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在一起》觀后感1
今天,我觀看了一個微電影——《和你在一起》,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馬佳佳的媽媽生病了。而這時,有一個同學(xué)要跟她競爭中隊長之位。因為她的善良和孝順,使她最終當(dāng)上了中隊長的故事。
最讓我感動的是馬佳佳發(fā)現(xiàn)她媽媽生病之后,每天邊上學(xué),邊照顧媽媽。放學(xué)后,她總是早早地回家,為媽媽做家務(wù)。一個小小的女孩子,卻能支撐起整個家,她這種孝敬父母的品質(zhì)讓我敬佩。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媽媽暈倒在家中時,哭喊著:“媽媽,你醒醒。媽媽,你怎么了?”這一遍遍焦急地呼喊聲,更體現(xiàn)出她對媽媽濃濃的愛。同學(xué)們知道了馬佳佳媽媽住院的當(dāng)天是馬佳佳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電話中為她唱了一首生日歌。這歌聲寄托著同學(xué)們對馬佳佳生日的深切祝福和對她美好品質(zhì)的敬佩。這美妙感人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我。結(jié)尾同學(xué)們大聲說道:“馬佳佳,我們和你在一起!”我不禁感嘆:這是多么團結(jié)的一個班集體呀!馬佳佳孝順的品質(zhì)令我敬佩,而這個團結(jié)的集體也深深地打動著我。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
觀看了這部電影,使我受益匪淺。馬佳佳那孝順的品質(zhì)使她不容置疑地當(dāng)上了中隊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能做到“孝順”這二字嗎?“孝順”是中華少年的美好品質(zhì)。我們要學(xué)習(xí)這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家里多幫幫父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減輕父母的負擔(dān),像影片中的馬佳佳一樣孝順父母。并且要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孝順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讓我們多孝敬父母吧!
《和你在一起》觀后感2
當(dāng)耳邊傳來悠揚的小提琴的聲音,便讓我回想起電影《和你在一起》的場景。小提琴天才曉春和他的父親四處奔波學(xué)習(xí)小提琴追求夢想的故事。貫穿了整個影片的是曉春的父親劉成對他的深深的愛和殷切的期望。從中我得到很多愛和感恩的東西。
劉曉春年幼時就拉小提琴,十三歲身擁不少令人稱羨的小提琴比賽的獎狀。對于這位敏感有沉默的少年,這個樂器一直是他最喜愛的表達方式,是與他從未謀面的母親之間一種最珍貴的聯(lián)系,而母親是他獲取靈感的源頭。他的'父親劉成是一個普通的廚師,深以曉春為傲,為了讓兒子擁有更大的成功,于是劉成帶著曉春前往北京參加比賽。
這個電影是一部關(guān)于“愛”的電影。不管是劉成辛苦奮斗為曉春成才的艱辛,還是放下尊嚴(yán)和面子,低聲下氣地去求各個名師。他為曉春的成就而喜,也因為曉春的哭而疼。他只懂得如何去付出,卻不打算得到什么。這種愛是無私的,直到劉成明明知道曉春的成功會讓他越行越遠,他也甘愿成就孩子。更為之感動的是,劉曉春并不是劉成的親生兒子,劉成卻為他的夢辛苦了一輩子。這便是愛,來源于父母無私無悔的愛。
當(dāng)我們心中有感恩的時候就能抵擋仇恨,更多的付出,從而心中充滿幸福。
《和你在一起》觀后感3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中央電影頻道的一個電影——《和你在一起》,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電影。
影片的主人是一對父子,兒子叫陳小春,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來自鄉(xiāng)下的父子倆,到北京去,是讓13歲的兒子專門學(xué)小提琴的。父親天天都守著兒子小春練習(xí),一刻也停歇不得??粗愋〈耗瞧v不堪的模樣,我不由得對他父親產(chǎn)生了憎恨之情。
電影仍在繼續(xù)。父親苦苦哀求了很久,一位教授才勉強答應(yīng)了教陳小春。小春雖然拉得很好,卻沒有感情,教授不得不向小春透露小春父親告訴他的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小春并不是他父親的親生女兒!小春是他從火車站撿來的,而那把小提琴就是他的親生父母放在小春旁邊的。因為怕小春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所以爸爸一直瞞著兒子,并告訴他在他兩歲時,他的媽媽就病逝了,那把小提琴是媽媽的唯一遺物。這時,我為我剛才的想法感到羞愧。這是一位品德多么高尚的父親?。∷恍南胱屵@個撿來的兒子把小提琴練好,將來能在社會中有地位,不至于像他一樣,只能在農(nóng)村下地種田。
就在小春要開始比賽小提琴的同時,父親在火車站準(zhǔn)備回老家。小春終于控制不住自己了,放棄了比賽,拿著小提琴直奔到火車站,與父親緊緊擁抱在了一起。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電影??!
