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cite id="fsfwt"></cite></strong></rp>
    <track id="fsfwt"></track>

      <track id="fsfwt"></track>
      1. <rp id="fsfwt"><strong id="fsfwt"><pre id="fsfwt"></pre></strong></rp>

          歡迎來到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網(wǎng)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當前位置: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 讀后感 > 謠言粉碎機讀后感

          謠言粉碎機讀后感

          時間:2019-01-09 17:36

          陸毅的《壯志雄心》

          我說上面寫歌詞的人你惡心不惡心啊,就歌詞我們也可以去百度拉啊.用的著你嗎

          有關于長征的故事

          征失利階段大事湘江戰(zhàn)役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第四道封鎖線。

          此前三道封鎖線:10月25日,在江西的信豐與安遠間,紅軍沖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一道封鎖線;11月5日至8日,敵在廣東城口與湖南汝城之間構筑的第二道封鎖線又被紅軍突破;13日至15日,中央紅軍從郴縣、良田、宜章、樂昌之間又通過了敵人第三道封鎖線。

          中央紅軍分四路縱隊,迅速搶渡湘江,通過敵第四道封鎖線。

          湘江戰(zhàn)役——長征中最慘烈的一仗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進入湘南的嘉禾、蘭山、臨武地區(qū)。

          這時,蔣介石真正搞清了紅軍戰(zhàn)略轉移的目的地。

          他任命湘軍頭目何健為“追剿軍”總司令,調(diào)動湘軍和桂軍,在零陵至興安之間近300里的湘江兩岸配置重兵,構筑碉堡,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

          蔣介石則親率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及部分湘軍在后面追擊。

          此時的蔣介石躊躇滿志,得意洋洋,以為定能將紅軍全殲于湘江、瀟水之間了。

          11月20日,白崇禧見紅軍的一支部隊占領了湘南的江華,又向廣西恭城奔來,白崇禧同粵軍和湘軍一樣,不愿同紅軍硬打而消耗實力,以防紅軍進入本省或被蔣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夠及防止紅軍南進廣西,在11月21日忽然從興安、全州、灌陽撤兵,使湘桂軍閥聯(lián)合防守的湘江防線出現(xiàn)了一個缺口。

          何鍵為求自保,也不盡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這130里防線無兵防守達7天之久。

          順利通過第四道封鎖線的機會到來了。

          可惜,紅軍未能抓住這一良機。

          11月25日,中革軍委才下達搶渡湘江的命令。

          紅1軍團先頭部隊于11月27日趕到界首,未經(jīng)戰(zhàn)斗就占領了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華里的湘江兩岸。

          這時軍委縱隊也到達了離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陽以北的桂巖地區(qū)。

          剩下的問題就是爭取時間。

          十萬火急的命令一道接一道。

          遺感的是,中央軍委縱隊就是加快不了行軍的速度。

          11月26日,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

          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邊。

          最高三人團是想將中央蘇區(qū)整個地搬到湘西去。

          臨突圍前,雇了幾千名挑夫,綁了三千多副挑子,兵工廠拆遷一空,工廠都卸走機器,凡是能夠搬走的值錢的東西都裝在騾子和驢子的背上帶走,組成了龐大的啟方運輸隊。

          需要七、八個人抬的石印機,需要十幾個人抬的大炮底盤,也舍不得丟下。

          在山間羊腸小道上行走,這樣的隊伍怎么能加快行軍速度呢

          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敵人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fā)起了進攻。

          兩岸的紅軍戰(zhàn)士,為掩護黨中央安全過江,與優(yōu)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zhàn)。

          紅軍的阻擊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不絕于耳,許多來不及構筑工事的戰(zhàn)士們被震昏了,耳鼻出血。

          裝備單一的紅軍要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飛機和重炮的狂轟濫炸,戰(zhàn)斗的殘酷可想而知。

