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一些有志氣的句子 不非是名言名句 讓人一看就有流露著一股霸氣的句子
不怕困難(名言)不頂千里浪,哪來萬斤魚。
船乘風(fēng)破浪才能前進;人克服困難才能生存。
不登高山,不顯平地。
不到高山,不知平地。
△威武面前不屈膝,困難面前不折腰。
(蒙古族)△住在山里不怕坡陡。
△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上不去的山。
△不怕百戰(zhàn)失利,只怕灰心喪氣。
△一發(fā)如雷,一敗如灰。
△兵敗如山倒。
△失敗得教訓(xùn),成功獲經(jīng)驗。
△失敗不要垂頭喪氣,勝利不要得意忘形。
(維吾爾族)△失敗是成功之母。
高不過腳底板。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斧快不怕木柴硬。
△不怕風(fēng)雨的牧民,羊群為他歌唱。
(柯爾克孜族)△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困難常常有,千萬別低頭。
△迎著困難走,困難化不流。
△別因河深不渡河,別因困難不進取。
(蒙古族)△鋼鐵怕火煉,困難怕志堅。
△環(huán)境困不住志士。
△山高擋不住愚公,困難嚇不倒英雄。
△暴風(fēng)吹不倒昆倉山,困難嚇不倒英雄漢。
△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漢不怕困難多。
△懦夫把困難看作沉重的包袱,勇士把困難化為前進的階梯。
△不要因為困難就失去勇氣,困難常常是長志氣的根子。
(彝族)△風(fēng)浪里試舵手,困難中識英雄。
△好漢面前無困難,困難當(dāng)中出英雄。
△好漢面前無困難,困難當(dāng)中出英雄。
△經(jīng)不起風(fēng)吹浪打,算不得英雄好漢。
△困難是懦夫回頭的起點,也是勇士前進的起點△創(chuàng)亦難,守亦難,知難不難。
△你如果遇到困難,請你不要嘆息;正如月亮遇到日蝕,只是暫時的。
(藏族)△船破有底,底破有三千竹釘。
△船破有幫,幫破有底。
△困龍也有上天時。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銀河縱隔斷,自有鵲橋通。
△要想找到珊瑚和瑪瑙,就得下到大海里邊;要想找到寶石和碧玉,就得翻過萬千山。
(裕固族)△勝利是克服了無數(shù)困難取得的。
(哈薩克族)△不頂千里浪,哪來萬斤魚。
船乘風(fēng)破浪才能前進;人克服困難才能生存。
不登高山,不顯平地。
不到高山,不知平地。
一個人要先經(jīng)過困難,然后踏入順利境,才覺得受用,舒服。
—愛迪生
有鼓舞志氣的名言嗎?
1.有志者事竟成。
2.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3.志在頂峰的人,不在半坡留連。
4.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識是力量。
5.沒有松柏性,難得雪中青。
6.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7.決心要成功的人,已成功了一半。
8.鷹飛高空雞守籠,兩者理想各不同。
9.鳥有翅膀,人有理想。
10.有志飄洋過海,無志寸步難行。
11.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12.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13.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15.好兒女志在四方。
16.沒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難;沒有頭腦的人,一切都感到簡單。
17.人若無志,純鐵無鋼。
18.沒有鐵锨挖洞難,沒有志氣進取難。
19.不怕知淺,就怕志短。
20.不怕百戰(zhàn)失利,就怕灰心喪氣。
表示有志氣的成語(十個)
臨危不寧死不屈、不息、視死如歸、不屈不撓、熬更、披星、焚膏繼晷、夜以繼日、通宵達旦。
1、臨危不懼,讀音是lín wēi bù jù,漢語成語;意思是面臨著危險從容不迫,毫不畏懼。
出處:《鄧析子·無厚》 死生有命,貧富有時。
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
故臨危不懼也。
2、寧死不屈,讀音nìng sǐ bù qū,漢語成語,意思是寧愿死也不屈服。
出處:明·趙弼《宋進士袁鏞忠義傳》:“以大義拒敵,寧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3、自強不息是一個成語,讀音是zì qiáng bù xī,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
出處:曹禺 《膽劍篇》第五幕:“ 勾踐 :臥薪嘗膽,自強不息。
勾踐永遠不會忘記。
”4、視死如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
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我們已經(jīng)是視死如歸,我們大踏步地走著我們的大路。
5、不屈不撓是一個成語,讀音是bù qū bù náo,比喻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表現(xiàn)十分頑強。
出處: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章第一節(jié):“ 中國人民,百年以來,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斗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 中國 ,也永遠不能滅亡中國 。
”6、熬更守夜,讀音 áo gēng shǒu yè,漢語成語,指熬夜。
常用褒義詞。
出處:《人民文學(xué)》1977年1第一期:“總理經(jīng)常熬更守夜,廢寢忘食地工作。
”7、披星戴月,讀音 pī xīng dài yuè,漢語成語。
釋義:指身披星星,頭頂月亮。
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出處: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一的:“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8、焚膏繼晷是一個漢語詞匯,讀作fén gāo jì guǐ,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xué)習(xí)、工作等。
出處:《光明日報》1977.1.9:“﹝ 周總理 ﹞日理萬機,焚膏繼晷。
”9、夜以繼日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è yǐ jì rì。
釋義:晚上連著白天。
形容加緊工作或?qū)W習(xí)。
出處:《大宋宣和遺事利集》:“車駕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號泣,夜以繼日,凡七日。
”10、通宵達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tōng xiāo dá dàn,意指整整一夜,從天黑到天亮。
出處:《北齊書·文宣紀》卷四:“或躬自鼓舞,歌謳不息,從旦通宵,以夜繼晝。
”
形容有志氣成語
不恥最乘風(fēng)破浪、頂天立鴻鵠之志、九天、夸父追日、老驟伏櫪、老當(dāng)益壯、心大、胸懷大志、雄飛雌伏、壯志凌云自力更生 志比天高 胸有大志 志氣凜然 寧折不彎 堅貞不屈 誓死不屈 威武不屈 勵精圖治 寧死不屈 錚錚鐵骨 傲骨嶙峋 凌云之志 乘風(fēng)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