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形容時光的唯美句子
1、人人都想忘記過去,而我卻覺得回憶尤其珍貴。
因為曾經的幸福時光已然逝去,唯有回憶能伴左右。
時光固然無法回去,回憶卻能重溫舊夢。
2、當我輕嘆著時光的流逝時,我忽然間明白,只有輪回的四季,沒有輪回的人生。
3、如果找不到你我就在有山有水有花滿天星月亮高掛的明媚地方等你你一定要來4、人生漫漫,只求片刻歡愉。
5、一盒盒膠卷,到最后只能定格我們噤若寒蟬的蹩腳時刻,卻刻畫不出昔日的侃侃而談。
《那年的風,吹的天空有些孤單》6、即使時鐘被我調回一年前,我們也不可能再重來了,對嗎
因為時間永遠也不可能回到一年前,沒有即使,沒有如果。
7、來自夢境深處的花朵,以最柔軟的姿勢,定格了時光……8、期待了很久很久的事物,久到忘記了時間。
忽然有一天得到了,不是喜悅,是無奈。
時光,你真殘忍。
9、鳥群送葬光線海水撫摸星辰你比永久更加永久也比漫長還要漫長——郭敬明《幻城》10、握著的手已是昨天做了沒說的事你是否真的明白走過的路已是昨天說了沒做的事你是否還在期待——好妹妹樂隊《昨天的你到現(xiàn)在的未來》11、耳機里的單曲循環(huán)像是在訴說著時間的荒蕪。
12、人們總是在糾結過去和未來,卻不想要怎么過好現(xiàn)在。
13、那是一個適合做夢的年紀,也是一個沒有資格做夢的年紀,我沉溺其中,全然不知日月變跟,流年飛逝。
——蘇綠染《北國之北》14、往前期待時總是永無止盡的慢慢長路,往來時回顧卻疾如電光石火的一夢。
——席慕蓉《席慕蓉散文集》15、時光如水,總是無言16、時光總是這樣,在你的一次次不經意間悄然而逝,而當你苦苦追尋時,卻又隱匿得無影無蹤。
我想人生的意義,大抵在于在這短暫的時光里,堅持自己的堅持,追尋自己的追尋,執(zhí)著自己的執(zhí)著。
而所謂的夢想,不過一場年少的執(zhí)著。
一場朦朧歲月里的水月鏡花。
17、你說的,我不記得了。
我說的,你也忘了,但是我們還是在一起。
18、瞬間即為永恒一生轉瞬而逝19、等一等好嗎,我過去的時光,不要走得那么匆忙,你記載了多少我的故事,又有多少被你無情的遺忘,但為何,我還是放不下呢
20、清晨,我又去散步,又偶遇你,又笑著輕嘆——致我們的時光荏再,歲月靜好21、青澀的時光會慢慢把硌手的棱角磨平。
22、流年不念終將安,時光不老你還在。
23、“美”開了一家當鋪,專收人的心,到期人拿票去贖,它已經關門。
——朱湘《當鋪》24、時光如水,很多時候還來不及細細品味時光的樣子,就遺失了一段華年,轉瞬已是滄桑滿目。
清淺的皺紋中刻錄了各種波折后的成熟,一份淺淺然的心性也在慢慢沉淀。
對于一些不盡人意的人情世故已不再糾結于心,而是豁達一笑,以如水的心境隨和了一份平淡,用一顆感知的心詮釋了生命尊嚴。
用虔誠的態(tài)度,守一份晴好,恬一份安暖。
25、你喜歡的一切,最后都會變成墓碑——吳惠子26、后來,我曾無數(shù)次想起我們的童年,在小森林里的捉迷藏、在山峰上攀爬、在清水河捉魚捕蝦、在荷花塘里采蓮藕、在草坪上翻滾打鬧;如今,我面對著重重的壓力,學業(yè)的壓力、找工作的壓力、買房的壓力。
時光一去不復返,就像沒有阻礙的流水,再找不到同一抔清泉
27、人生就像車站,來去匆匆。
有喜有悲,有聚有散。
用生命買票,用時光做運載。
我們都是無奈的乘客。
----------2014.8段28、轉眼,三年又過去了。
曾經的不懂,如今的不愿懂。
再多的如果曾經再也不會重演,就算時鐘再回到原點,那也只是明天。
感覺不到時光的時光過得最快最漫長,想不到未來的未來來得最慢最迷惘。
我們不再年輕,父母不再是我們的銀行,學校再也不是我們的天堂,現(xiàn)實社會才是我們最終的成長。
一切都才剛剛開始,而我們卻早已結束。
再輝煌的人生終究會過去,再多的苦難終究終究看淡。
年輕時,用時光去無知。
待老時,用無知去惜時光。
-----------2015.6高考那年行29、我愿你從未改變,如這等待剛開始。
——張嘉佳30、進入夜晚的時間,都要安眠,沉眠者找不到方向,失眠者找不到天堂。
沒有人知道真相,因為這是陰影的面容。
——張嘉佳31、我們還是朋友是那種最遙遠的朋友你給過的溫暖在記憶之中,全部都保存。
