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風暴
電影,是我祛除孤獨,在這渾濁的腐敗環(huán)境當中尋覓一些正能量,滿足我尋求正義法律社會的奢求!
在蘇州靜思和避害兩個多月,即將離開的的最后兩天里,今天一個人在電影院看了古天樂主演的《反貪風暴》。這部影片是我看到的即《金錢世界》后又一部非常棒的反腐題材的影片。從不追星的我開始喜歡古天樂了,若有機會能與他合作出演一部有正能量的巨作將無悔有過傳媒藝海經(jīng)歷的我在藝術經(jīng)歷當中更添一筆彩線,遺憾我永遠沒有這個機會了。有人有商業(yè),有權力和利益的社會就會有私利私心腐敗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出現(xiàn)腐敗,沒有及時遏制其發(fā)展,必定危害公眾,危害國家,危害大多數(shù)。腐敗給社會帶來的必定是公平正義的缺失,司法喪失真正意義上的維護社會失其本質、讓廣大人民群眾有尊嚴的生活成為泡影。
藝術源于生活,影片中古天樂扮演的香港廉政公署調查員成功的再現(xiàn)了正義與邪惡,法律與犯罪,正義的使者與狡猾的腐敗罪犯斗智斗勇,最終邪不壓正,不懼脅迫的廉署調查員舍身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我之所以為這部影片點贊,不只是該劇古天樂扮演的廉政公署調查員被挖坑誣陷造謠栽贓陷害、監(jiān)控暗害追殺等我都經(jīng)歷過,更喜歡的是劇中腐敗犯罪分子最終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
因為現(xiàn)實的我被腐敗迫害十多年,忍無可忍!與腐敗斗爭四年被逼無奈即將赴京,失望離世用離世渴望驚醒沉睡的法律和公平正義。
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可能是腐敗犯罪分子不但沒有被公正的法律懲處,相反卻趾高氣昂的邊腐邊升,更狠更殘酷變花更新的花樣折磨迫害暗害猥褻干凈廉潔和正義。
廉潔干凈和正義被“精神有問題”“精神病”自殺或其他誣蔑死法,利用腐敗團伙和權力保腐敗罪犯脫罪現(xiàn)實。古有屈原投江去世,今有老HE服毒離世,都是渴望法制社會,依法治國!還人民公平公正和諧社會!為榮赴死!無悔一生!
反貪風暴觀后感
2014年度唯一一部社會犯罪大片《反貪風暴》強勢公映。今年,在國內(nèi)翻涌起的反貪浪潮中,多省市的大小老虎密集落馬。而近來打掉的一只大老虎,更令這股浪潮達到了一個最高值。值此之際,社會犯罪大片《反貪風暴》也將契合當下全民反貪的最佳時機,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入”全國各大院線。作為一名黨員,有幸與黨組織一起觀看這部影片,應時應景,感觸頗深。
當今社會,有些黨員干部在個人欲望的驅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觀念,在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面前喪失原則,置黨多年的培養(yǎng)教育于不顧,利用職務之便做出有悖于共產(chǎn)黨員、人民公仆的原則和宗旨的事情,最終身敗名裂,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
通過觀看這部影片,我覺得我們?nèi)w黨員要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黨員干部應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深刻
以上是我通過觀看此部影片的一些體會和感想,我今后還要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拒腐防變的意識,做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
《反貪風暴》觀后感
2014年8月26號晚上,一個特別的日子,這是我畢業(yè)參加工作以來,看的第一場電影,一起看電影的不是同學,不是男女朋友,也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三十幾位熱心的可愛的同事們。一開始有點拘謹,有點小氣憤為什么要看國語版,有點懷念粵語版的香港電影,但隨著劇情的延伸,什么顧慮都拋之腦后,剩下的只有激動、緊張、歡笑以及對反貪惡戰(zhàn)的無限思索。
這部電影依據(jù)港島真實貪腐案件改編,講述了以陸志廉(古天樂)為首的`ICAC調查組對一宗涉及政府的基金上市展開調查,廉政公署與龐大的貪腐集團斗智斗勇,劇情如抽絲剝繭般地展開,影片的主線也十分明確,大膽剖析“性、命、錢、權、欲”的人性五宗罪。
作為初到社會的新手,我對腐敗的認識是非常有限甚至模糊的,以為貪污和我們這些基層人員像太空的星星一樣遙遠,但是近年來風靡全國的反腐倡廉行動,在習總書記的帶動下,進行得如火如荼,幾乎每天都有官員因濫用職權受賄腐敗而落馬,人民對清正廉潔的呼聲日益高漲。我們身在醫(yī)療衛(wèi)生前線,摸打滾爬在漫長而坎坷的事業(yè)單位革命道路上,前方等待我們的是日復一日遙無止境的枯燥工作?還是酒池肉林、夜夜笙歌?我們的堅守如鋼鐵般堅不可摧?還是如地震時的房屋轟然垮掉?我不知道。
我只是偶爾猜想,我們的心不是石頭,石頭也遲早會粉身碎骨,面目全非。那面對錢權色的誘惑,我們這比石頭還脆弱萬分的心會不會崩毀。誘惑無所不在,如果你明知故犯或者一時糊涂腐敗了,得到了想要的榮華富貴,但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這些違背道德與法律的“美好”只不過是一瞬之間,下一瞬間你將會陷入絕對的孤獨與后悔中無處可去,無處可逃??傆幸惶焖械恼鎸嵉拿篮梦磥矶紩阼F牢里化為灰燼。
香港政府向來注重法制權利的治理,但仍然常常拍攝反貪影片以警示世人,體現(xiàn)了政府對香港法治的當下和未來以及核心價值、政治爭拗的擔憂,片中一些人物設計似乎帶有影射,我們相信有些正逍遙法外的腐敗人員,看到片中人物就像看到了自己,如果再不反省再不管好權力,那關進籠子的必將是這些違法的大老虎。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熱愛的是兩袖清風的好官,與腐敗的黑暗勢力誓不兩立,只要我們堅決擁護黨的反腐方針政策,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忘本不忘感恩,以實際行動監(jiān)督自己監(jiān)督身邊實事,我們的政府將會更清正廉潔更體諒民生,人民大眾的生活將會更加幸福美好。
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拒絕腐敗,讓希望永在!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1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留下的警世名言。歷史是一面鏡子,人的內(nèi)心是一面鏡子,美與丑都會盡現(xiàn)其中。在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更需要有一面鏡子,既讓人看清自己、也讓人明白社會,把個人放在它面前,能照出行為的正邪、品格的高下;把社會放在它的面前,能照出公德的存廢、世俗的清濁。
近日,大型反腐題材紀錄片《鑒史問廉》在央視隆重播出,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看過此片之后,感觸頗深,以此片為鏡,我看到了自己在工作、生活、作風上需要改進的太多。眾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華文明史上可謂源遠流長,翻開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漫長畫卷,我們不難看到:凡是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總是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如北宋的包拯,剛正清廉,千百年來家喻戶曉;明朝的海瑞,一心為民,兩袖清風,博得舉國愛戴;清代的于成龍,一身清廉,蜚聲朝野?,F(xiàn)代的人民公仆孔繁森、焦裕祿、任長霞的事跡震撼人心,影響甚廣。
