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日喀則
西藏日喀則,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外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
全地區(qū)國土面積18.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轄17個縣(其中邊境縣9個)、1個縣級市和1個縣級口岸辦事處。
共有203個鄉(xiāng)(區(qū)、街道辦事處),1748個村(居)委員會。
現(xiàn)有耕地125萬畝,草場可利用面積1.14億畝,森林覆蓋面積146.2萬畝。
現(xiàn)有人口63萬。
除藏族外還有漢、回、蒙、土、滿、苗、壯等十幾個民族。
藥材資源豐富,常用藥品種有蟲草、貝母、天麻、雪蓮花、紅景天、大黃等300多種,礦產資源開發(fā)前景較為樂觀,太陽能資源豐富,旅游產業(yè)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行署駐地日喀則市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地帶,海拔3850米,建城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自然環(huán)境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接壤。
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6.3℃。
這里的天氣和旅游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里欣賞美麗的風光,只不過冬天比夏天少了一份綠色和生機。
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游,要知道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間由于天氣嚴寒,不適合旅游;另外七、八月份為雨季,煙雨蒙蒙中也無法看見珠穆朗瑪峰。
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
資源概況 日喀則距今已有500年歷史,是當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yè)發(fā)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
今日的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日喀則繼續(xù)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北往則直達那曲,東行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jié)、跳神節(jié)、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jié)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于世。
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筑、壯麗的自然景觀、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地區(qū)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之一。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后藏生活,這里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從日喀則繼續(xù)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日喀則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神山、圣湖、草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剎,獨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風習……讓旅游者從中解讀西藏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痕跡。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lián)碛斜姸喾鹚?,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十分和諧,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愛好旅游的你必去的地方。
在這里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遺址。
從日喀則繼續(xù)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
交通 日喀則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內公路四通八達,318國道、日(喀則)亞(東)公路、拉(薩)普(蘭)公路、中尼公路貫通東西南北。
由新路前往日喀則距離250公里。
拉薩每天07:00-12:00,在公路紀念碑旁的長途汽車站有長途汽車(私營小巴)開往日喀則,客滿即開,票價38元,行車約需8小時。
拉薩汽車站也有大巴前往,但行車時間較長,車票也較貴。
航空:日喀則沒有機場,一切依靠拉薩貢嘎機場,距離日喀則市約400公里左右,并需乘長途汽車到曲水轉車前往。
詳情可參閱拉薩航空交通。
陸路:由日喀則開往各地的公營長途汽車比拉薩所發(fā)車輛少,只開往拉薩及薩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亞東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長途汽車前往,班次及時間視乘客人數(shù)而定。
包車是大多數(shù)旅客首選的交通方式,參考價格為:普通型進口越野車3.00-3.50元\\\/每公里;豪華型進口越野車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車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長途汽車7.00-8.00元\\\/每公里。
私營長途汽車行走日喀則至江孜及日喀則至拉孜、拉薩等地。
前往江孜或拉孜的旅客注意,每日清晨至15:00,汽車站外均有私營中型長途汽車開往兩地。
要前往拉薩,在貢覺林路的工商局對面候車,或直接在街頭等候即可,因為小客車會在街上兜客。
前往拉孜的乘客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倫布寺外的廣場西側等候。
所有車輛均要坐滿客才開出,所以客車有可能因旅客人數(shù)不足而臨時取消行程。
日喀則不大,在市內步行就很方便。
三輪車每人2-3元,可議價。
的士在市內一律收費10元。
住宿 日喀則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較多,因此各種檔次的酒店、賓館不少,還有許多私人開的小旅館,住宿價格從25元到200元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shù)賓館的熱水供應都有時間限制,并且由于各種原因還經常誤時,游客洗澡可得抓緊時間。
餐飲 日喀則的餐飲與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種檔次的餐館不少,無論是高檔的還是簡陋的裝潢設計大都注意體現(xiàn)民族特色。
狗蹄”木桌、鐵皮火爐、“八瑞”瓷碗、藏式蒲團、吉祥圖與壁畫等,都體現(xiàn)了藏民的精神追求。
菜肴多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
汽車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樣,氣氛熱鬧,值得一嘗。
