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吉林的詩句有哪些
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吉林市,吉林市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著名的松花江在城中川流不息的的美麗城市.這里山美 水美 人更美. 吉林市的山美:有坐落在市區(qū)里的兩座名山(北山)(龍?zhí)渡剑?還有坐落在城郊的(磨盤山)(朱雀山)等.先說“(北山)那里是宗教的圣地,山上有許多的寺廟,每年的廟會和紀典時都會很多的游客來此游覽.”在說“(龍?zhí)渡剑┥缴嫌泄爬系慕ㄖ艿臉淠究諝庑迈r,所以成為了人們晨練的好地方.”在說“(磨盤山)山上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寺廟《靈巖寺》,那里香火鼎盛.”在說“(朱雀山)是一座森林公園,山上有騎馬 射箭 滑雪等娛樂項目,每天吸引來很多的游人.” 吉林市的水美:全國聞名的松花湖位于吉林市的市郊,那里有豐富的水資源,還有美味的松花湖野生魚,是一個旅游度假的圣地.還有松花江從城市里川流不息. 吉林市的人美:吉林市有很多很多可愛的人們,吉林市的特警是全國警界學習的榜樣,特警他們?yōu)榧质械钠桨擦餮?流汗,可以說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吉林市的出租車司機,他們也是全國的榜樣.在吉林市很多的突發(fā)事件上,他們也總是沖在最前面起了很重要作用,例如:現(xiàn)場救援 見義勇為 拾金不昧 等等在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非常明顯. 吉林市我的家鄉(xiāng),我愛吉林市我贊美吉林市.
吉林市朱雀山從山腳到山頂多高
查閱百度百科:吉林市朱雀山“主峰尋夢峰海拔817米”,在百度文庫中查得吉林市海拔高度為183.4米,朱雀山山腳的海拔高度一定會高于吉林市的海拔高度,但估計超不過海拔300米,由此推算,朱雀山山腳到山頂?shù)母叨葢獮?00米左右。
希望對你有幫助。
吉林市四大神山.青龍(龍?zhí)渡剑?玄武().朱雀(朱雀山).白虎()還有一個是北山,不知道是玄武還是白虎
朱雀山俗稱“老母豬砬子”。
這是因為山上有一巨石,形似一頭老母豬。
(見上圖)如果站在松花江北岸遠遠望去,在山的輪廓線上酷似一頭豬正往山上狂奔。
朱雀山是一座石頭山,山上有山,石上有石,山勢巍峨陡峭,怪石嶙峋。
由于千百年風雨剝蝕,山體層巒疊嶂,輪廓分明。
山石奇形怪狀,有的像靈芝,有的如石林,有的恰似一對相互依偎的戀人,還有的儼然哪位仙師手執(zhí)神劍笑指青天。
山腰間有一座紅柱綠頂六角亭,全是用鐵管、鐵板焊制的,懸空在陡峭巖石上。
名為望江亭,站在亭上遠眺前方,松花湖像面鏡子閃閃發(fā)光;豐滿大壩威嚴莊重;松花江似一條銀色的帶子牽糸著幢幢高樓,擁簇著美麗的江城。
最為險峻的是朱雀山的最高峰--尋夢峰。
它像尖刀一般直插云端,被稱為尖刀峰,通往峰頂?shù)穆芬?jīng)過一條峽谷,有的路段僅一尺寬,兩邊是懸崖峭壁。
一些游客因為峰頂實在難攀攀,放棄了登頂峰,沒有能領略到山頂?shù)娘L光。
登上峰頂就如同在云中飛行,耳邊山風作響,周圍云霧迷蒙。
使人不由得發(fā)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嘆。
在尋夢峰的石頭上,有一個雕鑿的“夢”字,不知何人何時所鑿。
在這遠離塵器的山巔之上,追溯歷史懷想人生,如夢如幻,好一個尋夢之峰
朱雀山詳細簡介
補充: 朱雀山 森林公園介紹
吉林有那些故事和民歌民謠
吉林故事1、長的傳說 山位于吉林市龍?zhí)秴^(qū)哈達村。
海拔200多米,是南北的兩座相連的。
長蛇山雖然沒有許多名山那么高大,也不陡峭險峻,但它卻是吉林原始人類居住的寶山,是留傳許多神話故事的仙山。
相傳1500年前,這里山巒起伏,古樹參天,虎嘯狼嚎,荊棘叢生。
