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百千
《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2、四書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五經(jīng)
《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4、古代四大類書
《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唐文》
5、八股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7、五大奇書
《儒林外史》,《孽?;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官場現(xiàn)形記》,《老殘游記》
8、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
9、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0、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11、書法四體
正、草、隸、篆
12、文房四寶
湖筆、徽墨、宣紙、端硯
13、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鋒、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15、三書
《魏書》《蜀書》《吳書》
16、樂府雙璧
《木蘭詞》《孔雀東南飛》
17、史學雙璧
《史記》《資治通鑒》
18、三史
《史記》《漢書》《東觀漢記》(魏晉南北朝)
《史記》《漢書》《后漢書》(唐開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1、左思《三都賦》
《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
22、南朝三謝
謝靈運、謝安、謝
23、初唐四杰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壇四大家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26、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28、清代詞家三絕
納蘭性德、朱彝尊、陳維嵩
29、揚州八怪
汪士慎、 李鱔 、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李方
30、北宋四大書法家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31、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趙孟頁
32、南宋詩壇四大家
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33、大李杜
李白、杜甫
34、小李杜
李商隱、杜牧
35、千古文章四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36、竹林七賢
37、建安七子
孔融、陳琳、王
3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39、蘇門四學士
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40、元末明初吳中四杰
高啟、楊基、張羽、徐
41、元雜劇四大愛情劇
《西廂記》 《墻頭馬上》 《拜月亭》 《倩女離魂》
42、元雜劇四大悲劇
《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梧桐雨》
43、中國十大古典悲劇
《竇娥冤》《趙氏孤兒》《漢宮秋》《琵琶記》《精忠旗》《嬌紅記》《清忠譜》《長生殿》《雷峰塔》《桃花扇》
44、中國十大古典喜戲
《救風塵》《墻頭馬上》《西廂記》《李逵負荊》《看錢奴》《幽閣記》《中山狼》《玉
45、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詩人
班婕妤、 蔡
46、四大譴責小說
《官場現(xiàn)形記》《二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老殘游記》《孽?;ā?/p>
47、民間四大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48、《詩經(jīng)》
我國第一部
49、《論語》
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和行動,由孔子的弟子編纂。
50、《左傳》
我國第一部敘事比較詳細的編年史,記載了春秋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大事。
51、《呂氏春秋》
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輯而成,雜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
52、《戰(zhàn)國策》
記載戰(zhàn)國時代各國游說之士的策略,共33篇。
53、《楚辭》
西漢劉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匯集而成,共17篇。
54、賈誼
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
55、《史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史。
56、《漢書》
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于獄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57、《孔雀東南飛》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58、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觀滄?!贰洱旊m壽》。
59、諸葛亮
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為其代表作。
60、曹植
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為《七步詩》。
61、《搜神記》
筆記體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干寶。
62、陶淵明
東晉詩人,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63、《水經(jīng)注》
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端?jīng)》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
64、《后漢書》
南朝史學家范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65、《木蘭詩》
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66、王之渙
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
67、王維
盛唐時期著名詩人,以山水詩成就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別》《使至塞上》。
68、孟浩然
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并稱“王孟”。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
69、王昌齡
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
70、李白
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象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
71、杜甫
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準確,許多詩流傳千古。
72、白居易
晚唐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反映現(xiàn)實,反映民眾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代表作有《長恨歌》《憶江南》《賣炭翁》。
73、韓愈
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復古代樸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74、柳宗元
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yōu)秀散文、游記、寓言、詩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記》《江雪》《捕蛇者說》。
75、杜牧
晚唐杰出詩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督洗航^句》、《阿房宮賦》等為其代表作。
76、岑參
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代表作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7、劉禹錫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烏衣巷》《陋室銘》。
