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
天下為公——孫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在自賢 國者,必以奉法——《列子·》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范仲淹《岳陽樓記》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陳子昂《感遇詩》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譽歸己,勿諉過于人;勿徇私廢公,勿貪瀆縱欲。
002.與聲色犬馬零距離難免失足,同清正廉潔相堅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時貴在清醒,失意時重在平衡。
004.識時務清廉政務,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領導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敗面前是利劍。
006.動搖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驕奢浮華,終將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嚴時生廉政,官到清時更愛民。
009.失去監(jiān)督的權力,就像無舵的航船;失去節(jié)制的私欲,就像決堤的洪水。
010.為官應立“公仆志”,從政最貴“愛民心”。
011.廉潔奉公公平公正方顯公仆本色;執(zhí)政為民民情民生應是為政所系。
012.執(zhí)政為民,民心所向;掌權為己,自取滅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處世唯清,待人唯誠。
014.管涌如不堵,能決防洪之長堤;貪欲如不除,可毀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親民愛民民康物阜。
016.為官禁權力與金錢握手,做人倡正直與廉潔相擁。
017.懲治腐敗為民心之所向,敢于執(zhí)法乃興國之關鍵。
018.秉公執(zhí)法威自顯,善聽民言政更廉。
019.浮華虛榮是墮落的序言,廉政敬業(yè)為成功的寶典。
020.用好手中的權力靠的是責任,帶好身邊的人員靠的是品行。
021.誰對腐敗者同情,就是對老百姓絕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學習,清清白白為官。
023.維護公平得人心,伸張正義順民意。
024.任勞任怨,獻身事業(yè)無悔;誠心誠意,服務群眾有情。
025.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026.拒腐蝕永不沾,牢記“兩個務必”;除私心為民眾,甘當人民公仆。
027.維護公平得人心,伸張正義順民意。
028.任勞任怨,獻身事業(yè)無悔;誠心誠意,服務群眾有情。
029.清正廉潔無所畏懼,堅持原則人心凝聚。
030.視事業(yè)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為輕,民為重;權為輕,責為重;名為輕,德為重;利為輕,義為重。
032.位不必尊顯,期于無負國家;功無須豐偉,要在全意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當于世有益,為人應求心所安。
034.從政,應德厚才高身正;治國,當吏清法嚴政明。
035.好學近乎智,知恥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為民近乎忠。
036.立黨為公貴在公平公正,執(zhí)政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惰,惰則無進。
038.與民同樂乃萬樂之本,為民辦事乃萬事之先。
039.矜持規(guī)矩,慎作方圓。
040.黨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誠不在酒宴盛,事實何須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寧做清官甘苦一生,莫當貪官遺臭萬年。
044.是真公仆當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做好黨員切莫忘民族興衰乃大端。
045.立黨為公樹公心修浩然正氣,執(zhí)政為民聽民聲養(yǎng)魚水情懷。
046.心里裝著群眾,民聲托起你;心里只有自己,民怨湮沒你。
047.社會不會無緣無故地厚待一個人,除非他自己向社會證明,他是值得社會對他厚待的。
048.讀書是修身之道,守廉乃為官之德。
049.德不善則弊顯,行不儉則禍生;品不端則怨長,言不實則信失。
050.正黨風要靠鐵面倡廉,合民意更須無私執(zhí)政。
051.黨員依照“準則”行,不越雷池一步;領導牢記“宗旨”干,莫離民眾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濃,體察民眾酸甜苦辣。
053.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054.行政為公莫怕吃虧,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無骨氣五尺肉,心不染塵千秋魂。
056.民有公論,身閑性懶莫從政;法無私情,品劣心貪休做官。
057.當記蒼生苦,不忘魚水情。
058.高山流水潔有情,清風明月廉無價。
059.立德是領導干部執(zhí)政為民之基,有德是領導干部立身為官之本,修德是領導干部潔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領導干部建功立業(yè)之方。
060.筍生瘠土仍懷節(jié),竹攬長空更虛心。
061.為人謙和智則廣,為官廉潔威自高。
062.貪婪,是走向腐敗的通行證;自律,是堅持廉潔的安全閥。
063.功高不泯忠貞志,位尊更堅公仆心。
064.知取舍,求同存異,志可行也;知明暗,棄惡揚善,品可標也;知偏正,秉公廢私,名可昭也;知清濁,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為官一任,廉潔是根本。
066.勤以為民,廉以養(yǎng)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應珍惜點滴之水;權重如山,勿濫用半捧之土。
068.貪心由微而起,貪不遏則害人害己;嗜欲因縱而虐,欲不止則迷心毀身。
069.做官如航行——當以公正為船,廉政為舵,勤政為帆。
070.執(zhí)政莫忘本,得志莫驕縱。
071.正氣是人的形象,骨氣是人的脊梁,朝氣是人的希望,勇氣是人的力量。
072.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
073.勤以為民,廉以養(yǎng)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074.出于公心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075.源清流自潔,身直行始正。
076.做事最怕生貪欲,為官最難秉公心。
077.多聞己過,廣達民情。
078.為政之要,貴在得人;得人之要,貴在用人;為官之要,貴在清廉;清廉之要,貴在礪人。
079.太陽在選擇中上升,流星在選擇中下沉,人生的輝煌和沉淪,常常取決于一念之間。
080.為官莫貪婪,貪婪如飛蛾赴火;處世勿僥幸,僥幸是以身試法。
081.赤膽忠心為黨,廉潔奉公行政,嘔心瀝血為民,鞠躬盡瘁奉獻。
082.眼睛一旦盯住金錢,心靈便會失去光芒。
083.一雙鐵肩,一顆義膽,一身正氣,任勞任怨替國肅貪;一副柔腸,一腔熱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為民謀利。
