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幫我回答問題的you,因為我很喜歡玄觴的歌,歌詞也很有古風仙俠味。
太謝謝您啦
1 慕容雪(超好聽) -- 薛凱琪 2情人鎖(超好聽)--陳藝鵬 3 喜帖街 --(超好聽)謝安琪 4 感激遇到你(超好聽)-- 胡杏兒黃宗澤5 耿耿于懷--(超好聽) 麥浚龍6 紅綠燈. -- 鄭融7 別怪他(TVB[酒店風云]插曲) -- 楊秀惠8 Let It Flow -- 鄧麗欣9 一事無成 (超好聽)-- 鄭融10 七夕 -- 鄧麗欣11 你瞞我瞞(超好聽)(好聽的粵語歌)Miss v -- 12 I Will Be Loving You-- (超好聽) 13 兩生關(guān) --謝安琪14 無心戀唱 很贊滴粵語歌 -- 泳兒15 被遺棄的公主 (超好聽)-- 鄧麗欣16 戀愛令人心痛(超好聽)--鐘嘉欣 韋雄17 少女的祈禱(超好聽)-- 楊千嬅18 必殺技-- 古巨基19 get out(很喜歡的前奏) -- 衛(wèi)詩20 今季拍拍拖 -- Square 21 唯一的你.(超好聽)筱吟唯一喜歡的粵語歌曲;很有節(jié)奏的說 -- hotcha 22 Today -- 梁詠琪23 嫌棄 -- 梁詠琪24 分手要狠 -- 吳雨霏25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 -- 蔣雅文李逸朗26 發(fā)誓 -- 鐘嘉欣27 直覺 (超好聽)-- 鄭欣宜28 玩玩具-(超好聽) -- e-kids29 兇手(超好聽) -- 戴辛尉30 一疋布 -- 陳奕迅\\\/小苦妹 31 阿四 -- 鄧健泓32 時光機-- 徐智勇 33 下學期 -- e-kids34 奇洛李維斯回信-- 薛凱琪35 開始戀愛 -- E-kids 36 幸運水晶 -- 陳苑淇37 絕 -- 傅佩嘉38 逸后 -- 陳柏宇39 I Miss You -- 陳柏宇40 年度之歌-- 謝安琪41 十分愛-- 方力申&鄧麗欣 42 single (超好聽)-- 楊千嬅43 我的天 -- 張敬軒44 單戀高校-- 陳冠希45 手掌印 (超好聽)-- 江若琳46 旁觀者傷 -- 江若琳47 情永落 (超好聽)-- justin 48 敏感 -- 鄧穎芝49 傷心情歌 -- Twins 50 如何離開你(超好聽)(正式版) -- 關(guān)心妍51 合久必婚、(很真實的粵語歌、) -- 李克勤52 苦情人 (超好聽)-- 鄧穎芝53 天梯粵語女聲 -- 周麗淇54 殘忍 -- 黃伊汶55 Where Did You Go(超好聽) -- 鄧紫棋gem 56 以你為榮 ‐ 古巨基-- 粵語 很深情 57 第二次初戀 -- 周吉佩 58 視而不見--(超好聽)林嘉欣59 后備情人-- (超好聽) 區(qū)瑞強60 第幾天 -- 黃宗澤61 內(nèi)疚 (超好聽)-- EO2 62 花吃了這女孩 -- 傅穎63 苦口良藥 -- (超好聽)許志安\\\/陳慧珊 64 單車 -- 陳奕迅 65 永久保存(超好聽)-- 陳柏宇66 有時寂寞 -- 陳慧琳67 等半天--(超好聽)68 差一分鐘 -- 關(guān)心妍69 話別(piano'05) -- 鄧麗欣 70 臨走前吻我 -- 陳慧琳71 文字流淚 -- 謝安琪+陳慧琳 72 戲中有氣 -- 官恩娜73 Table For Two -- 方皓玟74 街角祝福2 -- 奔奔 75 灰. -- 吳日言76 誰羨慕像我這樣強的人 -- 傅穎77 錫自己 (超好聽)-- 梁洛施78 眼淚的好戲(超好聽)-- 梁洛施79 再生花 -- 陳慧琳 80 如果想我哭 -- 方皓玟81 你知道我在等你們分手嗎(超好聽)- 衛(wèi)蘭82 等 -- 衛(wèi)蘭83 落地開花 -- 盧巧音84 超合金曲(超好聽)蔣雅文+李逸朗 -- 經(jīng)典歌曲合唱 85 墨爾本的翡翠-- 林頤86 眼淚無用-- (超好聽)江若琳 87 愛是不保留 -- 關(guān)心研 88 最佳損友-- 陳奕迅 89 透明人間-- 麥家瑜90 聽到的神話 -- 麥家瑜91 花奴-- 盧巧音92 可惜我是水瓶座-- 楊千樺 93 愛不疚(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 林峰 94 明知你的他沒有 -- 蔡卓妍95 二缺一(完美音質(zhì)版(超好聽)) -- 蔡卓妍96 殺死我的溫柔(超好聽) -- 麥家瑜97 有過去的女人 -- 楊千樺 98 失常 (超好聽)-- 官恩娜99 新人 (超好聽)--My Girls100 他約我去迪斯尼(合唱版) -- 陳曉琪& 陳慧琳 101 自欺欺人. -- 方力申傅穎102 親朋勿友 -- Cookies 103 千帆(清晰完整版) -- 官恩娜104 距離 (超好聽)-- 吳雨霏105 時候尚早(cd version) -- 藍奕邦106 發(fā)誓--(很美的歌) -- 鐘嘉欣107 處處吻(超好聽)-- 楊千嬅108 兩生關(guān)-- 謝安琪109 酷愛 (超好聽)-- 張敬軒110 真命天子-- 楊千嬅 111 你的眼神-- 衛(wèi)蘭112 原來過得很快樂.. -- 113 男左女右(超好聽) --關(guān)淑怡114 櫻花樹下(超好聽)-- 張敬軒115 目前. -- 洪卓立116 浪漫世紀~~演而優(yōu)則唱 -- 胡杏兒117 幸而~~幸而有你 -- 胡杏兒118 心淡-- 容祖兒119 十個分手的理由(超好聽) -- 蕭正楠120 玩得 麥浚龍-- 麥浚龍121 六月 很好聽的歌 -- 藍奕邦122 眼睛不能沒眼淚(超好聽) 古巨基-- 古巨基 123 我不要被你記?。ǔ寐牐?