山腳下住著女真族的一些獵戶,靠打獵和種田為生。
獵戶的首領姓關,能百步穿楊,武藝高強,人稱神箭關爺。
這年夏天,山中的野獸突然絕跡,夜間常聽到山林中狂風大作,甚至聽到女人的哭啼聲,奇怪的事弄得人心惶惶,一時間家家戶戶閉門關窗,既不敢上山打獵,也不敢下田種地。
神箭關爺呆不住了,心想,我是獵戶的首領,我不去看個究竟誰還敢去。
一天早晨,他帶上神弓和寶劍悄悄一個人出發(fā)了。
來到山上看到碗口粗的灌木樹紛紛被折斷,野草被踏平。
關爺大驚,憑多年狩獵的經(jīng)驗斷定,這是巨蟒所為。
為了今后鄉(xiāng)鄰能過上安寧的生活,關爺決定鏟除妖魔。
他將巨毒液浸泡在箭頭一夜,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三碗酒,帶上毒箭腰挎透龍寶劍進山降蟒,他走遍了山林沒有發(fā)現(xiàn)巨蟒。
這時,他走累了,就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
剛要閉目,突然發(fā)覺身后有響動,關爺頓時困意全無,一股旋風掠過,一個面目猙獰的綠衣大漢,手提大砍刀出現(xiàn)在洞前。
這時,只見樹后飛來一支毒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大漢的頭上,一道寒光,只聽天搖地動,樹木折斷,飛沙走石,塵土滿天。
這時,關爺抽出寶劍便于是一陣亂舞。
驀地,風不刮了,關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三丈長,大缸粗的大蟒被降服了。
從此,人們有了安靜的生活。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長蛇山就有人類居住,至今北山坡上仍見七級階梯臺地,每級寬約二十至三十米,臺地上布著多少不等的居住址。
經(jīng)發(fā)掘發(fā)現(xiàn),長蛇山原始文化遺址總面積達三萬平方米,屬“西團山文化”。
該遺址被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朱雀山的傳說 來源:江城日報 發(fā)布日期:2012-10-19 朱雀山位于吉林市南郊,長白山余脈集結成峰,松花江繞流山腳之下。
朱雀山巔峰處壁立千仞,形如刀削斧劈,位居吉林四大靈山——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北山)、左青龍(龍?zhí)渡剑?、右白虎(小白山)之首?/p>
此山民間傳說眾多,加上采藥人的浪漫夸張,具有誘人的神秘魅力。
明代,朱雀山腳下的阿什哈達山崖上,曾留有遼東都指揮使司驃騎將軍劉清,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和明宣德九年(1432年)兩次鐫刻的石碑,鐫刻上了他三次率兵在此造船的歷史。
據(jù)老人們講,明末,清太祖努爾哈赤在平定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的烏拉部期間,經(jīng)常帶領侍衛(wèi)來朱雀山圍獵和采參。
努爾哈赤在朱雀山中獵到第一只稀世珍獸——懸羊,挖到第一苗稀世參寶——龍參。
從此,努爾哈赤立志橫掃中原,統(tǒng)一中華。
從此,朱雀山留下了“努爾哈赤圍場”和“老汗王棒槌營”的傳說。
朱雀山之名當形成于1671年吉林烏拉古城建立之后。
大清吉林水師營自1656年組建,于1671年開始興建吉林烏拉古城。
自此,由于關內流民遷居于此,大清朝廷官僚的頻繁介入,中原文化開始在江城吉林逐漸傳播開來。
據(jù)《吉林通志》和《吉林外記》記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春,愛新覺羅·玄燁東巡來到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吉林烏拉。
那時,松花江滿語叫“松阿里烏拉”,即天水之意。
傳說,朱雀山在此時被大清康熙皇帝御封。