084.常思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懷律已之心,常修從政之德。
085.人以德為本,官以民為基。
086.謀事之基要實,方成大業(yè)。
成事之道要正,才能遠行。
087.做“公仆”情系百姓,當“清官”勤廉為本。
088.銅臭鑄就鐐銬,清廉閃亮人生。
089.公生明,廉生威。
090.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實實在在的勤政為民。
091.常聞貪欲丟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092.正心為本,修身為基,秉公執(zhí)法,勤政為民。
093.心似秤辦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鏡自律廉潔潔如玉。
094.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095.誠實不虛偽,敬業(yè)不圖名,坦言不奉承,廉潔不貪利。
096.一身正氣人品如山,克勤克儉兩袖清風,胸懷似水任勞任怨。
097.財欲、物欲、人欲、貪欲是腐敗之源;公開、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098.剛正不阿,如墨線過木曲也正;清正廉潔,似明礬入水濁亦清。
099.一身正氣,求真求實求真理;兩袖清風,為黨為國為人民。
100.做人不失德,從政不失勤,為官不失廉,為首不失嚴。
101.在職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102.為官一生不求名,從政一世不圖利。
格言大全
1. 擇善人而交, 擇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2. 一個人的快樂,不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3.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
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5.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癡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余步。
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
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
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6.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
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8.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9.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11.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
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
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15.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
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我欲”是貧窮的標志。
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19.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
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
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
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
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26.“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為美事。
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28.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內(nèi)在安祥,才是下手之處。
31.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32.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長者,取禍。
不自滿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聞。
34.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乃萬世傳家之寶訓也。
35.積德為產(chǎn)業(yè),強勝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38.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后也是兩手空空。
39.夢中冥冥有樂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40.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偉大,一個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圣人。
44.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給別人。
45.一個人如果不被惡習所染,幸福近矣。
46.誹謗別人,就象含血噴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無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障,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
50.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51.謊言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外表美麗,生命短暫。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縮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無禍。
人不求利,斯無害。
54.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時而動。
55.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
56.見己不是,萬善之門。
見人不是,諸惡之根。
57.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受,減一分福澤。
58.念頭端正,福星臨,念頭不正,災星照。
59.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60.心慈者,壽必長。
