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dāng)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話語 > 張學(xué)友說逆境的話整理80條

          張學(xué)友說逆境的話整理80條

          時間:2017-12-30 10:10

          1、教于幼正大光明,檢于心憂勤惕厲

          教子弟于幼時,便當(dāng)有正大光明氣象;檢身心于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工夫。

          〔注釋〕

          氣象:氣概,人的言行態(tài)度。檢:檢討,反省。身心:身指所言所行,心指所思所想。憂勤惕厲:擔(dān)憂不夠勤奮,戒懼無所砥礪。

          【譯文】

          教導(dǎo)晚輩要從幼年時開始,便培養(yǎng)他們凡事應(yīng)有正直、寬大、無所隱藏的氣概;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反省自己的行為思想,不能沒有自我督促和自我砥礪的修養(yǎng)。

          2、交游要學(xué)友之長,讀書必在知而行

          與朋友交游,須將他們好處留心學(xué)來,方能受益;對圣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注釋〕

          交游:和朋友往來交際。好處:優(yōu)點、長處。

          【譯文】

          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須仔細(xì)觀察他的優(yōu)點和長處,用心地學(xué)習(xí),才能領(lǐng)受到朋友的益處。對于古圣先賢所留下的話,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體味到到書中的言語。

          3、勤以補拙,儉以濟貧

          貧無可奈惟求儉,拙亦何妨只要勤。

          〔注釋〕

          惟:只有。妨:障礙,有害。

          【譯文】

          貧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只要力求節(jié)儉,總是還可以過的。天性愚笨沒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自己比別人更勤奮學(xué)習(xí),還是可以跟得上別人的。

          4、話說平常卻穩(wěn)法,為人本分??旎?/p>

          穩(wěn)當(dāng)話,卻是平常話,所以聽穩(wěn)當(dāng)話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看者甚少。

          〔注釋〕

          穩(wěn)當(dāng):安穩(wěn)而妥當(dāng)。本分:安分守己。

          【譯文】

          既安穩(wěn)又妥當(dāng)?shù)难哉Z,經(jīng)常是既不吸引人也不令人驚奇的,所以喜歡聽這種話的人并不多。一個人能安守本分,不希求越分的事,便是最愉快的人了。只可惜能夠安分守己不妄求的人,也是很少的。

          5、處事、讀書之道

          處事要代人作想,讀書須切己用功。

          〔注釋〕

          代人作想:替他人設(shè)身處地著想;想想別人的處境。切己;自己切實地。

          【譯文】

          處理事情的時候,要多替別人著想,看看是否會因自己的方便而使人不方便。讀書卻必須自己切實地用功。因為學(xué)問是自己的,別人并不能代讀。

          6、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注釋〕

          信:信用、信譽。立身:樹立自身。恕:推己及人之心。接物:與別人交際。

          【譯文】

          一個“信”字是吾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所以只要是人,都不可沒有信用。一個“恕”字,是與他人交往時最重要的品德,因為恕即是推己及人的意思,人能推己及人,便不會做出對不起他人的事,于己于人皆有益,所以值得終生奉行。

          7、不因說話而殺身,勿為積財而喪命

          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而殺身;人皆欲多積財,石崇乃因多積財而喪命。

          〔注釋〕

          蘇秦:戰(zhàn)國時縱橫家,口才極佳,游說六國合縱以抗秦,使秦國不敢窺函谷關(guān)有十五年,后至齊,被齊大夫所殺。石崇:晉人,富可敵國,國生活豪奢遭忌而被殺。

          【譯文】

          人都希望自己有極佳的口才,但是戰(zhàn)國的蘇秦就是因為口才太好,才會被齊大夫派人暗殺。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積存很多財富,然而晉代的石崇就是因為財富太多,遭人嫉妒,才惹來殺身之禍。

          8、嚴(yán)可平躁,敬以化邪

          教小兒宜嚴(yán),嚴(yán)氣足以平躁氣;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注釋〕

          嚴(yán)氣:嚴(yán)肅、嚴(yán)格的態(tài)度。躁氣:輕率、性急的脾氣。敬心:尊重而謹(jǐn)慎的心。邪心:不正當(dāng)?shù)男乃肌?/p>

          【譯文】

          最好以嚴(yán)格的態(tài)度教導(dǎo)小孩子,因為小孩心思頑皮毛躁,不能定下心來,嚴(yán)格的態(tài)度可以壓抑他們浮動的心,使他們安靜地學(xué)習(xí)。對心思不正的小人,最好以尊重而謹(jǐn)慎的心待他,因為小人心思邪典,如果尊重他的人格,也許他會想保有我們對他的尊重,而放棄邪僻的想法。如果不行,以謹(jǐn)慎的態(tài)度和他相處,至少不會蒙受其害,所以說敬慎的心可以化解邪僻的心。

          9、善謀生者,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不必利于己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內(nèi)外,勤修恒業(yè),而不必富其家;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注釋〕

          謀生:以工作來維持生活。恒業(yè):經(jīng)常而持久的事業(yè)。章程:辦理事務(wù)的規(guī)和程序。

          【譯文】

          長于維持生計的人,并不是有什么新奇的花招,只是使家中年紀(jì)無論大小,事情無分內(nèi)外,每個人都能就其本分,有恒地將分內(nèi)的事完成,這樣做雖不一定能使家道大富,卻能在穩(wěn)定中成長。長于辦理事務(wù)的人,不一定有奇特的才能,只是就事情如何才能完成,在可行與不可行處加以判斷,訂立一個辦理的規(guī)則和程序,而且,并不一定要對自己有利益才去做。

          10、名利不可貪,學(xué)業(yè)在德行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guān)機巧;學(xué)業(yè)之美德行,不僅文章。

          〔注釋〕

          生資:指人的資質(zhì)。機巧:機變巧妙。忠信:忠實誠信。德行:道德品行。

          【譯文】

          得到不該得的名聲和利益,當(dāng)初以為是幸運,終究會成為災(zāi)害。最難以忍耐的貧窮和困厄,若能咬緊牙關(guān)忍耐度過,最后一定會苦盡甘來。人的資質(zhì)高低,在于對任何事是否盡心而有信用,并不在于善用機變與心思巧妙。讀書讀得好的人,也不僅在于文章美妙,而主要在于他的道德高尚,品行美好。

          11、古樸君子力挽江河,名節(jié)之士光爭日月

          風(fēng)俗日趨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樸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喪其廉恥,漸至消亡,安得有講名節(jié)之大人,光爭日月。

          〔注釋〕

          奢淫:奢侈放縱。靡所底止:沒有止境。安:如何。敦古樸:不同于流俗,厚道而不浮華。力挽江河:大力改變現(xiàn)有的不良現(xiàn)象,使恢復(fù)之。名節(jié):名譽和氣節(jié)。君子:有才德的人;大人:這里意同君子。

          【譯文】

          社會的風(fēng)氣日漸奢侈放縱,這種現(xiàn)象愈來愈變本加厲,一直沒有改善的跡象,真希望能出現(xiàn)一個不同于流俗而又質(zhì)樸的才德之士,大力呼吁,改善現(xiàn)有的奢靡風(fēng)氣,使社會恢復(fù)原有的善良質(zhì)樸;世人已逐漸失去清廉知恥的心,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完全不知廉恥,如何才能出現(xiàn)一位重視名譽和氣節(jié)的有德之士,喚醒世人的廉恥心,作為世人的榜樣呢?

