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帶有帥字的有哪些
謝謝
韓愈 酬別留郎為文無出相如右,謀】難居郤縠先歸去雪銷溱洧動來旌旆拂晴天。
薛能 送福建李大夫洛州良牧【帥】甌閩,曾是西垣作諫臣。
紅旆已勝前尹正,尺書猶帶舊絲綸。
秋來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國人。
行過小藩應(yīng)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貧。
劉得仁 送靈武朱書記靈【帥】與誰善,得君賓幕中。
從容應(yīng)盡禮,贊畫致元功。
連塞云長慘,才秋樹半空。
相如偏自愜,掌記復(fù)乘驄。
白居易 送陳許高仆射赴鎮(zhèn) 敦詩說禮中軍【帥】,重士輕財大丈夫。
常與師徒同苦樂,不教親故隔榮枯。
花鈿坐繞黃金印,絲管行隨白玉壺。
商皓老狂唯愛醉,時時能寄酒錢無。
張祎 題擊甌樓 駐旌元【帥】遺風(fēng)在,擊缶高人逸興酣。
水轉(zhuǎn)巴文清溜急,山連蒙岫翠光涵。
周曇 后漢門呂母 獄無良吏雪無由,處處戈鋋自執(zhí)仇。
呂母銜冤窮老婦,亦能為【帥】復(fù)私讎。
崔立言 醉中謔浙江廉使山夫留意向丹梯,連【帥】邀來出藥畦。
常見浙東夸鏡水,鏡湖元在浙江西。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絲雨綿云五月寒,淮堧遺老笑儒冠。
行軍元【帥】來相探,折送駝峰炙一盤。
描寫動物外貌的四字詞語
膘肥體壯、尖嘴猴腮、威風(fēng)凜凜 、 賊眉鼠眼、鷹嘴鷂目等。
1、膘肥體壯【解釋】:形容牲畜肥壯結(jié)實。
【出自】:碧野《天山景物記》:“它們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體壯,毛色格外發(fā)亮。
”【譯文】:2、尖嘴猴腮【解釋】:腮:面頰。
尖嘴巴,瘦面頰。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譯文】:象你這尖嘴猴~,也該撒泡尿照照自己
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3、威風(fēng)凜凜【解釋】:威風(fēng):威嚴(yán)的氣概;凜凜:嚴(yán)肅,可敬畏的樣子。
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fēng)凜凜。
”【譯文】: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寬面重下巴,威風(fēng)凜凜。
4、賊眉鼠眼【解釋】: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自】: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回:“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只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譯文】: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拿著一壺茶,跑進來賊眉傷害眼睛,將燈放下來,又將茶壺放在桌子上,兩只眼睛東看西賊瞧,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跑。
5、鷹嘴鷂目【解釋】:形容外貌奸詐兇狠。
【出自】:于劭溯·現(xiàn)代《月落屋梁》:“那老頭有五個兒子,個個鷹嘴鷂目如狼似虎。
”【譯文】:那老頭有五個兒子,個個尖嘴鷗眼睛像狼似虎。
關(guān)于酒的古詩
人愛酒,中國古詩中關(guān)于好作汗牛充棟。
原想上網(wǎng)查查有沒作過匯攏,無意間卻翻出一篇好文章,是幾位網(wǎng)友對白居易一首小詩的評論,隨意而精到,語間流露出的淡談溫情,正如此詩的意境。
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如意: 這是我最愛的一首五言詩。
想那綠該是淺淺的綠,嫩生生浮在杯中,讓人想起春天。
而那紅該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實的紅,透出通紅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溫的,情是熱的,極端素樸的句子,描驀出極端素樸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緣故,顯出極端的一種美麗來,讓人沉醉的豈只是酒呢
那樣的一份溫暖,是可以把人從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離開的,是可以讓人心中的冰層一點點融化的。
chunfu: 少時曾讀過此詩,后來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書院之中見到,很喜歡。
閑暇時那詩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覺地從腦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復(fù)吟誦,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種情緒,“美啊
”。
這種感受本來是難以言明的,如非要說: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靜,優(yōu)閑的農(nóng)家生活,淳樸的世風(fēng); 返樸歸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
生活,真美
最后兩句,真是人體天意,天遂人愿。
陳拴牛: 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歡的:-) 最后好像是:更飲一杯無? 也許是俺記錯了,現(xiàn)在也沒法查,但您不覺得更字要好些嗎? 如意:關(guān)于“能飲一杯無” 呵呵,知音
不過我仍認(rèn)為以“能”字為好。
我手里的兩個版本,蘅塘退士編《唐詩三百首》和武漢大學(xué)中文系古典文學(xué)教研室選注的《新選唐詩三百首》中,此詩的末句都是“能飲一杯無”,而我個人也認(rèn)為,以“能”字為好。
相比“更”,“能”更顯出對友人的關(guān)切和呵護,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飲一杯無”,一杯酒,一片情,這發(fā)問的情態(tài)實在傳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過三巡,雖也是殷勤勸客,但那種冷熱的對比,弱了很多,而勸友人以酒驅(qū)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許多,和一般的寒喧區(qū)別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見,還請指正。
陳拴牛: 您那些書俺也都有,可惜現(xiàn)在手頭連個中國字的書也見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
但俺還是覺得“更”字好些:-) 的確。
“能”字顯出對友人的關(guān)切和呵護,但感覺是軟語相向,透著點假,莫如“更”字有豪氣,仿佛是說:馬上要大雪了,還走什么走,喝個痛快拉倒
哈哈,俺喜歡這種氣氛。
對不起啊,俺是個牛脾氣,比較倔。
俺總是喜歡懷疑,小時候讀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還