-周柏豪124 all about love -- 楊千嬅 125 友共情 -- 古巨基 126 如果可以待你好 -- 麥浚龍 127 恍如隔世-- 鄧健泓128 愛的故事(上) -- 孫耀威129 如果…陽光--馮曦妤 130 座右銘. -- 吳雨霏131 愛得太遲-- 古巨基 132 愛與誠-- 古巨基 133 朋友的愛--twins 134 下次下次--無知 135 心有不甘-- 衛(wèi)蘭 136 孖公仔 -- 楊千嬅 137 你幸福嗎 -- 楊千嬅 138 麥芽糖-- 楊千嬅 139 我在橋上看風景 -- 楊千嬅 140 待你差只想你怕 -- 141 兩湯一面 (超好聽)-- 余文樂142 還你門匙(超好聽) -- 余文樂143 眼紅館-- 關(guān)智斌144 分手不要太悲哀-關(guān)智斌 -- 關(guān)智斌145 放得低 -- 蔡卓妍146 生還者-- 蔡卓妍 147 叮叮車-- 薛凱琪148 于心有愧-- 陳奕迅 149 會過去的-- 許志安&車婉婉 150 借 -- 鄭融151 愛在記憶中找你--林峰 152 衛(wèi)蘭 就算世界無童話-- 衛(wèi)蘭 153 玩泥沙--關(guān)智斌 154 寧愿你永不知道 -- 衛(wèi)詩155 林峰 你并不孤單 -- 林峰 156 明天以后(粵語) -- 林峰 泳兒157 Hurt me you hurt me just like that---傻女 -- 衛(wèi)詩158 話太普通 -- 季欣霈農(nóng)夫 159 陰天假期 很好聽的粵語 -- 粵語 很深情 160 麥浚龍 如果可以待你好 -- 粵語 很深情 161 接吻魚的傷悲-- 162 不要離我太遠 -- 鄧麗欣 163 夠鐘. -- 周柏豪164 陳某-- 周柏豪165 *木乃伊粵語版*戀愛別注版 -- SKY 166 MORNING -- 衛(wèi)蘭 167 永和號 -- 張繼聰168 今天終于知道錯 -- 陳偉霆169 其實我介意-- 170 匆匆 -- 方力申171 無顧慮的親密 -- 周國賢172 赤城千葉-- 周國賢173 無罪釋放 -- 關(guān)心妍174 張茵-- 乜野系戀愛 175 花吃了這女孩 -- 傅穎 176 無人完美 (完整) -- 鄭欣宜177 紅茶易冷 很耐聽的一首粵語歌 -- 鐘舒漫178 My Cookie Can 聽衛(wèi)蘭的完美音質(zhì)吧:)(超好聽) -- 衛(wèi)蘭 179 三位一體--180 陳奕迅 K歌之王-- 181 兩男一女-- 182 分手的禮貌.(超好聽) -- 鄧麗欣 183 可愛不可愛(超好聽) (何炅唱過國語版) -- 方力申 184 鄭中基.無賴 -- 鄭中基185 直覺(超好聽)(TVB劇集 甜言蜜語主題曲) -- 鄭欣宜186 陳奕迅 -- 不要說話187 陳奕迅-Shall we talk -- 188 電燈膽-- 鄧麗欣 189 陳奕迅-時光倒流二十年 -- 陳奕迅 190 陳奕迅 - 1874 (原定陪我來 卻去了 錯誤時代) -- 191 Mad U So -- 張繼聰192 受夠 --(超好聽) 鄭融 193 賜我一死 -- 陳詩慧194 咖啡走糖 -- Virgo 195 好好戀愛-- 方力申 196 再見不是朋友 -- 鄧麗欣 197 在你遙遠的附近 -- 方力申 198 鐘無艷(超好聽)-- 謝安琪 199 黑白照-- 鄧麗欣 200 他不準我哭-- 鄧麗欣 201 日久生情-- 鄧麗欣 202 失重 (粵語) -- 賈立怡 203 我歌…故我在 -- 謝安琪 13 眼紅紅 -- Twins 14 無雙譜-- 方力申 15 習慣失戀-- 容祖兒16 木紋(粵語) -- 何韻詩17 當玫瑰遇上真愛 -- 鄭希怡18 罪與罰-- 鄭秀文19 假天真(320K) -- 陳慧琳 20 怎會如此 -- 張智霖25 明天以后-- 林峰&泳兒 26 心碎 -- 易欣29 親密關(guān)系-- 鄭秀文31 我有今日 -- justin 33 默契 -- 鄭秀文35 末世紀的呼聲-- 謝霆鋒36 七友 -- 梁漢文38 對不起不是你 -- 陳慧琳 39 眼紅館(超好聽的粵語歌~) -- BOY~Z 40 愛情萬歲-- 鄭秀文 41 你未講過 -- 彭羚42 十指緊扣. -- 張智霖43 玩得 麥浚龍 -- 麥浚龍 44 柯有倫零粵語 替身 -- 柯有倫45 固執(zhí) 一公升的眼淚中文版 -- 陳柏宇 48 多得他(feat.方大同) -- 鄭秀文 49 好好戀愛-- 方力申\\\/鄧麗欣 51 纏綿游戲(沉淪于靜靜的夜...) -- 彭羚52 不能愛戀只能暗戀 -- 應昌佑53 殘忍 -- 黃伊汶54 愛的故事上集 -- 蔣雅文·李逸朗 55 愛一個人 -- 李克勤&陳慧琳 56 二十世紀少年 -- ping pung57 花火-- 粱詠琪 58 相愛無夢..張智霖 西關(guān)大少主題曲 -- 張智霖 59 十分愛-- 方力申&鄧麗欣 60 鐘無艷-- 謝安琪 61 野種子(一個人生活 粵語版) -- 陳文媛62 斷絕來往 -- 陳柏宇 63 壞孩子的天空-- 陳冠希64 傻女-- 衛(wèi)詩 65 好心好報-- 方力申VS鄧麗欣 66 暗涌-- 王菲 67 慕容雪-- 薜凱琪 68 尋開心 -- 趙學而69 手掌印 -- 江若琳 70 座右銘. -- 吳雨霏 71 問題少女 -- 鄭融 72 怎么會愛上這么一個人 -- 關(guān)心妍 73 其實我不快樂鐘嘉欣 -- 鐘嘉欣 74 我不懂你 -- 鐘嘉欣 75 自欺欺人-- 傅穎 方力申 76 傷逝 -- 葉倩文77 好好戀愛-- 方力申 鄧麗欣 78 再見二丁目-- 楊千嬅 79 月半小夜曲(Live) -- 容祖兒80 愛如潮水+習慣失戀(Live) -- 容祖兒&張信哲 81 當愛變成習慣 -- 張學友 