1682年春,康熙皇帝在東巡吉林時的祭祖盛典上,曾在松花江邊的吉林將軍府,給文武大臣、皇親國戚講了一個“清皇始祖發(fā)跡朱雀山”的故事。
古時,長白山下有個布勒瑚里湖,又叫布庫里湖。
一天,天上的恩古倫、正古倫和佛庫倫三位仙女來到湖中沐浴,空中忽然飛來一只口銜朱果的朱雀。
朱雀渾身閃爍著紅色的光彩,在三位仙女的頭上盤旋。
佛庫倫見朱雀可愛,便與它嬉戲。
朱雀一高興,丟下口中朱果。
朱果正巧落在三妹佛庫倫的手中。
佛庫倫看朱果晶瑩可愛,就把它含在嘴里。
誰知朱果竟然自己滾進她的肚子,并立刻讓她懷孕。
佛庫倫只好告別兩個姐姐,獨自來到松花江邊,不久,生下一男孩,賜姓為“愛新覺羅”,賜名“布庫里雍順”。
這孩子就是大清的滿洲始祖。
皇始祖布庫里雍順生下來就會說話,見風就長,轉眼間長成了神武、英俊的青年。
母親佛庫倫把孕他、生他的奇異經(jīng)過告訴了布庫里雍順:“朱雀是上天的使者,是上天讓我生了你。
上天生你,就是為了讓你開辟天下。
你順著這條江一直往下走,如果遇到你中意的地方,就是你開基立業(yè)的地方。
”仙女佛庫倫說完,重返天界去了。
布庫里雍順按照母親的指示,乘坐小舟,沿松花江順流而下,穿過千重山、萬座嶺,忽然前邊豁然開朗,只見此處地域開闊,芳草萋萋,鮮花滿地,江岸有座奇峰直插云天。
布庫里雍順正欣賞風景時,忽見一只碩大的朱雀從插天云峰上飛來,在他頭上翱翔三匝,之后落在岸邊的山峰上。
朱雀渾身煥發(fā)著熠熠紅光。
布庫里雍順忽然想起,母親正是誤食了一只紅光閃爍的朱雀銜來的朱果才誕生了自己,難道這紅色神鳥又來指引自己了嗎
于是,他立刻將此山命名為“朱雀山”,并棄舟登上朱雀降落的山峰四望,發(fā)現(xiàn)山北方地面平坦而開闊,大江繞過山腳東流。
兩岸土地廣袤,田園片片,炊煙裊裊,牛羊成群,是開疆立業(yè)的好地方,只不過山下人聲嘈雜,刀矛閃爍,一片混戰(zhàn)的局面。
原來,此地有三個異姓部落正在混戰(zhàn)爭霸。
布庫里雍順打定主意要治理此地,于是,來到松花江邊,折下柳條和野蒿制成坐具,模仿神仙,靜靜地跪坐在柳條坐具上,等待著。
不久,到江邊打水的人看到了相貌、儀態(tài)不同于常人的布庫里雍順,就回去告訴了三家部落。
眾人跑到江邊詢問他是何人,布庫里雍順說:“我是天上的仙女佛庫倫生的,姓愛新覺羅,名布庫里雍順。
上天叫我來這里管理你們。
”大家看他身材魁偉,威風凜凜,氣宇軒昂,不怒而威,立即拜他為主人,這地方就是俄漠惠。
從此,皇始祖布庫里雍順就帶領著這里的人們開荒種地,擇地建屋筑城。
這座城叫俄朵里城,部落族號是滿洲,即之后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的烏拉部的地域(今吉林市烏拉街鎮(zhèn)至吉林的廣大地域)。
幾代之后,鄰近部落紛紛崛起,開始互相吞并。
布庫里雍順的子孫差點被殺光,只有一個叫樊察的小男孩逃出來,一直逃往南邊的朱雀山。
后面追兵追殺甚緊,此時,忽地從山中飛來一只紅光閃爍的朱雀,它對樊察說:“站住別動
”然后迅速收斂翅膀,落在樊察的頭上。
追兵沒有發(fā)現(xiàn)樊察的身影,呼嘯而過,樊察逃過一劫。
滿洲祖先在古吉林烏拉地域僅存的一點骨血,又因為神鳥朱雀而保住了…… 如此神圣之地,大清皇帝豈能不進行御封
于是,康熙將以吉林烏拉城為中心,環(huán)繞吉林城的四座山御封為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祈愿江城吉林福佑長久。
朱雀之名,為何必冠城南之山呢
原來,道教文化中,玉皇大帝將天上的二十八顆星宿分派到東西南北四方天域,每方有七顆星宿鎮(zhèn)守。
人間將這七顆星宿分別連線,就得出了南有靈雀、北有神龜、東有騰龍、西有臥虎四個圖形。
于是,人間就有了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圖騰崇拜。
在道教文化中,按五行之說,南為火,北為水,東為木,西為金,中為土。
如果吉林烏拉城占據(jù)五行中的中央土位的話,那么朱雀山正占火位。
道家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即合稱“四象”。
