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釋義】: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別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陽關(guān)之后,就再也難見老朋友了。
賞析:
此詩以“渭城曲”為題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學(xué)研究會常務(wù)理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劉學(xué)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diǎn),環(huán)境氣氛。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fēng)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俺辍痹谶@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長,剛剛潤濕塵土就停了。從長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車馬交馳,塵上飛揚(yáng),朝雨乍停,天氣晴朗,道路顯得潔凈、清爽?!皼泡p塵”的“浥”字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很有分寸,顯出這雨澄塵而不濕路,恰到好處,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yuǎn)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yáng)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楊柳,更是離別的象征。選取這兩件事物,自然有意關(guān)合送別。它們通??偸呛土b愁別恨聯(lián)結(jié)在一起而呈現(xiàn)出黯然銷魂的情調(diào)。而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灑洗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fēng)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yáng),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說“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傊?,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gòu)成了一幅色調(diào)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但卻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調(diào)?!拜p塵”、“青青”、“新”等詞語,聲韻輕柔明快,加強(qiáng)了讀者的這種感受。
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yán)格限制。這首詩,對如何設(shè)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jié)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guān),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作者像高明的攝影師,攝下了最富表現(xiàn)力的鏡頭。宴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很長一段時間,釀滿別情的酒已經(jīng)喝過多巡,殷勤告別的話已經(jīng)重復(fù)過多次,朋友上路的時刻終于不能不到來,主客雙方的惜別之情在這一瞬間都到達(dá)了頂點(diǎn)。主人的這句似乎脫口而出的勸酒辭就是此刻強(qiáng)烈、深摯的惜別之情的集中表現(xiàn)。
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yùn)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guān)”。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guān),和它北面的玉門關(guān)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nèi)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國勢強(qiáng)盛,內(nèi)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guān)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dāng)時陽關(guān)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fēng)物與內(nèi)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陽關(guān)”,雖是壯舉,卻又不免經(jīng)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dú)行窮荒的艱辛寂寞。因此,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作者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yuǎn)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對于送行者來說,勸對方“更盡一杯酒”,不只是讓朋友多帶走自己的一分情誼,而且有意無意地延宕分手的時間,好讓對方再多留一刻?!拔鞒鲫栮P(guān)無故人”之感,不只屬于行者。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這種場合,往往會出現(xiàn)無言相對的沉默,“勸君更盡一杯酒”,就是不自覺地打破這種沉默的方式,也是表達(dá)此刻豐富復(fù)雜感情的方式。作者沒有說出的比已經(jīng)說出的要豐富得多??傊?,三四兩句所剪取的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yùn)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shù)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釋義】:一陣新雨過后,青山翠谷越發(fā)顯得靜幽,夜幕降臨,涼風(fēng)習(xí)習(xí),更令人感到秋意濃厚。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盡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長留。