82 好朋友 -- 梁漢文83 紅綠燈 -- 鄭融 84 聽說你愛我-- 鐘嘉欣 85 孫耀威vs張敬軒=義不容情= -- UNI群星大合唱系列 86 普通朋友 -- EO2 87 親朋勿友 -- 鄧麗欣 88 合久必婚-- 李克勤89 花灑-- 楊千嬅 90 結(jié)果 -- 鄭秀文 93 請勿吸煙(女版) -- 霖 95 獻世-- 陳小春96 拍錯拖 -- 衛(wèi)蘭 97 記得忘記-- 林峰 98 怪你過分美麗-張國榮 -- Final Collection 99 我還在等什麼(CD Version) -- 陳豪100 我們的合唱歌. -- 2.R 101 眼睛不說謊 -- 鐘舒漫102 方力申 其實我想 -- 粵語 很深情 103 思前戀后-- 孫耀威eric 104 分分鐘需要你(輕松幸福的一首歌) -- 莫文蔚105 不吐不快-- 張敬軒 106 誰羨慕像我這樣強的人 -- 傅穎 107 唯一的你(超好聽)-- Hotcha 111 墨爾本的翡翠-- 林頤112 觸摸心跳 -- 張敬軒 113 粵聼粵有FEEL誠意推薦=歐陽靖vs鐘欣桐=心多 114 All About U -- 鄧紫棋115 日夜想你 -- 鐘嘉欣 116 戲中有氣 -- 官恩娜 117 愿(粵) -- 林憶蓮118 誰明浪子心-- 王杰&趙學而 119 女人心華星東亞演唱會 -- 鄭秀文 120 暗里著迷-- 華仔 121 只想一生跟你走-- 泳兒 122 愛不起 -- 王杰124 陰天假期 很好聽的粵語 -- 粵語 很深情 125 不一樣的我 -- 張柏芝126 陳柏宇 (超好聽)你瞞我瞞 -- 129 今天終于知道錯∮ -- 陳偉霆130 如果我是陳奕迅-- Mr. 131 換個方式愛你 -- 林峰 132 如果時間來到_(超好聽)林峰 -- 林峰 133 無情有愛 劇集珠光寶氣片尾曲 -- 鐘嘉欣 134 我的最愛-- 鄧麗欣方力申 135 無心戀唱 -- 泳兒 136 愛在記憶中找你(超好聽) -- 林峯不算老 但真的很好聽~~~希望你滿意。
誰有所有有關(guān)楓葉的歌曲歌詞
1.楓葉情--一年容易有秋天又見到楓葉一片片你那紅紅的笑臉又比楓葉還更嬌艷叫我對你又愛又戀我們常在風里留戀留戀愛在你我心里纏綿纏綿一片楓葉一片情片片都有愛和戀朝朝暮暮直到永遠----我愛美麗的秋天我更愛楓葉一片片又在片片的楓葉上寫下我倆地心愿但愿倆情永遠不變你在給我柔情萬千萬千我在給你愛意無限無限一片楓葉一片情愿你長期在心田歲歲年年天上人間2.楓葉 - 胡德夫3.楓葉層層--歌詞:深秋楓紅層層楓紅里有我的夢就像我的感情多過那楓紅層層楓葉隨風飄零落葉打醒了我的夢楓紅楓紅不再有我的夢一層層一層層像我的感情隨風任意吹送希望在編織幅美麗的夢4。
黃色楓葉——橋過水流深處 屋 外有一片楓樹林 戰(zhàn)火硝煙彌漫 過了今夜我要遠行你摘下黃色楓葉 證明 我在秋天離開 我答應你會回來 當紅色 楓葉再開成海秋風掠過戰(zhàn)場 深愛的人兩散 我握著希望沖出重圍我知道 你的眼淚早已流成海 當鮮血慢慢吞沒了期待利劍刺入胸口 視線逐漸模糊 為何還能看見你容顏你揮動間我隨著你的美淪陷那片黃色楓葉飄入硝煙來見我最后一面我仿佛可以看見那片楓樹海 看見你還在樹下守著愛我想飛過萬水千山 能回到你身邊 哪怕只能再說聲再見眼淚在閉上雙眼只前和淺出的血凝結(jié)那片黃色楓葉飄過人間來到了我的身邊5。
楓葉-- 當秋天灑下最后一把楓葉時 正是我要離開的時候 看著收拾好的行李 想起遠方的你 心里竟然有一股 幸福的感覺 就在這個時候 地上的楓葉 剎那間... 飛起來 飛過來 飛進我 深深心懷 越過那 寧靜海 充滿著 回憶的海 那陽光 灑下了愛 催促著 萬物綻開 那彩虹 像個小孩 勇敢的 堅定的 站起來 飛過那 矮竹籬擦過那 斑駁墻壁 發(fā)黃的 照片里 痛快著 那么悉 不經(jīng)意 和你相遇 在天空 飄著小雨 落下來 清澈的溪 甜美的 每一點 每一滴 楓葉啊 載滿著我的感動 楓葉啊 傾聽著我心衷 深秋里 伴隨著亮麗的夢 沖向我 化成了滿山和滿谷的對你思念 寫滿了滿地和滿天的愛的詩篇 詠嘆著生命的美麗和世界的無限 飛舞在以后和從前 它連成一片 隨著溪 流了去 隨著河 又流了來 離去時 心感激 回來時 滿心期待 因為愛 所以存在 露濕的 綠色青苔 晨曦中迎風而來 飛進了 我心中 的大海6。
片片楓葉情-- 片片紅葉轉(zhuǎn)它低嘆再會了這段緣片片紅葉轉(zhuǎn)回頭望告別了苦戀愛似秋楓葉無力再燦爛再燃愛似秋楓葉凝聚了美麗卻苦短片片紅葉轉(zhuǎn)它低嘆再會了這段緣片片紅葉轉(zhuǎn)回頭望告別了苦戀愛似秋楓葉無力再燦爛再燃愛似秋楓葉凝聚了美麗卻苦短片片葉兒隨夢卻傾刻飄遠相看對泣竟默然片片葉兒攜著我此生所愛一飄再飄 夢更遠遠遠夕陽陪著你此刻歸去心中愛火怎復燃遠遠夕陽攜著我此生所愛秋風帶走 夢片片7。
楓葉紅面館--這暑假揉著面團 掃著廁所在這面館打工漢堡王國的街吵到無藥可救才發(fā)了呆就被橋頭的老爹說好面要用心揉揉就揉座右銘比做面的技巧教得好要多不知老爹到削神氣慢慢聲名遠播起名不小 越來越火吃面的人要排兩個鐘頭老爹說面團就要緊握小城拉面才能讓人感動老爹他 愛嘮嘮叨叨 我搖搖頭何不干脆去當教授為何在這開面館呢那一年 十五的老爹和她走過遍地楓紅一生在見楓葉的紅變成滿天楓紅沒再見過老爹他說并沒有能一輩子牽手手中的老爹 握著那片楓葉半個世紀經(jīng)過女孩愛做的刀削面老爹再沒吃過人們聽后 開始交流女孩早已變成老婆婆老爹說面團就要緊握小城拉面才能讓人感動老爹他 愛嘮嘮叨叨 我搖搖頭何不干脆去當教授為何在這開面館呢老爹說面團就要緊握小城拉面才能讓人感動老爹他 愛嘮嘮叨叨 我搖搖頭何不干脆去當教授老爹手有愛就要緊握現(xiàn)在他把愛做成一碗感動老爹讓多少離昏滿意地過和一個開始認真的我哦 老爹卻好像在等什么某一個漫天彩霞的午后有個老婆婆 走進了面館里頭一副拈著一片楓葉 顏色火紅老爹他正在睡午覺呢我飛奔著去叫醒他了
