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擔(dān)心的成語有哪些
心驚膽寒【】形容十分害怕“心驚膽戰(zhàn)膽戰(zhàn)心驚【解釋】戰(zhàn):通“,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zhàn),索陪著笑臉兒褪后趨前。
”毛骨悚然【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
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
形容十分恐懼。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解釋】栗:畏懼,發(fā)抖。
不冷而發(fā)抖。
形容非常恐懼。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為治。
”擔(dān)驚受怕 【解釋】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dān)驚受恐。
”忐忑不安 【解釋】忐忑:心神不定。
心神極為不安。
【出處】清·吳趼人《糊涂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里忐忑不定。
”憂憤成疾【解釋】憂愁氣憤得病了。
形容極其憂憤。
【出處】《五代史平話·晉史》:“契丹因晉主招納吐谷渾,遣使來讓(責(zé)備),晉主憂憤成疾。
”人心惶惶【解釋】惶惶:也作“皇皇”,驚惶不安的樣子。
人們心中驚惶不安。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今人心皇皇,見太叔勢大力強,盡懷觀望。
”憂心忡忡 【解釋】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
【出處】《詩經(jīng)·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提心吊膽 【解釋】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七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愿。
”惶惶不可終日【解釋】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
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出處】郭沫若《我怎樣寫〈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在這桂柳相繼淪陷,敵人還有西進(jìn)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
”
描寫女子外貌的四字成語
韋莊的《菩薩蠻》描寫江南女子美麗的句子;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貌似天仙、仙女下凡、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花顏月貌、玉潔冰清、冰雪聰明、明艷動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人間尤物、白璧無瑕、美艷絕倫、楚楚可人、楚楚動人、美麗動人傾國傾城、國色天香、姹紫嫣紅、絕世驚艷、二八佳人、艷壓群芳、艷驚四座、出水芙蓉紅顏知己、紅粉佳人、小家碧玉、小鳥依人、絕代佳人、秀色可餐、秀外慧中、溫香艷玉蛾眉皓齒、曲眉豐頰、朱唇皓齒、杏臉桃腮、玉質(zhì)天成、豐姿妍麗、天生麗質(zhì)、仙姿玉貌細(xì)肌嫩膚、香艷脫俗、蘭質(zhì)蕙心、明眸皓齒、琪花瑤草、螓首蛾眉、冰肌玉骨、仙姿玉色驚鴻絕艷、柳夭艷影、濃桃艷李、溫香艷玉、妍姿艷質(zhì)、艷色絕世、亭亭玉立、花信年華花枝招展、柳亸花嬌、柳嬌花媚、柳弱花嬌、柳腰花態(tài)、窈窕淑女、左家嬌女、宛轉(zhuǎn)蛾眉出塵脫俗 吹彈即破 美艷絕倫 媚笑鮮衣,玉顏輕髻。
橫眼秋水,眉展春山。
五年級上冊語文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心里活動的成語有哪些
膽顫心驚 顫:發(fā)抖。
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 惶惶:恐懼不安。
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yè)業(yè)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業(yè)業(yè):擔(dān)心害怕的樣子。
形容小心謹(jǐn)慎,認(rèn)真踏實 恐后爭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jìn)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
非常小心謹(jǐn)慎以至達(dá)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
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dān)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
魂:魂靈、神志。
膽也破了,魂也飛了。
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zhàn)心寒 戰(zhàn):發(fā)抖。
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zhàn)心驚 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駭人聽聞 駭:震驚。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汗流浹背 浹:濕透。
汗流得滿背都是。
形容非??謶只蚍浅:ε隆?/p>
現(xiàn)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
形容非??植?,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
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魂飛魄散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惶恐不安 內(nèi)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
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
驚恐得改變了神色。
形容十分吃驚。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
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
形容十分恐懼。
恐慌萬狀 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淚如雨下 眼淚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
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淚如泉涌 眼淚象泉水一樣直往外涌。
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栗栗危懼 栗栗:發(fā)抖的樣子。
形容非常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fā)愣的樣子。
捻神捻鬼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欺軟怕硬 欺負(fù)軟弱的,害怕強硬的。
肉跳心驚 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膳碌氖?,十分害怕不安。
色若死灰 面目慘白。
原比喻面部沒有什么表情。
現(xiàn)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舌撟不下 撟:翹起。
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
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tài)。
談虎色變 色:臉色。
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
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縮頭縮腦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膽小不敢出頭負(fù)責(zé)。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吳牛喘月 吳牛:指產(chǎn)于江淮間的水牛。
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
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肆無忌憚 肆:放肆;忌:顧忌;憚:害怕。
非常放肆,一點沒有顧忌。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心驚膽戰(zhàn) 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
看見了就害怕。
小鹿觸心頭 形容因為害怕而心臟急劇地跳動。
懸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
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里還害怕。
表示受到驚嚇,嚇得不輕的成語有那些
驚恐萬狀 萬分恐懼 心驚肉跳膽戰(zhàn)心驚魂飛魄散毛骨悚然魂不守舍................