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同各種腐敗現(xiàn)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們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腐敗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對于一個執(zhí)政黨來說,如果不堅決防范和懲治腐敗,任憑腐敗現(xiàn)象蔓延,最終將導致經(jīng)濟衰退、朝政動蕩、文化頹廢、社會混亂,導致黨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的過程中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就必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2014年,在總公司黨委領導下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更是有效提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活動的開展,我們進一步明確了群眾路線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進一步錘煉了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了開展群眾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通過觀看記錄片,我認為有必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增強廣大黨員的廉潔意識。
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思想理論,以案為鑒,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牢固理想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
二是廉潔自律,以身作則,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基層黨員干部,都必須從自己做起,廉潔自律。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笨v觀各類違法亂紀人員的結局: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
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從細節(jié)做起。作風體現(xiàn)于細節(jié),倡導樹立好就要從細節(jié)抓起。要從細小的問題入手。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不給別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機,在思想作風上過得硬,才能經(jīng)得起任何考驗,永遠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惰b史問廉》的制作和播出正當其時,它將為建設風清氣正的官場新生態(tài)吹響嘹亮號角。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2
古人云“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惰b史問廉》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揭示廉則興、貪則衰的治國之道,弘揚不畏強權、公正執(zhí)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激濁揚清、追求正義的價值取向,推崇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道德人格,為我們提供了一部研究和借鑒歷史的教科書。在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重拳懲治腐敗,強勢反腐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鑒史問廉》更加具有振聾發(fā)聵的力量,給予我們更多的警示與告誡。
一、要以廉為本,輕名利,講操守,提高自身修養(yǎng)
我國自古以來,各個階層和各個朝代均高度注重以道德引導官員,提倡以德為先、以廉為本。當前,要實現(xiàn)“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首要前提是“干部清正”,黨員干部要守住自己的節(jié)操,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
要懷修養(yǎng)之心,提高思想境界。我國歷來有注重自省和個人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強調“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清朝大臣張英和其子張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禮的見證。當前,黨員干部要以“慎獨”的精神要求自己,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借鑒歷史上優(yōu)秀廉政文化,通過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礪,將黨和人民以及社會長期形成的政治原則、道德律令轉化為自己的內(nèi)心信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guī)范,樹浩然正氣,揚昂揚銳氣。
要懷淡泊之心,正確對待名利地位。不追求名利地位才能志趣高潔,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才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襟才造就了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抱負。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職位升遷,甘于吃苦,不計得失,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以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利益的實現(xiàn)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而不以個人進退榮辱為懷。
要懷律己之心,抵制各種誘惑。楊震暮夜卻金的故事是嚴于律己的典范,東漢時,楊震舉薦的官員王密為報推舉之恩,夜晚拜訪楊震并奉上黃金,楊震連連拒絕。王密以為他怕人看見,有損名聲,便說:“暮夜無知者?!睏钫饝嵢坏溃骸疤熘?,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把黃金扔給王密。在當今,面對紛繁復雜的客觀環(huán)境和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黨員干部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不斷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慎獨慎行,擇善而交,自覺清除和抵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始終做到一塵不染、兩袖清風。
二、要以廉為綱,重勤政,求實效,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宋代的呂祖謙在《官篇》中指出:“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边@里將“清廉”列為官德之首??梢姡傲笔菫楣購恼咦钇鸫a的政治要求和道德價值取向。黨員干部要以廉為綱,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切實轉變黨風政風。
