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水調(diào)歌頭》
細數(shù)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guān)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yīng)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賞析
據(jù)作者《吳船錄》,此詞作于公元1177年(淳熙四年)中秋,這年五月作者因病辭去四川制置一職,乘舟東去。八月十四日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日晚參加赴知州劉邦翰設(shè)于黃鶴山南樓的賞月宴會。《吳船錄》云:“天無纖云,月龜甚奇,江面如練,空水吞吐,平生所遇中秋佳月,似此夕亦有數(shù)。況復(fù)修南樓故事,老子于此興復(fù)不淺也。……作樂府詩一篇,俾鄂人傳之。”
詞 云:“細數(shù)十年事,十處過中秋?!逼鋵嵥恰笆觊g十處見中秋”,在《吳船錄》中他確是“細數(shù)”過中秋的十處地點。想起以往十處中秋情景,就為此夕提供 了一個對比的對象。此夕如何?“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新夢”,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應(yīng),并傳達了驚喜之情。“黃鶴舊山頭”指黃鶴山,傳說仙 人王子安曾乘黃鶴過此,故名。中間嵌以一個“舊”字,似有這樣意味:昔人已乘黃鶴去,此日他來仙地游,然則他也是仙矣,他之“新夢”、“忽到”,不也像乘 黃鶴飄然而來嗎?同時他寫的《鄂州南樓》詩道:“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飛來識舊游?!币灿写艘馕??!袄献觽€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贝说夭粌H 是仙地,還留有歷史遺跡。東晉庾亮鎮(zhèn)守武昌時,曾在秋夜登上此處的南樓,與僚屬吟詠談笑,高興地說:“老子于此處興復(fù)不淺?!保ā妒勒f新語·容止》)顯然 這里以庚亮作比,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樓會啊?!敖搅魟氽E,我輩復(fù)登臨。”后人登臨前人的舊地,除歷史滄桑感外還會由仰慕而生出自豪感,古人做到的事我 也做到了,何況作者此時地位亦復(fù)與庾亮不相上下。所以他也說:“老子于此興復(fù)不淺也!”“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因為“天無纖云”,月明星稀,更顯出 那輪明月(玉鏡)的明亮,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懸浮于空際一樣。這兩句是對月色的描寫,不僅寫出了“月色甚奇”,同時也寫出了自己的怡情。 “玉鏡獨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貫注到這輪明月上了,“獨”,既表示了月在天際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了。大凡如此月夜, 人們憑高望月,每每會生出超凡脫俗之感,何況在這仙跡勝地呢。寫到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
下闋仍寫月色?!皵壳責?,收楚霧,熨江?!币曇案_闊了?!扒亍?,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漢一帶。江北江南,長煙一空,皓月當空,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練,這景象又是多么柔美。“熨”字下得神奇,又十分生動,使人想起那種平滑之狀,與蘇軾“惟 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的比喻有異曲同工之妙。正當他神思飆舉、游思漫疏之際,忽然清醒過來,面對現(xiàn)實:“關(guān)河離合,南北依舊照 清愁?!薄半x合”,這里用作偏義復(fù)詞,意分裂。眼下情況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籠罩著無邊的“清愁”。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 當夜南北許多像作者這樣滿懷憂國之情的人的下樣望月的人的。這兩句是情緒的陡轉(zhuǎn),但也是有來路的。前面的“秦煙”、“楚霧”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兩方,就 有可能產(chǎn)生河山之異的感觸;起拍的“細數(shù)十年事”也有這樣的內(nèi)蘊,“十處過中秋”就有一處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陽過的,自在此時聯(lián)想之中。注意句中的“依 舊”,可指靖康之后,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見姮娥冷眼,應(yīng)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眾稹?,即嫦娥?!笨毡趾邗豸谩?, 用蘇秦事。蘇秦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終無成而歸“(見《戰(zhàn)國策·秦策》)。貂裘敝,形容奔走不止,窮困僚倒。
作者此時五十二歲,想起十多年間遷徙不定,“不勝漂泊之嘆”(《吳船錄》)?!皻w來”,指此次東歸。這里借嫦娥嘲笑,抒發(fā)了自己華發(fā)已生、而功業(yè)無就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倦于風塵游官的心境。這與蘇軾的“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同,而與辛棄疾的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太常引·建康中秋》)異。辛詞是主動問姮娥,向白發(fā)挑戰(zhàn),表達了作者強烈的進取精神。辛詞作于淳熙元年,當為成大所 知,只是因經(jīng)歷、心境不同,面對同樣的中秋明月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情思?!搬嚲茊栿竿茫先グ闇嬷??”“蟾兔”指月亮?!皽嬷蕖保穗[之地,此指故鄉(xiāng)?!秴谴?錄》謂:“余以病丐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歸田園,帶月荷鋤,得遂此生矣?!贝舜螙|歸他是打算退休的。
