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1
《打造高績效團隊》的作者是蜚聲國內外的華人實戰(zhàn)型培訓專家余世維博士。拿到書籍的那天,翻看扉頁的時候,對其中這樣一些話深有感觸,如何去打造一個團隊?怎樣處理團隊中的沖突?又該如何溝通進行團隊溝通與激勵?
設想無論是企業(yè)還是事業(yè)單位,擁有凝聚力的合作團隊,工作起來是何等的舒心和暢快!利用工作之余,斷斷續(xù)續(xù)看完此書,直覺受益匪淺。
從文中得知,在日本,人們普遍認為遇到事情就到主管的房間去請示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這表示自己沒有能力。日本的主管娿看不起這樣的員工。而在我國,情況就不一樣了,下屬們太喜歡敲門了,事無巨細地請示。做主管的喜歡人家請示,表示自己有權力,而下屬們也逐漸形成了依賴心理,不斷地請示。因此打造高績效的團隊第一切忌不要讓下屬隨便敲你的門,不要讓他們帶著問題來敲門,一個讓他們先養(yǎng)成自己思考的習慣,如果他自己先思考了,并且真的沒有解決辦法,這時候他才能敲門進來。
讀到這里我想,作為高績效團隊的領導一定要有這樣的指導思想:
1、強力要求下屬與下屬之間先自行解決問題,不要動輒請示。不要下屬敲你的門。
2、再要他們在你的面前協(xié)調討論,你注意他們不夠團結的地方。
3、對各個部門之間配合不力、支援不積極的事例應該議處。開大會處理,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
4、積壓公文的'弊病非得解決不可。
高績效團隊的運作流程如下:
1、總負責人應公開宣示各部門負責人的權力并鼎力支持。要求相關部門給其開綠燈。
2、各部門負責人應主動鏈接各相關部門,緊盯他們承諾的事,并指出最后期限。
3、各部門負責人要快速回報過程中的重要事故、重要變動、重要瓶頸。
4、各部門負責人應將全盤意見做成一覽表,并指出其中相克的地方,且提出最妥善的對應之道。
5、比爾蓋茨的時間觀念:能站著講的事情就不要坐著講;能在辦公桌旁邊處理的事情就不要進會議室;能用便條紙代替的就不要再簽署文件。
我的所得:
團隊不同于群體。群體可能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并不具備高度的戰(zhàn)斗能力,而團隊則要滿足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3個條件才成。英國諺語說得好,“一個人做生意,兩個人開銀行,三個人搞殖民地”,這就是團隊的效果。在團隊建設中,要注意團隊中不同部門的水平溝通,組建變動型的團隊,切忌形成停頓型組織,盡量避免一切都要靠領導開會協(xié)調的習慣??傌撠熑藨搹谋O(jiān)督型的領導向參與型、團隊型的領導過渡,邁向自己的工作目標,除了思考、計劃、輔導員工、分配任務、簽署文件以外盡量什么都不做,這樣可以充分地不斷發(fā)揮員工的自主性、思考性和合作性,使整個團隊更具有很強的戰(zhàn)斗力。
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2
學習余世維博士《打造高績效團隊》后,對此感悟頗深,給了我一個全新的詮釋,現(xiàn)將有些感想付諸筆端,與同學們分享。
打造高績效團隊,首先要懂得何為“團隊”,“團隊”即 每個員工都能自主自發(fā)的思考﹑行動,并積極與他人合作。團隊要具備三個條件,即:自主性,思考性,協(xié)作性。
一個團隊要做到高績效,首先這個團隊的員工要具備自主性,做到心中有團隊。高績效團隊強調一種主動精神,沒有人要求和脅迫。心中有團隊的人是不分年齡大小,資質深淺的。雷鋒曾說過一句話:“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和團隊融合在一起才能更有力量”。團隊里的每個人要有自動自發(fā)的精神,團隊要想方設法調動起職工的積極性,變“要我做”為“我要做”,那樣對同一項工作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如果每名員工都能把自己份內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事情,每個人對待工作都追求一個最好的效果,那么就沒有完成不好的工作,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沒有那么多隨處可見的浪費與破壞。
團隊的自主性也體現(xiàn)在上下級之間的主動反饋、主動溝通、主動關切。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一點,工作就不會有盲區(qū)、疏忽,就不會有溝通不了的問題,更不會有那么多需要上級主管來出面解決的矛盾。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上一個諸葛亮,一個人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而大家共同的智慧則是無可估量的,主動反饋、互相溝通可以避免延誤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以免對企業(y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其次做為一個團隊要有思考性。其表現(xiàn)在讓每名員工都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反思自身及本部門的工作還存在著什么問題,任何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部門領導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最佳的答案,這時就要集思廣益,從中選出大家公認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挖掘、發(fā)揮團隊的潛能。
