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描寫古代酒館,市集等熱鬧繁華場面的句子
元宵佳節(jié),大街上買賣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連成一片;酒店里,小二端著酒菜飛快地穿梭著,還不時傳來猜拳聲,談笑聲,杯盞碰撞聲……
怎樣找到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復(fù)習(xí)知識點語文
第六單元復(fù)習(xí)知識梳理第26課 小石潭記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篁竹 清冽 坻 嶼 嵁 佁然 翕忽 幽邃2.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水尤清冽 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 卷:翻卷。
(3)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大約。
許: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相當(dāng)于同樣用法的“來”。
(4)斗折蛇行 斗:象北斗星一樣。
蛇:像蛇一樣。
(5)勢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牙齒一樣。
(5)以其境過清 以:因為。
清:凄清。
(6)不可久居 居:停留。
(7)隸而從者 隸:隨從。
(8)俶爾遠(yuǎn)逝 俶爾:忽然。
(9)皆若空游無所依 依:依托。
(10)四面竹樹環(huán)合 環(huán)合:環(huán)繞合抱。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2)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寫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5)抒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2)皆若空游無所依。
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忽然向遠(yuǎn)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靈活。
(4)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5)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因為小石潭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適合久坐,于是記下了它的情景就離開了。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默寫側(cè)面描寫潭水清澈的一段話。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動,傲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四、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小石潭記》選自《柳河?xùn)|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學(xué)家。
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xùn)|,故又稱柳河?xùn)|。
其人文名遠(yuǎn)播,與韓愈并稱“韓柳”,和韓愈、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七人并稱“唐宋八大家”。
第27課 岳陽樓記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滕 謫守 浩浩湯湯 淫雨霏霏 檣 催岸 芷汀蘭 嗟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增其舊制 制:規(guī)模。
(2)予觀夫巴陵勝狀 勝狀:勝景,好景色。
(3)橫無際涯 橫:廣遠(yuǎn)。
(4)南極瀟湘 極:盡。
(5)連月不開 開:放晴。
6)濁浪排空 排:沖向。
(7)薄暮冥冥 ?。浩冉?。
(8)春和景明 景:日光。
(9)波瀾不驚 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
(10)把酒臨風(fēng) 把:持、執(zhí)。
(1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12)或異二者之為 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
為:(以上)兩種心情。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百廢具興 具通俱 解釋為全,皆 (2)屬于作文以記之 屬通囑 解釋為囑咐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不少于三個),并解釋其現(xiàn)在的意思。
百廢俱興:各種荒廢了的事都興辦起來了。
氣象萬千:形容景物或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胸懷開闊,精神愉快。
寵辱偕忘:得意和失意的事全忘了。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3)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中的“此”指的是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用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描寫“月光”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6)為人應(yīng)心胸豁達(dá),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文中所寫的那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業(yè)。
(7)范仲淹借寫《岳陽樓記》之機(jī),稱贊好友不以個人沉浮為意,一心系情于民的高尚情懷,并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yuǎn)大抱負(fù)與好友共勉。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屬予作文以記之。
囑托我寫篇文章來記下這件事。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3)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沒了形體。
(4)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zé)。
(5)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在水面上)的光如跳躍的碎金,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6)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我曾經(jīng)探求過古代品德高浙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8)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
(9)微斯人,吾誰與歸? (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三、段背記知識清單默寫課文第三、四段。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四、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死后謚號文正。
第28課 醉翁亭記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滁州 壑 瑯琊 潺 暝 傴僂 山肴 野蔌 弈 觥 陰翳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環(huán)滁皆山也 環(huán):環(huán)繞。
(2)翼然臨于泉上 臨:靠近。
(3)太守自謂 謂:命名。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5)云歸而巖穴暝 暝:昏暗。
(6)佳木秀而繁陰 秀:開花,這里指滋長的意思。
(7)山肴野蔌 蔌:菜蔬。
(8)非絲非竹 絲:弦樂器。
(9)樹林陰翳 翳:遮蓋。
10)太守謂誰 謂:為,是。
3.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至少三個),并解釋其現(xiàn)在的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顯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