《綺羅香 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千里偷催春暮。
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在。
驚粉重、蝶宿西園,
喜泥潤、燕歸南浦。
最妨它,佳約風流,
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
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
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
臨斷岸、新綠生時,
是落紅、帶愁流處。
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綺羅香 詠春雨作品賞析【注釋】:
通篇字字都是寫《春雨》。
【注釋】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礙了花開。
②將煙困柳:春雨迷濛,如煙霧環(huán)繞柳樹。
③盡日冥迷:整日春雨綿綿。
④鈿車:華美的車子。杜陵:漢宣帝陵墓所在地。當時附近一帶住的多是富貴之家,
故用來借指繁華的街道。
⑤官渡:用公家渡船運送旅客。
⑥謝娘:唐代歌妓,后世泛指歌女。這兩句是寫煙雨籠罩遠處的山峰,象謝娘被淚
沾濕的眉毛那樣嫵媚好看。
⑦剪燈深夜語: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評解】
這首詠物詞,以多種藝術(shù)手法摹寫春雨纏綿的.景象。上片寫近處春雨。蝶驚粉重,
燕喜泥潤。佳期被阻,鈿車不行。
下片寫遠處春雨。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綠落紅,帶愁流去。通篇不著“雨”字,
卻處處貼切題意。用語工麗,意境清幽。
【集評】
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筆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數(shù),所謂
“一鉤勒即薄者”。
黃昇《花庵詞選》:“臨斷岸”以下數(shù)語,最為姜堯章稱贊。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語語淋漓,在在潤澤,讀此將詩聲徹夜雨聲寒,非筆能興
云乎!
黃蓼園《蓼園詞選》: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佳期,盡為所誤,而伊仍浸淫漸
漬,聯(lián)綿不已,小人情態(tài)如是,句句清雋可思,好在結(jié)二語寫得幽閑貞靜,自有身分,
怨而不怒。
許昂霄《詞綜偶評》:綺合繡聯(lián),波屬云委?!氨M日冥迷”二句,摹寫入神?!坝?/p>
當日”二句,如此運用,實處皆虛。
先著、程洪《詞潔》: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jié)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后兩段
七字句,于正面尤著到。如意寶珠,玩弄難于釋手。
孫麟趾《詞徑》:詞中四字對句,最要凝煉。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將煙困柳”
只八個字已將春雨畫出。
周爾墉《周批絕妙好詞》:法度井然,其聲最和。
繼昌《左庵詞話》:史達祖春雨詞,煞句“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本皖}
烘襯推開去,亦是一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調(diào)體物殊工,與碧山之詠蟬,玉田之詠春水,白
石之詠蟋蟀,皆能融情景于一篇者。虞山毛晉心醉其《雙雙燕》詞,但“柳昏花螟”自
是名句,而全篇多詠燕,僅于結(jié)處見意,不若此調(diào)之情文并茂也。起三句吸春雨之神。
四、五句關(guān)合聽雨之情?!暗薄ⅰ把唷倍鋸膫?cè)面寫題,“驚”、“喜”二字為蝶燕
設(shè)想,殊妙?!凹哑凇本涑谐钣曛?,寫到懷人,以領(lǐng)起后幅。轉(zhuǎn)頭處言臨江望遠,意
境開拓。以山喻眉,以雨喻淚,常語也,眉黛與淚痕合寫,便成雋語。上闋言近處庭院
之雨,后言遠處江湖之雨?!靶戮G”二句非特江干風景,而送春念遠,皆在其中?!奥?/p>
紅”句造語尤工。結(jié)句聽雨西窗,雖意所易到,而回首當年,以“梨花門掩”,點染生
姿,覺余音繞梁也。
---------------------------
詠物詞之成熟在這首詞中有充分體現(xiàn),將情思寄于對自然景物的感情化描寫之中,混化無跡。但這種“寄托 ”,僅為作者一種情思,而這種情思乃作者所處之時代、社會所形成的個人思想,若實指某人某事,必不免穿鑿附會。
詞中之濛濛細雨為正當其時,而闇闇情懷則郁積已久,以此適時之雨 ,遇此凄迷之情 ,“情動于中,乃形于言”,乃作成此滿紙春愁。
春雨欺花困柳,所謂風流罪過,明是怨春,實是惜春情懷。體物而不在形骸上落筆,而確認非人之景有其思想感情,為南宋詠物詞中大量采用的寫作手法,這就是所謂傳神 ,這是詠物詞最見工力的地方之一。
說“冷”,說“煙 ”,說“偷催”,都使人感到這是春天特有的那種毛毛細雨,也即“沾衣欲濕”的“杏花春雨”。還是“傳神寫照,全在阿堵物中 ”也。這種細雨,似暖似冷,如煙如夢,情思杳渺難求,正如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彪m各說各的春雨,各具各的神態(tài),卻同借春雨,表現(xiàn)出同樣的惜春情懷。對仗工而精,用字隱而切。細雨春愁,愁密如雨,甚亂如絲,紛亂如麻的情懷借細雨如茫寫出,融合天間,見出其愁如海,斬剪不斷。但即使人的神思立遠幽深,而究其實卻“句句不離所詠之物 ”。春雨之冥迷,實同于人之惆悵,輕到欲飛之細雨,竟至欲飛不能而如此依戀纏綿者,都因為這是一片春愁。體物傳神,可謂細致入微,窮形盡相了。
彩蝶眷日來歸,春燕踏春而來本為平常,而蝶驚粉重,燕喜泥潤,卻把春雨這一不知讓人是喜是愁的“細微”的特征,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來了。
上片的最后一韻,仍是圍繞春雨來寫。佳約成空,鈿車不出,是說春雨對人事的影響,所阻不能過河而又急于過河者,為“我”耶,為他耶?這種手法,正如姚鉉所說: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杜陵在長安城南,是唐代郊游勝地,這里是借用。