要突出勤政愛民,心系群眾。用心愛民,才會得民心。李世民崇尚“恭儉愛民”,才開創(chuàng)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榮;焦裕祿、孔繁森為民鞠躬盡瘁,才受到廣大群眾的深情愛戴。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群眾路線,腳踏實地深入群眾,依靠群眾,關切民之疾苦,體察民之憂患,排解民之急難,自覺地為民盡責、為黨分憂,做到“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要突出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民從歷史經(jīng)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重要結論。政府辦公室承擔著市政府各項方針政策出臺前的調研、參謀和決策部署的督促落實工作,直接影響政令暢通與政府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面對經(jīng)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和“四大一高”戰(zhàn)略的深入推進,要深入實際察實情,強化調研理清思路,為決策提供參考;要圍繞決策督實事,善于協(xié)調抓督查,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要提高效率講質量,主動服務求實效,切實提升政府執(zhí)行力。
要突出廉潔從政,秉公用權。歷史上,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龍等人物公平正義、政治清廉,獲得百姓贊譽。黨員干部要牢記“執(zhí)政為民、立黨為公”的宗旨,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正確處理好親情與黨性的關系,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公私分明,決不能把權力變成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的工具。
三、要以廉為幟,重品行,作表率,引領良好社會風氣
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黨風政風清明則民風淳厚??鬃釉啤罢?,正也,子帥以正,熟敢不正”。黨員干部應該成為社會的“正能量之源”,以正直清廉、施政以德、忠于職守為社會作出表率,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和先行者。
要帶頭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如果不提倡艱苦奮斗、勤儉創(chuàng)業(yè)的價值取向,必將走向衰亡,這是歷史規(guī)律和社會真理。秦始皇千秋萬代的帝國夢因“奢”至于二世,西晉在“斗富”成風中毀滅,南宋因搜刮民力建奢侈建筑“艮岳”而土崩瓦解。因此,黨員干部應當牢固樹立“以勤儉節(jié)約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觀念,帶頭增強節(jié)儉意識,并把它體現(xiàn)在生活細節(jié)上,落實到工作實踐中,杜絕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杜絕安逸享受、因奢入腐、損公肥私。黨員干部帶頭克勤克儉,清正廉潔將蔚然成風。
要帶頭做恪守誠信的典范。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明理誠信、善做善成”的三門峽精神,把誠信的外在道德約束內(nèi)化為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珍惜誠信聲譽,維護誠信形象,踐行誠信美德,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促進誠信成為一種時代風尚和普遍自覺。
要帶頭塑造簡約務實形象。要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各項調研活動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傾聽群眾真切的聲音。下決心改進文風會風,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把時間精力用在攻堅克難,促進事業(yè)發(fā)展上。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簡約務實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努力開創(chuàng)辦公室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創(chuàng)新開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諧、生態(tài)宜居三門峽貢獻力量。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3
吏治不清,濁濁塵世;吏治一清,清平盛世。酈波教授的一句精辟總結,令人警醒與深思。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雷霆懲腐的大背景下,紀錄片《鑒史問廉》跳出被地域、時間、空間局限的當下,以其獨有的歷史觀和厚重感站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從歷史的興衰沉浮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yōu)秀遺產(chǎn),讓人感到廉政富有的溫度和情感、活力和魅力,從而增強人們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
鑒史,問廉。著重在于廉字,蘇東坡在其《六事廉為本賦》中就有這樣的文字:“事有六者,本歸一焉,各以廉而為首,蓋尚德以求全?!遍_篇宗義,便將“廉政官德”舉為領導干部之首要問題。透過《鑒史問廉》,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說看到的“廉”,正是漢代小小洛陽令董宣“不畏強權冒死捍衛(wèi)律法”的大無畏;是唐朝狄仁杰“斷案如神、秉公執(zhí)法”的清官能吏形象;是北宋李沆祠堂高懸的“旋馬家聲”告誡子孫莫戀奢侈生活;是明朝海瑞“推清丈、平賦稅,屢平冤假錯案”的青天美譽;是清代清天包拯“不持一硯歸”、“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品行和志向;是百姓對官員的期盼,對清官的一種信仰。
清官廉吏故事感人至深,古代如此,現(xiàn)代更如此,早在25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深受感動,揮毫寫下了“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鄙钌畋磉_了對焦裕祿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愛民為民、責任擔當?shù)膱远ㄇ閼?。在成立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之后,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仍是諄諄告誡青年學子“當官就不要想發(fā)財、想發(fā)財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裝著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為民眾謀福祉,當是這個時代領導干部的最強音。