我的父親是個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可是他卻時刻都愛著這個家。他修理過汽車,賣過燒烤,在雪寶公司上過班,現(xiàn)在在紅河谷餐廳會計,又在自己送液化氣。聽媽媽說,在我兩三、歲時,爸爸在汽車修理廠上班,效益不好,媽媽所在的公司效益也不好。我家那時生活合很艱苦。爸爸為了多掙點兒錢,晚上拖著疲憊的身子在街上賣起了燒烤,經(jīng)常都賣到凌晨2、3點鐘,甚至有時還賣通宵。生意好的時候賺二、三十元錢,而生意不好時,只賺幾元錢?,F(xiàn)在雖然好多了,但爸爸卻很累,有時送液化氣搬著50多斤的罐子到5、6樓。雖然這么辛苦,可這么多年他一句怨言都沒有。我知道他這全是為了我,長大能夠成為有用之才。在我的心里,我的爸爸永遠是一個偉大的爸爸,一個好爸爸。
有時候父愛就是沉默,需要你去細心地觀察、體會,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眼前的一切,深愛著自己的爸爸。
《和你在一起》觀后感4
耳邊總是回蕩著一陣陣漫長而又優(yōu)雅的小提琴聲。我在想,琴聲如此的動人,我忘得了嗎?是的,如此美妙的聲音,實在是讓我始終都難以忘懷,聲音久久在回蕩……這琴聲,總能讓人可以想起什么事情,一些回憶。
故事中的主人公,劉曉春。是一名小提琴天才。年齡僅僅十三歲。就得到過許多小提琴的獎狀。曉春從小被自己的父母拋棄,被劉成(就是現(xiàn)在的父親———養(yǎng)父)帶大。在劉成撿到劉曉春時,身旁有一個小提琴,從那時,劉成就覺得這個小提琴,跟曉春肯定有離不開的關(guān)系。并在很小時,告訴曉春這是他媽媽留下來的東西,一定要練好它。于是,曉春就拼命練啊練。一直到他現(xiàn)在,13歲了。后來劉成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才能讓曉春的前途發(fā)展得更好,在這種想法下,劉成帶著小春來到了北京。
曉春來初到時,遇見了一個“姐姐”叫莉莉。莉莉常常熱情的邀請曉春到她家去拉琴,曉春慢慢的喜歡上了莉莉姐。此時,父親劉成為曉春找到了一個好老師。叫江老師,江老師對曉春十分好,對他是如同親生孩子一樣其實曉春的父親就是江老師)。一段時間之后,曉春覺得江老師對他很好,便非常努力地學(xué)習(xí)小提琴。誰知,劉成有改變了主意,無論是什么都好,曉春都不開心。后來他還是轉(zhuǎn)到了劉成看重的那個老師家,并且跟一個女孩比賽,但是曉春勝利了,準(zhǔn)備演出時,曉春突然去找劉成了。
雖然曉春知道了劉成不是自己的親生爸爸,但是感恩勝過自己的怨恨,讓我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感覺,說是一種感恩與愛的感受能戰(zhàn)勝一切的感覺??傊?,有愛的人總是能把怨恨轉(zhuǎn)為感恩。
《和你在一起》觀后感5
第一次心靈被如此震撼,久久不能平靜:那雙眼睛和流淌著淚水的臉頰……
周五,我看了《和你在一起》這部影片,那激昂的提琴聲使我拿起筆的手都在顫抖。影片的主人公春兒是一個13歲的男孩,自小拉琴。貧寒的父親,為了兒子的前途,帶著他來到北京。在小提琴比賽上,春兒得了第五名,獲得了進入小提琴學(xué)校的機會。但是因為沒有北京戶口,他不能入校。一位姓江的老師告訴春兒的父親:這孩子本可得第一名的,可是在北京沒有戶口,琴拉得再好也不頂用。好心的江老師決定教春兒拉琴,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春兒還遇到了一位大姐姐,對他很好,當(dāng)這位大姐姐受到感情創(chuàng)傷的時候,春兒賣掉了小提琴,給大姐姐買了一件她心儀已久的衣服。而恰好此時父親給他請到了一位著名的提琴老師——余老師,但小提琴沒有了……這幾乎斷送了春兒的前途。經(jīng)過一番波折,余老師被大姐姐所感動,免費讓春兒學(xué)琴,還送了他一把琴。出國預(yù)選賽到了,余老師看到了春兒的潛力,決定讓他代替自己的學(xué)生參賽。