賞析:
王維《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fēng)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fēng)尚,表現(xiàn)了作者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詩的開頭兩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作者用大手筆勾畫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畫卷。其清新、寧靜,淡遠(yuǎn)之境如在目前。一個“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萬物空靈之美。作者隱居于此是何等的閑適,如此描繪山水田園之典型環(huán)境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滌后的松林,一塵不染,青翠欲滴;山石顯得格外晶瑩、剔透新亮;就連月光也像被洗過一樣,極其明亮皎潔;山雨匯成的股股清泉頓時流淌于拾級而上的石板上,又順著山澗蜿蜒而下,發(fā)出淙淙的清脆悅耳的歡唱,好似宛轉(zhuǎn)的“小夜曲”奏鳴?!罢铡迸c“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仿佛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作者也仿佛覺得自己也被洗凈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如水月鏡般不可湊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禪意非隱居者莫屬。蘇軾把此聯(lián)譽(yù)為“詩中有畫”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來作者由寫景轉(zhuǎn)為寫人。在這幅山水畫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們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爸裥鷼w浣女,蓮動下漁舟”,此二句均為寫人——“浣女”、“漁夫”的活動的畫面。作者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刹皇敲矗仁且归g,又被竹林遮擋,怎么能見到浣洗完衣服歸來的女人們呢!然而,竹海之中傳來的女人們緩步挪移時撥動夜露浸潤的翠竹,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又伴著她們銀鈴般的笑聲,好一派歡聲笑語的喧鬧竟打破了如此寧靜的夜空;再聽水面蓮葉波動,漁舟順流而下,這便是漁夫要乘著今晚的月光去捕魚。作者觸景生情,感慨油然而生:山民們戴月而作,隨性而起,這般勤勞、樸素、開朗的性格,遠(yuǎn)比宦途官場清明、純凈得許多。這些細(xì)節(jié)無不傳達(dá)出作者不僅喜愛這兒的景美,更喜愛這里的人美。這就很自然地給結(jié)句作了有力的鋪墊。
尾聯(lián)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是作者有感而發(fā)。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來。王孫指作者自己,這是作者對《楚辭·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詩意的反其義而用之。說山居的景色特別留人。正如作者在《青溪》所言:“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逼湎矚w自然,厭惡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總之,這首山水田園詩畫山繡水,清新寧靜,于詩情畫意中寄托了作者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含蘊(yùn)豐富,耐人尋味。
《欒家瀨》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
跳波自相漸,白鷺驚復(fù)下。
【賞析】
山谷中的溪水,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xiàn)一深潭,有時出現(xiàn)一淺瀨。所謂瀨,就是指從石沙灘上急急溜瀉的流水。這流水雖然湍急,但明澈清淺,游魚歷歷可數(shù),鷺鷥常在這里覓食。它把腿腳靜靜插在水中,樹枝似的一動不動,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魚游到嘴邊,才猛然啄取。正當(dāng)鷺鷥?nèi)褙炞⒌氐群虻臅r候,急流猛然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撲漉”一聲,展翅驚飛。當(dāng)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安詳?shù)仫w了下來,落在原處。于是,小溪又恢復(fù)了原有的寧靜。
這首小詩寫的就是這么一個有趣的情景?!帮S颯中”,這一句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是緊要之筆。因為有這場,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濺起跳珠,驚動白鷺?!皽\淺石溜瀉”,正面描繪欒家瀨水流的狀態(tài)?!皽\淺(jiān間)”,同“濺濺”,水流急的樣子。“瀉”字也極傳神,湍急的流水從石上一滑而過,一瀉而逝。正因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擊、“跳波自相濺”的奇景。前三句,實際上都是為第四句作鋪墊,為烘托“白鷺驚復(fù)下”而展開的。白鷺受驚而飛,飛而復(fù)下,這是全詩形象的主體,作者著意描寫的也就是這場虛驚。作者巧妙地以寧中有驚、以驚見寧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白鷺驚復(fù)下”的一場虛驚來反襯欒家瀨的安寧和靜穆。在這里,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寧靜生活。這正是此時走出政治漩渦的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描寫下雨的名家散文篇一
