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zhàn)的故事。
1.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2.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3.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4.急來拖佛腳,閑時不燒香。
5.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6.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也深。
7.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8.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
9.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10.正是無功受祿,寢室不安。
11.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12.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13.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14.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
15.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16.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17.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
18.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
19.浩氣沖天貫牛斗,英雄事業(yè)未曾酬。
20.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21.破屋更遭連夜兩,漏船又遇打頭風。
22.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
23.入門休問榮枯事,觀著容顏便得知。
24.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25.身雖百死而無怨,具懷忠義笑問天。
26.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27.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干戈。
28.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29.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殞命又何愚。
30.總教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一面羞。
31.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
32.火燒到身,各自去掃,蜂蠆入懷,隨即解衣。
33.經(jīng)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
34.今日幸得相見義士一面,愚男如撥云見日一般。
35.祥云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
36.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
37.平生未有入綠林之志而入綠林,平生不敢有遇公明之愿而遇公明。
38.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里扯斷玉瑣。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39.冤有頭,債有主!你們這些軍士,不要替劉高賣命!那兩個新來的.教頭,還沒有見過你花爺爺?shù)谋臼?,今天我讓你見識見識!
40.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xiàn)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ㄩ_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
41.原來這色最是怕人。若是她有心戀你時,身上便是刀劍水火,也攔她不住,她也不怕;若是她無心戀你時,你便身坐在金銀堆里,她也不睬你。常言道:‘佳人有意村夫俏,紅粉無心浪子村’。
1、自差偏自是?!端疂G傳》
2、單絲不成線。——《水滸傳》
3、有眼不識泰山。——《水滸傳》
4、有錢可以通神?!端疂G傳》
5、敢怒而不敢言?!端疂G傳》
6、不怕官,只怕管?!端疂G傳》
7、勝敗乃兵家常事?!端疂G傳》
8、酒亂性,色迷人。——《水滸傳》
9、君子問災不問福。——《水滸傳》
10、男大須婚,女大必嫁?!端疂G傳》
11、吃飯防噎,行路防跌?!端疂G傳》
12、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端疂G傳》
13、當取不取,過后莫悔。——《水滸傳》
14、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水滸傳》
15、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水滸傳》
16、卻之不恭,受之太過?!端疂G傳》
17、知恩不報,非為人也。——《水滸傳》
18、燈蛾撲火,惹焰燒身?!端疂G傳》
19、赦其舊過,開以新圖?!端疂G傳》
20、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端疂G傳》
21、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水滸傳》
22、甕中捉鱉,手到拿來?!端疂G傳》
23、早知今日,悔不當初?!端疂G傳》
24、送君千里,終須一別?!端疂G傳》
25、拽拳神臂健,飛腳電光生?!端疂G傳》
26、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端疂G傳》
27、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水滸傳》
28、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端疂G傳》
29、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端疂G傳》
30、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端疂G傳》
31、梁園雖好,卻非久戀之家?!端疂G傳》
32、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端疂G傳》
33、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端疂G傳》
34、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端疂G傳》
35、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端疂G傳》
36、山高必有怪,冷峻卻生精?!端疂G傳》
37、急來拖佛腳,閑時不燒香?!端疂G傳》
38、這腔熱血,是要賣給識貨的.?!端疂G傳》
39、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端疂G傳》
40、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端疂G傳》
41、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端疂G傳》
42、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端疂G傳》
43、農(nóng)夫心內(nèi)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端疂G傳》
44、浩氣沖天貫牛斗,英雄事業(yè)未曾酬?!端疂G傳》
45、身雖百死而無怨,具懷忠義笑問天?!端疂G傳》
46、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水滸傳》
47、紅粉不知歸何處?芳魂今夜落誰家?——《水滸傳》
48、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端疂G傳》
49、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端疂G傳》
50、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水滸傳》
51、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殞命又何愚?!端疂G傳》
52、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端疂G傳》
53、花開又被風吹落,月皎那堪云霧遮?!端疂G傳》
54、用仁義以治天下,公賞罰以定干戈?!端疂G傳》
55、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端疂G傳》
56、斷送落花三月雨,摧殘楊柳九秋霜?!端疂G傳》
57、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水滸傳》
58、總教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一面羞。——《水滸傳》
59、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端疂G傳》