          12、心正則神明見,耐苦則安樂多

          人心統(tǒng)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隨處見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兩眉為草眼橫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終身無安逸之時。

          〔注釋〕

          統(tǒng):總管。官?。何骞偕眢w。百體為君:指心為全身之主宰。宰:治理。

          【譯文】

          心統(tǒng)治著人的五官及全身,可以說是身體的主宰,一定要隨時保有清楚明白的心思,才能使見聞言行不致出錯。人的臉是合眉、眼、鼻、口而成形,將兩眉當(dāng)作是部首的草頭,把兩眼看成一橫,鼻子為一豎,下面承接著口,恰巧是一個“苦”字。由此可知,人的一生是苦多于樂,沒有安閑逸樂的時候。

          13、人世滄桑,在人在天

          伍子胥報父兄之伊,而郢都滅,申包胥救君上之難,而楚國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滅東周之歲,而劉季生,梁武帝滅南齊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還也。

          〔注釋〕

          伍子胥:春秋楚人,父兄為楚平王所殺,子胥投吳,佐吳王夫差伐楚,五戰(zhàn)而破楚都郢,掘平王墓,鞭尸復(fù)仇。申包胥:春秋楚大夫,與伍子胥原為好友,伍子胥奔吳,告申包胥:“我必覆楚?!鄙臧愦鹬骸拔倚拇嬷?。”及吳師伐楚,包胥入秦乞援,依庭墻哭七日,春乃出兵援楚,楚得以保全。劉季:即漢高祖劉邦,漢的開國之君。侯景:南北朝時人,降梁武帝后又舉兵反叛,圍梁都建康,陷臺城,使梁武帝被逼餓死。

          【譯文】

          春秋時的伍子胥,為了報父兄之仇,誓言滅楚,終于破了楚的首都郢,鞭仇人之尸。而當(dāng)時的申包胥則發(fā)誓保全楚國,終于獲得秦軍救援,使楚國不致滅亡。由此可見,人只要決心去做,一定能辦得到。秦始皇滅東周那一年,滅秦立漢的劉邦也出生了,梁武帝滅南齊的那一年,侯景前來歸降。可見天理循環(huán),報應(yīng)不爽。

          14、有才者如渾金璞玉,為學(xué)者如行云流水

          有才必韜藏,如渾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為學(xué)無間斷,如流水行云,日進而不已也。

          〔注釋〕

          韜藏:深藏。渾金璞玉:沒有經(jīng)過提煉的金與未經(jīng)雕琢的玉,比喻天然的美質(zhì),未加修飾。暗:不明亮。章:同彰。

          【譯文】

          有才能的人必定勤于修養(yǎng),不露鋒芒,就如未經(jīng)提煉琢磨的金玉一般,雖不炫人耳目,但日久便知其內(nèi)涵價值了。做學(xué)問一定不可間斷,要像不息的流水和飄浮的行云,永遠(yuǎn)不停地前進。

          15、積善祛殃,積財遺禍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yuǎn)也。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注釋〕

          余慶:遺及子孫的德澤。余殃:遺及子孫的禍害。益:增加。

          【譯文】

          凡是做很多好事的人家,必然遺留給子孫許多的德澤;而多行不善的人家,遺留給子孫的只是禍害。由此可知多做好事,為子孫留些后福,這才是為子孫著想最長遠(yuǎn)的打算。賢能又有許多金錢,這些金錢容易使他不求上進而耽于享樂;愚笨卻有許多金錢,這些金錢只有讓他增加更多的過失。由此可知將金錢留給子孫,不論子孫賢或不賢,都是有害而無益的。

          16、教子嚴(yán)成德,勿以財累已

          每見待子弟嚴(yán)厲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敗行,則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見有子弟聰穎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轉(zhuǎn)為上達(dá),則父兄之培植所關(guān)也。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學(xué)業(yè)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當(dāng)大權(quán),其感尤速;財足以累己,而以有財處亂世,其累尤深。

          〔注釋〕

          成德:成為有道德的人。姑息:過于寬容。系:關(guān)系。下流:品性低下。上達(dá):成為品性高尚的人。

          【譯文】

          常見對待子孫十分嚴(yán)格的,子孫比較容易成為有才德的人;對于子孫太過寬容的,子孫的德行大多敗壞,這完全是因為父兄教育的關(guān)系。又見到有些后輩原為十分聰明,卻突然做出品性低下的事;有些原本平庸愚魯,倒成為品德很好的人,這就是在于父兄的栽培教養(yǎng)了。一個人品格之所以不清高,總是因為無法將一個“利”字看破;而學(xué)問之所以不長進,就是因為偷懶不精勤的緣故。能以道德感化他人的人,若身在高位而有威權(quán),那么,要感化眾人趨于正道就很快了。財富多到足以拖累自己的人,若處于不太平的時代,錢財?shù)耐侠劬透鼑?yán)重了。

          17、讀書無論資性高低,立身不嫌家世貧賤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xué)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茍且處,便為鄉(xiāng)黨仰望之人。

          〔注釋〕

          資性:資質(zhì)秉性。茍且:不守禮法、道義的;隨便的行為。鄉(xiāng)黨:鄉(xiāng)里。

          【譯文】

          讀書不無天賦的資質(zhì)高或是低,只要能夠用功,不斷地學(xué)習(xí),遇有疑難之處肯向人請教,任何事都把它想個透徹為什么會如此,終有一天能夠通曉書中的道理,無所滯礙。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不怕自己出身貧窮低微的家庭,只要為人忠實敦厚,做事穩(wěn)重踏實,所行所為沒有一絲隨便或違背道義之處,便足以為家鄉(xiāng)的父老所看重,而成為眾人的榜樣。

          18、鄉(xiāng)愿盡盜德,鄙夫不知德

          孔子何以惡鄉(xiāng)愿,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盡是俗心腸。

          〔注釋〕

          鄉(xiāng)愿:外貌忠厚相,內(nèi)懷奸詐心的人。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譯文】

          孔夫子為什么厭惡“鄉(xiāng)愿”呢?因為他只是表面上看來忠厚廉潔,其實內(nèi)心里并不如此,可見得這種人虛偽矯飾,以假面孔示人??追蜃訛槭裁磪挆墶氨煞颉蹦??因為他凡事不知由大體著想,只知為自己個人的利益斤斤計較,得失心太重,是個不知人生精神內(nèi)涵的俗物。

          19、勿為私己打算精明,要培子孫樸實渾厚

          打算精明,自謂自計,然敗祖父子家聲者,必此人也;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注釋〕

          打算:精打細(xì)算。

          【譯文】

          凡事都斤斤計較、毫不吃虧的人,自以為很成功,但是敗壞祖宗的良好名聲的,必定是這種人。誠實儉樸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剛開始雖然不見他有什么奇特的表現(xiàn),然而使子孫能夠有一種純厚之氣,歷久不衰的,就是這種人。

          20、明辨是非方能決斷,不忘廉恥身自高潔

          心能辨事非,處事方能決斷;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

          〔注釋〕

          決斷:決定么辦。卑污:卑鄙污穢。

          【譯文】

          心中能辨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能毫不猶豫地決定該么辦;人能不忘記廉恥心,在社會上為人處世,自然就不會做出任何卑鄙污穢的事。

          21、明辨愚和假,識破奸惡人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憐俐人做得來;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兩途,不無奸惡人藏其內(nèi)。

          〔注釋〕

          愚忠:忠心到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地步。愚孝:旁人看來十分愚昧的孝行。伶俐:靈活、聰明。

          【譯文】

          有一種忠心被人視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種孝行被人視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兩個字,太過聰明的人是做不來的。同樣地,仁和義的行為中,也有虛偽的“假仁”和“假義”,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說的仁義之士中,不見得沒有奸險狡詐的人。

          22、權(quán)勢之徒如煙如云,奸邪之輩謹(jǐn)神謹(jǐn)鬼

          權(quán)勢之徒,雖至親亦作威福,豈知煙云過眼,已立見其消亡;奸邪之輩,即平地亦起風(fēng)波,豈知神鬼有靈,不肯聽其顛倒。

          〔注釋〕

          權(quán)勢之徒:有權(quán)力威勢可倚仗的人。煙云過眼:比喻極快消失的事物。風(fēng)波:紛擾、爭端。

          【譯文】

          有權(quán)有勢的人,雖然在至親好友的面前,也要賣弄他的權(quán)勢作威作福,哪里知道權(quán)勢是不長久的?就像煙散云消一般容易。奸險邪惡之徒,即使在太平無事的日子里,也會為非作歹一番,哪里曉得天地間終是有鬼神在暗中默察的?邪惡的行為終歸要失敗。

          23、不為富貴而動,時以忠孝為行

          自家富貴,不著意里,人家富貴,不著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教,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注釋〕

          胸襟:胸懷和氣度。志量:志氣和度量。

          【譯文】

          自身富貴顯達(dá)了,并不將它放在心上,或時時刻意去顯示自己高人一等。至于別人富貴了,也不將它放在眼里,而生嫉妒羨慕的心,這要何等的胸懷和氣度才能做得到?古代的人,常常將忠孝二字放在心上,不敢忘記要去實踐它?,F(xiàn)在的人,雖不如吉人那么敬謹(jǐn),卻也對他人忠孝的行為,能毫不吝惜地加以稱道,時常去提倡它。這又要何等的抱負(fù)和度量才能實行?

