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
小哥倆又拿了一塊餅,對狐貍說:“你吃奶酪,我們吃烙餅!”于是,小哥倆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著烙餅。
狐貍看著烙餅,嘴饞了,就問:“能給我吃一小小小小口嗎?”
這時,小熊們早就已經(jīng)看透了狐貍的鬼把戲。可他們還是一本正經(jīng)地說:“當然可以,我們家還有很多呢!”
狐貍以為小熊家還有烙餅,就跑向小熊家門口。這時,小熊對著烙餅噴毒液,毒液燃燒,就變成了有很多黑沙的怪物,有獅子怪、老虎怪、猿猴怪,就連100級怪物都來了……其中剩下的烙餅就變成了可以操作怪物的機器。
狡猾的狐貍跑進了機甲護衛(wèi)局,它左躲右閃,終于爬上了機甲。這時,猿猴怪分身,老虎怪撞擊,獅子怪吐火。機甲一躲,壓壞了房子,一跳,撞斷了小樹,動物們都傷心極了。
“現(xiàn)在,就為你之前的所做所為付出一切代價吧!激光劍刃!”小熊們說。
只見,怪物們好像生病了,有些甚至就像死了一樣,速度也慢了許多。此時,鱷魚怪一頭撞向機甲,其它三個怪物組成了三怪守護陣,猿猴怪在兩只怪物圍成的圓圈外跑來跑去的。
最厲害的招術來了,小猴子人多,可以當作兩只怪物的防御罩。老虎怪把胸口露在外面,為,一旦有機甲快速進攻,小猴子們就會擋不住。而這臺機甲就會被老虎怪撞到,彈到西伯利亞港灣。
獅子怪在一旁不停地吐出火球,只要有機甲躲起來,它們就在后面追著,直到戰(zhàn)斗。它們向海灘上跑去,只見鱷魚怪正慢慢地爬著,當機甲來到海灘的時候,他們一陣驚慌——不!這不是海灘,這是沙子!機甲跑得越快,就往下陷得越多,最后,機甲陷在沙子底下,狐貍想:這不是沙子,也不是海灘,更不會是沼澤,可是怎么會陷下去的`呢?難道這里有什么秘密?不是沙子,沙子、沼澤、外星、機甲、還有……哎,黃沙海洋是不是外星的?!
狐貍最后只能讓機甲發(fā)出怪物們喜歡的次聲波,之后機甲把自己燒死了,還燒死了一些猿猴怪。
看著這一幕,小熊高高興興地讓怪物變成毒液,隨后回家去了。
真是令人難忘的一天啊,把狐貍打敗的一天!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撿到了一塊奶酪,高興極了??墒?,他們不知道怎么分這塊奶酪,小哥兒倆開始拌起嘴來。
這時有只狐貍跑了過來。
“小家伙們,你們吵什么呀?”狐貍問道。
“我們有塊奶酪,不知道該怎么分?!毙艿艿軐傉f。
“這事好辦,我來幫你們分吧!”狐貍笑了笑,把奶酪拿過來掰成了兩半。
“你分得不勻!”小哥兒倆嚷著,“那半塊大一點兒。
狐貍仔細瞧了瞧掰開的奶酪,說:“真的,這半塊是大一點兒。你們別急,看我的——”說著便在大的.這半塊上咬了一口。
“可是現(xiàn)在沒咬過的那半塊又大了一點兒!”兩只小熊又嚷了起來。
于是,狐貍在那半塊上咬了一口,結果第一個半塊又大了點兒。狐貍就這樣不停地咬著兩半塊奶酪。咬著咬著,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點兒也沒剩下。
“你可真會分!”兩只小熊生氣了,“整塊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貍笑著說,“你們誰也沒多吃一口,誰也沒少吃一口?!?/p>
教學目標
1.認識“撿、酪”等12個生字,會寫“奶、吵”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這個故事復述出來。
3.幫助學生理解熊哥弟的形象和狐貍的奸詐。
4.培養(yǎng)孩子團結一心,不計較的美好品格。
重點:學習生字詞。
難點:理解熊的形象,狐貍的狡猾詭辯。養(yǎng)成孩子相信隊友的習慣,和不斤斤計較的美好品格。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小蛋糕圖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步驟教學內(nèi)容
一、新課導入
1.狐貍一直以狡猾的.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上次我們學習了《狐假虎威》,請同學描述一下它的形象。
2.這次我們學習另一篇寫狐貍的文章,一起看看它又做了什么事。(板書:狐貍分奶酪)
3.朗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把語句讀通順。
2.檢查自學生字和讀課文的情況。
(1)出示生字卡,請學生認讀。
(2)識記生字。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字音。
(4)齊讀課文
三、字詞辨音
1.注意三拼音節(jié)“撿、倆、瞧、便”。
2.注意前后鼻音。
“撿、拌、便”為前鼻音;“幫、嚷、剩、整”為后鼻音。老師要重點教讀,以便學生分清。
3.“吵嚷”為三聲“吵吵嚷嚷”為一聲。
四、字詞辨形
1.“奶、吵、仔、咬、始”為左右結構、書寫從左到右,左右兩部分大小要仔細觀察,“仔、吵、咬”左小右大?!澳獭⑹肌弊笥业却?。
2.“急、第、公”上下結構,書寫順序從上到下,重心穩(wěn)。
五、范寫指導
1.老師在黑板范寫八個生字。
2.學生觀察后接著臨寫。
六、課外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2)課時
教學步驟教學內(nèi)容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詞。
2.回憶文章大致內(nèi)容。
二、語段閱讀
(一)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介紹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小哥倆因為奶酪而拌嘴)
(二)學習課文第2~9自然段。
介紹故事的另一主要人物狐貍他“關心”小哥倆,要替兩位做“公平”的分配。
第2自然段,過渡段,引出狐貍。
第3~4自然段,狐貍問清緣由。
第5~9自然段,狐貍分奶酪的具體過程。
“那半塊大一點兒。”和“沒咬過的那半塊又大了一點兒。”可知這是一只狡猾的狐貍,它故意咬得不均勻,也可知小哥倆的斤斤計較和讓他人替自己做決定(讓狐貍為他們分奶酪)的錯誤舉動。
最后狐貍吃完了整塊奶酪,奸計得逞??芍^計較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會讓壞人有可乘之機。
(三)學習課文第10~11自然段
第10段揭示了結果,但局面已經(jīng)形成,生氣也無濟于事。
第11段,狐貍“笑”可見它奸計得逞。“誰也沒少吃一口,誰也沒多吃一口?!笨梢姟皦娜恕钡脑庌q之厲害,做了壞事還一副我是為你們好的模樣。也與第6和第8段“半塊大一點”,“半塊又大一點”的斤斤計較的行為形成呼應。“可公平啦!”再次提醒我們不要斤斤計較,不然將會失去“整個奶酪”。
三、文章脈絡
一、(第1自然段)小哥倆撿奶酪,想公平分
二、(第2~9自然段)狐貍加入為他們分奶酪
三、(第10~11自然段)寫分奶酪結果,失去了整個奶酪
四、文章脈絡
(續(xù))揭示了太過斤斤計較只會失去更多的道理。也提醒我們要相信自己的朋友,不要讓狐貍這種人有可趁之機。
五、課外作業(yè)完成課后習題
板書
19 狐貍分奶酪
撿奶酪—熊哥倆拌嘴分奶酪—熊哥倆斤斤計較狐貍吃光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