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兒時老屋感慨句子有什么
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屋寫一段話示例:我的老屋年代已經(jīng)很久遠了,但它兀立如故。
在它的周圍,一座座二層小樓拔地而起,與它們的巍峨相比,與它們的張揚相比,老屋,就像一個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愈發(fā)地顯得消瘦,顯得落寞。
故鄉(xiāng)的老屋
作文
是被年歲斑駁了的遲暮的你,懷抱著猶如遍地山花爛漫的我,十?dāng)?shù)春秋。
——題記我出生在省會的兒童醫(yī)院,一度尋回那些泛黃了記憶的照片,逐漸地腦海里也似乎有了印象。
嬰兒時期的我大概一直住在城市,胖嘟嘟掛滿淚痕鼻涕的臉以及白嫩柔軟的小手,一直到讀完幼稚園大班,父親應(yīng)著改革開放的潮流,攜著蓄藏已久的鄉(xiāng)愁,硬是在家鄉(xiāng)建起了廠房,于是便領(lǐng)著一家四口瀟灑地開著面包車回去,風(fēng)光了一路。
當(dāng)時在鄉(xiāng)村也是極少看見車。
突然有了這么一輛龐然大物顛簸著一路過來,立即引起了圍觀。
下車,父親親切地和村民們打招呼去了,我則是頭一次見到我家老屋。
那些粗糙水泥剝落下來,是泥土的紅磚,或有缺角不齊,外墻壁上多年的風(fēng)吹雨打留下了一道道水漬和刻痕,墻角處悠然冒出一抹青郁,是青苔還有小鳥抖落的土豆葉種子,放肆地吸取陽光水分,發(fā)芽生根。
父親之前曾裝修過一次老屋,共有三層的高度,村子里是最高,老屋分兩棟,中間夾著穿過大門的斜坡,鋪上了水泥粒子,設(shè)一扇大鐵柵欄防盜。
我于是愛上了我的老屋,他滄桑,卻有著梅一樣的風(fēng)骨,巍然挺立,門前老井,是我印象最深的事物,它的年齡并沒有樹輪供人參考,只知道老屋存在之前,它就已經(jīng)存在了,在住老屋的那段時間里,每天天剛微微亮,門外便已有絡(luò)繹不絕的村門前來打水,鄰居談笑中氣十足的聲音,總可輕易穿透老屋的墻壁,透進來在耳邊回響,我通常會抿抿嘴,在著農(nóng)村的溫馨中繼續(xù)倒頭大睡。
父親要在新廠工作,我便從此在老屋住下,數(shù)來,至今也有十幾次花開花落了。
屋檐上寄宿著燕,那是老屋寬容的待客之道,任由那些燕子口閑著干草,含著泥巴,一點一點地在檐上筑巢,它為它們遮擋風(fēng)雨,卻從不打擾這些鄰居。
每逢春雨迷蒙,煙花三月,從陽臺向外眺望,朦朧的雨景中那些矯健迅疾厄黑色剪影,便是棲息梁上的燕子。
它們落在枝頭,呷著身上的羽毛,又或是從魚塘的水面上飛快地掠過,仿佛是一種游戲,只漾起圈圈碧波。
有時一個俯沖,再飛起來時,嘴中已咬住一條蠕動掙扎的蟲子,它也不吃,而是盤旋幾圈后,插入屋檐的泥巢之中,便有幾只眼睛嘗為張開,只是張開嘴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的雛燕,爭搶這母親抓來的獵物,老屋的春天便如此熱鬧。
我在窗臺上,看雨簾鋪天蓋地連綿不斷,如一首鄉(xiāng)音。
扭頭注視紅木桌椅,還有凹凸著古老花紋的發(fā)黃的瓷磚,我的心靈便又經(jīng)歷了一次洗滌。