形容非常害怕的樣子用什么詞?
膽顫心驚 顫:發(fā)抖。
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
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業(yè)業(yè)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業(yè)業(yè):擔(dān)心害怕的樣子。
形容小心謹(jǐn)慎,認(rèn)真踏實 恐后爭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jìn)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
非常小心謹(jǐn)慎以至達(dá)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
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dān)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
魂:魂靈、神志。
膽也破了,魂也飛了。
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zhàn)心寒 戰(zhàn):發(fā)抖。
形容害怕之極。
形容心里非常害怕的詞語四字詞語
膽顫心驚 發(fā)抖。
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懼不安。
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害怕;恐:畏懼。
非常小心謹(jǐn)慎以至達(dá)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
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dān)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膽裂魂飛 裂:破裂。
魂:魂靈、神志。
膽也破了,魂也飛了。
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膽戰(zhàn)心寒 戰(zhàn):發(fā)抖。
形容害怕之極。
膽戰(zhàn)心驚 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豎 形容十分害怕。
駭人聽聞 駭:震驚。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寒毛卓豎 汗毛都豎立起來。
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汗不敢出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
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魂飛魄散 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
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惶恐不安 內(nèi)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蟬 噤:閉口不作聲。
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
驚恐得改變了神色。
形容十分吃驚。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
汗毛豎起,脊梁骨發(fā)冷。
形容十分恐懼。
恐慌萬狀 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栗栗危懼 栗栗:發(fā)抖的樣子。
形容非常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fā)愣的樣子。
捻神捻鬼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肉跳心驚 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膳碌氖?,十分害怕不安。
色若死灰 面目慘白。
原比喻面部沒有什么表情。
現(xiàn)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舌撟不下 撟:翹起。
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
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tài)。
談虎色變 色:臉色。
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
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提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
心驚膽戰(zhàn) 戰(zhàn):通“顫”,發(fā)抖。
形容十分害怕。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
看見了就害怕。
懸心吊膽 形容十分擔(dān)心或害怕。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
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里還害怕。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戰(zhàn)戰(zhàn):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
也形容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張口結(jié)舌 結(jié)舌:舌頭不能轉(zhuǎn)動。
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fā)愣。
惴惴不安 惴:憂愁、恐懼。
形容因害怕或擔(dān)心而不安。
汗洽股栗 汗流浹背,兩腿顫抖。
形容害怕、恐懼的樣子。
驚惶萬狀 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兢兢戰(zhàn)戰(zhàn) 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戰(zhàn)戰(zhàn):畏懼的樣子。
形容害怕而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驚心吊膽 形容十分害怕或擔(dān)心。
毛發(fā)倒豎 倒豎:尾端朝上直立。
汗毛、頭發(fā)都豎起來。
①比喻怒不可遏。
②形容很害怕,很緊張。
亦作“毛發(fā)皆豎”、“毛發(fā)盡豎”、“毛發(fā)為豎”。
鉗口撟舌 閉口翹舌。