上片寫作者在庭院中所見。下片第一韻三句,轉(zhuǎn)為寫春雨中的郊野景色。寫郊原春雨,唐人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最為知名,這里翻用了他的詩意。詠物詩詞的用典,除了為自己詩情詞情敷彩之外,還要標示這一事物曾經(jīng)為前人所重,在文學(xué)史上早有很高的聲價。這雙重的作用更表明梅溪作詞技巧的縝密,心思細致,詠物詩詞如果忽略了這一點,那就是美中不足。韋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苯^野渡,暮色凄清,微雨欲垂未垂,遠水似盡不盡。一片蒼茫寂寥,雖非行人,亦難免魂銷??此泼鑼懡炀吧?,實際上卻是為春雨畫韻。
“眉嫵”兩句,寫雨中春山,煙雨迷濛,遠望處,隱約如佳人眉黛。這里是用卓文君事?!段骶╇s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 ”,是以山比眉,這里卻又反過來用佳人愁眉比喻遠山,且又加“ 和淚 ”兩字,以關(guān)合雨中遠山?!?嫵”字韻腳極佳,押韻應(yīng)這樣才好。所謂“ 我見青山多嫵媚 ”(辛棄疾《賀新郎》),不僅新穎,亦使青山含情。“ 謝娘”一辭,唐宋詩詞家常用語,是對婦女的泛稱,這是南朝留下來的用語上的講究。這里的謝娘,不應(yīng)理解為實指某人。只是因為把雨中遠山比做婦女愁眉,為使文理連貫才引出“和淚謝娘”一語,詞意只在用雨中春山表現(xiàn)春雨的多種風神,重點仍在春雨。句句刻畫,不離所詠之事物。這兩句寫青山似謝娘之含嚬帶愁而愈覺嫵媚,都是春雨“做將”出來的。春雨能夠做到“山也含情,蝶也凄怨”。
詠物詩詞之用典,貴在融化無跡,這就需要作者的刻意錘煉,但用典即使渾化無跡,因是被動,難免與原典頏頡,不如自鑄新詞,使之淋漓盡致,兩者在詠物詞中更是缺一不可。下面兩句即作者自己熔鑄的新語,既流暢,又獨特“ 臨斷岸 、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 。”這是兩句極新穎的對偶句,構(gòu)成極美的意境,極為當時人及后世讀者激賞。是春雨中景色 ,亦是春雨中情懷;是作者寄托,亦是作者情懷。詞人使用的方法是在文字上句句不離春雨,在結(jié)構(gòu)上以春愁作為情感主線。寫春雨則窮形盡相,寫情感則隨處點染,這種春雨和愁情又互相點染,使雨為情雨,愁為雨愁,令人徘徊其間 ,無可名狀 。下片的“沉沉”、“和淚 ”、“落紅”、“帶愁”,以及下句的“門掩梨花”,都是織成這一片凄清景色和闇闇春愁的因素。
下句“門掩梨花 ”,語出李重元《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開 ”。以想象之辭,緬懷前代風流,遙想詩人于“當日”門掩黃昏,聽梨花夜雨時之惆悵況味。春日夜雨不僅使詞人改寫名句,也以春雨感染詞人的心作結(jié) 。至于剪燈事,出于李商隱詩:“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詩雖是寫秋雨,但只剪取其“夜雨剪燭”一層意思,以關(guān)合故人之思,使結(jié)句漸入渾茫,所以言已盡而意不盡。許昂霄評這兩句說:“ 如此運用,實處皆虛?!薄对~潔》對全詞的評價是 :“無一字不與題相依,而結(jié)尾始出雨字,中邊皆有。前后兩段七字句 ,于正面尤到。”在詠物詞中,這一首屬于意重在雕繪之一類,不僅窮形盡相,而且頗為傳神。以工麗見長,見出作者才思,梅溪日片可見出,其在婉約詞發(fā)展史上集大成者的地位。
《蘭陵王 春恨》
卷珠箔,朝雨輕陰乍閣。
闌干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
東風妒花惡,吹落梢頭嫩萼。
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怯杯勺。
尋思舊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
燈夜初過早共約,又爭信飄泊。
寂寞,念行樂。
甚粉淡衣襟,音斷弦索,瓊枝璧月春如昨。
悵別后華表,那回雙鶴。
相思除是,向醉里、暫忘卻。
蘭陵王 春恨作品賞析【注釋】:
詞題“春恨 ”,在宋黃昇《花庵詞選》中為“春游 ”,實際上是作者親身經(jīng)歷喪亂之痛,借以寄托對國事的憂愁與痛苦。全詞分為三片,意脈貫通。明吳從先《草堂詩余雋》引李攀龍云:“上是酒后見春光,中是約后誤佳期,下是相思如夢中 ?!睆恼~的結(jié)構(gòu)而言 ,這樣理解是可以的,但還只是表面的理解。
如果透過含蓄曲折的筆墨,從表面深入到內(nèi)部,就會發(fā)現(xiàn)詞人在南渡以后所渡過的黍離之悲,所以不能僅僅拘泥于“春恨”。
詞的開頭“卷珠箔 ”二句,點出了環(huán)境 ?!罢чw”,即初停。這是化用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句意。一個春日的清晨,詞人登樓卷起了珠簾,窗外看去綿綿的陰雨剛剛停止,和煦的陽光已照樓臺。外面一片溫暖全詞的情與景由此生發(fā)鋪展 ?!瓣@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綠油油的青草,映襯著芍藥,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意 。好一派詩情畫意“ 煙柳弄晴”,并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 。折柳送別,
在漢唐以來已形成了一種社會風俗。周邦彥的著名詞篇《蘭陵王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就是借詠柳而抒別情。眼前的柳絲依依有情,似乎又矣筆俱有送別之態(tài)。緊接“東風”二句陡轉(zhuǎn),出現(xiàn)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凄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回應(yīng),由景生情,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 。“屏山 ”即屏風。