          但“保衛(wèi)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的口號仍響徹在陣地上空。

          12月1日,戰(zhàn)斗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敵人對我發(fā)動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我于半渡中。

          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戰(zhàn),是意志的較量。

          狹路相逢勇者勝。

          紅軍將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彈打垮了敵軍整連、整營的一次次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shù)紅軍將士的鮮血,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

          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于拼死渡過了湘江。

          湘江戰(zhàn)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yōu)勢之敵苦戰(zhàn),終于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zhàn)員浴血奮戰(zhàn),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

          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湘江一戰(zhàn),是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

          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chǎn),使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

          11月底 中央根據(jù)地中共中央分局舉行會議,決定成立贛粵邊特委和軍分區(qū),派李樂天、楊尚奎去贛粵邊,羅孟文去楊贛縣,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去閩西。

          12月上旬 中央紅軍翻越西延山脈的最高峰——越城嶺(老山界),進入苗、僮民族地區(qū)。

          12月10日 中央紅軍進入苗、惶民族地區(qū)后,紅軍住地連續(xù)失火。

          是日,中央縱隊到達龍坪,此系僮族村鎮(zhèn)。

          當夜宿營后,發(fā)生大火,村鎮(zhèn)燒毀過半,紅軍奮力搶救,并抓獲國民黨放火奸細三人。

          次日召開群眾大會,將奸細公審后處決。

          12月13日 中央軍委在通道境內(nèi)召開會議。

          是時,敵“迫剿軍總司令”何鍵調(diào)集湘軍及配屬其指揮的“中央軍”薛岳所部共十五個師的兵力,在通道城以北地區(qū)——新寧、武岡、綏寧、靖縣、會同、芷江、黔陽一帶進入陣地,進行堵截。

          如果中央紅軍堅持原定計劃,北上會合紅二、六軍團,就要與五、六倍的敵軍決戰(zhàn)。

          在此危急關頭,力主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前進。

          于是中央紅軍自通道城改變了進軍方向。

          但博古、李德仍然堅持會合紅二、六軍團的基本目標。

          12月14日 中央紅軍占領貴州黎平縣城,打開了通向貴州的門戶。

          12月18日 中共中央在黎平召開政治局會議,作出了《關于在川黔邊建立新根據(jù)地的決定》。

          1935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在猴場召開政治局會議,作出了《關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提出紅軍渡過烏江后的行動方針“主要的是和蔣介石主力部隊(如薛岳的第二兵團或其他部隊)作戰(zhàn),首先消滅他的一部。

          來徹底粉碎五次‘圍剿’,建立川黔邊新蘇區(qū)根據(jù)地。

          首先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qū),然后向川南發(fā)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

          決定提出紅軍的基本口號是:“創(chuàng)造川黔邊新蘇區(qū)根據(jù)地”、“徹底粉碎敵人五次‘圍剿’”、“消滅蔣介石的主力部隊”;決定提出利用爭取的時間,使部隊得到短期休整,加強連隊政治工作,縮編部隊,充實戰(zhàn)斗連隊,以適應新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決定提出保持同二、六軍團和四方面軍的密切的通訊聯(lián)絡,加強對他們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領導,“使他們以積極的行動,來配合我們的反攻”。

          1月1日至3日 中央紅軍在江界河、茶山關、回龍場等渡口分二路強渡烏江。

          中路前衛(wèi)團(紅四團,團長耿飄,政委楊成武)于1月1日到達江界河渡口,進行威力偵察。

          2日上午,佯攻老渡口,在上游新渡口強渡,未成。

          3日上午再次強渡,擊潰黔軍江防司令林秀生部第五、第六兩個團,強渡成功。

          下午,占領黔軍江防司令部所在地豬場(珠藏)。

          左路于茶山關渡口渡江,因黔軍獨立第二師侯之擔部第二團未加抵抗,于3日安全渡江,進入尚嵇。

          右路于2日在回龍場強渡,擊潰侯之擔部第八團,當晚進駐箐口。

          1月7日 中央紅軍第二師占領黔北重鎮(zhèn)——遵義城。

          魯迅名言

          魯迅先生的名言:1.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歡,并視之為大世界。

          2.自己思索,自己作主。

          3.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4.不滿足是向上的年輪。

          5.時間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是有的。

          6.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死亡。

          7.讀書無嗜好,就不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

          廣然后深,博然后專。

          8.評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9.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什么是路

