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賦重點句子
名句:1.其色慘煙霏云斂;其容,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蕭條川寂廖.2.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
百猶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歐陽修 秋聲賦中概括秋聲特點的句子是
秋聲賦》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寫作技巧卻是前無古人的,作者以獨特的目光,由秋聲起興,極力描寫渲染了秋風(fēng)的蕭瑟,萬物的凋零;并且聯(lián)系人生,發(fā)出了世事艱難,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稱手法,由自己夜間讀書聽見秋聲的驚異感受入筆,從秋風(fēng)初起到秋風(fēng)越來越大,比喻對比,聲色渲染,為我們營造了一幅秋聲“悚然”,秋聲“異哉”的動人心魄的秋聲圖。
作者用一句“此何聲也
汝出視之”巧妙過渡,在巧設(shè)懸念,吊足讀者胃口之后,以“余曰”領(lǐng)起,從秋“其色慘淡”、“其氣栗冽”、“其意蕭條”、其聲“凄凄切切”以及秋風(fēng)未起之時和秋風(fēng)吹拂之后草木的變化等方面極力渲染描繪了秋之蕭條,為后文抒情言志儲蓄足了一池春水。
描寫秋的詞語和句子,急需
《秋聲賦》代大文學(xué)家歐的辭賦作品。
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fā)人生的苦悶與感嘆。
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fā)草木被風(fēng)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
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秋的詞語二十個,秋的句子十個
秋高、金風(fēng)送爽、秋意深濃、一葉知秋花秋遍野金黃、秋葉殘落、豐收在望、碩果滿秋收大忙、落葉紛紛. 秋分 立秋 中秋 仲秋 深秋 秋景 秋色 秋風(fēng) 秋意 秋涼 秋水 金秋 凄涼 凄冷 陰沉 蕭瑟 蕭條 瑟索 甜蜜 飽滿 明朗 美麗 豐碩 金波 金浪 金黃 鵝黃 火紅 赭紅 殷紅 秋風(fēng) 秋意 秋涼 秋水 金秋 凄涼 凄冷 陰沉 赭紅 蕭瑟 蕭條 瑟索 甜蜜 飽滿 明朗 美麗 豐碩 火紅 金波 金浪 金黃 鵝黃 黃澄澄的 果實累累 五谷豐登 秋月如鏡 秋月似鉤 秋葉蕭蕭 秋水盈盈 層林盡染 楓葉似火 楓林盡染 秋菊盛開 黃花似金 秋水長天 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百花枯萎 色彩繽粉 絢麗燦爛 眼花繚亂 應(yīng)接不暇 秋高氣爽 落葉沙沙 萬里霜天 天高云淡 黃葉紛飛 一片金黃 五彩斑斕 遍地黃花 馥郁芬芳 桂子飄香 中秋佳節(jié) 萬里霜天 落葉沙沙 黃葉紛飛 一片金黃 五彩斑斕 遍地黃花 馥郁芬芳 桂子飄香 果實累累 五谷豐登 秋月如鏡 秋月似鉤 秋葉蕭蕭 秋水盈盈 層林盡染 楓葉似火 楓林盡染 秋菊盛開 黃花似金 秋水長天 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百花枯萎 草木凋零 寒氣襲人北雁南飛-- 雁是侯鳥,北方進人深秋時,雁便往溫暖的南方飛去。
寒蟬凄切-- 天冷蟬不再叫或低聲叫,發(fā)出的聲音凄涼悲切,象征著深秋季節(jié)。
例:“寒蟬凄切,冷雨初歇。
” 金風(fēng)送爽-- 金風(fēng),秋風(fēng)。
秋風(fēng)送來涼爽,是仲秋以前的氣候。
金,秋風(fēng)吹拂過的樹葉都逐漸呈現(xiàn)出金黃色,繼而脫落、飄零。
所以用“金”來形容秋風(fēng)。
也有的用陰陽五行來解釋季節(jié)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fēng)為金風(fēng)。
秋風(fēng)瑟瑟-- 瑟瑟,風(fēng)吹物的聲音。
秋鳳吹物發(fā)出瑟瑟的響聲,借此表示秋天的景象。
秋高氣爽-- 秋天空氣清新,天也顯得很高很藍。
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
也常說成“天高氣爽”。
例:“秋高氣爽,牛羊肥壯。
” 天高云淡-- 云淡,指天空晴朗、少云。
天空晴朗,云彩很少。
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梧桐葉落-- 古代傳說人秋第一天梧桐有落葉,叫一葉知秋。
所以用“梧桐葉落”表示秋天來臨。
玉露生寒-- 晶瑩的露珠使人產(chǎn)生寒冷的感覺。
也是秋天特有的景色。
秋風(fēng)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秋夜寄丘員外 韋應(yīng)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應(yīng)未眠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閭巷 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 秋風(fēng)動禾黍 秋日湖上 薛 瑩 落日五湖游 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 誰與問東流 宮中題 文宗皇帝 輦路生秋草 上林花滿枝 憑高何限意 無復(fù)侍臣知 汾上驚秋 蘇 (廷+頁) 北風(fēng)吹白云 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 秋聲不可聞 秋月 程 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 白云紅葉雨悠悠 七夕 楊 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 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 不道人間巧幾多 立秋 劉武子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聲無覓處 滿階梧葉月明中 七夕 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椗?中秋 杜 牧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蕭. 詠秋詩句 漢代劉徹: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晉代陶潛: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jié),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唐代王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山流。
元代關(guān)漢卿: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
唐代王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陳毅:西山紅葉好,露重色欲濃。
