gòu)。
◆不擔(dān)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磨不煉,不成好漢。
◆木尺雖短,能量千丈。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見強(qiáng)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鋼。
◆水深難見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爭上游。
◆只要自己上進(jìn),不怕人家看輕。
◆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無恒,不怕無成。
◆只給君子看門,不給小人當(dāng)家。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鳥往明處飛,人往高處去。
◆生人不生膽,力大也枉然。
◆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寧可人窮,不可志窮。
◆寧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
◆寧做螞蟻腿,不學(xué)麻雀嘴。
◆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
◆寧愿折斷骨頭,不愿低頭受辱。
◆寧給好漢拉馬,不給懶漢作爺。
◆寧給窮人一斗,不給富人一口。
◆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
◆寧肯給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財。
◆寧打金鐘一下,不打破鼓千聲。
◆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墮志。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上不去的天,沒過不去的關(guān)。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好漢憑志強(qiáng),好馬憑膽壯。
◆好漢不吃悶頭虧,好鳥不鉆刺笆林。
◆好漢做事干到底,好馬登程跑到頭。
◆好男不爭財和產(chǎn),好女不爭嫁時衣。
◆好鼓一打就響,好燈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
◆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
◆谷要自長,人要自強(qiáng)。
◆沒有鋸不倒的樹,沒有敲不響的鐘。
◆窮莫失志,富莫癲狂。
◆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
◆樹老根子深,人老骨頭硬。
◆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草若無心不發(fā)芽,人若無心不發(fā)達(dá)。
◆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貓騎兔。
◆膽大走遍天下,膽小寸步難行。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菜無心必死,人無心必亡。
◆猛虎不處劣勢,雄鷹不立垂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長,志士惜日短。
◆愿為眾人死,不為一人亡。
◆撒網(wǎng)要撒迎頭網(wǎng),開船要開頂風(fēng)船。
中國諺語大全
◆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一人作惡,萬人遭殃。
◆一人不說兩面話,人前不討兩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豬死。
◆一字兩頭平,戥秤不虧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個雞蛋吃不飽,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蕩,鐵怕落爐。
◆人怕引誘,塘怕滲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人靠自修,樹靠人修。
◆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后必然說是非。
◆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人是實的好,姜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刀傷易治,口傷難醫(yī)。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術(shù)不正旁人說。
◆千金難買心,萬金不賣道。
◆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瞇眼菩薩。
◆不怕虎狼當(dāng)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不吃酒,臉不紅;不做賊,心不驚。
◆不圖便宜不上當(dāng),貪圖便宜吃大虧。
◆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歹馬害群,臭柑豁筐。
◆勸人終有益,挑唆害無窮。
◆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
◆打空拳費(fèi)力,說空話勞神。
◆擊水成波,擊石成火,激人成禍。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勸人家圓,不可勸人家離。
◆只可救苦,不可救賭。
◆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fēng)。
◆寧可認(rèn)錯,不可說謊。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寧可無錢,不可無恥。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寧可明槍交戰(zhàn),不可暗箭傷人。
◆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
◆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寧救百只羊,不救一條狼。
◆發(fā)誓發(fā)得靈,監(jiān)房無罪人。
◆皮鞭傷肉,惡語傷心。
◆有話說在當(dāng)面,有事擺在眼前。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當(dāng)著真人,別說假話。
◆行為不正經(jīng),舌頭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知足得安寧,貪心易招禍。
◆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腳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腳踏十字穩(wěn),不怕棒槌滾。
◆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頭坐得穩(wěn),不怕風(fēng)來顛。
◆銀錢如糞土,臉面值千金。
◆清貧常樂,濁富多憂。