”,俺就一直不明白為什么不用“歸”字代替“還”字,從韻節(jié)上“歸”字要好些,等大了點,才感覺到“還”字那種得勝后興高采烈著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
”,唉,畢竟杜甫只有一個啊
蕭然: 周美成“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與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詩高遠。
“能飲一杯無
”聞之直欲將此杯一飲而盡。
Little Fish:“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是邀酒詞……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是邀酒詞,所以說“能飲一杯無”;“更飲”則是勸酒詞。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別。
為什么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是邀酒詞呢
生活中這樣的對話其實很多。
比如:“我這里有一支20年的紅酒,要不要過來搞定它
”如果說成“我這里有一支20年的紅酒,來來來,再喝一杯
”就有些別扭了。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讓朋友來陪陪自己;“更飲一杯無”,其意在人,有關(guān)切之情而無落寞之意。
五絕最為難做,也最為難解。
能做到精妙已屬不易,要做到象這一首有情境、有情調(diào)、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師而不能;而解讀既難,以上如有謬誤,想必大家定能體諒。
如意: ?。ā凹t酒”句是妙語,詼諧而生動
倒是想起兩則古人邀函,錄來與大家共賞。
) 一 遙想過雨蓮房,紅妝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誠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
敬當(dāng)趨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飲,抖玉麈以高談。
二 小池碧荷正長,頗如金莖擎玉露也者。
每晨貯珠露一大顆,傾數(shù)葉則盈勺,冷吸之可比鎮(zhèn)心瓜,尚可以擬長生也。
客若來,即以此當(dāng)鳳茗,足下何日過我乎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chǎn)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fēng)趣的雅號或別名。
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jù)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
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
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
其后,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
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
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fù)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
陶潛在《責(zé)子》詩中寫道,“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
張養(yǎng)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滟滟”。
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據(jù)《詩經(jīng)。
大雅·江漢》記載,“
鬯一卣”。
〔傳〕:黑黍也。
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
「箋」:
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
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wù)叩拿帧?/p>
據(jù)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云寺》中記載,“河?xùn)|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于日中。
經(jīng)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jīng)月不醒。
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于千里。
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赍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
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
因此,后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
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
據(jù)《詩·豳風(fēng)·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傳】:春酒,凍醪也。
宋代朱翼中在《酒經(jīng)》寫道,“抱甕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甕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內(nèi)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后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fēng)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據(jù)《文選·左思<魏都賦>》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fā)”。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jù)《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赍我思成”。
〔傳」:酤,酒。
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稱。
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
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
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
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zhàn)知君便白羽,倦游憐我憶黃封”。
又據(jù)《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
