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秋葉的段落
遠望那一大片楓林,宛如一大團燃燒的火焰,染紅了天際。
走近看,片片楓葉精巧細膩,玲瓏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
一陣微風吹過,楓葉如天女散花般飄落。
拾起一片仔細瞧瞧,火紅的葉子底部微微泛著綠色,根根葉脈呈輻射狀伸向葉子中心,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感覺。
天漸漸地轉涼了,一片片枯黃的葉子像一只只美麗的黃蝴蝶,紛紛離開了大樹媽媽溫暖的懷抱,輕輕地從樹上飄落下來,飛落到草地上,小河、莊稼上,這落葉似乎是報信員,告訴大家“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小草們也脫下了綠衣裳,換上了金燦燦的秋裝。
形容描寫秋葉的段落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__王勃《滕王閣序》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__王維《山居秋暝》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__李商隱《夜雨寄北》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__王績《野望》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__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__王勃《山中》一重山,兩重山。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__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描寫秋天的優(yōu)美段落 不少于80字
有的楓葉像孩子一樣,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母親,投入大地的懷抱;有的楓葉像小鳥一樣,在空中展翅飛翔;還有的楓葉像舞蹈演員一樣,翩翩起舞。
枯萎的葉子落在了地上,一片又一片、一層又一層,踏上去軟綿綿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小心翼翼地撿起一片楓葉,仔細一看,楓葉分為葉柄、葉片和葉脈三個部分。
它的邊緣像鋸齒排列整齊,我原以為很銳利,但用手一摸,便覺得很柔軟
請你描寫一個秋天的片段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
1風吹過,秋葉紛紛,葉片一片飄落在地上,帶著秋天獨有的魅渲染著大地的金清涼的空氣,金黃色的樹葉,這是秋天獨有的景色。
秋天是沉甸甸的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
秋天,寫著收獲,秋天,寫著相思。
秋雨纏綿,秋雨總是在悄悄中來臨。
滋潤著大地,輕輕地庭院,柔柔的樹葉。
輕輕地敲打著窗戶,茶香悠遠,多情而婉約。
秋雨又是溫情而有韻味的,秋雨中空氣的味道,淹沒了城市的喧囂。
秋風感動,秋雨敲打著落葉。
2、秋風飄過,秋天的味道。
稻谷沉甸甸的清香,玉米棒子的清香,還有花生香噴噴的味道,紅薯的脆甜味道。
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馨香。
香味隨風飄啊飄,寫成了秋天的詩。
3、秋天,是一個令人多愁善感的季節(jié),灰白的空氣,飄渺的空氣。
仿佛訴說著世間萬物。
然若換一個角度去感受秋天,這是一個安靜的季節(jié),秋風涼爽,帶著清清淡淡的芳香,吹拂著你我的面龐。
秋雨淅淅瀝瀝,帶著雨露的輕靈,滋潤著你我的心田。
一種美好也飄然于心。
4、秋天的風輕輕的撫摸太陽時,風隨風充滿芳香。
秋天的風,熏香四溢,豐富的沁香,抬頭望著天空,晴朗了許多,云彩白白,襯托了藍色晶瑩。
嫻靜,輕盈,秋天的陽光里,和秋風一起飛翔。
湖水絲絲漣漪,又見清風。
撿起一片樹葉,心中的一切負擔壓力隨風而去,隨風飄散,滿是輕松,滿是詩意。
晶瑩的水珠,青青的草地,空氣也是爽涼和舒暢的。
在秋天的風中,你會不知不覺如醉,思緒隨風飄啊飄,飄向了金燦燦的天地,飄向了美麗的山林,藍色的大海,壯觀的瀑布,美麗的城市。
成熟又絢麗的風,灑在大地。
5、秋天的清晨,秋高氣爽,風兒很涼爽。
鋪面吹過,很是舒服。
秋風伴著鳥兒的嘰喳聲,小蟲子的叫聲。
樹上的葉子隨著秋風飄落,飄到了這里,落在了地上。
拾起一片秋葉,寫著冬春夏秋,自然的美麗。
6、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藍。
陽光沒有夏天那么酷熱,沒有冬天那么寒冷。
望著秋天的天,寬闊舒暢。
滿是自然,滿是美麗。
秋天的天,廣闊的胸懷,讓人暫時忘記平日的忙碌,忘記日常的瑣事。
或是天空的胸懷,可以感動你,讓人的心胸變得更寬廣。
如秋天的天空。
7、秋天的顏色是五顏六色,紅色、黃色、綠色,田里的禾苗有些淡淡的黃色,樹木綠的更深沉。
秋雨落下,一絲涼意。
秋天的花草綻放,寫下大自然的美麗。
秋天的花草歌唱,歌唱大自然的靈性與美麗。
8、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她把黃顏色給了銀杏 黃了的樹葉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熱;她把紅顏色給了楓樹 紅紅的楓葉飄呀飄呀,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天的盛裝。