為了激發(fā)春兒的情感,余老師把春兒的身世告訴了他。原來他是養(yǎng)父從火車站揀回來的,那把琴當(dāng)時就在他身邊,因此養(yǎng)父認(rèn)為這一定是他父母的愿望,于是千方百計讓他學(xué)琴。為了掙錢讓春兒留在北京,養(yǎng)父此時就要獨自回老家了。知道了身世的春兒,把參賽的機會讓給了別人,自己向火車站奔去……他找到了養(yǎng)父,為他在車站拉了一首曲子,琴聲激昂,似乎訴說著對養(yǎng)父的深情,淚水流淌在春兒的臉龐……曲終,春兒和養(yǎng)父深情地相擁在一起,不再分離。
我的心之所以被震撼,是因為我感到了幸福,非同一般的幸福,是那份執(zhí)著的親情,是音樂為生活帶來的色彩。我的心被音樂所感動,我觸摸到了音樂中流淌出的情感,感受到了親情、友情、師生情。如同跳躍的音符一樣,充滿了愛和幸福。原來,家人、朋友、師生的關(guān)愛就是幸福。我像春兒一樣有幸福的提琴和展示我幸福的舞臺,在我心里有幸福的音樂,可我以前不曾仔細地感受……
真想知道后來春兒成功了沒有。就算他沒有成為演奏家,他也是成功的,他讓我感受到幸福的花苞在幸福的舞臺綻放,讓我們永遠和幸福在一起,和你在一起。
《和你在一起》觀后感6
這是一部關(guān)于偉大的父愛的電影,父親的無私,讓觀眾顯而易懂,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勞動奔波,只為了他的小提琴夢……
在鄉(xiāng)鎮(zhèn)里的一對普通父子,劉成和兒子:劉小春。劉小春可謂是小提琴天才,從懂事起就開始練琴,練得一把好琴,他們也即將要去北京參加比賽。他們看到了繁花似錦的北京,也在這里找到了一位老師:江老師。他在不斷教小春學(xué)習(xí)小提琴,漸漸地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認(rèn)識了住在隔壁的美麗的阿姨:莉莉,她也著一個奢侈的世界,并帶著小春去看一看這世界的華麗……小春還把自己貼身的小提琴給賣了給莉莉買了一件雪白的大衣??墒歉赣H并不滿足,他想讓小春出名,并找到了一位比江老師還要好的老師:余老師。他對小春也非常好,告訴他如何運用小提琴,并要加上一定的感情,讓他明白感恩。小春要去參加國際比賽了,可是得知父親要回老家了,小春就放下自己的比賽,讓給了林雪,在火車站演繹了一場生動的演出,里面盡是對父親的愛與感恩……
愛是無私的,也是相互的,你付出了愛給別人,別人同樣會感激你。父母的愛更是如此,好好感恩父母吧……
剛才看了《和你在一起》。因為上班時間到了沒有看完,但是卻流了好幾次眼淚。沒有特別感人的情節(jié),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會哭??吹臅r候心情很復(fù)雜,說不出是什么感覺。我不懂音樂,但卻有種,懂的感覺,有種我會音樂的感覺。里面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你的琴就是武器,你的情感就是炸彈,你的工作就是征服,用音樂去征服!”讓我最感動的就是小春在擦譜的時候,用心去拉琴,有幾次都忍不住要去拿琴,江老師說“不要拿琴,用心去拉……”。是一個很細小的情節(jié),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會留下眼淚,現(xiàn)在想想沒有流淚點。
可是劇中江老師是個很邋遢的人,不注重外表,用小春的話說,從認(rèn)識江老師起,就沒有換過衣服,沒有打掃過衛(wèi)生,頭發(fā)也不打理……不修邊幅,很犀利的一個人。后來在小春要離開江老師的時候,最后一堂課,江老師換了衣服,連頭發(fā)也梳理過。很感動,這份情誼似乎已超過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小春的父親是個地地道道的民工,為了讓小春更好的學(xué)琴,付出了很多!他以小春為傲!在大家眼里,甚至在小春眼里,他是一個很土的人。但是在我的眼里,我覺得他是這部電影里最時尚的人!是最帥的人!當(dāng)然還有江老師!莉莉是小春在火車站認(rèn)識的,或許是有著某種緣分,后來兩個人住的很近。小春對莉莉很好。莉莉看中了一件大衣,但是太貴!小春都看在眼里。當(dāng)小春的父親,要幫他換老師是,他把那把琴賣了,給莉莉買了那件大衣。莉莉知道后很感動。不知為什么小春對她那么好,小春喊她姐姐,我猜想是把她當(dāng)成了親人吧。
