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一件工藝品
烏蘇里江長度890,流域面積187000,流量2000立方米\\\/秒。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俄羅斯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
其上游由烏拉河與道比河匯合而成,向東北流至伯力一帶急轉(zhuǎn)折向西南,注入黑龍江。
烏蘇里江全長八百八十公里,流域面積幾近十九萬平方公里。
自其支流松阿察河注入之處起,至江水與黑龍江匯合之處止。
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于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fā)源于興凱湖東北面,這是該湖的唯一出口。
其中從松阿察河經(jīng)烏蘇里江干流至匯入黑龍江段492公里,為中國與俄羅斯的邊境界河。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在中國黑龍江省境內(nèi)6.15萬平方公里。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
其大部分的河段都是在低平的平原上流動,穿行于低洼、沼澤濕地之中。
只是在位于饒河縣境內(nèi)的屬于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cè)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
烏蘇里江烏蘇里江的上游,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
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洼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wǎng)狀水道。
烏蘇里江上有個約長二公里的小島,名為珍寶島,位于北緯四十六點五度、東經(jīng)一百三十四度附近。
原是從中國方面伸入烏蘇里江的半島,后來經(jīng)過長期的水流沖擊,才成為一個小島。
現(xiàn)在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寶島還與烏蘇里江的中國陸地連在一起,回復原來的半島面目。
在烏蘇里江上作業(yè)的老一輩中國漁民,稱珍寶島為“翁島”。
這里冬季時氣候嚴寒,最冷氣溫低至攝氏零下三十八度,平均氣溫則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夏季的平均氣溫在二十二度左右。
年中寒暑氣溫相差極大。
冰期很長,長達五個月之久。
編輯本段河流特點 兩岸全是原始植被,非草既木。
所有島灘,遍是蓊郁柳林,漫江騰飛著鷗鷺水鳥,水情流緩,優(yōu)雅寧靜。
它的秀麗和自然風貌,是我國內(nèi)地江河所無處尋找的。
在這里可以看到江西岸連綿起伏的那丹哈達嶺茂密的森林和那豐饒富庶的三江平原一碧萬頃的糧田。
江東岸更是山岳連綿,峭壁陡立,山水相映,別是一派奇秀風光。
編輯本段發(fā)源地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中俄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
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 于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fā)源于興凱湖東北面,是該湖的唯一出口,也是中俄界河。
烏蘇里江流經(jīng)虎林市、饒河縣、撫遠縣等市縣。
編輯本段水系組成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 。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
其上游河段是在低平的虎林盆地東緣流動,穿行于低洼、沼澤濕地之中。
在饒河縣境內(nèi)的屬于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cè)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
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頂子山就距江邊不遠,該山位于饒河縣城西北20多公里處,使得景色綺麗的烏蘇里江更顯多姿。
烏蘇里江的中上游位于虎林市境內(nèi),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
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洼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wǎng)狀水道,形成著名的原始濕地景觀。
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中國一側(cè)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俄羅斯境內(nèi)有烏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寬闊。
