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格言
格言是一個人之精華人匯成的睿智.聰明智慧,老年人的經驗,都在格言里面內容上它是人生經驗和規(guī)律的總結,具有教育意義;在語言形式上簡潔而精練。
因此,格言與諺語、名言警句等有著直接的血緣關系,可以說,只要是有教育意義的精練語句,都可以稱為格言。
只是諺語來源于民間無名氏之口,或經眾人加工而成,而名言警句則大多數出于名人之口。
格言包括的內容不是太廣泛,簡單的說格言大多是以激勵的意思為主,一般出自古代的書面文獻,經引用后廣泛流傳,至今仍具有教育意義。
由于流傳時間久,人們或許已經不知道或不注意其出處,只注意教育意義。
名言警句之所以叫名言警句是因為是名人說的話,
教育格言和教學格言的區(qū)別
教育和教學是近義詞,沒有太大的區(qū)別駕馭教學格言舉例如下: 1、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2、習于智長,優(yōu)與心成。
朱熹 3、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么叫誨人不倦。
4、課是點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顆火星,我愿執(zhí)著地“眾里尋他千百度”。
5、揚黃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教學理念八字格言
教學理念八言【篇一:教學理念八字格為你推薦言:|||1、教師對學生是一個引路人似的兄弟姐妹,是心靈智慧的雙重引路人。
2、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并領悟尊重孩子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
3、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達爾文4、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5、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
6、親其師,信其道,惡其師,疏其道。
7、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我學,自我學一輩子,學到老。
葉圣陶8、享受人文的課堂,享受動感的課堂,享受智慧的課堂。
9、在教育的百花園中,百花吐艷離不開園丁奉獻;在金秋的碩果園里,碩果累累離不開耕耘者心的澆灌。
10、如果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領悟而告終。
林格倫11、教師就是要敬業(yè)愛生。
12、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領悟知識。
如果咱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就會變得不堪忍受。
他不僅僅就應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就應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13、和藹可親的,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tài)的注腳。
14、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15、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16、在群眾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要求每個孩子,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對自我都有。
17、愛因斯坦19、問題不
教學名言
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 ——《禮記》2、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 ——陶行知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5、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
——李贄6、教之而不受,雖強告之無益。
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納也,今夫石田雖水潤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納故也。
——張載7、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
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
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斯賓塞8、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yǎng)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斯賓塞9、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
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
——陶行知10、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陶行知11、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達爾文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交給學生。
——陶行知13、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14、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葉圣陶 15、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葉圣陶16、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這)是教育過程的邏輯。
——蘇霍姆林斯基 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
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
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18、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盧梭19、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愛因斯坦20、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
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21、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就是天才。
——狄德羅 22、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英國作家薩克雷23、如用幾句話來表達家庭教育學的全部精華,那就是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堅定的人,能嚴格要求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 24、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
……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
——洛克25、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yǎng)出好的品質。
可是只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yōu)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
26、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陶行知27、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
——馬卡連柯28、得不到別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強烈的自尊心。
——馬卡連柯29、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30、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31、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
——林格倫32、在我們的社會中, 勞動不僅是經濟的范疇, 而且是道德的范疇。
——馬卡連柯33、懂得如何啟發(fā),使教人的一大藝術。
——阿米爾34、真正的教育與其說是言辭,無寧說是在實踐。
35、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的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yōu)良教育的原則。
36、凡是出于人為的事,人都能破壞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滅的,因此教育必須”遵循自然”。
37、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38、讀書使人充實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美,富蘭克林39、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
——《朱舜水集.勸學》40、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 ——蔡元培 41、教育貴于薰習,風氣賴于浸染。
——郭秉文42、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陶行知43、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
它永遠在創(chuàng)新,永遠在前進。
——普良尼施尼柯夫44、讀史使人明智,讀私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
——培根45、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仲,春秋政治家 46、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
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后能收人之長. ——魏源47、教育的藝術不在傳授,而在鼓舞和喚醒。
48、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愛因斯坦 49、不憤不啟,不啟不發(fā)。
——孔子50、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
有關學習英語的格言
A lazy youth, a lousy age. 少壯不努力,老大悲。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計在於晨。
A man becomes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 不恥下問才能有學問。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實勝於雄辯。
Wisdom in the mind is better than money in the hand.腦中有知識,勝過手中有金錢。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心之所愿,無所不成。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干。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凡事必先難后易。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偉大的理想造就偉大的人。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In doing we learn.實踐長才干。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滴水穿石Better late than never.遲做總比不做好;晚來總比不來好。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補牢,猶未晚也。
If a thing is worth doing it is worth doing well.如果事情值得做,就值得做好。
A bold attempt is half success.勇敢的嘗試是成功的一半。
Good advice is beyond all price.忠告是無價寶.