因為,我們黨是最清廉的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是的,廉則興,貪則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個八德就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DNA,它滲透到每一個中華子女的骨髓里面去。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辯、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從中我看到了他們身上共有的鮮明特征:忠于職守、報國為民、清正廉潔、懲惡揚善。心不廉則無所不取,心無防則無所不為。廉潔自律是一項長期的思想作風建設,絕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把廉潔自律作為一種思想境界來提升,作為一種職業(yè)操守來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能力來培養(yǎng),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利觀、地位觀和利益觀。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耙允窞殍b,鑒往古今”,當深明 “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的道理,當代的領導干部應該以歷史上的清官為榜樣,學習他們,超越他們,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務于民。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4
近日觀看了《鑒史問廉》大型文化紀錄片,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fā)。該片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視野,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通過《興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濁之辨》、《道德之擇》、《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評》八個真實的故事,展示了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清官能臣與貪官亂臣不同的人生軌跡,剖析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向觀眾講述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價值追求。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避髯右蔡岬剑骸熬?,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治國如此,反腐倡廉同樣如此。縱觀紀錄片,不難發(fā)現(xiàn),歷史上凡是國力比較強盛的時期,大都有一位比較開明的君主,有一幫可倚重的忠臣。如貞觀之治,有了從善如流的李世民,才成全了魏征、狄仁杰的直諫美名。康乾盛世,正因為有了“千古一帝”愛新覺羅玄燁,才使“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成為各級官吏竟相效仿的榜樣。因此,有個廉明的君主,人人才敢講真話,人人才能參與反腐,那么我們就擁有了無數(shù)個魏征,無數(shù)個于成龍。當反腐成為全民的反腐時,廉政必然就會成為整個政府體系的廉政,想要達到政治清明也就不難了。同樣,一個朝代的沒落,也必發(fā)端于君昏臣佞、從上而下的吏治腐敗。試想,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大環(huán)境下,政何以施、國何以治呀。南宋宋徽宗,后人的感嘆“亡宋誰知是石頭”。對昏君佞臣,屈原選擇了投江等等。無有昏君,何來佞臣,不亡國才是咄咄怪事!
看《鑒史問廉》,引人深思,讓人清醒。要想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無論是黨員干部,還是普通同志,首先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節(jié)操,工作中時刻以“嚴人一等”的標準要求自己?!叭酥灰荒钬澦?,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痹诟邏悍锤蔀樾鲁B(tài)之時,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消除貪欲,根治“四風”問題,就是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加強自身修煉,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民、務實、清廉。堅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務實重干,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增強廉潔意識,通過堅持開展示范和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廉政文化建設,深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規(guī)范權力運行各項制度,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制約等各項活動,使學校各項工作與時俱進,永葆廉潔正氣。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校,廉潔與清政并行。認真學習各種法律法規(guī),維護法律的效力,依法保障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促進學校又快又好發(fā)展。
通過觀看記錄片,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增強廉潔意識:
一是進一步加強學習思想理論,以案為鑒,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牢固理想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示能力。
二是廉潔自律,以身作則,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要始終堅持廉潔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將反面案例與正面教育相結合,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同時,自己要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深處根絕貪圖享受、拜金主義、目無法紀等錯誤思想,不斷反省自己,防微杜漸,確保與任何違法違紀問題不沾邊。
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從細節(jié)做起。作風體現(xiàn)于細節(jié),倡導樹立好就要從細節(jié)抓起。要從細小的問題入手。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不給別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機,在思想作風上過得硬,才能經(jīng)得起任何考驗,永遠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鑒之于史,問己于廉,三省于身,厲行于事,而后才能立于民心。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為人民謀利益、辦實事,為維護社會公正、法治注入“正能量”的人,終究會被時代鐫刻、被人民銘記。我們要常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之心,常懷“居安思?!敝?,警鐘長鳴。作為校領導,要身體力行,要率先垂范,在學習廉政知識、遵守廉政紀律、執(zhí)行廉政規(guī)定方面發(fā)揮帶頭作用,象焦裕祿、鄭培民、任長霞一樣忠貞愛民,一心向黨,只有這樣,才能凝聚民心,匯聚民意,才能提高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促進學校科學、和諧發(fā)展!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5