風(fēng)霜高潔: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往來不絕: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
前呼后應(yīng):前面的人呼喚,后面的人應(yīng)答。
觥籌交錯:形容許多人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1.原文填空。
(1)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2)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4)本文借醉翁亭來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這句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5)描寫山間四季的景色的句子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6)文中將“醉”與“樂”統(tǒng)一起來,點明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巒,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yuǎn)遠(yuǎn)看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
(5)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6)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夠同大家——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啊。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默寫課文中描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的一段文字。
若夫日出而林霏出,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沽,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四、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學(xué)家。
第29課 滿井游記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飛沙走礫 脫籠之鵠 靧面 鬣 茗 蹇 汗出浹背 曝沙之鳥 呷浪之鱗 墮事 惡能無紀(jì)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凍風(fēng)時作 作:起。
(2)偕數(shù)友出東直 偕:一起。
(3)波色乍明 乍:初、始。
(4)柔梢披風(fēng) 披:開、分散。
(5)泉而茗者 茗:茶,這里是名詞用作動詞,煮茶喝。
(6)呷浪之鱗 鱗:代魚。
(7)不能以游墮事 墮:壞,耽誤。
(8)惡能無紀(jì) 惡能:怎能。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1.用原文填空。
(1)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堤岸兩邊是高高的柳樹,肥沃的土地已有些濕潤,一眼望去空曠遼闊,人像是從籠中飛出的天鵝一般。
(2)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游人雖然不是很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著酒杯唱歌的,穿著艷裝騎驢的,也時時可見。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嘗沒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啊。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滿井游記》的作者是袁宏道,明朝文學(xué)家。
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稱“公安三袁”。
第30課 詩五首一、重點字詞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樽 箸 三重茅 掛罥 坳 突兀 狐裘 錦衾瀚 海掣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結(jié)廬在人境 結(jié):建造、構(gòu)筑。
(2)問君何能爾 爾:這樣。
(3)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濟(jì):-渡。
(4)高者掛罥長林梢 長:高。
(5)秋天漠漠向昏黑 向:漸近。
(6)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庇:遮蓋,掩護(hù)。
俱:都。
(7)將軍角弓不得控 控:拉開。
(8)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掣:拉,扯。
(9)吟鞭東指即天涯 吟:指吟詩。
(10)落紅不是無情物 落紅:落花。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1.用原文填空。
(1)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2)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3)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4)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5)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6)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7) 《飲酒》中表現(xiàn)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東篙下,悠然見南山。
(8) 《行路難》中運用典故寫出詩人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9) 人們常用《行路難》中的:“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眮砑钊藗儜?zhàn)勝挫折,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奮斗。
(10)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寫“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夸張地描寫胡地異常寒冷的詩句是;瀚誨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12) 《己亥雜詩》中,作者以落花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13)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14)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寫詩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懷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15) 透過《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一詩,我們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長嘆曰:“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問您為什么能做到這樣?因為自己的精神超凡脫俗,所以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起來。
(2)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總會有乘風(fēng)破浪的那一天,掛起高帆渡過茫茫大海。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怎么才能有高樓大廈千萬間?讓天下的寒士們住下而皆大歡喜,風(fēng)吹不動,雨淋不進(jìn),安如泰山。
(4)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傍晚的時候,雪花紛紛,落在軍營門口,北風(fēng)撕扯著凍硬了的紅旗怎么也飄不起來。
(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它融入春泥后,會更好地護(hù)育新花。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默寫《飲酒》、《己亥雜詩》兩首詩歌。