尤其是匯合從三江平原上流來的撓力河以后,江面更寬。
干流的各段,都有島嶼和江心洲,島嶼大而多,成串分布。
烏蘇里江中屬于我國的島嶼有數(shù)十個,其中較著名的有珍寶島、七里沁島等。
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龍江的地方有巨大的、東西向的沙洲橫在其問,其東側(cè)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cè)為撫遠水道。
穆棱河為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
穆棱滿語意為馬或牧馬。
穆棱河流域是古代渤海國的牧馬場,穆棱河因此而得名。
穆棱河發(fā)源于老爺嶺山脈東坡穆棱窩集嶺,由西南向東北流經(jīng)穆棱、雞西、雞東、密山、虎林等縣(市),至虎林縣湖北閘處,河道分成兩路。
一路沿穆興水路(分洪河道)注入興凱湖;一路沿穆棱河原河道繼續(xù)東流,在虎頭以南18公里處之樺樹林子注入烏蘇里江。
河流長度834公里,流域面積18427平方公里。
穆棱河在雞冠山以上為上游,絕大部分地區(qū)山嶺重疊,谷深河窄,坡陡流急,是穆棱河流域的暴雨中心,也是洪水源地。
由于暴雨集中,地表侵蝕嚴重。
穆棱站多年平均侵蝕模數(shù)為年35.8噸/平方公里,大于下游近1倍。
近年來由于森林的采伐及山坡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逐年增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年來,穆棱河床已抬高80-100厘米。
本區(qū)的水土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穆棱河屬山區(qū)性河流,河道總落差699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折合徑流量為133.5毫米,水能資源較豐富,理論蘊藏量為10.9萬千瓦,尚待開發(fā)利用。
撓力河為烏蘇里江左岸的較大支流之一。
明代稱諾雷河,《吉林通志》稱諾羅河,均同滿語意為河床流蕩不定。
撓力河發(fā)源于完達山脈北坡,勃利縣境內(nèi)七里嘎山。
干流由西南流向東北,經(jīng)勃利、寶清,于饒河縣東安鎮(zhèn)從左岸注入烏蘇里江,全長596公里,流域面積239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七星河、外七星河、蛤蟆通河等。
撓力河上游為山丘區(qū),坡度較陡,中下游為平原區(qū)和平洼區(qū),流經(jīng)的是三江平原腹地。
撓力河為雨雪混合補給的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9.8億立方米,徑流量年際變化大,豐水的1960年為枯水的1979年徑流量的18倍,豐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現(xiàn)。
一年中有兩次汛期,4-5月為春汛期,9-11月為秋汛期。
流域區(qū)內(nèi)河流均屬典型的沼澤性河流。
洪澇災害頻繁,平均3年1次重災,有十年九澇之說。
撓力河魚產(chǎn)豐富,特產(chǎn)紅肚鯉魚編輯本段生態(tài)特征 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浮植物總計3.42毫克\\\/升, 其中硅藻36.5%, 綠藻11.1%, 藍藻3.5%, 甲藻26.9%, 金藻黃藻18.7%, 裸藻3.2%。
浮游動物生物量(毫克\\\/升): 原生生物量0.06, 輪蟲生物量0.36,枝角生物量0.53, 橈足生物量0.16, 總生物量1.11。
烏蘇里江流域水產(chǎn)亦極為豐富,鰲花、鰉魚、胖頭魚、鱘魚、烏蘇里江東珠(珍珠)等聞名全國,還有特產(chǎn)大馬哈魚,最大的長達二尺,重達七八公斤。
這種魚在魚汛中數(shù)量極多,簡直達驚人程度,據(jù)黑龍江志稿記載:每年秋天自海逆水而上,入江驅(qū)之不去。
烏蘇里江每年有四個多月結(jié)冰期,完全不能通航,河面變成了雪橇飛馳的平滑大道,但仍可鑿冰捕魚。
采取放流魚種增殖、利用江水人工網(wǎng)箱養(yǎng)魚的措施,逐步使捕魚作業(yè)點變成網(wǎng)箱養(yǎng)魚基地,對烏蘇里江虎林段水域進行治理,并取得明顯效果。
自1999年開始向中俄界江烏蘇里江,以及匯聚烏蘇里江的穆棱河、松阿察河等內(nèi)陸河流,進行人工增殖放流以來,連續(xù)7 年已累計放流鯉魚“春片”魚種1 萬8 千多公斤,鯉魚“夏花”31萬6 千多尾,使區(qū)域內(nèi)江河中的魚類種群規(guī)模得到了有效恢復。
烏蘇里江漁業(yè)資源現(xiàn)狀仍然堪憂, 近幾年烏蘇里江上魚類的數(shù)量明顯少了,魚的個頭也小了。
除了烏蘇里江枯水期延長,非法網(wǎng)具的增加和捕撈量的增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編輯本段河流特征 烏蘇里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也是中國東北部中俄邊境上的一條重要界河。