我認真收看了中央電視臺九套八集歷史文化紀錄片《鑒史問廉》后,意猶未盡,又接著收看了河南衛(wèi)視、河南新聞頻道的重播,受益匪淺,深感這是一部振聾發(fā)聵、令人震撼的紀錄片,是一部廉政文化的好教材。
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此片的特點、與開封的`關系和兩點建議。
關于其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表述:好看、好懂、耐看、耐用。
這是一部以歷史朝代為經(jīng),以名垂青史的清官史和遺臭萬年的貪官污吏史為緯,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影視表現(xiàn)手法,以快慢適度、深沉渾厚、飽含激情的男中音解說為主,輔以56位專家學者言簡意賅、字字珠璣的點評,配以或激昂或低沉的音樂,使觀者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猶如身臨其境,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煞是“好看”。
“好懂”是說,反腐倡廉這么一個嚴肅的政治性很強的話題,被編劇以講故事的藝術形式娓娓道來。動人心者莫大于情,情在細節(jié)之中,細節(jié)在故事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細節(jié)感人。如漢代池陽縣獄掾王立的夫人瞞著王立收了囚犯家人一萬六千錢。事發(fā)后,王立感到自己沒管好家人,十分羞愧和恐懼,即刎頸自盡以明心跡。由此可見,漢朝法律的威懾力是多么大,官員們的自律感和對國家律令的敬畏感、恥辱感是多么強烈。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說,文化的功效是什么?就是在不經(jīng)意間,提供是非、善惡、真?zhèn)蔚呐袛鄻藴剩M管它不像經(jīng)濟建設一樣吹糠見米、立竿見影,但功效卻是水滴石穿、壘土成塔、潤物無聲。誠哉斯言,該片寓教于樂、好消化、易接受,在潛移默化中告訴人們歷代清廉官吏的高風亮節(jié)與貪官們的丑惡嘴臉,告訴世人廉則興、貪腐成風則亡,這就是該紀錄片的“耐看”所在。
“廉則興、腐則亡”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法則。反腐倡廉是每個國家和每個歷史時期公務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規(guī)則,任何一個時期都應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讓公務人員做到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此其“耐用”也。
《鑒史問廉》非常接地氣,與開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片中涉及十幾個生于開封或在開封為官的廉吏:被漢光武帝封為“強項令” 的洛陽令杞縣人董萱,在開封做官時給后人留下“滄海遺珠”成語且又斷案如神的狄仁杰,留下“旋馬家聲”典故的宋朝宰相李沆,給我們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鐵面無私的包拯,給兒子司馬康留下《訓誡示康》家訓的司馬光,“宰相肚里能撐船”、銳意變法的王安石,不貪占一分一毫的蘇東坡,離職時只收揚州百姓一棵青菜、兩塊豆腐“一清二白”的江蘇巡撫蘭考人張伯行,精忠報國的岳飛,“兩袖清風”的晉豫巡撫于謙等,這些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血管中始終流淌著憂國憂民的血液,他們身上無不閃爍著清風文化的光芒,無不彰顯著開封這塊文化沃士滋潤的清官廉吏對“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不懈追求。如果說,一部中原史即半部中國史,那么毫不夸張地說,一部開封史即是半部中原史。
《鑒史問廉》八集中多次出現(xiàn)開封府、包公祠、龍亭、大宋御河、城摞城等風景名勝,這無疑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必將推動我市文化、旅游、經(jīng)濟、社會快速發(fā)展。
最后提兩點建議: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紀委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開封府內(nèi)西側設置的“清官長廊”和“清廉詞” ,以及在牢獄設置的“貪官警示臺”,在對公務人員的培訓中強化廉政教育。
二是尊包拯為“廉圣” 。筆者曾在市包公研究會組織的紀念包拯誕辰1010年座談會上提出:應在原有的中國古代十大圣人(文圣孔丘、武圣關羽、詩圣杜甫、醫(yī)圣張仲景、茶圣陸羽、史圣司馬遷、畫圣吳道子、書圣王羲之、草圣張旭、酒圣杜康)之外,增設包拯為 “廉圣”。
在這方面,其他省轄市已先行一步,在傳統(tǒng)的“十大圣人”之外,又加了八圣:漯河的“字圣”許慎,南陽的“科圣”張衡、“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焦作的“文圣”韓愈、“律圣”朱載,周口的“道圣”老子,新鄉(xiāng)的“謀圣”姜太公。
鑒史問廉紀錄片觀后感 篇6
近期,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中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lián)合攝制的大型歷史文化政論片《鑒史問廉》,該片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在歷史的興衰沉浮之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yōu)秀遺產(chǎn),借助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的精華,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重溫那一段段湮滅的歷史,觀看那一個個沉重的故事,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現(xiàn)實時代感,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作為紀檢監(jiān)察干部應多從這些古代廉政文化里面汲取為政以德、禮法相依、德主刑輔、治權官吏、正心修身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古為今用,提升監(jiān)督執(zhí)紀水平。