文體名稱是什么
文體,是指獨立成篇的文本體栽(或樣式、體制),是文本構(gòu)成的規(guī)格和模式,一種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是某種歷史內(nèi)容長期積淀的產(chǎn)物。
它反映了文本從內(nèi)容到形式的整體特點,屬于形式范疇。
文體的構(gòu)成包括表層的文本因素,如表達手法、題材性質(zhì)、結(jié)構(gòu)類型、語言體式、形態(tài)格式,以及深層的社會因素,如時代精神、民族傳統(tǒng)、階級印記、作家風格、交際境域、讀者經(jīng)驗等。
文體的特征及其劃分,往往取決于其層面結(jié)構(gòu)中某些因素的強化、突出或變異。
以下就是文體名稱: 分類 記敘文 記敘文: (1)、定義: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或狀物、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
(2)、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局。
詩歌 我國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文學體裁,源于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
古詩多四言,如《詩經(jīng)》,東漢魏晉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體和近體之分,五四有了新詩。
我國古代將合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合樂的詩歌稱為詩,雖然不同但是區(qū)分極難,往往有兩者特點均有的作品出現(xiàn),所以我們往往將詩歌合稱。
當然無論合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詩歌按時代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新詩;按表達方式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內(nèi)容分為田園詩、山水詩、科學詩和詠物詩四類。
1、古體詩 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一種詩歌題材,也稱古詩但絕不是古風,古風只有“歌”、“行”、“吟”三種載體,這點上常常被許多學習古體詩的人誤解。
古體詩是指唐以前(主要是漢魏)的詩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作品。
是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的合稱。
它由民歌發(fā)展而來,不求對仗、平仄,用韻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樂府的形式創(chuàng)新題,稱新樂府,也屬于古體詩的范疇。
2、楚辭 詩歌的一種體式,因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
從時間上說,楚辭形成的時間大致和古體詩相同,但是和古體詩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所以獨立成體。
從詩歌體裁來說,它是戰(zhàn)國后期以屈原為代表的詩人,在楚國民歌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一種新詩體。
這種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黃伯思所說,“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東觀余論》)。
在漢代,楚辭也被稱為辭或辭賦。
所以筆者認為,楚辭其形成于古體詩時代,但文體鑒于詩詞歌賦之間,是一種獨立的文體。
特點:熔匯大量神話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氣息;除抒情外,大用鋪陳的方法;句式比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3、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句數(shù)、字數(shù)、平仄、用韻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
分律詩和絕句兩類。
4、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韻、平仄、句式、對仗上都有一定規(guī)格和要求。
全詩八句,分為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
5、絕句 近體詩的一種體式,分五絕和七絕,四句一首,一般認為是截律詩之半而成。
6、新詩 又稱現(xiàn)代詩,指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產(chǎn)生的新體詩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舊體詩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較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語的白話,便于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
