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中所有的描寫愛情的句子
桃之夭夭
《詩經(jīng)》中的景物描寫的句子
景物描寫是文學(xué)作品的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
好的景物描寫可以向讀者真實地展現(xiàn)出豐富的生活畫面,更好地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主題。
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雖然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其中有的詩篇成功地運用了景物描寫,它不僅真實地描繪了當(dāng)時的風(fēng)景、風(fēng)俗畫面,把絢麗多彩的生活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還點明了時間和地點,形象逼真地表現(xiàn)出事物的變化和思想感情的變化。
這些都有助于創(chuàng)造出一個幽雅、濃郁、含蓄、深邃的意境,給讀者以美的藝術(shù)享受,在美的藝術(shù)享受中,自然就貪略了詩的深層底蘊,收到言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一、《詩經(jīng)》中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學(xué)作品的景物描寫,是為了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具有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物,對同樣的景物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這就是說。
境界是由真景物與真感情密切結(jié)合而成的。
所以好的文學(xué)作品緊扣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行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寫,使情和景緊密結(jié)合,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造成一種強烈的氣氛,可以更好地烘托人物、渲染人物,更好地感染讀者、表現(xiàn)主題。
例如《衛(wèi)風(fēng)·碩人》一詩,是贊美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的,因為全詩經(jīng)贊美為基調(diào),所以描寫的景物應(yīng)該是新鮮的、活潑的,給人以歡悅、美好的感受。
詩的最后一章是這樣描寫的: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鮪發(fā)發(fā)。
葭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
這里用“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描寫黃河水勢洶涌澎湃、浩瀚無涯的壯麗景色,以襯托莊姜出嫁時的氣派之盛。
“施罛,鮪發(fā)發(fā)。
葭揭揭”是莊姜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是一派生機勃勃、活潑向上的歡樂景象,這正是對莊姜出嫁時喜興心情真實而形象的烘托。
以上景物描寫還對莊姜的美麗、身世的高貴以及浩浩蕩蕩高大健美的隨嫁隊伍都是很好的烘托,給人以含蓄優(yōu)美的藝術(shù)享受。
又如《衛(wèi)風(fēng)·氓》中勤勞善良的女主人公被休棄回家、路過淇水的時候有兩句景物描寫:“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主人公被休棄是一件非常不幸和痛苦的事情,在路上又遇到了浩浩蕩蕩、洶涌澎湃的淇水,水花濺濕了她的車圍子,好象淇水對她這個不幸的女人也有意采取了暴虐恣肆的態(tài)度。
這就把女主人公悲傷的感情融于景——無情的淇水之中,景又反過來有力地烘托出她遭受不幸的悲苦凄涼的心情,給人以哀惋、凄楚的感覺。
以上兩例都涉及到了關(guān)于水的景物描寫,因為兩詩所表現(xiàn)的主人公的心情不同,她們對水的感受也不一樣;同樣是關(guān)于水的景物描寫,因為是烘托了兩個不同心情的人,所以景物描寫反映出來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樣的。
下邊我們再看看《王風(fēng)·君子于役》一詩,該詩第一章有這么三句精彩而感人的景物描寫:“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下一章略同)《君子于役》是表現(xiàn)役夫的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這三句景物描寫是從雞棲、日夕、羊牛歸來的景物烘托出思婦的思念和牽掛的思想感情的。
“日之夕矣”是說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正是行人當(dāng)歸、合家歡聚的時候,當(dāng)歸不歸,就使思婦懷人的希望落空,就不能不加深思婦的思念之情了。