一是以史為鑒,筑牢思想防線?!惰b史問廉》借助歷史上的真實廉政經(jīng)典故事,進一步明析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魏征、狄仁杰、包拯、鄭板橋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曾在河南任職,留下大量廉政佳話和典故,如“周公吐哺”、“甘棠遺愛”、“羊續(xù)懸魚”、“精忠報國”等,為歷代百姓傳頌和敬仰。片中也有如張養(yǎng)浩所撰《為政忠告》、孫嘉淦所提《居官八約》等對“官德”的重視和倡導。因此,作為共產(chǎn)黨員,特別是紀檢監(jiān)察干部,要以史為鑒,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從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訓,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正確運用好人民賦予的手中權力。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斬釘截鐵、堅定不移;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敢于斗爭、敢于亮劍;在關鍵時刻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二是敢于擔當,切實把監(jiān)督執(zhí)紀責任扛在肩上。該片第三集《清濁之辨》的結尾,以“五人之墓”的故事告訴人們“生死的意義很重大,即使是一個普通百姓對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笆穬杂羞z訓,毋貽來者羞”,作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要牢記“為官避難平生恥”,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要切實把監(jiān)督責任扛在肩上,敢于擔當,勇解難題,這才是鑒史問廉下的新常態(tài)。
三是廉潔自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句話是講為政者必須身正行直,辦事公道。這部政論片再次昭告世人: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因此,必須嚴于律己,以法律己,管好自己“做熱點工作但不做熱點人物”。
四是當拘小節(jié),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笆O查T前無賀客,絕勝廚內(nèi)有懸魚”,說的便是東漢“懸魚太守”羊續(xù)居官清廉,拒受屬下之禮,流芳百世的故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參加時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婉拒了江西老紅軍委托代表明經(jīng)華轉呈的兩瓶茶油,亦為群眾所稱贊。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兩瓶茶油,又能值多少錢?收了也無妨。但習總書記卻用實際行動為全體黨員干部上了一課,“小事當慎,小節(jié)當拘”?!靶」?jié)不慎,大節(jié)難保”,在“小節(jié)”上疏于防范,最終只能是思想滑坡、不能自拔,直至鑄成大錯。因此,要從細小的問題入手,在小細節(jié)上管住自己,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做到常棄非分之想、常懼法紀之威、常思監(jiān)督之益,不給別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機,在思想作風上過得硬。
第一大案觀后感1
為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加強天中站廉政建設,進一步增強站內(nèi)全體員工廉潔自律意識,12月17日晚,天中站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廉政影片《第一大案》。
影片真實再現(xiàn)了劉青山、張子善由革命功臣墮落為歷史罪人的蛻變過程,跌宕起伏的劇情,沉重的案例典型,讓每一位黨員干部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從嚴格治黨,反對腐敗的堅決態(tài)度和堅定信心,對大家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
影片結束后,大家都感觸頗深,紛紛表示,“劉張案”雖然已過去半個世紀,但在現(xiàn)在仍然有著深刻的歷史意義。要以史為鑒,結合自身實際,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廉潔奉公、恪盡職守,以追求不忘初心、廉政為民的情懷全心全意投身于各項工作當中。
第一大案觀后感2
12月16日,我局在四樓多功能廳組織觀看廉政電影《第一大案》。局領導,局機關全體人員,局屬各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黨辦主任、支部書記近200人參加觀看。
影片講述了建國初期,原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行署專員張子善狼狽為奸、腐化墮落的過程。通過案件的再現(xiàn),使人們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拒腐防變的堅決態(tài)度和堅定信心。影片以此警示廣大黨員要知敬畏、明法紀、守底線,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各種誘惑面前站穩(wěn)腳跟、筑牢防線。
通過觀看廉政影片,全體黨員干部從中吸取了教訓,得到了警示。我局將以此次觀影為契機,持續(xù)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以反面案例為警示,進一步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廉潔自律,以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嚴格遵守黨紀條規(guī),嚴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堅持不忘初心,做忠誠、干凈、擔當?shù)暮酶刹俊?/p>
第一大案觀后感3
為強化學院廉政教育,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牢固樹立紀律意識、規(guī)矩意識和責任意識,12月13日下午,紀檢監(jiān)察處在1號樓多媒體教室組織全院141位黨員及中層以上干部觀看了反腐倡廉警示影片《第一大案》。潘紅副書記、郭建軍副院長一同觀影。
由省紀委、省委宣傳部等多部門聯(lián)合攝制的反腐倡廉電影《第一大案》講述的是新中國第一貪腐大案——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挪用巨額國家財產(chǎn)最終自取滅亡的真實歷史故事。劉、張原本是戰(zhàn)爭年代的革命英雄,卻在和平年代被金錢和權力蒙蔽了雙眼,忘記了共產(chǎn)黨革命的根本宗旨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貪圖個人奢侈享受,沉迷欲望的陷阱里無法自拔,最后徹底背棄人民被送上審判臺,成為歷史的罪人。
這部影片彰顯了我們黨對腐敗從來都是零容忍的堅定態(tài)度,黨紀、國法面前毫不容情,不管你是是高官還是革命功臣都沒有一絲還價的余地,只要觸碰到“紅線”,就必將被繩之以法。
觀影后每位黨員干部都書寫了一篇觀后感,紛紛表示要以史為鑒,時刻警醒自己,執(zhí)行黨的紀律不動搖,遵守黨的規(guī)矩不走樣,不忘初心,牢記為學院廣大師生服務的宗旨,不斷修身養(yǎng)性增強政治覺悟,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恪盡職守,為學院的發(fā)展做出應有貢獻。
第一大案觀后感4
一場寒雨襲來,天氣漸漸轉涼。正逢國慶來臨之際,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邀全體黨員于29日觀看反腐電影——《第一大案》。
該電影根據(jù)真實案件劉青山,張子善貪腐案改編,在一次反特行動中,挖出了地委書記從小貪一步步沉淪,最后挪用資金,危害國家的大秘密,案件觸目驚心、扣人心弦。在紀念建黨95周年之時,這部電影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而且具有更多的現(xiàn)實意義。
正如電影開頭所講"可能有一些這樣的共產(chǎn)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jīng)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其實,每一行、每一業(yè)、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這些糖衣炮彈的誘惑,如果那類人就在我們身邊,甚至是我們的親朋摯友,我們又該如何做?