據(jù)《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
據(jù)《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
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春清縹酒,康狄所營”。
李善注:縹,綠色而微白也。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
“平原督郵”是壞酒的隱語。
據(jù)南朝宋國劉義慶編的《世說新語·術(shù)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
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
“從事”、“督郵”,原為官名。
宋代蘇軾在《章質(zhì)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中,寫有“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的詩句。
曲生、曲秀才:這是酒的擬稱。
據(jù)鄭
ぴ凇犢
齏
偶恰分屑竊兀
疤拼
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
有朝客十余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
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稱曲秀才,吭聲談?wù)摚蛔泽@。
良久暫起,如風(fēng)旋轉(zhuǎn)。
法善以為是妖魅,俟曲生復(fù)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于階下,化為瓶
},美酒盈瓶。
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
后來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為酒的別稱。
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詩句。
清代北軒主人寫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館難忘曲秀才”的詩句。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八大王》一節(jié)中,也寫有“故曲生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的詞句。
曲道士、曲居士:這是對酒的戲稱。
宋代陸游在《初夏幽居》詩中寫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黃庭堅在《雜詩》之五中寫道,“萬事盡還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宮”。
曲蘗:本意指酒母。
據(jù)《尚書·說命》記載,“著作酒醴,爾惟曲蘗”。
據(jù)《禮記·月令》記載,“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蘗必時”后來也作為酒的代稱。
杜甫在《歸來》詩中寫道,“憑誰給曲蘗,細酌老江干”。
蘇拭在《濁醪有妙理賦》中寫道,“曲蘗有毒,安能發(fā)性”。
春:在《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故人們常以“春”為酒的代稱。
杜甫在《撥悶》詩中寫道,“聞道云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
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這本來是對劣質(zhì)酒的貶稱。
馮時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惡酒曰茅柴”。
亦是對市沽薄酒的特稱。
吳聿在《觀林詩話》中寫道,“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綱日夜急’,蓋世號市沽為茅柴,以其易著易過”。
在明代馮夢龍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盞內(nèi)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豆梅”的記載。
香蟻、浮蟻:酒的別名。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蟻而得名。
韋莊在《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韻》詩中寫道,“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cè)A詠散鹽”。
綠蟻、碧蟻:酒面上的綠色泡沫,也被作為酒的代稱。
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謝眺《在郡臥病呈沈尚書》中寫道,“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
吳文英在《催雪》中寫道,“歌麗泛碧蟻,放繡箔半鉤”。
天祿:這是酒的別稱。
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yǎng)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yǎng)疾”。
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
因此,酒就又被稱為“天祿大夫”。
椒漿: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
因酒又名漿,故稱椒酒為椒漿。
《楚辭。
九歌·東皇太一》寫道,“奠桂酒兮椒漿”。
李嘉**在《夜聞江南人家賽神》詩中寫道,“雨過風(fēng)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
漿本來是指淡酒而說的,后來亦作為酒的代稱。
據(jù)《周禮.天官,漿人》記載,“掌共主之六飲:水、漿、醴、涼、醫(yī)、酏,入于邂逅,又復(fù)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忘憂物:因為酒可以使人忘掉憂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
晉代陶潛在《飲酒》詩之七中,就有這樣的稱謂,“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猶進,杯盡壺自傾”。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dāng)立名字,未用問升斗。
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chǎn)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它。
后來就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
元代喬吉在《金錢記》中也寫道,“在了這掃愁帚、釣詩鉤”。
狂藥:因酒能亂性,飲后輒能使人狂放下羈而得名。
唐代房玄齡在《晉書·裴楷傳》有這樣的記載,“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石崇)酣宴,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