又想起你曾說的陪我到最后如果時光倒流我們又能抓得住什么
..32、原是每個人都要最美的世界。
從冰山到湖泊,從山巔到村莊,從草原到庭院里那一株茶花。
后來,就只剩下煙盒里的云彩,酒杯里的大海。
——張嘉佳33、時光會慢慢改變一切,起初,我不相信你好喲~時光君~然后,時間一點點的流逝,我們也漸漸長大時光先生,你好然后的然后當我不再天真再見時光然后的然后的然后我長大了現(xiàn)實了34、過去的時光便如手中的沙,揚出去的是解脫般的碎裂,留下的是沾染了滿手歲月的陳雜。
——冬天你去哪了《指尖塵?!?5、我伸出雙手,想要觸摸那遙不可及的月亮,就像是碰觸那已經逝去已久的歲月,但唯一可以做的,唯獨在回憶中流離失所。
36、若生命不能增以歲月,就將生命注入時日。
37、“所謂最好的時光,不是因為它美好無匹,而是因為它永恒失落了;我們只能用懷念來召喚它,所以才顯得無比美好。
但愿所有走過的歲月,都會在記憶里沉淀成最好的時光。
”《余》38、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過著不相干的生活,不再往來。
那時候,我也不會怨恨你輕易將我遺忘。
沒人逃得過時光開下的玩笑。
39、“我信不信又如何呢
”西門博士的聲音像是古潭深水一樣沒有一絲波紋,“南淮是不是那個南淮都無所謂,可和你偷花跳板打棗子的人,都已經不在了。
”——江南《九州縹緲錄》40、遺忘時光,記住愛。
41、每一次思及痛處,總要小小哀傷一下,這么枯燥無味的等待,我突然有點害怕起來了。
雖然可以沒心沒肺的笑著,鬧著,就這樣讓時間迅速飛走。
但仔細回想過后卻又覺得沒有什么可以留住一點時光的痕跡,未免也太可悲了點。
其實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時光都會為你的努力得到你應有的回饋,人就該為自己而活一次,活的有色彩點。
不要讓時光折斷了你光芒的翅膀啊。
42、那個時候約定了的,就不要再反悔,讓我們拉鉤,攜手共度天涯。
43、時光教會了遺忘沒有誰能夠抵擋時光教會了失望錯過的怎么原諒——阿悄《時光》44、那一片藍天窗外的天氣不晴不朗屋內的我們無精打采驀然間時空交錯一片藍天躍入視線那里的我們歡笑打鬧不懂屋里的人們滿臉憂愁45、過去已成過去,未來還未來到,現(xiàn)在不會再現(xiàn),當下怎能不戰(zhàn)
46、每個人都會在你的生命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
總有那么一個人,會驚艷了時光,溫柔了過往。
她們會給你希望,讓你在無邊的黑暗里,也依然向往曙光。
在時間看不見的地方,是她們教會了你成長。
47、曾經的夢想是否已經遺忘,從前的少年是否依舊熱血滿腔。
48、也許一個人,要走過很多的路,經歷過生命中無數(shù)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后,才會變的成熟。
49、時間和破碎的夢想,被埋葬在一起不停地發(fā)酵,無法停止。
——安妮寶貝《八月未央》50、再美好也經不住遺忘,再悲傷也抵不過時光。
——桐華《被時光掩埋的秘密》
描寫時光如流水的句子
歲月的流年塵封的過往,一晃已是數(shù)年,哪些曾經早已忘懷,是否依然
曾經以為會永不離散的東西早已消失殆盡,唯有在風中一聲嘆息,時間亦是匆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如白駒過隙,一晃就過。
不如就讓我們在描寫時間飛逝的句子中去,品讀流水的年華,感悟時間的飛逝吧
1、光陰易逝,豈容我待。
2、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
3、時間好比河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4、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5、已去之浪不回流,已去之時不再來。
6、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7、浪費時間是所有支出中最奢侈和最昂貴的。
8、指縫很寬,時間太瘦,悄悄從指縫間溜走。