78、范仲淹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代表作有《岳陽樓記》。
79、歐陽修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散文、詩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記》《伶官傳序》。
80、蘇軾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散文均有極高成就。
81、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提倡變法。代表作有《傷仲永》《游褒禪山記》。
82、李清照
北宋女詞人,在散文詩詞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聲聲慢·尋尋覓覓》《夏日絕句》。
83、陸游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是現(xiàn)留詩作最多的詩人,存詩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等。
84、辛棄疾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
85、文天祥
北宋政治家、詩人,寫了許多愛國主義詩文,代表作有《正氣歌》《過零丁洋》。
86、柳永
北宋婉約派詞人,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代表作有《雨霖鈴》《少年游》。
87、周敦頤
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代表作有《愛蓮說》。
88、姜
南宋詞人,代表作有《揚州慢》。
89、關漢卿
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作有《竇娥冤》。
90、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水滸傳》。
91、羅貫中
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所著《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92、吳承恩
在民間傳說、雜劇和其他著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西游記》,是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
93、馮夢龍
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通俗小說作家。作品以所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94、蒲松齡
字留仙、劍臣,號柳泉,代表作為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
95、方苞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chuàng)始人,與姚
96、吳敬梓
所著《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長篇諷刺小說。
97、曹雪芹
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現(xiàn)實主義的最高峰。
98、龔自珍
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99、梁啟超
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改良主義思想家、宣傳家。代表作有《少年中國說》。
100、顧炎武
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1、三百千
《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
2、四書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五經(jīng)
《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4、古代四大類書
《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唐文》
5、八股
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
7、五大奇書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金瓶梅》
8、十三經(jīng)
《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左傳》《禮記》《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孟子》《孝經(jīng)》《爾雅》
9、六子全書
《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0、漢字六書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11、書法四體
正、草、隸、篆
12、文房四寶
湖筆、徽墨、宣紙、端硯
13、書法九勢
落筆、轉筆、藏鋒、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
1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15、三書
《魏書》《蜀書》《吳書》
16、樂府雙璧
《木蘭詞》《孔雀東南飛》
17、史學雙璧
《史記》《資治通鑒》
18、三史
《史記》《漢書》《東觀漢記》(魏晉南北朝)
《史記》《漢書》《后漢書》(唐開元之后)
19、二拍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20、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21、左思《三都賦》
《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
22、南朝三謝
謝靈運、謝安、謝
23、初唐四杰
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新來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壇四大家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
26、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
28、清代詞家三絕
納蘭性德、朱彝尊、陳維嵩
29、揚州八怪
汪士慎、 李鱔 、金農、黃慎、高翔、鄭燮、羅聘、李方
30、北宋四大書法家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31、楷書四大家
顏真卿、柳公權、歐陽洵、趙孟頁
32、南宋詩壇四大家
楊萬里、陸游、范成大、尤袤
33、大李杜
李白、杜甫
34、小李杜
李商隱、杜牧
35、千古文章四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36、竹林七賢
37、建安七子
孔融、陳琳、王
3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39、蘇門四學士
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40、元末明初吳中四杰
高啟、楊基、張羽、徐
41、元雜劇四大愛情劇
《西廂記》 《墻頭馬上》 《拜月亭》 《倩女離魂》
42、元雜劇四大悲劇
《竇娥冤》《漢宮秋》《趙氏孤兒》《梧桐雨》
43、中國十大古典悲劇
《竇娥冤》《趙氏孤兒》《漢宮秋》《琵琶記》《精忠旗》《嬌紅記》《清忠譜》《長生殿》《雷峰塔》《桃花扇》
44、中國十大古典喜戲
《救風塵》《墻頭馬上》《西廂記》《李逵負荊》《看錢奴》《幽閣記》《中山狼》《玉
45、中國歷史上十大女詩人
班婕妤、 蔡
46、四大譴責小說
《官場現(xiàn)形記》《二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老殘游記》《孽?;ā?/p>
47、民間四大傳說
《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
48、《詩經(jīng)》
我國第一部
49、《論語》
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和行動,由孔子的弟子編纂。
50、《左傳》
我國第一部敘事比較詳細的編年史,記載了春秋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大事。
51、《呂氏春秋》
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輯而成,雜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思想。
52、《戰(zhàn)國策》
記載戰(zhàn)國時代各國游說之士的策略,共33篇。
53、《楚辭》
西漢劉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匯集而成,共17篇。
54、賈誼
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有《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
55、《史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長達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史。
56、《漢書》
紀傳體史書,東漢史學家班固受詔編寫,未完,死于獄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
