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珍惜每一滴水。
2、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3、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巍ぬK洵《辯奸論》
4、塵羽之積,沈舟折軸?!獣x·葛洪《抱樸子·嘉遁》
5、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6、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稘h書·董仲舒?zhèn)鳌?/p>
8、山無靜樹,川無停流?!妒勒f新語·文學》
9、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盾髯印ぞ馈?/p>
10、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背ゎ佒啤额伿霞矣枴w心》
11、春江水暖鴨先知?!巍ぬK軾《惠崇春江曉景》
12、遠水不救近火?!俄n非子·說林上》
13、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14、滴水即生命,請珍惜水資源。
15、請動一下手,關好水龍頭。
16、龍頭打開水嘩嘩,轉身莫忘關掉它。
17、流水不腐亦不復。
18、水房:別讓我的眼淚陪我過夜。
19、水池邊:不要讓流失的'水成為后人的淚。
20、節(jié)約用水,浪費可恥。
21、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
22、當你讓水白白流掉時,我們離干旱又近了一步。
23、請珍惜寶貴的生命之源水!
24、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秴问洗呵铩ど鳠帷?/p>
25、丘山積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為大。——《莊子·則陽》
26、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7、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抖Y記·樂記》
28、金以剛折,水以柔成。——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29、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段饔斡洝返谄呤寤?/p>
30、以下是關于水的名言名句
31、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32、請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淚。
33、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漢·桓寬《鹽鐵論·復古》
34、行遠道者假于車,濟江海者因于舟?!獫h·桓寬《鹽鐵論·貧富》
35、如果不節(jié)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
36、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37、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妒酚洝でZ生列傳》
38、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39、珍惜點滴,珍惜生命之源。
4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啤⒂礤a《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墩撜Z·雍也》
42、水是萬物之首(布來基)
43、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史記·外戚世家》
44、循流而下易以至,順風而馳易以遠?!獫h·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45、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妒酚洝せ袀鳌?/p>
46、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47、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48、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方覺可惜?!堈湎恳坏嗡?。
49、過載者沈其舟,欲勝者殺其身?!獣x·葛洪《抱樸子·微旨》
50、水激則悍,夭激則遠?!巍だ顣P《太平御覽》
51、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是環(huán)境破壞后悔恨的淚。
52、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漢·桓寬《鹽鐵論·申韓》
53、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你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你的眼淚
54、山雨欲來風滿樓?!啤ぴS渾《咸陽城東樓》
55、今天節(jié)約一滴水,留給后人一滴血
56、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57、別再讓它傷心流淚請自覺關好水龍頭。
58、善游者溺,善騎者附?!獫h·劉安《淮南子·原道訓》
59、揚湯止沸,莫若去薪?!逗鬂h書·董卓傳》
60、高爐熱水煤炭耗,珍惜熱水莫亂倒。
61、反水不收,后悔何及?!逗鬂h書·光武帝紀》
62、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秴问洗呵铩けM數(shù)》
63、流得多,留得少!
64、水是生命之源
65、一周無水,人則虛;一年無水,則國損;百年無水,將如何?
66、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67、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論語·雍也》
▲丘山積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為大。 ——《莊子·則陽》
▲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 ——《荀子·君道》
▲遠水不救近火。 ——《韓非子·說林上》
▲土敝則草木不長,水煩則魚鱉不大。 ——《禮記·樂記》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呂氏春秋·盡數(shù)》
▲吞舟之魚,陸處則不勝螻蟻。 ——《呂氏春秋·慎熱》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史記·滑稽列傳》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史記·外戚世家》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 ——《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漢·劉向《新序·節(jié)士》
▲善游者溺,善騎者附。 ——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循流而下易以至,順風而馳易以遠。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漢·桓寬《鹽鐵論·復古》
▲行遠道者假于車,濟江海者因于舟。 ——漢·桓寬《鹽鐵論·貧富》
▲衣缺不補則日以甚,防漏不塞則日以滋。 ——漢·桓寬《鹽鐵論·申韓》
▲反水不收,后悔何及。 ——《后漢書· 光武帝紀》
▲揚湯止沸,莫若去薪。 ——《后漢書·董卓傳》
▲金以剛折,水以柔成。 ——晉·葛洪《抱樸子·廣譬》
▲塵羽之積,沈舟折軸。 ——晉·葛洪《抱樸子·嘉遁》
▲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 ——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
▲山無靜樹,川無停流。 ——《世說新語·文學》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山雨欲來風滿樓。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過載者沈其舟,欲勝者殺其身。 ——晉·葛洪《抱樸子·微旨》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宋·蘇洵《辯奸論》
▲水激則悍,夭激則遠。 ——宋·李昉《太平御覽》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 ——《西游記》第七十五回
▲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