好段摘抄大全150字
六月的微風拂過落記憶中的清澀,身心清爽,從指尖沁到心僵直的身體在佇隨著風的姿勢搖曳。
葉子輕輕的舞動,沙沙的聲音讓人迷醉著和煦的感動,感動在大音稀聲的韻律里。
我輕輕的脫落身上的汗?jié)n,尋覓著曾經少年的心事,將自己清晰的送到模糊的記憶中去。
風是一只來自云端的船,滿載著童年的憧憬,變幻著在水一方的心事。
于是款步來到有水的地方,映著風走過的倒影,只是無法捕捉,任一縷縷惆悵在煙霧中消逝。
風拂著水面漾起的漣漪,在純凈的視線里伸展。
波光中舞動的輕柔曼妙,在陣陣潮濕的空氣里沉醉、翻轉。
衣袂在肆意的享受中變得零亂,像收拾不起的心情。
將清愁拋灑,在風中飄起落下,凝聚成一張潔白的紙,呼喚童稚的回聲,留下輕重的折痕,幻化成一只紙飛機,在風做道路的時光隧道中飛啊飛。
空中劃過的彎曲的弧線,是笑容、哭泣還有未做完的夢。
當紙飛機一圈圈地滑行時,思緒也在一個個延續(xù)曾經的溫度中暢游。
飛機在緩緩的落下時,記憶便在波光中被揉碎了,而藏在風里心愿還在做著余音裊裊的悵惘。
云,飄來飄去,隨風一起舞動,將我的愿望一起帶上那片蔚藍的天空。
我在追尋那潔白的夢幻,輕飄飄,軟綿綿,那是另人神往的搖籃。
我遙望、奔跑,一直追逐到山的那一邊。
它依然離我那么近,那么遠,我迷惑、悵惘,不知自己是否應該繼續(xù)奔跑,還是在守望的邊緣等待
那棉絮的美,怎能不令人艷羨
它那千變萬化的身段兒,怎能不令人神往
陽光照在它身上,它用身體遮住陽光的臉,于是它柔美的線條又渡上了金色的光彩,它一會兒幻成一匹馬,一會兒又幻成魚,一會兒連綿起伏,一會兒又浪花朵朵。
它美麗的像個少女,活潑的又像個孩子。
我多想飛向它的身邊,將它擁有。
可我又不知怎樣對待它,將它擁有
它在我心里是圣潔的花瓣兒,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又怕化了。
我常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一朵云,流光溢彩,來去自如。
風是我的伴侶,和我一起在天空的海洋里肆意的游,我們學那虔誠的夸父,與太陽賽跑。
風告訴我,我們留下了一段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故事。
我告訴風,還不快跑,天堂里的夸父企盼著我們凱旋的身影。
風開始猛烈,我的奔跑也開始激烈,忘了時間,忘了空間。
太陽將我的皮膚曬的烏黑,我向風笑笑,沒什么,這是健康色。
在奔跑中,我聽到了夸父吶喊助威的聲音,我看到了太陽贊賞的笑容。
風說,奔跑是一種力量,我們忘了為什么追逐。
我說,有時候追逐并不需要理由,因為那是一種虔誠的信仰。
太陽漸漸西行,我們拋灑著一路走過的點點滴滴,風說,那是雨。
我說,不,那是潮濕的精靈,水的精魂。
暖暖的天國的雨,密密的斜織著,像散落的水簾。
干燥的世界,在滴滴答答敲打聲中變得潮濕起來。
葉子變得更綠,空氣變得更明,人們的心情也開始朗潤起來。
撐一把小傘在雨中漫步,任雨水敲打經年的心事,化成地上深深淺淺的水洼。
遠處的青山氤氳在繚繞的煙波里,讓人不禁想起那如詩、如畫、如歌、宛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
煙霧彌漫的江上早已不見漂泊的漁船,而我的思緒還仍沉浸在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情境里,不愿走出。
那暖暖的雨滌蕩著多少歷史的塵埃,只是我無法還原,無法清晰可見的去描摹古人的悲歡離愁。
于我只能撐一把小傘,在前人走過的路上踱步,用青澀的思想去體味一段段幽遠的故事,然后化作泥土,隱匿芬芳。
雨水淅淅瀝瀝的落下,在小徑的縫隙中溜走,宛如一個少女在幽咽中隱藏一段傷心的往事。
透過雨簾看那灰蒙蒙的天空,風塵中又有多少故事不為人知呢
而我看到到仍只是一場雨,一條小路,一條孤獨的江,還有我,撐一把小傘,在風雨中形單影支的佇立著。
那雨是潮濕的精靈,水的精魂。
只是它讓多少動人的故事都化作了泥土,連芬芳都在泥土中隱匿著。
那散發(fā)到空氣中的清香,或許是故事的寄托,或許是我可憐的遐想。