早年為了學(xué)寫古詩,曾買過一部線裝本的《詩韻合壁》,一函共6冊,字體很小,內(nèi)容很多。除了供查詩韻外,它還把各種物象、各種情景、各種心緒分門別類,纂集歷代相關(guān)詩句,成了一部頗為齊全的詩歌詞典。過去文人要應(yīng)急寫詩時,查一直,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幾首來。但是毫無疑問,這樣寫出來的詩都是不值一讀的。只有在不帶寫詩任務(wù)時隨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國詩化語詞的多方匯集,才有一點(diǎn)意思。
翻來翻去,眼下出現(xiàn)了“夜雨”這一名目,那里的詩大多可讀。既然是夜間,各種色相都隱退了,一切色彩斑斕的詞匯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間十分逼仄,任何壯舉豪情都鋪展不開,詩句就不能不走向樸實,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隱著名的《夜雨寄北》堪稱其中典范。
光聽著窗外夜色中時緊時疏的雨聲,便滿心都會貯足了詩。要說美,也沒有什么美,屋外的路泥濘難走,院中的花零落不堪,夜行的旅人渾身濕透。但正是在這種情境下,你會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囂一時澆滅,天上人間只剩下了被雨聲統(tǒng)一的寧定,被雨聲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歸位,死心塌地地在雨簾包圍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總是特別專注,特別遙遠(yuǎn)。
夜雨款款地剝奪了人的活力,因此夜雨中的想象又格外敏感和畏怯。這種畏怯又與某種安全感拌和在一起,凝聚成對小天地中一脈溫情的自享和企盼。在夜雨中與家人圍爐閑談,幾乎都不會拌嘴;在夜雨中專心攻讀,身心會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會思念到立即尋筆寫信;在夜雨中挑燈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對富而立。黯淡的燈光照著密密的雨腳,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熱氣呵成一片迷霧。你能看見的東西很少,卻似乎又能看得很遠(yuǎn)。風(fēng)不大,輕輕一陣立即轉(zhuǎn)換成漸瀝雨聲,轉(zhuǎn)換成河中更密的漣漪,轉(zhuǎn)換成路上更稠的泥濘。此時此刻,天她間再也沒有什么會干擾這放任自由的風(fēng)聲雨聲。你用溫?zé)岬氖种竸澣ゴ吧系撵F氣,看見了窗子外層無數(shù)晶瑩的雨滴。新的霧氣又騰上來了,你還是用手指去劃,劃著劃著,終于劃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夜雨是行旅的大敵。倒不是因為夜間行路艱難,也不是因為沒有帶著雨鞋和傘。夜雨會使旅行者想家,想得很深很深。夜雨會使旅行者企望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遠(yuǎn)、孤苦的處境,顧影自憐,構(gòu)成萬里豪情的羈絆。
不是急流險灘,不是崇山峻嶺,而是夜雨,使無數(shù)旅行者頓生反悔,半途而歸。我不知道法顯、玄奘、鄭和、鑒真、徐霞客他們在一次次夜雨中心境如何,依我看,他們最強(qiáng)的意志,是沖出了夜雨的包圍。
如我無用之輩,常常會在大雨如注的夜晚,躲在鄉(xiāng)村旅店里,把地圖拿出來細(xì)細(xì)查看。目光在已經(jīng)走過的千里之間來回,癡想著其間在夜幕雨帳籠罩下的無數(shù)江河和高山。這樣的夜晚,我常常失眠。為了把這種沒出息的惰怠心緒驅(qū)趕,我總會在夜雨中邀幾個不相識的旅人長時間閑談。
但是,真正讓心緒復(fù)歸的,完全不是這種談話,而是第二天晴朗的早晨。雨后的清晨,鋪天蓋地奔瀉著,讓人幾乎把昨夜忘卻;又不能完全忘卻,留下一點(diǎn)影子,陰陰涼涼的,添一份淡淡的惆悵。
在人生的行旅中,夜雨的魅力也深可尋探。
我相信,一次又一次,夜雨曾澆熄過突起的野心,夜雨曾平撫過狂躁的胸襟,夜雨曾阻止過一觸即發(fā)的爭斗,夜雨曾破滅過兇險的陰謀。當(dāng)然,夜雨也所折過壯闊的宏圖、勇敢的進(jìn)發(fā)、火燙的情懷。
不知道歷史學(xué)家有沒有查過,有多少烏云密布的雨夜,悄悄地改變了中國歷史的步伐。將軍舒眉了,謀士自侮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靜了,俠客止步了,戰(zhàn)鼓停息了,駿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斷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錨了,酒氣消退了,狂歡消解了,呼吸勻停了,心律平緩了。
描寫下雨的名家散文篇二
一個多星期以來,老是下著連綿不斷的牛毛雨,心里充滿了抑郁、煩悶和憤慨。
是的,別人在雨天只有煩悶和苦惱,而我卻有憤慨的!我詛咒這梅雨似的天氣,它喚起了我創(chuàng)痛的回億。雖然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曾熱烈地希望過下雨,但那是另一種心情,而且我所希望的是傾盆的大雨,而不是絲絲的牛毛雨。記得我第一次踏上廣西的地界,那是初抵梧州的第二天,我們和朋友到洞天吃晚飯,去時還看到美麗的晚霞掛在西邊的山上,不料吃了飯回來,已是大雨滂沱,滿街成了江河了。
除開我,他們?nèi)齻€人都很著急,尤其那位女朋友穎,更后悔沒有帶傘出來。我卻暗暗地高興,不管他們討厭不討厭,終于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樣的雨,下得痛快極了,但希望明天就天晴?!?/p>
“廣西的氣候,在一小時內(nèi),常常會變化三四次的,也許今晚上你們就可看到月亮哩。”
致深先生的預(yù)言,雖然沒有兌現(xiàn),晚上仍繼續(xù)著下雨,但第二天的確是個好晴天。
來南寧將近三個月了,除了感到這兒缺少山水之美,像生活在沙漠中一般的枯燥外,對于氣候,我似乎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原因是南寧的氣候很合我的脾胃,常常在晴天突然下起大雨來,但下過立刻又晴了,這是使我最高興最痛快的。不料最近一個多星期來,討人厭的牛毛雨日夜地下個不停,說句過火一點(diǎn)的話,有時煩惱到了極點(diǎn),恨不得立刻離開這兒跑向那有陽光或者正下著狂風(fēng)暴雨的地方去!