金黃顏色呢,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顏色呢,是給果樹的,聽,橘子柿子們你擠我碰,喊著人們?nèi)フ?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都給菊花仙子,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 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點頭。
9、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小喜鵲銜來了樹枝造房子,小松鼠找來松果做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一大覺!還有小樹葉呢,常綠樹的樹葉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落葉樹的樹葉飄呀飄呀,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都在準備過冬了。
10、秋天的雨說下就下,沒有了夏天的暴雨,有些綿綿。
時而細密,時而滴滴。
讓人的思緒飄很遠。
每一次的雨下,秋天的腳步更近了,一寸秋雨一寸秋。
秋高氣爽,天氣涼爽。
秋雨沖刷著夏天的浮躁,讓大地慢慢安靜下來。
心情也安靜下來,退卻了夏天的煩躁,安靜成為了主題。
11、秋天正在悄悄走來,樹葉有了黃的味道。
白天也不是那么炎熱了,向窗外望去,陽光金燦燦的,仿佛在訴說這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
涼爽的風兒飄進窗戶,很舒服,任思緒飄很遠。
秋天來了,莊稼地沉甸甸的收獲,還有那金色的陽光,很美。
12、秋在果園,圓圓的蘋果在秋陽下展現(xiàn)著秋天青紅相間的臉。
秋在枝頭,在阿妹蘋果般的臉上,在她嫣然一笑間,閃現(xiàn)。
秋在晨風中,在帶著阿妹青春的味道中間,向我迷漫。
13、天空風輕云淡,原野一片豐收的景色。
天很藍,沒有夏天那么沉悶,涼爽的風從窗戶飄進來,花的香氣撲鼻,又夾雜著果實的味道。
神清氣爽,聽一首秋天的歌曲。
天寬地闊,秋天的氣息從容豁達,瓜果蔬鮮,陽光明媚。
14、楊柳,秋風輕輕吹拂著她的身段。
楊柳樹下,她,一個輕輕的吻,把瞬間的甜蜜傳遞。
感知,十八歲的天空,圓圓的月兒,照著她純真的笑臉。
15、一層秋雨一層涼,秋雨綿綿秋意長。
沒有了春天的春暖花開,沒有冬天的嚴寒深沉。
秋天就是秋天,多彩的季節(jié)。
最喜愛那秋天的楓葉,紅紅的,透過陽光的光線,更加好看。
透過鋪滿陽光的樹葉,流露著大自然的清新自然。
秋天是紅色的,秋天是黃色的,秋天是深綠色的。
描寫秋葉的詩句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 裊裊:形容微風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微波泛動。
:枯黃的樹葉。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
燎栗:凄涼。
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
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
眺:遠望。
平楚:平野。
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
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nèi)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亭皋:水邊平地。
木葉:樹葉。
隴首:山名,在今陜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樹葉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
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
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
序:時節(jié)。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
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
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
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
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xiàn)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求文學作品、名著中描寫秋天、秋葉的段落......要有出處的~~~謝謝..速度啊::>_<::
1·秋雨打著她們的臉。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壓著大 已經(jīng)是了,森林里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郁地 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
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 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里。