◆謊話講不得,莊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貍進(jìn)屋要偷雞。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千學(xué)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jīng)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dān)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yuǎn)。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yáng)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xiàn)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dāng),二回心亮。
◆發(fā)回水,積層泥;經(jīng)一事,長一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馬識路數(shù),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姜辣味大,老人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吃一回虧,學(xué)一回乖。
◆當(dāng)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藥農(nóng)進(jìn)山見草藥,獵人進(jìn)山見禽獸。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干。
◆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經(jīng)得廣,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鄉(xiāng)間問老農(nóng)。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qiáng)弱在于力,萬古勝負(fù)在于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天上無云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認(rèn)理不認(rèn)人,不怕不了事。
◆認(rèn)理不認(rèn)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拓展延伸】
一、中國諺語的淵源及分類
(一)中國諺語的.淵源
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諺語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
中國的諺語源遠(yuǎn)流長,根據(jù)《古謠諺凡例》記載,“謠諺之興,其始止發(fā)乎語言,未著于文字”。說明諺語在文字產(chǎn)生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有了文字之后,才被記錄下來。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先秦古籍中都早已經(jīng)有了諺語的存在,至宋、明、清時期,諺語進(jìn)一步發(fā)展成熟,新中國建立之后,對諺語的研究得到了重視。斯大林曾說:“語言隨著社會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而產(chǎn)生和發(fā)展,隨著社會的死亡而死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諺語在數(shù)量上有增加,且在質(zhì)量上也有飛躍。
(二)中國諺語的分類
1、自然諺語
自然諺語即認(rèn)識自然和總結(jié)自然的諺語。我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農(nóng)業(yè)諺語也異常豐富,有農(nóng)作物、節(jié)氣、耕作等方面的諺語?!吨袊V語資料》中農(nóng)諺占了五分之一。如“稻花要雨、麥花要風(fēng)”;“淺水插秧,寸水返青”等等。
2、社會諺語
社會諺語即總結(jié)社會生活及社會經(jīng)驗的諺語。揭示社會生活中的處事原則及客觀真理,為后來人們處理相關(guān)事件提供參照。如“夫妻反目,猶如狼虎”表明夫妻間要和諧相處,才能促成家庭的和睦。“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表明用合作原則來解決遇到的困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表明再也不敢嘗試曾經(jīng)歷過的痛苦。
3、 表達(dá)情狀的諺語
諺語反映社會生活,表達(dá)了一定的情狀。其反映人們所處時代生活的現(xiàn)狀,反映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且表明人們的喜怒哀樂的情感狀況。如“只許周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表明封建社會,官僚主義對人民大眾的剝削。
4、 成語、俗語和歇后語
《辭?!贰俺烧Z”定義是:“熟語的一種。所指多為特定的轉(zhuǎn)義,有些可從字面解釋,如“萬紫千紅”“乘風(fēng)破浪”;有些要知道來源才能懂,如“患得患失”出于《論語、陽貨》?!薄掇o?!贰八渍Z”定義是:“也叫‘俗話’、‘俗言’?!绷餍杏诿耖g的通俗語句,帶有一定的方言性?!掇o?!贰爸V語”定義是:“熟語的一種。流傳于民間的簡易通俗而富有意義的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爭的經(jīng)驗。
二、中國諺語的語用意義
中國諺語富有豐富的社會意義、情感意義、修辭意義、審美意義和文化傳承意義等。
(一)諺語的社會意義
諺語的社會意義大體上包括對社會生產(chǎn)、社會平等、社會認(rèn)知以及權(quán)勢地位的揭示。社會生產(chǎn)上,通過諺語,農(nóng)民能很準(zhǔn)確的把握農(nóng)時,進(jìn)行收種;社會平等上,主要指古代封建王朝時,一些古諺反映出古代社會對農(nóng)民的剝削壓迫及農(nóng)民迫切希望改變這種狀況,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diǎn)燈”;社會認(rèn)知上,諺語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對自然和社會認(rèn)知的產(chǎn)物,是外部客觀世界和人類認(rèn)知思維能力互動的結(jié)果。
(二)諺語的情感意義
諺語的情感意義指通過諺語能夠反映出人們的情緒,如高興、興奮、憤怒等。語境不同,反映的情感態(tài)度也不同,而語境與人們的交際密切相關(guān),交際語境不同,反映的情感就不同,由此可見,語境不僅是語用學(xué)的核心,也是諺語交際的核心。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表明人多智慧大,是一種贊賞的態(tài)度,而“三個和尚沒水喝”則反映懶惰和依賴的性情,是一種譴責(zé)的態(tài)度。因而語境的不同影響交際時諺語的使用,正確能受益,錯誤則失敗。
(三)諺語的修辭意義
