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有自然這個大環(huán)境來作為介質(zhì),是安身立命的場所。大自然也需要人類的照顧;我們彼此和諧的相處,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去青年宮演義中心看了一部話劇,話劇的名字叫《褐馬雞與少年》。
話劇主要講了七個少先隊員在山林中游玩,看到一只褐馬雞,這只褐馬雞受傷了,一名叫虎子的隊員用紅領(lǐng)巾給雞包扎了傷口。褐馬雞被壞人逮住賣給了貝貝的爸爸,貝貝的爸爸準(zhǔn)備將它殺了吃,少先隊員們想辦法把它救了出來。貝貝的爸爸知錯了,還教了少先隊員們一套“武功”。后來褐馬雞又中了偷獵者的埋伏,經(jīng)過一番搏斗,少先隊員們又一次救出了褐馬雞。
看到貝貝的爸爸知錯,醒悟,我非常感動,很多觀眾和我一樣,淚水在眼睛里打轉(zhuǎn)。為了讓貝貝的爸爸醒悟,虎子給貝貝的爸爸跪下了,并講了自己的爸爸為了救一只褐馬雞,掉進山溝里再也沒有上來的真實故事。為了救一只褐馬雞,竟然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是怎樣高尚的品格。
我家小院里有許多螞蟻,我經(jīng)常去作“梁山好漢”,對螞蟻打打殺殺,用放大鏡聚光燒死螞蟻,還用水淹螞蟻。自從看了這個話劇以后,我的思想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沒事就撒上幾粒米給螞蟻吃。同學(xué)們,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小動物,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nèi)祟惞餐募覉@。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
大自然,是我們地球上最神奇最美麗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而我,就是這么做的。
記得一次,我在樹林里看到一只被獵人打傷的小鳥。它傷得很重,尤其是那雙翅膀,傷得它只能趴在草叢里痛苦地呻吟,好像在向路人求救,我看見后于心不忍,急忙把它抱回家里去。
回到家里,我把小鳥輕輕地放進籠子里,因為我擔(dān)心它怕生會有所掙扎因此而傷得更厲害,其實我一點兒也沒有惡意,而且我看見它那可憐的樣子,我為它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因此而深思:“為什么獵人非要打傷小鳥呢?為什么啊?難道非要以這樣“文明”的一種方式來對待我們大自然的朋友嗎?”我真是不明白啊。
幾個月以后,小鳥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的傷慢慢痊愈了。我看見小鳥在籠子里活蹦亂跳的樣子,真為它高興??匆娝腔顫姷臉幼?,我真想多留它一段時日,但是想到它離開大自然那么久了,一定想家了。于是我不舍地放它離去。沒想到它又飛回來,在我身邊飛來飛去,嘰嘰喳喳的,好像在對我說謝謝呢?看到這一情景我高興極了,露出了回心的微笑。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真的那么難嗎?為什么你們非要那樣對待我們親愛的大自然的朋友呢?
讓我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保護大自然的生命吧。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文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走進和諧的春天》
和諧,是世界之母。和諧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的生活方式,能讓人心生愉快、安寧,使人獲得溫暖和力量?!昂椭C”,時刻在以自己的方式向你致意?!昂椭C”是大自然奉獻給我們的珍寶,是沒有被污染的土地,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也是所有自由棲息成長的生命的本質(zhì)。 在《走進和諧的春天》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第六章親親家園,親親世界——和諧社會需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每天都幸福地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里,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陽光雨露,這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2008年,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綠色北京!綠色奧運!是我們的`承諾,為了實現(xiàn)這個承諾,2007年北京新增綠地1.2萬公頃,使全市的林木綠化率達到51.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為了“綠色奧運”,北京做了多少努力!正是這份綠色和諧的努力,2008年8月8日,中國得以信心百倍地迎接全世界! 我們的母親河——新安江,自古以來就風(fēng)光秀麗,清澈見底,聲名遠揚。當(dāng)年李白到此游玩就曾如此描繪:“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笨扇缃瘢覀儏s常常見到這些不和諧的鏡頭:在碧波蕩漾的江面,時常飄浮著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在綠草如茵的江邊,也常常會看到一些牛奶盒、食品包裝袋;為保衛(wèi)我們的母親河,少先隊員們系著鮮艷的紅領(lǐng)巾為小草洗去污漬,為小樹除去雜草,給大地換上鮮艷的春裝,并向路人宣傳環(huán)保知識。瞧:那一個個純真的笑臉,那一句句甜美的話語,那額頭上晶亮的汗珠,不就是最美的春天嗎? 萬物相形而生,眾生互惠而成。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從小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終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環(huán)境保護是當(dāng)今世界最為熱門的話題,保護我們的母親河是每個建德的公民的應(yīng)盡的職責(zé)!