我的淚水附和著雨水落下,分不清哪是雨,那是淚,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水的精魂。
夜,托出一絲微涼,風,輕嗅著窗前的茉莉,淡雅的馨香,匯成一絲溫柔,醉了繁星無眠的夜晚。
恰此時,我聆聽到了一曲《一點凝煙》。
古典輕柔的樂曲緩緩而來,像是一位失散已久的故友,跋涉千山萬水尋我千百回,嫣然回首時,遇我在茉莉飄香的時刻。
欣喜之中,我把心之鎖棄于楊柳堆煙處,敞開心門迎接一首天籟之音。
二胡與古箏的完美結合,一個清脆悅耳,讓人想起大珠小珠落玉盤,一個悠揚憂郁,讓人忍不住哀怨點點。
闔上眼眸,任思緒飄成莊生的蝴蝶,烙上滄海月明的美麗,在藍田日暖的廣闊中,飛,飛去一點凝煙的境界。
古箏聲聲,一如寒了一冬的水,于春暖風清的季節(jié),蕩開了一腔柔美,一層層,一波波,泛綠萌潮。
遙想,二十四橋明月夜,是簫聲換做古箏曲,輕輕的講述前朝遺憾的夢,一講便是千年,塵世的風霜搖落了南國紅豆,冰敷了天涯海內,為何,一點凝煙的樂曲繞做不散的音,響遍我心的每一個角落。
古箏繞耳,是碧水的潺潺而流,每一個音符都如垂首而立的侍女,梨花如雪的容顏凋落在宮墻青柳處。
古箏如水,載起多少人生的夢,飄起在紅塵深處,多少年華,似水靜流,如花美眷已是匆匆謝了花紅。
古箏絲絲,與冥想的意境里,盤成連綿群山,每一座峰,每一處捱,都牽扯著古老的傳說。
傳說里,會有一位仙風道骨的隱士么
終日遠離喧囂,念著云卷云舒,君子慎于獨的古訓,溶入自然,看淡人生。
這古箏曲堆成的山里,留下孔子周游列國時的車轍,深深淺淺的痕跡里,寫著“知止而定,定而能靜,靜而能安,安而能慮,慮而能得的千古箴言。
二胡幽怨,在我聽來,總是有著沁入骨子的寒冷,總是血淚般控訴什么。
與這首樂里,二胡的韻律柔成煙,飛揚舒緩,飄逸如一條玉帶,深情縈繞著古箏鋪成的山,想象著,云煙彌漫中,山峰若隱若現(xiàn),時而露一隅,時而全部隱匿,而那煙,就輕輕的圍繞,如夢如幻,如詩如畫。
是那條名譽天下的白堤,由一座山延伸而出,煙就隨了堤岸一路征塵飄來,不舍不棄,相偎相依,就有了西湖春曉的傾國傾城。
二胡陣陣,纏綿低徊,如泣如訴,是一縷縷煙,碧水生成的煙,環(huán)繞籠罩著古箏流成的水,不愿散去,不肯飄開,依著水,呢喃著君生我未生的蒼涼。
一點點的凝聚,一絲絲的纏繞,終于筑成那座斷橋。
斷橋該是布滿殘雪
不,煙的柔情溶化了雪,流進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法術中,見證千年等一回的誓言。
二胡音律如煙,繞著山,環(huán)著水,山水相依,青煙曼舞,紫霧蒙蒙,此是人間仙境,暢游期間,飲一壺老酒,掛一把青劍在腰間,乘一葉扁舟,隨水漂流,碧水之上,蒼穹之下,風滿衣袖,意滿胸膛,何等愜意,如若真遂意,夫復又何求
古箏叮咚,一聲聲,宛如晨鐘暮鼓敲響了人間幾度迷夢,喚起幾多最真的記憶,是前塵里,吹起蒹葭的長風,掠過我稍有迷茫的心田,把一份難覓的清幽變成一粒種子,植入我的心田,我自當虔誠拜謁,讓它繁茂成參天大樹。
二胡悠揚,一陣陣,宛如一把千年的拂塵,飄散著仙風清骨,拂去我心頭的污垢,那些悲喜,就生成一顆流星,閃過一道痕跡,落向茫茫宇宙。
回首天涯舊夢遠,只聽凝煙一點淡泣塵。
夜色如水,樂聲如水,淋濕了我微薄的衣袖,是樂撩人,亦或是人惹樂
朝花夕拾第二章《阿長與山海經》的讀書筆記和讀后感。
讀書筆記要一段原文再加一段賞析那種。
張愛玲與胡,一當時上海最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
在亂中,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個躺在藤椅上翻讀雜志的中年男人。
當他看到一篇小說時,才剛讀了個開頭,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細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
這個男人就是胡蘭成,他讀的小說就是張愛玲的《封鎖》。
胡蘭成是浙江嵊縣人,生于1906年。
從小家貧,吃過很多苦,赤手空拳拼天下。
他原有個發(fā)妻玉鳳,在玉鳳過世之時,胡蘭成借貸以葬妻魂,卻四處碰壁。
對此,胡蘭成后來回憶說:“我對于怎樣天崩地裂的災難,與人世的割恩難愛,要我流一滴眼淚,總也不能了。
