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錦繡的 詩句
相傳,武則天次想游覽,便專詔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
”當(dāng)時正值寒冬,面對武則天甚為霸道的宣詔,“百花仙子”領(lǐng)命趕緊準備。
第二天,武則天游覽花園時,看到園內(nèi)眾花競開,卻獨有一片花圃中不見花開。
細問后得知是牡丹違命,武則天一怒之下便命人點火焚燒花木,并將牡丹從長安貶到洛陽。
誰知,這些已燒成焦木的花枝竟開出艷麗的花朵,眾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為“百花之首”。
“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陽紅”。
古言 女主要家世好在家里受寵 像 簪纓世族 女主不要萬能
《我就是這般女作者:月影,女在家很受寵,男主寵愛女主,祖母是大長公主,女主很美,跟大部分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是女主的文采不好,武很棒,喜歡美男子,-0-,不是小白文,女主也不是萬能,文風(fēng)很輕松
紅樓夢里林黛玉寫的《葬花詞》是什么意思(附加整首詩)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柔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朝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
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落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門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濃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ㄟx自海燕出版社《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 [編輯本段]【名家點評】 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
這首風(fēng)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shù)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就寄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的控訴
“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
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
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
”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
’噫唏
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
” 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guān)的“后文”。
所謂“后文”毫無疑問的當(dāng)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
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黛玉之死情節(jié)聲切相關(guān)時,才有必要強調(diào)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yīng)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
由此可見,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
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
詩曰: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xù)紅絲
“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jié)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xiàn)在看來,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jié)。
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么,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dāng)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xù)起來。
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xù),這與后來續(xù)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
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xù)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
難道“續(xù)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等末了數(shù)句,書中幾次重復(fù),特意強調(diào),甚至通過寫鸚鵡學(xué)吟詩也提到。
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
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