          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11.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

          12.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躁了。

          13.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自此創(chuàng)造出來。

          14.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15.做人處世的法子,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別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16.即使是天才,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也絕不會是一首好詩。

          17.不恥最后。

          即使慢,駛而不息。

          縱令落后,縱令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目標。

          18.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19.窮人決無開交易所

          有關于魯迅的名言

          1. 父母對于子女該健產(chǎn)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2. 俗語說:“忠厚是無用名”,也許太刻薄一點罷,但仔細想來,卻也覺得并非唆人作惡之談,乃是歸納了許多苦楚的經(jīng)歷之后的警句。

          3.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chǎn)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

          4. 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第一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的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

          因為幼稚,當頭加以戕賊,也可以萎死的。

          5. 幼稚對于老成,有如孩子對于老人,決沒有什么恥辱;作品也一樣,起初幼稚,不算恥辱的。

          6. 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

          7. 我們中國的許多人,——我在此特別整重聲明:并不包括四萬萬同胞全部

          ——大抵患有一種“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來的時候大概在清朝。

          8. 無破壞即無新建設,大致是的;但有破壞卻未必即有新建設。

          9.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10.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以走。

          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

          11. 所以為娜拉計,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jīng)濟,是最要緊的了。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12. 天下事盡有小作為比大作為更煩難的。

          13. 人們因為能忘卻,所以自己能漸漸地脫離了受過的苦痛,也因為能忘卻,所以往往照樣地再犯前人的錯誤。

          14.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15. 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

          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16. 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fā)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

          17. 中國人向來因為不敢正視人生,只好瞞和騙,由此也生出瞞和騙的文藝來,由這文藝,更令中國人更深地陷入瞞和騙的大澤中,甚而至于已經(jīng)自己不覺得。

          18. 在進化的鏈子上,一切都是中間物。

          19. 古人說,不讀書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錯的。

          然而世界卻正由愚人造成,聰明人決不能支持世界,尤其是中國的聰明人。

          20. 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 21.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設些什么“漢族發(fā)祥時代”“漢族發(fā)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

          有更其直捷了當?shù)恼f法在這里—— 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

          22. 大小無數(shù)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以來一直排到現(xiàn)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

          23. 中國人向來有點自大。

          ——只可惜沒有“個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愛國的自大”。

          勝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勝了;若敗了時,一群中有許多人,未必是我受虧:大凡聚眾滋事時,多具這種心理,也就是他們的心理。

          24.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

          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

          多有只知責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種族,禍哉禍哉

          25.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時常還不能饜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望。

          26.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27. 什么是路

          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28. 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該永遠有路。

          29. 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0.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

          31.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32. 從來如此,便對么

          33. 救救孩子…… 34. 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

          35.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36.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p>

          37. 奴才總不過是尋人訴苦。

          只要這樣,也只能這樣。

          38. 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涂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

          39. 有缺點的戰(zhàn)士終竟是戰(zhàn)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40. 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先該敢說,敢笑,敢哭,敢怒,敢罵,敢打,在這可詛咒的地方擊退了可詛咒的時代

          41.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42. 無論愛什么,——飯,異性,國,民族,人類等等,——只有糾纏如毒蛇,執(zhí)著如怨鬼,二六時中,沒有已時者有望。

          43. 我們聽到呻吟,嘆息,哭泣,哀求,無須吃驚。

          見了酷烈的沉默,就應該留心了;見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馳,就更應該留心了:這在豫告“真的憤怒”將要到來。