四象,又稱四方四神。
人們喜歡朝著太陽,坐北朝南,所以,就有了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之說。
在古代,常把四方之神運用于軍容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
《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
”就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來表明前后左右的軍陣,以此鼓舞士兵的士氣,達到戰(zhàn)無不勝的目的。
同時,人們也用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來表示地理方位。
《三輔黃圖·未央宮》:“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
”唐朝時,朝南的窗戶被稱為“朱雀窗”,朝南的門被稱為“朱雀門”。
所以,康熙根據(jù)地理位置御封朱雀山等四靈山,是有深厚的文化根據(jù)的。
3、鷹嘴砬子的傳說 在蛟河的拉法河與松花湖的交匯處,有一個形似鷹嘴的山峰聳立在湖的西岸,這就是傳說中的鷹嘴砬子。
鷹嘴砬子也叫鷹嘴峰,以黑褐色巖石構成,危巖聳立,氣勢壯觀,當?shù)氐臐O民都知道關于它的神話傳說故事。
很久以前,松花江上小船如梭,白帆點點,月光皎潔,漁歌唱晚。
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不知從什么時候來了一條黑魚精,身長丈余,粗如大缸,鋼牙利齒,巨嘴一張十幾條魚就進了肚里。
黑魚精性情暴躁,無惡不作,憑著魔法獨霸松花江。
整天興風作浪,渴了就掀翻江上的魚船,弄得無人敢在江上行船,就連江中的魚蝦都遠游他鄉(xiāng),自從黑魚精來了以后,整個松花江上日見冷清,一片凄涼。
有一天,黑魚精在水下吞了幾條魚,喝足了水就游到江面上玩耍,突然發(fā)現(xiàn)遠處來了幾條大船,它又來了精神頭。
因為附近魚船大多都走了,今天雖然來的是大船搖不翻,但可以想辦法把它弄沉了,于是黑魚精吸足了一肚子水噴向大船,接首再吸水再噴。
正當他不可一世地發(fā)威時,忽聽天上一聲大喝;“大膽狂妄的孽畜,該當何罪
”,黑魚精嚇得渾身一拌仰頭一望,原來是一個老道站在云彩里怒目而視。
“哈哈,你是什么東西,敢來管我的閑事”隨后黑魚精吸了一口水向天空射擊。
仙人大怒:“我乃是九頂鐵叉的仙人紀曉堂,今日見你如此殘害生靈,豈能饒你,”黑魚精還要向道人發(fā)威,只見道人把手一揮,一個閃電炸雷將黑魚精打進水中,隨轉般用手一指,只見遠處肇大雞山上鷹峰立刻凌空飛起,飄然而來將黑魚精壓在水中,仙人又不慌不忙地從身上取下火葫蘆扔進江中,把黑魚鎖在了江底,從此,松花江的西岸就多出一座鷹嘴峰。
若干年后,鷹嘴峰又變成了黑神鷹,總到對岸的紅尾灣偷吃紅尾魚。
一天,松花江神聽到紅尾魚的哭泣,知道實情后,就請雷公劈掉了黑鷹的嘴,從此人們也稱無嘴鷹砬子。
4、牡丹峰的傳說 在樺甸市樺樹鎮(zhèn),有一座峻美的山峰,人們叫它牡丹峰。
相傳很久以前,牡丹峰并不叫這個名字,人們只稱為石砬子,離石砬子不遠有一個小村莊,村中有一戶陳姓人家,只有母子兩人相依為命。
兒子叫陳郎,年方十九,濃眉大眼,魁梧英俊,是打魚砍柴的好手,還會吹笛子。
一個夏日月朗星稀的夜晚,松花江風平浪靜,陳郎在自己的漁船上吹起動聽的笛子,優(yōu)美的笛聲傳得很遠很遠。
他突然發(fā)現(xiàn)倒映在水中的石砬子上坐著一個美麗的姑娘,急忙抬頭朝砬頂望去,卻什么也沒有見到,當陳郎上山砍柴累了休息時,就取出笛子吹一曲,這時總感覺有一個漂亮姑娘在附近聽笛聲,陳郎非常奇怪,疑惑不解。
有一年的端午節(jié),陳郎上山采艾蒿,這時砬子頂上的草叢中有一朵非常鮮艷盛開的紅花,在朝陽的照耀下光彩四射,花香四溢,陳郎剛要到花前看個仔細,突然一條又粗又黑的大蟒直奔花株張開大口要吞掉紅花,陳郎一看著急了,輪起柴刀就朝大蛇吹去蛇斷成兩截死了,可那株花也不見了,而是一位亭亭玉立的秀氣姑娘站到了陳郎的面前連聲道謝,只聽姑娘說:“我就是那株牡丹花,謝謝哥哥救了我的命。