心刻者,壽必促。
61.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不遠,憂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nèi)非賢。
63.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
那為何不現(xiàn)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65.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騙。
人生最可憐的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癡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獻媚。
人生最危險的境地是貪婪。
人生最煩惱的是爭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可憐的性情是自卑。
人生最大的破產(chǎn)是絕望。
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債。
人生最大的罪過是殺生。
人生最可惡的是淫亂。
人生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
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進。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
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
命實造于心,禍福為人招,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養(yǎng)氣,寡事養(yǎng)神,寡思養(yǎng)精,寡念養(yǎng)性。
68.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69.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yè)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于當下,后悔于過去.圣人覺悟于當下,解脫于未來。
71.節(jié)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
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72.人生就象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fā)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
況 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名:“大雄”。
故名:“大雄寶殿”。
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寶朝之念不能忍,斗勝爭強禍不小。
忍氣不下心病生,終生將你苦纏繞,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75.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jian我,我當如何處之
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76.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77.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78.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孫耕。
79.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yè)就能成就多大。
80.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81.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82.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83.萬事得成于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84.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85.時時好心,就是時時好日。
86.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87.得理要饒人,理直氣要和。
88.不怕事多,只怕多事。
89.真正的布施,是把煩惱、憂慮、分別、執(zhí)著、通通放下。
90.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91.學佛就是學做人。
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覺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
92.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3.凡夫轉境不轉心。
圣人轉心不轉境。
94.知“因果”即知進退。
知佛法,即得開心果。
95.欲知過去世,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96.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97.智者知幻即離,愚者以幻為真。
98.世間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99.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永不敗。
100.不惜光陰過時悔,黑發(fā)不學白發(fā)悔。
酒色賭博致禍悔,安不將息病時悔。
官行賄賂致罪悔,富不勤儉貧時悔。
不孝父母老時悔,遇難不幫有事悔。
動不三思臨頭悔,盲目草率錯時悔。
七五普法格言
法律的道德道德隱藏的法律 ——林 肯 公正德性的,個德性;,不公正也邪-惡的,而整個邪-惡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于刑罰的嚴酷性而在于其不可性 ——貝卡利亞
對黨忠誠,勇于創(chuàng)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 出自哪里
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能是自己覺得好就是最好的
廉政建設格言有哪些
文學的目的,助人了解自己本身,他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對于真理的企同人們的鄙俗作斗爭,善于在人們身上找到好的東西,喚醒他們靈魂中的羞恥、憤怒和勇氣,做一切使人能變得高尚堅強、能用美好圣潔的精神來活躍自己的生活的事情。
這就是我的公式。
高爾基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曹雪芹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爾基:君子之學,死而后已。
——顧炎武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孔子愈學習,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知。