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
現(xiàn)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
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fā)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
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
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
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
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
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guān)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jié)。
“一別秋風(fēng)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jié)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chǎn)生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痛呢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jié),所述未必都那么妥當(dāng)。
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jié)必定有照應(yīng)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fēng)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zhì)。
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后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脂評)結(jié)局的預(yù)先寫照。
有人說,《葬花吟》是從唐寅的兩首詩中“脫胎”的(《紅樓夢辨》)。
詩歌當(dāng)然是有所繼承借鑒的,但不應(yīng)把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和“流”的關(guān)系弄顛倒了。
說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詞造句、意境格調(diào)上利用前人之作,實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
唐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中“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fù)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類為人熟知的詩句還不足以借取利用嗎
即如葬花情節(jié),也未必徑取唐寅將牡丹花“盛以錦囊,葬于藥欄東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詩鈔》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詩句,難道還不足以啟發(fā)他的構(gòu)思嗎
但這些都是“流”,都僅僅是利用,既不表現(xiàn)詩的主要精神,也決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
何況,如前所述,此詩中,作者運筆鬼斧神工之處,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傷春惜花詞句的悱惻纏綿。
清人明義《題紅樓夢》詩里說:“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不自知。
”黛玉這首抒情詩,實際上也是隱示其命運的讖語。
她如一朵馨香嬌嫩的花朵,悄悄地開放,又在狂風(fēng)驟雨中被折磨得枝枯葉敗,從世界上悄悄消逝。
說這首詩是讖語,是就其整體的思想而言,并不是說每字每句都隱示著黛玉的具體遭遇。
當(dāng)然,《葬花吟》中消極頹傷的情緒也是極其濃重且不容忽視的。
它曾對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讀者起過不良的影響。
這種情緒雖然在藝術(shù)上完全符合林黛玉這個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畢竟因作者在某種程度上有意識借所傾心的人物之口來抒發(fā)自己的身世之感,而顯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點。
我們同情林黛玉,但同時也看到這種多愁善感的貴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如果我們再把《葬花詞》同榮府中所有青年女子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思索,又覺得這不僅僅是黛玉一個人的詩讖,同時也是大觀園群芳共同的詩讖。
她們盡管未來的具體遭遇各不相同但在“有命無運”這一點上卻沒有兩樣,都是在“薄命司”注冊的人物。
隨著賈家的敗落,所有的大觀園內(nèi)的女孩兒都要陷于污淖、溝渠之中,都沒有好命運。
菊花的花語是什么
菊花花語 (1) 野菊花:沉默而專一的愛 菊花:清凈、高潔、我愛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愛情、請相信我 春菊:為愛情占卜 六月菊:別離 冬菊:別離 法國小菊:忍耐 瓜葉菊:快樂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純情 萬壽菊:友情 矢車菊:纖細、優(yōu)雅 麥桿菊:永恒的記憶、刻畫在心 鱗托菊:永遠的愛 菊花:花中君子 (2) 菊花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