2·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一樣新鮮。
天空發(fā)出柔 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一陣高飛的云雀的歌唱,正 如望著碧海想著見一片白帆。
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 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
于是薄暮。
3·1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 中跳動著,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 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 了凋敝的顏色。
4·多明媚的秋天哪,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燼,這是千萬座山 風都披著紅毯的旺盛的國土。
那滿身嵌著彈皮的紅松,仍然活著, 傲立在高高的山巖上,山谷中汽笛歡騰,白望在稻田里緩緩飛翔。
5·當峭厲的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高遠的時候;當陌上呼頭的孩子 望斷了最后一只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 得株株枯黃的時候—一當在這個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 的季節(jié)了。
6·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 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
7·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fā)起的水氣 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
于是,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 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 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夜色混為一體,但不久,又被月 亮燭成銀灰色了。
8·將圓未圓的明月,漸漸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 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籠起一片輕煙,股股脫脫,如同墜人夢 境。
晚云飄過之后,田野上煙消霧散,水一樣的清光,沖洗著柔 和的秋夜。
9·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
清冷的月 光灑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fā)燦爛起來。
茂密無 邊的高粱、玉米、谷子地里,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 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xù)續(xù)吹著寒茄。
柳樹在路 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10·……月亮上來了,卻又讓云遮去了一半,老遠的躲在樹縫里, 像個鄉(xiāng)下姑娘,羞答答的。
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 琵琶半遮面”。
真有點兒
云越來越厚,由他罷,懶得去管了。
可是想,若是一個秋夜,刮點西風也好。
雖不是真松樹,但那奔 騰澎湃的“濤”聲也該得聽吧。
西風自然是不會來的。
臨睡時,我們在堂中點上兩三枝洋蠟。
怯怯的焰子讓大屋頂壓著,喘不出氣來。
我們隔著燭光彼此相看, 也像蒙著一層煙霧。
外面是連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
只有遠近 幾聲犬吠,教我們知道還在人間世里。
11·蔚藍色的天空.在深秋時節(jié),一塵不染,晶瑩透明。
朵朵霞云 照映在清澈的嘉陵江上;魚鱗的微波,碧綠的江水,增添了浮云 的彩色,分外絢麗。
12·涼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發(fā)紅的火星在星空中為我們增添了 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近來每晚八點鐘以后,火星就從東南方的地 平線升起。
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個星星都亮,不論你在哪里, 都很容易找到它。
13·北國的落葉,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壯的氣氛
落葉染作金黃色, 或者竟是朱紅紺赭罷。
最初墜落的,也許只是那么一片兩片,像 一只兩只斷魂的金蝴蝶。
但接著,便有嘩嘩的金紅的陣雨了。
接 著,便在樹下鋪出一片金紅的地毯。
而在這地毯之上,鐵鑄也似 的,豎著光禿禿的疏落的樹干和枝椏,直刺著高遠的藍天和淡云。
14·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