——笛卡爾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高爾基這個是我找了很久的論述學習目的的名言,雖然很少,但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利與弊的名人名言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代包拯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明代于謙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代于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代李商隱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明代朱柏廬 ★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
——北齊劉晝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 宋?包拯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誰言交際之常
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清?張伯行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騰王閣序》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于清白耳。
——(唐)魏征《隋書?房彥謙傳》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
——洪應明(明) ★半截粉條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
諸生不解余衷曲,反謂余為算細人。
——徐特立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
——《官箴》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佚名《清碑.官箴》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代包拯《乞不用贓吏》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明代于謙《無題》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代于謙《入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代李商隱《詠史》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明代朱柏廬《治家格言》 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
——北齊劉晝《劉子.利害》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知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
——清?陳弘謀《從政遺規(guī)》卷下《言行匯纂》 ★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wǎng),徑自受納,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
乃以博財物耶? ——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 ★為清官死,死有余榮。
——明?朱祖文《北行日譜》 ★貪而棄義,必為禍階。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注引 ★貪利者害己,縱欲者戕生。
——清?金纓《格言聯(lián)璧?悖兇》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而無所不為。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五代史?馮道論》 ★公則生明,廉則生威。
——清?朱舜水《伯養(yǎng)說》 ★居官者廉不言貧,勤不言勞,愛民不言惠,鋤強不言威,事上盡禮不言屈己,欽賢下士不言忘勢。
庶乎官箴無忝。
——明?錢琦《錢公良測語?治本》 ★蒞官之要,日廉日勤。
——南宋?胡太初《晝簾緒論》卷二《盡己篇》 ★廉者士之美節(jié),污者士之丑行。
士之不廉,猶女之不潔。
不潔之女,雖功容絕人,不足自贖。
不廉之士,縱有他美,何足道哉! ——宋?真德秀《西山政訓》《叢書集成初編》 ★貪者自貪,廉者自廉,關鍵在于人,與錢本身無涉。
——梁實秋《錢》 ★知足而不貪,知節(jié)而不淫。
——宋?林逋《省心錄》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宋?林逋《省心錄》 ★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漢《黃石公三略?下略》 ★大臣不廉,無以率下,則小臣必污;小臣不廉,無以治民,則風俗必壞。
層累而下,誅求而己,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清?王永吉《御定人臣儆心錄》 ★山陰杜氏日:作官第一清畏,無求人知。
茍欲人知,同列不慎者眾,必譖己,為上者又不加察,適足取禍耳,但優(yōu)游其間,默而行之,無愧于心可也。
——明?楊昱《牧鑒治本》 ★上好利,則下思聚斂;上求賄,則下肆蟊;不懷愧心,但逞私欲,遞相企效,習以成風;閭閻日殘,紀綱日壞,不可以禮義勸,不可以刑法懲;此由廉恥之道衰也。
——唐?陸贄《全唐文》卷四七三 ★士大夫若愛一文,不值一文。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甲編卷四《清廉》 ★不以其道得之,謂不當?shù)枚弥?/p>
然于富貴則不處,于貧賤則不去,君子之審富貴而安貧賤也如此。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二《里仁》 ★不求不爭于民,而民知遜;不求不貪于民,而民知廉。
——宋?楊萬里《見執(zhí)政書》 ★夫貨賄上行,則賞罰之柄失;貪求下布,則廉恥之道衰。
——唐?陸贄《全唐文》卷四七三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 ★爾以金玉為寶,吾以廉慎為師。
爾以夜昏可納,吾將暗室不欺。
——唐?姚崇《辭金誡》 ★務為清廉仁愛之官,勿作茍且貪污之事。
——清?徐棟、丁日昌《牧令書輯要?屏惡》 ★多欲者必放于利,放于利必重賄。
賄聚于公則國敝,聚于私則家危。
……故牧民者,秉義黜利,廉儉是先。
廉則絕私,儉則寡慕。
——清?福臨《資政要覽?窒欲》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清碑?官箴》 ★吏不廉平,則治道衰。
——《資治通鑒?漢紀十八》 ★傷風害理,莫甚于私。
暴物殘民,莫大于賄。
——唐?陸贄《全唐文》卷四七三 ★亦有小廉曲謹,而不能有為,于事終無益。
——明?薛碹《薛文清公從政錄》 ★至廉而威。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進不失廉,退不失行。
——《晏子春秋?內(nèi)篇問上》 ★君子不名之廉者,國賊也。
——林紓《析廉》 ★潔己。
居官不言廉,廉蓋居官者分內(nèi)事。
孰不知廉可以服人,然中無所主,則見利易動。
——宋?陳襄《州縣提綱》卷一 ★若君子,律身固己廉矣,一日當官,憂君國之憂,不憂其身家之憂,寧靜澹泊,斯名真廉。
——林紓《析廉》 ★直不近禍,廉不沽名。