菊花雋美多姿,不以嬌艷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
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
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菊花,各有著不同的花語 菊花經(jīng)歷風(fēng)霜,有頑強的生命力,高風(fēng)亮節(jié),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
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
菊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含意也不盡同。
黃色的菊花:淡淡的愛 白色的菊花:在我國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場合;在日本,則是貞潔、誠實的象征。
暗紅色的菊花:嬌媚 菊花象征久長: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征,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據(jù)”同音,“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征長壽或長久;并且以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義,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將這一天采的菊泡陳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壽”之意。
如果在一個畫面上畫有菊花和九個鵪鶉,因為“鵪”的發(fā)音與“安”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
菊與松樹畫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愿接受此畫的人長壽。
還有人把一只蟈蟈兒畫在菊花之上,因“蟈”與“官”同音,即表示祝愿別人長久(九)占據(jù)官位,其畫名為“官居一品”。
而在羅馬神話里 , 雛菊是森林中的妖精 - 貝爾帝絲的化身花。
所謂森林的妖精 , 便是指活力充沛的淘氣鬼 , 因此雛菊的花語 就是 - 快活。
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 , 可以過著像妖精一樣 , 明朗、天真快活的人生。
只不過有時會被能言善道的人 菊花:清凈、高潔、我愛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的愛情、請相信我 春菊:為愛情占卜 六月菊:別離 冬菊:別離 法國小菊:忍耐 瓜葉菊:快樂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純情 萬壽菊:友情 矢車菊:纖細、優(yōu)雅 麥桿菊:永恒的記憶、刻畫在心 鱗托菊:永遠的愛 非洲菊花語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興奮 雛菊花語 雛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純潔、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家家爭說黃花秀,處處籬邊鋪彩霞。
”群芳凋零的深秋,惟獨菊花霜中爭艷,繁英似錦,將清秋的大自然點綴得分外妖嬈。
每逢此時,正是人們品賞菊花的好時節(jié),那么如何品味菊花呢
知菊花 菊花的色彩有黃、白、黑、紫。
紅、綠、茶、雜八個大系,又以鮮艷、明朗、清晰為貴,黃如蜜、黑若墨、白似璧、綠如翡翠者為上。
知菊型 菊花按花序的大小,分小菊系和大菊系兩大類。
小菊系按花型又可分為梅花型、托桂型、等數(shù)類;大菊系又可分為圓盤型、荷花型、牡丹型、繡球型等數(shù)類。
此外,栽培的品種變態(tài)眾多,有的有舌狀花而無簡狀花,有的有簡狀花而無舌狀花,干變?nèi)f化。
知菊品 菊花品種紛呈,達3000種以上。
其中細若發(fā)絲的“千丈珠簾”、豐滿奔放的“金碧輝煌”、渾厚壯觀的“帥旗”、雍榮端莊的“醉楊妃”、幽靜清麗的“綠牡丹”、飄逸含情的“鴛鴦帶”、嬌小玲攏的“白松針”、柔美光潔的“墨麒麟”、花瓣著刺的“麻姑獻瑞”、瓣端開裂的“金盤托桂”、梨香撲鼻的“梨香菊”,都是頗具盛名的佳品。
知菊時 菊花不僅在秋季開花,也能在冬季吐艷,更稀罕的還有五月菊、七月菊或八月菊。
還有在9月至10月吐芳的早菊、12月開花的晚菊。
更多的是在 10月至11月盛放的秋菊。
知菊知菊韻 人們品評菊花標準,以花輪豐滿巨大,花色艷麗,花姿優(yōu)美而富神韻;葉型舒展,疏密有致,株型勻整,花葉相稱為傳統(tǒng)佳品。
知菊俗 每逢稻熟蟹肥之際,我國民間常有“持蟹賞菊”和“持蟹賞菊賦詩”等傳統(tǒng)習(xí)俗。
知菊節(jié) 在我國不少地方,每屆秋菊盛開之時,常舉辦菊展、菊花會、菊花市等活動。
如廣東中山市小欖鎮(zhèn),每逢甲戊年的菊花開放期,即每一甲子(六十年)舉辦一次。
據(jù)記載,小欖鎮(zhèn)栽培菊花已有七百余年歷史,并曾組織“菊社”,進行菊花的觀賞評比活動,后發(fā)展為十年一次的“菊花會”。
知菊鄉(xiāng) 我國有不少產(chǎn)菊花聞名的菊鄉(xiāng),如浙江的桐鄉(xiāng)、海寧,安徽的滁縣。
歙縣,河南的武陟。
四川的川江和山東的濟寧等,每逢花開,遍地錦繡,別有風(fēng)光 北風(fēng)送爽,玉露生涼,眼下正是“艷艷菊花奪春華”的時節(jié),一株株秋菊傲霜怒放,把大地渲染得勝似春光。
菊花是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名花,不僅品種繁多,而且命名也別具特色。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和園藝家運用中國文學(xué)極富表現(xiàn)力的詞藻給各種菊花賦予形象貼切、意韻超凡的名字。