57、《孔雀東南飛》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長篇敘事詩。
58、曹操
字孟德,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短歌行》《觀滄?!贰洱旊m壽》。
59、諸葛亮
政治家、軍事家,《出師表》為其代表作。
60、曹植
字子建,詩人,曹操的第三子,代表作為《七步詩》。
61、《搜神記》
筆記體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史學家、文學家干寶。
62、陶淵明
東晉詩人,存留120多首詩,其中20多首田園詩,開辟五言詩的新境界。《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飲酒》等都是其代表作。
63、《水經(jīng)注》
作者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端?jīng)》是古代一部記我國河流水道的書,酈道元為之作注。
64、《后漢書》
南朝史學家范曄所著,與《史記》《漢書》合稱"三史"。
65、《木蘭詩》
民間敘事詩,北朝樂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
66、王之渙
詩人,歌詠邊塞的詩歌最著名。代表作有《涼州詞》、《登鸛鵲樓》。
67、王維
盛唐時期著名詩人,以山水詩成就為最,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送別》《使至塞上》。
68、孟浩然
擅長山水田園詩,與王維并稱“王孟”。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
69、王昌齡
擅長七絕,主要寫邊塞詩和宮怨詩。
70、李白
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象豐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語言瑰麗活潑,擅長樂府和絕句,許多詩成為千古絕唱。
71、杜甫
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語言準確,許多詩流傳千古。
72、白居易
晚唐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深刻反映現(xiàn)實,反映民眾疾苦,感情充沛,語言通俗,雅俗共賞。代表作有《長恨歌》《憶江南》《賣炭翁》。
73、韓愈
世稱韓昌黎,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積極提倡古文運動,恢復古代樸實文風,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
74、柳宗元
積極提倡古文運動,寫出大量優(yōu)秀散文、游記、寓言、詩歌等。代表作有《小石潭記》《江雪》《捕蛇者說》。
75、杜牧
晚唐杰出詩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江南春絕句》、《阿房宮賦》等為其代表作。
76、岑參
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代表作為《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7、劉禹錫
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烏衣巷》《陋室銘》。
78、范仲淹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代表作有《岳陽樓記》。
79、歐陽修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在散文、詩歌、史傳編寫、詩文評論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醉翁亭記》《伶官傳序》。
80、蘇軾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北宋文壇領袖,詩、詞、散文均有極高成就。倡導詩文革新運動。
81、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提倡變法。倡導詩文革新運動,代表作有《傷仲永》《游褒禪山記》。
82、李清照
北宋女詞人,在散文詩詞方面均有成就。代表作有《聲聲慢·尋尋覓覓》《夏日絕句》。
83、陸游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是現(xiàn)留詩作最多的詩人,存詩9300多首。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示兒》等。
84、辛棄疾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
85、文天祥
北宋政治家、詩人,寫了許多愛國主義詩文,代表作有《正氣歌》《過零丁洋》。
86、柳永
北宋婉約派詞人,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代表作有《雨霖鈴》《少年游》。
87、周敦頤
北宋著名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代表作有《愛蓮說》。
88、姜
南宋詞人,代表作有《揚州慢》。
89、關漢卿
元代雜劇作家,代表作有《竇娥冤》。
90、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搜集整理關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寫成《水滸傳》。
91、羅貫中
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所著《三國演義》是我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
92、吳承恩
在民間傳說、雜劇和其他著作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西游記》,是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
93、馮夢龍
明代文學家、戲曲家、通俗小說作家。作品以所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
94、蒲松齡
字留仙、劍臣,號柳泉,代表作為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
95、方苞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chuàng)始人,與姚
96、吳敬梓
所著《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長篇諷刺小說。
97、曹雪芹
完成了《紅樓夢》前8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現(xiàn)實主義的最高峰。
98、龔自珍
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99、梁啟超
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改良主義思想家、宣傳家。代表作有《少年中國說》。
100、顧炎武
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篇一:王陽明心學經(jīng)典語錄
1、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3、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4、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7、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8、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9、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0、有志于圣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11、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12、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
13、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14、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5、夫學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
16、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寅。
17、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18、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
19、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20、知行合一。
篇二:王陽明名言
1、明廷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困境。老百姓的觀念很樸素:作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對了。狼兵的所作所為就是趁火打劫,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眾紛紛投入山賊的懷抱,成為山賊的密探。