          44. 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fā)展。

          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

          可是還得附加幾句話以免誤解,就是:我之所謂生存,并不是茍活;所謂溫飽,并不是奢侈;所謂發(fā)展,也不是放縱。

          45. 他們是羊,同時也是兇獸;但遇見比他更兇的兇獸時便現(xiàn)羊樣,遇見比他更弱的羊時便現(xiàn)兇獸樣 46. 我想,……對手如兇獸時就如兇獸,對手如羊時就如羊

          47. 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48. 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

          49.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50. 愈是無聊賴,沒出息的腳色,愈想長壽,想不朽,愈喜歡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據(jù)別人的心,愈善于擺臭架子。

          51. 豫言者,即先覺,每為故國所不容,也每受同時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時常這樣。

          他要得人們的恭維贊嘆時,必須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

          52. 有一流人之所謂偉大與渺小,是指他可給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

          53. 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54. 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

          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55.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56.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57.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58.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

          血的應用,正如金錢一般,吝嗇固然是不行的,浪費也大大的失算。

          59. 中國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們的對于神,宗教,傳統(tǒng)的權威,是“信”和“從”呢,還是“怕”和“利用”

          只要看他們的善于變化,毫無特操,是什么也不信從的,但總要擺出和內(nèi)心兩樣的架子來。

          60. 我們中國人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61. 野牛成為家牛,野豬成為豬,狼成為狗,野性是消失了,但只足使牧人喜歡,于本身并無好處。

          62. 好的文藝作品,向來多是不受別人命令,不顧利害,自然而然地從心中流露的東西; 63. 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nèi)的書抱住。

          ……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yè)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

          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64. 實地經(jīng)驗總比看,聽,空想確鑿。

          65. 要觀察,還是先要經(jīng)過思索和讀書。

          66. 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別人留情面。

          67. 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

          68. 與名流學者談,對于他之所講,當裝作偶有不懂之處。

          太不懂被看輕,太懂了被厭惡。

          偶有不懂之處,彼此最為合宜。

          69. 曾經(jīng)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xiàn)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

          大抵如是。

          大抵

          70. 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兒性;無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兒性的混合。

          71. 防被欺。

          72. 自稱盜賊的無須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稱正人君子的必須防,得其反則是盜賊。

          73. 叭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厲。

          74. 創(chuàng)作總根于愛。

          75.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

          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diào)和,愿意開窗了。

          沒有更激烈的主張,他們總連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76. 我們要說現(xiàn)代的,自己的話;用活著的白話,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說出來。

          77. 我雖然做過二十來篇短篇小說,但一向沒有“宿見”,正如我雖然會說中國話,卻不會寫“中國語法入門”一樣。

          不過高情難卻,所以只得將自己所經(jīng)驗的瑣事寫一點在下面—— 一,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

          二,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

          三,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看得多了,湊合起來的。

          四,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Sketch,決不將Sketch材料拉成小說。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

          七,不相信“小說作法”之類的話。

          78. 革命當然有破壞,然而更需要建設,破壞是痛快的,但建設卻是麻煩的事。

          79. 因為終極目的的不同,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于進行,則愈到后來,這隊伍也就愈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

          80.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頹廢得快。

          81. 我的經(jīng)驗是:毀或無妨,譽倒可怕,有時候是極其“汲汲乎殆哉”的。

          82. 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

          83. 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經(jīng)濟權,我以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話。

          自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女是有差別的;即在同性中,彼此也都不免有些差別,然而地位卻應該同等。

          84. 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種社會崩潰腐化的現(xiàn)象,決不是原因。

          85. 將來是現(xiàn)在的將來,于現(xiàn)在有意義,才于將來會有意義。

          86. 施以獅虎式的教育,他們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們到萬分危急時還會用一對可憐的角。

          然而我們所施的是什么式的教育呢,連小小的角也不能有,則大難臨頭,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