我是幼年時的啼哭,都已還給了母親,成年的號泣,都已還給了玉鳳,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仁
”就是這個生活在社會底層只身闖世界的文人,在掙扎中淡漠了自己的人格、尊嚴、價值觀。
所以在汪精衛(wèi)為組織偽政府而四處拉攏人才時,他們看上了胡蘭成。
而胡蘭成也不顧是非黑白地應允,成了民族的罪人。
此時的胡蘭成,已在汪偽政府中任職,正在南京養(yǎng)病。
當他收到蘇青寄來的雜志《天地》第十一期,讀到《封鎖》的時候,喜不自勝。
文人與文人之間的那種惺惺相惜,使他對作者張愛玲充滿了好奇。
于是他立即寫了一封信給蘇青,對張愛玲的小說大加贊許,并表示極愿與作者相識。
蘇青回信說,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頗高。
這更是讓胡蘭成對張愛玲念念不忘。
不久,他又收到了蘇青寄來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僅有張愛玲的文章還有她的照片。
他越發(fā)想結識張愛玲了。
胡蘭成回到上海之后就去找蘇青,要以一個熱心讀者的身份去拜見張愛玲。
蘇青婉言謝絕了,因為張愛玲從不輕易見人。
但胡蘭成執(zhí)意見,向蘇青索要地址。
蘇青遲疑了一下才寫給他——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
胡蘭成如獲至寶。
雖然此時,他是個有妻室的人,而且,是他的第二次婚姻。
胡蘭成第二天就興沖沖地去了張愛玲家,她住的赫德路與他所在的大西路美麗園本來就隔得不遠。
可張愛玲果真不見生客。
胡蘭成卻不死心,從門縫里遞進去一張字條,寫了自己的拜訪原因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并乞愛玲小姐方便的時候可以見一面。
第二天,張愛玲打了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
張愛玲拒絕他的到訪,又自己親自去見他,主意變得好快。
其實早前,胡蘭成因開罪汪精衛(wèi)而被關押,張愛玲曾經陪蘇青去周佛海家說過情。
因此,她是知道他的。
于是,就這樣見面了。
真正見了面,胡蘭成只說與他所想的全不對。
他一是覺得張愛玲個子之高,二是覺得她坐在那里,幼稚可憐相,不象個作家,倒象個未成熟的女學生。
但他兩人一談就是五個小時。
從品評時下流行作品,到問起張愛玲每月寫稿的收入。
對一個初次見面的小姐問這樣的問題,實在是失禮的,但“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兩人已有了知交之感,所以張愛玲倒未覺得胡蘭成的話很唐突。
胡蘭成送張愛玲到弄堂口,并肩走著,他忽然說:“你的身裁這樣高,這怎么可以
”只這一句話,就忽地把兩人的距離拉近了。
“這怎么以”的潛臺詞是從兩個人般配與否的角度去比較的,前提是已經把兩人作為男女放在一起看待了。
張愛玲很詫異,幾乎要起反感了,但,真的是非常好。
次日,胡蘭成去回訪張愛玲。
她房里竟是華貴到使他不安,胡蘭成形容說,三國時劉備進孫夫人的房間,就有這樣的兵氣。
那天,張愛玲穿了一件寶藍綢襖褲,戴了嫩黃邊框的眼鏡。
多年后,胡蘭成對這些細節(jié)都有著清晰的回憶。
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張愛玲。
一天,他向張愛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張愛玲便取出來送給他,還在后面題上幾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
但很快,他們戀愛了。
他們談情說愛的方式似乎是他們最初相識的延續(xù)。
胡蘭成在南京辦公,一個月回一次上海,一住八、九天。
每次回上海,他不回美麗園自己的家,而是徑直趕到赫德路,先去看張愛玲。
兩人每天在一起,喁喁私語無盡時。
但當時世人并不了解他們之間的感情,只覺得胡蘭成的政治身份是漢奸,又有妻室,年紀大到幾乎可以做張愛玲的父親。