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在,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己亥雜詩?龔自珍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四、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1.《飲酒》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朝詩人。
2.《行路難》作者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3.《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作者岑參是唐朝詩人。
5.《己亥雜詩》作者龔自珍是近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qū)。
幫我找100個以上關(guān)于歷史故事的成語 20個以上關(guān)于神話傳說的成語 20個以上關(guān)于
三顧茅廬:出自諸葛亮;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妄自菲?。撼鲎灾T葛亮;指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諸葛亮;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關(guān)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guān)頭。
臨危授命:出自諸葛亮《出師表》;指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計日可待: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可以數(shù)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yuǎn)。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歐陽修;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歐陽修;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來。
山肴野蔌:出自歐陽修;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轉(zhuǎn):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復(fù)雜。
觥籌交錯:出自歐陽修《醉翁亭記》;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舍生取義:出自;舍棄生命為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思賢若渴:出自陳壽;比喻迫切地想延攬有才德的人。
心曠神怡:出自范仲淹;形容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氣象萬千:出自范仲淹;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黔驢技窮:出自柳宗元;比喻有限的一點本領(lǐng)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氣:出自;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解:出自陶淵明;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xué)習(xí)或研究不認(rèn)真不深入。
比肩繼踵:出自;肩挨著肩,腳跟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頤;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說話或?qū)懳恼潞喢鞫笠?,不拖泥帶水?/p>
刮目相看:出自司馬光《孫權(quán)勸學(xué)》;指別人已有進(jìn)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發(fā)夕至:出自酈道元《三峽》;早上出發(fā)晚上就能到達(dá);形容路途不遠(yuǎn)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原指與現(xiàn)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huán)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xiàn)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生的細(xì)毛。
形容目光敏銳,觀察入微。
沈復(fù)《童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悅而滿足的樣子。
《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 龐然大物:指形體大而笨重的東西,也指貌似強(qiáng)大而實則虛弱的東西。
《童趣》:“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源于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 4. 溫故知新:復(fù)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認(rèn)識;也指重溫歷史經(jīng)驗,更好地認(rèn)識現(xiàn)在。
源于《 < 論語 > 十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5. 見賢思齊:看見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樣,形容有好學(xué)向上之心。
源于《 < 論語 > 十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 6.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向他學(xué)習(xí),也指采納并實行正確意見。
源于《 < 論語 > 十則》:“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7. 任重道遠(yuǎn):擔(dān)子沉重,路程遙遠(yuǎn);比喻責(zé)任重大,需要長期奮斗。
源于《 < 論語 > 十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源于《 < 論語 > 十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9. 歷歷在目:一個一個清清楚楚地出現(xiàn)在眼前。
蒲松齡《山市》:“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 10. 塞翁失馬:比喻壞事也可能變?yōu)楹檬隆?/p>
源于《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人間訓(xùn)》)。
11. 撲朔迷離:比喻事物錯綜復(fù)雜,不易看清真相。
源于《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12. 吳下阿蒙:比喻學(xué)識淺陋的人。
《孫權(quán)勸學(xué)》(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
”源于《三國志·吳志》。
13. 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待別人,指別人已經(jīng)進(jìn)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孫權(quán)勸學(xué)》:“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 夸父追日:比喻決心很大或自不量力。
源于《夸父逐日》(選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15.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擾的理想處所或與世隔絕的幻想世界。
源于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16.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小幽暗頓時變得寬敞明亮,也形容(經(jīng)過別人的指點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領(lǐng)悟。
源于《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
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 17. 怡然自樂:安適、愉快而又得意。
《桃花源記》:“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 18. 無人問津:無人過問,受到冷落。
源于《桃花源記》:“(劉子驥)聞之,欣然規(guī)往。
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 19. 不蔓不枝:原指蓮莖挺直,不蔓生,也不分枝;后比喻說話或?qū)懳恼虏煌夏鄮?,不?jié)外生枝。