“沉水 ”,即沉香 。“中酒”即著酒。這里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tài),蘊含著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憶過去游樂的情景。換頭“尋思舊京洛”,承上轉(zhuǎn)下,從現(xiàn)在的傷春傷別,很自然地回想起過去在汴京的游樂情景?!熬┞濉保尻?,東周、后漢兩朝皆建都洛陽,故稱“京洛”,這里地是指京師即國都,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書懷韻二首》中寫過:“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煙燃燭九衢香。車聲馳道內(nèi)家出,春色禁溝宮柳黃。陵邑只今稱虜?shù)兀鹿谡l復(fù)問唐裝。傷心寒食當時事,夢想流鶯下苑墻 ?!痹娭兴鶎懰寄罟蕠谋瘋那椋c詞作者主旨是一致的。不過詞的寫法較詩而言比較含蓄婉轉(zhuǎn) 。一個“舊”字,蘊含著多么深刻的時代意念。宋翔鳳在《樂府余論》中說 :“南宋詞人系心舊京,凡言歸路,言家山,言故國,皆恨中原隔絕 ?!边@里思念“舊京洛 ”,正是中原被占的遺恨中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東情景,更增添離別之悲 ?!罢晟偈杩瘛比洌~人想起當年在汴京放蕩不羈的生活。白居易詩 :“疏狂屬年少 ?!鄙倌陼r征歌選色,外出游春的車馬已準備好,只是催促著好趕快梳妝打扮。油壁車,女子所乘 ;“催梳掠”,其中有女子同行。“曾馳道同載”三句 ,專寫游賞,但不專注一時一事。馳道,即御道,皇帝車馬所經(jīng)過的道路。上林,秦漢時期為皇帝的花園,這里借指汴京的園林 ?!笆諢舢叄既藸幭瘸龀翘酱?”(《東京夢華錄》卷六),這是“燈夜初過早共約 ”的注腳 。同載、攜手、共約,情事如見,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筆寫來,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墒?,緊接著“又爭信飄泊 ”!突然結(jié)束了上面的回憶,似斷又續(xù),極盡頓挫之妙。這使人仿佛從夢幻意識中回到清醒的現(xiàn)實,感情起伏,跌宕之中透露了作者的真情 ?!盃帯蓖霸?”。詞人怎么能料想到昔日歌舞升平商業(yè)繁華的汴京,如今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過著逃難的飄泊生活。這種悲哀從上面的歡快和暢的景象中顯露出來,以歡愉的情調(diào)映襯離別后的孤寂,更顯得凄楚難忍。
第三片從回憶轉(zhuǎn)寫別后思念之情,主要抒寫離恨之情 。“寂寞,念行樂”以下,緊承上文的“疏狂”到“飄泊”而來,注入了對舊人的深切懷念之情?!吧醴鄣陆蟆比?,是想像她已擺脫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 ?!碍傊﹁翟麓喝缱颉币痪?,本是南朝陳宮中狎客為贊美張麗華、孔貴嬪等容貌而寫的詩句“璧月夜夜?jié)M,瓊樹朝朝新”,見《陳書·張貴妃傳》。這三句,懷念舊人,同時也是懷念故都 ,寫得迷離惝恍,而寓意于其中也可尋得。以下轉(zhuǎn)入別恨與相思 。“悵別后華表”二句,借用典故,抒發(fā)人間淪桑之變,好景不長的深慨。傳為陶淵明潛作的《搜神后記 》載,遼東人丁令威,學(xué)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落于城門華表柱上,言曰 :“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悵”字領(lǐng)起,寄意深刻,語更明了而又委婉含蓄。
結(jié)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語寫情,感情委婉真摯?!俺?”,除非是的省略。這里詞人把多少不敢直接說出的別恨,統(tǒng)統(tǒng)傾注在酒杯里,痛飲盡醉忘去那些恩恩怨怨 。“向醉里、暫忘卻 ”,猶如眾流歸海,不僅感情深厚,而且“辭盡意不盡 ”,言外之意含有眷念故國的無窮隱痛。這與李清照《菩薩蠻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抒發(fā)愛國思想的詞作,寫得情韻兼勝,委婉真切,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種風格 ——即婉約的風貌。
在藝術(shù)技巧上充分顯示出組織結(jié)構(gòu)的嚴謹 。全詞上、中、下三片,從眼前傷春到追憶往昔,再轉(zhuǎn)入現(xiàn)實相思,有鋪排,有轉(zhuǎn)折 ,環(huán)環(huán)相扣 ,逐層深入,并用“別恨”一氣貫串。尤其是過片處意脈連貫,情致婉轉(zhuǎn)曲折。其次是寓別恨之情于清曠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詞的詞境顯得既沉郁又婉麗。
經(jīng)典古詩詞名言名句大全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嵃鍢?/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对鰪V賢文》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度龂尽?/p>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謩t徐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p>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p>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辖?/p>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暮年,壯心不已?!懿?/p>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p>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獏问洗呵?/p>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杜f唐書》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n 愈《進學(xué)解》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_大經(jīng)《鶴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學(xu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妒酚洝?/p>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妒酚洝?