世人都覺得這樣的愛情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都是為張愛玲惋惜的。
她卻不覺得. 胡蘭成是懂張愛玲的,懂她貴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貴優(yōu)雅,也懂她因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時行樂的思想。
僅僅這一個“懂得”,也許就是張愛玲愛上胡蘭成的最大原因。
其實細細分析來,張愛玲本身就不是一個世俗之人,她不以塵世的價值觀去品評一個人。
她沒有什么政治觀念,只是把胡蘭成當作一個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偽政府的漢奸;對于胡蘭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因她似乎并不想到天長地久的事。
她在一封信中對胡蘭成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
”也許她只在乎胡蘭成當下對她的愛,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
胡蘭成的年齡比她大出很多,但這也許又成了她愛他的原因。
張愛玲從小缺乏父愛,便容易對大齡男性產生特別的感情,所以,年齡問題也不是障礙。
于是,她傾盡自己的全部去愛他了,就這樣在世人詫異的眼光中相愛了。
愛得那樣的超凡脫俗。
1944年8月,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與他離婚。
這給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一個升華的機會——結婚。
他們就這樣結婚了,沒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紙婚書為憑。
因為胡蘭成怕日后時局變動,自己的身份會拖累張愛玲。
沒有任何儀式,只有張愛玲的好友炎櫻為證。
“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
愿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前兩句是出自張愛玲之手,后兩句出由胡蘭成所撰。
就這樣,他們的感情有了一個踏實安穩(wěn)的關系——夫妻。
這一段時間,也是張愛玲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黃金時間。
胡蘭成對她的寫作是有幫助的,兩人會一起討論一些文學話題。
而張愛玲的散文《愛》,在開頭就說,這是一個真的故事。
的確是真的故事,是胡蘭成的庶母的故事。
也許他是給她的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的吧。
但,這樣的時間,并不長。
時間已經接近了44年年底,時局明顯地在變動。
日軍在中國的勢力已經江河日下。
而胡蘭成作為汪偽政府的官員,也有了危機感。
有一個傍晚,兩人在張愛玲家的陽臺上看上海的暮色。
胡蘭成對她說了當下的時局,恐自己將來有難。
張愛玲雖對政治不敏感,但此刻,她知道,這個國,這一次是真真連到她的家了。
漢樂府中有“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的句子。
而張愛玲此刻是真切地體會到了這兩句詩的含義。
胡蘭成說“將來日本戰(zhàn)敗,我大概還是能逃脫這一劫的,就是開始一兩年恐怕要隱姓埋名躲藏起來,我們不好再在一起的。
”張愛玲笑道:“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或叫張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牽你招你。
” 就是這樣真實的期盼
但兩人果真是要分別了
1944年11月,胡蘭成到湖北接編《大楚報》,開始了與張愛玲的長期分離。
那是一個時常有警報和空襲的時期。