諺語的修辭意義指諺語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更好的展示人們需要表達(dá)的事物及道理的內(nèi)涵。諺語中含有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更加生動形象的表達(dá)諺語要表達(dá)的意義。古代有許多諺語與黃河有關(guān),多數(shù)使用其比喻意義,如“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dá)目的不罷休。修辭的魅力在于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和想象力,加入修辭的作用能更深刻更透徹地理解。
(四)諺語的審美意義
作為一種民間審美文化形態(tài),諺語大多采用民眾的口頭語言,因而顯得生動、活潑、形象、感人。在傳承與完善中,不斷提煉、加工和濃縮,使其變得更為準(zhǔn)確、簡明、精煉。而此特點(diǎn)的實現(xiàn)需靠各種修辭技巧,這就使諺語有了極為鮮明的修辭美,而這種修辭美,給我們帶來了審美感受?!奥犜捖犅暎尮穆犚簟?,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有一種簡潔美。
(五)諺語的文化傳承意義
諺語的文化傳承意義主要指諺語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反映不同歷史時期的史實。在浩瀚的“諺?!崩铮粭l諺語可以折射出一段歷史風(fēng)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指宋朝時期,隨著程朱理學(xué)思想的宣揚(yáng)和普及,讀書考取功名被認(rèn)為是當(dāng)時出人頭地的一條絕佳出路。“要想富,先修路”指上世紀(jì)八十年代,落后的交通制約農(nóng)村經(jīng)濟(jì)發(fā)展,農(nóng)村公路建設(shè)成了那個時期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普遍共識。不同時期諺語表達(dá)了不同的文化社會內(nèi)涵。
附:英語諺語
1. Grasp all, lose all. 樣樣都要,全部失掉。
3. Art improves nature. 藝術(shù)使自然更完美。
4. Every man is the son of his own works.人人都是自己的塑造者。
5. Force can never destroy right. 暴力扼殺不了正義。
6. 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 時光一去不復(fù)返。
7. A wise head makes a close mouth.智者寡言。
8. 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房倒鼠搬家。
9. A little field may grow good corn.耕地雖小,能長禾苗。
11.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12. He that talks much errs much.言多必失。
13. He who respects others is constantly respected.敬人者,人敬之。
14. He who gains time gains all.贏得時間就贏得一切。
15. He is a fool who cannot be angry, but he is a wise man who will not.愚者不會怒,智者不發(fā)怒。
16. Those wh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ir time have none to spare.善用時間者,總覺得時間不夠。
17. He that makes himself a sheep shall be eaten by the wolf.甘心當(dāng)綿羊,早晚要喂狼。
18. None are so blind as those who will not see.不愿看者眼最瞎。
19. He who will seek may find.有追求必有所得。
20. He who knows nothing but pretends to know everything, is indeed a good-for-nothing.不懂裝懂,一事無成。
21. He is a good friend that speaks well of us behind our back.背后說我們好話的人才是好朋友。
22. Let sleeping dogs lie.莫惹事生非。
23. A word spoken is past calling.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24.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見,心不想。
25. The darkest hour is that before the dawn.黎明之前天最黑。
26.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滾石不生苔,轉(zhuǎn)業(yè)不聚財。
27.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28. A bow long bent grows weak.常拉滿弓弓無力。
29. 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 風(fēng)平浪靜時,人人能開船。
30. Anger and haste hinder good counsel.氣惱與匆忙,拿不出好主張。
31. Better be unmannerly than troublesome.情愿有失禮貌,不可使人煩惱。
32. 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不進(jìn)則退。
33. A hero is nothing but a product of his time.時勢造英雄。
34. A long tongue is a sign of a short hand. 舌頭長的人手短。
36. Two sparrows on one ear of corn make an ill agreement.兩雀一穗,相爭不已。
37. Character is the first and last word in the success circle.品德是達(dá)到成功的決定條件。
38. It is merry when friends meet.朋友相逢分外親。
39. Book and friends should be few but good.書籍和朋友,在好不在多。
40. Joys shared with others are more enjoyed.與他人同樂,更加快樂。
41.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to astray.與其迷路,不如問路。
42.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無論在何方,家是最好的地方。
43. Wit and will strive for the victory. 智慧和意志是勝利的保證。
44. Have an aim in life, or your energies will all be wasted. 人生應(yīng)有目的,否則你的努力將屬徒勞。
45. Wisdom is only found in truth.唯有在真理中才能找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