新詩要求做到精練、押韻,大體整齊。
7、歌行體 樂府民歌的一種體式。
歌是總名,鋪張本事而歌稱行,與吟曲引嘆篇調(diào)等均稱樂府歌行體,其間無嚴格區(qū)別。
特點① 有固定的詞調(diào),而大多篇無定句,句無定字,以雜言為主,語多口語化,通俗生動;②音韻節(jié)奏上押韻比較自由,不講平仄、對仗;③表現(xiàn)手法:除比興外,多用排比鋪陳,敘事曲折淋漓,長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刻劃人物,塑造形象。
賦 本為一種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為《詩經(jīng)》六義之一,漢代形成一種特定的體制。
成為一種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講究鋪陳,重視詞藻、對偶、押韻的文體。
以鋪敘事物為主的是大賦,以抒情為主的叫小賦,接近于散文的稱文賦。
它有別于今天的散文標題的賦,已不是鋪陳的字眼,而是贊頌意。
古人辭賦合稱,是因二者都體形靈活,篇幅長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為主,且允許有錯落參差;從風格上看,都講究文采,多用鋪張手法。
二者的區(qū)別是:辭在句中或結(jié)尾多用兮以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而賦則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韻文中夾雜完全不押韻的散文語句。
駢體文 是以雙句(即儷偶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與散文相對的一種韻文。
最大特點是,全文用對偶句組成,構(gòu)成字數(shù)相等的上下聯(lián),句法結(jié)構(gòu)對稱,詞性、詞義相互合對。
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起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
唐初仍沿習此,到韓、柳繼起后,這種文體才衰落。
和韓、柳倡導的古文相比,古文講氣勢,駢文講氣韻;古文講通暢,駢文講含蓄;古文講古樸,駢文講典麗。
詞 古代適合合樂歌唱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詩體,(即倚聲填詞)。
又叫曲子詞長短句樂府等。
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的曲調(diào)名(曲牌),它規(guī)定了可供演唱的詞的音樂,也規(guī)定了作為歌詞的詞的字數(shù)、句數(shù)、韻數(shù)、韻位等。
大部分都分為片(段),片也叫遍或闋,是音樂唱完一遍的意思。
詞概括樂調(diào)長短,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慢詞)。
詞遠在梁代時已有雛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說 文學作品的一大樣式。
通過描寫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會生活。
中國小說淵源于古代神話傳說,經(jīng)歷了六朝志怪、唐代傳奇、宋元話本、明清章回小說和五四現(xiàn)代小說的發(fā)展過程。
按篇長短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按內(nèi)容不同分為社會小說、神話小說、歷史小說、科學小說和偵探小說。
1、志怪小說 指我國漢魏六朝的談鬼神怪異的一種舊小說。
起源于古代神話和傳說。
如《搜神記》。
2、軼事小說 用于記敘魏晉以來崇尚清談的知識分子的狂放傳聞和軼事是一種小說。
3、傳奇小說 是一種情節(jié)多奇、神異的古典小說。
一般指唐、宋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是元、明、清三代小說、戲劇作家吸取題材的寶庫。
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話本小說 指宋元說話藝人所用的底本。
用通俗的語言把小說、講史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自己備忘或為傳授別人。
后成為小說的一種樣式,即話本小說。
它標志著我國古典小說的成熟。
(擬話本小說) 5、章回小說 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樣式。
是在講史、話本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章敘事的小說。
特點是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矛盾沖突的段落,劃分為若干回,并多用對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內(nèi)容。
