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
人生意義取決于靈魂生活的狀況。其中,世俗意義即幸福取決于靈魂的豐富,神圣意義即德性取決于靈魂的高貴。
極端然后豐富。
人應(yīng)該活得真實。真實不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地方,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一種態(tài)度,是我們終于為自己找到的一種生活信念和準(zhǔn)則。
在日常生活中,當(dāng)一個人在某方面——例如權(quán)力、財產(chǎn)、知識、相貌等——處于弱勢狀態(tài)時,常常也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當(dāng)生活中的小挫折彼此爭奪意義之時,大苦難永遠(yuǎn)藏在找不到意義的沉默深淵里。
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
愛使人豐富。所以愛情不論成敗,都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古人曾云:忍為眾妙之門。事實上,對于人生種種不可躲避的災(zāi)禍和不可改變的苦難,除了忍,別無他法
一個自己有人格的尊嚴(yán)的人,必定懂得尊重一切有尊嚴(yán)的人格。同樣,如果你侮辱了一個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
離別的場合,總有一個第三者在場,莫測的命運,從此就有了無窮的牽掛。
做人要講道德,做事要講效率。講道德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講效率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一個好的伴侶關(guān)系,應(yīng)該是以信任之心,不限制對方的自由,又以珍惜之心不濫用自己的自由。
我的野心是要證明一個沒有野心的人也能得到所謂成功。不過,我必須立即承認(rèn),這只是我即興想到的一句俏皮話,其實我連這樣的野心也沒有。
西方人文傳統(tǒng)中有一個重要觀念,便是人的尊嚴(yán),其經(jīng)典表達(dá)就是康德所說的“人是目的”。按照這個觀念,每個人都是一個有尊嚴(yán)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當(dāng)作手段使用。對于今天許多國人來說,這個觀念何其陌生,只把自己用做了謀利的手段,互相之間也只把對方用做了謀利的手段,未嘗想到自己和別人都是有尊嚴(yán)的精神性存在。
在人類的基本價值中,有一項久已被遺忘,它就是高貴。
不純凈的美使人迷亂,純凈的美使人寧靜。
中國人是一個老是開會而很少開玩笑的民族。
愛是苛求的`,因為苛求而短暫。友誼是寬容的,因為寬容而長久。
男人通過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過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男人和女人的虛榮是相互刺激起來的:男人喜歡漂亮的女人,所以女人愛打扮;女人喜歡成功的男人,所以男人想盡辦法讓自己成功。
我不相信人一生只能愛一次,我也不相信人一生必須愛許多次。次數(shù)不說明問題。愛情的容量即一個人的心靈的容量。你是深谷,一次愛情就像一道江河,許多次愛情就像許多浪花。你是淺灘,一次愛情只是一條細(xì)流,許多次愛情也只是許多泡沫。。。。。。
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
世上有一種人,毫無尊嚴(yán)感,毫不講道理,一旦遇上他們,我就不知道怎么辦好了,因為我與人交往的唯一基礎(chǔ)是尊嚴(yán)感,與人斗爭的唯一武器是講道理。我不得不相信,在生物譜系圖上,我和他們之間隔著無限遙遠(yuǎn)的距離。
愛和被愛同是人的情感需要,悲劇在于兩者常常發(fā)生錯位,愛上了不愛己者,愛己者又非己所愛。人在愛時都太容易在乎被愛,視為權(quán)利;在被愛時都太容易看輕被愛,受之當(dāng)然。如果反過來,有愛心不求回報,對被愛知珍惜卻不計較,人就愛得有尊嚴(yán),活得有氣度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損失,包括名譽、地位、財產(chǎn)等等,只要不是影響基本的生存,實質(zhì)上都不應(yīng)該帶來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豐富的心靈,高貴的靈魂,這樣你才無愧于人的稱號,你才是作為真正的人在世間生活。
震中在四川汶川,不在我居住的地方,這不過是碰巧罷了。我們都是幸存者。
一個漂亮女人能夠引起人的欣賞,卻不能使人迷戀。使人迷戀的是那種有靈性的美,那種與一切美的事物發(fā)生內(nèi)在感應(yīng)的美。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
未經(jīng)失戀,不懂愛情;未經(jīng)失意,不懂人生。
一種女人把男人當(dāng)作養(yǎng)料來喂她的虛榮,另一種女人把她的虛榮當(dāng)作養(yǎng)料來喂男人。
物質(zhì)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xué)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因為我們最真實的自我是沉默的,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是超越語言的。傾聽沉默,就是傾聽靈魂之歌。
未經(jīng)失戀,不懂愛情;未經(jīng)失意,不懂人生。
愛情是人生的珍寶,當(dāng)我們用婚姻這只船運載愛情的珍寶時,我們的使命是盡量繞開暗礁,躲開風(fēng)浪安全的到達(dá)目的地。誰要是故意迎風(fēng)浪而上,固然可以獲得冒險的樂趣,但也說明他對船中的珍寶并不愛惜。好姻緣是要靠珍惜保護(hù)的,珍惜便是緣,緣在珍惜中,珍惜之心亡,則緣盡。