          24、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有過由改不失正道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無故卻不殺生,則物命可惜也;圣人不責(zé)人無過,唯多方誘之改過,庶人心可回也。

          〔注釋〕

          王者:君王。物命:萬物的生命。責(zé):要求。庶:庶幾;差不多。

          【譯文】

          為人君王的,雖然不至于下令叫人多多放生,但是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濫殺生靈,因為這樣至少可以教人愛惜性命。圣人不會要求人一定不犯錯,只是用各種方法,引導(dǎo)眾人改正錯誤的行為,因為如此,才能使眾人的心由惡轉(zhuǎn)善,由失道轉(zhuǎn)為正道。

          25、不論禍福而處事,平正精詳為立言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注釋〕

          大丈夫:有志氣的男子。士君子:讀書人;知識分子。立言:樹立精要可傳的言論。平正:持論平正。精詳:精要詳盡。

          【譯文】

          有志氣的人在處理事情時,只問如何做是對的,并不問這樣做為自己帶來的究竟是福是禍;讀書人在寫文章或是著書立說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立論要公平公正,若能更進一步去要求精要詳盡,那就更可貴了。

          26、不求空讀而要務(wù)實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書之樂;講性命學(xué)者,不可無經(jīng)濟之才。

          〔注釋〕

          科名:科舉功名。性命之學(xué):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xué)問。經(jīng)濟:經(jīng)世濟民。

          【譯文】

          存著追求功名利祿之心的人,無法享受到琴棋書畫的樂趣;講求生命形而上境界的學(xué)者,不能沒有經(jīng)世濟民的才學(xué)。

          27、遇事勿躁,淡然處之

          潑婦之啼哭怒罵,伎倆要亦無多,唯靜而鎮(zhèn)之,則自止矣。讒人之簸弄挑唆,情形雖若甚迫,茍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注釋〕

          伎倆:把戲、花樣。讒人:喜歡用言語毀謗他人的小人。簸弄挑唆:搬弄是非,挑撥離間。茍:如果。

          【譯文】

          蠻橫而不講理的婦人,任她哭鬧、惡口罵人,也不過那些花樣,只要定思靜心,不去理會,她自覺沒趣,自然會終止吵鬧。好說人是非、顛倒黑色的人,不斷地以言辭來侵害我們,自己似乎已經(jīng)被他逼得走投無路了,如果不放在心上,對那些毀謗的言語,聽而不聞,那么他自然會停止無益的言辭。

          28、救人于危難,脫身于牢籠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

          〔注釋〕

          菩薩:指具有慈悲與覺了之心,能救渡眾生于苦難迷惑,并引導(dǎo)眾生成佛的人。

          【譯文】

          肯費心費力去救助陷于苦難中的人,便如同菩薩再世。能不受社會人情的束縛,超然于俗務(wù)之外的人,便足以稱之為最杰出的人。

          29、待人要平和,講話勿刻薄

          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注釋〕

          氣性:脾氣性情。乖張:性情乖僻或執(zhí)拗暴躁,和眾人不同。夭亡:短命早死。深刻:尖酸刻薄。

          【譯文】

          脾氣性情怪僻或是執(zhí)拗的人,多半是短命之人。講話總是過于尖酸刻薄的人,可以斷定他沒有什么福分。

          30、千里之途始于足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舍近圖遠(yuǎn),難期有成矣。

          〔注釋〕

          同流合污:被惡人所同化而跟著做壞事。舍近圖遠(yuǎn):只想圖謀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而對就近可以完成的事不屑一顧。

          【譯文】

          一個人的志氣不能不高,如果志氣不高,就容易為不良的環(huán)境所影響,不可能有什么大作為。一個人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么便會舍棄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遙遠(yuǎn)不可達(dá)的目標(biāo),很難有什么成就。

          31、分賤不能移,富貴不要濟世

          貧賤非辱,貧賤而諂求于人者為辱;富貴非榮,富貴而利濟于世者為榮。講大經(jīng)綸,只是實實落落;有真學(xué)頭號,決不怪怪奇奇。

          〔注釋〕

          諂求:阿諛而求之。經(jīng)綸:經(jīng)世治國之學(xué)。

          【譯文】

          貧窮與地位卑下,并不是可恥的事,可恥的是因為貧窮或卑下,便去諂媚奉承別人,想求得一些卑策的施舍。富貴也不是什么十分光榮的事,光榮的是富貴而能夠幫助他人,有利于世。講經(jīng)世治國的學(xué)問,應(yīng)當(dāng)是實在可行的。真正有學(xué)問,決不會高談怪誕不經(jīng)的言論。

          32、橋梓花萼,以物喻理,秀才孝廉,求名副實

          古人比父子為橋梓,比兄弟為花萼,比朋友為芝蘭,敦倫者,當(dāng)即物窮理也;今人稱諸生曰秀才,秀貢生曰明經(jīng),稱舉人曰孝廉,為士者,當(dāng)顧名思義也。

          〔注釋〕

          橋梓:古人以喬木喻父,而梓木喻子,因為喬木高高在上,而梓木低伏在下?;ㄝ啵夯ㄝ嘤餍值?,因為同出一枝,彼此相依。芝蘭:比喻朋友;《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迸笥奄F在相勸,故以芝蘭比喻朋友。敦倫:敦睦人倫。秀才:讀書人的通稱。貢生:科舉時代因?qū)W行優(yōu)良,被舉薦升入太學(xué)的生員。明經(jīng):唐制以經(jīng)義取士,謂之明經(jīng)。舉人:明清時在鄉(xiāng)試被錄取的人。孝廉:明清舉人的別稱。

          【譯文】

          古時候的人,把“父子”比喻為喬和梓木,把“兄弟”比喻為花與萼,將“朋友”比為芝蘭香草,因此,有心想敦睦人倫的人,由萬物的事理便可推見人倫之理?,F(xiàn)在的人稱讀書人為“秀才”,稱被舉薦入太學(xué)的生員為“明經(jīng)”,又叫舉人為“孝廉”,因此讀書人可以就這些名稱,明白自己應(yīng)有的內(nèi)涵。

          33、身教重于言教

          父兄有善行,子弟學(xué)之或不肖;父兄有惡行,子弟學(xué)之則無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正其身以率子,無庸徒事言詞也。君子有過行,小人嫉之不能容;君子無過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處小人,必平其氣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注釋〕

          不肖:不像、不如。庸:用。徒:白費。過行:有瑕疵的行為。

          【譯文】

          父輩兄長有好的行為,晚輩學(xué)來可能學(xué)不像,也比不上。但是如果長輩有不好的行為,晚輩倒是一學(xué)就會,沒有不像的。由此可知,長輩教晚輩,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行為來率領(lǐng)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學(xué)得好,而不是只在言辭上白費工夫,不能以身作則。有道德的人行為若稍有超過或偏失,一些無德之人因為嫉妒,一定無法容忍而群起攻擊。但是有德之人即使不犯過失,小人也不見得能容他。由此可知,有道德的君子和無道德的小人相處時,一定要平心靜氣地對待他們,不可過于急切的責(zé)罵他們。

          34、守身不羞于父母,創(chuàng)業(yè)勿貽害子孫

          守身不敢妄為,恐貽羞于父母;創(chuàng)業(yè)還須深慮,恐貽害于子孫。

          〔注釋〕

          妄為:胡作非為。貽:遺留。深慮:慎重地考慮。

          【譯文】

          一個人潔身自愛而不敢胡作非為,是怕自己做了不好的行為,會使父母蒙羞。開始創(chuàng)立事業(yè)時,更要深思熟慮,仔細(xì)選擇,以免將來危害子孫。

          35、待人不可勢利,習(xí)業(yè)萬勿粗心

          無論作何等人,總不可有勢利氣;無論習(xí)何等業(yè),總不可有粗浮心。

          〔注釋〕

          勢利:看重有財有勢者,而輕視無財無勢者。粗浮心:粗疏草率而輕浮的心。

          【譯文】

          不管做哪一種人,最重要的是不可有嫌貧愛富,以財勢來衡量人的習(xí)氣。不論從事哪一種事業(yè),總是不可有輕率不定的心思。

          36、莫夜郎自大,要奮發(fā)圖強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則不敢虛驕矣;想到他日是那樣下場,則可以發(fā)憤矣。