每回開頭常有詩詞。
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內(nèi)容,以便銜接本回內(nèi)容;每回結(jié)尾,多在情節(jié)高潮時戛然而止留下懸念。
6、譴責小說 以揭露社會弊病,并對封建官場和社會的種種病態(tài)進行鞭笞與譴責的一類小說的總稱。
產(chǎn)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義小說 舊體長篇小說的一種,。
概括史書、傳說,用近代口語鋪敘成文。
是由講史話本發(fā)展而來的。
散文 古代,凡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包括經(jīng)傳史書在內(nèi),概稱散文。
現(xiàn)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文學體裁。
散文的特點是取材廣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寫法靈活;語言不受韻律限制,表達含蓄,意味深長。
按內(nèi)容的差異和表達方式的不同,可分為: 記敘散文--以記人、事敘、狀物、寫景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過對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記敘描寫,達到托物詠志、寓情于物的目的。
常用象征手法表達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導人們?nèi)プ匪己吐?lián)想。
議論散文--說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fā)來進行。
不需要邏輯推理,和嚴密的論證。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寫的散體文,別于駢文而言。
唐韓愈反對魏晉以來駢儷的文風,提倡先秦漢代所普遍使用的散體文,并稱散體文為古文,后用為散文的專稱。
2、記 ①碑記:古代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②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
《桃花源記》 ③雜記:是古代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 文體裁。
④記……事:是古代記載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
⑤筆記:古代以記事為主的篇幅短小,內(nèi)容豐富的文體。
《夢溪筆談》。
3、古議論文體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議論文體。
《原君》(黃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議論文體。
③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
《馬說》《師說》《愛蓮說》 ④論:古代析理推論的議論文體。
《六國論》 4、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屬議論文體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條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
又稱奏章、奏議。
《論積貯疏》(賈誼) ②表: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的文體。
《陳情表》(李密) ③策:科舉考試問之于策而令應舉者作答被稱之為策問的文體。
④諷諫:古代用比喻暗示一類的方式委婉規(guī)勸別人接受下級意見的文體。
《鄒忌諷齊王納諫》 5、序、跋 6、贈序 古代文體之一,是為贈別而寫的。
《送東陽馬生序》 7、史傳 ①本紀:傳記的一種,專門記述帝王事跡。
②世家:主要敘述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跡。
③列傳:用于記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跡,也有用來記載少數(shù)民族和其他國家歷史的。
8、報告文學 散文中的一種新興樣式,是特寫、文藝通訊等的總稱。
運用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迅速及時的報道社會生活中人們關(guān)心的事物,具有新聞性、形象性和政論性的特點。
被稱為文藝戰(zhàn)線上的輕騎兵。
中國報告文學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誰是最可愛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戲劇 綜合性舞臺藝術(shù),是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shù)、雕塑、建筑等藝術(shù)手段塑造舞臺藝術(shù)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的。
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的總稱。