/p>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妒酚洝?/p>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侗饼R書》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妒酚洝?/p>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妒酚洝?/p>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妒酚洝?/p>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妒酚洝?/p>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稘h書》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稘h書》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漢書》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稘h書》
不可同日而語?!稘h書》
百聞不如一見?!稘h書》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逗鬂h書》
舉大事者,不忌小怨?!逗鬂h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舊唐書》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 ——漢·韓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秴问洗呵铩?/p>
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p>
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T葛亮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献?/p>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p>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獎⒒?/p>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K麟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撜Z
窮則變,變則通?!兑捉?jīng)》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鬃?/p>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K軾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醢彩?/p>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抉R遷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鳌?/p>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鬃?/p>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百學(xué)須先立志?!祆?/p>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懹?/p>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劉禹錫
學(xué)無止境?!髯?/p>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髯?/p>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韓愈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p>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獎⒂礤a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紹翁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憂郁個性空間簽名 你是你人生的作者,何必把劇本寫得苦不堪言
一個人對你的在乎程度取決于你倆聊天時最后一條回復(fù)是誰發(fā)的
學(xué)著看淡一些事情,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如果他總在為別人撐傘,你又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
有時候你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對你所有好感都瞬間磨滅。
最可怕的事,是看到自己逐漸變成曾經(jīng)討厭的那種人。
多年后我也會有個溫暖的家庭 盡管我不知道以后的愛人是不是我17歲所愛之人。
有時候不是不想去聯(lián)系,而是覺得沒那必要了。
一開始,因為找不到懷疑的理由,所以選擇相信
有時候不是不想去聯(lián)系,而是覺得沒那必要了。
因為年輕,所以敢做,因為年輕,所以敢為了愛與世界為敵
謝謝你陪我走過那一段,不長不短卻刻苦銘心。
友誼常以愛情而結(jié)束;而愛情從不能以友誼而告終。
-在你們面前我不能哭,因為哭了,我就輸了。
心里藏著一個人。不敢說。不敢碰。
不去期望,失去了不會傷心,得到了便是驚喜。
如果兩個人注定要在一起,最終他們總會找到方法找回彼此。
你不明白,喜歡一個人是宿命,即使注定是劫難,也在劫難逃。
何必拿尊嚴去挽留一個變了心的人。情也好,愛情也罷。
不管我現(xiàn)在多么的彷徨'但我終究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得到越多,失去越多。懂得越多,傷得越多。在乎越多,難過越多。
心里藏著一個人。不敢說。不敢碰。
曾經(jīng)的我愛你沒留余地,如今的你傷我傷的如此徹底。
人總有脆弱的時候,但不必表現(xiàn)出來,因為 都會過去...
