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東西好吃而且珍貴的詩句
1、蘇東坡既是的文人學(xué)者,也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傳與他接關(guān)系的名饌,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
《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
后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一句一美食。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
我與何憎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
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里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莼羹”。
蘇東坡吃到了一位老婦人做的環(huán)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寥寥28字,勾畫出環(huán)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huán)釧的形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愛好品茗,詩作中也常見對茗茶的贊美,“白云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園景色。
“從來佳茗似佳人”更是與另一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們輯成了茶館茶莊的名聯(lián)。
蘇東坡的詩詞書稿,其中有很多與美食有關(guān)的佳文,《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賦》。
2、陸游是南宋著名的詩人,他還是一位精通烹飪的專家,在他的詩詞中,詠嘆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的句子,這“玉膾”指的就是隋煬帝譽為“東南佳味”的“金齏玉膾”。
“膾”是切成薄的魚片;“齏”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醬菜,也引申為“細碎”。
“金齏玉膾”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鱸魚為主料,拌以切細了的色澤金黃的花葉菜。
“絲莼”則是用莼花絲做成的莼羹,也是吳地名菜。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即是說自己用蔥油做成的面條是天上蘇陀(即酥)一樣。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
”并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肴。
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shù)魚鱉。
”“彘”即“豬”,“彘骨”是豬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醬烹制或蘸美至極。
此外在詩中稱道了四川的韭黃、粽子、甲魚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
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
”他總結(jié)了選取用蔬菜不要調(diào)味,吃起來也很新鮮。
“初游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
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把大如莧實(雞頭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點都寫得非常生動。
《食粥》:“世人個個學(xué)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鱸肥菰脆調(diào)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
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xiāng)味憶回鄉(xiāng)。
”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祖國山河無限好,家鄉(xiāng)父老不患貧。
淡云出岫刪發(fā)何日,也味爭如鄉(xiāng)味醇。
”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3、唐代詩人杜甫雖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許多關(guān)于美食的詩。
《麗人行》中有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饜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luò)繹送八珍的詩句,即為八珍 。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描寫唐代廚師加工魚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們爭食的熱烈場面。