          〔注釋〕

          虛驕:沒什么真才實學(xué),卻自大驕傲。

          【譯文】

          明白自己有多少內(nèi)容,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不發(fā)憤圖強的后果竟是如此慘淡,就該振作起精神,努力奮發(fā)。

          37、吃一塹長一智,莫到江心補漏

          常人突遭禍患,可決其再興,心動于警勵也。大家漸及消亡,難期其復(fù)振,勢成于因循也。

          〔注釋〕

          漸及消亡:慢慢地走向消敗頹亡。因循:沿襲舊法,不知變通。

          【譯文】

          若是一個平常人,突然遭受了災(zāi)禍憂患的打擊,一定可以再重整旗鼓,因為突來的災(zāi)害使他產(chǎn)生警戒心與激勵心。但是,如果是一群人或是一個團體逐漸衰敗,就很難指望會再重新振作起來,因為一些墨守成規(guī)的習(xí)性已經(jīng)養(yǎng)成,很難再改變了。

          38、壽有盡時天無盡,富貴有定學(xué)無定

          天地?zé)o窮期,生命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貴有定數(shù),學(xué)問則無定數(shù),求一分,便得一分。

          〔注釋〕

          定數(shù):猶言“定命”,命運為天所定。

          【譯文】

          天地永遠(yuǎn)存在,無窮無盡,然而人的生命卻很有限,只要逝去一天,生命就短少一天。人的榮華富貴乃命運注定,然而學(xué)問知識則不是如此,只要用功一分,知識便增長一分。

          39、做事要問心無愧,創(chuàng)業(yè)需量力而行

          處事有何定憑,但求此心過得去;立業(yè)無論大小,總要此身做得來。

          〔注釋〕

          定憑:一定的憑擾。立業(yè):創(chuàng)立事業(yè)。

          【譯文】

          做任何事,是好是壞有時并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和憑據(jù),只求問心無愧。創(chuàng)立事業(yè)的時候,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yè),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能力應(yīng)付。

          40、

          氣性不和平,則文章事功,俱無足??;語言多矯飾,則人品心術(shù),盡屬可疑。

          〔注釋〕

          氣性:氣質(zhì)性情。和平:中和平正。文章事功:學(xué)問和事業(yè)。矯飾:多所修飾,而失去本來面目。

          【譯文】

          如果一個人不能平心靜氣地處世待人,那么,就可以斷定他在學(xué)問和做事上,都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效法之處。一個人的言語如果虛偽不實,那么,無論他在人品或是心性上表現(xiàn)得多崇高,一樣令人懷疑。

          41、謹(jǐn)守拙,慎交友

          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注釋〕

          守拙:即以拙自安,不以巧偽與人周旋。

          【譯文】

          把聰明用錯了地方,不如一輩子謹(jǐn)守愚拙,至少不會出錯。隨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閉門讀書。

          42、放眼讀書,立跟做人

          看書須放開眼孔,做人要立定腳跟

          〔注釋〕

          放開眼孔:比喻放開眼界、心胸。

          【譯文】

          看書必須要放開心胸,才可能接受并判斷新的觀念。做人要站穩(wěn)自己的立場和把握住原則,才是一個具有見地,不隨波逐流的人。

          43、持身貴嚴(yán),處事貴謙

          嚴(yán)近乎矜,然嚴(yán)是正氣,矜是乖氣;故持身貴嚴(yán),而不可矜。謙似乎諂,然謙是虛心,諂是媚心;故處世貴謙,而不可諂。

          〔注釋〕

          嚴(yán):莊嚴(yán)。矜:自尊自大。

          【譯文】

          莊重有時看來像是傲慢,然而莊重是正直之氣;傲慢卻是一種乖僻的習(xí)氣,所以律己最好是莊重,而不要傲慢。謙虛有時看來像是諂媚,然而謙虛是待人有禮不自滿;諂媚卻是因為有所求而討好對方,所以處世應(yīng)該謙虛,卻不可諂媚。

          44、財要善用,祿要無愧

          財不患其不得,患財?shù)?,而不能善用其財;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

          〔注釋〕

          患:憂慮。祿:俸祿、福氣。

          【譯文】

          不要憂慮得不到錢財,只怕得到財富后不能好好地使用。官祿、福分也是如此,不要擔(dān)憂它不降臨,而應(yīng)該擔(dān)心能不能無愧于心地得到它。

          45、交朋友求益身心,教子弟重立品行

          交朋友增體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品行。

          〔注釋〕

          體面:面子。顯榮:顯達(dá)榮耀。

          【譯文】

          交朋友如果是了增加自己的面子,倒不如交一些真正對我們身心有益的朋友。教自己的孩子求得榮華富貴,倒不如教導(dǎo)他們做人應(yīng)有的品格和行為。

          46、君子重忠信,小人徒心機

          君子存心,但憑忠信,而婦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處世,盡設(shè)機關(guān),而鄉(xiāng)黨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注釋〕

          存心:心里懷著的念頭。機關(guān):計謀。

          【譯文】

          君子做事,但求盡心盡力,忠誠信實,婦人小孩都對他極為尊重,所以,君子之為君子并不枉然。小人在社會上做事,到處設(shè)計、玩花樣,使得人人都對他退避三舍,心里十分鄙棄他。因此,小人費盡了心機,也得不到他人的敬重,可說是白做了小人。

          47、對己要嚴(yán),對人要寬

          求個良心管我,留些余地處人。

          〔注釋〕

          良心:天生的良善之心。余地:余裕;寬裕之處?!傲粲嗟亍币嗉醋屓恕?/p>

          【譯文】

          希望自己有一顆良善的心,使自己時時不違背它。為別人留一些退路,讓別人也有容身之處。

          48、慎言,潔身

          一言足以召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墜也;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飭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注釋〕

          召:同“招”,招惹之意。覆墜:傾倒墜亡。玷:污辱。飭躬若璧:“飭”是治理,“躬”指自己,“飭躬若璧”就是守身如玉的意思。瑕疵:玉上的斑痕,比喻過失。

          【譯文】

          一句話就可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言談十分謹(jǐn)慎,不胡亂講話,以免招來殺身毀家的大禍。一件錯事足以使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非常小心,惟恐做錯事,會讓自己終身抱憾!

          49、處橫逆而不校,守貧窮而坐弦

          顏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賢人處橫逆之方;子貢之無諂,原思之坐弦,是賢人守貧窮之法。

          〔注釋〕

          不校:不計較。自反:自我反省。原思:孔門弟子原憲,字子思,清靜守節(jié),安貧樂道。坐弦:自在地彈琴取樂。

          【譯文】

          遇到有人冒犯時,顏淵不與人計較,孟子則自我反省,這是君子在遇人蠻橫不講理時的自處之道。在貧賤時,子貢不去阿諛富者,子思則依然彈琴自娛,完全不把貧困放在心上,這是君子在貧窮中仍能自守的方法。

          50、白云山岳文章,黃花松析乃吾師

          觀朱霞,悟其明麗;觀白云,悟其卷舒;觀山岳,悟得靈奇;觀河海,悟其浩瀚,則俯仰間皆文章也。對綠竹得其慮心;對黃華得其晚節(jié);對松柏得其本性;對芝蘭得其幽芳,則游覽處皆師友也。

