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3、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5、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6、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qū)徶?jǐn)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7、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8、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9、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10、遠(yuǎn)慮者安,無慮者危。
11、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12、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13、防奸以政,去奢以儉。
14、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xiǎn)躁則不能理性。
15、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16、勢(shì)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
17、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18、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19、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jì)謀而觀其識(shí),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其之事而觀其性。
20、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
2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
22、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23、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dú)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24、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5、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
1、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
2、有文事必有武備。
3、勢(shì)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
4、計(jì)疑無定事,事疑無成功。
5、當(dāng)斷不斷,必受其亂。
6、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7、國(guó)之大務(wù),莫先于戒備。
8、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9、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10、吾心如稱,不能為人作輕重。
1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2、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13、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
14、防奸以政,去奢以儉。
15、可是兵不戰(zhàn),民不勞而天下定也。
16、圖以于易,為大于細(xì)。
1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18、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19、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
20、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
21、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22、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shí)。
23、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
24、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25、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26、臣初奉先帝,資仰憑借、依賴於官,不自治生謀生計(jì)。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
27、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兇。
28、克食於民,而人有饑乏之變,則生亂逆。
29、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guó)必危。
30、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憂而不懼,悅而不喜。
31、君子之所取者遠(yuǎn),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忍。
32、以弱為強(qiáng)者,非惟天時(shí),抑亦人謀也。
3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zhǎng)使英雄淚滿襟!
34、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xiǎn)躁則不能理性。
35、不恃強(qiáng),不怙勢(shì),寵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懼,見利不貪,見美不淫。
36、日月之明,眾下仰止,乾坤之廣,萬物順之。
37、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
38、夫釋己教人,是謂逆政;正己教人,是謂順政。
39、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40、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41、安其居,樂其業(yè),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
4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時(shí),亦不逆人也。
43、君不見申生在內(nèi)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44、兵卒有制,雖庸將未?。蝗舯渥詠y,雖賢將危之。
45、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46、勝者隨道而修途,敗者斜行而失路。
47、紅紫亂朱色,淫聲疑正樂。亂生於遠(yuǎn),疑生於惑。
48、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49、賞于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dāng)者滅。
50、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51、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shí)難遭而易失也。
52、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
53、善將者,因天之時(shí),就地之勢(shì),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54、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55、治國(guó)者,圓不失規(guī),方不失矩,本不失末,為政不失其道,萬事可成,其功可保。
56、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shí)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5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xué)也,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58、故國(guó)以軍為輔,君以臣為佐;輔強(qiáng)則國(guó)安,輔弱則國(guó)危,在於所任之將也。
59、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60、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zhàn),善戰(zhàn)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61、不倍兵以攻弱,不恃眾以輕敵,不傲才以驕之,不以寵而作威。
62、士之不能皆銳,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堅(jiān)固也,處之而已也。
63、迫而容之,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強(qiáng)而弱之。
64、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qū)徶?jǐn)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
65、亂世出英雄,諸葛孔明也。
諸葛亮的.名言
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3、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4、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5、夫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6、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7、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8、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9、恢弘其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10、遠(yuǎn)慮者安,無慮者危。
11、喜不應(yīng)喜無喜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12、防奸以政,去奢以儉。
13、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1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15、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6、勢(shì)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yuǎn)。
17、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18、恢弘其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19、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jì)謀而觀其識(shí),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其之事而觀其性。
20、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
21、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22、喜不應(yīng)喜無事之事,怒不應(yīng)怒無怒之物。
23、勿以身貴而賤,勿以獨(dú)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24、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5、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26、萬事具備,只欠東風(fēng)。