在團隊中,除每個成員要積極主動地工作外,還要善于思考,其表現(xiàn)在讓每名員工都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反思自身及本部門的工作還存在著什么問題,要用自己的思維、經驗和知識對感官上的事物進行深層次的考慮,以此來對現(xiàn)有的問題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任何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部門領導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最佳的答案,如果只憑領導冥思苦想,其他成員不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判別,那工作完成起來就沒有創(chuàng)新,慢慢地會形成員工的惰性,對工作失去了激情。要集思廣益,從中選出大家公認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挖掘、發(fā)揮團隊的潛能。同時團隊成員還要學會勇于面對批評,善于總結經驗,充分汲取領導不滿意的原因,在批評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才可以最大化地發(fā)揮個體的專長,提升管理品質。
最后做為一個團隊要有協(xié)作性。只要是工作就沒有孤立性,就必須有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換言之就必須與人交往。要加強互助﹑協(xié)作和支持,必須拋棄“自私、自我、自大”的狹隘觀念。一個團隊如果不團結協(xié)作,工作高效就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要樹立“大局意識”, 由集團公司到屬下的公司項目部,進一步到一個國家都是一個團隊或大或小的縮影,任何一個團隊都應該有自己的精神,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能夠激勵員工忘我工作;才能引導團隊從一個臺階上升到另一個臺階;才能在面對四川大地震時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度難關;才能化災難為溫暖,演繹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每個人都離不開團隊,團隊能讓一個班組更和諧,能讓一個部門更溫暖,能讓一個企業(yè)更強大,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包括你、我、他。一切以大局為重,必要時要犧牲小我的利益來服從大局的利益,共同為業(yè)務的發(fā)展和穩(wěn)定貢獻力量。
近日,公司利用下班時間,組織員工學習余世維的《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專題講座,共七講。他的講座語言幽默,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繪聲繪色,寓觀念于談笑間,蘊哲理于詼諧中,使我們深深
回想自己進入公司的這幾個月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收獲良多,公司為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也構建了很好的平臺,可以這樣說,我的每一點進步和成績,都離不開公司及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對此,我始終心存感激。一直以來我都很珍惜我的工作,因此我也一直很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一個人能力會有大小,但做好工作除了能力,更需要堅持和執(zhí)著,以及責任感。余博士講座的主題是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聯(lián)系我們公司的實際,我們的公司就像一艘大船,航行在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的征途中,現(xiàn)在,已經有了明確的航向,也有了優(yōu)秀的船長,目前最關鍵的就是在這船上的每一個人都要樹立團隊意識,把我們公司的員工隊伍打造成一個高績效的團隊,只有這樣,我們公司這艘大船才會更快更好地前行。那么,作為團隊中的一員,我們要具備哪些具體的品質或意識呢?