老屋無處不散發(fā)著這種古老神秘的氣息,廳隔走廊,是一排物質(zhì)雜物柜,幾層的設(shè)置,中央架空,可擺上去玩物古董,蘭香丁紫,又或是立一扇絲質(zhì)屏風(fēng),又添情趣,老屋便在此中怡然自得了。
以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屋寫一段話
第1句:微風(fēng) 輕輕地來,含著一輪凄清的月白,靜靜地 臨近了我的窗臺,思緒宛如渙散的月暈徐徐潤開,心思蜷縮在歲月的窗臺,把思念拉的長了又長,眼角里蹲著扶不起的憂傷,是那一輪冰潔的月光,輝映著我寂寞的詩行,回望 已是來路長長,輕輕 詩行的浪花很長很長。
第2句:夜深獨坐窗臺,舊時難眠。
窗外細雨綿綿,初秋清涼。
突憶少年往事,幾許憂傷。
蹙眉人生短暫,繁華耗盡。
轉(zhuǎn)眼時光匆匆,落花滿院。
憶惜兒時家鄉(xiāng),好景依舊。
曾是高山流水,物似人非。
又見一年秋月,獨坐窗臺。
第3句:繾綣在十樓的窗臺,思念開成了手中的書,頁頁心不在焉地翻。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不靜待花開,留一份絕美的容顏,風(fēng)干在你的記憶里,今生今世,不再凋零。
一曲離歌,今夜,聽出了婉轉(zhuǎn)的哀怨,同一輪明月,兩地的情殤,同一縷清風(fēng),有你的氣息,卻不肯帶去我的細語。
第4句:如今,故鄉(xiāng)的老屋不見了,窗臺與父母都成為永恒的記憶而且長在生命里。
可以想起窗臺邊的小姑娘,還有長襪子皮皮的故事嗎,托著腮靜靜地看著天空,那些自由來去的飛鳥,都是父母的好寶貝,歡樂地歌唱。
那窗前的落花,落花里的螞蟻與小蟲子,都是我的好伙伴,自由地來去。
第5句:窗臺外面挺拔的白揚,就是父親說在月亮下就會放光亮的樹,此刻我依然在遠方看到了他的形象,還有那時我坐在窗臺上,看到父親為我筑壘的那道墻,墻上開出一小朵一小朵的美麗花兒,父親那刻為其起了漂亮的名字——“窗臺月明女兒墻”。
第6句:窗臺那樣狹小,小的盛不下我少年的心;年少的心總是那樣大,大得容得下整個世界。
年少時總想逃離困住我的樊籬,逃離后卻又念念不忘。
我哭了笑笑了哭,再找不到準(zhǔn)確的字眼,突然就感覺所有的力氣都消失殆盡,只能沉默,只是沉默,只有沉默。
沉默,沉默,它是在積蘊能量爆發(fā)還是醞釀一場悄無聲息的滅亡
我該拿什么祭奠你,我的窗臺,我的流年,我的年少時光……
《老屋》的感悟,300字
身處繁久居鬧市。
若說尋找一種歸家的潛那就是走進故里的那間老屋。
——題記 文\\\/夜聆離 世間浮華的東西,往往掩蓋了記憶中的懷舊,如同一件時隔多年的往事,在不經(jīng)意之間突然想起時,已經(jīng)在流經(jīng)歲月的懷抱中,褪去了繁華過的色彩,斑駁已尋不回最初的模樣。
而恒古不變的,只是記憶中的點點滴滴,注入在回憶的腦海,從未老去,至今猶新。
我對過去的事情,喜歡深思,也喜歡追憶,懷舊哪一種來自質(zhì)感的唯美,更喜歡去琢磨和探討,即使歲月的答案告訴我,流逝的往昔老去,故事遙遠,可無法擱淺我對記憶中的懷舊和追念。
習(xí)慣了在一個人的時候,想一切記憶中走過的東西和事物,一件物體,一份情懷,頓感強烈的氤氳在情感中畫片里。