形容因驚訝害怕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三魂出竅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 【出處】【解釋】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擔(dān)驚忍怕 〖解釋〗擔(dān)心害怕。
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吊膽提心 〖解釋〗提心吊膽。
形容非常擔(dān)心或害怕。
目瞪舌彊 〖解釋〗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fā)愣的樣子。
同“目瞪口呆”。
肉顫心驚 〖解釋〗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膳碌氖拢趾ε虏话?。
同“肉跳心驚”。
肉跳神驚 〖解釋〗形容擔(dān)心禍?zhǔn)屡R頭或遇到非??膳碌氖?,十分害怕不安。
同“肉跳心驚”。
喪膽亡魂 〖解釋〗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高考四字詞語大全
1步當(dāng)車:從容地步行,就當(dāng)乘車一般。
2、安土重遷:留戀故土肯輕易遷3、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4、百無聊賴: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
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動。
里:內(nèi)部。
指學(xué)習(xí)要切實。
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
7、別無長物: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東西。
原指生活儉樸。
現(xiàn)形容貧窮。
8、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9、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
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0、不負(fù)眾望:沒辜負(fù)大家的期望,褒義。
11、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
12、不刊之論:不可改易的言論。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tài)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14、不求聞達(dá):不追求名譽和地位。
15、不以為然:不以為是正確的。
16、不足為訓(xùn):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zhǔn)則。
17、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18、差強人意:勉強使人滿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復(fù)無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無狀:說話沒有禮貌。
21、粗枝大葉:本形容簡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認(rèn)真細(xì)致。
22、大而無當(dāng):當(dāng):底。
大得沒有邊際,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彈冠相慶:指官場中一人當(dāng)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貶義詞。
24、當(dāng)仁不讓:當(dāng):遇到。
遇到應(yīng)當(dāng)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讓。
25、道貌岸然:道貌:莊嚴(yán)的外貌。
岸然:高傲的樣子。
多指人裝出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學(xué)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jìn),逐漸達(dá)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這一等逐級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
28、等閑視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顛沛流離: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離失所,無處安身。
30、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極點。
3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教導(dǎo)熱心懇切。
32、罰不當(dāng)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dāng),多指處罰過重。
33、翻云覆雨:反復(fù)無?;驊T于玩弄手段。
34、分條縷析:形容有條有理細(xì)致分類或剖析。
35、分庭抗禮:原指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院兩邊,以平等的禮節(jié)相見。
后用以比喻互相對立,地位相當(dāng)。
36、焚膏繼晷:點起燈繼續(xù)著白天(干的事)。
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或?qū)W習(xí)等。
膏:油脂.焚膏:指點油燈。
37、粉墨登場:用粉,墨化裝,登臺演出。
也比喻壞人喬裝打扮登上政治舞臺。
38、風(fēng)云際會:比喻君臣遇合。
也指遇到施展才能的好機會。
39、逢人說項:碰見人便稱道項斯的才學(xué)。
比喻熱心替人揚名或稱道某事的好處。
40、鳳凰于飛:指鳳和凰比翼雙方。
用以比喻夫妻恩愛。
41、腹誹心謗:胸懷不滿,心中怨恨。
誹,謗:毀謗,說別人的壞話。
42、改頭換面:比喻只改變形式,不改變內(nèi)容。
4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也可寫作“改弦易轍”。
44、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感受到一樣。
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身:親身。
45、綱舉目張:提起漁網(wǎng)總繩,所有的網(wǎng)眼都張開了。