有時候,即使不認(rèn)識的人,見一面會突然有種親切感,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接中午,看完了。最后幾十分鐘又哭了幾次。心情很激動!讓我感動情節(jié),小春的父親,在出租房,微弱的燈光下織著毛衣,坐在對面的莉莉說“真看不出來你一大老爺們還會干著活,”“沒辦法,小春媽媽走的早……”。現(xiàn)在想想令我感動的應(yīng)該是小春對音樂的愛很單純,只是因為愛!不是為了什么利益!還有就是里面的感情,人與人之間很單純的感情!最后在要比賽之前,小春拿起了那把賣掉的小提琴(原來小提琴被教授買了回來)一路跑向火車站,跑到回車站喊著爸爸,找著爸爸,而在偌大的火車站,在喧鬧的火車站,爸爸聽到了兒子的`呼喊,都在相互尋找著對方。
中間穿插著,爸爸如何收養(yǎng)小春的經(jīng)過。最后兩個面對面對面站著,小春拿起小提琴,在火車站拉了起來,他放棄了站在大舞臺上演奏的機會,站在了火車站,站在了爸爸的對面為爸爸拉著,他把所有的感情投入到了這次的演奏中,拉的淚流滿面。我又哭了,不知道是第幾次哭了。是被他的感情所打動!演出很成功,所有的人都被這充滿感情的演奏所打動。曾經(jīng)看過一篇報道說,王力宏和黑人一起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出來之后,王力宏突然蹲在那里抱頭痛哭,“我除了音樂什么都沒有!”是的,他為了音樂丟棄了太多,丟棄了可能擁有的自己的小家庭,離開了父母,遠離他鄉(xiāng)!但是慶幸的是他熱愛他的音樂!他還有他自己的音樂!他有那么多的粉絲,但是他也放棄了很多!太多太多!得到的同時也意味著失去!我慶幸,我什么都沒有,但是我有最愛我的父母,哥哥!我有我的家人!
《和你在一起》電影觀后感1
父親是最雄偉的山峰,屹立在我們的心中;父親是最遼闊的大海,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父親是最燦爛的太陽;溫暖著我們的心窩。父親是最偉大的,以愛教會我們?yōu)槿?、處事,而我們更要感謝父親。一曲悠揚的樂曲把我?guī)肓艘粋€13歲少年的情感故事。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劉小春,被養(yǎng)父劉成撿到后悉心培育,三歲學(xué)琴,五歲獲得過許多獎項。劉成望子成龍,希望小春在學(xué)琴的生涯中有個好前途。于是帶著小春到北京學(xué)琴,跟著江老師展開了學(xué)琴生涯的種種磨難,也曾換過余老師,可從中能感受到劉成對小春的愛。雖然劉成不是小春的親生父親,可勝似親生,那種愛是難以割舍的。
在影片的刻畫下,劉成的形象也更加高大。如“小春放棄了一次重要的國際比賽,而到火車站給養(yǎng)父劉成演奏,這是多么濃濃的父愛啊”!這種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同學(xué)們的眼眶也有些濕潤,都被小春與劉成的感情打動了。一位養(yǎng)父與孩子的愛竟是如此巨大,撿來的孩子也能如此培養(yǎng)!我們不禁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親。平時幾天不見到爸爸,可能連一句關(guān)心的話也沒有,或是忽略了爸爸的存在,而此時爸爸心里想什么呢?是不是感到心酸,眼角已經(jīng)流出眼淚了呢?人們常說母愛是多么多么偉大,而父親也同樣如此。在這部影片中很好地詮釋了父愛。