如果一個人愿意為了你和所有異性保持距離,這就夠了。
有些人不會忘,由于不舍得;有些人必需要忘,因為不值得。
男人進入角色最早,而女人入戲總是太深。
一個人一聲心疼,他說的無意,你卻聽見的愛情。
曾經(jīng)的我愛你沒留余地,如今的你傷我傷的如此徹底。
世界上最酸的痛是,看著曾信誓旦旦說愛自己的人,轉(zhuǎn)身愛了別人。
每天都在糾結(jié)著三件事 晚上睡不著 早上起不來 后悔昨天睡太晚
我們覺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據(jù)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毛病,越是喜歡誰,就越愛欺負誰.
記得有人說過,錯過不是沒緣份只是少了一起走下去的勇氣
接納不了一個人 是因為忘不了另一個人。
有些人在的時候沒感覺,一旦失去就差不多會要我命了
我想我可以習(xí)慣一個人生活,我想我可以假裝不曾愛過.
回憶綁住了我們的時間,時間扯斷了我們的回憶。
現(xiàn)在我想要自由天空,遠離這個被捆綁的世界。
只有自己知道 心被撕碎了 在合起來的過程有多痛
我至少知道我年少時真心愛過一個人,
最大的悲哀莫過于長大,從此,笑不再純碎,哭不再徹底。
愛說愛笑,我渾身驕傲,不哭不鬧,我無視所有嘲笑。
喝醉了才知道你最愛誰,生病了才知道誰最愛你。有時候,最適合你的人,恰恰是你最沒有想到的人。
總感覺有些話,有些事情,都似曾相識,
你是你人生的作者,何必把劇本寫得苦不堪言。
聽一首歌時,會想起一句話,一個人,一段似錦的流年。
總有一天我會強大到任何事都無法擾亂我心中的平和。
哭給自己聽,笑給別人看,這就是所謂的人生。
拼命對一個人好,生怕做錯一點對方就不喜歡你,那不是愛情而是取悅
有沒有一個人,你不愛他可是他對別人好你就不開心
藍顏,是永遠不會分手貌似情侶又并非情侶無條件陪在你身邊的人。
這個世界最令人難過的愛情是,明知無法終老,卻仍難舍擁抱。
沒說話,不意味著我心情差;有時候,我就是想安靜點。
欲望總是讓我們不滿足,想要擁有更多,卻不知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
獨幽幾筆(七絕)
七絕《暗香伊》
孤雁出群格
垂簾霧閣鎖云窗,月試胭脂玉面藏。
燕婉柔姿傾粉黛,明珠楚楚竊幽香。
七絕《道情》
畫闌風卷柳華驚,月榭蘭臺隔岸明。
若比傷春眉黛掃,邯鄲枕后幾多情。
七絕《贈慧兒》
客路青山云外空,星橋隱隱暗飛紅。
何當柳渡江春續(xù),幾歲花開月識風。
七絕《獨幽》
點硯飛花帶雨痕,青山寒月濕芳尊。
云臺借墨三分色,玉砌還詩一縷魂。
作者/墨華之秋
QQ:963015905
墨染為誰
心不動,則不痛!如詩如畫的江山,為誰執(zhí)筆,平起仄歇,激揚的文字,渲染誰的離別。
落筆纏綿悱惻,斷筆緣寞離觴!
