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
6、苛政猛于虎。(禮記)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jīng))
10、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經(jīng))
1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2、知恥近乎勇。(禮記)
1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jīng))
15、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jīng))
16、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17、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19、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jīng))
21、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6、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7、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28、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30、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沒有一個人能夠有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己經(jīng)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學問都是無窮無盡的海洋,都是無邊無際的天空……所以,誰也不能夠認為自己己經(jīng)達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氣揚。如果是那樣的話,則必將很快被同行趕上、很快被后人超過。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相對論以及他在物理學界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然而,就是像他這樣,他還是在有生之年不斷地學習、研究,活到老,學到老。
有人去問愛因斯坦,說:“您老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后的人才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愛因斯坦并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枝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對那位年輕人說:“在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知識是無邊無際的對于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域的接觸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地去探索?!?/p>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y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