          〔注釋〕

          朱霞:紅色的霞彩。浩瀚:水熱廣大的樣子。黃華:菊花。晚節(jié):菊經(jīng)霜猶茂,以喻人之晚年節(jié)操清亮。

          【譯文】

          觀賞紅霞時,領(lǐng)悟到它明亮而又燦爛的生命;觀賞白云時,欣賞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態(tài);觀賞山岳時,體認(rèn)到空靈秀高拔的氣概;觀看大海時,領(lǐng)悟到它的廣大無際。因此,只要用心體會,那么,天地之間無處不是好文章。面對綠竹時,能學(xué)習(xí)到待人應(yīng)虛心有禮;面對菊花時,能學(xué)習(xí)到處亂世應(yīng)有高風(fēng)亮節(jié);面對松柏時,能學(xué)習(xí)到處逆境應(yīng)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而在面對芷蘭香草時,能學(xué)習(xí)到人的品格應(yīng)芬芳幽遠(yuǎn),那么在游玩與觀賞之中,沒有一個地方不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處處皆是良師益友。

          51、行善人樂我亦樂,奸謀使壞徒自壞

          行善濟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逞奸謀事,事難必其穩(wěn)重,可惜他徒自壞心。

          〔注釋〕

          快意:心中十分愉快。

          【譯文】

          做好事幫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安逸保全,自己也會感到十分愉快。使用奸計,費盡心力去圖謀,事情也未必就能穩(wěn)當(dāng)便利,只可惜他奸計不成,徒然擁有壞心腸。

          52、以人為鏡吉兇可鑒,小河不察亦可覆舟

          不鏡于水,而鏡于人,則吉兇可鑒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則細(xì)微宜防也。

          〔注釋〕

          鏡于水:以水為鏡。鑒:明察。蹶:跌倒。垤:小土堆。

          【譯文】如果不以水為鏡,而以人為鏡來反照自己,那么,許多事情的吉兇禍福便可以明白了。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在小土堆上卻易跌倒,由此可知,愈是細(xì)微小事,愈要謹(jǐn)慎小心。

          53、知足者,得其樂

          凡事謹(jǐn)守規(guī)模,必有大錯;一生但足衣食,便稱小康。

          〔注釋〕

          規(guī)模:原有的法度;一定的規(guī)則與模式。

          【譯文】

          凡事只要謹(jǐn)慎地守著一定的規(guī)則與模式,總不致于出什么大的差錯。一輩子只要衣食無憂,家境使可算是自給自足了。

          54、休爭閑氣處事良方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一味學(xué)吃虧,是處事良方。

          〔注釋〕

          不耐煩:不能忍耐煩瑣之事。

          【譯文】

          對人對事不能忍受麻煩,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對任何事情都能抱著寧可吃虧的態(tài)度,便是處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55、讀書自有樂,為善不邀名

          習(xí)讀書之業(yè),便當(dāng)知讀書之樂;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

          〔注釋〕

          邀:求得。

          【譯文】

          把讀書當(dāng)作是終生事業(yè)的人,就該懂得由讀書中得到樂趣。抱著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得“善人”的名聲。

          56、謙虛美德矣

          知往日所往之非,則學(xué)日進矣;見世人可取者多,則德日進矣。

          〔注釋〕

          非:不是之處。?。喝》?。

          【譯文】

          知道自己過去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那么學(xué)問就能日漸充實??吹剿丝蓪W(xué)習(xí)的地方很多,自己的道德也必定能逐日增進。

          57、敬人者人恒區(qū)之,靠他人莫若靠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勝于靠他人。

          〔注釋〕

          敬:尊重。

          【譯文】

          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賴他人,倒不如靠自己去努力。

          58、學(xué)長者待人之道,識君子修己之功

          見人善行,多方贊成;見人過舉,多方提醒,此長者待人之道也。聞人譽言,加意奮勉;聞人謗語,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注釋〕

          過舉:錯誤的行為。謗語:毀謗的言語。

          【譯文】

          見到他人有良善的行為,多多地去贊揚他;見到他人有過失的行為,也能多多地去提醒他,這是年紀(jì)大的人待人處世的道理。聽到他人對自己有贊美的言語,就更加勤奮勉勵;聽到他人毀謗自己的話,要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行,這是有道德的人修養(yǎng)自己的功夫。

          59、奢侈慳吝俱可敗家,庸愚精明都能覆事

          奢侈足以敗家;慳吝亦足以敗家。奢侈之?dāng)〖?,猶出常情;而慳吝之?dāng)〖?,必遭奇禍。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猶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見大兇。

          〔注釋〕

          慳吝:吝嗇。覆事:敗壞事情。

          【譯文】

          浪費足以使家道頹敗,吝嗇也一樣會使家道頹敗。浪費而敗家,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預(yù)料;而吝嗇的敗家,卻常常是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災(zāi)禍。愚笨足以使事情失敗,而太過精明能干亦足以使事情失敗。愚笨的人壞事,只是個小過失;精明的人壞事,事情就很嚴(yán)重了。

          60、安分守成,不入下流

          種田人,改習(xí)塵市生涯,定為敗路;讀書人,干與衙門詞訟,便入下流。

          〔注釋〕

          塵市:塵市本意為城鎮(zhèn),此處泛指市場上的商業(yè)行為。干與:參與。衙門詞訟:替人打官司。下流:品格低下。

          【譯文】

          種田的人,改學(xué)做生意,一定會失敗;讀書人,若是成了專門替人打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趨下流。

          61、物質(zhì)享受要知足,德業(yè)追求無止境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運不及我,則可以知足矣;常思某人德業(yè)勝于我,某人學(xué)問勝于我,則可以自慚矣。

          〔注釋〕

          境界:環(huán)境,狀況。

          【譯文】

          常想到有些人的環(huán)境還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運也比自己差,就應(yīng)該知足。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我高尚,某人的學(xué)問也比我淵博,便應(yīng)該感到慚愧。

          6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舍不得錢,不能為義士;舍不得命,不能為忠臣。

          〔注釋〕

          公子荊:《論語·子路篇》:“子謂衛(wèi)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敬美矣!’?!笨踪澝佬l(wèi)公子荊,不但知足,而且善于治理家產(chǎn)。齊景公:《論語·季氏篇》:“齊景公有馬千匹,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弊耘d:自我奮勉。

          【譯文】

          讀《論語·子路篇》公子荊那章,可以讓富有的人效法;讀《論語·季氏篇》有關(guān)齊景公那一章,貧窮的人可以為之而奮發(fā)。如果舍不得金錢,不可能成為義士;舍不得性命,就不可能成為忠臣。

          63、富貴必要謙恭,衣祿務(wù)需儉致

          富貴易生禍端,必忠厚謙恭,才無大患;衣祿原有定數(shù),必節(jié)儉簡省,乃可久延。

          〔注釋〕

          大患:大禍害。衣祿:指一個的福祿。久延:長久之意。

          【譯文】

          財富與顯貴,都容易招來禍害,一定要誠實寬厚地待人,謙虛恭敬地自處,才不會發(fā)生災(zāi)禍。個人一生的福祿都有定數(shù),一定要節(jié)用儉省,才能使福祿更長久。

          64、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見塵世之間,已分天堂地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輩,不隔圣域賢關(guān)。

          〔注釋〕

          降祥:降下吉祥。降殃:降下災(zāi)禍。

          【譯文】

          做好事得到好報,做惡事得到惡報,由此可見,不必等到來世,在人間便能見到天堂與地獄的分別了。人的心是相同的,心中具有的理性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愚笨平庸的人,并不被拒絕在圣賢的境地之外。

          65、要心平氣和處世,勿設(shè)計機巧害人

          和平處事,勿矯俗為高;正直居心,勿設(shè)機以為智。

          〔注釋〕

          矯俗:故意違背習(xí)俗。

          【譯文】

          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不要故意違背習(xí)俗,自鳴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剛直,要不設(shè)計機巧,自認(rèn)為聰明。

          66、要救世,勿避世

          君子以名教為樂,豈如嵇阮之逾閑;圣人以悲憫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注釋〕

          名教:指人倫之教、圣人之教;亦為儒教之別名?!妒勒f新語》德行篇:“王平子、胡母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dá),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樂廣認(rèn)為,圣人之教中即是一片樂園,不假外求,不必如此放浪形骸。嵇阮:嵇指嵇康,阮指阮籍,皆為竹林七賢之一。逾閑:指逾越軌范,失于檢點。沮溺:沮指長沮,溺指桀溺,為春秋時避世的隱士。