絕妙的秋菊題名并不是詩句,卻如詩一樣賦予欣賞者以美感和激情。
這些題名畫龍點睛、攝取秋菊之精魂,是精心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
綜觀之,題名的構(gòu)思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這里試舉一些佳句,以增加賞菊的雅興和情趣。
以花色命名的,白色菊有:“銀絲串珠”、“空谷清泉”、“珠簾飛瀑”、“月涌江流”;黃色菊則有:“飛黃騰達”、“黃鶯出谷”、“泥金獅子、“沉香托桂”;綠色菊有:“綠陽春”、“綠柳垂蔭”、“春水綠波”;白色微綠的稱“玉蟹冰盤”,紅色中夾白叫:“楓葉蘆花”;紅白綠三色的名“三色牡丹”、“綠衣紅掌”等等。
更有趣的是有些菊名借詩詞典故表示菊花的顏色。
如紅色的“紅葉題詩”、黃色的“黃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個菊名還一段精采動人的故事哩。
以花瓣命名的有:“驚風(fēng)芙蓉”、“飛龍舞爪”、“松林掛雪”、“香羅帶”、“老翁發(fā)”、“金鈴閣”等等。
以花形命名的有:“柔情萬縷”、“長風(fēng)萬里”、“十丈珠簾”、“金錢垂珠”、“墨荷”、“一坯雪”、“彩云爪”等,這類命名一語道破花的萬種風(fēng)情。
以花型命名的,如松針型的“白松針”;毛刺型的“金刺”;托桂型的“金盤托桂”等等。
也有以歷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出師表”、“龍城飛將”、“木蘭換妝”、“龍圖閣”、“白西廂”、“嫦娥奔月”、“湘妃鼓瑟”等等,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蘊含一串動人的故事,啟發(fā)人們聯(lián)想。
還有以景色命名的如“平湖秋月”、“太白積露”、“春江月色”、“夕陽松蔭”、“風(fēng)清月白”、“黃鶴樓”等等,讓人在觀花之肘,融入大自然。
其次還有極夸張的命名如“地球之寶”、“天地第一白”、“十全十美”、“皇冠”、“三絕”等。
用現(xiàn)代名詞命名的有“黃金時代”、“科技之光“等。
此外,尚有一種依據(jù)色、瓣、朵綜合成“韻”而命名的,如“醉荷”,取其似荷非荷,極似微醉主人,飄灑而無羈。
又如“醉舞楊妃”,取其色粉紅,瓣肥厚、形多姿,極似歷史故事中的楊貴妃帶醉漫舞。
這些命名使菊花的形狀、色澤、風(fēng)姿、神韻更加盎然有趣、飄逸,并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
菊花的命名,雖然任人可取。
但自古以來,一般都有一定的規(guī)范,務(wù)求名副其實,清麗典雅。
所謂“賞菊務(wù)品其名,得菊勿俗其名”,確是中肯之語。
中國的十大名花中,菊花的地位極其重要,因為菊花的品種達3000種以上。
形態(tài)千變?nèi)f化,色彩可算世界上花中最豐富的一種,除藍色以外,幾乎應(yīng)有盡有。
欣賞菊花的美,可從色、香、態(tài)的三方面來談。
具有兩種以上顏色的菊叫復(fù)色菊,復(fù)色較單色為貴。
如“綠衣紅裳”,是相傳慈禧太后祝壽時,蘇州有位名畫家作了一幅“百菊圖”,奉獻給慈禧太后,百菊圖上就有“綠衣紅裳”品種。
“綠衣紅裳”有紅、綠、白三色花朵,花型典雅,惹人喜愛。
菊花中還有“奇色”的,它比單、復(fù)色更為珍貴。
菊中珍品“綠牡丹”,初開時花色嫩綠,若置于陰處,其色更綠、更美。
另外,再如“墨魁”、“墨麒麟”花色深紫,幾近墨色。
“古銅蓮”色如古樸的黃銅,富有深沉內(nèi)涵的美。
菊花的香,為清香、幽香、十分甜醇,所以古人就知道用菊花來配制食品,如菊花羹料,菊花糕。
也可用菊花來做枕頭,稱為“菊枕”,能平肝明目,降血壓,都是因它富有清淡的香味。
菊花還有梨香味的,更有蘋果味的。
菊花的“態(tài)”更是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不暇接“西施醉”如飛舞狀;“珠簾飛瀑”,如卷傘形;“十丈珠簾”呈鉤環(huán)形,或倚、或傾、或俯、或仰;似歌、似舞、似語、似笑……盡極妍態(tài),美不勝收。
美好的菊花還應(yīng)該是“花朵肥大,枝葉扶疏,高矮適度”腳葉不脫;這樣才有“花繁葉茂”的精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出自哪里
花相似代悲白頭翁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體裁:【樂府】 洛陽城東桃李花, 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 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 明年花開復(fù)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 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fù)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fēng)。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 應(yīng)憐關(guān)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開錦繡, 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 須臾鶴發(fā)知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 唯有黃昏鳥雀悲
總的來說:物是人非.時間無情,花謝了可以再開,每年一度,花開相似.人卻只能往前走,沒辦法回頭,勸人珍惜時間.另外這也是一種心境.是說一種心境,感嘆每年的自然風(fēng)景都差不多,然而過去的一年中發(fā)生了很多事,很多東西,比如,人的感情、心態(tài)都改變了,正所謂物是人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相似的有:1.物是人非事事休 。
2.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解釋藏花吟里面的詩句
藏花吟
