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3.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4.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5.村舍外,古城旁。
8.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詩: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3.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4.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5.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
8.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9.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10.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
1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12.有情風(fēng)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13.休言萬事轉(zhuǎn)頭空,未轉(zhuǎn)頭時皆夢。
14.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15. 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16.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17.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18.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9.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20.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21.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2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23.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24.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25.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2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7.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28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29.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3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1.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32.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
33.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詩: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3.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4.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5.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6.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7.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
8.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9.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10.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fēng)流陌上花。
11.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
12.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14.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15.云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16.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fā)是中原。
17.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18.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19.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20.請得一日假,來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21.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文句
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晁錯論》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队洺刑焖乱褂巍?/p>
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叮ㄇ埃┏啾谫x》
4.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逗蟪啾谫x》
5.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恩锸筚x》
1.老師的好詞好句|
2.秋風(fēng)的好詞好句
3.春天的好詞好句
4.雨的.好詞好句
5.狗的好詞好句
6.果園的好詞好句
7.風(fēng)的好詞好句
8.苦難的好詞好句
9.花的好詞好句
10.人物動作的好詞好句
所謂華美靡麗的風(fēng)格,可是說就是堆砌艱深難解之辭藻與晦澀罕見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深深印在他寫的每一行詩上,正如我所看見的他那兩幅墨竹上那烏黑的飽墨之光。
在勢如奔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邊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
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gòu)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shè)計風(fēng)景方面的奇才。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gòu)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天下之理,戒然后有慧,蓋慧性圓通,必從戒謹中入。未有天君不嚴而能圓通覺悟也。
此一巨大的扁圓石頭,呈苔綠色,背上滿是晶瑩的小水珠。青蛙尾盡處為一石洞,其中發(fā)出清脆的潺湲之聲。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gòu)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边@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jié)語。
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guān)聯(lián)。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guān)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shù)責o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fā)現(xiàn)其生活上復(fù)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xiàn)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p>
談?wù)摰教K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xué)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氣”本是普通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xué)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xué)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yǎng)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偶爾他們的船駛過一個孤立的茅屋,只見那茅屋高高在上側(cè)身而立,背負青天,有時看見樵夫砍柴??茨敲┪莨铝懔懔⒃谀抢?,足可證明居住的人必然是赤貧無疑,小屋頂僅僅蓋著木板,并無瓦片覆蓋。
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只蒼鷹在天空盤旋得那么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天費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盤算,為了功名利祿而使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銬鐐的夾鎖,是否值得?在高空飄逸飛翔的蒼鷹正好是人類精神解脫后的象征。
蘇堤和西湖之與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雙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沒有蘇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島,一畫龍點睛增其神韻,那西湖該望之如何?幾百年來的中國游客,春季到來之時,向西湖蜂擁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釣,或在垂楊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時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東岸上的柳浪聞鶯;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島上,由蘇東坡興建的,叫“三潭印月”。的確是,湖的四周沒一個角落不使游客覺得美麗出奇而感到蕩氣回腸的,晴天也好,在與眾也好。
晚輩高聲朗讀經(jīng)典,老輩倚床而聽,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輩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樣,父親可以校正兒子讀音的錯誤,因初學(xué)者讀經(jīng)典,自然有好多困難。就好像歐陽修和后來蘇東坡都那樣倚床聽兒子讀書,現(xiàn)在蘇洵也同樣倚床聽他兩個兒子的悅耳讀書聲,他的兩眼注視著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個獵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將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兒子再射一樣。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聲使父親相信他們獵取功名必然成功,父親因而恢復(fù)了希望。
“處貧濺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泵恳粋€革命在未得勢之前,能表現(xiàn)出最大的力量與團結(jié);但在既已得勢,既已清除反對力量之后,則開始由內(nèi)部的紛爭而分裂,終至崩潰。在力圖推翻別人時,人性中的精華發(fā)揮作用;在企圖控制別人時,則人性中之糟粕發(fā)揮作用。
晚輩高聲朗讀經(jīng)典,老輩倚床而聽,抑揚頓挫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輩認為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這樣,父親可以校正兒子讀音的錯誤,因初學(xué)者讀經(jīng)典,自然有好多困難。就好像歐陽修和后來蘇東坡都那樣倚床聽兒子讀書,現(xiàn)在蘇洵也同樣倚床聽他兩個兒子的悅耳讀書聲,他的兩眼注視著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個獵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將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兒子再射一樣。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聲使父親相信他們獵取功名必然成功,父親因而恢復(fù)了希望。?
《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書中講述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fù)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p>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jié)語。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gòu)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zhì)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fēng)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fā)現(xiàn)其生活上復(fù)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xiàn)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談?wù)摰教K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xué)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皻狻北臼瞧胀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xué)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xué)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yǎng)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