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zé)人正禮,不亦乖乎
’崇乃止”。
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詩中也寫到了“廉外春風(fēng)正落梅,須求狂藥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詩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敵一樣而得名。
唐代李延壽撰的《南史·陳慶之傳》附《陳暄與兄子秀書》有此稱謂,“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不醉’”。
唐代張彥謙在《無題》詩之八也有此稱謂“憶別悠悠歲月長,酒兵無計敵愁腸”的詩句。
般若湯:這是和尚稱呼酒的隱語。
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才有這樣的稱謂。
蘇軾在《東坡志林·道釋》中有,“僧謂酒為般若湯”的記載。
竇革在《酒譜·異域九》中也有“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湯,蓋瘦詞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的記載。
中國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先生對甘肅皇臺酒的題詞“香醇般若湯”,可知其意。
清圣、濁賢:東漢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
在北宋時期李
P等撰寫的《太平御覽》引《魏略》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曹操)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
晉代陳壽在《三國志·徐邈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于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因此,后人就稱白酒或濁酒為“賢人”,清酒為“圣人”。
唐代季適在《罷相作》中寫有“避賢初罷相,樂圣且銜杯”的詩句。
宋代陸游在《溯溪》詩中寫有“閑攜清圣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fēng)”的詩句。
描寫多讀書的詩句
1、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觀書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3、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患足己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
(唐 韓愈《勸學(xué)詩》) 4、讀書能養(yǎng)氣,乃為善讀書。
(清 汪瑩《示兒》) 5、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明 于謙《觀書》) 6、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tǒng)。
——莎士比亞 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 8、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普希金 9、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宋 劉克莊《贈玉隆劉道士》) 10、少小多才學(xué),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神童詩》) 11、人心如良苗,得養(yǎng)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yǎng)。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清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 顏真卿《勸學(xué)》) 13、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
(唐 姚合《別賈島》) 14、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wǎng)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yīng)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15、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
(宋 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 16、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宋 朱熹《勸學(xué)詩》) 1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p>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18、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
兵多行慮嘩,書多語愁蔓。
何以節(jié)宣之
一心制眾亂。
不見陸士衡,才富轉(zhuǎn)為患。
亦有淮陰侯,多多乃益辦。
要以我用書,勿為書所絆。
(清 彭兆蓀《讀書》) 19、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
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
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
——雨果 20、木之就規(guī)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唐 韓愈《符讀書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宋 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 23、力學(xué)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宋 劉過《書院》) 24、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2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6、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歌德 27、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唐 杜牧《讀韓杜集》) 28、古來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29、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燼爐無煙。