60、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水滸傳》
61、拳打來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端疂G傳》
62、破屋更遭連夜兩,漏船又遇打頭風?!端疂G傳》
63、手到處青春喪命,刀落時紅粉亡身。——《水滸傳》
64、一條棒桿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端疂G傳》
65、經(jīng)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端疂G傳》
66、七魄悠悠,已赴森羅殿上;三魂渺渺,應歸枉死城中?!端疂G傳》
67、悶似蛟龍離海島,愁如猛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淚漣漣?!端疂G傳》
68、緊閉星眸,直挺挺尸橫席上;半開檀口,濕津津頭落枕邊。——《水滸傳》
69、小院初春,大雪壓桔金線柳;寒生庾嶺,狂現(xiàn)吹折玉梅花?!端疂G傳》
70、祥云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端疂G傳》
71、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端疂G傳》
72、自幼曾讀經(jīng)書,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端疂G傳》
73、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端疂G傳》
74、情愿自將官誥納,不求富貴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淡飯黃虀過此生?!端疂G傳》
75、冤有頭,債有主!你們這些軍士,不要替劉高賣命!那兩個新來的教頭,還沒有見過你花爺爺?shù)谋臼拢裉煳易屇阋娮R見識!——《水滸傳》
76、莫語常言道知足,萬事至終總是空。理想現(xiàn)實一線隔,心無旁騖腳踏實。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殘憾莫使今生留?!端疂G傳》
77、洪太尉倒在樹根底下,唬的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那心頭一似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的響,渾身卻如重風麻木,兩腿一似斗敗公雞,口里連聲叫苦?!端疂G傳》
78、祥云迷鳳閣,瑞氣罩龍樓。含煙御柳拂旌旗,帶露宮花迎劍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樂聲中,繡襖錦衣扶御駕。珍珠簾卷,黃金殿上現(xiàn)金,鳳羽扇開,白玉階前停寶輦。隱隱凈鞭三下響,層層文武兩班齊?!端疂G傳》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四回。這兩句大意是:做人立得正,站得直,走得穩(wěn)。
有錢可以通神。
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相通,通連。本句大意是:錢能使人與神仙相通。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見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七回。世情:社會人情,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面:指人的臉色。這兩句大意是:社會人情從待人態(tài)度的冷淡或熱情可以看出來,人的臉色因?qū)Ψ降匚坏母叩投兓?/p>
不怕官,只怕管。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官:官吏。管:管理,管轄,這里指管得著自己的人。本句大意是:不怕上面的`大官,只怕直接管轄自己的頂頭上司。
卻之不恭,受之太過。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二回。卻之:推卻,辭謝不納。恭:恭敬。過:過分。這兩句大意是:推卻不受吧,太不恭敬;冒然接受吧,又太過分了?!皡s之不恭”是從《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意即“一再推卻拒絕別人是不恭敬的”)句簡化
而來,現(xiàn)在多將——說成“卻之不恭,受之有愧”,是接受別人饋贈時的謙詞,表示接受感到愧疚,拒絕里覺得失禮的矛盾心情。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五回。這是兩句俗語。它用種什么就收什么這個簡單道理,比喻造什么因,就會得什么果,含有普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意思在內(nèi)。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一回。這兩句大意是:要是早知道會出現(xiàn)今天這樣的情況,后悔當初不應該那樣做。
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四回。不出門:傳播不到門外去。惡事:壞事,見不得人的事。這兩句大意是:好事不容易傳出去,壞事傳得很快很廣。
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這里指夜晚。這兩句大意是:人當處于歡樂的時候,總是嫌夜晚太短;處于寂寞的時候,又惱恨五更太長。
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八回。這兩句大意是:到甕子里捉老鱉,那是手到拿來。此二句是形容辦事十分容易。甕中的老鱉躲也無處躲,藏又無處藏,因而甕中捉鱉當是十分容易的事。
急來拖佛腳,閑時不燒香。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抱佛腳:求佛救助、保佑。這兩句大意是:閑暇無事時不給佛燒香供奉,到事情急了才擊求佛救助。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五回。緣:緣分。這兩句大意是:有緣分的人雖然遠隔千里,卻能因機遇、巧合而會面;沒緣分的人即使打照面也會錯過,跟沒遇到一樣。這兩句話在元代無名氏《鴛鴦被》雜劇里作“無緣對面不相逢,有緣千里能相會”。
惺惺惜惺惺,好漢識好漢。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惺惺(xīng星):聰明人。惜:愛惜。識:賞識。這兩句大意是:聰明的人總是愛惜聰明的人,英雄漢總是賞識英雄漢。
吃飯防噎,行路防跌。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三回。噎(yē椰):食物塞住嗓子。這兩句大意是:吃飯時要防備食物卡住嗓子,走路時要防備摔交。比喻人處世辦事必須小心謹慎,時時注意安全,以防不測。
男大須婚,女大必嫁。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須:必須,應當。這兩句大意是:男孩子長大了就應當結婚,女孩子長大了就應當出嫁。
君子問災不問福。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本句大意是:君子只問自己有什么災禍,而不問自己有什么福分。是君子,就有一種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胸懷和氣質(zhì),他不怕災禍,敢于正視現(xiàn)實,去經(jīng)受災禍的磨練,所以他敢于“同災”。而去尋問福氣,則被認為是貪求和沒有出息的行為,故君子不屑。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六回。這兩句大意是:幸運的事不會連續(xù)到來,災禍一來卻不止一種。
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須:卻。這兩句大意是:隔著墻卻有耳朵在聽著,窗戶外邊難道沒有人聽見?此兩句語本《管子·君臣下》“墻有耳,伏寇在側(cè)。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
當取不取,過后莫悔。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這兩句大意是:應該取得的卻不及時去取,機會過去以后可不要后悔。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這兩句大意是:作了好事或作了壞事,最終都將受到報應。且是來得早晚不同罷了。此二句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來到”(元·無名氏《來生債》)一樣,反映出前人最樸實、最鮮明的善惡觀。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
明·施耐庵《水滸》第一百十六回。這幾句大意是:凡事大多是得到得容易。失去得也容易。得到困難,失去也困難。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這兩句大意是:光聽說名字不如眼見一面,親自見面勝于聽說姓名。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四回。榮枯事:好事或壞事。這兩句大意是:進門之后不用同主人遇到好事或遇到壞事,察顏觀色便可得到準確的結論,這兩句俗語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明只要看看臉色,便可分析出主人的心情和遭遇??梢赃@兩句說明察顏觀色的重要性。
經(jīng)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后之言,豈能全信。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經(jīng)日:親眼看到。這幾句大意是:親眼看到的事情,還唯恐它不真實,別人背后講的話,怎么能夠完全相信呢?
樂極生悲,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