該江亦有東西兩源,其東源出于俄羅斯東部錫霍特山脈西麓,自南向北流動,西源松阿察河,發(fā)源于興凱湖東北面,是該湖的唯一出口,也是中俄界河。
烏蘇里江流經(jīng)虎林市、饒河縣、撫遠縣等市縣。
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 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
烏蘇里江整個河道穿行在中國的完達山脈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之間廣闊的縱谷。
其上游河段是在低平的虎林盆地東緣流動,穿行于低洼、沼澤濕地之中。
在饒河縣境內(nèi)的屬于中游的一段河道,兩側(cè)時有低山丘陵逼近河邊。
例如,赫族民歌中的大頂子山就距江邊不遠,該山位于饒河縣城西北20多公里處,使得景色綺麗的烏蘇里江更顯多姿。
烏蘇里江的中上游位于虎林市境內(nèi),在松阿察河匯入處以上地勢較高,谷底平坦。
匯入處以下為寬達300公里的平緩縱谷,地勢低洼平緩,地面強烈沼澤化,水流緩慢,許多河段形成曲流或網(wǎng)狀水道,形成著名的原始濕地景觀。
烏蘇里江流域,降水量較高,沿途匯集了大小支流174條,在我國一側(cè)的較大支流有穆棱河、撓力河等,俄羅斯境內(nèi)有烏拉河、比金河等,因此,江面寬闊。
尤其是匯合從三江平原上流來的撓力河以后,江面更寬。
干流的各段,都有島嶼和江心洲,島嶼大而多,成串分布。
烏蘇里江中屬于我國的島嶼有數(shù)十個,其中較著名的有珍寶島、七里沁島等。
直至三江平原低地,在注入黑龍江的地方有巨大的、東西向的沙洲橫在其問,其東側(cè)為烏蘇里江主流,西側(cè)為撫遠水道。
編輯本段氣候特征 春季(3~5月)易發(fā)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10°C左右。
平均季降水量50-80毫米,僅占全年的15%左右。
夏季(6~8月)炎熱濕潤多雨。
7月份平均氣溫19-20°C,最高氣溫達38°C。
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占全年的60%-70%。
由于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fā)生洪澇災害。
編輯本段河流資源 烏蘇里江流域不僅風光美麗,而且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物華天寶,應有盡有。
土地廣袤而肥沃,山上蘊藏浩瀚無垠的原始森林,平原為一碧萬頃,光說一江砂金礦藏,滿山奇珍異寶,能夠說三天三夜。
這里的礦產(chǎn)有煤、石墨、金、銀、銅、鐵、鋅、石灰石、泥炭等,其中泥炭儲量達1億立方米。
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該地有植物1000多種。
樹種有紅松、水曲柳等;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很廣蘊藏量很豐富。
有人參、五味子、刺五加、平貝等200多種;有松籽、榛子、橡子等山產(chǎn)品;有山葡萄、山梨、獼猴桃、嘟柿、北國紅豆、草莓等野生漿果30多種,這些鮮果小巧玲瓏,典雅別致,密密匝匝,一串串在陽光下水靈閃光,像天上的群星降落山中。
此外還有猴頭、蘑菇、木耳等食用藥用菌20多種;有蕨菜、黃瓜、黃花菜、薇菜等40多種。
這些野菜營養(yǎng)豐富,品味純正,純天然無污染,聲譽很高,林下野花雜雜,清潔高雅,俊俏別致;還有烏拉草和毛水蘇草及椴樹花等蜜源植物幾十種,產(chǎn)蜜幾千噸。
生物 由于烏蘇里江流域人煙稀少,位置得天獨厚,森林草原沼澤廣布,水域豐盈,又處于鳥類遷徒繁殖的重要地帶,這就給珍禽異獸提供了生棲、休歇、覓食、活動、繁殖的良好場所。
所以這一帶是虎狼麋集之地,又是雉鳥薈萃的樂園。
過去曾有“榛打獐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之說。
現(xiàn)今還有虎、熊、野豬、狍子、貉、貂等150多種,盛產(chǎn)貂皮、狐貍皮、猞猁皮、麝鼠皮等。
鳥類有200多種,其中有世界瀕危鳥類,如丹頂鶴、白鸛、海東青、金雕,還有黑琴雞、飛龍、鴛鴦、紅嘴鷗、天鵝、鷺鶿、野鴨。
每年春天還有成千上萬只鳥兒從此經(jīng)過或到此居住,黑壓壓的壓滿了江面,飛翔時遮天蔽日,日過量達幾十萬只,在岸邊、湖泊、濕地灌叢中的鳥蛋俯拾即是。
烏蘇里江的水產(chǎn)資源也非??捎^,經(jīng)濟魚類林林總總,不勝枚舉,有八十多種。
這里除有鯉、鯽、鰱、白魚、鱖魚外,主要特產(chǎn)有大馬哈魚,這種魚有四五斤重,身披小圓鱗片,味道鮮美,營養(yǎng)全面,魚籽晶瑩鮮紅似瑪瑙,是世界名貴魚類。
還有鱘魚鰉魚,重達千斤,像牛犢子一樣,在江中它們像一只只潛艇似的,掀起巨大的浪花,這里的“三花五羅”也是名不虛傳,又肥又大,味道與眾不同,令人垂涎三尺。
有“貢品”“錦鱗”“水生龍鳳”“夢幻中的祥瑞神魚”等尊稱雅號。
烏蘇里江編輯本段居民 赫哲族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很早就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的三江流域。
由于赫哲族人過去多穿魚皮衣,所以素有“魚皮部落”之稱。
明朝時,赫哲族是女真的一個分支,清初時以黑斤、黑其、赫真、奇楞、赫哲等作為稱謂。
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族名為赫哲族,是我國六小民族之一,現(xiàn)有4245人。