起初,在牛毛雨初下的`第一天,我不但絲毫都不覺討厭,而且一到下課,我便椅在欄桿邊,欣賞那幅富有詩意的煙雨蒙蒙的畫圖。
從小樓的東邊望去,有一條由鄉(xiāng)下直通城市的小石徑,那是和一條終年黃濁的溪水平行的,彎彎曲曲,一直通到綠樹叢里便遮斷了去路,望過去,好似那邊有一座深邃的森林。這路不知還有多長,在森林中不知藏著有多少稀奇的神秘的景物。每每看到由鄉(xiāng)下挑著青菜到市上售賣的村婦,在樹叢里消失她們的影子時,我會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惆悵。
溪水上架著一條小小的板橋。天晴的時候,五點(diǎn)半鐘便看見有小姑娘或老太婆在橋下洗菜搗衣了;雨天雖然這么早看不見她們的影子,捕魚人卻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們披著用棕葉編成的雨衣,戴著一頂蒲葉的斗簽,蹲在溪邊,聚精會神地注視著網(wǎng)。這情景,簡直是一首詩,一幅畫的材料。更有趣的是,每當(dāng)他用力拖起沉重的網(wǎng)來時,我總是伸長脖子去望他——其實網(wǎng)里有沒有魚,我是看不清楚的——有時望到他的手在動了,從網(wǎng)里抓到了什么丟進(jìn)簍子里去,我便替他高興,不期然地微笑起來,不管那握在他手里的是小魚或者蝦子,但對于他總是生利的東西。如果當(dāng)他舉起網(wǎng)來,看了一下重新又把網(wǎng)沉下水里的時候,我的心也不由得感到微微的失望,這不知是種什么心理,也許因為我小時候喜歡撈魚,而且希望每次都不落空,所以以自己的心理來代替他人呢!
小樓的南面,就是種著蔬菜和蕃薯的土坡,那里有連接著的茅屋三間,還有一間上面補(bǔ)著瓦而周圍卻用茅草圍著,破爛不堪的小屋子。從沒有看到有人出進(jìn),也許這是堆肥料或者養(yǎng)雞豬的地方?