另一方面,“日之夕矣”的景色,在思緒滿懷的思婦看來,是暮色已降,周圍是蒼茫迷蒙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是給人增添悠思之苦的景色,這就自然地增加了思婦的懷人之情。
從“雞棲于塒”,“羊牛下來”兩句里,生動真實地描寫出:思婦看到,在紅日落山的時候,成群的雞、羊、牛都回來了,上窩的上窩,進圈的進圈,各有歸宿,自己的丈夫卻連禽畜都不如,還遠(yuǎn)在天涯一方,不能歸來。
這么幾句景物描寫,通過對思婦愁思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很容易引起思婦的聯(lián)想,即即景生情,所以發(fā)出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的感嘆,達到了物我交融的情境,從而有力地烘托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和牽掛之情。
以上各例均出自《風(fēng)》詩,就是以賦見長的《頌》詩也不乏景物描寫的佳例。
例如《周頌·良耜》有這么幾句: 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
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良耜》是一首周王在秋收之后答謝社稷之神的樂歌。
詩人是懷著一種豐收的喜悅的心情來進行景物描寫的,所以全詩充滿了贊美的情調(diào)。
“挃挃”是收割莊稼的聲音,好象今天說的鐮刀唰唰響,這就表現(xiàn)出一個喜氣洋洋的大豐收的收獲場面;“栗栗”是形容收獲的數(shù)目之多,這就是把大豐收收更具體化、形象化了。
“其崇如墉,其比如櫛”是作者懷著喜悅的心情用夸張的手法,進一步描繪大豐收的具體景象。
“百室盈止”,“百室”在這里也是夸張,極言其多,這句是說所有的倉房都裝得滿滿的。
常言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所以“婦子寧止”,豐收了,糧食滿了倉房,老婆孩子自然是高興,安閑無事了。
以上有關(guān)大豐收的景物描寫,就把詩人在大豐收之后的喜悅心情形象而自然地表達了出來。
二、《詩經(jīng)》的景物描寫可以含蓄而生動形象地顯現(xiàn)出時間及其變化,更好地表現(xiàn)詩的主題。
在詩歌中,有時根據(jù)表達需要,要點出時間的變化。
有時,時間的變化不是直接表達出來的,而是通過景物描寫暗暗顯示出來的,這樣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動 人的、形象的意境,使詩歌就更含蓄、生動、風(fēng)趣、幽雅,更富有詩的意境。
例如《豳風(fēng)·七月》每章都有關(guān)于農(nóng)事和節(jié)令方面的景物描寫,象“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七月鳴,八月載績”,“四月秀,五月鳴蜩。
八月其獲,十月隕”,等等。
這些景物描寫形象幽雅,表明隨著時間的變化,真實而生動地寫出了農(nóng)奴們一年四季在從事著不同的勞動,從而反映出他們勞動的艱苦和繁重。
尤其是該詩的第五章景物描寫別具特色,甚為精彩。
為了分析方便,現(xiàn)把該章抄錄于下: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戶。
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是緊接上章“四月秀”而來,詩人用一般的物候現(xiàn)象,表示出時間的推移。
不過,詩人把斯螽、莎雞這兩個小昆蟲的動作寫得很細(xì)膩,活靈活現(xiàn),美妙動人,從它們的得意的“動股”、“振羽”的動作里,我們知道這正是昆蟲最活躍的盛夏季節(jié)。
“七月在野”四句是寫蟋蟀,蟋蟀先在田野里活動,再入屋檐下,再入戶,入床下,從蟋蟀活動的處所由遠(yuǎn)及近的轉(zhuǎn)移,暗暗點出氣候漸漸冷了。
這四句景物描寫沒有用一個表示秋冬寒冷的詞,就把季節(jié)的變遷、天氣的寒冷寫得形象具體,富有詩情畫意,給人以看得見、身臨基境的感覺。
同時,對下文寫“穹窒熏鼠,塞向戶”,農(nóng)奴們作著簡陋的過冬準(zhǔn)確,也就顯得自然,順理成章了。
在《召南·摽有梅》一詩里,每章的開頭用梅子落的景物描寫,說明女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青春年華的消逝,求偶的愿望越來越迫切的心情。
全詩是這樣的: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是一首已逾婚期的女子希望男子及時來求偶的詩。
詩的每章的第一、二兩句是描寫隨著時間的流逝,梅子的果實墜落得越來越多了,生動形象地比喻出女子青春年華消逝的程度。
第一章是說,樹上的梅子還多,比喻女子正是青春年茂之時,希望求婚的男子“迨其吉兮”,要趁著吉日良辰趕緊來求婚。
第二章是說,樹上的梅子“其實三兮”,尚存不多了,已經(jīng)落下了大半,比喻青春年華已逝去了大半,好景不長了,求偶的要求當(dāng)然就迫切了,顧不得選擇吉日良辰了,所以要求求婚的男子“迨其今兮”,希望抓緊時間馬上就來求婚。