——《新唐書》卷一六三《孔巢父列傳》 ★治民莫若平,臨財莫若廉。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辯政》 ★故某愿與同僚各以四事自勉。
何謂四事,日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是也。
——宋?真德秀《西山政訓》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憂君哀民,獨睹亂原,好善妒惡,賞罰嚴明,治之材也。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 ★晉之失政,賄賂已耳,交游已耳。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卷十一 ★理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
廉平之德,吏之寶也。
——東漢?馬融《忠經(jīng)》 ★清靜無為,則天與之時;恭廉守節(jié),則地與之財。
君子雖富貴,不以養(yǎng)傷身,雖貧賤,不以利毀廉。
知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人。
——東漢?馬融《忠經(jīng)》 ★惟廉者能約己而愛人。
——《明史?循吏傳》 ★欲學廉介,必先知足。
觀于各處難民遍地餓莩,則吾輩之安居衣食,已屬至幸,尚何奢望哉,尚敢暴殄哉。
——清?曾國藩《勸戒淺語十六條》 ★欲請廉字,須從儉字下工夫。
用人宜少,官氣宜輕,常如教官衙門規(guī)模。
所出既少,所入自可不茍。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漢?桓寬《鹽鐵論?疾貪》 ★廉方自守。
——《KSY,-書?李固傳附李燮》 ★廉仁公勤四者,及為政之本領。
——宋?真德秀《西山政訓》《叢書集成初編》 ★廉者,居官之一事,非能廉遂足盡官也。
六計尚廉,漢法,吏坐臟者,皆不得為吏。
——林紓《析廉》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反漢書?列女傳》 ★廉恥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葉夢鼎傳》 ★廉能之吏,上司賢之、百姓愛之、身名俱泰、角度常覺寬然。
——清?徐棟、丁日昌《牧令書輯要?屏惡》 ★聚斂之臣自媒,不顧后害。
——《宋史?王覿傳》 ★不可一毫妄取于民,若在任衣食不能給者,公堂資而勉之,其或廩祿有馀,亦當納之公堂,不可私于妻孥,競為華麗之飾,以起不平之心,違者天實臨之。
——南宋?袁采《袁氏家訓》 ★為官清廉亦可,安得全才。
——《金史?世宗本紀下》 ★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
——《后漢書?嚴光傳》 ★既察且慎,福祿攸歸。
——《北齊書?魏收傳》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論語?子路》 ★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濟也。
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左傳?昭公四年》 ★民樸一,則官爵不可巧而取也。
不可巧取,則奸不生。
——《商子?農(nóng)戰(zhàn)》 ★水濁則魚困,令苛則民亂。
——漢?劉向《說苑?政理》 ★為官長當清、當慎、當勤。
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唐?魏徵《群書治要?劉廣別傳》 ★至清廉平。
路遺不受,請謁不聽,據(jù)法聽訟,無有所阿。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吏祿厚則養(yǎng)足,養(yǎng)足則無求于民,無求于民,奸軌息矣。
——晉?袁準《袁子正書?政略》 ★上清而無欲,則下正而民樸。
——漢?劉向《說苑?說叢》 ★廉而自忘其廉,則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宋縭《古今藥石?卷上》 ★世之廉者有三: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者;有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
見理明而不妄取,無所為而然,上也;、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則勉強而然’斯又為次也。
—一明.宋縭《古今藥石.卷上》 ★用財有節(jié),則天下雖貧,其富易致也;用財無節(jié),則天下雖富,其貧亦易致也。
——明?丘?!洞髮W衍義補?總論理財之道下》 ★持身欲清,事體欲練,處事欲平,必平時躬率妻孥,崇尚儉樸,則資于官少者,凡事關史治民生,一一留心,則得之聞見者素,又隨事反觀,變化氣質,然后能清、能練、能平。
——清?鄭端《政學錄》卷三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儉則寡欲,侈則多欲。
——宋?司馬光《司馬溫公集?訓儉示康》 ★儉者,先自儉之;讓者,先自讓也。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卷十二 ★清正儉約,是居官之良法。
——清?陳弘謀《從政遺規(guī)》卷下《寒松堂集》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yǎng)廉。
——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欲服軍心,必先尚廉介;欲求廉介,必先崇儉樸。
不妄花一錢,則一身廉;不私用一人,則一營廉。
——清?曾國藩《勸戒淺語十六條》 ★家怕先富后貧,政怕先寬后緊。
——清?申居勛《西巖贅語》 ★不特當廉與取利,并當廉于取名。
毋貪保舉,毋好虛譽。
事事知足,人人守約,則氣運可挽回矣。
——清?曾國藩《勸戒淺語十六條》 ★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
焉有君子可以貨取乎? ——《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
——《史記》卷一二七《日者列傳》 ★官能清則冤抑漸消,吏能廉則風俗自厚。
——清?錢泳《履園叢話?不可少》 ★受魚失祿,無以食魚;不受得祿,終會食魚。
——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間閻話短長。
——明?于謙《入京》 ★智者不為非其事,廉者不為非其有。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 ★要提倡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堅決制止搞各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決壓縮各種會議。
——《溫家寶到山西看望困難群眾時要求各級領導》 ★一個自私的人注意權利時容易忘卻義務。
——沈從文《中國人的病》 ★潔己方能不失己,愛民所重在親民。
——清?金纓《格言聯(lián)璧?從政》 ★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
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不若人有其寶。
——《左傳紀事本末》卷三十六《宋公族廢興》 ★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fā)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唐?吳兢《貞觀政要?貪鄙》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廉潔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帶人,無私方能感人。