篇一:《漂來的狗兒》P34—50
我欣賞的句段:
伸進(jìn)河水中勞作的手同樣不好受,五根手指活像被烏魚的嘴巴狠狠咬了一口,疼得鉆心透骨,咝咝地吸氣。拔出水一看,五根指頭成五根蘿卜,彎也彎池,并又并不攏。迎風(fēng)張開嘴,把手指輪番著送進(jìn)嘴里含一含,嘴巴里像有冰棍在融化,指骨縫縫里有無數(shù)螞蟻在啃咬,說不出的那股子難受。自己心疼自己,鼻子一酸,眼淚就撲簌簌地流下來了。
賞析:
??!兒時的回憶,兒時的情形,總是讓人難以忘懷。作者也不例外,從自己童年那珍珠般閃光的大海中,拾起一枚小小的貝殼,因為這里頭歌唱著童年的心酸事兒,盡管它是那么的讓人心痛如麻,但是在作者筆下,這些事兒卻略略傾訴著一絲回味,一絲憧憬。是啊,這畢竟是作者兒時的一個片段,不管酸甜苦辣,都失一不可。再看作者恰當(dāng)?shù)倪\(yùn)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小時候因為在冬天還要去水碼頭洗碗筷把手凍得不堪入目而傷心落淚的這么芝麻粒兒的小事,描寫得處處生情,把我那顆同情心一次又一次地牽入到書中。所以,親愛的同學(xué)們,不要為寫
篇二:《漂來的狗兒》P16—30
我欣賞的句段:
豁嘴嬸嬸的個頭很小,不是那種嬌小玲瓏的小,是精瘦干癟的小。她的頭發(fā)稀稀拉拉,在她生氣罵街的時候,一根根青筋就在脆薄發(fā)紅的頭皮下突突地跳著,像是盤纏在一起的小蛇,看上去讓人心驚肉跳。她的臉盤更是小得像一張菠菜葉子,皮膚蠟黃,顴骨高高地凸出來,臉頰處又干巴巴地縮進(jìn)去,襯得她那張豁嘴無比巨大,瞥一眼有觸目驚心之感。
賞析:嘿嘿!這豁嘴嬸嬸還真是潑辣!嘖嘖,你瞧瞧,她那干癟的身體,心驚肉跳的面孔,在作者筆下熠熠生輝,即讓人感到農(nóng)村寡婦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因為營養(yǎng)不良才促使她變得干老而有點(diǎn)為她擔(dān)憂,又多為明顯的體現(xiàn)出了嬸嬸性格上的尖刻,用簡明的語句圍繞罵街這件事情,便突為顯之。哇!作家就是作家,看看,多么形象、精煉的描寫?。“?,掐指數(shù)一數(shù),呀!世界上有數(shù)也數(shù)不盡的作家名呢!看來啊,要從作家們的筆下學(xué)東西,還真得花時間下苦功夫??!不過,沒關(guān)系,人們不是常說:“活到老,學(xué)到老嗎?”
篇三:《親親我的媽媽》P110—120
我欣賞的句段:
泡桐樹的小苗昨天才到窗臺,今天已經(jīng)躍起過了窗玻璃的中腰,樹葉鋪張著像一把葵扇。從陰溝爬出來的黏黏蟲吸飽了水分,躲在墻角處,肥大得像一條幼小的鯰魚。巨大的壁虎趴在對面屋檐下,遠(yuǎn)看還以為是一只出逃的寵物蜥蜴。傍晚,雨水總要有一會兒間歇的時間,蚊蟲就黑壓壓地集體出動,在一人高的空間里飛舞,一團(tuán)滾過來,一團(tuán)滾過去,或者一團(tuán)壓著一團(tuán),一團(tuán)沖散另一團(tuán),像不斷轉(zhuǎn)動的哪吒的風(fēng)火輪,恣意得要命。
賞析:
讀著讀著,我的腦海里便不斷涌出了那陰沉沉的畫面:本來明艷活亮的小樹苗變得深沉、幽暗;原本很少見的黏蟲,全都溜了出來,讓人越發(fā)覺得惡心;就連那平時都是躲藏在一角的大蜥蜴,密密麻麻的蚊蟲也跑出來呼吸呼吸雨的滋味。這些讓我也感到陰暗中讓人覺得潮濕的難受描寫,無不在述說著雨下得有多少大,多少猛。咦?這就奇怪了,為什么這段話中沒有提到半個雨的描寫,也讓人感到大雨給環(huán)境帶來的昏暗呢?哈哈,告訴你吧,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手法,叫做側(cè)面描寫,是通過次要生物的靈活描寫來襯托出主要生物的特征。同學(xué)們,大家又學(xué)到了一種寫作手法了吧,因此,我們一定要記著多讀書,讀好書,讓自己肚子里的“墨水”越積越多吧!