另外就是有效溝通。余博士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真的要有所成就,一定要學會溝通,特別是要能面對很多人說話。在他看來,一個人想要很好地與人溝通,所謂高明的溝通技巧并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態(tài),要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就必須克服三種不良狀態(tài),即自私、自我和自大;心態(tài)好了,溝通時就會很自然地去體諒對方的'不便和難處,能考慮到對方的需求,能主動支援和主動反饋,而這些恰恰是溝通所必須的。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和別人去溝通,我們也總是自以為我們想要的表達的信息,對方可以完整地接收到,而其實,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所表達的和對方所接受的信息,有時竟然會相去甚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花了許多時間,也做了精心準備,但溝通卻是無效的。
通過學習發(fā)現(xiàn),無效溝通包括消極溝通和防御性溝通,消極溝通的常見形式有壓制別人、貶低別人、挖苦別人喜歡關注貶低別人的內容;防御性溝通表現(xiàn)在總是想說服別人,評價發(fā)言人而不是發(fā)言內容、假裝在傾聽等方面。這些都可以通過非語言信息傳遞出來,并且很快就會被別人捕捉到。這樣的表情和心態(tài)不一定要說出來,卻常常被對方從你的非語言信息中一眼看破。無效溝通往往就是從非語言信息開始的,因此我們要多留意自己的表現(xiàn),否則會使你精心準備的溝通變成無效溝通。
公司是我們的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像呵護自己的家那樣去呵護我們的公司,用我們的智慧、熱情以及對公司的深深熱愛積極投身到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中去,相信我們的公司明天會更美好,事業(yè)會更輝煌。
在我剛剛進入公司,還在入職培訓時,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團隊精神,無論是上課,做游戲還是拓展,總結的時候永遠可以用到“團隊”,“信任”這樣的詞,而且屢試不爽。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知道“團隊”這個寶貝在我們的工作中肯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個時候理解的團隊很單純,認為就是一幫人在一起做事,是相對于單干形式的。讀完《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我發(fā)現(xiàn)我的理解有多初級。那團隊到底是什么呢?團隊是由員工和管理層組成的一個共同體,該共同體合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知識和技能協(xié)同工作,解決問題,實現(xiàn)共同目標。團隊有5個要素,即所謂的5P:purpose(目標),people(人員),place(定為),power(權限),plan(計劃)。
光有團隊還不行,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高績效團隊,高績效團隊有一些特征,即PERFORM:P目標;E賦能授權;R關系與溝通;F彈性;O最佳生產力;R認可與贊美;M士氣。在這七個特征中,相對與團隊目標,團隊的生產力和士氣是衡量團隊能否達到高績效的關鍵因素,然而要提高生產力和士氣。就必須要在賦能授權、關系和溝通和認可與贊美這四個特征上下功夫。
那么,如何打造一支具有高績效的團隊呢?
首先,要制定一個有吸引力的團隊遠景和明確的團隊目標。目標是團隊存在的理由,也是團隊運作的核心動力。在前面的課中我們學習到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在根據(jù)這個黃金法則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后,我們接下來就要把這些目標轉化為詳細的工作計劃,然后再建立一個完善的目標控制系統(tǒng),以確保目標的最終實現(xiàn)。系統(tǒng)是對整個執(zhí)行過程的一個軟件服務,用來與原先的期望進行對比,根據(jù)情況來修訂目標、計劃,必要時重新組織人員,或決定采取額外激勵措施。
第二,在建立了以上的團隊目標后,我們就要根據(jù)團隊的目標來選擇互補型的團隊成員并對其進行訓練,培育他們的合作精神,增強凝聚力,提升士氣,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在我們培訓訓練我們的團隊成員時,我們要注重技巧和方法,我們要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要成為他們的教練而不僅僅是監(jiān)督者和控制者。在訓練探們技能的同時,對于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凝聚力和士氣的提高也不能放松。團隊精神是高績效團隊的靈魂,它是團隊成員為了實現(xiàn)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相互協(xié)作、盡心盡力的意愿和作風。團隊精神包含三個層面內容:團隊的凝聚力,團隊的合作意識,團隊士氣的高昂。團隊的精髓在于合作,信任是合作的基礎和前提,增強互信需要一下幾個要素:誠實、公開、一致、尊重。團隊中的人際關系同樣重要,我們可以通過開設感情存款來建立利人利己的人際關系,達到你好我也好的局面。