也常專指話劇。
在西方指話劇。
戲劇的基本要素是矛盾沖突。
戲劇的語言包括對白、獨白;舞臺說明。
戲劇的結(jié)構(gòu):獨幕、多幕。
分類:按作品類型分有悲劇、喜劇、正??;按題材分有歷史劇、現(xiàn)代劇、童話??;按結(jié)構(gòu)分有獨幕劇、多幕劇。
1、元雜劇 包括散曲和雜劇。
1)散曲 元代興起的一種新形式的韻文,是在金俗謠俚曲的基礎上發(fā)展成長起來的。
分小令、套數(shù)二種。
小令是一支單調(diào)的曲,簡短精練,在格律上不像詞那樣嚴格,常用以抒情寫景,如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套數(shù)是由兩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聯(lián)綴起來的組曲,又叫散套套曲。
全套必須屬于同一宮調(diào)。
套數(shù)可用于敘述較完整的情節(jié)、事跡或夾議論,如元睢景臣〔般涉調(diào)·哨遍〕《高祖還鄉(xiāng)》。
2)雜劇 是包括音樂、歌舞的綜合藝術(shù)。
分曲詞、賓白、科迅三部分。
曲詞由散曲中的套曲組成,供演員歌唱之用。
每折由一人獨唱,其他演員只有對白。
科迅是動作、表情。
結(jié)構(gòu):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說明或介紹人物,聯(lián)系情節(jié)的。
折是音樂組織的單元,也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自然段落。
元雜劇的角色:末旦等。
應用文 應用文體可分為四大類:記寫事實類、闡述觀點類、解說知識類、經(jīng)辦事務類。
這四類缺一不可。
有人認為,只有經(jīng)辦事務那一類才算應用文體,前三類都不算。
這種看法不符合兩分法。
如果前三類既不屬于文學文體,又不屬于應用文體,那它們屬于哪一類呢
如果把它們與文學文體和應用文體并列,顯然是不科學的。
它們的實用性是如此明顯,理應屬于應用文體的范疇。
像報告文學、雜文、科普小品等文學味相應較濃的文體的歸屬,爭議尤甚。
我們認為,它們首先應該屬于應用文體。
因為它們或是對人們極端關(guān)注的重要人、事的生動記寫,或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熱點問題的獨到闡發(fā),或是對科普知識的形象解說,都有較為明顯的實用目的與實用功效。
并且它們分別所在的那一大類(記寫事實類、闡述觀點類、解說知識類)屬于應用文體,它們恐怕也不好單獨劃分出來歸屬于文學文體。
至于它們對某些文學手法的運用,只不過是為了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從而更好地為實用目的服務而已。
(《應用寫作》雜志1992年第5期《淺談應用文體的范圍與分類》) 編輯本段古代文體 賦 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zhì)。
其特點是“鋪采文,體物寫志”,側(cè)重于寫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現(xiàn)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文方向發(fā)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zhuǎn)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
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駢文 這種文體,起源于漢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
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稱“四六文”。
駢文由于遷就句式,堆砌詞藻,往往影響內(nèi)容表達,韓、柳提倡古文運動之后,駢文漸衰。
著名的有南朝梁吳均寫的《與朱元思書》。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
這種文體是對某種理論、主張、政治制度或社會習俗,從根本上考察、探討,理論性較強。
如韓愈的《原毀》、黃宗羲的《原君》。
辯 “辯”即辯是非,別真?zhèn)?,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
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說 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
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后來統(tǒng)稱說理辨析之文為論說文。
《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我們學過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
論 論是一種論文文體,按《韻術(shù)》:“論者,議也”。
《昭明文選》所載:“論有兩體,一曰史論,乃忠臣于傳末作議論,以斷其人之善惡。
如《史記》后的太史公曰……。
二政論,則學士大夫議論古今時世人物或評經(jīng)史之言,正其謬誤”。
如《六國論》、《過秦論》等。