          87.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88. 小百姓的對于流寇,只痛恨著一半:不在于“寇”,而在于“流”。

          89. 謠言家是極無恥而且巧妙的,一到事實證明了他的話是撒謊時,他就躲下,另外又來一批。

          90. 帝國主義和我們,除了它的奴才之外,那一樣利害不和我們正相反

          我們的癰疽,是它們的寶貝,那么,它們的敵人,當然是我們的朋友了。

          91. 我做完之后,總要看兩遍,自己覺得拗口的,就增刪幾個字,一定要它讀得順口;沒有相宜的白話,寧可引古語,希望總有人會懂,只有自己懂得或流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

          92. 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聽到過的緣由,但決不全用這事實,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發(fā)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fā)表我的意思為止。

          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腳色。

          有人說,我的那一篇是罵誰,某一篇又是罵誰,那是完全胡說的。

          93. 忘記是誰說的了,總之是,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

          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fā),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

          我常在學學這一種方法,可惜學不好。

          94. 可省的處所,我決不硬添,做不出的時候,我也決不硬做,但這是因為我那時別有收入,不靠賣文為活的緣故,不能作為通例的。

          95. 麻醉性的作品,是將與麻醉者和被麻醉者同歸于盡的。

          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但自然,它也能給人愉快和休息,然而這并不是“小擺設”,更不是撫慰和麻痹,它給人的愉快和休息是休養(yǎng),是勞作和戰(zhàn)斗之前的準備。

          96. 專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權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即奴性十足。

          97. 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的。

          98.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nèi)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wǎng)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撲,使他畏葸退縮,仿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99. 頑劣,鈍滯,都足以使人沒落,滅亡。

          童年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

          我們的新人物,講戀愛,講小家庭,講自立,講享樂了,但很少有人為兒女提出家庭教育的問題,學校教育的問題,社會改革的問題。

          先前的人,只知道“為兒孫作馬?!?,固然是錯誤的,但只顧現(xiàn)在,不想將來,“任兒孫作馬?!?,卻不能不說是一個更大的錯誤。

          100. 作文卻好像偏偏并無秘訣,假使有,每個作家一定是傳給子孫的了,然而祖?zhèn)鞯淖骷液苌僖姟?/p>

          101. “白描”卻并沒有秘訣。

          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diào):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102. 我的壞處,是在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而后者尤與時宜不合。

          103. 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y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

          同是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氣而已。

          104.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105. 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

          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106. 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像這種人我們當極端感謝的。

          107. 假如指著一個人,說道:這是婊子

          如果她是良家,那就是漫罵;倘使她實在是做賣笑生涯的,就并不是漫罵,倒是說了真實。

          108.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109.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110.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11.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12. 心事浩芒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

          1、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這一木一石呢

          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致賴少麟》一九三五年) 2、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說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

          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隨感錄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3、多有“不恥最后”的人的民族,無論甚么事,怕總不會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yōu)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4、看罷,他們是戰(zhàn)勝軍國主義的,他們的評論家還是自己責備自己,有許多不滿。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能夠載著不自滿的人類,向人道前進。

            多有不自滿的人的種族,永遠前進,永遠有希望。

            多有只知責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種族,禍哉禍哉

           ?。ā峨S感錄六十一》一九一九年)   5、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后……(《中國語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6、在要求天才的產(chǎn)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

          ——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7、中國人自己誠然不善于戰(zhàn)爭,卻并沒有詛咒戰(zhàn)爭;自己誠然不愿出戰(zhàn),卻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戰(zhàn)的他人;雖然想到自己,卻沒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一個青年的夢譯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8、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來扶助一下的人卻是極少的。

          (《經(jīng)驗》一九三三年)   9、我總覺得洋鬼子比中國人文明,貨只管排,而那品性卻很有可學的地方,這種敢于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

          (《兩地書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0、我先前的攻擊社會,其實也是無聊的。

          社會沒有知道我在攻擊,倘一知道,我早已死無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不識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話也無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