每當(dāng)奔跑在歲月的長河里,經(jīng)歷繁華,走過滄桑,無數(shù)記憶中的走過的回憶,我唯獨深記的是故那間老屋,那間在風(fēng)雨中傲立的老屋,更是深情。
它的樣子,多年在記憶中不曾褪去,烙印在腦海的是,成長中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質(zhì)感來臨的時候,是那么的強烈,是那間老屋;占居了回憶里的所有。
老屋是一種精神的信仰,是歲月變遷,光影流動的,時光斑駁的記寫。
它如同一個時光的寶盒,里面裝滿過我所有的美好。
成長路上的歡顏笑語,青春里的磕磕碰碰,跌倒過爬起來的樣子,童年走過的無數(shù)快樂和懵懂。
老屋是歲月蒼老中的一本經(jīng)書,誦讀了我多年來的脆弱和堅強。
童年的時光,與老屋結(jié)交成一道無法斬斷的情懷。
相連的碎片,都是兒時的活潑弄影,歡樂過和憂傷過的碎碎念。
美好的事情,一度就是放學(xué)回家,輕輕邁進老屋的門檻之后,聞見母親早已為自己做好的飯菜,晨起的陽光照進老屋窗子的玻璃,疾馳的趕往學(xué)堂的樣子,月夜里,被月光覆蓋的老屋,坐在寫字臺前一個人獨立完成所有的作業(yè)自己。
至今,老屋仍在,在歲月磨蝕無情的風(fēng)雨中,依舊飽受風(fēng)霜,在光影斑駁中,呈現(xiàn)著被時光洗禮的青磚瓦片,一層層褪去的油漆柱子,顯得如此疲乏,像一位風(fēng)雨中的老人,那脫落的墻皮,承受了多少歲月的無情和洗禮,總是給予人,一種卑微而不堪的心靈錯覺,老屋如此安詳?shù)厮? 老屋,沒有城市高樓的雄偉和高大,也沒有金碧輝煌的莊嚴(yán),彩繪奪目,一種古樸的風(fēng)韻,醞釀著歲月這杯苦酒的澀澀濃濃。
在扶風(fēng)淋雨的籠罩里,展現(xiàn)著一種熟知,當(dāng)靠近時,涌動心情中摩挲的柔情依依,像及了一種離別的不舍。
當(dāng)清風(fēng)佛起,飄飄搖搖的風(fēng)雅,給人一種寓意凝然的質(zhì)感,充斥著內(nèi)心凄涼與清幽。
我對老屋交加熟悉的,更是有著難以敘述的情感獨白。
老屋寫照著記憶里的畫片,刻畫了父親多年來,穿越在風(fēng)雨中為家打拼的艱辛一幕幕,在崎嶇的人生道路上,他的堅強和剛毅,從未被困難擊敗的執(zhí)著,成為我生命里最真實的參照,在飄渺的風(fēng)雨中,指引我人生的正確道路和生命真諦。
其實;“老屋”不老,在他滄桑的容顏背后,有為我點亮了人生之明燈的光芒,照耀我一路前行,風(fēng)雨兼程,不畏困難所懼怕的頑強。
縱使他真的老了,而這盞燈,一直照耀我前行,長明不滅。
老屋是心的溫暖,是多年來,流浪在外,心中最溫馨港灣,只要靠近它,我才意識的,那便是正真的回家了,回到我溫暖的家了。
老屋是年華里的明亮的鏡子,它浮現(xiàn)這母親多年來,持家的一點一滴,播放著母親為了柴米油鹽犯愁的皺顏,拉扯我在風(fēng)雨中奔跑的寒酸,為我在風(fēng)雨飄渺中,撐起大傘的樣子。
其實:“老屋”老了,在她滿是皺紋的雙鬢間,我看見那被歲月奪走的年輕,她不再是兒時撐傘時的容貌了,滿手形如枯槁的老繭,讓人不得不感到,歲月啊
你為何這般無情…… 此時,已是秋暮時分,夜風(fēng)將至之際,隨著一股隨風(fēng)而來的涼冷,我坐在老屋的房檐下,感受著老屋被光陰蹉跎的肅穆和靜謐,老屋依舊安詳?shù)厮?,它怕被繁華驚醒,它不習(xí)慣川流不息的噪音,老屋喜歡做安靜的夢,不被打擾,不被浮華驚醒。