”陳郎說:“姑娘,我們從沒見過面,你怎么認識我呢
”姑娘忙說:“我經(jīng)常聽你吹笛子,你吹得那么動聽。
”說完臉微微一紅。
陳郎問道:“姑娘你從哪里來
”姑娘說:“我本是百花王國里牡丹家族的一支,為了躲避黑蛇精的糾纏遷到這座山頂上,哪知道黑蛇精也跑到這里,剛才多虧陳哥搭救,你真是一個心眼好、善良的人,好人一定能有好報。
”姑娘一番話說得陳郎心里熱乎乎的。
倆人越嘮越近,最后臨分手時私訂了終身。
陳朗回家與娘一說,老人十分滿意,不久就舉行了婚禮。
一家人幸福地生活著。
有一年的夏天,突然電閃雷鳴,烏云翻滾,松花江水猛漲。
牡丹剛做完飯,一條巨大的蜈蚣就卡住了牡丹的脖子,陳郎和蜈蚣搏斗起來,他們從屋內打到山坡上,陳郎被拋到山巖上死了,牡丹也倒在地上變成了枯萎的牡丹花,從此,人們把這座山稱為牡丹峰。
5、吉林古城的山貨莊 山貨莊——是居住在吉林城的老百姓對清朝經(jīng)營野生細雜皮商號的總稱。
吉林地區(qū)歷來是物產(chǎn)豐富,居住在長白山區(qū)的人們將細雜皮拿到“市”上賣,吉林城就成了集散地,山貨莊漸漸興起,當年的翠花胡同(現(xiàn)在的伊通街是遠近聞名的土特產(chǎn)品集散地和吉林紙花的買賣中心)。
吉林地區(qū)冬天十分寒冷,冬季時間又長,很多山區(qū)的農民和狩獵戶就把馬尾、豬鬃、貓、狗皮以及山貨拿到吉林山貨莊賣給貨店,也有的獵戶將狗貓皮、山羊皮等送到山貨莊里。
在清朝貂皮屬于貢品,民間不能隨便捕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打牲烏拉因連年捕打貂鼠、不顧生養(yǎng),歲貢貂皮不足額,清廷兵部擬將總管治罪,康熙皇帝知道此事,他以為貂皮價值昂貴。
不是必用之物,應少貢貂數(shù),只少御裘,令以所捕貂實數(shù)為貢額,不得治罪。
這使民眾更加珍惜貂鼠。
山貨莊將所收的山羊皮等加工成半成品,再轉銷到沈陽、天津、山海關等地山貨莊,也常常派出店里的活計到周圍的樺甸、蛟河等大山里收皮貨。
據(jù)《滿洲實業(yè)報告書》記載,1933年吉林城的馬尾、羊皮、生牛皮及各種皮貨占總出口額的21%,是偽滿洲對英、美、日、法出口的重要商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北民主聯(lián)軍就曾在吉海鐵路截獲一批皮貨,制成衣服進行御寒。
吉林城里以前很少出現(xiàn)過狀元。
那年相傳翠花胡同的山貨莊出了一個狀元,叫祖海。
這里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說的是清朝乾隆年間,在翠花胡同里有一山貨莊里一個伙計叫祖風吾,14歲時來店,他非常勤勞,也很機靈,對待顧客體貼入微,作買賣童叟無欺。
那年冬天,店里收了一只非常怪的白色的貂皮,店主要把貂皮送給朝廷。
但貂皮沒有干透,便掛在店堂的東墻上,讓祖風吾看著,一天中午,祖風吾有些困意,閉上眼睛,便覺得有人在堂內的爐子邊倒水,他沒有看清是怎么回事,他把這件事和山貨莊的店主說了。
店主覺得堂內沒有能成“精”的東西,只有那條白色的貂皮,店主便把白色貂皮取下來,掛在祖風吾的脖子上,想看一下怎么樣,結果卻使祖風吾變成了一個美女水靈靈的,便嫁給了山貨莊的店主,生了一個男孩,最后成了狀元。
此后的許多年,城里的官人家的小姐都以有貂皮圍脖為榮。
這只是一個傳說的故事,但山貨莊在吉林市的發(fā)展史上,對土特產(chǎn)品收購有著貢獻。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這種山貨莊解放后就慢慢地被土產(chǎn)日雜公司所代替。
6、吉林的古驛道 吉林地區(qū)最早的陸路交通是驛道。
驛是古時供應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
驛道是我國古時交通大通,即為傳車、驛馬通行而開辟的大道,亦叫驛路。
沿途設置驛站。