赫哲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漢字,信仰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
烏蘇里江
描寫桐城的作文名字
桐城——全國聞名的一個歷史悠久、意蘊深長的文化古城,它有豐富智慧的“桐城文派”,它有長久的千年的歷史文化,它有類似龍眠山那樣雄厚挺拔的山脈,它也有類似龍眠水那樣清澈寬廣的湖泊,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地方的美麗與智慧,我也不得不為我的家鄉(xiāng)桐城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而在這里,它當然也是一顆絢爛的熠熠生輝的明珠,它是悠久豐厚的桐城文化的標志,遠近聞名的“桐城文派”的象征,它依然是古代的寺廟建筑的經(jīng)典。
它,便是文廟,位于古城桐城市中心的廣場北端的一座古廟。
桐城文廟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毀于兵亂,而并沒有過多久,文廟便被整修一新,里面的布局依舊是那樣的古樸、典雅,也含有幾分清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開始關(guān)注它。
文廟以大成段為中心,以南北的中心線為對稱軸,里面的主要建筑有門樓、宮墻、泮池,狀元橋、大成門,崇圣祠、土神祠等等,且總面積為3200平方米,各種各樣,各姿各態(tài),主次的建筑,也是錯落有致,似乎已經(jīng)渾然一體,而且,它的門樓里的“文廟”二字是由趙樸初先生所題寫。
我曾經(jīng)聽說過,有這樣的一句話:天下文章出自桐城。
我想那是當然,在這座文廟里,真的是大有文章。
這里面有孔子的生平,有“漁樵耕讀”、“魏星點斗”“獨占鰲頭”等故事,它們都逼真?zhèn)魃瘢采鷦?、有趣?/p>
要論文廟,它不僅有很多難得的稀世珍寶,也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但是在這個美麗的地方,我最喜愛的應該還是要算數(shù)狀元橋了。
只因這個橋有一個奇怪的規(guī)定,只有每次科舉考試的狀元們,才可以從這個橋的上面走過去。
每次停留在橋上,看水下的魚兒的游動,我總是有一種無法說明的意境。
每年,都有眾多的海內(nèi)外專家、學者及廣大游客紛呈踏來,來到這里參觀游覽,而他們,大多數(shù)都會站在這里,緬懷各位碩儒的歷史功德,求索著古桐城文化之淵源。
我相信,他們都會由衷的贊嘆,桐城文廟的悠久歷史,以及桐城的美麗、雄偉。
它——桐城文廟,是桐城聞名遐邇的建筑,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禮制性的重要建筑群以及文化基地,也是桐城古文學派的一個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弘揚的,是桐城派的文化,也是悠久的桐城文化。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化出文廟。
篇二: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說到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那可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xiāng)的佛子山。
佛子山因佛子巖而著稱,但我更喜歡那“聳立勝雄關(guān),居高獨自閑。
笑談神運筆,飛灑畫江山。
”的筆架山。
他的雄偉和逼真吸引了不少游客。
來過這兒的游客都說,佛子山是上天的文房寶地,筆架山,簽筒巖正是佛子山的文房二寶。
曾經(jīng)有個結(jié)伴同游的叔叔對我說:“我希望將來這兒的兩個筆架,一個是你的,一個是我女兒的。
”這應該是叔叔美好的心愿吧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夢想,我更加喜歡筆架山了,它是我成績的象征啊
筆架山坡面高達230多米,南看成崖,東看成嶺,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高低不等,酷似文房筆架。
人們怎能不對大自然的神奇感到驚嘆呢
看過《西游記》的人都知道,片中有個憨厚可愛的豬八戒,家鄉(xiāng)的佛子山中也有。
“元帥天蓬貶下凡,隱身豬首化山巖。
癡心坐等千年月,惟夢嫦娥夜信函。
”這正是佛子山中的八戒巖的寫照。
遠遠看去,它那大大的耳朵,長長的嘴巴,瞇縫的雙眼……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看,那憨相、那模樣都像極了。
那模樣怎么能不讓人對這八戒巖情有獨鐘呢
佛子山不僅有造型奇特的巖石,更是植物的寶庫。
這里的珍貴名樹,千年古藤隨處可見。
主要有南萬紅豆杉、政和杏、銀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杉木、香樟、楠木、南酸棗等許多屬珍稀樹種;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鵑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櫻花、四照花等。