2、書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價值觀,言之鑿鑿的成功秘訣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真實需求。
3、首先,心即理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其次,煉心的目的也不是成為圣賢一了百了。陽明心學是一種信仰哲學,而信仰只有被實踐時才有意義。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于儒家,提出振聾發(fā)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調內圣外王,將心性之學轉化為卓越的事功。
4、一個人對了,一個國家就對了。你是什么樣,社會就是什么樣。
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6、戰(zhàn)爭總是異常血腥和殘酷,不要說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將軍也很容易驚慌失措。東晉成帝朝的左將軍司馬流,參戰(zhàn)前就非常驚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時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兒,結果打仗時被殺身亡。
7、官場的內耗,國家的虛耗終使社會積重難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榮也逐漸成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體積越來越龐大,而隨著肥皂水的張力到達極限,越來越脆弱,然后一觸即破。
8、而這一切的起點,在于每個人都能傾聽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價值判斷。
9、一個真實的自我可以讓人有效地應對真實的世界,從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異。如欲改變命運,首先改變自己。如欲改變自己,首先磨煉內心。
10、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坍塌后,每個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來捍衛(wèi)各自的權益。然而,人們并不知道私權的邊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種方式恰當,最終便只能演變?yōu)槿跞鈴娛车膮擦钟螒颉?/p>
11、一直以來,書都沒有錯,只是讀的人錯了。
12、的確,生命的價值在于它能夠拒絕庸俗,能夠燦爛奔放,但也可以在隨波逐流中喪失任何意義,成為行尸走肉。
13、一言以蔽之,理學與心學的區(qū)別就是為學和為道的'區(qū)別。
14、在官員知法犯法不是新聞、依法治國才是新聞的時代,拋開制度變革不談,每個人
都應捫心自問:如果體制有毒,個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15、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質期的,只有不斷地修補、革新,才能保證社會機器的良好運轉。改革固然會傷及既得利益團體,固然會出現(xiàn)波折動蕩,但不改則必死無疑。
16、世上之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得過且過的人多了,就形成一汪絕望的死水。
17、當像狗一樣活著都成為一種奢望時,反抗便是唯一的出路。或許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反抗意識并不那么強烈,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任何一種選擇都要強于繼續(xù)忍受剝削,更何況來人的說辭那么具有誘惑力和煽動性,不走何為?
18、所有的人都站在一邊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們都站在船的一邊,最后的結果就是船翻人亡。
19、一串鈴音,漾起了悠揚的旋律,淙淙的流水聲夾雜在嗚咽的洞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帶著些微的傷感。是懷念嗎?這片炎黃的浩土之上,神話的遺跡已然湮沒,女媧離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還掛念著留下自己的魂靈。在這片沒有神的土地上,祈禱已是惘然。每一個人,每一個生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爭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20、不能等別人為你鋪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錯,最后創(chuàng)造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21、懂得明哲保身不難,難的是懂得什么時候挺身而出。
22、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據(jù),衡量是非的標準。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于我心。
23、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淵默之心,臨危不亂之心。君子的權術是高超實用的藝術,小人的權術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樣成為君子?擁有光明之心。如何擁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說服自身,內心平靜。
24、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這個國家早已習慣了自我欺騙,從政府到人民。謊言成為維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輕輕一推,這座填充著豆腐渣的違章建筑便會轟然倒塌。
25、民主政治是人民做出政治決定并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的政治體制,但人民有時候是好逸惡勞、自私短視的。因此,沒有與之匹配的文化土壤和規(guī)則意識,民主政治只能是一張永遠無法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
26、無論學術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即使輿論尚有非議,即使朝中權貴刻意排擠,也不能改變他被莘莘學子頂禮膜拜的事實。
27、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透過昏黃的紙窗,我仿佛看見陽明和徐愛二人正在促膝長談,沒有名韁利鎖,盡棄一切俗欲,時而激烈辯論,時而撫掌大笑。往來古今,四極八荒似乎都已凝滯在此時此地,寰宇之間,只有他師徒二人的交談之聲,討論著世間最樸素、最純粹的道理,不知東方之既白
28、周敦頤說,太極就是2、0版的無極,好比一款2D建模的電腦游戲要向3D轉型了,開發(fā)系列中的一代過渡產(chǎn)品,有些體驗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緊接著開天辟地(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產(chǎn)生陰陽萬物)。
29、讀史越多,越會悲哀地發(fā)現(xiàn),以史為鑒幾乎是不可能的。技術變了,制度變了,表面那一層都變了,可里面的內核永遠不變。魏忠賢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換個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煥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身邊那些不懂政治卻想玩政治的人最終都被政治玩得很慘。
30、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殺你,而是你不愿善終,自取滅亡,以至天要殺你,你認命吧。
31、權利和義務的對等,自由和不傷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過這樣一個漫長卻必經(jīng)的過程,善惡標準、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會方非鏡花水月。
32、讀一讀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體會一下他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的措辭就能明白,一個有才華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賞識,甚至是接見,都是一件多么難的事!
33、是非,不用從學者的講學中去區(qū)分,只需從自己的內心去辨別。
34、不要被歷史故事所欺騙,伯樂相馬這樣的美談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正是因為它極其少見,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5、文官帶兵怕就怕紙上談兵,懂兵法而不懂實戰(zhàn),釀成袁崇煥式的悲劇。事實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員里,長期以來最不缺的就是高談闊論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