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無數(shù)的,其中多數(shù)非自己所能選擇,它們組成了我們每一階段的生活,左右著我們每一時刻的心情。我們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過境遷,當(dāng)我們回頭看走過的路時便會發(fā)現(xiàn),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們奠定了我們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過是路邊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罷了。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真實的愛是非常經(jīng)驗的,以對象的存在為前提,我不可能去愛從未存在過的事物。所以,我也不會把從未存在過的事物感受為一種空缺。然而,一旦存在過,愛過,就全然不同了。如果失去你,你留下的空缺將永遠(yuǎn)暴露在我心靈的視野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它填補或遮蓋,但你的存在也將因這空缺的無可彌補而繼續(xù)無可代替。
我的人格理想:成熟的單純,我的風(fēng)格理想:不張揚的激情。
許多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不過,你不必憤慨,倘若你想到這一點:許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罷了。
沉默比話語更接近本質(zhì),美比權(quán)力更有價值。
人應(yīng)該有一種基本的自信,就是做人的自信,作為人類平等一員的自信。在專制政治下,人們的這種自信必然遭到普遍的摧毀。當(dāng)所有的人都被迫跪下的時候,那惟一站著的人就成了神。
愛是苛求的,因為苛求而短暫。友誼是寬容的,因為寬容而長久。
1、我對任何出眾的才華無法不持欣賞的態(tài)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敵人身上。
2、你感覺到隔膜,前提應(yīng)該是你有溝通的愿望,你對那些你不曾想到要與之溝通的人是不會感覺到隔膜的。
3、只用色情眼光看女人,近于無恥。但身為男人,看女人的眼光就不可能完全不含色情。我想不出在濾盡色情的中性男人眼里,女人該是什么樣子。
4、愛就是做被愛者的保護(hù)人的沖動,盡管在旁人看來這種保護(hù)毫無必要。
5、真正打動人的感情總是樸實無華的,它不出聲,不張揚,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當(dāng)一切喧囂靜息下來之后,它仍然在工作著,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dá)人心的最深處。
6、在男人心目中,那種既癡情又知趣的女人才是理想的情人。癡情,他得到了愛。知趣,他得到了自由。可見男人多么自私。
7、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感情,它們?nèi)缬半S形,不可分離。愈是在我們感覺孤獨之時,我們便愈是懷有強烈的愛之渴望。
8、懷疑來自過分認(rèn)真。無所用心的人從不懷疑,但也沒有信仰。當(dāng)然,這并不妨礙他們以信仰的名義絞殺懷疑者。
9、我相信成熟的愛情是更有價值的,因為它是全部人生經(jīng)歷發(fā)出的呼喚。
10、一個愛情的生存時間或長或短,但必須有一個最短限度,這是愛情之為愛情的質(zhì)的保證。小于這個限度,兩情無論怎樣熱烈,也只能算作一時的迷戀,不能稱作愛情。
11、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
12、大智慧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大驕傲者往往謙遜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萬物,寬待眾生的胸懷。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計較,小驕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臉相。
13、月虧了能再盈,花謝了能再開??墒?,人別了,能否再見卻未可知。開謝盈虧,花月依舊,幾度離合,人卻老了。人生之所以最苦別離,就因為別離最使人感受到人生無常。
14、一切最高的獎勵和懲罰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行為者本身給行為者造成的精神后果。高尚是對高尚者的最高獎勵,卑劣是對卑劣者的最大懲罰。
15、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這種痛苦如何解除?我答道:這種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我心中想”這么一想,痛苦就也解除了。接著又想:完美也失去了。
16、智慧無國籍。全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了各民族歷史上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
17、在一個精神遭到空前貶值的時代,倘若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精神貴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質(zhì)的清貧,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貴和誠實。
18、佛的智慧把愛當(dāng)作痛苦得根源加以棄絕,扼殺生命的意志;人的智慧應(yīng)把痛苦當(dāng)作愛的必然結(jié)果加以接受,化為生命的財富。
19、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對愛情的憧憬,哪里還有青春?可以沒有理解,但如果沒有對理解的理解的期待,哪里還有創(chuàng)造?可以沒有所等的一切,但如果沒有等待,哪里還有人生?
20、也許,潛藏在真正的愛情背后的是深沉的憂傷,潛藏在現(xiàn)代式的尋歡作樂背后的是空虛。兩相比較,前者無限高于后者。
21、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確實萬劫不復(fù)。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淪落人?