看完這部電影,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們每一個共產(chǎn)黨員都應該堅定信念,潔身自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第一大案觀后感5
看《第一大案》之前,我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樣:我一個工薪階層的平頭小百姓,“貪腐”二字,距我十萬八千里呀!可隨著大銀幕上革命功臣劉青山從再不吃“硌牙的窩頭”開始,一步一步滑向了貪腐的深淵,再難回頭。思細恐極。
設身處地來想,如果你在那種情況下,會不會也堅守不住原則的底線?放眼各行各業(yè)的所有人,哪怕只是一個小公務員,從“吃請”一頓大魚大肉開始,從一次違心的話語開始,可能就會慢慢偏離正確的人生航向……君不見,社會上也出現(xiàn)諸多新時期的“劉張案”:為了巨額利益為贗品做鑒定的文物專家,暴雨來臨經(jīng)不起一次洪峰的“豆腐渣”工程,甚至違背良心注射各種添加劑防腐劑的、送往“下一代”嘴里的食品……每一行、每一業(yè)、每個人,其實都面臨著“貪腐”的考驗。
如果,影片中“那一類”人是你,是你身邊的他,是你的親人和朋友,你會怎么做?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看完《第一大案》,浮躁的心變得格外沉重。堅硬如鐵,也會在潮濕的水汽、在陰暗的雨露下變得銹跡斑斑,何況有著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第一大案》,為自己,為所有的人,敲響了警鐘!
第一大案觀后感6
20xx年10月21日下午,資環(huán)中心黨委組織部分在職和退休黨員干部職工在索克影城觀看了廉政教育電影《第一大案》,中心班子成員劉國印、劉明欽和徐連利及各部門職工等35人觀看影片。
電影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后,劉青山、張子善由抗戰(zhàn)英雄轉型為人民公仆的過程中,沒有經(jīng)受住金錢和美色的誘惑,貪圖享受,忘記了曾經(jīng)的入黨誓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發(fā)生扭曲,利用職權盜竊侵占國家資產(chǎn)、克扣機場建設工程款等,兩人沒有倒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卻在革命建設時期淪為人民的罪人。影片中反特專員陳懷邦面對昔日戰(zhàn)友劉青山貪腐的事實,在兄弟情義還是黨紀國法面前毅然選擇了忠于國家忠于人民。
該片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嚴懲腐敗,對貪腐零容忍的堅定決心和態(tài)度,對黨員領導干部是一次深刻的警醒。“第一大案”雖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在全黨上下全面從嚴治黨,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背景下公映,對領導干部嚴守黨規(guī)黨紀,規(guī)范權力行使,樹立四個意識,做忠誠干凈擔當?shù)暮细窆伯a(chǎn)黨員具有特殊而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大案觀后感7
7月16日,電影《第一大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導演沈悅、編劇談銳攜演員陶玉玲、侯勇、鄭昊等集體亮相。該片是以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典型反腐案件――劉青山、張子善案偵辦始末為藍本的反腐倡廉電影,當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首映式上指出,影片嚴謹還原歷史,兼?zhèn)潆娪皵⑹录记桑跋M鹘缒苤С诌@部質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電影的發(fā)行和宣傳,讓更多的觀眾受到觸動和教育。”
據(jù)悉,影片諸多細節(jié)均由國家檔案館首次披露,力求還原劉青山、張子善貪腐案的歷史原貌。河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趙鋼在首映式上介紹稱,“這是一部比較嚴肅但又不缺乏故事性的反腐大戲,有革命戰(zhàn)爭的大場面,反映的是從嚴治黨、反腐倡廉的大主題,追求的是不忘初心、廉政為民的大情懷,非常誠摯地邀請廣大黨員走進電影院,認真觀看、用心觀看這部廉政教育片,吸取教訓、警鐘長鳴?!睆埡晟操潛P道,“《第一大案》懷著還原歷史的嚴謹態(tài)度,有機融入了電影的敘述技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主題明晰、敘事流暢、人物塑造豐滿,是同類題材創(chuàng)作中比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藝術實踐。”
“演員有大小,角色無大小?!蹦暧獍搜闹輪T陶玉玲雖然在片中只有一場戲,但她在首映式現(xiàn)場的話卻令人深思:“我很榮幸能出演這部電影,哪怕只有一個鏡頭,也要像一部戲那樣嚴肅對待!”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首映80天前,該片藝術總監(jiān)邵鈞林去世,現(xiàn)場全場人員面對大屏幕向邵鈞林致敬。一眾主創(chuàng)也表達了對邵鈞林的懷念之情,“《第一大案》是邵老師人生的最后一部戲,他和這部戲有緣分,和河南有緣分!”演員郭廣平說,“相信這部電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師的在天之靈。
第一大案觀后感8