有一天,胡蘭成在路上遇到了轟炸,人群一片慌亂,他跪倒在鐵軌上,以為自己快要炸死了,絕望中,他只喊出兩個字:愛玲
這個時候,他還是全心愛著張愛玲的吧。
但胡蘭成畢竟是個毫無責任感的人,來武漢不久,他便與漢陽醫(yī)院一個17歲的護士周訓德如膠似漆。
他不向小周隱瞞張愛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
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應是,不能娘是妾,女兒也是妾。
于是胡蘭成又進行了一次婚禮,似乎全然忘了張愛玲的存在。
而張愛玲對此一無所知。
她給他寫信來,還向他訴說她生活中的一切瑣碎的小事。
她竟還是那樣投入地愛他。
1945年3月,胡蘭成從武漢回到上海。
在張愛玲處住了一個多月。
此時,他才將小周的事情告訴了張愛玲。
她是震動的,因為她把自己對胡蘭成的愛看作是那樣堅貞不可動搖的,但又怎么會冒出來一個小周
此時,張愛玲的心已被刺傷了,但她仍是愛他的。
于是她只有默默承受。
兩個人在一起,胡蘭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
也許他就是這樣一個只看見眼前的人。
可惜,5月,胡蘭成又回到了武漢。
一見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覺——他又忘了張愛玲了。
時局大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胡蘭成末日也來了,重慶方面定會懲辦他這樣的漢奸。
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張嘉儀,稱自己是張愛玲祖父張佩綸的后人——果是姓張,只是不叫張牽或是張招,住在諸暨斯家。
斯家的兒子斯頌德是胡蘭成的高中同窗,胡蘭成年輕的時候就曾在斯家客居一年。
斯家的男主人已逝,是斯家主母維持生計。
斯家還有個庶母,范秀美,大胡蘭成兩歲,曾經與斯家老爺生有一女。
在這樣的亂世中,斯家人安排胡蘭成去溫州范秀美的娘家避難,由范秀美相送。
只這一路,胡蘭成就又勾引上了范秀美。
未到溫州,兩人便已做成夫妻,對范家人以及鄰居也以夫妻相稱。
剛離開張愛玲、周訓德的胡蘭成,此刻又與范秀美在一起,可見他的濫情
然而,已有半年未曾見面的張愛玲,竟一路尋著來到了溫州。
這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的三角關系,無論如何都只能是尷尬.因為怕范秀美的鄰居對三人的關系有所猜忌,他們三人都是在旅館見面的。
一個清晨,胡蘭成與張愛玲在旅館說著話,隱隱腹痛,他卻忍著。
等到范秀美來了,他一見她就說不舒服,范秀美坐在房門邊一把椅子上,但問痛得如何,說等一會兒泡杯午時茶就會好的。
張愛玲當下就很惆悵,因為她分明覺得范秀美是胡蘭成的親人,而她自己,倒象個“第三者”或是客人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夸范秀美長得漂亮,要給她作畫像。
這本是張愛玲的拿手戲,范秀美也端坐著讓她畫,胡蘭成在一邊看。
可剛勾出臉龐,畫出眉眼鼻子,張愛玲忽然就停筆不畫了,說什么也不畫了,只是一臉凄然。
范秀美走后,胡蘭成一再追問,張愛玲才說:“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
”這就是世人所說的“夫妻像”吧。
張愛玲真的是委屈的,她的心里只有這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的心里卻裝著幾個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傷
離開溫州的時候,胡蘭成送她,天下著雨,真是天公應離情。
她嘆口氣道:“你到底是不肯。
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這場雨,也沖刷了他們曾經的“傾城之戀”。
張愛玲已經知道,她這一生最美的愛情,已經走到了辛酸的盡頭,再有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此后的八、九個月時間,兩人偶有通訊。