寫秋的詩詞名句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戰(zhàn)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nèi)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fēng) 南朝梁·范云《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時維九月,序?qū)偃?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fēng)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唐·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 唐·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秋風(fēng)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唐·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fēng) 唐·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唐·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fēng) 唐·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宋·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摟。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宋·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宋·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宋·秦觀《浣溪沙》 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宋·秦觀《秋日》 如此江山 蕭齋謝女吟《秋賦》,瀟瀟滴檐剩雨。
知己難逢,年光似瞬,雙鬢飄零如許。
愁情怕訴,算日暮窮途,此身獨苦。
世界凄涼,可憐生個凄涼女。
曰:“歸也”,歸何處
猛回頭,祖國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內(nèi)容腐敗,沒個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歸胡虜
豆剖瓜分,都為吾故土。
-------------------------------------------------------------------------------- 翠樓怨 題王澤環(huán)亡姬遺像,因庚子兵亂,此像失職,后其友朱 望清見于市上,贖回歸之。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云遺態(tài),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沉,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環(huán)佩聲遙,縱歸來月下,魂已難招。
故劍珠還無恙,黃衫客風(fēng)韻偏豪。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zhèn)靼г棺V《離騷》。
但恐玉蕭難再,愁煞韋皋。
--------------------------------------------------------------------------------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 殘菊 嶺梅開后曉風(fēng)寒,幾度添衣怕倚欄。
殘菊猶能傲霜雪,休將白眼向人看。
-------------------------------------------------------------------------------- 赤壁懷古 潼潼水勢向江東,此地曾聞用火攻。
怪道儂來憑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紅。
-------------------------------------------------------------------------------- 杜鵑花 杜鵑花發(fā)杜鵑啼,似血如朱一抹齊。
應(yīng)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fēng)露也寒凄。
-------------------------------------------------------------------------------- 賦柳 獨向東風(fēng)舞楚腰,為誰顰恨為誰嬌
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
-------------------------------------------------------------------------------- 紅毛刀歌 一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內(nèi),待乘雷雨騰云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jié)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抽刀出鞘天為搖,日月星辰芒驟韜。
斫地一聲海水立,露風(fēng)三寸陰風(fēng)號。
陸專犀象水截蛟,魍魎驚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幾輩
骷髏成群血涌濤。
刀頭百萬英雄泣,腕底乾坤殺劫操。
且來掛壁暫不用,夜夜鳴嘯聲疑鴞。
英靈渴欲飲戰(zhàn)血,也如塊磊需酒澆。
紅毛紅毛爾休驕,爾器誠利吾寧拋。
自強在人不在器,區(qū)區(qū)一刀焉足豪
-------------------------------------------------------------------------------- 劍歌 炎帝世系傷中絕,芒芒國恨何時雪
世無平權(quán)只強權(quán),話到興亡眥欲裂。
千金市得寶劍來,公理不恃恃赤鐵。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饑時欲啖仇人頭,渴時欲飲匈奴血。
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剛剛則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漢王誅暴由三尺。
五胡亂晉南北分,衣冠文弱難辭責(zé)。
君不見劍氣棱棱貫斗牛
胸中了了舊恩仇
鋒芒未露已驚世,養(yǎng)晦京華幾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鋒,知音落落世難逢。
空山一夜驚風(fēng)雨,躍躍沉吟欲化龍。
寶光閃閃驚四座,九天白日暗無色。
按劍相顧讀史書,書中誤國多奸賊。
中原忽化牧羊場,咄咄腥風(fēng)吹禹域。
除卻干將與莫邪,世界伊誰開暗黑。
斬盡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職。
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 但恃鐵血主義報祖國。
--------------------------------------------------------------------------------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fēng)
-------------------------------------------------------------------------------- 去常德州中感賦 一出江城百感生,論交誰可并汪倫
多情不若堤邊柳,猶是依依遠送人。
-------------------------------------------------------------------------------- 失題 登天騎白龍,走山跨猛虎。
叱咤風(fēng)云生,精神四飛舞。
大人處世當(dāng)與神物游, 顧彼豚犬諸兒安足伍
不見項羽酣呼鉅鹿戰(zhàn), 劉秀雷震昆陽鼓, 年約二十余,而能興漢楚; 殺人莫敢當(dāng),萬世欽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無補。
空負時局憂,無策驅(qū)胡虜。
所幸在風(fēng)塵,志氣終不腐。
每聞鼓鼙聲,心思輒震怒。
其奈勢力孤,群才不為助。
因之泛東海,冀得壯士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