(清 袁枚《寒夜》) 30、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31、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
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
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清 法式善《讀書》) 32、讀書時,我愿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愛默生 33、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
——彌爾頓 34、賣卻屋邊三畝地,添成窗下一床書。
(唐 杜荀鶴《書齋即事》) 35、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fēng)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fù)何如
(東晉 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 3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孔子 37、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
數(shù)點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時讀書樂》冬) 38、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宋 陸九淵《讀書》) 3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 40、讀書貧里樂,搜句靜中忙。
(唐 裴說《句》) 4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高爾基 42、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
——丘特 43、書味在胸中,甘于飲陳酒。
(清 袁枚《遣懷雜詩》) 4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陳壽《三國志》 46、物變極萬殊,心通才一曲。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宋 王安石《寄吳沖卿》) 47、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
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
(清 潘際云《廠橋》) 4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 4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孔子 50、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5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52、一個渾身有幾何,學(xué)書不就學(xué)兵戈。
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發(fā)多。
(明 宋應(yīng)星《憐愚詩》) 53、尹家在皋橋,喧闐井市區(qū)。
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
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
(明 文徵明《飲子畏小樓》) 54、有書堆數(shù)仞,不如讀盈寸。
讀書雖可喜,何如躬踐履。
(清 劉巖《雜詩》) 55、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shù)。
56、宅從栽竹貴,家為買書貧。
(唐 許渾《寄殷堯藩》) 57、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唐 王貞白《白鹿洞詩》) 58、讀書不放一字過,閉戶忽驚雙鬢秋。
(宋 陸游《寄題吳斗南玩芳亭》) 59、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
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明 楊繼盛《言志詩》) 60、當(dāng)怒讀則喜,當(dāng)病讀則痊。
恃此用為命,縱橫堆滿前。
(明 楊循吉《題書櫥》)
描寫“大明湖畔”的詩句有哪些
明末貢生江川人候度在贊美撫仙湖孤山島的《孤山歌》中,寫道:“仰射九宵棲鸛鶴,俯臨百仞隱蛟鼉”。
這個“鼉”字,讀托(tuo),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爬行動物,吻短,體長二米多,背部、尾部有鱗甲。
力大,性貪睡,穴居江河岸邊。
皮可以制鼓。
也叫鼉龍或揚子鱷,通稱豬婆龍。
”《康熙字典》則稱:“似蜥蜴,長丈余,其甲如鎧皮”。
清康熙年間澄江訓(xùn)導(dǎo)呈貢人李光弼在五言詩《仙湖月夜》中也提到“怪物”詩曰:“清光芟桂樹,游泳狎鯨鼉”。
歌行 明 河陽曲 李蕃 河陽之山翠云疊,河陽之水清皎徹,合郡花開春日遲,東風(fēng)上下飛蝴蝶,桃花初開點腥血,梨花亂落飄香雪,游子尋芳不忍歸,行人到此輕離別,余心自是堅如鐵,對景看花亦優(yōu)劣,應(yīng)向花前賦短歌,好花留與潘郎折。
泛舟歌 副使 朱應(yīng)登 直隸 澄江江波翠蕭爽,扁舟遠泛臨江上。
煙消日出意興濃,牙檣捩扌它平如掌。
南方嚴(yán)冬氣仍暖,馮彝擊鼓同歡賞。
山笛黛石碧逶迤開,蘋花荇葉參差長。
水鷗銜魚時出浦,宿鷺將雛不驚榜。
白云不動青山移,四面合沓排銀榜。
須臾長風(fēng)起天來,寒氣嗖嗖振林莽。
驚濤駭浪倏怒號,神龍錦鯉分來往。
人生憂樂頃刻異,世事浮沉足深想。
憂樂浮沉那可哀,且將新酒溢金杯。
長江西南入交趾,馬援征行安在哉
幾多掀揭回頭少,古今偉絕俱塵埃。
江流不管古今事,明日江頭人復(fù)來。
澄江春社行 太守 劉驪 和楊用修先生臨安行韻 二月澄陽寒復(fù)暄,繁花滿途各爭妍。
童男歌舞肆廛寨,燈花彩球街巷闐。
社鼓村曲趨廟寺,聞?wù)f紛紛迎佛至。
須臾明威列綺筵,轂擊肩摩臨淄市。
北去征鴻鴉噪晚,雙飛燕子棲梁遠。
翠鈿衣&床春夜游,遷客寓士好消遣。
當(dāng)埸傀儡明月中,南北角技又西東。
只愁春來春易散,紅顏轉(zhuǎn)作白頭翁。
五言律 本朝 澄江即事 太守 張聯(lián)箕 天涯殊節(jié)序,物候亦逢時。
鳳尾攢新露,雞 剝細脂。
薯甘嘗夏果,蕎苦供秋炊。
一夜涼風(fēng)起,悠然故國思。
仙湖夜月 教授 李含和 湖頭一片月,皎潔獨相親。
光自澈寒水,清常照古人。
天空來野鶴,波靜躍潛鱗。
若奏霓裳曲,乘槎欲問津。
仙湖夜月 訓(xùn)導(dǎo) 李光弼 愛月瀛洲客,秋宵興若何。
清光芟桂樹,游泳狎鯨鼉。
碧落天無翳,仙湖水不波。
琉璃成萬頃,隱隱聽霓歌。
題撫仙湖上峭壁間 有石肖二仙撫肩并立 段琦 郡人 提壺上舟立,煙環(huán)古洞前。
如何幾日月,常住小神仙。
對我人三個,笑誰手并肩。
湖名因此著,峭拔彩云邊。
過尖山坡 李匡鼎 郡人 日暮撫湖西,空山烏亂啼。
村煙一帶鎖,海色半篙迷。
路僻云根近,坡高樹杪低。
樵歌來曲徑,入耳韻清凄。
七言律 元 撫仙湖 兵備道 曹逵 澄湖似鏡酒如澠,酬酢相將幾盡情。
兩岸云山留晚翠,一溪煙柵弄春情。
浴鳧未起歸帆遠,釣艇初回拂浪輕。
影漸隨西日淡,前峰浮動月華生。
孤山次韻答劉念臺 太史 楊慎 蜀人 秋動湖頭悵斷鴻,來無握手去匆匆。
釀成新法皆吾黨,卸卻浮名是彼傭。
一水縈縈人自遠,互山迢遞月相同。
黃冠白衲堪逃世,珍重交情片紙中。