第三,在以上的條件滿足后,在我們的團隊的運作過程中,還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我們利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包含團隊溝通和團隊的沖突處理。溝通包含兩個部份,傾聽和表達反饋。我們以前上過溝通方面的課程,知道積極聆聽的重要作用和一些原則以及相關的技巧,積極聆聽的技巧包括四個:問開放式的問題;重復對方的話;表達自己的理解;適當?shù)臅r候還要保持沉默。作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除了要會聆聽,還要會表達和反饋。有效表達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對事不對人;坦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多提建議少提主張;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魅力;讓對方理解自己所表達的含義。反饋包括正面認知、修正性反饋、負面反饋和沒有反饋。團隊領導者應該多進行正面認知,一旦下屬出現(xiàn)問題或工作偏差,領導者應該即時采取修正性反饋(利用漢堡包原則),盡可能不要使用負面反饋,要知道,沒有反饋比負面反饋更糟糕。在團隊的運作過程中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沖突的處理。解決沖突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澄清問題;關注目標;可供選擇的方案;排除障礙;選擇;認同。
第四,在我們團隊運作過程中,領導者需要有效的激勵團隊成員,提升團隊士氣,懂得如何有效的主持團隊的會議,以便讓會議發(fā)揮更好的決策作用。激勵包括三種方式:威脅激勵(例如裁員);獎勵激勵(加薪、表揚等);個人發(fā)展激勵(培訓)。在激勵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員工的需求,對不同的員工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對統(tǒng)一下屬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作為高績效團隊的成員,還要知道如何召開高效的團隊會議,在會前準備階段準備要充分,在召開階段目標要明確,內容要充實,會后要做好會議紀要并追蹤會議結果是否落實。會議的過程可能是一個決策的過程,在團隊運作過程中團隊的決策制定相當重要,決策的制定過程有以下幾部分:識別問題;確定決策標準;給每個標準分配權重;擬定方案;分析方案;選擇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決策結果。其實這可能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如果問題沒有解決,這個循環(huán)還會繼續(xù)下去。
這就是我們打造高績效團隊的整個過程和一些方法、原則和技巧。我們有些時候是作為團隊的成員,有些時候是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如果作為新型團隊領導者的話,一定要注意定位自己的角色:協(xié)調者、問題解決者、資源提供者、問題處理的指導者、輔助計劃實施者、以及肯定者,這和上一次黎友蕓老師的課上給我的感悟不謀而合,他說,作為基層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服務者的角色上,這里所謂的服務者和書中提到的以上的各種角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第三,在以上的條件滿足后,在我們的團隊的運作過程中,還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我們利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包含團隊溝通和團隊的沖突處理。溝通包含兩個部份,傾聽和表達反饋。我們以前上過溝通方面的課程,知道積極聆聽的重要作用和一些原則以及相關的技巧,積極聆聽的技巧包括四個:問開放式的問題;重復對方的話;表達自己的理解;適當?shù)臅r候還要保持沉默。作為一個良好的溝通者除了要會聆聽,還要會表達和反饋。有效表達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對事不對人;坦白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多提建議少提主張;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魅力;讓對方理解自己所表達的含義。反饋包括正面認知、修正性反饋、負面反饋和沒有反饋。團隊領導者應該多進行正面認知,一旦下屬出現(xiàn)問題或工作偏差,領導者應該即時采取修正性反饋(利用漢堡包原則),盡可能不要使用負面反饋,要知道,沒有反饋比負面反饋更糟糕。在團隊的運作過程中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沖突的處理。解決沖突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澄清問題;關注目標;可供選擇的方案;排除障礙;選擇;認同。
第四,在我們團隊運作過程中,領導者需要有效的激勵團隊成員,提升團隊士氣,懂得如何有效的主持團隊的會議,以便讓會議發(fā)揮更好的決策作用。激勵包括三種方式:威脅激勵(例如裁員);獎勵激勵(加薪、表揚等);個人發(fā)展激勵(培訓)。在激勵的過程中,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員工的需求,對不同的員工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對統(tǒng)一下屬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勵方法。作為高績效團隊的成員,還要知道如何召開高效的團隊會議,在會前準備階段準備要充分,在召開階段目標要明確,內容要充實,會后要做好會議紀要并追蹤會議結果是否落實。會議的過程可能是一個決策的過程,在團隊運作過程中團隊的決策制定相當重要,決策的制定過程有以下幾部分:識別問題;確定決策標準;給每個標準分配權重;擬定方案;分析方案;選擇方案;實施方案;評價決策結果。其實這可能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如果問題沒有解決,這個循環(huán)還會繼續(xù)下去。
這就是我們打造高績效團隊的整個過程和一些方法、原則和技巧。我們有些時候是作為團隊的成員,有些時候是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如果作為新型團隊領導者的話,一定要注意定位自己的角色:協(xié)調者、問題解決者、資源提供者、問題處理的指導者、輔助計劃實施者、以及肯定者,這和上一次黎友蕓老師的課上給我的感悟不謀而合,他說,作為基層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服務者的角色上,這里所謂的服務者和書中提到的以上的各種角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