其中政和杏唯獨佛子山有全國僅五株,正如詩中寫的“寂寞深山四百載,今朝朵朵向陽開。
莫非春去無芳斗,欲與梅花比艷來。
”它和其它杏比起來更是杏中麗人,姿容更是杏中之最。
每次看到它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它一年四季變化多端:它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日是花期,花的顏色紅艷與紅色桃花相似,使人嘆為觀止、贊不絕口;每年七月初成熟,滿樹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好不豐碩。
佛子山我喜歡你的風采
有多少游客被你的雄秀而傾倒
又有多少游客駐足流連忘返
你是家鄉(xiāng)人民的驕傲
篇三:深圳的風景名勝深圳的風景名勝深圳的風景名勝有很多,比如世界之窗、野生動物園、錦繡中華微縮景區(qū)等等。
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兩個。
深圳的世界之窗位于深圳灣畔的華僑城內(nèi),占地48萬平方米。
它以弘揚世界文化為宗旨,把世界奇觀、歷史遺跡、古今名勝、民間歌舞表匯集一園,以“您給我一天,我給您一個美妙的世界”為召號,營造一個精彩美妙的時間。
世界之窗景區(qū)按五大洲劃分,與世界廣場、世界雕塑園、國際街、侏羅紀天地共同的構(gòu)成千姿百態(tài)的、美妙絕倫的世界。
118個景點按不同比例自由防件,精巧別致,惟妙惟肖,令游客嘆為觀止。
如果說世界之窗的一個個景點是一首首凝固的交響詩,那么異彩紛呈的民俗表演則是一幅幅活動的風景畫。
每個華燈上,在世界廣場上大演的大型歌舞和狂歡巡游,畫是把世界之窗的主題—“世界與您共歡樂”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野生動物園建于深圳西麗湖畔,占地120萬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家集動物園、植物油、科普園等多種園藝、觀賞功能為一體的亞熱帶新型園林生態(tài)環(huán)境風景區(qū)。
園內(nèi)放養(yǎng)來自世界各州300多個品種、一萬頭動物,有不少于世界珍禽名曾和我國一、二級保護動物園。
馬戲、群象、海豹、鳥類四個表演館將游客帶入一座神奇、歡樂的世界;還有別具情趣的百鳥樂園、兒童樂園、猴山、鱷魚湖、水族館、鸚鵡小徑、觀景天橋和了望塔等。
每日推出的大型動物廣場藝術(shù)表演是目前世界動物園中絕無僅有的大制作,節(jié)目刺激驚險,場面神秘壯觀,使人有“體驗野性”“回歸自然”之感。
是真的風景名勝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你有時間就去玩吧。
篇四:靈寶的風景名勝靈寶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在這個美麗的城市里,當然少不了弘農(nóng)春秋園、虢園、養(yǎng)生園、隅園這些美麗景點。
進入弘農(nóng)春秋園,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微風吹過,桃花擺動著自己的短裙,柳樹搖晃著自已翠綠的頭發(fā),小草也發(fā)芽了,醒目的“弘農(nóng)春秋”四個大字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有干枝梅,有櫻花,有翠竹,有紫微花。
干枝梅的名字可是有來歷的,因為它的枝干看著像枯枝,可上面的枝芽卻綠油油的,還有翠竹,它能長到八米多高,等于四個姚明呢
讓我們一起游覽虢園和隅園吧。
園中有高大的松樹,婷婷玉立的柳樹,還有小的像土堆一樣的柏樹和不知名的小花,遍地的小草,柳樹一擺一擺的,多像綠色的火車在林中行走啊。
往前走,迎春花開了,我們踩著磨盤在草地上行走,這可不是一般的磨盤,它們都是從民間找來的,這一個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可記載著我們靈寶人民古老的歷史和文明呢。
終于,我們看見了楊震的石像。
你看,他兩眼注視著前方,認真地講課。
遠看,他仿佛是印在山水畫上一樣,所以他擁有山水的靈氣;近看,他似一尊神像,因為他的功勞可比日月。
他和孔子一樣桃李滿門,他一生共教了三千余名學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勤勞的靈寶人還會用自己的智慧把廢地變?yōu)閷毜啬亍?/p>
別看北區(qū)和許多公園現(xiàn)今都這么美麗,可有誰知道澗河兩岸原來曾是一片荒蕪的廢地,亂草叢生,亂石密布,利用價值很低。
勤勞的靈寶人民對澗河兩岸進行了修整,以土填埋,栽花種樹。
沒過多久,原來人們都不愿去的荒蕪地方變成了花團錦簇的娛樂場所,人們在這里追逐嬉戲,調(diào)節(jié)心情,這里變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圣地。
篇五:無錫之旅素有“太湖明珠”美譽的無錫是一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
這個寒假,爸爸媽媽在浙侖海外旅行社報了名,帶著我去領(lǐng)略領(lǐng)略這江南的秀麗風光。
這回的導游和我們所要游覽的地區(qū)有關(guān)。
他姓“吳”,就叫“吳錫”。
我們跟著小吳哥哥開始了二日游。
無錫是全國有影視城最多的一個城市,既然到了無錫,又為何不去看看呢