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領(lǐng),就可以帶動全面。
也比喻文章條理分明。
46、高山景行: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47、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
也比喻對事情的把握境界高遠(yuǎn),能夠十分輕松地駕馭。
48、各得其所:原來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來也表示每個人或每個事物都能得到適當(dāng)?shù)陌才拧?/p>
49、沽名釣譽:故意做引人贊揚的事,撈取名譽。
50、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莊嚴(yán)正大的樣子。
51、管窺蠡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水。
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片面狹隘。
52、管中窺豹:從竹管里看豹子,比喻不全面的觀察或認(rèn)識。
也比喻從觀察到的一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53、光怪陸離:形容觀象奇異、色彩繁雜。
54、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
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55、過眼云煙:比喻身外之物,可以不加重視。
56、汗牛充棟:搬運書籍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裝滿了整個房里。
形容書籍極多。
57、華而不實:外表好看,內(nèi)容空虛。
58、嘩眾取寵:用言行迎合眾人以博取眾人稱贊和支持。
59、渙然冰釋:形容消除了疑惑、誤會。
60、回腸蕩氣:蕩:動搖。
使肝腸回旋,心氣激蕩。
形容音樂、文辭十分婉轉(zhuǎn)動人。
61、回光返照:比喻人臨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表面的暫時好轉(zhuǎn)62、諱莫如深:事情嚴(yán)重而隱瞞得很嚴(yán)。
63、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64、豁然開朗:突然感到開闊通達(dá),形容一下子明白通曉了某個道理。
65、火中取栗:比喻冒了風(fēng)險替別人出力,自己吃了苦頭卻一無所獲。
66、吉光片羽:比喻殘存的珍貴文物。
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片羽:一片毛。
67、佶屈聱牙: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佶屈:曲折;聱牙:不順口。
68、膠柱鼓瑟:比喻思想,做事等固執(zhí)拘泥,不知變通。
69、矯揉造作:裝腔作勢,故意做作,很不自然。
70、盡善盡美:形容事物完美無缺。
71、驚弓之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害怕。
72、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
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73、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
74、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沒有。
75、空穴來風(fēng):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
也比喻流言乘機會傳開來。
76、勞燕分飛:比喻別離。
(多用于夫妻)77、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或擺老資格,自以為了不起。
78、力透紙背: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筆鋒簡直要透到紙張背面。
也形容詩文立意深刻,詞語精練。
79、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cè)重于品質(zhì)。
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80、淋漓盡致:形容事情做得十分暢快或文章、說話表達(dá)得充分、透徹,也指暴露得很徹底。
81、馬革裹尸:用馬皮將尸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戰(zhàn)死疆場的無畏氣概。
82、美輪美奐:指房屋高大美麗。
83、面面相覷: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84、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
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黃花:菊花。
85、明珠暗投:懷才不遇或好人誤入歧途,泛指好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86、冥頑不靈:冥頑:愚蠢頑固。
靈:聰明。
形容愚昧無知。
87、目無全牛:比喻技術(shù)熟練到了得心應(yīng)手的境地。
全牛:整個一頭牛。
88、沐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jù)權(quán)位的人。
89、泥牛入海:泥塑的牛進(jìn)了大海。
比喻一去不復(fù)返。
90、藕斷絲連:比喻表面上斷絕了關(guān)系,實際上雙方或一方對另一方在感情上仍有牽連。
91、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92、蓬蓽生輝:使寒門增添光輝。
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93、披沙揀金:排除沙子,選取黃金。
比喻精挑細(xì)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94、萍水相逢: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
比喻向來不認(rèn)識的人偶然相遇。
95、七月流火: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96、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
形容技藝十分巧妙。
奪:勝過。
97、窮兵黷武: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
形容極其好戰(zhàn)。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