          否則,幾條雜感,就可以送命的。

          民眾的懲罰之心,并不下于學者和軍閥。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1、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

          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即恐懼顫抖),他們就看了滑稽劇。

          北京的羊肉鋪常有幾個人張嘴艨窗羊,仿佛頗為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

          而況事后走不幾步,他們并這一點也就忘沉恕

          (《賭壤走后怎樣》一九二六年)   12、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于舊狀況那么心平氣和,于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

          (《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13、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即使無名腫毒,倘若生在中國人身上,也便“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隨感錄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14、可惜中國人但對于羊顯兇獸相,而對于兇獸則顯羊相,所以即使顯兇獸相,也還是卑怯的國民。

          這樣下去,一定要完結的。

          我想,要中國得救,也不必添甚么東西進去,只要青年們將這兩種性質的古傳用法,反過來一用就夠了;對手如兇獸時就如兇獸,對手如羊時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5、中國人不但“不以戎首”、“不為禍始”,甚至于“不為福先”。

          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驅和闖將,大抵是誰也怕得做。

          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

          既然不敢徑取,就只好用陰謀和手段。

          以此,人們也就日見其卑怯了,既是“不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恥最后”,所以雖以是一大堆群眾,略見危機,便“紛紛作鳥獸散”了。

          (《這個與那個》一九二六年) 16、中國人原是喜歡“搶先”的人民,上落電車,買火車票,寄掛號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個。

          (《為翻譯辯護》一九三三年) 17、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空談》一九二六年)   18、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們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

          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隨感錄廿五》一九一八年)   19、中國人有一種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孫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長久,永遠不死;及至知道沒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卻希望自己的尸身永遠不腐爛。

          (《老調(diào)子已經(jīng)唱完》一九二七年)   20、愈是無聊賴,沒出色的腳色,愈想長壽,想不朽,愈喜歡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據(jù)別人的心,愈善于擺臭架子。

          (《古書與白話》一九二六年)   21、中國公共的東西,實在不容易保存。

          如果當局者是外行,他便把東西糟完,倘是內(nèi)行,他便把東西偷完。

          (《談所謂「大內(nèi)檔案」》一九二七年)   22、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

          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diào)子。

          (《老調(diào)子已經(jīng)唱完》一九二七年)   23、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diào)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diào)和,愿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一九二七年)   24、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里轉,轉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

          (《隨感錄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25、中國大約太老了,社會上事無大小,都惡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無論加進甚么新東西去,都變成漆黑。

          可是除了再想法子來改革之外,也再沒有別的路。

          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懷念『過去』,就『是希望將來』,而對于“現(xiàn)在”這一個題目,都繳了白卷,因為誰也開不出藥方。

          所有最好的藥方即所謂“希望將來”的就是。

          (《兩地書》一九二五年)   26、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

          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的滿足簦即一天一天的墮落簦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在事實上,亡國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后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后,也每每不思懲兇,自衛(wèi),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

          (《論睜了眼看》一九二五1沒有沖破一切傳統(tǒng)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

          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fā)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光。

          (魯迅) 2、所寫的事跡,大抵有一點見過或者聽過的緣由,但決不會用這事實,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發(fā)開去,到足以幾乎完全發(fā)表我的意見為止。

          人物的模特兒也一樣,沒有專用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魯迅) 3、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魯迅) 4、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 5、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

          (魯迅) 6、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魯迅) 7、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

          即為被別國所注意。

          (魯迅) 8、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

          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chuàng)造人物的藝術。

          (魯迅) 9、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大可以隨便的。

          有破綻也不妨。

          做作的寫信和日記,恐怕也還不免有破綻,而一有破綻,便破滅到不可收拾了。

          與其防破綻,不如忘破綻。

          (魯迅) 10、節(jié)省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長了人的生命。

          (魯迅) 11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   12 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

          --魯迅   13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魯迅   14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為世界的。