驛站的任務是傳遞軍政文件,為過往官員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擔負著軍械、糧草、貢賦以及押解流犯等任務。
清初通過吉林的有3條驛道、31個驛站。
一條是從吉林往西到開原站,全程580公里,是吉林通往盛京(今沈陽)和京師(今北京)的唯一官道,也是北京通往黑龍江官道的中間段。
由吉林城東10里尼什哈站起,設 登站、衣兒門站(伊勒站)、刷煙站(雙陽)、一把單站、大孤山站、赫爾蘇站、葉赫站、棉花街站等10站。
各站位置大體相當于今天的吉林市、永吉縣的 登站鄉(xiāng)、金家鄉(xiāng)、雙陽縣、伊通縣的伊舟鄉(xiāng)等。
第二條驛道是由吉林東行至寧古塔(黑龍江省寧安縣)全程645里,皆山路,是吉林通往東部山區(qū)邊疆的官道。
由尼什哈為起點,中間設額赫穆站、拉法站、退摶嶺站、意氣松站、額木索站、塔拉部、必爾罕站、沙蘭站、寧古塔10站。
各站位置大體相當于今吉林市、蛟河市天崗鄉(xiāng)、新站鎮(zhèn)、前進鄉(xiāng)、敦化縣額穆鄉(xiāng),然后通過原始森林,沿鏡泊湖北岸至黑龍江省寧安縣之沙蘭屯,其中必爾罕站是林區(qū)。
通過吉林地區(qū)的路段有蛟河市的天崗、新站、前進等處。
第三條驛道是由吉林北行至伯都訥(今扶余),全程540里,是吉林通往黑龍江官道。
據(jù)《滿洲地志》下卷載:由尼什哈起點,中設金珠鄂佛羅站、舒蘭站、法特哈站、登伊勒哲庫站、盟溫站、陶賴照站、浩色站、社里站,共10站。
各站大體相當于今天的吉林市、永吉縣烏拉街鄉(xiāng)的金珠店、舒蘭市溪河鄉(xiāng)、法特鄉(xiāng)、榆樹縣的秀水鄉(xiāng)、五棵樹鄉(xiāng),扶余縣的五家站、新站、社里、伯都鄉(xiāng)。
通過吉林地區(qū)的路段有永吉縣的金珠鄉(xiāng)、舒蘭市的溪浪河、法特鄉(xiāng)。
吉林民歌1、松花江上歌 名 :松花江上演唱 田浩江作 曲:張寒暉作 詞:張寒暉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
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
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2、《吉林我故鄉(xiāng)》-范琳琳北國江城吉林我故鄉(xiāng) 城里一條松花江 北國江城吉林我故鄉(xiāng) 四周一圈綠林莽噢 噢 松花江噢 噢 綠林莽松江水流淌著母親的奶漿 白樺林散發(fā)著長白野花香 在那山水的懷抱里 在那沃土的胸膛上 英雄江城百業(yè)輝煌 光榮山鄉(xiāng)四季興旺 迎來五洲四海賓客觀光 覽的是江城萬千氣象 愛的是家園遍地是糧哎 哎 噢 噢北國江城吉林我故鄉(xiāng) 雪柳這條松花江 北國江城吉林我故鄉(xiāng) 心中那道綠屏障噢 噢 愛故土噢 噢 親家鄉(xiāng)梅花鹿歡跳在龍?zhí)渡綄?人參花巧藏在虎蹄窩開放 在那江北的莽原上 屹立起一位化工之王 江上一串明珠閃亮 豐滿發(fā)射星輝月光 送去歲歲豐收天天朝陽 贊 是北國江南容裝 唱的是人間天堂模樣哎 哎 噢 噢垂柳染綠江城新3、吉林朝鮮族民歌《道拉基》 中文歌詞 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只要挖出一兩根,就可以裝滿我的小菜筐, 哎嘿哎嘿唷,哎嘿哎嘿唷,哎咳唷, 你呀叫我多難過,因為你長的地方叫我太難挖。
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挖出桔梗裝在籃里,挖出給儒僅用裙包, 哎嘿哎嘿唷,哎嘿哎嘿唷,哎咳唷, 你呀叫我多難過,因為你長的地方叫我太難挖。
道拉基道拉基道拉基,白白的桔梗喲長滿山野, 你借口去挖桔梗,其實到情郎墳上去獻花, 哎嘿哎嘿唷,哎嘿哎嘿唷,哎咳唷, 你呀叫我多難過,因為你長的地方叫我太難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