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瑪路一帶是川菜館和藏菜館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則市內,隨處可以看到四川餐館,費用不貴,十幾二十元即可吃飽,在那里人們不大吃藏式風味的東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較偏遠的藏民聚居區(qū)。
娛樂 日喀則農村的農民,一年要過四次年:公歷的元旦、農歷的春節(jié)、西藏的藏歷年和后藏的藏歷年。
生活在年楚河谷的農民,最看重的還是后藏的藏歷年,過得最為隆重熱鬧。
后藏地區(qū)素有歌舞之鄉(xiāng)的美譽,民間舞蹈以熱烈歡快的堆諧最為常見,還有場面宏大的果諧,各地都有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
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種形式,在勞動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隨編隨唱,自娛自樂。
后藏也被看作藏戲的發(fā)源地,藏戲創(chuàng)始人湯東杰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縣,南木林縣香曲河上的鐵索橋,傳說就是湯東杰布通過表演藏戲募集資金所建的。
優(yōu)秀藏戲節(jié)目《文成公主》、《朗薩姑娘》、《諾桑王子》等不僅在西藏長演不衰,在國內外也深受歡迎。
在藏族文學史上,米拉日巴的《十萬道歌》、薩迦班智達的《薩迦格言》產生了深遠影響。
布頓大師的《佛教史大寶藏論》、覺囊·多羅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堅贊的《西藏王統(tǒng)記》等是藏族史學上的代表性著作。
桑吉堅贊的《瑪爾巴傳》、《米拉日巴傳》、《日迥巴傳》是著名的傳記文學作品。
民間故事和傳說源遠流長,用以活躍生活,教誡后人。
日喀則現(xiàn)有專業(yè)文藝表演團體1個,業(yè)余文藝宣傳隊2個,各縣鄉(xiāng)還有不少群眾自發(fā)組成的藏戲隊。
有地區(qū)群藝館和縣文化館4座,新華書店16座。
全地區(qū)有電影院2座,錄像、VCD放映廳、卡拉OK等新的娛樂文化設施在城鎮(zhèn)不斷增多。
友情提示 在日喀則地區(qū)旅行,如果計劃去到墨脫、樟木、亞東、定日(珠峰)、阿里地區(qū)的獅泉河、普蘭等邊境地區(qū),需要辦理邊境證。
樟木和珠峰在一條線上,寫“聶拉木縣”就可以;亞東需要另寫上“亞東”。
最好在你的出發(fā)地就辦好邊境證,應盡量避免在拉薩或者日喀則辦理,因為在那里辦會比較麻煩,價錢也會貴一些。
手機在拉薩、拉孜、日喀則都有信號,定日縣個別地方也有信號,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此外,絨布寺和珠峰大本營都沒有電,去之前最好帶好手機和數(shù)碼設備的備用電池。
介紹一下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日喀則
西藏日喀則,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外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
全地區(qū)國土面積18.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轄17個縣(其中邊境縣9個)、1個縣級市和1個縣級口岸辦事處。
共有203個鄉(xiāng)(區(qū)、街道辦事處),1748個村(居)委員會。
現(xiàn)有耕地125萬畝,草場可利用面積1.14億畝,森林覆蓋面積146.2萬畝。
現(xiàn)有人口63萬。
除藏族外還有漢、回、蒙、土、滿、苗、壯等十幾個民族。
藥材資源豐富,常用藥品種有蟲草、貝母、天麻、雪蓮花、紅景天、大黃等300多種,礦產資源開發(fā)前景較為樂觀,太陽能資源豐富,旅游產業(yè)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行署駐地日喀則市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地帶,海拔3850米,建城至今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自然環(huán)境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與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接壤。
日喀則一帶日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6.3℃。
這里的天氣和旅游設施都比較好,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到這里欣賞美麗的風光,只不過冬天比夏天少了一份綠色和生機。
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瑪峰探險游,要知道十月到次年的四月間由于天氣嚴寒,不適合旅游;另外七、八月份為雨季,煙雨蒙蒙中也無法看見珠穆朗瑪峰。
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
資源概況 日喀則距今已有500年歷史,是當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日喀則一帶、日照充足,地處河谷地帶、農業(yè)發(fā)達,是“西藏的糧倉”之一。
今日的日喀則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公路交通四通八達,從日喀則繼續(xù)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北往則直達那曲,東行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倫布寺展佛節(jié)、跳神節(jié)、夏魯寺的西姆欽波節(jié)和藏戲演出,均以其獨特的風格享譽于世。
日喀則以其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寺廟建筑、壯麗的自然景觀、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成為西藏地區(qū)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勝地之一。
日喀則市地處西藏南部,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匯處,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達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美麗旖旎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后藏生活,這里被譽為“最如意美好的莊園”。
從日喀則繼續(xù)南行,就可到達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北則直達那曲,往東至拉薩、山南,西進則可直抵阿里。
日喀則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神山、圣湖、草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剎,獨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風習……讓旅游者從中解讀西藏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痕跡。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鑲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壯觀雄偉,可與布達拉宮比美,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lián)碛斜姸喾鹚蛔u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十分和諧,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寶庫薩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愛好旅游的你必去的地方。