          【譯文】

          讀書人應(yīng)該以鉆研圣人之教為樂事,怎能像嵇康、阮籍等人,逾越軌范,恣意放蕩?圣人抱著悲天憫人之胸懷,關(guān)心民生的疾苦,并不效法長沮、桀溺的避世獨居,不理世事。

          67、勤儉安家久,孝悌家和諧

          縱容子孫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敗門庭;專教子孫謀利,其后必至爭貲財而傷骨肉。

          〔注釋〕

          偷安:不管將來,只求目前的安逸。敗門庭:敗壞家風(fēng)。貲財:財產(chǎn)。骨肉:比喻至親。

          【譯文】

          放縱子孫只圖取眼前的逸樂,子孫以后一定會沉迷于酒色,敗壞門風(fēng)。專門教子孫謀求利益的人,子孫必定會因爭奪財產(chǎn)而彼此傷害。

          68、忠厚足以興業(yè),勤儉足以興家

          謹(jǐn)家父兄教條,沉實謙恭,便是醇潛子弟;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儉,定為修久人家。

          〔注釋〕

          沉實:穩(wěn)重篤實。醇潛:性情敦厚不淺薄。祖宗成法:祖宗所遺留下來的教訓(xùn)及做事的方法。

          【譯文】

          謹(jǐn)慎地遵守父兄的教誨,待人篤實謙虛,就是一個敦厚的好子弟。不擅自刪改祖宗留下來的教訓(xùn)和做人做事的方法,能厚道儉樸地持家,家道必能歷久不衰。

          69、知蓮朝開而暮合,悟草春榮而冬枯

          蓮朝開而暮合,至不能合,則將落矣,富貴而無收斂意者,尚其鑒之。草春榮而冬枯,至于極枯,則又生矣,困窮而有振興志者,亦如是也。

          〔注釋〕

          尚其鑒之:最好能夠看到這一點。

          【譯文】

          蓮花早晨開放,到夜晚便合起來,到了不能再合起來時,就是要凋落的時候了,富貴而不知收斂的人,最好能夠看到這一點,而知道收斂。春天時,草木長得很茂盛,至冬天就干枯了,等枯萎到極處時,又到了草木再度發(fā)芽的春天了,身處窮困的境地而想奮起的人,應(yīng)當(dāng)以這一點自我勉勵。

          70、自伐自矜必自傷,求仁求義求自身

          伐字從戈,矜字從矛,自伐自矜者,可為大戒;仁字從人,義(義)字從我,講人講義者,不必遠(yuǎn)求。

          〔注釋〕

          自伐自矜:伐與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譯文】

          伐字的右邊是“戈”,矜字的左邊是“矛”,戈、矛都是兵器,有殺傷之意;從這兩個字,自夸自大的人可以得到極大的警惕。仁字在旁邊的“人”,義字的下面是“我”,可見得要講仁義,并不在遠(yuǎn)處,只要有人有我的地方,就可以實行。

          71、貧寒也須苦讀書,富貴不可忘稼穡

          家縱貧寒,也須留讀書種子;人雖富貴,不可忘稼穡艱辛。

          〔注釋〕

          稼穡艱辛:種田及收成的辛勞。

          【譯文】

          縱使家境貧窮困乏,也要讓子孫讀書;雖然是個富貴人家,也不可忘記耕種收獲的辛勞。

          72、勤儉蘊育廉潔,艱辛煉鑄偉人

          儉可養(yǎng)廉,覺茅舍竹籬,自饒清趣;靜能生悟,即鳥啼花落,都是化機。一生快活皆庸福,萬種艱辛出偉人。

          〔注釋〕

          清趣:清新的樂趣?;瘷C:造化的生機。庸福:平凡人的福分。

          【譯文】

          勤儉可以修養(yǎng)一個人廉潔的品性,就算住在竹籬圍繞的茅屋,也有它清新的趣味。在寂靜中,容易領(lǐng)悟到天地之間道理,即使鳥兒鳴啼,花開花落,也都是造化的生機。能一輩子快樂無愁的過日子,這只不過是平凡人的福分;經(jīng)歷萬種艱難困苦,才能成就一個偉人。

          73、存心方便無財也能濟世,慮事精詳愚者也成能人

          濟世雖乏貲財,而存心方便,即稱長者;生資雖少智慧,而慮事精詳,即是能人。

          〔注釋〕

          貲財:財貨:存心方便:處處便利他人。

          【譯文】

          雖然沒有金錢財貨幫助世人,但是,只要處處給人方便,便是一位有德的長者。雖然天生的資質(zhì)不夠聰明,但是,考慮事情卻能處處清楚詳細(xì),就是一個能干的人。

          74、閑居常懷振卓心,交友多說切直話

          一室閑居,必常懷振卓心,才有生氣;同人聚處,須多說切直話,方見古見。

          〔注釋〕

          振卓心:振奮高遠(yuǎn)的心。切直話:實在而正直的言語。

          【譯文】

          閑散居處時,一定要時常懷著策勵振奮的心志,才能顯出活潑蓬勃的氣象。和別人相處時,要多說實在而正直的話,才是古人處世的風(fēng)范。

          75、有才若無有德若虛,富貴生驕奢淫敗俗

          觀周公之不驕不吝,有才何可自矜;觀顏子之若無若虛,為學(xué)豈容自足。門戶之衰,總由于子孫之驕惰;風(fēng)俗之壞,多起于富貴之奢淫。

          〔注釋〕

          不驕不吝:不驕傲,不鄙吝。

          【譯文】

          周公制禮作樂,是周朝的圣人,但是,他卻不因為自己的才德,而對他人有驕傲和鄙吝的心。有才能的人,哪里可以自以為了不起呢?顏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卻“有才若無,有德若虛”,不斷虛心學(xué)習(xí)。

          76、凝浩然正氣,法古今完人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氣所鐘,鬼神亦為之呵護;圣經(jīng)賢傳,乃古今命脈所系,人物悉賴以裁成。

          〔注釋〕

          所鐘:所聚集。裁成:裁剪修成。

          【譯文】

          孝子和忠臣,都是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凝聚而成,所以連鬼神都加以愛惜保護。圣賢的經(jīng)書典籍,是從古對今維系社會人倫的命脈,所有的忠臣、孝子、賢人、志士,都是靠著讀圣賢書,效法圣賢的行為,而成為偉人的。

          77、一生溫飽而氣昏志惰,幾分饑寒則神緊骨堅

          飽暖人所共羨,然使離一生飽暖,而氣昏志惰,豈足有為?饑寒人所不甘,然必帶幾分饑寒,則神緊骨堅,乃能任事。

          〔注釋〕

          氣昏志惰:神氣昏昧,志氣怠惰。神緊骨堅:精神抖擻,骨氣堅強。

          【譯文】

          人人都羨慕吃得飽、穿得暖的生活,可是,就算一生都享盡物質(zhì)飽暖的生活,崦精神卻昏昧怠惰,那又有什么作為呢?忍受饑寒是人們最不愿意的事,但是,饑寒卻能策勵人的志氣,使精神抖擻,骨氣堅強,這樣才能承擔(dān)重任。

          78、愁煩中具瀟灑襟杯,暗昧處見光明世界

          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抱皆春風(fēng)和氣;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注釋〕

          瀟灑襟懷:豁達(dá)而無拘無束的胸懷。暗昧:事實隱秘不顯明。

          【譯文】

          在愁悶煩惱中,要具有豁達(dá)而無拘無束的胸懷,那么,心情便能如徐徐春風(fēng)般一團和氣。在昏暗不明的環(huán)境里,要能保有光明的心境,內(nèi)心就能像青天白日般明亮無染。

          79、裝腔作勢百為皆假,不切實際一事無成

          勢利人裝腔做調(diào),都只在體面上鋪張,可知其百為皆假;虛浮人指東畫西,全不向身心內(nèi)打算,定卜其一事無成。

          〔注釋〕

          裝腔作調(diào):故作姿態(tài);矯揉做作。體面上:表面上。指東畫西:言語雜亂,東拉西扯。虛?。翰磺袑?。

          【譯文】

          勢利的人喜歡裝模作樣,只知道在表面上鋪張,由此可以看透他所作所為都是虛假的。不切實際的人言不及義,東拉西扯,完全不從自己的內(nèi)心下功夫,可以料定他什么都無法完成。