數學方面教育格言 ,讓數學好玩,教學藝術等等方面格言,要寫點有高屋建瓴的東西,謝謝誒
學是一種“奔跑”。
有時教師在領跑,引領學生知識的殿堂;有時學生主地奔跑,教師在學生助力,在學生旁邊加油吶喊。
教師與學生在互動中不斷改變前后位置,奔向一個又一個終點,又從一個個新的起點出發(fā)。
○“數學是模式的科學”。
數學中,數學概念、法則、性質、規(guī)律、公式、數量關系等都可以視作“數學模型”,數學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生長過程,即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
○數學與生活天然地聯系在一起,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公園里有數學、體育中有數學、購物中有數學、圖案中有數學、科技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教學要讓每一位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數學、欣賞數學的眼睛,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思考世界。
○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基礎是學生理解數學的基礎。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多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實物、圖、表等豐富的材料,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釋同一個概念,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個問題,豐富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數學問題產生于數學情境,一個好的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
數學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豐富現實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數學自身的純數學的問題情境,還可以是源于其他學科的生活常識或科學探索類的情境。
在數學情境的問題上,課堂教學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有的教師設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離教學目標,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二是有的教師不會用好數學情境,沒有發(fā)揮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離了目標。
○我們要努力把數學課上得簡單、快樂,使數學課充滿生機與樂趣,使數學課成為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的樂園。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數學好玩”,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享受數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個美麗的數學童年。
○數學課成功與否的一個簡單標志就是課堂上學生是否在“動腦筋”,也就是學生是否積極地思考數學,而不是被動地聽講、簡單地模仿和機械地記憶。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學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學會“問”數學,要使更多的學生愿問、敢問、會問。
教師要用一個個問題串起課堂,使學生的學習從問題開始,經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到產生或研究新的問題結束。
○教師的課堂智慧在一個個具體的教學行為中體現出來。
當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時候,他能夠正確把握問題的實質;當課堂有精彩生成的時候,他能夠敏銳地捕捉最有價值的信息;當課堂氣氛沉悶的時候,他能夠妙趣橫生地調整教學;當學生的思路受阻的時候,他能夠引出一條新的通道;當學生無法表達清自己的意見的時候,他能夠引導學生說出來……○“節(jié)外生枝”是課堂的一份美麗,學生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課堂里的一個偶發(fā)事件,甚至突如其來的“干擾”,都可以成為難得的教育資源。
對于這些突然出現、稍縱即逝的課程資源,只要教師及時地搶抓并有效利用,運用教學智慧巧妙發(fā)揮,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活力、充滿智慧。
○“試教”是一種有“爭議”的教學,有很多人認為多遍的“試教”使“公開課”失去了本真的意義。
其實,我認為本沒有“試教”,每一次教學都是真實的教學(當然,我們反對同一內容對同一批學生的重復教學),在不同班級中的教學怎么能說“試教”呢,應該更名為“多次教學”。
“多次教學”的目的是使教師更好地感悟學生,感悟課堂,積累教學實踐智慧,提升教學水平。
○有位詩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我們很多教師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天上課、下課,好像也沒什么好研究的。
其實,課堂是研究的最佳場所,教師處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師可以從一節(jié)課的對比,一個案例的解析、一次學生訪談、一個問題小調查開始進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細、做得實,把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的感悟記錄下來就是一份好的研究。
于是,當你真正走進研究的時候,你會驚呼:這邊風景獨好
○“課例研究”是一種適合教師的研究方式。
“課例研究”使教師經常處于一種反思狀態(tài),有助于教學理論的內化與實踐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師形成敏銳的課堂觀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領悟能力。
教師經常開展“課例研究”,教學才會常教常新,教學才會變得鮮活有趣、充滿生機、充滿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
走進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斕,你能聽到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靈的美麗……;走進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錯題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個性差異有哪些……我們要學會“蹲下來”,走進孩子的世界。
關于學習的英文名言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天才只意終生刻苦奮斗。
2.Always bear in mind that your own resolution to suc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one thing.永遠記?。簺Q心比任何一件事要。
3.It is no use doing what you like; you have got to like what you do.不能愛才干哪行,要干哪行愛哪行。
4.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world.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
5.If you dont learn to think when you are young, you may never learn.如果你年輕時沒有學會思考,那就永遠學不會思考。
6.Books and friends should be few but good.讀書如交友,應求少而精。
7.People die, but books never die. No man and no force can abolish memory. 人會死亡,書卻無朽。
沒有任何人可以丟棄記憶。
8.Reading is not merely sympathizing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also criticizing and judging. 閱讀不僅是同情與理解,也是批評與判斷。
9.Reading is to the mind what exercise it to the body. 讀書之于心靈,猶如運動之于身體。
10.The more a man learns ,the more he knows his ignorance. 學然后知不足。
11.To be fond of learning is akin to knowledge. To practice with vigor is akin to benevolence. To possess the feeling of shame is akin to courage. -----Confucius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12.Reading without reflecting is like eating without digesting.讀書不加思考,如同吃東西不經消化。
13.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 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讀書使人充實,交談使人精明。
14.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 偉大的理想造就偉大的人。
1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