第一是棗子樹;屋角, 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的長大起來。
像橄欖 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 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 西北風就要起來了。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
象花而又不 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
腳踏上去,聲音也 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 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
在南方 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
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 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郁達夫 《故都的秋》)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又稱麥秋。
秋高氣爽,與夏天太陽肆虐悶熱的天氣完全不同。
寫秋天,可以寫秋天的收獲,秋天陽光的強弱程度,日照時間的長短,直射還是斜射,還可以寫秋天顏色的特點,寫秋風、秋雨等等。
根據(jù)氣溫的不同,秋天可以分為初秋、仲秋和深秋。
秋天,是大地生育的時節(jié)。
這時,大地產(chǎn)下了它豐碩的果實:沉甸甸的稻子,金黃色的麥穗、雪白的棉花、顆粒飽滿的花生、又大又紅的地瓜、紅彤彤的蘋果、桔紅色的桔子等等。
各種五顏六色的菊花、牡丹、康乃馨、月季、桂花等在濃露之下閃耀著,一點兒沒有褪色。
田野和園林的景色從來沒有像秋天這樣美,這樣令人心蕩神搖。
從高空往下看,初秋的大地真像一幅五彩繽紛的華麗地毯。
付出一年辛勤勞動的人們,更是感覺到豐收的喜悅。
秋天,炎夏終于悄悄地溜走了,陽光照射大地的時間比夏天短了,不再從早上五六點一直照到傍晚六七點;陽光開始變得柔和溫順了,不再像炎夏時那樣怒氣沖沖披掛上陣,讓人望而生畏;秋天的陽光已經(jīng)較為斜射,不像炎夏時那樣直射,因而溫度明顯降低了許多。
仲秋,雖然也是絢麗多彩的,但主要的色彩是金黃色的。
在夏季,幾乎沒有一片落葉,幾乎沒有些微的黃色點綴在夏季的色澤中間,大地呈現(xiàn)的主色調是綠色。
而仲秋,大自然則神奇地變幻著,一夜秋風起,人們竟覺察不出什么時候大地的主色調變成了黃色,樹葉變得黃而稀疏,而不像夏天那樣綠而繁茂,草地也變成了金黃色,田野中是一片的金黃色,所以人們稱秋天為“金秋”。
如果說大自然在春天曾經(jīng)顯得俏麗、歡樂,像一個企望將來的女子,那末仲秋就似乎變得蒼老、郁悒、溫柔,像一個追憶往事的金黃頭發(fā)的女子。
法國作家莫泊桑在《一個諾曼底人》中把秋天的金色比作仿佛是日光融成了點滴從天上落到了茂密的樹叢里。
深秋的大自然界,留下的是一片凄涼的景象。
農(nóng)忙后的田野,一眼望去,光禿禿的。
牲口垂頭喪氣地在來回走動。
成群的麻雀不時從麥地里騰空而起,又像下雹子似地紛紛散落在滿是塵土的道路上。
烏鴉在低空盤旋,突然,它絕望地叫了一聲飛走了。
于是,一種惆悵的感覺會向你的心頭襲來,勾起你無限的愁緒。
蕭紅的《呼蘭河傳》雖然是自傳體性質的小說,但它的筆法卻是抒情散文的筆法,把她的家鄉(xiāng)呼蘭河描繪得如一幅水墨畫。
她寫呼蘭河的秋天:秋末,后園里的大榆樹也落了葉子,園里荒涼了,沒什么好玩的了。
長在前院的蒿草,也都敗壞了而倒了下來;房后菜園里的各種秧棵,完全掛滿了白霜;老榆樹全身的葉子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了,可是,秋風還在搖動著它。
天空是發(fā)灰的,云彩也失了形狀,好像被洗過硯臺的水盆,有深有淺,混沌沌的。
這樣的云彩,有時帶來了雨點,有時帶來了細雪。
初秋的風使人感到?jīng)鏊?、舒適,那時候穿夏裝,更覺得痛快。
而深秋的風,尤其是早晚的風,有時就使人不寒而栗了。
秋天多細雨,一陣陣,密密麻麻的,下一場雨天氣的溫度就下降一點,大自然就在一陣陣風雨之中變換季節(jié),弄得人們心神不定。
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是這樣描繪秋色的:秋雨打著他們。
一堆堆深灰色云,低低地壓著大地。
已經(jīng)是深秋了。
森林里那一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郁地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
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里。
這里,作家寫了秋雨、秋云、秋天光禿禿的樹林。
深秋多濃霧、多霜,林木深處,鳥的叫聲也變得怯生生的了,仿佛感覺到冬天快來了。
高峰上已經(jīng)開始蓋上了初雪。
我國漢朝的劉徹在有名的《秋風辭》中有兩句名句:“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三國時代魏·曹丕在《燕歌行》中寫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兩句名句都從風、云寫起,寫出了秋天草木黃落,出現(xiàn)了霜,鴻雁南歸,十分簡潔地概括了秋景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