無錫的景點第一站就是“三國水滸城”。
三國水滸景區(qū)坐落在蔥蘢蒼翠的軍嶂山麓、風景綺麗的太湖之濱。
景區(qū)里的建筑大多都具有濃郁的漢代風格,如“吳王宮”、“甘露寺”、“曹營水旱寨“、”吳營“、”跑馬場“、”點將臺“等幾十處大型景點。
三國城門高大、威猛,旌旗隨風飄展,配以廣場上天祿和辟邪兩尊神獸,更顯得門樓的莊嚴與肅穆。
水滸城共分為兩個區(qū)域,一個是平民區(qū),另一個是景城區(qū)。
可惜來得不是好時候,就沒能細細游覽。
由于早上起霧,封了三個多小時的道,直到午后才真正開始“游”。
等把整個水滸景區(qū)走完時,天已經(jīng)慢慢暗了下來,只得開始晚餐。
晚飯過后,我們又來到著名的錫惠公園游玩。
錫惠公園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于一體的綜合體大型園林。
優(yōu)美的園區(qū)內(nèi)峰巒疊翠,景色斐然,堪稱無錫的“天然博物館”。
錫惠公園里的主要風景就是“天下第二泉”和“寄暢園”。
明代的寄暢園已有百年歷史,取園主寄情山水,豁達暢快之意而得名“寄暢”。
園內(nèi)借助天然景致而略加修飾,而整合出人文與自然渾然天成的園林精品。
園內(nèi)景致多樣,假山秀石、石欄雕、小徑通幽、參天老樹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編織出了一幅“錦江漪塔影搖曵“的清秀風光。
出了寄暢園,順著用石頭鋪成的路一直往前走又能見到更美的景色。
整個錫惠公園在夜晚又顯優(yōu)美風彩。
第二天一早,我們又去太湖黿頭渚風景區(qū)去游賞。
太湖是國內(nèi)的第三大淡水湖。
黿頭渚為太湖西北岸無錫境內(nèi)的一個半島,因有巨大的石頭突入湖中,像黿正翹首而得名。
我們坐著船,一陣陣的風佛面而來。
向遠處望去,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向下面看去,幾陣水波在不停地輪番交替。
這時,從旁邊飛馳而過一艘快艇,一下子在快艇行過的水面上又泛起幾朵雪白的水花。
過了一會兒,船靠岸了,我們陸續(xù)下了船,繼續(xù)欣賞兩邊的綺麗美景。
走上風雨橋,抬頭一看,每一個橫檻上都畫著祥云和神獸等等向右邊望去,有一個老漁夫正在釣魚的石塑,這也說明了當時漁文化的昌盛、發(fā)達。
過了一個多鐘頭,我們又匯聚在一起,乘船回去接著,我們又去了靈山景區(qū)。
靈山景區(qū)位于無錫馬山的太湖之濱,臨太湖,倚靈山,挽得青龍山,牽取白虎峰,地靈形勝,為難得的佛國保地。
靈山景區(qū)最著名的景點莫過于靈山大佛。
佛像立于小靈山上,建造時投資超億元,用銅700噸,比聳立于紐約的自由女神銅像――被譽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巨神像”還高42米,用銅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矗立在四川樂山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還高17米。
靈山景區(qū)還有修筑著有名的動態(tài)雕塑“九龍灌浴”。
下午2午,隨著專門為之創(chuàng)作的《佛之誕》音樂響起,四大金剛托起的巨大蓮花徐徐綻開,通體鎏金的佛祖小時佛塑像立于蓮花之中。
同時27只鳳凰口中吐出圣水,九條大龍噴出水柱直沖佛像,使佛像愈發(fā)沌靜、神圣,場面甚為絢麗壯觀,這時水柱也向周邊灑去很多,有不少人被淋了落湯雞。
靈山大佛已是這回旅游的最后一個景點了,我們的旅程也將結(jié)束,坐著汽車返回寧波。
幾縷金色的夕陽穿過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照到一片又一片的平原,最后停在了汽車的玻璃上。
晚霞把一切都帶進了紅的世界。
它把天邊的云朵染成紅色的;把房子的屋頂涂上紅色的;把人們的臉頰灑成紅色的。
隨著車輪滾滾地開在公路上,我們的旅途就將結(jié)束。
再見了,美麗的無錫
篇六:迷人的越秀山哇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真是巧奪天工啊
“看著報紙上的五羊石像,我不禁對越秀山心生向往……盼著盼著,終于盼到了這一天——我們春游活動的目的地,竟然是我夢寐以求的越秀山。
今天早晨,陽光明媚,春風拂面,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飄蕩著。
我們?nèi)嗤瑢W和老師一起乘車,不到半小時的路程,便來到越秀山腳下。
我們隨著黃導游的指引,經(jīng)過十分鐘的攀登跋涉,便上到位于越秀山之巔的著名景點——五羊仙庭。
站在那里,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的樹林猶如一片綠色的樹海。
淺綠,翠綠,碧綠,深綠,滿眼都是綠,真是一個綠色的世界
一棵棵樹木蒼翠欲滴,仿佛像一個個守護越秀山的士兵,夜以繼日地保護著越秀山。
據(jù)黃導游介紹:“五羊石像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
一天,南海天空飄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身穿五色彩衣,分騎五只毛色不同口銜稻穗的仙羊的五位仙人,降臨廣州。
仙人把稻穗分贈給廣州人民,并祝福此地永無饑荒。
說完五位仙人欣然離去,留下五串金燦燦的谷穗和五只依戀人間的仙羊。