在這里還有為人們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遺址。
從日喀則繼續(xù)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 珠穆朗瑪峰。
交通 日喀則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內公路四通八達,318國道、日(喀則)亞(東)公路、拉(薩)普(蘭)公路、中尼公路貫通東西南北。
由新路前往日喀則距離250公里。
拉薩每天07:00-12:00,在公路紀念碑旁的長途汽車站有長途汽車(私營小巴)開往日喀則,客滿即開,票價38元,行車約需8小時。
拉薩汽車站也有大巴前往,但行車時間較長,車票也較貴。
航空:日喀則沒有機場,一切依靠拉薩貢嘎機場,距離日喀則市約400公里左右,并需乘長途汽車到曲水轉車前往。
詳情可參閱拉薩航空交通。
陸路:由日喀則開往各地的公營長途汽車比拉薩所發(fā)車輛少,只開往拉薩及薩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亞東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長途汽車前往,班次及時間視乘客人數(shù)而定。
包車是大多數(shù)旅客首選的交通方式,參考價格為:普通型進口越野車3.00-3.50元\\\/每公里;豪華型進口越野車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車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長途汽車7.00-8.00元\\\/每公里。
私營長途汽車行走日喀則至江孜及日喀則至拉孜、拉薩等地。
前往江孜或拉孜的旅客注意,每日清晨至15:00,汽車站外均有私營中型長途汽車開往兩地。
要前往拉薩,在貢覺林路的工商局對面候車,或直接在街頭等候即可,因為小客車會在街上兜客。
前往拉孜的乘客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倫布寺外的廣場西側等候。
所有車輛均要坐滿客才開出,所以客車有可能因旅客人數(shù)不足而臨時取消行程。
日喀則不大,在市內步行就很方便。
三輪車每人2-3元,可議價。
的士在市內一律收費10元。
住宿 日喀則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較多,因此各種檔次的酒店、賓館不少,還有許多私人開的小旅館,住宿價格從25元到200元不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shù)賓館的熱水供應都有時間限制,并且由于各種原因還經常誤時,游客洗澡可得抓緊時間。
餐飲 日喀則的餐飲與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種檔次的餐館不少,無論是高檔的還是簡陋的裝潢設計大都注意體現(xiàn)民族特色。
狗蹄”木桌、鐵皮火爐、“八瑞”瓷碗、藏式蒲團、吉祥圖與壁畫等,都體現(xiàn)了藏民的精神追求。
菜肴多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類灌腸、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涼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種糕點、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腸、風干肉、夏普青(肉漿)等。
汽車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樣,氣氛熱鬧,值得一嘗。
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瑪路一帶是川菜館和藏菜館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則市內,隨處可以看到四川餐館,費用不貴,十幾二十元即可吃飽,在那里人們不大吃藏式風味的東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較偏遠的藏民聚居區(qū)。
娛樂 日喀則農村的農民,一年要過四次年:公歷的元旦、農歷的春節(jié)、西藏的藏歷年和后藏的藏歷年。
生活在年楚河谷的農民,最看重的還是后藏的藏歷年,過得最為隆重熱鬧。
后藏地區(qū)素有歌舞之鄉(xiāng)的美譽,民間舞蹈以熱烈歡快的堆諧最為常見,還有場面宏大的果諧,各地都有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
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種形式,在勞動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隨編隨唱,自娛自樂。
后藏也被看作藏戲的發(fā)源地,藏戲創(chuàng)始人湯東杰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縣,南木林縣香曲河上的鐵索橋,傳說就是湯東杰布通過表演藏戲募集資金所建的。
優(yōu)秀藏戲節(jié)目《文成公主》、《朗薩姑娘》、《諾桑王子》等不僅在西藏長演不衰,在國內外也深受歡迎。
在藏族文學史上,米拉日巴的《十萬道歌》、薩迦班智達的《薩迦格言》產生了深遠影響。
布頓大師的《佛教史大寶藏論》、覺囊·多羅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堅贊的《西藏王統(tǒng)記》等是藏族史學上的代表性著作。
桑吉堅贊的《瑪爾巴傳》、《米拉日巴傳》、《日迥巴傳》是著名的傳記文學作品。
民間故事和傳說源遠流長,用以活躍生活,教誡后人。
日喀則現(xiàn)有專業(yè)文藝表演團體1個,業(yè)余文藝宣傳隊2個,各縣鄉(xiāng)還有不少群眾自發(fā)組成的藏戲隊。
有地區(qū)群藝館和縣文化館4座,新華書店16座。
全地區(qū)有電影院2座,錄像、VCD放映廳、卡拉OK等新的娛樂文化設施在城鎮(zhèn)不斷增多。
友情提示 在日喀則地區(qū)旅行,如果計劃去到墨脫、樟木、亞東、定日(珠峰)、阿里地區(qū)的獅泉河、普蘭等邊境地區(qū),需要辦理邊境證。
樟木和珠峰在一條線上,寫“聶拉木縣”就可以;亞東需要另寫上“亞東”。
最好在你的出發(fā)地就辦好邊境證,應盡量避免在拉薩或者日喀則辦理,因為在那里辦會比較麻煩,價錢也會貴一些。
手機在拉薩、拉孜、日喀則都有信號,定日縣個別地方也有信號,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此外,絨布寺和珠峰大本營都沒有電,去之前最好帶好手機和數(shù)碼設備的備用電池。
怎樣簡述二規(guī)教研論第五節(jié)課的內容
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
“喀”讀音ka(一聲,音咔)。
日喀則英文是Shigatse(官方拼法)或Xikaze。
日喀則是歷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西藏日喀則地區(qū),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外與尼泊爾、不丹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
全地區(qū)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介紹一下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日喀則
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
“喀”讀音ka(一聲,音咔)。
日喀則英文是Shigatse(官方拼法)或Xikaze。
日喀則是歷史上后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
西藏日喀則地區(qū),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外與尼泊爾、不丹等國接壤,國境線長1753公里。
全地區(qū)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