老屋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繁華的吵鬧。
它好像早已習(xí)慣了,在歲月的風(fēng)煙中,靜靜地熟睡。
聽黎明響起的汽笛,聽鳥兒在樹枝歡悅的唧叫,看勤勞的父老鄉(xiāng)親,一個個晨起,下地耕耘的樣子。
它從不羨慕浮華的鬧市熙攘,在陽光明媚的照射下,巍峨的匍匐著身軀,更顯得無比清幽而寧靜。
老屋是父親用心血,鑄造在歲月里的形象,它的一窗一欞,有著父親奇苦無比的杰作,那些老舊的椽子和梁木都是父親幾經(jīng)周折,建起來的辛苦。
一磚一瓦的厚墻,更是父親在蒼老中豎起的一面石壁,藏著父親的憨厚和耿直,老屋是歲月的形象,更是父親的形象。
老屋是生命里的一首歌,它唱給歲月的,是堅強,猶如樹立在風(fēng)雨中不倒翁,不管狂風(fēng)暴雨侵襲而卷打,他依舊不會動搖。
不屈不饒的樣子,教會我,堅強,教會我,沒有過不去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沒有走不完的坎坷崎嶇,教會我堅韌不拔,教會我為人處事,光明磊落。
昂立于天地,行滄桑正道。
老屋有著一種不與世無爭的思想,老屋從不攀比雄偉的大廈,老屋的樣子,始終保持著它那種舊古的蒼茫,它破敗的呈現(xiàn)著,現(xiàn)實里的物欲橫流,車水馬龍。
喧囂不息,好像與它全然無關(guān)。
可它又展現(xiàn)著自己擁有滄桑,一份傷懷的流逝,是對流金歲月的逝去的嘆息嗎
老屋是靈魂的歸宿,老屋是記憶里的色彩,老屋是家的標(biāo)志,老屋有溫暖的幸福,老屋是斟給歲月的一杯酒,一杯醞釀在光陰里多年珍藏的陳酒,用濃香的酒味,沉醉了古樸的老去,覺清醒了昏睡的年華。
讓青春奔跑在現(xiàn)實與繁華之間,綻放生命無比絢麗的年輕價值,在風(fēng)雨中搖曳著的期盼,盼浪跡天涯的游子回到溫暖的家。
歲月流逝漸遠,光陰匆匆似水。
而老屋依舊在風(fēng)雨中,那般感受著蒼涼和風(fēng)雨的吹打,它容納了光陰里的一切故事,貯滿了所有我對思鄉(xiāng)的情懷。
珍藏著我對往昔的美好回憶,它蘊含著生命堅強的意義,訴說著年華蒼老的倍感傷懷,它依舊品味著人生這杯苦酒的濃烈酸澀。
關(guān)于兒時的詩歌
關(guān)于兒時的現(xiàn)代詩一:童年 童年 嬉戲的水花, 濺起歡聲笑語。
田間的腳印, 追逐蜻蜓的痕跡。
兒時的紙飛機, 載著我們, 飛到了哪里? 我穿著古老的衣, 不想脫去。
你笑我黑黑的臉, 我笑你臟臟的衣。
關(guān)于兒時的現(xiàn)代詩二:舊城 昏黃的古道盤踞著斑駁的舊城 落日的余暉填滿兒時的石縫 蔓草叢生掩蓋了多少年華 落寞的枝葉依附著街角的老屋 留下的僅僅是那熟悉的殘景與陌生的味道 敗葉零落帶走了多少記憶 夢回舊城,平添些許的惆悵 神游故里,搜尋點滴的童年 留下的都已經(jīng)失去了,失去的也許從來都未曾擁有過 熟悉的只有永遠也擺脫不了的石凳與那經(jīng)年不變的寒風(fēng) 風(fēng)過窗前,留下了幾片枯葉 人去樓空,出了記憶還是記憶 “舊城,我這拾起殘葉的手你可還記得?” 昏黃古道盤舊城,落日余暉侵歲痕。
落寞碎枝依老屋,僅留殘景與故人。
蔓草輕掩少年頭,敗葉帶走去年愁。
人去樓空花落盡,空余帳前滿風(fēng)流。