人們把稻穗撒播大地,廣州從此年年五谷豐登。
仙羊后來變?yōu)槭^,好像永久地保佑著”楚庭“風調(diào)雨順,幸福吉祥。
廣州人民為感激五位仙人,在他們當年降臨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以示紀念。
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尊奉為谷神。
以后五仙觀幾經(jīng)搬遷,現(xiàn)在坐落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觀是明代修建內(nèi)列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
而這個座落在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則是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根據(jù)五羊傳說而設(shè)計制作的。
五羊雕像現(xiàn)已成為廣州城的標志。
廣州之所以稱為羊城,五羊城,穗城,便源于此。
”聽了導游這一番介紹,我們不由得贊嘆起來。
隨后,導游又帶領(lǐng)我們四處游覽了越秀山的風景名勝,使我們增加對越秀山的認識。
這次春游真是大開眼界啊
春游歸來,越秀山的自然風光,珍貴的歷史文物,以及神奇的歷史故事,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我不僅增長了對越秀山許多見識,還深深地愛上了它。
越秀山,它難道不是廣州人民引以為豪的名山嗎
篇七:家鄉(xiāng)有特色的......我的家鄉(xiāng)在廣西玉林市,那兒山水秀麗,風景宜人,還有許許多多有特色的風土民情、名勝古跡呢
家鄉(xiāng)有特色的風土民情可多了。
在炎炎夏日,人們會在每年的夏至那天過一個荔枝狗肉節(jié)。
春夏交際時,正是荔枝成熟的時候,荔枝狗肉節(jié)已成為玉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一年比一年瘋狂,到今年已有十多個年頭,一個晚上,滿地撒滿鮮紅的荔枝殼,極其可觀。
狗肉好吃是沒得說,黑狗肉最香。
古人云: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wěn);聞到狗肉香,和尚也跳墻。
單純是狗肉并不很具特色,主要是還有嶺南的果中之王――荔枝。
記得有一年,在過荔枝狗肉節(jié)時,我問媽媽這個節(jié)的來歷是什么
媽媽說:“這天正好是春夏交際時,一邊喝著米酒,一邊吃著荔枝,一邊吃著狗肉;人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能盡快適應夏天的氣候;過了這個節(jié),夏天就來臨嘍
端午節(jié),人們會在家門前掛上艾草,希望能驅(qū)邪,這天,人們還要吃粽子呢
冬至節(jié),人們也會歡慶,希望農(nóng)田得到好的收成。
家鄉(xiāng)有特色的名勝古跡也不少呢
“三日盡覽僑鄉(xiāng)秀,四季共享嶺南色”,玉林秀麗的山水,奇異的古跡,繁榮的商貿(mào),錦繡的田園,僑鄉(xiāng)的風情,總會令你依依難舍。
玉林有“嶺南美玉,勝景如林”之譽,旅游資源豐富,類型多樣,以名勝古跡、僑鄉(xiāng)風情、宗教文化、商貿(mào)旅游為特色,丹霞地貌和巖溶地貌景觀遍布各縣(市)區(qū),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資源豐富多彩,目前已經(jīng)形成玉東、玉西、玉南三大旅游區(qū)。
玉林美景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一莊一閣一銅鼓,二橋二嬌二洞天,三山三巖三溫泉”。
主要風景名勝區(qū)(點)有:世界最大的銅鼓出土地──北流銅石嶺風景區(qū)、“天南杰構(gòu)”容縣經(jīng)略臺真武閣、亞洲第一天然石橋博白天仙橋、全國四大私人名莊之一陸川謝魯山莊、中國道教第二十、二十二洞天──容縣都嶠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楊貴妃及晉代綠珠女出生地遺址、清代民居建筑群──興業(yè)龐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遺址──城隍鹿峰山(龍泉洞)、三大溫泉──陸川溫泉、溫羅溫泉、容縣黎村溫泉,森林公園──北流大容山和容縣黃坡澗,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區(qū)和大型人造景觀“云天民俗文化世界”。
銅石嶺是漢代冶銅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石嶺山嶺奇特。
集眾多的深洞、石巖、石景奇觀于一體,風光離奇,氣勢雄偉、壯觀,具有較好的旅游開發(fā)價值。
銅石嶺開發(fā)后,將集名勝古跡與奇麗風光于一體,自然景觀、文物古跡極具新意,有肖形神似的銅石奇景100多個,有七洞、十巖、三池,遍山長滿各種名花,具有較高的的旅游開發(fā)價值,真武閣――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位于容縣文化公園內(nèi),建于明代萬歷元年(公元1573年)。
真武閣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三層殿閣沒有墻,也沒有墻基,全靠八根木柱支撐。