游孤山 孝廉監(jiān)軍道 侯宏文 江川 悠悠一艇破煙微,島嶼空回斂霏霏。
黛色抹巖巒障翠,云根護筍竹芝肥。
笙驂鶴背飄緱嶺,線倚虹霓下釣磯。
最喜月明風(fēng)靜處,湖心裊裊奏湘妃。
澄江懷古 提學(xué) 吳自肅 鳳儀山麓峙孤城,人望仙湖照眼明。
漱玉草迷丞相墓,云龍煙閉武鄉(xiāng)營。
菜花曾許游人醉,華藏還憐浦水清。
憑吊無從探往牒,細將遺事間諸生。
仙湖夜月 趙士麟(十二首選一) 俞元仙跡問仙湖,一片煙波點荻蘆。
天上自來通碧海,人家不道有蓬壺。
鳧鷗泛泛眠沙渚,桃柳陰陰入畫圖。
最愛夜深蟾殿啟,琉璃萬頃一痕孤。
撫仙湖即事 中丞 李發(fā)甲 四面晴嵐接遠天,湖光瀲滟抱城還。
風(fēng)含細浪文成藻,云郁千峰錦作煙。
村舍桑麻耘綠野,井閭刀尺促新蟬。
清樽此日成嘉會,少長追陪玳瑁筵。
澄陽即事 學(xué)正 查奉璋 俞元在昔稱名郡,極目南樓興欲浮。
四面青山環(huán)鳳嶺,一弘海水注龍湫。
春風(fēng)犢臥提壺喚,秋月聲暄促織悠。
況際太平風(fēng)景麗,車書萬里達皇州。
仙湖夜月 李應(yīng)綬 萬頃平湖一鑒清,誰教皓魄涌波明。
光搖碧羅通云漢,影動秋風(fēng)動石家莊驚。
望若全疑瓊宇合,觀濤恍識水晶瑩。
憑虛不用乘槎想,時泛仙舟到海瀛。
虹飲橋明 胡其慥(十選一) 百尺虹飛掛彩樓,紅塵隔斷擬滄州。
丹邱亦是人間地,何必仙槎問斗牛。
秋日同藩臬諸君陪朱白翁侍御游孤山以十詠命題即景漫賦 游江川之澄江 楊慎 澄江水似碧醍醐,萬頃煙波際綠蕪。
只少樓臺相掩映,天然圖畫勝西湖。
抵澄江二首 郡守 裴律度 曲沃 三關(guān)控制古俞元,二浦中分舞鳳原。
羅藏山頭云靄靄,太平橋下水沅沅。
孤舟匹馬入遐荒,黔雨滇風(fēng)萬里鄉(xiāng)。
偏我來時春正好,看花一路到河陽。
古詩文:描寫仙湖的
永遠境 ——古的撫仙湖 文:山谷 本章代描寫撫仙湖的古詩中,選輯了一部分,者欣賞。
閱讀這些古詩,不僅可以從現(xiàn)實世界的撫仙湖,飄然進入藝術(shù)世界中的撫仙湖,得到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從中品出另一種味道來。
在《澄江府志·雜異》中,有關(guān)于撫仙湖“水怪”的記載,這些古詩中,也有多處寫到了湖中的“水怪”,可以為史書中的“志怪”作一番印證。
例如,明末貢生江川人候度在贊美撫仙湖孤山島的《孤山歌》中,寫道:“仰射九宵棲鸛鶴,俯臨百仞隱蛟鼉”。
這個“鼉”字,讀托(tuo)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爬行動物,吻短,體長二米多,背部、尾部有鱗甲。
力大,性貪睡,穴居江河岸邊。
皮可以制鼓。
也叫鼉龍或揚子鱷,通稱豬婆龍。
”《康熙字典》則稱:“似蜥蜴,長丈余,其甲如鎧皮”。
清康熙年間澄江訓(xùn)導(dǎo)呈貢人李光弼在五言詩《仙湖月夜》中也提到“怪物”詩曰:“清光芟桂樹,游泳狎鯨鼉”。
“雜異”和“藝文”相映成趣,這樣讀起來,自然會增添許多情趣。
歌 行 明 河陽曲 李 蕃 河陽之山翠云疊,河陽之水清皎徹,合郡花開春日遲,東風(fēng)上下飛蝴蝶,桃花初開點腥血,梨花亂落飄香雪,游子尋芳不忍歸,行人到此輕離別,余心自是堅如鐵,對景看花亦優(yōu)劣,應(yīng)向花前賦短歌,好花留與潘郎折。
泛舟歌 副使 朱應(yīng)登 直隸 澄江江波翠蕭爽,扁舟遠泛臨江上。
煙消日出意興濃,牙檣捩扌它平如掌。
南方嚴(yán)冬氣仍暖,馮彝擊鼓同歡賞。
山笛黛石碧逶迤開,蘋花荇葉參差長。
水鷗銜魚時出浦,宿鷺將雛不驚榜。
白云不動青山移,四面合沓排銀榜。
須臾長風(fēng)起天來,寒氣嗖嗖振林莽。
驚濤駭浪倏怒號,神龍錦鯉分來往。
人生憂樂頃刻異,世事浮沉足深想。
憂樂浮沉那可哀,且將新酒溢金杯。
長江西南入交趾,馬援征行安在哉
幾多掀揭回頭少,古今偉絕俱塵埃。
江流不管古今事,明日江頭人復(fù)來。
澄江春社行 太守 劉驪 和楊用修先生臨安行韻 二月澄陽寒復(fù)暄,繁花滿途各爭妍。
童男歌舞肆廛寨,燈花彩球街巷闐。
社鼓村曲趨廟寺,聞?wù)f紛紛迎佛至。
須臾明威列綺筵,轂擊肩摩臨淄市。
北去征鴻鴉噪晚,雙飛燕子棲梁遠。
翠鈿衣&床春夜游,遷客寓士好消遣。
當(dāng)埸傀儡明月中,南北角技又西東。
只愁春來春易散,紅顏轉(zhuǎn)作白頭翁。
五言律 本朝 澄江即事 太守 張聯(lián)箕 天涯殊節(jié)序,物候亦逢時。
鳳尾攢新露,雞 剝細脂。
薯甘嘗夏果,蕎苦供秋炊。
一夜涼風(fēng)起,悠然故國思。
仙湖夜月 教授 李含和 湖頭一片月,皎潔獨相親。
光自澈寒水,清常照古人。
天空來野鶴,波靜躍潛鱗。
若奏霓裳曲,乘槎欲問津。
仙湖夜月 訓(xùn)導(dǎo) 李光弼 愛月瀛洲客,秋宵興若何。
清光芟桂樹,游泳狎鯨鼉。
碧落天無翳,仙湖水不波。
琉璃成萬頃,隱隱聽霓歌。
題撫仙湖上峭壁間 有石肖二仙撫肩并立 段 琦 郡人 提壺上舟立,煙環(huán)古洞前。
如何幾日月,常住小神仙。
對我人三個,笑誰手并肩。
湖名因此著,峭拔彩云邊。
過尖山坡 李匡鼎 郡人 日暮撫湖西,空山烏亂啼。
村煙一帶鎖,海色半篙迷。
路僻云根近,坡高樹杪低。
樵歌來曲徑,入耳韻清凄。
七言律 元 撫仙湖 兵備道 曹逵 澄湖似鏡酒如澠,酬酢相將幾盡情。
兩岸云山留晚翠,一溪煙柵弄春情。
浴鳧未起歸帆遠,釣艇初回拂浪輕。
影漸隨西日淡,前峰浮動月華生。
孤山次韻答劉念臺 太史 楊慎 蜀人 秋動湖頭悵斷鴻,來無握手去匆匆。
釀成新法皆吾黨,卸卻浮名是彼傭。
一水縈縈人自遠,互山迢遞月相同。
黃冠白衲堪逃世,珍重交情片紙中。
游孤山 孝廉監(jiān)軍道 侯宏文 江川 悠悠一艇破煙微,島嶼空回斂霏霏。
黛色抹巖巒障翠,云根護筍竹芝肥。
笙驂鶴背飄緱嶺,線倚虹霓下釣磯。
最喜月明風(fēng)靜處,湖心裊裊奏湘妃。
澄江懷古 提學(xué) 吳自肅 鳳儀山麓峙孤城,人望仙湖照眼明。
漱玉草迷丞相墓,云龍煙閉武鄉(xiāng)營。
菜花曾許游人醉,華藏還憐浦水清。
憑吊無從探往牒,細將遺事間諸生。
仙湖夜月 趙士麟(十二首選一) 俞元仙跡問仙湖,一片煙波點荻蘆。
天上自來通碧海,人家不道有蓬壺。
鳧鷗泛泛眠沙渚,桃柳陰陰入畫圖。
最愛夜深蟾殿啟,琉璃萬頃一痕孤。
撫仙湖即事 中丞 李發(fā)甲 四面晴嵐接遠天,湖光瀲滟抱城還。
風(fēng)含細浪文成藻,云郁千峰錦作煙。
村舍桑麻耘綠野,井閭刀尺促新蟬。
清樽此日成嘉會,少長追陪玳瑁筵。
澄陽即事 學(xué)正 查奉璋 俞元在昔稱名郡,極目南樓興欲浮。
四面青山環(huán)鳳嶺,一弘海水注龍湫。
春風(fēng)犢臥提壺喚,秋月聲暄促織悠。
況際太平風(fēng)景麗,車書萬里達皇州。
仙湖夜月 李應(yīng)綬 萬頃平湖一鑒清,誰教皓魄涌波明。
光搖碧羅通云漢,影動秋風(fēng)動石家莊驚。
望若全疑瓊宇合,觀濤恍識水晶瑩。
憑虛不用乘槎想,時泛仙舟到海瀛。
虹飲橋 明 胡其慥(十選一) 百尺虹飛掛彩樓,紅塵隔斷擬滄州。
丹邱亦是人間地,何必仙槎問斗牛。
秋日同藩臬諸君陪朱白翁侍御 游孤山以十詠命題即景漫賦 游江川之澄江 楊慎(三首選一) 澄江水似碧醍醐,萬頃煙波際綠蕪。
只少樓臺相掩映,天然圖畫勝西湖。
抵澄江二首 郡守 裴律度 曲沃 三關(guān)控制古俞元,二浦中分舞鳳原。
羅藏山頭云靄靄,太平橋下水沅沅。
孤舟匹馬入遐荒,黔雨滇風(fēng)萬里鄉(xiāng)。
偏我來時春正好,看花一路到河陽。
形容十分難得的成語
百不獲一 一百個里面也得不到一個。
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一百五回:“人品自會端正,文移自會清順,曉暢,然著實是百不獲一的。
”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
形容極其難得。
出處:漢·荀悅《漢紀(jì)·哀帝紀(jì)下》:“言立策成,終無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見,萬不及一也。