久坐枯庭,觀云卷云舒,吟風弄月,一紙思念,一闕詩詞,一曲離觴,婉約今生的眷念!
《喜遷鶯》
作者:辛棄疾
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
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
愛亭亭無數(shù),綠衣持節(jié)。
掩冉如羞,參差似妒,
擁出芙蓉花發(fā)。
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
添白鷺,晚晴時,公子佳人并列。
休說,搴木末;
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
心阻媒勞,交疏怨極,
恩不甚兮輕絕。
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
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賞析:
這首詞寫于宋寧宗年間,這一年,辛棄疾61歲,第二次被免官在家閑居。他的好友趙晉臣,各不迂,宋朝宗室成員,他曾經(jīng)擔任過直敷文閣學(xué)士,所以他又叫敷文,1200年,他也被罷官在家,這年夏天,趙晉臣作了一首芙蓉詞給辛棄疾作壽,辛棄疾便以此詞答謝。
這是一首詠物詞,思路很清晰:上片以詠荷為主,下片以抒情為主;抒情不離荷花,詠荷為抒情鋪墊,和那種純以狀物工巧見長的詠物詞有所不同。
張易之都以姿容見幸于武后,貴震天下,時人號張易之為“五郎”,張昌宗為“六郎”?!懊脖攘伞?,則用楊再思語。史稱楊再思“為人佞而智。……張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其巧諛無恥類如此?!耙郧逅饺刂|(zhì),竟為一寵妃作襯托的工具,豈不叫人痛心?以張昌宗輩無恥之尤,豈能與芙蓉相比潔白?所以,詞人用“堪恨”。
下片抒情,多半采用楚辭詩句,而又一意貫之。
“休說”七句本來來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和“交不忠兮怨長”等句。原意為到水中去采緣木而生的薜荔,到樹梢去摘水上開花的芙蓉,豈能成功。
男女各懷心思,媒人來回折騰,也是徒勞無功,雙方愛之不深,必然容易決裂。這是隱喻楚王聽信讒言,親佞遠賢,使屈原有志難酬?!扒Ч拧眱删洳捎谩峨x騷》:“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币庵^屈原之世雖已去遠,但其《離騷》卻流傳千古,至今猶自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詞人贊美屈原有荷花那種“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jié),贊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異心的'不幸遭遇,和赍志以歿的悲劇結(jié)局。尤其令人憤慨不已的是,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所以詞人在下片一開頭就用“休說”一詞表現(xiàn)感情上的激憤,結(jié)拍又用“都休問”一句承轉(zhuǎn)跌宕:一切都休再提說了吧,“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唯求對花痛飲,一醉忘憂。殷英童《詠采蓮》詩云:“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边@里的“露荷翻葉”,是借喻傾杯式的豪飲。詞的結(jié)尾很是干凈利索,既巧妙地緊扣詠荷題目,又將自身滿腹牢騷不平之氣一吐而盡。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中的名句:“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賞析】
這首《卜算子》以“詠梅”為題,詠物寓志,表達了自我孤高雅潔的志趣。這正和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陸游以前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于眾花之上,但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yīng)有的護理,更談不上會有人來欣賞。隨著四季的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顧茫然──有誰肯一顧呢,它但是無主的梅呵?!凹拍_無主”一句,作者將自我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孑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凄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與上句的“寂寞”相呼應(yīng)。驛外斷橋、暮色、黃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風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層。“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鈞,前三句似將梅花困苦處境描述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風和雨”似一記重錘將前面的“極限”打得崩潰。這種愁苦仿佛無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達高潮,然而盡管環(huán)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上闋四句,只言梅花處境惡劣、于梅花只作一“開”字,但是其倔強、頑強已不言自明。
上闋狀物寫景,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梅花長在偏僻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種的,它寂寞地開放著。“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在這樣的暮色黃昏中,獨自挺立開放的梅花難免會有著孤苦無依的愁苦,更何況環(huán)境如此惡劣,風雨交加,倍受摧殘。這實在令人深深嘆息。
下闋抒情,主要抒寫梅花的兩種美德?!盁o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樸實無華,不慕虛榮,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它的與世無爭使它胸懷坦蕩,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節(jié)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淪落到化泥作塵的地步,還香氣依舊。這幾句詞意味深長。作者作此詞時,正因力主對金用兵而受貶,因此他以“群花”喻當時官場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達了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jié)操的決心。這首詞以清新的情調(diào)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我的堅貞不屈,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家族網(wǎng)名大全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shù)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像這像那,而是用環(huán)境、時光和自然現(xiàn)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作者描述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闋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讓讀者從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緒──愁。也讓讀者逐漸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闋托梅寄志。