電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國反腐第一大案DD劉青山、張子善案偵辦始末為藍本,講述1951年,陳懷邦(鄭昊飾)在反特行動中,挖出了地委書記劉青山(郭廣平飾)的驚天秘密,昔日戰(zhàn)斗英雄成為巨貪,陳懷邦并沒有因舊時情誼而放棄內(nèi)心所追求的正義,而是選擇了忠誠于黨紀國法,忠誠于人民,終將其送上了人民審判臺的故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致辭中說:“《第一大案》懷著還原歷史的嚴謹態(tài)度,有機融入了電影的敘述技巧,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主題明晰、敘事流暢、人物塑造豐滿,是同類題材創(chuàng)作中比較有深度和有特色的藝術實踐。希望各界能支持這部質量很高的廉政警示教育電影《第一大案》的發(fā)行和宣傳,讓更多的觀眾能夠看到這部影片,受到觸動和教育?!?/p>
據(jù)了解,影片取材自真實的歷史事件,主創(chuàng)人員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使影片中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對歷史的真實還原,將歷史性、現(xiàn)實性與藝術性完美的統(tǒng)一起來,在全黨上下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第一大案》的上映無疑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談及影片創(chuàng)作初衷,導演沈悅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部反腐影片,引發(fā)觀眾來自內(nèi)心世界的思考,警示黨員干部要廉潔奉公,恪盡職守?!?/p>
影片的演員陣容也十分強大,從30后的表演藝術家陶玉玲到60后的侯勇、邢岷山,從70后的郭廣平再到90后的年輕演員,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國家反腐工作的高度關注。特別客串演出的陶玉玲表示:“演員有大小,角色無大小。我很榮幸能出演這部電影,哪怕只有一個鏡頭,也要像一部戲那樣嚴肅對待?!?/p>
首映禮現(xiàn)場,參與活動的人員一起緬懷了剛剛過世的影片藝術總監(jiān)邵鈞林先生,主演郭廣平說,“相信這部電影的上映,能告慰邵老師的在天之靈。”主演鄭昊認為,《第一大案》作為獻禮建黨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刷新了人們對過去“喊口號”式主旋律影片的看法,“電影寓教于樂,不僅適合黨員來一次精神洗禮,對普通觀眾而言,也能對自己的親朋好友加以監(jiān)督、引導”。
第一大案觀后感9
建國初期,轟動全國的劉青山、張子善盜用公款大案,被稱為新中國第一大案。劉、張二人由人民的功臣、黨的高級干部蛻變成歷史罪人的過程,深刻地表明了作為執(zhí)政黨保持清正廉潔、堅決懲治腐敗、嚴明法紀的極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劉青山、張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老黨員,在戰(zhàn)爭年代出生入死,立過功績。但革命勝利執(zhí)掌政權后,卻認為自己征戰(zhàn)多年,勞苦功高,該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濫用職權,驕奢揮霍,終于墮落為罪犯,讓人感觸頗深。今天面對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建設的巨大成績,更需牢記歷史教訓,保持清醒頭腦,在誘惑面前把好自己的關,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有以下三點感受:
一要謹慎。此處謹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膽開拓事業(yè)的同時,處事交友要謹慎,特別是在一些金錢物質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獨,慎微,慎初。慎獨,即在無人知曉之時,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線,不能存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節(jié)輕微而對自己有種放松心理,慎初是從劇中看,許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賄賂巨款后人情難卻,越走越偏,最終走上不歸之路,因此要潔身自好自覺杜源。
二要知足。做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事業(yè)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個人物質待遇方面,要有知足常樂之心。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齊字、治國、平天下,作為共產(chǎn)黨員修身應該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是干好事業(yè)的基礎。
當前的社會是開放的社會,而執(zhí)政黨的廉潔是關乎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之大事。黨員如何在開放的社會中把好自身廉潔關至關重要。我想,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確對待個人廉潔問題。最近一名經(jīng)濟學家上書中央:現(xiàn)在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而貧富差距乃至腐敗之勢趨重。經(jīng)濟發(fā)展與腐敗在賽跑,一但腐敗增長迅速超過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一但國際形勢突變,執(zhí)政黨能否以自己勤廉的形象和親和力,帶領全國人民同舟共濟所以作為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更要防腐拒變。修身養(yǎng)德,以高標準要求自己,進一步提高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進一步提高自身在社會上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