關(guān)于兒時的現(xiàn)代詩三:相思 原以為瘋狂玩樂 心中就不會滋生情和傷 可進了家院 爬墻虎還是如此瘋長 如同我的相思 剪了一茬又出一茬 原以為熱情地對待別人 就不在對你那么渴望 可坐在屏前 相思還是將我引領(lǐng)去你家 不管是深深祝福還是淡淡問好 總是讓牽掛爬滿心房 逃不掉啊 相思用她的柔臂 將我輕挽 讓我的行動 在落莫的傍晚流連 流連流連流連在你家門前 遁不開啊 相思緊緊地尾隨我 選中我做她的親密朋友 讓我的靈魂 在孤寂的夜里低呤 朋友你在哪想你了 關(guān)于兒時的現(xiàn)代詩四:一直在路上 花開花謝,潮落潮漲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追逐兒時的夢想 還是 尋求生活的方向 睜開朦朧的雙眼 只不過是夢一場 現(xiàn)實是如此的瘋狂 我找不到夢的方向 只怨我沒有一雙飛翔的翅膀 只怨我一直在路上 關(guān)于兒時的現(xiàn)代詩五:想去看?! ∠肴タ春! 】春5奈邓{, 聽海的濤聲。
兒時的快樂仿佛就在眼前。
聆聽海鳥的叫聲, 和海浪一起游戲。
踏著浪花, 在海邊自由的奔跑。
海風(fēng)吹亂了我的頭發(fā), 海浪打濕了我的衣衫, 我像海的女兒, 在大海中自由自在。
海浪陪我跳舞, 魚兒陪我游戲。
累了, 枕著沙灘, 看海的蔚藍。
困了, 用大海做床, 聽海的故事 想去看海, 看兒時的那一片海。
兒時的樂園 作文描寫黃河得
以前每年夏天暑假都在老家度過。
而那片不大的田嶺地以及近旁一條清澈的溪,曾一度是我兒時的樂園。
小時回老家,在城里拘束了一個春天的我便像一只撒了歡的小狗一樣,沒有人管。
每天早上草草吃過飯,便一頭躥進嶺下那片茂密的桑地。
在里面鉆上幾圈就能碰到我那群早起的小伙伴們。
記得那時我們都會光著腳丫在溪水里嬉鬧,聽著岸邊老樹綠得發(fā)青的葉子相互拍擊,發(fā)出“嘩啦啦”的響聲。
站在水里撿石頭,打水漂兒……什么有趣的事兒我們都玩過。
但我記憶最深的還是那大片桑地里大捧大捧的桑葚。
村里人有許多種桑養(yǎng)蠶的,所以桑樹很多,我們常一個個鉆到桑地里去找那好吃的桑葚。
那枝子底下有白的、青的、紅的、紅得發(fā)紫的桑葚,很是可愛。
它是我們夏天的最愛。
不過只是一季短短的時日,吃不上幾天的。
白、青的是不會摘食的,因為那還沒有熟,吃起來是沒有味道的,有時還會發(fā)澀。
總要等那顏色熟到發(fā)紫發(fā)黑時才吃,用手一觸就會淌下汁來,含到口里,幾乎沒有酸味了,香甜香甜得醉人。
那時夏天愛穿白色的單衣,桑葚摘得多了,來不及吃時,隨手就放到口袋里了,到后來,衣服上都沾染上紫紅的汁液,一塊一塊的紅色斑點,洗都洗不掉,曾因為這個,幾次被責(zé)罵,然而過后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摘,再被罵。
那時老屋前的石榴樹還沒有砍,一到這時候,石榴樹就急急地綴滿了火紅火紅的花,開得分外絢爛耀眼,一朵朵的花結(jié)成一個個飽滿的大石榴,多像是童年那一幕幕歡樂時光的見證啊!多么懷念兒時的天真爛漫,多懷念那沾滿童年香氣的桑葚,懷念童年時那盛開的石榴花,懷念你,我兒時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