《桃花源記》是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八年級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本是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詩》的序言,但因其流傳廣泛,膾炙人口,在文學(xué)史上遠遠比詩歌本身更加著名。
《桃花源記》影響深遠,后世多有文人墨客以此題材而著書立說。如唐代詩人王維《桃源行》全文,李白《古風(fēng)》中有“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之句,到了現(xiàn)代還有在《七律登廬山》中慷慨的歌詠:“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0世紀(jì)80年代臺灣著名導(dǎo)演賴聲川創(chuàng)作了蜚聲兩岸的話劇《暗戀桃花源》等等,不勝枚舉。桃花源已經(jīng)成為歷代文人理想社會的典范,它究竟包含了哪些文化意義,使其具有如此巨大的文化吸引力?
一、和諧觀念的綜合體現(xiàn)
“和諧”是近年來黨中央提出的執(zhí)政理念,其實這個觀念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兑讉鳌分姓f:“保合太和,乃利貞?!敝挥惺挛锾幵谝粋€和諧的狀態(tài)中,對事態(tài)的發(fā)展才會吉利?!兜赖陆?jīng)》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弊髡哒J(rèn)為天地萬物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陽中環(huán)陰,陰里抱陽,以求達到和諧平衡的狀態(tài)??梢姟昂汀笔窍日茏非蟮囊环N理想的生命境界。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首先體現(xiàn)了天然之和。在通往這個世界的路上,“緣溪行……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清澈的溪流兩岸,桃花如簇,綠草如茵,水之清、花之艷、草之翠,構(gòu)成了這個幻想仙境的三原色。流水奔流歌唱,桃花悠然舞落,芳草閑冶搖擺,它們都擁有自己活潑的生命,又相互圍繞,相互交流,沒有任何雜物、雜色來破壞它們之間的自足圓滿,引出一個自然質(zhì)樸的世外桃源。
“漁人”來到桃花源后,進入了一個人際和諧的`美好世界。人們依靠“往來種作”維持生活,憑借勞動營造自己的家園,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人間仙境圖畫。人與人之間平等友愛,噓寒問暖,沒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的悍吏,沒有“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的不平等,沒有“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有的是這個世界在炊煙裊裊、雞鳴犬吠之中享受著質(zhì)樸的寧靜――童叟無欺,言笑熙熙,豐衣足食。時間仿佛凝止定格在這種自然恬淡,美好嫻靜的喜悅之中,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愿。見到“漁人”這個“外來者”之后,桃源人紛紛邀請他到家中做客,“設(shè)酒殺雞作食”,那一杯杯濁酒、一縷縷雞香正是桃花源人淳樸民風(fēng)和美好人文關(guān)懷的集中體現(xiàn)。如果說自然之和讓人欣喜,那么這人際之和便讓人倍感溫暖,也正是和諧觀念的綜合體現(xiàn)。
二、東方烏托邦
早在《道德經(jīng)》中,老子便提出了對“大同世界”的期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段文字與桃花源的描述非常相似。
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顯示了這片土地上人們安居樂業(yè),生活和美。而“雞犬相聞”與老子的描述字字相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為何與外人不一樣呢?從課文中我們知道桃源人的祖先“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祖祖輩輩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息繁衍,與外界“不相往來”。
由此可見,陶淵明延續(xù)了古代先哲對于一個完美世界的想象。但這個想象世界越美好,越是折射出現(xiàn)實生活中深重的苦難。老子處在一個列國爭雄的戰(zhàn)亂時代,而陶淵明生活的晉代也是風(fēng)雨飄搖。東晉政治黑暗,門閥制度森嚴(yán),他出身庶族,在官場上長期壓抑,于是便有了“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的辭官豪語。他授印去職后,寫下了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辭》,表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愿趨炎附勢,只愿在自然中求得內(nèi)心安寧的決心。但即使在鄉(xiāng)間的生活也不是想象中的完美,他時常在詩中透露出自己的隱憂和窘迫。
當(dāng)“漁人”沿河流而行,見到“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時,正是這微弱的光芒指引他繼續(xù)前行。我們可以想象,“漁人”在“初極狹,才通人”的窄道里,那一束微光在他心里投射了怎樣的欣喜和忐忑,如同對理想的堅持支撐著作者在污濁之世中存活并繼續(xù)尋找美好的事物。而當(dāng)“豁然開朗”,一個完美世界霎時呈現(xiàn)在眼前之時,那種奔涌而至的喜悅寄予著作者多少期盼!