好吧—— 葬花吟——原文葬花吟[1]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fù)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fā)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2]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fēng)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hè)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黛玉葬花 怪奴底事倍傷神
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fēng)流。
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解析(一)花兒都已經(jīng)枯萎凋謝,風(fēng)兒吹得它漫天飛舞,鮮紅的顏色褪了,香味消失了,有誰對它同情可憐,柔軟的蛛絲兒似斷似連,飄蕩在春天的亭臺樓閣之間,漫天飄的柳絮隨風(fēng)撲來,沾滿了繡花的門簾。
閨房中的少女面對著這殘春的景色,多么惋惜,滿懷憂郁惆悵,沒有地方寄托愁緒。
手里扛著花鋤掀開門簾走到園里,園子的花落了一地,我怎么忍心踏著它們走來走去
輕佻的柳絲淺薄的榆莢,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不顧桃花的飄零,也不顧李花紛飛。
待到明年大地回春,桃樹李樹又開花了,可是來年的閨房中還能剩下誰呢。
新春三月,燕子噙來百花,散發(fā)著花香的巢兒已經(jīng)墊成。
房梁上的燕子啊,你們對待花兒也太無情了。
雖然明年你們還能銜花啄草,但你怎能想到房中的主人已經(jīng)死去,舊巢傾落,而且房梁空空。
一年三百六十日,過的是什么日子
刀一樣的寒風(fēng),利劍般的嚴霜,無情地摧殘著花枝,明媚的春光鮮艷的花朵,能夠支撐多少時候
一旦飄零了就再也無處尋覓。
花開的時候容易看到,一旦飄落了就很難找到,站在階前愁思滿懷,愁壞了我這個葬花的人。
手里握著花鋤,暗暗灑下眼淚,那空枝上似乎也傾染著斑斑血跡。
杜鵑泣盡血淚默默無語,凄慘的黃昏正在降臨。
我扛著花鋤忍痛歸去,關(guān)好了深深的閨門。
清冷的燈光照射著空空的四壁,人們剛剛?cè)胨?/p>
春雨敲打著窗戶,床上的被褥還是冰冷冷的。
人們奇怪的是什么事情,使我今天這樣格外傷心,一半是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一半是惱恨春光匆匆的離去。
來的時候一句話也不說,走的時候一聲不響地離去。
昨天晚上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傳來一陣陣悲涼的歌聲,不知道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鳥兒的精靈,但不管是花兒的靈魂還是鳥兒的精靈,都一樣留不住,問那鳥兒,鳥兒不說話,問那花兒,花兒低頭含羞。
但愿我從今啊,能長出一對翅膀,隨著那飛逝的花兒一同飛到那天際的盡頭。
但是即使飛到了天際的盡頭,哪兒會有埋葬花兒的墳丘
不如用這錦繡的香袋收起花兒嬌艷的尸骨,再用一掊潔凈的泥土,掩埋你這絕代風(fēng)流。
愿你那高貴的身材潔凈的生來又潔凈地死去,不讓你沾染一點污淖,被拋棄到坑臟的河溝。
花兒呀
你今天死了有我來把你埋葬,誰知道我這個苦命的人啊,什么時候忽然間死去,我今天把落到地上的花埋掉,人們都笑我傻,但是等到我死了的時候,掩埋我的人又是誰呢
請看那凋殘的春色,花兒正在從枝上往下落,那也是閨中少女衰老死亡的時候。
一旦春天消逝,少女也變成老太太,花兒落了,人也死了,花兒人兒兩者從此不再相知。
原文解析(二) 花兒凋謝飄飛,飛舞滿天;鮮紅的顏色消褪,芳香的氣息散去,有誰憐惜(它)
飄游的柳絲柔軟地系在一起,舞動在春日的臺榭前;飛落的柳絮輕輕地沾在一處,撲向繡花的門簾。
【注:總是無法確定這兩句是不是對偶,應(yīng)該是對偶吧。
“系”有兩個意思,一是做動詞,系在一起;一是作名詞,絲線狀物。
“軟系”對“輕沾”,我查了一下,“沾”沒有用作名詞的先例,所以“系”只能是動詞。
】 閨閣中的少女憐惜晚春,惆悵的思緒縈滿心懷,沒有排遣的地方。
?。ㄎ遥┦种心弥脕砺裨崧浠ǖ匿z頭,走出繡花的門簾,怎么忍心踐踏著落花走來又走去
柳條和榆莢錢自顧自地芳香繁茂,哪里管得了桃花與李花的飄落紛飛
【注:柳條與榆莢錢都是既不芳香又不鮮艷的植物,卻如此繁茂,美麗芬芳的桃花李花卻要凋零,體現(xiàn)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氣。
】 桃花與李花明年都能再次開放,(但)明年的閨閣中,怎能知道還有誰呢
三月的時候,散發(fā)著花瓣香氣的燕巢剛剛筑成,梁間的燕子太過無情
【注:剛筑成燕巢便遷徙,棄香巢于不顧,所以說燕子無情。
】 明年花兒(再次)開放,即使可以啄下(筑巢);卻不知道人已離去,房梁已空,燕巢已傾落
花兒開放(的時候)容易看見,凋落時(卻)難以找尋;臺階前傷心壞了(我這個)埋葬落花的人兒。
?。ㄎ遥┦掷锬弥峄ǖ匿z頭,淚水暗暗灑落,灑上空空的枝頭(便)現(xiàn)出血痕。
杜鵑不再啼鳴,(此時)正是黃昏;(我)背負著葬花的鋤頭回到房中,掩上一重重朱門。
青熒的油燈照映著墻壁,我剛剛睡下;冰冷的雨滴敲打著窗戶,(我的)被子還沒有溫暖。
責(zé)怪我為了什么事倍加傷心
一半是因為憐惜春光,一半是因為嗔怪春光。
憐惜春光忽然來到,嗔怪它忽然離去;來到的時候又默默無言,離去的時候(我也)無法聽聞。
昨天晚上(我聽到)庭院外有悲傷的歌響起,不知那是花兒的魂魄,還是鳥兒的魂魄
花兒的魂魄、鳥兒的魂魄總是難以留駐,鳥兒自是沉默不語,花兒自是含著嬌羞。
?。ㄎ遥┫M业拿{下生長出一雙羽翼,隨著落花飛到天際的盡頭。
天際的盡頭,什么地方有芳香的土丘
不如(用)錦緞做的囊袋,收起(落花的)清艷遺骨;用一捧干凈的泥土,掩埋這絕代風(fēng)流。
?。ɑ▋旱模┢焚|(zhì)本來潔凈,(如今仍舊)回歸潔凈;不讓(它)污濁骯臟地陷落在水渠泥溝里。
?。浠ǎ┠憬裉焖廊ィ襾硎諝毬裨?;(我卻)不能預(yù)知我自己何時喪亡。
我今日埋葬花朵,人們笑我癡情;他年埋葬我的怎知是誰
請看罷,春光逝去花兒漸漸凋落(的時候),便是美麗的少女衰老、死去的時候。
?。ǖ鹊剑┯幸惶齑禾煲驯M,美麗的少女老去;(那時)花兒凋落、人兒逝去,都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