(宋?包拯《乞不用臟吏》) ★門如市,心如水,一塵不染;提得起,放得下,百事敢為。
(明?談遷《棗林雜俎圣集》) ★愿聞已過,求通民情。
(清?梁章鉅《楹聯(lián)全話》) ★一官來此四經(jīng)春,不愧蒼天不愧民;神道有靈應信我,去時猶似來時貧。
(宋?張之才《辭湯廟詩》)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墨子《墨子公孟》) ★做官事則不營私家。
(漢?劉向《說怨至公篇》)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清?紀昀) ★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叢省身克已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
(桂林撫署聯(lián))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聯(lián))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王冕《題墨梅》) ★唯廉而后能平,平則公矣。
不廉必有所私,私則法廢,民無所措手足矣。
(明?楊士齊《歷史名臣奏議》)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詠史》) ★憂勞可以興國,逸欲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靈官傳序》)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雖令不行。
(《論語》)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飛)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
取一分,我為人不值一文。
(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
公生明,廉生威。
(《清碑?官箴》)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代包拯《乞不用贓吏》)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明代于謙《無題》)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明代于謙《入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代李商隱《詠史》) ★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明代朱柏廬《治家格言》) ★智者見利而思難,暗者見利而忘患。
(北齊劉晝《劉子?利害》) ★世情宜淡,立志貴剛。
剛則欲不能屈,淡則欲念不起。
私喜、私怒,皆足以害事,而怒之為害尤甚。
故制之最要,除之最難。
——明朝徐榜《宦游日記》 ( 釋義:對世態(tài)人情應該淡漠,立志貴在剛強。
剛強則情欲不能使之屈服,淡漠則不會起貪欲情欲。
個人的喜怒都足以敗壞公事,而發(fā)怒的害處尤其厲害,所以,控制發(fā)怒最為要緊,但是,根除這個毛病卻是最難的。
)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jié)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飽藜藿者鄙膏粱;樂貧賤者薄富貴;安義命者輕死生;達是非者忘臧否。
——明朝徐榜《宦游日記》( 釋義:只知道飽食美味、穿又輕又暖的衣服,不知道節(jié)儉的人有損福分;只知道擴大積蓄、富貴驕傲,不知道適可而止的人有殺身之禍。
飽食粗飯的人看不上美味佳肴,樂于貧賤的人輕視富貴,安于道義和天命的人不重死生,遠離是是非非的人忘了善惡得失。
) ★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
如果圖享受,怕艱苦,甚至走后門,特殊化,那是會引起群眾公憤的。
——《周恩來選集》下卷第四二一頁 ★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應該以艱苦樸素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劉少奇選集》下卷第四一頁 ★公家的資金要好好積累,不是把公家搞得光光的就叫群眾觀點強。
——《朱德選集》第二一四頁 ★我們的國家越發(fā)展,越要抓艱苦創(chuàng)業(yè)。
——《文選》第三卷第三六頁 ★無論任何人,犯了錯誤都要檢討,都要受黨的監(jiān)督,受各級黨委的領導,這是完成黨的任務的主要條件。
——(《反對黨內(nèi)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 ★黨要實現(xiàn)對政權指導與監(jiān)督的作用,首先就要從切實指導與監(jiān)督自己的黨團和黨員做起。
(《黨與抗日民主政權》) ★要切實加強對各級領導班子的監(jiān)督,包括上級對下級的監(jiān)督,班子成員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紀委、審計部門和群眾的監(jiān)督。
(江澤民《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問題》) ★加強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防止濫用權力,嚴懲執(zhí)法犯法、貪贓枉法。
(江澤民《高舉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我們應該抑制自滿,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像我們?yōu)榱饲鍧?,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
(《組織起來》)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但作為領導者,對自己的批評是主要的。
(《關于整頓三風》) ★必須善于愛護干部。
愛護的辦法是:第一,指導他們。
這就是讓他們放手工作,使他們敢于負責;同時,又適時地給以指示,使他們能在黨的政治路線下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
第二,提高他們。
這就是給以學習的機會,教育他們,使他們在理論上在工作能力上提高一步。
第三,檢查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總結經(jīng)驗,發(fā)揚成績,糾正錯誤。
有委托而無檢查,及至犯了嚴重的錯誤,方才加以注意,不是愛護干部的辦法。
第四,對于犯錯誤的干部,一般地應采取說服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錯誤。
只有對犯了嚴重錯誤而又不接受指導的人們,才應當采取斗爭的方法。
在這里,耐心是必要的;輕易地給人們戴上“機會主義”的大帽子,輕易地采用“開展斗爭”的方法,是不對的。
第五,照顧他們的困難。
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項困難問題者,必須在可能限度內(nèi)用心給以照顧。
這些就是愛護干部的方法。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 ★要切實加強各級黨組織和紀律檢查機關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加強人民群眾、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對我們黨的監(jiān)督,建立健全黨內(nèi)和黨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監(jiān)督制度。