如果沒有人能撫養(yǎng)小春長大,那小春的命運又將是……有時要感恩默默為自己付出的那個人,是他,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幸福美好的生活。濃濃的父愛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和你在一起》電影觀后感2
這是一部關(guān)于偉大的父愛的電影,父親的'無私,讓觀眾顯而易懂,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勞動奔波,只為了他的小提琴夢……
在鄉(xiāng)鎮(zhèn)里的一對普通父子,劉成和兒子:劉小春。劉小春可謂是小提琴天才,從懂事起就開始練琴,練得一把好琴,他們也即將要去北京參加比賽。他們看到了繁花似錦的北京,也在這里找到了一位老師:江老師。他在不斷教小春學(xué)習(xí)小提琴,漸漸地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認(rèn)識了住在隔壁的美麗的阿姨:莉莉,她也著一個奢侈的世界,并帶著小春去看一看這世界的華麗……小春還把自己貼身的小提琴給賣了給莉莉買了一件雪白的大衣。可是父親并不滿足,他想讓小春出名,并找到了一位比江老師還要好的老師:余老師。他對小春也非常好,告訴他如何運用小提琴,并要加上一定的感情,讓他明白感恩。小春要去參加國際比賽了,可是得知父親要回老家了,小春就放下自己的比賽,讓給了林雪,在火車站演繹了一場生動的演出,里面盡是對父親的愛與感恩。
愛是無私的,也是相互的,你付出了愛給別人,別人同樣會感激你。父母的愛更是如此,好好感恩父母吧!
《和你在一起》電影觀后感3
周五,我看了《和你在一起》這部影片,那激昂的提琴聲使我拿起筆的手都在顫抖。影片的主人公春兒是一個13歲的男孩,自小拉琴。貧寒的父親,為了兒子的前途,帶著他來到北京。在小提琴比賽上,春兒得了第五名,獲得了進入小提琴學(xué)校的機會。但是因為沒有北京戶口,他不能入校。一位姓江的老師告訴春兒的父親:這孩子本可得第一名的,可是在北京沒有戶口,琴拉得再好也不頂用。好心的江老師決定教春兒拉琴,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春兒還遇到了一位大姐姐,對他很好,當(dāng)這位大姐姐受到感情創(chuàng)傷的時候,春兒賣掉了小提琴,給大姐姐買了一件她心儀已久的衣服。而恰好此時父親給他請到了一位著名的提琴老師——余老師,但小提琴沒有了……這幾乎斷送了春兒的前途。經(jīng)過一番波折,余老師被大姐姐所感動,免費讓春兒學(xué)琴,還送了他一把琴。出國預(yù)選賽到了,余老師看到了春兒的潛力,決定讓他代替自己的學(xué)生參賽。為了激發(fā)春兒的情感,余老師把春兒的身世告訴了他。原來他是養(yǎng)父從火車站揀回來的,那把琴當(dāng)時就在他身邊,因此養(yǎng)父認(rèn)為這一定是他父母的愿望,于是千方百計讓他學(xué)琴。為了掙錢讓春兒留在北京,養(yǎng)父此時就要獨自回老家了。知道了身世的春兒,把參賽的機會讓給了別人,自己向火車站奔去……他找到了養(yǎng)父,為他在車站拉了一首曲子,琴聲激昂,似乎訴說著對養(yǎng)父的深情,淚水流淌在春兒的臉龐……曲終,春兒和養(yǎng)父深情地相擁在一起,不再分離。
我的心之所以被震撼,是因為我感到了幸福,非同一般的幸福,是那份執(zhí)著的親情,是音樂為生活帶來的色彩。我的心被音樂所感動,我觸摸到了音樂中流淌出的情感,感受到了親情、友情、師生情。如同跳躍的音符一樣,充滿了愛和幸福。原來,家人、朋友、師生的關(guān)愛就是幸福。我像春兒一樣有幸福的提琴和展示我幸福的舞臺,在我心里有幸福的音樂,可我以前不曾仔細地感受……
真想知道后來春兒成功了沒有。就算他沒有成為演奏家,他也是成功的,他讓我感受到幸福的花苞在幸福的舞臺綻放,讓我們永遠和幸福在一起,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