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物質(zhì)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乏的`時代,名人名言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暴露無遺。下面是關(guān)于中國古代名人名言大全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親者痛,仇者快。(朱浮)
3、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陸游)
4、打破沙鍋問到底。(吳昌齡)
5、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官場現(xiàn)形記)
6、前門拒虎,后門進狼。(趙雪航)
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杜弼)
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9、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紅樓夢)
10、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
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紅樓夢)
12、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紅樓夢)
13、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
1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顧憲成)
15、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紅樓夢)
16、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紅樓夢)
17、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fù)哀后人也。(杜牧)
18、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封神演義)
19、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國演義)
20、心病還須心藥治,解鈴還是系鈴人。(紅樓夢)
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
22、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黃庭堅)
2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陸游)
24、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西廂記)
25、殺雞焉用宰牛刀。
26、書到用時方恨少。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28、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史記)
29、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30、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31、一登龍門,身價百倍。
32、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3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34、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35、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36、一朝權(quán)在手,便來把令行。(朱灣)
37、此地無銀三百兩。
38、人怕出名豬怕壯。
39、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炯)
40、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41、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42、酒香不怕巷子深。
43、死豬不怕開水燙。
44、磨刀不誤砍柴工。
45、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
4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5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52、政通人和,(名言 )百廢俱興。(范仲淹)
53、人之所能,不能兼?zhèn)洌瑮壠渌蹋∑渌L。
54、常格不破,人才難得。(包拯)
5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56、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
57、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文嘉)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凌蒙初)
59、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明,凌蒙初)
60、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61、勤學(xué)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xué)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6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63、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64、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也。(劉義慶)
6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羅大經(jīng))
6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6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
68、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李密)
69、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70、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
71、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72、疑則勿用,用則不疑。(陳亮)
73、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明,李開先)
74、寧為太平犬,不作亂離人。(馮夢龍)
7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馮夢龍)
7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77、公則生明,廉則生威。(清,朱舜水)
78、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馬致遠)
79、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曹雪芹)
80、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元雜劇)
8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吳承恩)
82、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丘遲)
83、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cè)于萬物。(丘遲)
84、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丘遲)
85、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丘遲)
86、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雜?。?/p>
87、臨危受命,力挽狂瀾于既倒。
88、可望而不可即。(劉基)
8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90、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乐渫囟鵁o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91、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92、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yīng),擊其尾則首應(yīng),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祆洹吨熳诱Z類大全》
9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xùn)學(xué)齋規(guī)》
94、學(xué)貴精不貴博?!檬疾坏降?,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95、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嵃鍢?/p>
9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
97、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櫻孜?/p>
98、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募巍睹魅崭琛?/p>
9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櫻孜?/p>
100、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鄭板橋《竹石》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y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ㄔ里w)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漢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國策》)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jīng))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周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fā)憤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杜荀鶴)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莊子)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羅大京)
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quán)修》)
時危見臣節(jié),世亂識忠良。(鮑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士為知己者死。(史記)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茍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玩物喪志。(書經(jīng))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書)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學(xué)然后知不足。(禮記)
學(xué)無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fā)春華。(魯迅)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毛詩序?/p>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后漢書》)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孫昭遠)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
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香(劉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陸游)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p>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禮記》)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蘇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呂氏春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2、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3、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T夢龍
4、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5、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醴?/p>
6、當以讀書通世事?!咴?/p>
7、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醢彩?/p>
8、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獜埡?/p>
9、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跤辣?/p>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p>
11、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旌殁x
1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1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p>
15、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1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17、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对鰪V賢文》
18、讀書務(wù)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尤?/p>
19、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髯?/p>
20、一日不書,百事荒蕪?!钤?/p>
21、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22、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xué),不可自棄?!佒?/p>
2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懹?/p>
24、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諟Y明
25、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p>
26、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陸游
27、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荣?/p>
28、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圣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π?/p>
29、百學(xué)須先立志。——朱熹
3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K軾
31、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煊眉?/p>
32、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
33、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3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p>
3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36、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xué)矣。——王符
37、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踉?/p>
38、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惿?/p>
39、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學(xué)誠
40、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愿學(xué)者每次作一意求之?!K軾
41、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p>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p>
43、為學(xué)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祆?/p>
44、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45、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46、讀書數(shù)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凶?/p>
47、學(xué)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章學(xué)誠
48、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鬃?/p>
49、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fù)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5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p>
51、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孔子
52、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53、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鴩?/p>
54、強學(xué)博覽,足以通古今?!獨W陽修
55、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quán)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56、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5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58、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5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p>
6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p>
61、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p>
6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63、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焖此洞鹨肮?jié)問》
64、學(xué)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祆?/p>
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諟Y明
6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檻棾?/p>
67、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p>
68、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祆?/p>
69、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n愈
70、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p>
7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72、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73、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7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獎⑾?/p>
75、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p>
76、開卷有益。——趙光義
77、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焖此?/p>
78、學(xué)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79、刻苦讀書,積累
80、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顏之推
8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8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83、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p>
8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85、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S名奎
86、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祆?/p>
87、勞于讀書,逸于
8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8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p>
90、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91、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祆?/p>
92、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93、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填U
94、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95、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xué)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
96、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嵃鍢?/p>
9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p>
98、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99、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