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妒酚洝?/p>
2.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風(fēng)俗?!睹魇贰?/p>
3.言路者,國家之命脈也。《明史》
4.人非有才之難,而非用其才之難?!睹魇贰?/p>
5.天生才甚難,不忍以微瑕棄也?!睹魇贰?/p>
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妒酚洝?/p>
7.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史記》
8.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妒酚洝?/p>
9.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
10.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妒酚洝?/p>
11.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史記》
12.審而后發(fā),猶未為晚?!侗笔贰?/p>
13.時不可再,機不可失。《隋書》
14.化于敦樸者,則質(zhì)直;化于偽者,則浮薄?!吨軙?/p>
15.經(jīng)師易求,人師難得。《周書》
16.人生不得行胸懷,隨壽百歲猶為夭。《南史》
17.蟬躁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史》
18.行生于己,名生于人?!侗笔贰?/p>
19.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處身者不能無過失?!杜f五代史》
20.天子,兵強馬壯者當(dāng)為之,寧有種耶。《舊五代史》
2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缎挛宕贰?/p>
22.毀譽亂真深可畏,直言不聞深可畏?!缎挛宕贰?/p>
23.習(xí)見善則安于為善,習(xí)見惡則安于為惡。《新五代史》
24.因人成事,其功不難?!端鍟?/p>
25.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須端其末。《隋書》
26.先謀后事者逸,先事后謀者失 ?!杜f唐書》
27.與人共其樂者,人必憂其憂;與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杜f唐書》
28.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缎绿茣?/p>
29.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缎绿茣?/p>
30.在善用,不在眾。《新唐書》
31.明者遠(yuǎn)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無形?!妒酚洝?/p>
32.道高益安,勢高益危?!妒酚洝?/p>
33.先發(fā)制人,后發(fā)制于人。《漢書》
34.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稘h書》
35.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稘h書》
36.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稘h書》
3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稘h書》
38.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端问贰?/p>
39.世之治亂,在賞當(dāng)其功,罰當(dāng)其罪,既無不治。《宋史》
40.感物之道莫過于誠?!端问贰?/p>
41.上有憂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端问贰?/p>
42.恩賞明則賢者進(jìn),刑罰當(dāng)則奸人消?!哆|史》
43.賢達(dá)哀樂,不在窮通禍福之間。《遼史》 ? ? ? ? ? ? ? ? ??
44.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督鹗贰?/p>
45.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稘h書》
46.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稘h書》
47.事不當(dāng)時固爭,防禍于未然?!稘h書》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49.廉約小心,克己奉公?!逗鬂h書》
50.丈夫有志,窮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逗鬂h書》
51.富貴一時,名節(jié)千古。《明史》
52.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蠅之附驥,即千里猶蠅耳?!睹魇贰?/p>
53.居高位者易驕,處佚樂者易侈?!睹魇贰?/p>
54.疾風(fēng)知勁草,嚴(yán)霜識貞木。《宋書》
55.罰慎其濫,惠戒其偏;發(fā)濫則無以為罰,惠偏則不如無惠?!端螘?/p>
56.不務(wù)先富民,而唯言益國,豈有民貧于天下,而國富于上邪?《南齊書》
57.有賢而不知,知賢而不用,用賢而不委,委賢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赌淆R書》
58.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
59.專己者孤,拒諫者塞?!逗鬂h書》《后漢書》
60.精誠所加,金石所開?!逗鬂h書》
61.不充詘于富貴,不遑遑于所欲。《梁書》
62.溪壑可盈,志欲無滿?!读簳?/p>
63.居后而望前,則為前;居前而望后,則為后。《陳書》
64.取草絕根,在于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蛾悤?/p>
64.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段簳?/p>
66.政令乖失。則人心不服,雖得之亦將失之?!督鹗贰?/p>
67.人之聰明,多失之浮炫?!督鹗贰?/p>
68.教化之行,興于學(xué)校?!督鹗贰?/p>
6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70.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逗鬂h書》
7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多,而憂智之不博?!逗鬂h書》
72.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度龂尽?/p>
73.迷而知返,失道不遠(yuǎn);過而能改,謂之不過?!度龂尽?/p>
74.良將不怯死以茍免,不毀節(jié)以求生?!度龂尽?/p>
75.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度龂尽?? ? ?