奏議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tǒng)稱。
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
《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
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zhí)議。
” (1)疏。
是分條陳述的意思。
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
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
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
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zhàn)守策》。
序、踐 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說明書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
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
“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
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nèi)容分別屬于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nèi)容的,屬于說明文。
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qū)栴}進行闡發(fā)的屬于議論文。
我們學過的“序言”有:《〈吶喊〉自序》、《〈農(nóng)村調(diào)查〉序言》、《〈指南錄〉后序》、《伶官傳序》等。
贈序 文體名。
古代送別各以詩文相贈,集而為之序的,稱為贈序。
如韓愈《送石處士序》:“于是東都諸人士……遂名為歌詩六韻,遣愈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別贈言的文章,不附于詩帙也都叫贈序,內(nèi)容多推重、贊許或勉勵之辭。
我們學過明代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
刻在牌上,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
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刻在石碑上,敘述死者生平,加以頌揚追思的,叫“墓志銘”。
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時所誦讀的文章。
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
內(nèi)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經(jīng)歷,頌揚他的主要品德和業(yè)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書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多用于敘述和陳情。
注疏 注和疏的并稱。
注,對經(jīng)書字句的注解,又稱傳、箋、解、章句等;疏,對注的注解,又稱義疏、正義、疏義等。
注、疏內(nèi)容關(guān)乎經(jīng)籍中文字正假、語詞意義、音讀正訛、語法修辭,以及名物、典制、史實等。
我討厭英語
你提到了兩個很有趣的問題。
你說,“中國字是由畫演變來的,我真理解不了單詞這玩意是怎么被老外發(fā)明出來的”。
其實,這確實是語言學的一個難題。
語言無非是表達意識的工具,是人為的規(guī)定才使得某個“單詞”(以及它的發(fā)音)代表一定的意思。
但是,中文也存在著很大程度的人為因素。
就拿“水”來說吧,這字的確是由畫演變而來,但它的發(fā)音為什么是 shui 而不是 huo`呢
你說,“我喜歡唐詩宋詞。
我不能理解為什么有人會喜歡英語”。
我也喜歡中國古典詩詞,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寫得好的英文詩也很美。
若不相信,你可以去試試朗讀(要出聲朗讀,而不是無聲閱讀) Walt Whitman 的《O Captain! My Captain!》,或拜倫的《She Walks in Beauty》,或 Elizabeth Browning 的《How Do I Love Thee》,或 William Wordsworth 的 “Splendor in the Grass”,或莎士比亞的“To Be or Not to Be”,等等 。
我是一個相當懶惰的人,做事情全憑興趣,若是有人告訴我英語的最大用處只在于讀資料、找高薪工作,那我學起來一定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但我愛看書,而許多好書(暫時)都沒有中譯本,所以看英文書成了一種“必要的”嗜好。
并非拍磚,只想與你分享“為什么有人會喜歡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