全閣三千多條大小格木構(gòu)件,不用一顆鐵釘,全靠鑿榫相吻。
第二層樓上另置四根柱子,柱腳懸空。
這是我國古代建筑學上獨具一格的“杠桿結(jié)構(gòu)”,是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許多有特色的景觀呢
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紹了,請大家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吧,來觀賞這美麗的山水風光吧
篇八:走進白水寨近日,在“天南第一梯”——白水寨風景名勝地,隆重舉行了“首屆中國廣東增城登山節(jié)”的開幕儀式。
在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與爸爸來到這仙境般的白水寨風景名勝地。
經(jīng)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白水寨風景名勝地。
在上山路上,見到公路兩旁茂林修竹,溪河清澈,風光俊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見花繁葉茂。
啊
終于望到白水仙瀑了。
眺望過去,白水仙瀑被一陣煙云籠罩著,瀑布水從高聳入云的山峰中飛瀉而下,氣勢磅礴,好像一條雪白無瑕的絲巾掛在重重疊疊的、翠綠的山峰之間。
相傳,白水仙瀑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
望著如詩如畫的白水仙瀑,仿佛看見一位古代俏麗的少女,迎風而立,神志安詳,衣裳翩翩,手托一朵潔白的蓮花。
走近觀看白水仙瀑,飛瀉而下的水飛快的擊在大石頭上,水花立刻四散開來,水霧漂浮在空中,令瀑布變得神秘起來。
我望著高峰,不禁贊嘆起來:“啊
這個白水仙瀑可真高呀
好像在白云中間一樣
不僅高,還非常美呢
”爸爸說:“那當然,這可是我國大陸目前發(fā)現(xiàn)的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達428。
5米呢
我們都應該為它自豪、驕傲
”聽完爸爸的這一席話,我更驚嘆不已了。
游人們?nèi)齻€一群,兩個一伙,有說有笑地一邊登山,一邊盡情地欣賞白水仙瀑的雄姿。
看完白水仙瀑的美麗仙景,爸爸就帶我到大封門森林公園。
大封門森林公園也是白水寨風景名勝地的著名景點之一。
一到大封門森林公園,我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車。
開了車門,我就聽到了一個聲音。
你猜是什么聲音
好像是水的聲音。
我走過去一看,啊
真的不出我所料呀,真的是這樣呢
碧綠的水輕輕地拍打著堤岸,發(fā)出一陣陣“啪、啪、啪”的聲音。
水面上波光粼粼,閃著耀眼的金光。
我坐在岸上,呼吸著這里清新的空氣,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許多。
我掃視了一下四周,發(fā)現(xiàn)了這里除了碧綠的清水,便是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草地和翠綠的山峰,與城市里的高樓大廈截然不同,多特別,多美麗呀
白水寨風景名勝地里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形態(tài)各異的奇石,有清新的空氣,有清澈的流水,還有歡聲笑語蕩漾在林中。
難道這不就是傳說中的仙境嗎
關(guān)于銀杏樹的作文500字
我愛銀杏樹 我熱愛大自然,我熱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于是,我珍藏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精巧別致的葉子:銀杏葉、柳樹葉、楓葉……但是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銀杏葉。
正巧,在我家的西邊矗立著一棵高大挺拔、獨一無二的銀杏樹。
這棵罕見的銀杏樹,給我們的小區(qū)增添了無限的生氣。
這是一棵巨大的、古老的銀杏樹。
銀杏樹的樹皮是灰褐色的,上面有許多小疙瘩,用手摸上去非常糙,也很硬,像老人裂開的皮膚。
銀杏樹的樹枝是從中間長出來的,無數(shù)的樹枝像巨人的手臂向四面八方伸展著。
一轉(zhuǎn)眼,酷暑難擋的夏季來臨了。
銀杏樹簡直成了一把撐開的綠絨大傘。
茂密的樹葉遮天蔽日,樹下陰涼爽快。
我和同伴們常常在樹下看書、做游戲。
尤其是早晨,我一覺醒來就可聽到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時而婉轉(zhuǎn)歌唱,時而追逐嬉鬧,給我們小區(qū)增添了無窮的快樂。
秋,一個果實累累的名字季節(jié)。
銀杏樹那縱橫交錯的樹枝上結(jié)滿了一個個又圓又大的銀杏果,一根根樹枝都被壓彎了腰。
聽媽媽說:銀杏果和銀杏葉都是名貴的藥材,可以治療許多病。
嚴冬,經(jīng)霜的銀杏葉漸漸枯黃,一片片黃葉,在北風中簌簌飄落,給地面鋪上了一層“金毯”。
每當一陣大雪下過之后,它銀裝素裹,那矯健的身軀在冰天雪地的映襯下,更顯得英俊、瀟灑、威武。
銀杏樹啊銀杏樹,我愛你,愛你的生機勃勃,更愛你那無私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