源于北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 20. 山重水復(fù):山巒重疊,流水環(huán)繞;形容風(fēng)光優(yōu)美。
源于宋·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1.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現(xiàn)希望或轉(zhuǎn)機(jī)。
源于《游山西村》:“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2.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只求領(lǐng)會主旨,不死摳字眼兒;現(xiàn)多指只滿足于了解個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源于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23.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別、團(tuán)聚,泛指人生的種種經(jīng)歷、遭遇和感受。
源于北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24.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順暢,人民團(tuán)結(jié);形容國泰民安的景象。
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 25. 百廢具興:許多被廢置的事業(yè)又都興辦起來。
《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現(xiàn)在規(guī)范詞形寫作“百廢俱興”。
26. 心曠神怡: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 27. 醉翁之意不在酒:指另有用意或別有用心。
源于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 28. 山肴野蔌:指野味和野菜。
源于《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 29. 觥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錯起落(籌,喝酒時行令用的竹片),形容相聚飲酒的熱鬧場面。
源于《醉翁亭記》:“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 30. 鴻鵠之志:比喻遠(yuǎn)大的志向。
源于《陳涉世家》:“陳涉太息曰:‘嗟呼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31. 披堅執(zhí)銳:身穿堅固的鎧甲,手執(zhí)銳利的兵器;形容全副武裝投入戰(zhàn)斗。
源于《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被”,通“披”。
32. 妄自菲?。汉翢o根據(jù)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33. 作奸犯科: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源于《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34. 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再三邀請。
源于《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符合道義,就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和幫助,違反正義一定得不到支持。
源于《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36.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憂愁禍患,使人奮斗而得以生存;安逸享樂,使人沉淪而導(dǎo)致死亡。
源于《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 37. 舍生取義:為了維護(hù)正義而犧牲生命。
源于《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 38. 一鼓作氣:本指作戰(zhàn)時擂第一通鼓,士氣就振作起來了;現(xiàn)在多形容做事時鼓足干勁,趁勢一次做完。
源于《曹劌論戰(zhàn)》:“夫戰(zhàn),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39.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不畏艱險,有堅忍的毅力。
源于《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
40. 再衰三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
源于《曹劌論戰(zhàn)》:“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 君子三戒。
出自論語季氏第十六, 孔子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 意思是:君子有三種事情應(yīng)警惕戒備: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穩(wěn)定,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jīng)衰弱了,要戒除貪求名譽(yù),地位財貸等厭。
” 感悟: 這是孔子對人從少年到老年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的忠告。
益者三友 也是出自論語的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 矣。
” 意思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
結(jié)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結(jié)交諂媚逢迎的人,結(jié)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jié)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感悟: 這是孔子在告訴我們結(jié)交什么樣的朋友是有益的,也告訴了我們結(jié)交什么樣的朋友是有害的。
這兩則不是成語故事,是我從論語里想起的,還好網(wǎng)上找到了原文,省了我不少力氣,如果你想找寓間深刻,又有教育性的古文,我建議你去買本四書,大學(xué)和中庸可以自己看著修身,論語中的經(jīng)典語句以及孟子中的智慧故事,可以說足夠我們終身受用了。
表現(xiàn)好朋友在一起喝酒場面的成語有哪些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劃拳行令、自斟自飲、酩酊大醉、酒至半酣、把酒言歡、喝酒買醉、
描寫熱鬧場面的成語
熙熙攘攘 車水馬龍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川流不息 座無虛席 人滿為患火樹銀花 人頭攢動 人聲鼎沸 摩肩接踵 熱鬧非凡 沸沸揚(yáng)揚(yáng) 盛況空前 載歌載舞 歡聲雷動 欣喜若狂 燈火輝煌 踵趾相接 接踵而至
形容“夜市”的句子有哪些
[不勝杯杓] 不勝:經(jīng)不起。
杓:舀東西的器具。
杯杓:泛指酒器。
比喻喝酒太多,已經(jīng)醉了。
[酒酣耳熱] 形容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
[酒入舌出] 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歡嘮叨。
[飯囊酒甕]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飯囊酒甕]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觥籌交錯] ?。汗糯囊环N酒器;籌:行酒令的籌碼。
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著。
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
[好酒貪杯] 指喜歡喝酒。
[一觴一詠] 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
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猜枚行令] 猜枚:一種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shù)目等。
現(xiàn)亦指劃拳。
行令:行酒令。
喝酒時行酒令。
[酌金饌玉]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
極言飲宴的奢侈豪華。
[樽酒論文] 一邊喝酒,一邊議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