特別要在執(zhí)法部門和直接掌握人、財、物的崗位,建立有效防范以權謀私和行業(yè)不正之風的約束機制。
腐敗分子 ★危害黨和人民,不論是什么人,都必須依照黨紀國法,堅決予以懲處。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更大勝利》) ★反腐敗斗爭是關系黨心民心、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嚴重政治斗爭。
在這個問題上,旗幟必須鮮明,態(tài)度必須堅決,工作必須鍥而不舍。
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就沒有堅強的政治保證,就會走到邪路上去,就有亡黨亡國的危險。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江澤民《大力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 ★堅持反腐敗斗爭,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重大問題。
要充分認識這個斗爭的緊迫性、長期性和艱巨性。
在改革開放的整個過程中都要反腐敗,把端正黨風和加強廉政建設作為一件大事,下決心抓出成效,取信于民。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更大勝利》) ★領導干部首先是高級干部要以身作則,模范地遵紀守法,自覺接受監(jiān)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做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表率,帶領群眾堅決同腐敗現(xiàn)象作斗爭。
要把反腐敗斗爭同純潔黨的組織結合起來,在黨內(nèi)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江澤民《高舉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反腐倡廉,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標本兼治,教育是基礎,法制是保證,監(jiān)督是關鍵,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堅持教育、法制、監(jiān)督相結合,堅持預防與懲治相結合。
對絕大多數(shù)黨員和干部主要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對極少數(shù)腐敗分子必須嚴厲懲處。
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首位,牢固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長城。
(江澤民《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 廉政格言警句(勤政篇) ★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 ★各種弊病,都是因為懶惰而產(chǎn)生的。
懶惰則什么事都放松了,一放松就對人的要求也不嚴格了。
因而辦事就不迅速。
只要一處遲緩,其余的地方就處處懈怠了。
(曾國藩) ★在世一日,要做一日好人;為官一日,要行一日好事。
(金蘭生) ★民有求于官,官無不應;官有勞于民,民自樂承。
不然,事急而使之,必有不應者。
(汪輝祖)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擇人;三曰從時。
(劉向) ★政治當有先后。
先理綱后理紀,先理令后理罰,先理近后理遠,先理內(nèi)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強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身后理人。
(諸葛亮) ★大抵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
(汪汲) ★什么叫領導
領導就是服務。
()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則亂也。
(《禮記》) ★殉國家之急,赴公家之難。
(司馬遷) 修養(yǎng)格言警句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南朝?宋?范曄 ★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
——宋?文天祥 ★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責任,求賢。
——宋?程顥 ★我們應該把整個身心放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上,以人民的疾苦為憂,以 世界的前途為念。
——周恩來 ★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是我們的精神支柱。
—— ★人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
——孫中山 ★莫作名利雙收之想,但立名揚萬古之志。
——清?曾國藩 ★愛國之心,實為一國之命脈。
——蔡元培 ★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 ★有志者事競成。
——南朝?宋?范曄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唐?李商隱 ★沒有主義就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力量。
——李公樸 ★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
——李大釗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明《名賢集》 ★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
——徐特立 ★人生少年須立事,生我不應負天地。
——宋?許月卿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 ★男兒不展風云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明?馮夢龍 ★志當存高遠。
——諸曷亮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清?譚嗣同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唐?魏徵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車風喚不回。
——宋?王令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江澤民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吳研人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是真的進步。
— —魯迅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 乃翁。
——宋?陸游 ★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 ★我生,為真理生;死,為真理死,除了真理,沒有我自己的東西。
——王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