” 百世一人 指極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蘇軾《祭司馬君實文》:“百世一人,千載一時,惟時與人,鮮偶常奇。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處:漢·王充《論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 操奇計贏 奇:奇貨;贏:盈利。
掌握難得的貨物,計算盈利。
形容商人囤積貨物,謀取厚利。
出處:漢·鼌錯《論貴粟疏》:“而商賈大者積貯倍息,小者坐列販賣,操其奇贏,日游都市。
” 稱奇道絕 覺得奇怪難得。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八回:“寶玉聽了這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喜又悲,又稱奇道絕。
” 爨桂炊玉 爨:炊。
柴禾難得如桂木,米價貴得如珠玉。
形容物價昂貴,生活艱難。
出處:宋·司馬光《答劉蒙書》:“月俸不及數(shù)萬,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續(xù)。
” 打鳳撈龍 鳳、龍:這里指人才。
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出處: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須打鳳撈龍,別選元戎。
” 風(fēng)云際會 風(fēng)云:比喻難得的機會;際會:遇合。
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
出處:《周易·乾·文言》:“云從龍,風(fēng)從虎,圣人作萬物睹。
”漢·王充《論衡·偶會》:“良輔超拔于際會。
” 河清海竭 黃河水清,大海干涸。
比喻難得遇到的事情。
出處:《西京雜記》卷四引漢·枚乘《柳賦》:“小臣莫效于鴻毛,穿街鮮而嗽醪。
雖復(fù)河清海竭,終無增景于邊撩。
” 黃河水清 黃河之水常年混濁,如果變得清澈則被視為祥瑞的征兆。
也比喻罕見的、難得的事情。
出處: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圣人生。
” 機難輕失 指機會難得,稍縱即失。
解人難得 解人:原指通達言語或文辭意趣的人,借指知己;難得:不易得到。
比喻知己難得。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為論以示謝,于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咨盡。
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 空谷幽蘭 山谷中優(yōu)美的蘭花。
形容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人品高雅。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
” 空谷足音 在寂靜的山谷里聽到腳步聲。
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或來訪。
出處:《詩經(jīng)·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莊子·徐無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 麟角鳳毛 麟的角,鳳的毛。
比喻稀有而又難得之人才或事物。
龍肝豹胎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出處:《晉書·潘尼傳》:“厥肴伊何
龍肝豹胎。
” 龍肝鳳腦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
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 龍肝鳳髓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
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
” 難得糊涂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奇葩異卉 珍奇難得的花草。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奇樹異草,靡不具植。
” 奇珍異寶 珍異難得的寶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異寶,乏識者耳。
” 千古一時 喻指難得的機會。
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今天下之機杼在王,王若出兵以臨中原,天下響應(yīng),此千古一時也。
” 千歲一時 猶千載一時。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千萬買鄰 指好鄰居的難得可貴。
出處:《南史·呂僧珍傳》:“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 千載難逢 一千年里也難碰到一次。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南齊書·瘐杲之傳》:“臣以凡庸,謬徼(僥)昌運,獎擢之厚,千載難逢。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dāng)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 千載難遇 一千年里也難碰到一次。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同“千載難逢”。
千載奇遇 形容極其難得遇到。
千載一彈 極言彼此交情深厚,甚為難得。
出處: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
”吉,字子陽。
千載一逢 一千年里也難碰到一次。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同“千載一遇”。
出處:《梁書·任昉傳》:“千載一逢,再造難答。
” 千載一合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同“千載一時”。
出處:《漢書·王襃賈傳》:“上下俱欲,歡然交欣,千載一合,論說無疑。
” 千載一會 一千年才有一次機會。
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漢·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千載一會,論說無疑。
” 千載一日 猶千載一時。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千載一時 一千年才有這么一個時機。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出處:晉·王羲之《與會稽王箋》:“遇千載一時之運,顧智力屈于當(dāng)年。
” 千載一遇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
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東觀漢記·耿況傳》:“耿況彭寵,俱遭際會,順時乘風(fēng),列為藩輔,忠孝之策,千載一遇也。
” 跫然足音 跫:腳步聲。
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
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出處:《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跫響空谷 空谷中的行人之聲。