          80、心胸坦蕩可見光明境界,涵養(yǎng)成正氣做到勿忘勿助

          不忮不求,可想見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養(yǎng)功夫。

          〔注釋〕

          不忮不求:《詩經(jīng)》邶風(fēng)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藏?!笔钦f一個人不陷害人,也不希求非分之財,這種人怎么會做出不好的事情來呢?“藏”是美善的意思。勿忘勿助:《孟子》公孫丑:“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這是指養(yǎng)氣的功夫必定要把集聚道義當(dāng)作一件事,但不可預(yù)先期望效果,只要心里不忘記由它自然生長就是了,也不要因為氣不充足,另外想法子幫助它生長?!罢笔穷A(yù)期的意思。

          篇一:同學(xué)情

          同學(xué)是醬香型白酒,

          清澈透明、心無雜念、優(yōu)雅得體,

          時間愈長、回味悠久、柔綿醇厚,

          相聚時分、洶涌澎湃,杯中酒香、持久彌漫,

          離別時刻、依依不舍,空杯留香、經(jīng)久不散。

          同學(xué)是特殊的情誼,

          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舊,

          道不盡的喜,訴不清的憂。

          同學(xué)是一道令牌,

          即使你在、天涯海角,

          一聲呼喚、隨叫隨到,

          縱使忙碌,也會抽空、盡快匯合。

          同學(xué)是一臺歡快的歌舞,

          即使不夠?qū)I(yè)、也會盡興發(fā)揮,

          聲不如蔣大為、舞不如楊麗萍,

          但會高潮起伏、一浪高過一浪。

          同學(xué)是一張青春永駐的照片,

          雖然歲月無情、青春靚麗漸去,

          但是在我心里、美麗依舊如初,

          即使兩鬢霜白、卻也風(fēng)情萬種,

          遇見笑顏回眸、當(dāng)年魅力依舊。

          同學(xué)是一艘乘風(fēng)破浪的帆船,

          不在乎終點在哪、不管目的地何處,

          在乎沿途的風(fēng)景、在呼觀景的心情,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青山郁郁蔥蔥在、歲月如歌伴我行。

          同學(xué)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挽留青春腳步、夯實事業(yè)根基,

          暖暖話語溝通、柔柔情誼交流,

          天天開心生活、年年順心工作,

          心中激情蕩漾、真情流露徜徉。

          同學(xué)是一首難忘的抒情歌,

          泡一壺?zé)岵?、燙一壺老酒,

          聽經(jīng)典老歌、敘同窗真情,

          話巴山夜雨、歌鵬城飛揚,

          看彼此珍惜、聚散兩依依。

          同學(xué)是一種承諾,

          今生今世,有緣相聚,

          來吧同學(xué)、我們一起,

          舉杯共飲、同聲齊唱,

          友誼地久天長……

          篇二:同學(xué)情

          同學(xué)情

          似銀色月光,像玉壺冰心

          畢業(yè)的惜別,純凈了同學(xué)的真情

          讓我們看到

          它是如此的至純至真

          同學(xué)情

          像風(fēng)箏舞天,似藕斷絲連,

          畢業(yè)的分別,撥亂了同學(xué)的深情

          讓我們看到

          它是如此地難舍難分

          同學(xué)情

          掛牽我們的真情。

          讓離別的種子發(fā)芽,

          漸漸生長于我們生命的年年歲歲

          讓思念的心痛生根

          隨歲月逝去而越貼越近……

          牽掛,那繃直的絲線,

          拴住了全班同學(xué)的心,

          刻在臉上的滄桑

          阻擋不了久別重逢的笑逐顏開

          看不到官職大小分不出長幼尊卑

          還是那時的倔脾氣

          不管人間冷暖,

          不管世態(tài)炎涼,

          不管官場風(fēng)云,

          不管商海浮沉,

          不管甜酸苦辣,

          不管悲歡離合

          只管直呼其名

          濃濃的同學(xué)情

          讓人感覺是那樣的踏實

          純純的同學(xué)情

          讓人感覺是那樣的清新

          同學(xué)情催人奮進

          像高山流水,

          讓知音無悔,

          似鷹擊長空,

          讓壯志凌云。

          一世同學(xué)情,三生姊妹親

          逆境中,

          我們高歌著“有志者事竟成”

          永不言棄;

          順境里,

          我們低吟“憂勞以興國,逸欲以亡身”

          寵辱不驚。

          同學(xué)情是人生的財富

          同學(xué)情是人生最可珍貴的感情

          照片會退色,信件會泛黃,

          只有同學(xué)情像美酒,歷久彌香,愈久愈醇。

          篇三:同學(xué)情

          心緒如縷

          許多的感受哽在喉間

          打字的手

          顫顫微微

          初春乍暖還寒

          冷冰冰的`鍵盤上

          卻泛著暖流

          那泛黃的照片上

          曾經(jīng)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開始逐漸鮮活

          長高的記憶在心頭泛濫

          矮矮的教學(xué)樓里

          恩師們的教誨似乎還在教室回蕩

          高高的梧桐樹下

          學(xué)友們的身影依然在粼粼的曦光中閃現(xiàn)

          高中的我們

          風(fēng)華正茂

          太多的理想和抱負(fù)

          讓年輕的我們

          書生意氣

          輕舞飛揚

          漫長的三年

          短暫的三年

          在這一瞬間成為矛盾

          抬頭望天

          才明白白駒過隙

          逝去的是青春

          留下的是遺憾

          窗外月光融融

          轉(zhuǎn)眼之間

          同窗分別已是二十余年

          點滴的文字潑潑灑灑

          卻并非我在此賣弄文筆

          這文字里幾許是回憶

          幾許是傷感

          還有幾許是留戀

          前生五百次的回眸

          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長高三年

          是前世千萬次的乞求

          是今生值得珍惜的緣

          把盞輕吟

          含笑枕一冬

          不必傷感

          春去春又回

          慶幸的是在這方寸地網(wǎng)絡(luò)上

          我們再續(xù)友情

          共度余生

          他日相逢應(yīng)含笑

          你若安好

          我亦安然

          篇四:同學(xué)情

          揮之不去的

          是從前的往事

          像放電影般

          在我的腦海閃現(xiàn)

          一條直直的弄堂

          她在弄堂的深處

          款款向我走來

          我在弄堂另一頭等待

          相會時的喜悅

          每天都會掛上眉梢

          上學(xué)的路上

          留下一串串她銀鈴般的笑聲

          雖然兩顆心很近

          能感覺到彼此心的顫動

          可還仍保持著

          心靈的平靜

          每次走進教室

          好像被抓了現(xiàn)行

          同學(xué)們開過玩笑后

          她的臉上好似抹上脂粉

          課堂上的我們

          表現(xiàn)出十分鎮(zhèn)定

          學(xué)習(xí)是當(dāng)前的任務(wù)

          絕不允許讓雜念分心

          有一天上課間隙

          發(fā)現(xiàn)我書本中露出

          粉紅色的紙條

          她清秀的筆跡我怎不熟悉

          趕忙揉成一團

          放進袋里

          這一堂課上得云里霧里

          不知講了啥東西

          偷眼瞧瞧我的同桌

          她的眼睛

          雖然緊盯黑板

          余光卻望在我的手里

          下課的鈴聲

          終于響起

          趕緊躲在廁所

          打開還在冒汗的紙團

          尚有余香的紙條

          摻和進廁所的臭氣

          讓我領(lǐng)悟出

          沉住氣 ?把握好自己的含義

          這八個字

          我今天都記得

          非常清晰

          提醒我留出必要的距離

          哪怕天天在一起

          但那只是同學(xué)情誼

          非分的念頭

          經(jīng)不起時間的沖洗

          幽默勵志的演講稿篇1

          各位老師,同學(xué)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勵志成功,始于信念》。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叢林中,走著四個皮包骨頭的男子,他們扛著一只沉重的箱子,在密林里踉踉蹌蹌地向前走。他們跟隨隊長進入?yún)擦痔诫U,課時,隊長卻在任務(wù)即將完成時患疾病二不幸長眠于叢林中了。

          臨終前隊長把親手制作的箱子托付給他們,并十分誠懇地說:“如果你們能把這個箱子送到我的朋友手里,你們將得到比金子還寶貴的東西。”

          埋葬了隊長之后,他們便扛著箱子上路了,道路越來越難走,他們的力氣也越來越小了,但他們?nèi)匀还钠饎磐白咧?。終于有一天,綠色的屏障突然拉開了,他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之后終于走出了叢林,找到了隊長的朋友,可是那個朋友卻說:“我一無所有??!”