          即為被別國所注意。

          --魯迅   15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

          小說藝術的精髓就是創(chuàng)造人物的藝術。

          --魯迅   16勇者舉刀向強者--魯迅   17寫不出的時候不硬寫--魯迅   18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   19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

          --魯迅   20以無賴的手段對付無賴,以流氓的手段對付流氓。

          --魯迅   21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魯迅   22青年們先可以將中國變成一個有聲的中國。

          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fā)表出來--魯迅   23社會上崇敬名人,于是以為名人的話就是名言,卻忘記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種學問或事業(yè)--魯迅

          《駱駝祥子》讀后感

          《駱駝祥子》讀后感更多優(yōu)秀讀后感盡在『讀書感悟』

          800字作文闡釋對流言或謠言的觀點

          世上本沒有末日,傳謠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末日。

            在這個紛亂喧囂的浮世繪中,在這個爭名奪利的名利場上,我們常常因無知而被謠言的烏云蒙蔽了雙眼。

          謠言止于智者。

          我們要運用智慧,對謠言堅決說“不”。

            我們要有一雙明辨真?zhèn)蔚难郏恍胖{言。

          古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今有“謠言代購和雞湯”的“微信三寶”。

          由此可見,謠言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它是真相面前的輕紗,永遠迷惑著我們的雙眼。

          2012年最具威力的謠言就是“世界末日”,打著瑪雅人日歷的幌子橫行社會,但現(xiàn)在,你還相信嗎?擁有了知識,一雙火眼金睛便扯碎了謠言的面具。

            我們要有一張言之有據(jù)的嘴,不傳謠言。

          雖然伏爾泰說過:“我不同意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但我堅決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

          ”但言論自由也應局限于真理和法律的枷鎖。

          曾經(jīng)的“搶鹽風波”鬧得人心惶惶,食鹽脫銷;曾經(jīng)的“馬航找到啦”的謠言讓人空歡喜一場;曾經(jīng)的“某明星婚變”的謠言讓人失去了對愛的信任……為什么這些謠言會掀起軒然大波?因為背后有千千萬萬個傳謠者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作為公民,我們在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也應負起遵紀守法、維護社會安定的義務。

          管好自己的嘴巴,讓“無腿駱駝”之類的謠言無路可傳,還社會一片清明澄澈的天空。

          擁有了自制力,一張守之如瓶的嘴,便封死了謠言的出路。

            我們要有一顆篤守真相的心,不默認謠言。

          韓愈說:“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陸游也說:“絕知此事要躬行。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方舟子為擊破“轉基因食品不能吃”的謠言,積極發(fā)動志愿者品嘗;柴靜為揭露霧霾事件的真相,自費拍攝紀錄片《穹頂之下》;白巖松為糾正國人對日本的非客觀認識,出版著作發(fā)表考察印象;還有……為什么這些人顯得如此正義而勇敢?因為他們不默認謠言,因為他們勇于用實踐追求真相,因為他們有一顆信仰真理的心。

          擁有了勇氣,一顆求真之心便照亮了謠言的黑暗。

            倘使我們輕信“華南虎驚現(xiàn)”的謠言,又怎會有保護珍稀動物的警醒?倘使我們瘋傳“中國威脅論”的謠言,又怎會有中外和睦相處的美好?倘使我們默認“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的謠言,又怎會有當今世界和平發(fā)展的盛況?  不制造謠言,是我們的責任;抵制謠言,對謠言說“不”,是我們的義務;不傳播謠言,做謠言的粉碎機和終結者,是我們共同的選擇。

            當謠言的重重烏云散去,真相的光芒刺破天際,世界將潔凈而美好。

            讓我們?yōu)榈种浦{言而努力,共創(chuàng)和諧美好的未來。

          聲明 :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聯(lián)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話經(jīng)典語錄 jinzzs.com 版權所有

          友情鏈接

          心理測試 圖片大全 壁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