春日春盤細生菜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梁(《贈衛(wèi)八處士》)甲第紛紛厭梁肉 廣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揮雙刀 膾飛金盤白雪高 徐州禿尾不足憶 漢陰槎頭遠遁逃 魴魚肥美知第一 既飽歡娛亦蕭瑟(《觀打魚歌》)4、鄭板橋不僅是有名的畫家,而且 對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鄭板橋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纖手炙魚頭,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fēng)三月初。
惟有莼鱸堪漫吃,下官亦為啖魚回家家戶戶剝春筍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其它人也有許多,如:張志和的《漁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宋代詩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憐刀切肉,清香不斷鼎烹龍?zhí)扑卧娙硕拍猎小霸狡贮S柑嫩,吳溪紫蟹肥”等等。
1、東坡肉:蘇軾貶官黃州時,寫下《豬肉詩》一首: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饃:蘇軾寫詩:“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古代稱羊肉泡饃為羊羹。
3、腌篤鮮:金農(nóng)有詩:“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棱棱;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
”腌篤鮮是江浙一帶著名的本幫菜.4、種菜烹調(diào):宋人有詞:“自種畦中白菜,腌成甕里黃齏(讀jī音,指酸菜)。
肥蔥細點,香油慢煼(同炒),湯餅如絲。
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zhuǎn)休癡。
”這是描寫在自家菜園自得其樂的畫面,其樂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陸游在《劍南詩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語,擔(dān)頭粔籹簇青紅。
” 粔籹讀jù nǚ音,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撒子,由中原傳到東莞后,為莞人喜愛并成為東莞傳統(tǒng)賀年食品之一。
其中陸游所說“簇青紅”,說明人們還把部分糖環(huán)還加上花米紅染成好看的紅色以示喜慶。
6、刀削面:民間有順口溜形容“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fēng)下樹梢。
”7、酸梅湯:清代的郝懿行寫得《都門竹枝詞》寫到“底須曲水引流觴,暑到燕山自然涼;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們在兒時常聽到手敲冰盞的清脆聲音,“泠泠有聲,清遠而瀏亮”,那是賣冰梅湯的在走街串巷。
在炎熱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齒,如甘露灑心一般”。
8、驢打滾:北京傳統(tǒng)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紅糖豆沙餡制成,《燕都小食品雜詠》:“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里埋。
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
”9、煮干絲和水晶肴肉:說起揚州,除了傳說中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的風(fēng)光,還有揚州大廚們引以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絲,將豆干劈成片再切成絲的過程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
俗語說揚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揚州人早晨去茶樓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絲。
《望江南》詞中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
加料千畢堆細縷,熟銅煙袋臥長苗,燒酒水晶肴。
”這首詞說得正是揚州人日常生活的寫照。
形容吃螃蟹的詩句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李白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
——蘇軾蟹 唐彥謙 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扳罾拖網(wǎng)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
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見驚非常。
買之最厭黃髯老,償價十錢尚嫌少。
漫夸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
充盤煮熟堆琳瑯,橙膏醬渫調(diào)堪嘗。
一斗擘開紅玉滿,雙螯啰出瓊酥香。
岸頭沽得泥封酒,細嚼頻斟弗停手。
西風(fēng)張翰苦思鱸,如斯豐味能知否