          于是,打開箱子一看,竟是一堆無用的木頭!就這么個故事,看起來隊長給了他們一箱無用的木頭,其實,他卻給了他們行動的目的,使他們獲得了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生命。這個故事啟示著我們學(xué)習(xí)、做任何事情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和奮斗目標(biāo)。

          聾啞人跳起了美麗的千手觀音,盲人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雙腿下肢被截去而重新駕駛飛機返回藍(lán)天……許多正常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這些殘疾人卻把它們變成了現(xiàn)實,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也更被它們堅韌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著必勝的信念,朝著目標(biāo),永不放棄。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確定了奮斗目標(biāo),如何才能堅持不懈,如何才能永不放棄,那就必須要有行動的計劃、成功的信念,這是你行動的向?qū)?,是你挖掘和運用體內(nèi)潛能的催化劑。

          如果你認(rèn)為自己十分突出,你就真的會很優(yōu)秀;如果你想象渺小,你就會落后于人;如果你想象勇敢,你就會真的無所懼怕;如果你想象輝煌,你就會變得很偉大。

          因為當(dāng)你行動之前進行頭腦熱身,構(gòu)想要做之事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梳理心路,然后把他們深深銘記在腦海中,當(dāng)你行動的時候,你就會得心應(yīng)手,應(yīng)付自如。

          同學(xué)們,勵志要有明確的目標(biāo),目標(biāo)的實現(xiàn)要有成功的信念,從現(xiàn)在開始,讓他們在你的想象中成為現(xiàn)實——去感受它們、經(jīng)歷它們、相信它們。相信,不久的將來你就會看到它們最終變成現(xiàn)實。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幽默勵志的演講稿篇2

          各位老師,同學(xué)們:

          大家好!

          你看校園里:操場上干干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xué)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靠墒墙裉欤蠋熞獙嵲拰嵳f: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dāng)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余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么)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么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里呢?同學(xué)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xiàn)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于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么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zé)o大志,不愿學(xué)習(xí),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里呢?——他們學(xué)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xué)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jīng)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guī)讉€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xué)們一定要小心??!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么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xué)生,首先應(yīng)該從學(xué)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yǎng)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yīng)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nèi)巳硕紒碛妹利惖恼Z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幽默勵志的演講稿篇3

          各位老師,同學(xué)們:

          大家好!

          你們看窗外陽光多好,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今天我演講。

          我先介紹一個我自己吧,我叫張學(xué)友,張是弓加一個長字,學(xué)是好好學(xué)習(xí)的習(xí)字,友呢是張學(xué)友的友,性別為男。出生年月作為隱私不便透露。我很高興能站在這里,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國人民向在家問聲好。能站在這里我也鼓了很大的勇氣,就像是對一個單戀已久的女孩去表白一樣,心里沒底啊。我竟選的是班長,同學(xué)們會對我信任嗎。

          還有一點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去擔(dān)當(dāng)班長一職呢。這對你們來說都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但我可以很負(fù)責(zé)任地告訴大家,我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能力做好班長所應(yīng)做的每一件事,我很不想說我以前擔(dān)任過什么,這都是一個過去,我面對的是我的新同學(xué),新朋友我想這會是個全新的開始,你們也看到我理了個頭,而且理得很短,因為我想從頭開始。我也不想談我當(dāng)了班長如何如何,當(dāng)上跟沒當(dāng)是兩回事,況現(xiàn)在至少還不是,大談特談是很虛的東西,說跟做是兩回事,我怕我說得到而做不得,一切得看平時表現(xiàn)吧,

          我這個人也沒什么特點,就是喜歡有事沒事擺個黃飛鴻似的笑,搞個蒙娜麗莎似的微笑。都是自以為很酷而已,如果了大家的風(fēng)頭不要介意啊,如來佛主,天地觀音我可沒那心啊。

          不管大家對信任與否都得投我一票,如果你不信任我投我一票以示你對我不不信任。最后再次說聲謝謝大家!

          幽默勵志的演講稿篇4

          各位老師,同學(xué)們:

          大家好!

          今天十分榮幸可以由我來為大家進行課前三分鐘的演講。

          首先,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句話。“我寧愿選擇驕傲也不選擇自卑。因為驕傲需要資本,資本需要積累,積累需要汗水,而自卑卻什么也不需要。”這句話是我在看喬松樓將軍在復(fù)旦大學(xué)演講視頻時偶然間聽到的。

          是的,今天我演講的主題就是自信。

          每個人的人生都并非一帆風(fēng)順,并非永無波浪的湖面。而是一場充滿艱辛,坎坷,曲折,充滿挑戰(zhàn)與挫折的旅途。屬于我們的每一個新的一天都是一次挑戰(zhàn)。在迎接每日的朝陽時,我們需要足夠的自信來克服遇到的困難。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fā)表之后,有人曾炮制了一本《百人駁相對論》,網(wǎng)羅了一批所謂名流對這一理論進行聲勢浩大的撻伐??墒牵瑦垡蛩固棺孕抛约旱睦碚摫厝粍倮?,對噠伐不屑一顧。他說:“假如我的理論是錯的,一個人反駁就夠了,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彼麍远吮貏俚男拍?,堅持研究,終于使“相對論”成為20世紀(jì)的偉大理論,為世人所矚目。

          同學(xué)們,或許我們無法成為像愛因斯坦一樣成為為社會做出極大貢獻(xiàn)的人。但我們依舊應(yīng)該向他一樣自信的面對一切,面對困難,面對挫折。

          居里夫人說過:“我們應(yīng)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活著的人總要照常工作?!闭亲孕?,支持她在經(jīng)受了失戀、喪夫、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等打擊之后,兩次榮獲了諾貝爾獎,為人類的科學(xu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xiàn)。

          我堅信,自信是一種力量,一種引領(lǐng)我們堅持的力量。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應(yīng)該微笑地,平靜地面對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運之神一次次把我們捉弄,只要擁有自信,擁有一顆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心,成功遲早會屬于你的。

          同學(xué)們,高中三年必定是一段崢嶸歲月。希望從今天開始,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都可以把汗水的積累轉(zhuǎn)化為驕傲,自信的資本。以舍我其誰也的雄心壯志面對我們應(yīng)該面對的每一次考驗。讓我們的高中生活成為人生光彩絢麗的回憶。

          謝謝大家。

          幽默勵志的'演講稿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 ? ? ?大家早上好!

          按照慣例,這次輪到我來做“課前三分鐘勵志演講”,下面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小鳥說:我從天空中飛過,但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泰戈爾說,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同樣的狀況,卻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相信后者的態(tài)度更能贏得大家的認(rèn)可。其實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會向你露出笑臉,你對它哭,那么你最終只會收獲沮喪的心情。

          或許有人會抱怨說,上天是如此的不公平,努力奮斗多年的我到現(xiàn)在為止還是一個經(jīng)理助手。寒窗苦讀十二年書的我,最終還是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xué)。然而,這些抱怨無法改變現(xiàn)實,只能加重自己的煩惱,何不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呢?

          相反的,正如我們熟知的林肯先生,在遭受24歲經(jīng)商失敗,26歲愛人死去,27歲精神崩潰,中年時代多次競選參議員和副總統(tǒng),卻均以失敗告終,可面對如此多的打擊與磨難,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應(yīng)對這些不如意,最終他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正是這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林肯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相信,假若沒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摔殘肢體的桑蘭,高位截肢的張海迪,生命中沒有光明與黑暗的海倫—凱勒,他們同樣不會有燦爛的人生,也就不會贏得世人的尊重與贊美。

          親愛的朋友們,雖然我們無法預(yù)知下一秒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但相信只要我們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生活一直是快樂的。所以,即使有一千個理由哭泣,也要為自己找出一萬個理由微笑,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更多的陽光和快樂。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quán)所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