張愛玲也會用自己的稿費接濟胡蘭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
有一次,胡蘭成有機會途徑上海,在危險之中,他在張愛玲處住了一夜。
他不但不懺悔自己的濫情,反倒指責張愛玲對一些生活細節(jié)處理不當。
還問她對自己寫小周的那篇《武漢記》印象如何,又提起自己與范秀美的事,張愛玲十分冷淡。
當夜,兩人分室而居。
第二天清晨,胡蘭成去張愛玲的床前道別,俯身吻她,她伸出雙手緊抱著他,淚水漣漣,哽咽中只叫了一句“蘭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兩人最后一次見面。
幾個月后,1947年6月,胡蘭成收到了張愛玲的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
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
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
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
此時的胡蘭成已經脫離了險境,在一所中學教書,有了較安穩(wěn)的工作。
張愛玲選擇他一切都安定的時候,寫來了訣別信,隨信還附上了自己的30萬元稿費。
自此以后,這二人一場傳奇之戀,就這樣辛酸地謝幕了。
胡蘭成曾寫信給張愛玲的好友炎櫻,試圖挽回這段感情,但張愛玲沒有理他,炎櫻也沒有理他。
這段感情,真的是謝幕了。
張愛玲曾對胡蘭成說:“我將只是萎謝了。
”萎謝的不僅僅是愛情吧,還有文采,此后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也進入了低谷。
然而,還有后話。
50年代初,胡蘭成移居日本,與上海大流氓吳四寶的遺孀佘愛珍同居。
而張愛玲也已離開大陸到了香港。
胡蘭成得到消息,曾托人去訪她,但未遇著,那人便留下了胡蘭成在日本的地址。
半年后,胡蘭成收到了一張明信片,沒有抬頭,沒有署名,只有熟悉的字跡:手邊若有《戰(zhàn)難和亦不易》、《文明與傳統(tǒng)》等書(《山河歲月》除外),能否暫借數(shù)月作參考
后面是張愛玲在美國的地址。
胡蘭成大喜,以為舊情可復,又以為張愛玲還很欣賞自己,便馬上按地址回了信,并附上新書與照片。
等到《今生今世》的上卷出版之時,他又寄書過去,作長信,為纏綿之語。
張愛玲一概不回,末了才寄來一張短箋: 蘭成: 你的信和書都收到了,非常感謝。
我不想寫信,請你原諒。
我因為實在無法找到你的舊著作參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誤會,我是真的覺得抱歉。
《今生今世》下卷出版的時候,你若是不感到不快,請寄一本給我。
我在這里預先道謝,不另寫信了。
愛玲 胡蘭成一見,便徹底斷了念頭。
至此,這段愛情是真真地謝幕了。
張愛玲從未就這一場戀情說過只言片語,我們只有從胡蘭成所著的《今生今世》中《民國女子》去考證。
這段感情,究竟孰是孰非,也許真的并不重要。
就象張愛玲在《金鎖記》的開頭說的: 我們也許沒趕上看見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輕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應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云軒信箋紙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
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然而隔著三十年后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亮也不免帶點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