22、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亡。但是,人們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等著別的什么,甚至死到臨頭仍執(zhí)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23、對孩子的愛是一種自私的無私,一種不為公的舍己。這種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為孩子犧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24、你占有一個女人的肉體乃是一種無禮,以后你不再去占有卻是一種更可怕的無禮。前者只是侵犯了她的羞恥心,后者卻侵犯了她的自尊心。
25、個只想被人愛而沒有愛人之心的人,其實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愛。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愛,而是占有。愛心是與占有欲正相反對的東西。
26、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shù)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墒俏壹炔辉溉淌軐Ψ降姆ξ?,也不愿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松,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27、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fēng)景。
28、許多東西,今當(dāng)我們沒有它們也能對付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它們原來是多么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使用著它們,這并不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它們。
29、在自由競爭狀態(tài),自然選擇淘汰了劣者;在專制狀態(tài),人工選擇淘汰了優(yōu)者。惟有平庸者永遠(yuǎn)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30、幸福喜歡捉迷藏。我們年輕時,它躲藏在未來,引誘我們前去尋找它。曾幾何時,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把它錯過,于是回過頭來,又在記憶中尋找它。
31、美是人的心靈的一個幻影,道德是人的生存的一個工具。人是注定要靠藥物來維持生命的一種生物,而美就是興奮劑,道德就是鎮(zhèn)靜劑。
32、在上帝的賜予中,性是最公平的。一個人不論窮富美丑,都能從性—交中得到快樂,而且其快樂的程度并不取決于他的窮富美丑。
33、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jīng)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yuǎn)困惑,也永遠(yuǎn)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34、一個成熟的人是不會去刻意尋求外在的獎賞,以為故意做作的獎賞對人有時是一種愚弄。
35、戀愛,人生中美麗的時刻。如同黎明和黃昏,沐浴在柔和金光中的一切景物都變美了,包括那個美人兒。戀愛中的人以為那個美人兒是光源,其實她也是被照的景物。
36、自古多癡情女,薄情郎。但女人未必都是弱者,有的女人是用軟弱武裝起來的強者。
37、西來者人一再強調(diào),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xué)。在博學(xué)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于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biāo)永遠(yuǎn)不可能真正達(dá)到。
38、對于一顆高傲的心來說,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別人,因為這種情緒向他暴露了一個他最不愿承認(rèn)的事實:他自卑了。
39、對于一個洋溢著生命熱情的人來說,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窮盡人間各種可能性,其中包括困境和逆境?!澳繕O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鮮,口極世間之譚”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痛快地活?!笆ト苏?,常人而肯安心者也”。
人生唯一有把握不會落空的等待是那必然到來的死亡。但是,人們都似乎忘了這一點而等著別的什么,甚至死到臨頭仍執(zhí)迷不悟。我對這種情形感到悲哀又感到滿意。
在神話時代,神替人解釋一切,安排一切。神話衰落,哲學(xué)興起,人要自己來解釋和安排一切了,他幾乎在躊躇滿志的同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力不從心。面對動物或動物般生活著的蕓蕓眾生,覺醒的智慧感覺到一種神性的快樂。面對宇宙,它卻意識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卻并不能成為一個神,或者用愛默生的話說,只是一個破敗中的神。
西來者人一再強調(diào),智慧不是知識,不是博學(xué)。在博學(xué)的人,他所擁有的也只是對于有限和暫時事物的知識,而智慧確是要把握無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這個目標(biāo)永遠(yuǎn)不可能真正達(dá)到。
盡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愛智慧卻并不因此就屬于徒勞。智慧的果實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論上——“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實踐上——“我需要我一無所需”。然而,達(dá)到了這個境界,在謙虛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樂業(yè)已消融為了一種和諧的寧靜了。
浩渺宇宙間,任何一個生靈的降生都是偶然的,離去卻是必然的;一個生靈與另一個生靈的相遇總是千載一瞬,分別確實萬劫不復(fù)。說到底,誰和誰不同是這空空世界里的天涯淪落人?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經(jīng)習(xí)慣了和你所愛的人的相處,仿佛日子會這樣無限的延續(xù)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頭一驚想,起時光在飛快流逝。正無可挽回的把你、你所愛的人以及你們共同擁有的一切帶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種柔情,想要保護(hù)你的'愛人免遭時光的劫掠。你還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這些最簡單的幸福也是多么寶貴,有著稍縱即逝的驚人的美……
就像使沙漠顯得美麗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著的一口水井,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fēng)景。
一創(chuàng)始人的口吻宣說陳詞濫調(diào),以發(fā)明家的身份公布道聽途說。
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guān)心彼此的靈魂,肉體徒然親近,靈魂終是陌生,他們就真正成了大地上無家可歸的孤魂了。如果亞當(dāng)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們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園。
許多東西,今當(dāng)我們沒有它們也能對付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它們原來是多么不必要的東西。我們過去一直使用著它們,這并不是因為我們需要它們,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它們。
在一個精神遭到空前貶值的時代,倘若一個人仍然堅持做“精神貴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質(zhì)的清貧,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為了虛榮,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貴和誠實。
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路。
在這個沒有上帝的世界上,誰敢說自己已經(jīng)貫通一切歧路和絕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尋找了?我將永遠(yuǎn)困惑,也永遠(yuǎn)尋找。困惑是我的誠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肖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周國平: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chuàng)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我們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我們最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