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已);“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fā),只有迎春報春的赤誠?!翱唷闭?,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cè)面諷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爭,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們自我的事情,就“一任”它們?nèi)ゼ刀拾?。在詞中,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齊了。草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xiàn)象。其中卻暗含著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茍且偷安的那些人的無恥行徑。說“爭春”,是暗喻人事;“妒”,則非草木所能有。這兩句表現(xiàn)出陸游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一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第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的作境遇,這是第三層。結(jié)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么悲慘,簡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讀者已經(jīng)融入了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上來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爸挥邢闳绻省?,它那“別有韻致”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無主、風雨交侵的威脅,只是盡自我之能,一絲一毫也不會改變。即使是凋落了,化為“塵”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勁節(jié)”(卓人月《詞統(tǒng)》)。而這“勁節(jié)”得以“想見”,正是由于該詞十分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謝來形容自我,已將梅花人格化?!霸伱贰?,實為表白自我的思想感情,給人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杰作。
此文章主要證明了詠梅的高潔情操,體現(xiàn)出詠梅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讀者們的學(xué)習(xí)。
這首詞以梅喻人,上闋寫梅的處境和遭遇:寂寞無主,還要加上風雨催逼!下闋寫梅的氣節(jié)操守:無意爭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持續(xù)那一份清香!咱們從梅花的命運與品格中不僅僅可看到詞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讀出詞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世界。這首詞是陸游在宋、金斗爭中,力主抗戰(zhàn),矢志不渝,但屢遭打擊,告老歸田后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詞,借梅花寫自我孤寂境遇和堅貞節(jié)操,證明了一位愛國者身處逆境仍光明磊落的心跡。
英譯
Ode to the Plum Blossom
—to the tune of Bu Suan Zi
Lu You
Outside the post-house, beside the broken bridge,
Alone, deserted, a flower blooms.
Saddened by her solitude in the falling dusk,
She is assailed by wind and rain.
Let other flowers be envious!
She craves not Spring for herself alone.
Her petals may be ground in the mud,
But her fragrance will endure.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陸游一生酷愛梅花,寫有大量歌詠梅花的詩,歌頌梅花傲霜雪,凌寒風,不畏強暴,不羨富貴的高貴品格。詩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詩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絕句》里寫的:“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边@首《卜算子》,也是明寫梅花,暗寫抱負。其特點是著重寫梅花的精神,而不從外表形態(tài)上去描寫。
上片首二句說梅花開在驛外野地,不在金屋玉堂,不屬達官貴人所有。后二句說梅花的遭遇:在凄風苦雨摧殘中開放。它植根的地方,是荒涼的驛亭外面,斷橋旁邊。驛亭是古代傳遞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處所。加上黃昏時候的風風雨雨,這環(huán)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涼!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
下片寫梅花的品格:說他不與群芳爭春,任群芳猜忌一任百花嫉妒,我卻無意與它們爭春斗艷。即使凋零飄落,成泥成塵,我依舊保持著清香。如果結(jié)合詩人一生累遭投降派的打擊而報國之志不衰的情形來體會,真是“一樹梅花一放翁”了。
末兩句即是《離騷》“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精神。比王安石詠杏:“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之句用意更深沉。
陸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參加考試被薦送第一,為秦檜所嫉;孝宗時又為龍大淵、曾覿一群小人所排擠;在四川王炎幕府時要經(jīng)略中原,又見扼于統(tǒng)治集團,不得遂其志;晚年贊成韓侂胄北伐,韓侂胄失敗后被誣陷。我們讀他這首詞,聯(lián)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與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寫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隱士的情懷;雖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寫品格的,但也只能說:“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南宋肅泰來《霜天曉角·詠梅》)這只是陸游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陸游的友人陳亮有四句梅花詩說:“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睂懗鏊约簩φ斡邢纫?,不怕打擊,堅持正義的精神,是陳亮自己整個人格的體現(xiàn)。陸游這首詞則是寫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認為在宋代,這是寫梅花詩詞中最突出的兩首好作品。
這是陸游一首詠梅的詞(被選入滬教版語文書 試用本第3版 第3單元宋詞集粹<;下>;),其實也是陸游的詠懷之作。壓住一“愁”字,表現(xiàn)了梅花的寂寞與無人問津,滲透的更是作者本身的孤獨。下闋寫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寫被排擠的政治遭遇,而最后一句更是寫出了梅花伶仃的孤芳自賞,陸游立志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
陸游一生主張堅決抗金、收復(fù)中原,因此為統(tǒng)治集團中求和派所壓制。創(chuàng)作本詞時陸游正處在人生的低谷,主戰(zhàn)派被排擠壓迫,士氣低落,這首詠梅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