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誠信,愛心,愛國的座右銘
【原文】 湯之,《盤銘》(1)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康誥》曰:“作新民。
”(3)《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4)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傳2) 【注釋】 (1)湯:即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
盤銘:刻在器皿上用來警戒自己的箴言 。
這里的器皿是指商湯的洗澡盆。
(2)茍 :如果。
新:這里的本義是指 洗澡除去身體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引申義則是指行精神上的棄舊圖新。
(3)作:振作,激勵。
新民:即“經(jīng)”里面說的“親民”,實應(yīng)為“新民”。
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
(4)“《詩曰》”句:這里的《詩》指《詩經(jīng).大雅.文王》。
周,周朝。
舊邦,舊國。
其命,指周朝所稟受的天命。
維:語助詞,無意義。
(5)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是故,所以。
君子,有時候指貴族,有時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據(jù)上下文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譯文】 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yīng)保持 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
”《詩 經(jīng)》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無處下追求完善。
【讀解】 如果說“在明明德”還是相對靜態(tài)地要求弘揚人性中光明正 大的品德的話,那么,“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從動態(tài)的 角度來強調(diào)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的問題了。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湯王的洗澡盆上,本來 是說洗澡的問題: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凈了,以后便要天 天把污垢洗干凈,這樣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堅持。
引申出 來,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嘗不是這 樣呢
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懺悔,使人聯(lián)想到女作家楊絳把 她那本寫“干?!鄙畹臅鹈麨椤跋丛琛?。
精神上的洗澡就是 《莊子?知北游》所說的“澡雪而精神”,《禮記?儒行》所說的 “澡身而浴德”,說到底,也就是所一再強調(diào)的”加強思想 革命化”。
話說回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論如何展示的是一 種革新的姿態(tài),驅(qū)動人們棄舊圖新。
所以,你不僅可以像商湯王 一樣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頭、案頭,使它 成為你的座右銘。
明朝滅亡時,崇禎為何說“此皆文臣誤我
少吃飯,少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