98、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災(zāi)禍。
99、屈尊下顧:降低身份俯就。
100、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101、犬牙交錯:比喻情況復(fù)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102、日薄西山:太陽快落山了。
比喻人已經(jīng)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103、如坐春風(fēng):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長輩或良師的懇切教誨。
104、入木三分: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105、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106、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么干。
含貶義。
107、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舍棄生命,去尋求佛法。
后比喻真理而不犧牲自己的生命。
108、甚囂塵土:形容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喧囂一時。
109、生靈涂炭:形容人民處于極端困若的境地。
110、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jīng)驗等。
111、聲色犬馬:形容尋歡作樂,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112、拾人牙慧:比喻襲用別人的陳言,而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
113、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114、首當(dāng)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zāi)難。
115、順理成章:原指寫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
后多用來指說話、做事合乎情理。
116、絲絲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細(xì)致,有條不紊,一一合拍。
117、死有余辜:形容罪惡極大,即使處死也抵償不了。
118、泰然自若:遇到非常情況時,所保持沉著,鎮(zhèn)定。
119、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120、萬馬齊喑:比喻局面沉悶,人們都沉默著。
121、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122、未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yīng)予諒解。
123、蔚為大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
124、無獨有偶:不只一個,還有配對的。
125、無可適從:適:到,往。
從:聽從,跟隨。
不知跟從誰好。
比喻不知怎么辦才好。
126、無人問津:沒有人來打聽渡口。
比喻沒有人來探索嘗試或過問。
127、無所不為:沒有什么不做。
128、無所不至:什么壞事都干。
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129、洗心革面:指清除壞思想。
130、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xué)藝術(shù)。
131、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132、銷魂勾魄:形容受到吸引、刺激而心神、情緒失去控制。
133、薪盡火傳:比喻通過師生傳授,使學(xué)問技藝得以一代代承傳。
134、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
有時也用為表示自己字或文章寫得不好的自謙的話。
135、休戚相關(gu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利害一致。
136、虛與委蛇:指假裝殷勤,敷衍應(yīng)酬。
137、煊赫一時:煊赫:聲威盛大的樣子。
名氣、威勢在一個時期內(nèi)很顯盛。
138、雪泥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139、尋章摘句:摘取文章中的詞句。
多指讀書,寫作側(cè)重推敲詞句,不深究義理。
140、言簡意賅:形容簡明扼要。
14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42、洋洋大觀:形容數(shù)量大,種類多,非常可觀。
143、洋洋灑灑:形容講話、寫文章篇幅長,語句流暢。
144、養(yǎng)尊處優(yōu):處于尊貴的地位,過著優(yōu)裕的生活。
145、要言不煩:說話,行文簡明扼要,不煩瑣。
146、一本正經(jīng):形容很規(guī)矩,很莊重。
147、一團和氣:態(tài)度溫和,沒有原則。
148、一衣帶水:水面像一條衣帶那樣窄。
形容一水之隔,往來方便。
149、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150、引而不發(fā):比喻做好準(zhǔn)備,待機行事;或故作姿勢,虛張聲勢。
151、蠅頭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小利。
152、游刃有余:比喻做事輕車熟路,解決困難問題輕松利索。
153、蕓蕓眾生:指一群普普通同的人。
154、掌上明珠:指極受父母疼愛的孩子,特別是女兒。
155、振聾發(fā)聵:比喻對人的影響或啟發(fā)很大,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會清醒過來。
156、紙上談兵:比喻空談書本知識,不解決實際問題。
157、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熾盛,權(quán)勢顯赫。
多含貶義。
158、眾口鑠金:熔化金屬;比喻輿論影響的強大。
159、珠圓玉潤:像珍珠那樣圓,像玉石那樣潤滑,形容歌聲婉轉(zhuǎn)或文字流暢。
160、煮豆燃萁:比喻弟兄骨肉相殘,也指內(nèi)部一方受另一方的迫害。
161、擢發(fā)難數(shù):撥下頭發(fā)來數(shù)也難以數(shù)清。
形容罪行極多,無法計數(shù)。
162、錙銖必較:一點一滴都計較。
163、罪不容誅:罪惡極大,處死都不能抵償。
164、坐而論道:坐著空談大道理。
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