但陶淵明并沒有沉浸于烏托邦的幻想之中?!皾O人”“停數(shù)日,辭去”,在講課中我曾向?qū)W生提問:既然桃花源是這么美好的世界,漁人為什么還要離去呢?有的同學(xué)說是想念家人,有的說是對世俗生活的眷戀,有的說“漁人”離開時不遵守諾言作了記號,后來還去向太守報告,作者安排“漁人”離開這個情節(jié)是為了說明那個時代的人已經(jīng)喪失桃源人的淳樸了,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陶淵明認(rèn)為世俗之人是不可能永遠居住在那個美好世界的。桃花源像夢一樣唯美,但它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現(xiàn)實永遠無法到達。所以才有后文“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末尾還說“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這樣一個高潔之人,也未能尋訪得之,現(xiàn)實與理想的距離如此不可跨越,難怪他不久便“尋病終”??梢哉f,在陶淵明心中,桃花源如同那些飄落的花朵,縱然美好,卻對它充滿了“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
三、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桃花源記》這篇短文雖然不過數(shù)百字,但是它言簡意豐,相信這樣的千古名篇,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悟。本文只是初步探索了它在傳統(tǒng)“和諧觀念”和“烏托邦”兩個方面的文化意義,敬請各位同仁指正。
一年級(1)(2)(3)班
大家或許有聽過故事《三只蝴蝶》吧!《三只蝴蝶》描寫了朋友間團結(jié)友愛的感人場景,蝴蝶不愿丟下自己的朋友獨自去避雨的美好品德,向孩子們展示了世界上真善美的一面。請欣賞由一年級1班2班3班小朋友表演的舞劇《三只蝴蝶》
一年級(4)(5)(6)班
親愛的小朋友們,《灰太狼和喜洋洋》這部動畫片你們愛看嗎?大家都知道,灰太狼屢次抓羊?qū)掖问?。終于有一天,灰太狼改變了主意,他改抓小白兔了。可是,能得逞嗎?請看音樂劇《不上你的當(dāng)》——《不上你的當(dāng)》
一年級(7)(8)(9)班
《小青蟲的夢》串詞: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quán)利!只要你努力拼搏,努力奮斗!一定會夢想成真的!請欣賞由一(7)(8)(9)班帶來的.童話劇《小青蟲的夢》
二年級(1)(2)(3)班
串詞:有個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這天晚上,豆豆做了一個特別奇怪的夢,什么夢呢?你們看!由請二(1)班、二(2)班、二(3)班帶來的童話劇《夢》
二年級(4)(5)(6)班
《灰姑娘》的串詞: 那一雙水晶鞋,那輛南瓜車,那位英俊的王子,還有,那位善良而美麗的灰姑娘,滋潤了多少童年的夢想,又引起了多少人對美和愛的渴望??請欣賞由二年級四班、五班和六班帶來的童話劇《灰姑娘》
二年級(7)(8)班
表演的童話劇是《魔術(shù)師的帽子》串詞: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魔術(shù)師有一頂能夠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的神奇的帽子,小耗子一家偷了帽子,分享了甜蜜的糖果,但同時也被變出來的鞭炮嚇暈了??
三年級(1)(2)(3)班
這是一個優(yōu)美感人的故事。在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涵著“信守諾言,珍惜友情”“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深厚人文精神,那一個個人性化的角色,一定會感動孩子們純真、善良的心。下面請欣賞三年級1、2、3班的同學(xué)們?yōu)槲覀儙碚n本劇《去年的樹》
三年級(4)(5)班
(甲) 彩蝶紛飛,花香陣陣,春天的草地上,我們把歌聲唱響。(乙)陽光明媚,白云朵朵,
夏日的池塘里,我們把笑聲打撈。(甲)秋天的金色收獲;(乙)冬日的白色純潔;(甲)走過四季,走過盎然生機,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乙)請欣賞三(4)班和三(5)同學(xué)帶來的童話劇表演《夏夜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