物之可愛尤可憎,嘗聞取刺于青蠅。
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dāng)?shù)澜麢M行。
詠蟹 皮日休 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
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詠蟹 李貞白 蟬眼龜形腳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趨。
如今饤在盤筵上,得似江湖亂走無。
賈寶玉 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
饕餮王孫應(yīng)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
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 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
對斯佳品酬佳節(jié),桂拂清風(fēng)菊帶霜。
薛寶釵 桂靄桐陰坐舉殤,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糟蟹 陸游 舊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從獨味長。
醉死糟丘終不悔,看來端的是無腸。
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
—— 陸游
竹子有什么風(fēng)水寓意
可即便這么愛吃肉,他“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寧是把竹價的這么高。
畢竟,蘇老先生是文人,他可不是純粹的吃貨,怎么會不欣賞歲寒三友中的竹呢
實在是因為,竹子和國人的生活,聯(lián)系太緊密了,與文人的聯(lián)系,就更多了。
中國最古的書,就是寫在竹子上的,稱為“竹簡”。
學(xué)富五車,那五車上拉的,就都是這樣的書。
爆竹、竹馬、竹夫人等等各種竹制品,更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并流傳下了很多與此有關(guān)的詩詞歌賦等文字。
“青梅竹馬”可謂是最經(jīng)典的了吧。
古人在宅院的周圍,喜歡種植竹子;今人也很喜歡在家中擺放各種竹子。
那么,竹子有什么風(fēng)水寓意嗎
一、竹子的諧音,寓意吉祥 “竹”與“?!敝C音,有美好祝福的寓意。
相傳,爆竹最初是以竹子為原料造成的,點燃時,發(fā)出“呯呯”的爆破聲,人們視作可以驅(qū)魔逐鬼,護佑人們平安和幸福。
且“爆”與“報”諧音,“竹”與“?!敝C音。
所以爆竹也就成為節(jié)日時必備的喜慶物品。
各種吉祥圖案中,常有兒童燃放爆竹的畫面,表示“祝福平安”;竹子與其他寓意吉祥的物品組合,也常常用來表達人們追求吉祥幸福的愿望。
諸如竹子與南瓜,長春花畫在一起表示“天長地久”,“天地長春”;竹子與靈芝畫在一起,則表示天然如意等等。
二、竹子的品性,讓周邊環(huán)境高雅竹子四季常青、青翠挺拔,有生機旺盛、生命力頑強的象征意義;竹子中空,表示謙虛;蓬勃向上的身姿,則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竹子有節(jié),寓意節(jié)節(jié)高升;“未出土?xí)r已有節(jié),待到凌云更虛心” 的評價,竹子受之無愧。
即便是在嚴(yán)寒的冬天,竹子也與松樹、梅花一起,傲然挺立,展示著勃勃生機,“歲寒三友”之稱謂,足見人們的喜歡、景仰之情。
三、吉祥的竹子的名字,為家居風(fēng)水更添吉祥如意竹子的種類很多,數(shù)不勝數(shù),什么金鑲玉竹、黃金竹、剛竹、翠竹、紫竹、早園竹、毛竹、淡竹、菲白竹、羅漢竹、黃紋竹、茶桿竹,小琴絲竹、菲黃竹、龜甲竹、佛肚竹、雞毛竹、黃古竹、鵝毛竹、茶桿竹、黃槽竹、黃條早竹、花桿早園竹、橄欖竹、黃甜竹、高節(jié)竹、湘妃竹、綠槽毛竹、花毛竹、四季竹、金毛竹、楠竹、鳳尾竹、小琴絲竹、佛肚竹、寒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牛耳竹、方竹、龍拐竹、青皮竹、巨龍竹、水銀竹、人面竹、斑竹、墨竹等等。
現(xiàn)代家居中的竹子的種植,更多的是名字吉祥如意的竹子。
諸如平安竹,富貴竹、開運竹、黃金竹、觀音竹、佛肚竹、等等,這些名字,叫起來順口,聽起來舒服,看著好看,有誰會不喜歡呢
更別說它們還有營造吉祥氣場的作用了。
形容時間過快的詩句
1、人在光陰似箭流—唐·羅鄴《嘆別》:北來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
直待盡無路,始因拋得別離愁。
2、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唐·白居易《和春深》原文:何處春深好,春深遷客家。
一杯寒食酒,萬里故園花。
炎瘴蒸如火,光陰走似車。
為憂鵩鳥至,只恐日光斜。
3、光陰流轉(zhuǎn)忽已晚,顏色凋殘不如昨。
——唐·白居易《秋晚》原文:籬菊花稀砌桐落,樹陰離離日色薄。
單幕疏簾貧寂寞,涼風(fēng)冷露秋蕭索。
光陰流轉(zhuǎn)忽已晚,顏色凋殘不如昨。
萊妻臥病月明時,不搗寒衣空搗藥。
4、流水光陰急,浮云富貴遲。
——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原文: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
老應(yīng)無處避,病不與人期。
幸遇芳菲日,猶富強健時。
萬金何假藉,一盞莫推辭。
流水光陰急,浮云富貴遲。
人間苦無酒,盡合鬢成絲。
5、老嗟去日光陰促,病覺今年晝夜長。
——唐·元稹《送盧戡》原文: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倍相傷。