篇四:《漂來的狗兒》P52—63
我欣賞的`句段:
用竹籃子撈魚是我們的一絕。魚是很小很小的魚,小得只看見眼睛,看不見身子。它們才剛剛破卵而出,成群結(jié)隊地想著漂上水面見見世面呢,就被眼尖的我們盯上了。這時候,兩腿站在水中,兩只手緊抓住籃把,屏住呼吸,一動不動,耐心等著傻魚兒游近,眼疾手快,竹籃子“啪”的一聲落水,“嘩”的一下子提起。哈,看這驚慌失措的小東西啊,它們簡直不知道世界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賞析:
哇哦!你用過竹籃子撈小魚嗎?你有過這樣樂趣無窮的經(jīng)歷嗎?唔,想必沒有。像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不怎么與大自然接觸的。因此,我讀著讀著,眼珠子都“饞”得掉下來。啊!好羨慕作者小時候的那些樂事兒呀!哎!先別管這段話吊不吊人“眼珠”了!來看看作者重點(diǎn)描寫“我們”捕魚時的一系列動作和神態(tài)吧。喲!“站”“抓”“眼疾手快”好一群機(jī)靈的孩兒們,還真是專注,有耐心呀!嘿嘿!作者把魚兒撈到手了,那么你呢?有時間呀,讓爸爸媽媽也帶著你去鄉(xiāng)村田野走一走吧!去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吧!說不定你會有新發(fā)現(xiàn)哦!
篇五:《親親我的媽媽》P100—110
我欣賞的句段:
雨從一開始就下得昏天黑地。天空像是被巨人奧特曼踩通了一個沒邊沒沿的窟窿,白花花的大水從窟窿里傾瀉而下,轉(zhuǎn)眼間就把江湖河海灌了個飽。城市在消遣漂浮起來,好像在洗澡盆里滴溜溜打轉(zhuǎn)的玩具積木。
賞析:
我們學(xué)過一句讀書名言:“經(jīng)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边@一段話“紙面上”用各種好詞,比喻句,夸張生動地描寫,體現(xiàn)出了雨下得有多少大,其實“紙背面”卻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了作者當(dāng)時因為雨而不自覺地感到一點(diǎn)憂傷、愁悶,筆尖里流露下來的話語中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愁。她的這種寫作手法既具體生動,又引人深思,真是讓人敬佩。
篇六:《漂來的狗兒》P81—90
我欣賞的句段:
比如說吧,從前她的頭發(fā)很少會梳理整齊,也可能成年累月都洗不到一次,頭發(fā)結(jié)成一疙瘩一疙瘩的,在頭頂上亂糟糟地蓬著,天氣暖和的日子里散發(fā)出一股濃濃的漚餿味。有段時間甚至還生了頭虱,有事沒事就見她兩只胳膊舉著,使勁抓頭,抓出嚓嚓的聲音,讓人聽著齒縫發(fā)冷。有一回,她坐在我家飯桌邊,就這么抓著抓著,一只灰白色的頭虱,居然被她抓掉下來,落到桌面上,身子一聳試圖逃竄。
賞析:
哎呀嘵!大家瞧瞧吧!這就是不講衛(wèi)生的后果,發(fā)臭、長頭虱的孩子,人人見了都會覺得厭惡,心煩。我啊,真是為文中的“她”——狗兒倒吸冷氣,要是再這么長年累月的下去話,她整個人啊都不知道粘上了多少細(xì)菌,嚴(yán)重的說還可能染上什么病毒呢!所以呀,咱們可不能像她這樣,一定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哦!再回過頭來,細(xì)細(xì)口味這段話,嗯——“嘗”出來了,作者充分地運(yùn)用了“舉例子”這種寫作手法,把要表達(dá)的事情清清楚楚地流露出來,因此這段話在作者的“點(diǎn)睛”之筆下,也就顯得活靈活現(xiàn),讓人回味無窮……
篇七:《查理九世》P35—91
我欣賞的句段:
光禿禿的樹木努力向上伸展著枯朽的枝條,卻掙脫不了黑暗的束縛,仿佛一個個地獄深淵里張牙舞爪的冤魂,使盡力氣想要抓來一個替死鬼。
賞析:
書,能帶給人知識,這段話生動地描寫了黑暗中樹木的陰森恐怖,雖然只有區(qū)區(qū)幾句話,卻把恐懼的氣氛通通帶到了我周圍,仿佛那些樹木就在我身邊。
奮不顧身下站著一個女人,臉色蠟黃,身材干瘦,一頭稻草似的枯發(fā)在風(fēng)中搖曳不停,身上的衣服略微肥大,雞爪子般的雙手從兩管寬松的衣袖里伸出來,活像一只外出捕食的老蝙蝠。
賞析:知識是一點(diǎn)點(diǎn)積累起來的,我從這段話中又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