76.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度龂尽?/p>
77.學(xué)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達(dá)材者也?!对贰?/p>
78.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对贰?/p>
79.為國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須人而行;人不濫用,惟賢是擇?!对贰?/p>
80.迷而知返,得道不遠(yuǎn)?!段簳?/p>
81.尚儉者開富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段簳?/p>
82.思政不察逆順之理,不識大小之形,不度強勢之勢,有此三蔽,宜其俘獲?!侗饼R書》
83.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遠(yuǎn)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遠(yuǎn)期,惟君子為能及矣?!侗饼R書》
84.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周書》
85.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xì)以害大?!度龂尽?/p>
86.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視民為草芥?!度龂尽?/p>
87.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度龂尽?/p>
88.全一人者德之輕,成天下者功之重。《晉書》
89.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濫者,亂敗之惡也。《晉書》
90.非得賢之難,用之難;非用之難,信之難?!稌x書》
91.學(xué)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稌x書》
92.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于天下。《晉書》
93.變通革弊,與時代宜之?!稌x書》
94.貞松標(biāo)于歲寒,忠臣亮于國威?!稌x書》
95.天下未嘗乏才,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理勢然耳?!对贰?/p>
96.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無聞,同腐草木也!《元史》
97.待人以誠,人亦以誠待我?!对贰?/p>
98.不才者進(jìn),則有才之路塞?!缎绿茣?/p>
99.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道。《周書》
100.學(xué)不精勤,不如不學(xué)?!吨軙?/p>
101.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積小以至大。《周書》
讀完《史記》,我對時代更替又受到了深深的感觸。讓我認(rèn)為勤奮是成功的基本。
《史記》是司馬遷畢生的精力寫的一部著作。他記錄了我中國從夏朝到他的時代這2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有好幾個我頗有感受觸的故事。
第一個,就是驪山峰火,即峰火戲諸侯。周朝的其中一個皇帝周幽王,一位大臣褒珦勸他勤于朝政,周幽王不聽,還將他關(guān)起來。他們只好用一名姑娘來救褒珦,周幽王大喜,立刻放了褒珦,但姑娘褒姒卻從不笑。周幽王出告示,誰能讓王妃笑,賞千兩。一個人勸周幽王上驪山上點鋒火,讓諸侯來救。最后大家發(fā)現(xiàn)這是騙人的,就氣憤地走了,褒姒覺得好笑,就笑了,周幽王很高興,接二連三地點烽火玩,漸漸地沒人來了。后來,別人打過來時,周幽王急忙點鋒火,沒人信他,他最后被殺了。
第二個,就是一鳴驚人。楚莊王原來是一個只知貪圖享樂的.人。有一天,大臣伍舉見楚國日益衰敗,就冒死相諫,問:山上有只鳥,三年不飛也不叫,是什么鳥?。楚莊王頓時明白了,他說:這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之后,他立刻臨朝聽政。他政治清明,楚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后來 ,他先后打敗了宋、晉兩個國家,成了中原霸主。
這兩個幫事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充分說明了勤奮努力的重要。我們不能像周幽王一樣只吃喝玩樂,而要像后來的楚莊王一樣勤奮努力,讓國家強大起來,這樣我們才可成為一名成功者。
史記作文300字 篇1
《史記》是我國歷史名著,文化瑰寶。史記作者是我國古代文學(xué)家司馬遷。
書是人們擴大知識面的一種東西。在我的一生中,我最愛讀的一本書是《史記》?!妒酚洝返淖髡呤撬抉R遷。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本紀(jì)專體通史。全書共130篇,包括12本紀(jì),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五個部分,一共52萬字,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年間長達(dá)3000年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歷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應(yīng)了我國古代的社會面貌。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字子長,20歲時出外遠(yuǎn)游,游遍名山大川,考察古跡,采集傳說,為后來編寫《史記》作了很好的準(zhǔn)備,并終于征和二年完成了全書的編寫工作。
在《史記》的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歡讀《高祖本紀(jì)》。下面是〈〈高祖本紀(jì)〉〉的一個故事:
高祖到東恒去,途中路過柏人縣,趙相貫高等人暗設(shè)埋伏,想要殺害高祖,高祖本來也想在柏人留宿,可是轉(zhuǎn)念一想,“柏人”字音與“迫人”相同,就沒有住在那里。代王劉仲棄國逃亡,到洛陽投案自首,高祖廢掉他的王位,改封為合陽侯。
〈〈史記〉〉是司馬遷用生命完成的,值得我們讀一讀。
史記作文300字 篇2
有一次,齊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打獵。休息時,魏惠王問齊威王:“您有什么寶物嗎?”齊威王說:“沒有?!蔽夯萃醴浅5靡猓銕еI諷語氣對齊威王夸耀到:“我國雖小,但也有十顆直徑一寸的夜明珠。你們堂堂齊國怎會沒有寶物呢?”齊威王沒有半點不高興的樣子,他也想魏惠王介紹自己國家的寶貝。原來,這些寶貝不是物品而是一些少有的人才,最后他總結(jié)道:“這些有才能的人,才是我國的國寶,我要他們照耀全世界的土地,豈止小小的十二輛馬車!”(因為魏惠王的夜明珠在晚上能照亮前后十二輛馬車)
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里我讀到前面時也在想為什么齊威王說沒有寶物,讀到后來才知道,齊威王把這些少有的人才當(dāng)做寶物,我真是佩服他,齊威王真是一個英明的君主。朋友們,你們想的跟我一樣嗎?
史記作文300字 篇3
這是一本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之間五百年的歷史,這是一本由司馬遷花費18年光陰寫成的書,這是一本記載了所有價值連城的文物如兵馬俑,西漢·玉舞人,三輪銅盤,這是一本寫的`由被王朝統(tǒng)治5000年之間的歷史,這是一本······
我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 臥薪嘗膽 講的是:當(dāng)吳王赦免越王勾踐后,勾踐回國后,把苦膽掛在座位上,吃飯時舔舔苦膽。親自耕作,夫人織布,吃飯從未有葷菜,也從不穿華麗的衣服,對賢人謙卑有禮,招待的賓客熱情誠懇,救濟窮人與百姓同甘共苦。七年后,勾踐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與百姓,尋機報復(fù)吳國。吳王因打了勝仗不管朝政,越國富足,吳國衰落。四年后越國攻打吳國,一次又一次,吳國疲憊不堪,越國大敗吳國。
我們做人應(yīng)像勾踐一樣,失敗了再爬起來不要氣餒才會成功。
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我們公元幾百年前我們祖國的興旺;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我們公元幾百年前我們祖國有許多愛國的人,有:鄭成功,司馬遷,陸游······我從這本書中知道了:我們一定要好好學(xué)習(xí),報答祖國的養(yǎng)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