老嗟去日光陰促,病覺今年晝夜長。
顧我親情皆遠道,念君兄弟欲他鄉(xiāng)。
紅旗滿眼襄州路,此別淚流千萬行。
6、浮生已問空王了,箭急光陰一任催。
——唐·齊己《靜院》原文:花院相重點破苔,誰心肯此話心灰。
好風(fēng)時傍疏篁起,幽鳥晚從何處來。
筆硯興狂師沈謝,香燈魂斷憶宗雷。
浮生已問空王了,箭急光陰一任催。
7、百歲光陰如夢斷。
——宋·吳潛《賀新郎》原文:撲盡征衫氣。
小夷猶、尊罍杖履,踏開花事。
邂逅山翁行樂處,何似烏衣舊里。
嘆芳草、舞臺歌地。
百歲光陰如夢斷,算古今、興廢都如此。
何用灑,兒曹淚。
江南自有漁樵隊。
想家山、猿愁鶴怨,問人歸未。
寄語寒梅休放盡,留取三花兩蕊。
待老子、領(lǐng)些春意。
皎皎風(fēng)流心自許,盡何妨、瘦影橫斜水。
煩翠羽,伴醒醉。
8、光陰,駒過隙,髭髯如戟,容易成絲。
——宋·洪適《滿庭芳》原文:春入花畦,雪迷筠塢,柳梢未肯低眉。
泥深路滑,車馬往來稀。
平地瓊琚盈尺,冰凍解、檐水如池。
皇華喜,增添泉貨,不鑄尚方彝。
光陰,駒過隙,髭髯如戟,容易成絲。
把詩盟長講,酒病休治。
兩兩垂螺舞徹,藏羌管、人已潛知。
檣烏轉(zhuǎn),錢流地上,褒詔便刊碑。
9、百歲光陰彈指過,消得幾番寒暑。
——宋·劉過《念奴嬌》原文:并肩樓上,小闌干、猶記年時憑處。
百歲光陰彈指過,消得幾番寒暑。
鵲去橋空,燕飛釵在,不見穿針女。
老懷凄斷,夜涼知共誰訴。
不管天上人間,秋期月影,兩處相思苦。
閑揭紗窗人未寢,淚眼不曾晴雨。
花落蓮?fù)。~喧梧井,孤雁應(yīng)為侶。
浩歌而已,一杯長記時序。
10、千古光陰一霎時。
——宋·辛棄疾《卜算子飲酒敗德》原文:盜跖儻名丘,孔子還名跖。
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惡無真實。
簡冊寫虛名,螻蟻侵枯骨。
千古光陰一霎時,且進杯中物。
11、百歲光陰難挽,一笑歡娛易失,莫惜酒盈卮。
——宋·趙師俠《水調(diào)歌頭》原文:韶華能幾許,節(jié)物嘆推移。
群花兢芳爭艷,無奈隙駒馳。
紅紫隨風(fēng)何處,唯有摶枝新綠,暗逐雨摧肥。
喬木鶯初囀,深院燕交飛。
漸清和,微扇暑,日遲遲。
新荷泛水搖漾,萍藻弄晴漪。
百歲光陰難挽,一笑歡娛易失,莫惜酒盈卮。
無計留連住,還是送春歸。
12、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
——宋·戴復(fù)古《賀新郎》原文:憶把金罍酒。
嘆別來、光陰荏苒,江湖宿留。
世事不堪頻著眼,贏得兩眉長皺。
但東望、故人翹首。
木落山空天遠大,送飛鴻、北去傷懷久。
天下事,公知否。
錢塘風(fēng)月西湖柳。
渡江來、百年機會,從前未有。
喚起東山丘壑夢,莫惜風(fēng)霜老手。
要整頓、封疆如舊。
早晚樞庭開幕府,是英雄、盡為公奔走。
看金印,大如斗。
13、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
——宋·蘇軾《行香子》原文:昨夜霜風(fēng)。
先入梧桐。
渾無處、回避衰容。
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
都將萬事,付與千鍾。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14、百歲光陰彈指過。
——宋·蒲壽宬《賀新郎》原文:鐵笛穿花去。
問長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
破帽青衫塵滿面。
不識何人共語。
且面壁、聽風(fēng)雨。
惟我虛中元識破,笑人間、日月無停杼。
名與利,莫輕許。
人生窮達皆天鑄。
試燈前、為問靈龜,勸君休怒。
心肯命通元有數(shù),何幸知音記取。
季主也、應(yīng)留得住。
百歲光陰彈指過,算伯夷、盜跖俱塵土。
心一寸,人千古。
15、悵過眼光陰似瞬,回首歡娛異昔,流年迅景。
——宋·方千里《西平樂》原文:倦踏征塵,厭驅(qū)匹馬,凝望故國猶賒。
孤館今宵,亂山何許,平林漠漠煙遮。
悵過眼光陰似瞬,回首歡娛異昔,流年迅景,霜風(fēng)敗葦驚沙。
無奈輕離易別,千里意,制淚獨長嗟。
綺窗人遠,青門信杳,敘影何時,重見云斜。
空怨憶、吹簫韻曲,旋錦回文,想像宮商蠹損,機杼生塵,誰為新裝暈素華。
那信自憐,悠揚夢蝶,浮沒書鱗,縱有心情,盡為相思,爭如傍早歸家。
16、過隙光陰還自催。
——宋·張綱《浣溪沙》原文:過隙光陰還自催。
生朝又送一年來。
宴堂深處強追陪。
眼眩豈堪花里笑,眉攢聊向酒邊開。
與君同醉莫辭杯。
17、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元·馬致遠《雙調(diào)》原文: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18、百歲光陰如迅速。
——元·牧常晁《梧桐樹》原文:參玄人,聽付囑。
百歲光陰如迅速。
轉(zhuǎn)眼花開落。
大事因緣如未熟。
急須猛省開心目。
莫被邪師惑。
有哪些描寫食物的古詩詞文
古代又有哪些著名吃貨
生活是平靜的,但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沒有醇酒的濃郁,沒有咖啡的刺激,沒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讓人品出一種淡淡的清香,回味無窮. 我們常常抱怨幸福離自己太遠,那是因為你總仰望天上找幸福,因為你從不去注意身邊的幸福,讓我感到生活的充實;路過幸福,讓我感到人生的快樂.朋友, 走在路上,請放慢你的腳步,瞪大你的眼睛,敞開你的胸懷…… 簡評:本文作者對生活觀察很細致,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畫面:小孩、老大爺、少婦、農(nóng)民、學(xué)生、美容院里的姑娘、幼兒園里的小娃娃……一個個生活中的特寫鏡頭躍入我們的眼簾,讓人感到,幸福就在身邊,幸福就在心中.構(gòu)思好,觀點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