常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等。
曲高和寡 曲調(diào)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
舊指知音難得。
現(xiàn)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處:戰(zhàn)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人才難得 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
多指要愛惜人才。
出處:宋·蘇軾《謝宣召入院狀》:“首擇輔臣,次求法從,知人才之難得,采虛名而用。
” 天付良緣 付:給予。
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
也指難得的好機會。
同“天假良緣”。
出處:《群英類選·〈鮫綃記·鮫綃會合〉》:“到今日天付良緣重聚首。
” 天假良緣 假:借。
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
也指難得的好機會。
亦作“天付良緣”、“天假因緣”、“天假其便”。
出處:明·高攀龍《答劉念臺》:“況吾輩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業(yè),天假良緣,安得當(dāng)面蹉過。
” 天假因緣 假:借。
上天給予的美好姻緣或緣份。
也指難得的好機會。
同“天假良緣”。
出處:清·黃宗羲《復(fù)秦?zé)魩r書》:“然其至非言可傳,天假因緣,或在異日。
” 萬世一時 萬世才有這么一個機會。
形容機會難得。
出處:《史記·吳王濞列傳》:“慧星出,蝗蟲數(shù)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圣人之所起也。
” 威風(fēng)祥麟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
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fēng)。
”《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威鳳祥麟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
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書·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風(fēng)。
”《宋史·樂志一》:“九年,嵐州獻祥麟。
” 希世之寶 世上極稀罕極難得的珍寶。
出處:《魏略·曹丕與繇書》:“猥以蒙鄙之姿,得觀希世之寶。
” 祥麟威鳳 麒麟和鳳凰,古代傳說是吉祥的禽獸,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見到。
后比喻非常難得的人才。
出處:《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獲威鳳。
” 一時千載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
極言機會難得。
出處: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dāng)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價值千金。
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出處:漢·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
” 異寶奇珍 珍異難得的寶物。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東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異寶,乏識者耳。
” 優(yōu)曇一現(xiàn) 優(yōu)曇缽花如蓮花十二瓣,一開即斂。
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現(xiàn)即逝,難得見到。
出處:語出《法華經(jīng)·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yōu)曇缽花時一現(xiàn)耳。
” 有一無二 只有一個,不會有第二個。
指事物獨特,極難得。
出處:明·姚子翼《遍地錦傳奇·勸主》:“似這等才調(diào)也算得有一無二的了。
” 冤沉海底 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難得到昭雪。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還圖個報仇雪恥,不道這賊原放我不過。
我死也罷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 沅江九肋 傳說中產(chǎn)于沅江流域的異龜。
用以比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出處:五代·王定?!短妻浴ぷ载?fù)》:“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龜甲九肋者,蓋稀矣。
” 中流一壺 壺: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沉。
比喻珍貴難得。
出處:《鹖冠子·學(xué)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
” 中流一壸 比喻可貴難得。
出處:語出《鹖冠子·學(xué)問》:“中河失船,一壸千金。
”壺,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沉。
足音空谷 比喻難得的人物或言論。
出處:明·湯顯祖《答王相如書》:“足音空谷,乃有相如。
”胡熊鍔《粲如到問偕隱內(nèi)子目疾代賦以謝之》詩:“眼底浮云成變幻,足音空谷到沈幽。
” 足音跫然 跫:腳步聲。
原指長期住在荒涼寂寞的地方,對別人的突然來訪感到欣悅。
后常比喻難得的來客。
出處:《莊子·徐無鬼》:“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徑,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出處:《南史·任昉傳》:“褚彥回嘗謂遙曰:‘聞卿有令子,相為喜之。
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由是聞聲藉甚。
”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失:錯過。
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時乎時,不再來。
”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出處:《舊五代史·晉書·安重榮傳》:“仰認(rèn)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難以違拒,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指將才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