第三章是說,樹上地梅子已經(jīng)落完了,地上的梅子到了需要用筐來裝的時候了,則是女子容貌衰退、青春已過,求偶的心情最迫切的時候,所以她殷切地希望男子“迨其謂之”,只要告訴她一句愛她的話,則可立定終身。
這首詩每章的前兩句巧妙地采用了梅子墜落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出女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大,對婚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的心情。
此詩通過景物描寫,把抽象的干巴巴的時間變化,采用形象化的比喻,變成了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具體的東西,使女子對感情的表達顯得更真摯感人,增加了詩的抒情意味。
三、《詩經(jīng)》中有的景物描寫就是比興手法,可以渲染氣氛,引起下文。
《詩經(jīng)》里用比興的時候,常常是從周圍的自然景物寫起,是周圍的自然景物觸發(fā)了詩人的情懷。
所以,比喻借助于景物描寫可以渲染氣氛,引起下文,更好地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豳風(fēng)·東山》有這么兩句景物描寫:“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這是在秋雨涼宵中戰(zhàn)罷歸來的戰(zhàn)士看見的自然景物,在這里兼有比和興的作用。
詩人通過對在桑間蜷曲著身子的蜎的描寫,和下兩句寫歸途中的戰(zhàn)士“敦彼獨宿,亦在車下”形成鮮明對照。
這就容易使戰(zhàn)士觸景生情,形成一種悲涼的氣氛,感到無限的凄苦和心酸。
《詩經(jīng)》里大量的比興則是用在每一章的開頭。
例如《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每章的開頭都是比興,也是很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
首章是用火紅的桃花開得鮮艷茂密,比喻嫁女的嬌艷美麗,容姿煥發(fā);第二章是用累累的果實比喻嫁女婚后生兒育女;第三章是用桃樹葉子繁茂比喻嫁女身體健康。
這些美麗、形象的景物描寫,造成一種輕松、歡悅、清新、優(yōu)美的熱烈氣氛,表現(xiàn)出詩人對嫁女的美好祝愿。
《秦風(fēng)·蒹葭》也是用比興手法描寫景物的一首好詩。
詩的第一章是這樣的: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開頭兩句,詩人用茂密的蒹葭結(jié)滿了白絨絨的霜雪開端,描繪出一幅露重霜濃百草凋零的清秋景象。
在這容易引起詩人情腸的景色里,詩人神魂顛倒地思念起意中人來了。
她在什么地方呢
眼前是一道彎彎的秋水,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若隱若現(xiàn),朦朦朧朧,使詩人眼花繚亂、恍恍惚惚,好象意中人就在眼前,可望不可即,沒有辦法到達她的跟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這一用比興手法的景物描寫,形象逼真地勾畫出一幅肅殺的清秋景象,就把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的癡情迷罔、空虛惆悵的心境渲染了出來。
《詩經(jīng)》中有哪些描寫山水的句子
竹枝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江山唱山歌。
東邊日出雨,道是無情卻有晴。
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yīng)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鵲橋仙秦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愛羅伊??克里夫特[愛爾蘭]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我的樣子。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還因為,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愛你,因為你能喚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愛你是因為你穿越我心靈曠野,如同陽光穿透水晶般容易,我的傻氣我的弱點,在你的目光里幾乎不存在。
而我心里最美麗的地方,卻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別人都不曾費心走那么遠(yuǎn),別人都覺得尋找太麻煩,所以沒人發(fā)現(xiàn)過我的美麗,所以沒有人到過這里。
檸檬樹——我想畫知語(原創(chuàng))無所事事我坐在空虛的房間里想著遲到的愛情和理想百無聊賴?yán)速M著生命什么也沒有等來理想還有愛情只有我的手不停頓地在紙上亂畫著還有屋外的雨和雨中的檸檬樹我想可能我的理想很簡單開著車,穿過無人的沙漠我想可能我的愛情很虛幻打著傘,和她走過這樣的雨天我想什么對我更重要我說不清只好看著窗外的檸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